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论文

2022-04-21

摘要:近年来,有关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讨论逐渐成为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1997年英国成立金融服务管理局为标志,各国出现了分离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并成立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新趋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论文 篇1:

人民银行履行国债监管职能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民银行作为国债管理和监督部门,在规范国债运行秩序,规避国债资金风险,维护投资人权益,促进国债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储蓄国债(电子式)2006年7月1日的问世,我国国债品种逐渐丰富,国债市场日趋复杂,对人民银行履行国债监管职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人民银行国债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人民银行如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对储蓄国债的管理,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人民银行履行国债监管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国债法律体系,导致国债监管难作为。国债法律体系不健全,是人民银行国债监管难作为的根本原因。一是监管职责缺乏法律界定。人民银行虽有国债监督和管理职责,但没有专门的法律明确规定人民银行的国债监管地位、职责和任务,监管只能以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发行文件为依据,严重制约了人民银行国债监管职能的发挥。二是监管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人民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能时,由于缺乏法律和法规依据,对承销机构的违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制约和处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只能以“责令整改”来处理,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三是监管模式缺乏统一规定。人民银行对国债的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监管指标等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影响了对国债的有效监管。

缺乏统一的国债监管机制,导致国债监管难执行。缺乏明确、统一、独立的政府管理,导致多头管理、多重管理和规则不统一一直是国债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民银行负责管理金融机构,证监会负责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监管,而财政部则是国债的发行机关,对国债的发行和交易进行监管。三个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清、界定不明,一方面使国债发行流通中出现重复监管现象,浪费了监管资源;另一方面,又可能在一些领域产生监管真空,使违法者有机可乘。监管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国债市场的正常发展,也给人民银行的国债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缺乏先进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导致国债监管难到位。监管方式和手段的滞后,是人民银行国债监管难到位的主要原因。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方式决定了其发行操作的封闭性,每一个承销商都自成体系,发行计划、数额分配、发售网点等均由承销商自行决定,人民银行只能通过统计发行周报和持有量月报被动、滞后地了解发售情况,对国债监管很难做到科学、合理、及时。随着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相继面世,国债发行正逐步走向“无纸化”、“电子化”,尽管储蓄国债(电子式)实现了实时查询,在客观上对试点银行和中央国债登记公司起到了自动监督作用,但因国债监管电子化建设滞后,信息不畅,人民银行的监管方式还是以实地检查和审核报表为主,难以形成实时动态监管。

缺乏有力的监督检查,导致国债监管难奏效。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影响了人民银行国债监管的成效。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因国债发行和兑付都由承销机构自行完成,与基层国库部门特别是县支库没有直接联系,加之近几年基层网点很少有国债发行任务,基层国库工作人员逐渐产生了“事不关己”的思想。二是监管力量薄弱。国债监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基层人行专职的国债经办人员配备很少,且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现场检查力度不够。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担负着对国债发行兑付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责,但因人手少、任务重,对承销机构及兑付网点的现场业务检查频率不高,处罚也大多停留在通报、警告等措施上,监管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国债监管职能作用的对策建议

完善国债法律体系,确立国债监管法律地位。一是加快国债立法的进程。尽快制定和出台一部《国债法》或《国债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人民银行对国债发行、兑付的监督管理权限和职责,确保人民银行国债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办法。财政部、人民银行应联手出台《国债发行、兑付核算操作规程及违规行为处罚办法》和《国债监管实施办法》,对国债发行和兑付的各项操作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增强监管措施和处理手段的威慑力,提高国债监管的权威性。三是统一监管模式。对国债监管方式、内容、指标等进行统一规范,建立对国债承销机构、兑付网点的年审制度,从制度上规范监管程序,细化操作规定,为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健全国债监管机制,促进国债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制定《国债市场管理办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交叉监管或重复监管。二是建立协调联动监管机制。要加强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联系与信息沟通,发挥各自监管优势,形成监管合力。三是统一国债监管机制。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国债监督管理委员会,赋予其独立完全的监管职能,对国债市场的参与者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

创新国债监管手段,提高国债监管效率。改进国债监管滞后的方式和手段,是提高人民银行国债监管效率的必要措施。人民银行应充分利用已开通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以及正在逐步推广的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积极构建国债实时监控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可借鉴“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人民银行账户监管的成功经验,由财政部和人行联合开发并推广“国债电子化监管综合网络系统”,实现各承销机构与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的系统互相对接,信息资源及时共享,从而对国债发行、兑付、债权记录以及资金清算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反映,有效杜绝各种违规、违章行为,确保监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大国债监管力度,防范国债资金风险。一是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充实国库人员,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议县级人民银行单设国库机构,按照国库岗位职责要求,充实国债专职人员,并保持国库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国债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监管水平。三是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提高监管实效。要树立“大监管”的理念,整合监管力量,共同执法;要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对国债经办单位进行定期或突击检查,避免违规操作行为;要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建立信息报送考核机制,严格要求承销机构认真进行日常统计和信息反馈,提高监管准确性;要加大反假防伪宣传力度,严把兑付关,确保国债资金的安全。

(作者单位:人行湖南省邵阳市中心支行)

作者:黄红梅

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论文 篇2:

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

摘 要:近年来,有关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讨论逐渐成为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1997年英国成立金融服务管理局为标志,各国出现了分离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并成立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新趋势。本文以2003年银监会成立标志着分业监管的确立为出发点,分析了这样的体制对中国发展的裨益,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在如今混业时代,这样的体制带来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金融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金融监管;分业;混业经营;体制改革

自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我国正式确立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依据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银行业监管法的规定实施具体的金融监管。

从体制上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一元多头”,即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设立的金融主管机关和相关机关分别履行金融监管职能,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及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审计机关、税务机关等分别履行部分国家职能。

在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它不仅负责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还要从宏观上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予以指导,以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对全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统一监管,并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同时,我国法律还规定有有金融业的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作为辅助监管。自律监管包括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行业的自律监管,社会监管主要是指中介机构的监管,譬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不仅统一了监管框架,加强了监管专业化,提高了监管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加有效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从其实际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迅猛,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第一、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障碍,监管力量分散。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足鼎立”的监管格局,很难针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做出及时的反映,导致监管机构之间相互推诿,往往使监管出现真空,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缩小。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开始显露,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同时以市场、产品、服务等为方式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和证保合作都在广泛开展。然而,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是建立在分业经营基础上的,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架构,就会出现制度落后于市场的弊病,导致监管失灵和低效。

第二,缺乏一整套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金融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防范体系,缺乏早期预警和早期控制,监管信息没有有效利用,风险防范工作忙于事后“救火”,不利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我国监管体制应做以下改革:

一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独立性,加大对违规机构及时发现、查处的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进一步强化监管机构之间已建立的高层定期会谈制度,需要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再一方面,对业务的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需要实施联合监管,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制度。

二是改进金融监管方式。中央银行应着手建立整套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这方面的重点是要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时刻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具体而言,即应将金融监管的重心由“合规”监管转向“合规与风险”并重监管;监管机构也应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事后化解”或者只注重特定时点上的资产状况的做法,转为逐步做到注重“事前防范”,以随时化解风险。

三是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在世界金融全球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有所更新,也就是要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向促进金融业竞争、促进金融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由限制金融机构的合并转向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特别是,在从金融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金融创新,所以,金融监管当局应该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作者:杨静 王卓 李慧妍

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能论文 篇3:

十年变革铸辉煌

十年前,国外媒体关于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的评价铺天盖地,悲观情绪弥漫。十年后,中国已经有100余家银行跻身世界前1000家银行之列。

十年前,农村信用社大部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发展受限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十年后,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农村信用社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有力支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年前,银行监管职能附属于货币政策职能,既影响货币政策职能的独立性,银行监管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十年后,银行业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大为提升,已获得广泛认可。

十年来,银监会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坚持将中国国情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建立了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探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监管和动态拨备的监管框架,推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银行业体系,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初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模式。

银行业改革:从技术破产到经营良好

成立伊始,银监会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化解中国银行业3万亿元的巨额坏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银监会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改革思路,重点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农信社改革,同时推进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改革。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成立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背水一战”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拉开序幕。此后,经过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大型银行改革发展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立。通过改革,大型银行分别引进了境内外合格战略投资者并公开发行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各主体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公司治理机制正日益完善。

经营理念日趋科学合理。到目前,大型银行基本树立了价值意识、资本约束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发展目标正从片面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为先转变,从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向追求股东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转变。资本经营、资本与风险相匹配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理念,考核经济增加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等理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已具雏形。由传统的单纯重视信用风险管理逐步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日益重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策略风险、法律风险等及其相互关联性。风险管理体系基本能够覆盖银行的各种产品服务和各项业务全过程;手段日益综合化,正逐步从重经验判断向模型计量与经验判断并重转变。目前,正积极稳妥推进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3年初对大型银行重要性作出的精辟论述:“大型银行是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是银行业改革创新的领跑者,是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率,是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的代表。”

如果说大型银行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十年发展历程是凤凰涅槃,那农村信用社的十年则是脱胎换骨。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现代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在农村金融中,农村信用社改革是难点,更是重点和关键点。先后经历了恢复“三性”(从198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恢复“三性”的改革,是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进行的。当年1月3日至15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要进行恢复信用社“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行社”(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开展业务)、分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的农信社,一直没有摆脱资不抵债的困境,没能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全面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坚持县域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以股份制为主导,以建立现代农村社区银行为目标,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将农村合作银行全面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总体进展顺利平稳。

现代金融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架构与机制逐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显加强,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积极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同时,在推动省联社加快转变履职重点、淡出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历史风险处置化解效果明显。按照多兼并重组、少关闭破产、防止出现新的服务空白的原则,加快推进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全国农村信用社整体上扭转了连续多年亏损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法人小、机构分散、管理混乱、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主要监管指标达到或接近审慎监管要求,系统性风险基本化解,逐步迈向良性发展轨道,支农主力军作用明显增强。截至2012年末,农村信用社拥有网点7.5万个,员工78万名,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资产总量15.5万亿元,其中贷款7.8万亿元,发放了全国2/3的涉农贷款(余额5.3万亿元)和80%以上的农户贷款。

十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夹心层”——股份制银行异军突起,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举措,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架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经营规模、市场占比持续提高,资本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举足轻重的力量。

十年来,城商行从当初偏居一隅、风险频发的存贷款网点,发展到今天遍布全国、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生力军,更成为我国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十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初见成效,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改革稳步推进,邮储银行机制改革稳步前进。

十年来,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历了从政策性经营到商业化转型、从阶段性续存到可持续发展的非凡经历。

十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乱归治、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的蜕变和跨越式发展:67家信托公司实施制度改革后回归信托主业;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17家汽车金融公司快速稳健发展;5家货币经纪公司稳步前行;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平稳起步。

十年来,从艰难困境中胜利突围的中国银行业,在银监会科学有效的监管引领下,实现了从体制机制到经营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银行业并不算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厚重的一帧。

十年来,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增加4倍多的情况下,资产回报率从0.1%上升至1.2%,资本回报率从3%上升至19%,成本收入比降至33%,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3.6%下降到1%以下,资本充足率从负数上升到13%,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稳健运行。2012年中资银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按核心资本排名全球前1000家银行榜单的数量已从2003年的15家跃升到104家,工、农、中、建四家银行进入了前十名。

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

从成立之日起,银监会就引导银行业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银行信贷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积极为“三农”、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积极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从2009年起,银监会发布“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指导我国银行业提高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积极支持国家重点产业、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灾后重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援藏援疆等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银监会紧密结合当前我国“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一乡一策”、因地制宜原则,扎实推进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不断出台和调整监管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大“三农”信贷投入,提出涉农信贷投放“两个不低于”(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制定印发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有关考核办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持续改善“三农”金融服务。到2011年末,提前一年多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7.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2%,同比增长20.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

2012年6月,银监会启动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进一步下沉农村金融服务,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建立全面的创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体系、业务产品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推动服务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产品特色化,使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服务功能贴近到农户。

曾几何时,小微企业信贷因风险大、成本高,并不是银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现在却成为各家银行主动挺进的新“蓝海”。十年来,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正向激励性监管政策,鼓励银行业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从2008年开始,要求小企业信贷增长必须满足“两个不低于”目标(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时,配合财税等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扶持性政策措施。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涌现了一批以小企业金融业务为特色和重心的银行和小企业专营机构,不少银行开发了适合小微企业特征的风险评估工具,创新了适应小微企业特殊需求的金融产品。截至2012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14.7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95%,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银监会还按照“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总体要求,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规范服务收费行为,认真贯彻“七不准”和“四公开”要求,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银行业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统筹兼顾

中国加入WTO之后,打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大门。引进什么样的外资银行、如何引进,成为摆在银监会面前的一个全新大课题。

银监会成立以来,坚持统筹推进银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在WTO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坚持外资银行法人化政策;同时督促国内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按照“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合作竞争、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利用境外资本,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一过程中,中外双边和多边监管合作深入推进,截至2012年末,银监会共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合理引导外资银行本土化发展,努力发挥外资银行在理念、制度、方法、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鲶鱼效应”、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对外资银行实施“法人银行导向政策”,鼓励希望发展中国居民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截至2012年末,4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银行,营业网点延伸至内陆省份及二、三线城市,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服务网络。

十年来,外资银行经营业绩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资产规模稳步增加,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资产质量良好,资本充足、质量高。截至2012年末,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2.38万亿元,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52%的低位,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超过240种。

十年来,中外资银行不仅在资金清算、信贷融资、跨境结算、金融市场业务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还积极通过战略协作共同开拓市场,联手推出金融服务。外资银行国际化经营模式、差异化市场定位等经验和实践,也为中资银行转变经营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银监会坚持鼓励中资银行“走出去”,探索通过新设分支机构、并购、参股等方式,科学开展海外布局,构建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匹配的服务网络,提高对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效能。截至2012年末,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网点超过1500个,覆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覆盖范围明显扩大,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产生活和海外中国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构建全面风险监管体系,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始终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银行只有具备充足的资本、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和良好的资产质量,才能有效抵御内外部风险的冲击。十年来,银监会推动银行业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基本建立起全面风险监管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与风险科学挂钩的约束机制和“以丰补歉”的风险抵补机制。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机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自成立之日起,银监会就明确将“风险为本”作为重要监管原则,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银行业风险监管体系,基本打造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银行业审慎监管框架。

规制监管和原则监管并举。十年来,银监会不断摸索和归纳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原则。在银监会成立之初,就提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针对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占主要地位的客观实际,及时确立“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持续监管思路。同时,全面完善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等方面的监管规章和制度,为严格依法监管奠定基础。

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始终坚持审慎有效的传统监管要求,密切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暴露以及流动性、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等传统指标,强调“贷款三查”到位和内控严密,夯实微观审慎监管基础。同时,针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整监管标准要求,提高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能力,防止银行业经营发展亲周期波动加剧风险积累、冲击实体经济。

扩大监管覆盖面。银监会始终强调对风险的全方位覆盖,不留监管真空。通过设立功能监管部门,改进和加强机构监管、业务监管和产品监管,构建和完善矩阵式监管架构与机制。同时,注重加强对金融产品销售合规性等方面的行为监管,增进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2007年8月触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一场至今还余波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考验毅力与智慧的持久战。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银监会坚持及早预判形势,引导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出台贷款新规,防止信贷资金脱实向虚。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实施逆周期资本和拨备制度,完善银行业监管“工具箱”和“防火墙”。

坚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银监会及时出台监管引导政策措施,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稳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缓释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科学实施风险监管。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实施动态拨备和动态资本监管要求,督导商业银行动态调整业务发展规划、资本补充计划和利润分配,切实增强其自身风险抵御能力。推进实施并表监管,密切跟踪监测大额授信风险,突出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监管,切实防止风险蔓延扩大。

提高跨境、跨市场风险传染抵御能力。丰富针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境外债券风险监测监管的“工具箱”,初步建立跨境风险传染应对机制,尽力弱化国内外市场巨幅波动对我国银行系统的潜在影响。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推动健全银行体系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之间的“防火墙”,着力防止风险跨市场传递。

监管能力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监管模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监管队伍

经过十年努力,银监会基本构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模式,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监管队伍,为银行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自成立以来,银监会始终保持国际眼光和前瞻视野,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良好实践,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银行业发展实际,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模式,推动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监管法规体系。推动制定和修改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先后发布实施600多份监管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80多份制度办法,监管法规制度的完备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同时,在实践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监管执法水平明显上升。

不断完善符合实际的审慎监管框架。银监会十分注重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标准和监管规则体系,加快对审慎监管方法的研究和实施。2011年以来,积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审慎稳妥推进实施新监管标准,并以此为契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加强风险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始终坚持充分履行防范单体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双重职责,全力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权益。

持续优化务实有效的监管手段方法。银监会始终坚持同质同类原则,监管标准执行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得到增强。坚持“高风险、高频率、高强度,低风险、低频率、低强度”的差异化监管方法,监管的针对性不断改善。坚持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紧密联动,监管的前瞻性、持续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坚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提高监管效能,先后自主开发和推广运用非现场监管指标监测系统、大额风险预警系统、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等,监管时效性明显提高。

银监会高度重视监管队伍建设。十年来,银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选拔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重点,不断推动人才工作创新。经过十年努力,银监会逐步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高效廉洁的专业化监管队伍,基本建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长效机制,为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十年回眸:艰辛探索成功路,再启征程谱华章

过去的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银监会积极创新监管理念,健全监管组织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并对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过去十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中,人们看到了银行业监管与发展的相伴成长,也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方向。

必须坚持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这是法律赋予银监会的神圣职责。作为监管者,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作为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必须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作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根本方向;必须把规范经营、合理定价、公平竞争和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维护银行信誉的根本途径。

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导向。百业兴则金融兴。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金融资源,才能筑牢发展根基;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金融需求,才能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才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银行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银行业监管的一切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和行为指向,都必须立足于防范和化解风险,有效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既要关注微观经济运行和单体机构风险,又要监测宏观形势变化和银行业整体风险;既要推动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又要发挥逆周期监管作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必须坚持国际标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监管制度。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持续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现实要求。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和良好做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完善监管制度和工具方法;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促进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银行业监管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做好监管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必须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党性党纪、职业操守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调动工作积极性,造就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业务精的干部人才队伍。

未来5到1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银监会对于下一步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即抓好五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银行业机构体系;强化风控到位、运行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构建丰富多样、满足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稳健审慎、协作良好的金融监管体系。

展望未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运用“底线思维”和“两点论”方法,以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银行业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力争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服务实体经济再创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王汉

上一篇:网站开发发展中小企业论文下一篇:师范审美教育及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