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知识管理给图书情报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目前图书情报领域中的知识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 篇1:

关于情报学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原所长梁战平研究员应邀出席了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在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科协第126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作为一名老科技情报工作者,聆听了青年科学家们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情报学学科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的学术交流后,备感喜悦和欣慰。特撰写此文,就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情报学教育等关于情报学学科创新和发展的话题发表看法。

——编者

我国情报学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重大的进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主创新唱响主旋律的今天,情报学学科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学科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面向自主创新建设情报学学科,已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就情报学的学科创新与发展谈一些想法。

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创新

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在科学特征上表现为可定量、可预测;在技术特征上表现为实用的、架构的和可视的:在人文艺术特征上表现为神秘的、发现的和创造的。因此,情报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其理论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信息、情报和知识。目前,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定律、原理和理论,例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文献老化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洛特卡定律,但是其核心部分依然脆弱。我们可以利用元理论来发展情报学。情报学元理论是情报学学科理论的前提假设,可以演绎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其实,情报学基本原理和新方法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我相信,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情报学理论方法研究的人员共同努力下,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定律、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我们已经总结出了10大情报学基本原理,即离散分布原理、有序化原理、交流原理、对数透视原理、小世界原理、相关性原理、转化原理、重组原理、隐藏原理、可视化原理。正是这些基本原理构建起了情报学学科。

我们在探索情报学理论方法时,必须遵循“问题→观察→假设→设计→试验→结论→验证→重新试验→达到→致认知→诞生新理论”的路径。情报学只有突破图书馆学单一思维模式,结合智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才能在理论方法上有重大进展。

目前,情报学研究的新方法正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网络分析、模型/模拟、先进的文献计量分析、专利地图分析、Web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前瞻等。

2 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

什么是前沿领域?从哲学高度来讲,接近真实的研究领域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往往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情报学前沿领域的判别原则是:能为情报学学科整体的创新和学科内部结构的重塑起到关键作用;能与国际接轨并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通过引文分析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并预测其未来的前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曾作过情报学前沿领域的深入研究。几年前,我根据国际上的情报学研究热点,介绍了3G、网格、知识管理、KDD、语义网、信息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等前沿领域。现在,通过最近的国内外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以信息、知识和情报等3个关键词为基线,以核心科学指标(ESI)为分析工具,又提出了若干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包括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组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知识架构、知识产权保护、后数字图书馆、智能信息检索、智能信息分析、Web3.0、信息可视化、信息转化、网络信息计量学、用户行为研究、小世界现象、商业智能、竞争情报、社会网络、人际技术等。

3 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立性,具有创造力,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创新局面的人,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的培育者。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他们都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思维、欲望、兴趣、动力、激情)、创新精神(责任、毅力、合作、道德)以及创新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同样面临学业、产业和就业。因此,我认为,在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方面,应考虑的问题:一是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从事知识生产、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的知识工作者,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要求;二是要革新情报学教育,包括知识结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创新,突破单纯的人文学科范畴,以交叉学科的模式,重新打造课程体系,营造国际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发展国际合作;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独具特征,具有4方面知识(情报搜寻、提取和分析的知识,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管理知识,组织行为知识)、4方面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及8方面素质(信息素质、数位素质、传统素质、网络素质、计算机素质、媒体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有了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了较为敏锐的战略眼光,具有了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也可以说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本领。

为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从事情报学创新活动,建议中国科技情报学会设立“情报学青年创新奖”。

4 情报学教育创新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信息、知识、情报的需求和竞争与日俱增,情报学教育要适应这种形势,培养出更多的情报人才。目前,情报学教育出现了向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方向发展的倾向。然而不管哪种发展倾向,情报学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今后10~15年,随着e—book和数字图书馆的

发展,全国将有3000多个公共图书馆消失。此外,图书馆学的教育比较传统,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很突出。情报学教育如果向图书馆学方向发展,其前景不容乐观。计算机科学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作为目前属于文科类情报学专业的学生,很难与其匹敌;智能科学将在本世纪有重大突破,而实用性很强的情报学能从中获得利益尚需时日。

因此,我认为,情报学应发挥跨学科的优势,走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全国65个情报学硕士点、7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摒弃统一课程设计和统一教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路来。要改变传授系统性、结论性的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改变陈旧的情报学教材,提倡采用前沿知识、新方法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材;要改变过去统一专业设置,提倡与市场接轨的特色专业。实际上,每个大学的情报学教育已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专长于竞争情报,有些专长于情报分析,有些专长于信息系统,有些专长于信息资源管理,有些专长于情报检索与跟踪,有些专长于知识产权等。现在,我们应该更主动地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与市场接轨,设置新专业和新课程,根据自己的优势,积极培育信息管理学院的创新文化,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教育工具,进行有目标、有方针政策、有措施、有步骤的教学改革。

情报学教育还应加强实践,重视创新。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融合教学与IT技术,结合实际项目和科研课题开展情报活动,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国外,已建有形式各异的创新实验室,有信息检索实验室、信息集成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可视化信息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多媒体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等。我们也应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只有这样,工程项目和科研活动才能给予教学强有力的支撑,不断推进知识、理论、技术手段的创新。目前,倘若学院内部暂时没有创新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

总之,在情报学教育创新中,我们必须向传统思维挑战,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与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自主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情报学生存、发展、繁荣之道。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梁战平

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 篇2:

论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知识管理给图书情报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目前图书情报领域中的知识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发展趋势;

知识管理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在今天的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了众多学术前沿领域中的重要一支。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从而掀起了学术界一场激烈的学术大讨论。图书情报学是以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加工、传播等传统内容研究为主的学科。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管理相关研究逐渐受到 到情报理论研究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因此,在知识管理所影响的一系列传统学科基本概念、研究范围等的变化中,以图书情报学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科学而系统地研究图书情报学与知识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图书情报学未来发展方向,是情报学界目前为止特别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知识管理概述

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当代正在经历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管理作为管理领域里的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还未形成完全被大家认可的精确定义,也正因如此各国学者便就此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斯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善雇员对特定问题的理解。阿比克则是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对企业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一部分研究者的观点,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将知识管理的对象限定于知识或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观点从其他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作出了界定,例如美国的卡尔·弗拉保罗以知识管理的目的为出发点,认为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力量来提高其应变和创新的能力,是为企业提供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的新方法。

尽管有关知识管理定义的研究各式各样,但是从它所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来理解,还是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达到统一的。研究者们认为,对于“知识管理”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解释。所谓广义的“知识管理”一方面包括了对知识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无形资产和各种资源的管理,主要涉及了知识组织、知识资产等方面的管理。而狭义的“知识管理”,则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进行的管理,包括对知识从创造到应用的整个过程的管理。

二、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相互关系

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内容和适用范围。但是两者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研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说,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带动发展的关系。总的来说,二者的基本研究对象都是知识。图书情报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信息的收集、组织、加工、传播的学科,在经历了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过程后,其研究的知识化已经在图书情报界站稳了脚,知识已俨然成为了图情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知识管理来讲,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考虑,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都是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各样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且將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和情报学紧密相关。

三、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目前,随着知识管理的广泛应用,其对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思想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在图书情报界地位的不断上升,也使得图书情报学打破了常规研究,将研究高度上升到客观知识的主观化,即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人的技能或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知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既包含显性知识,也包含隐性知识。因此说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势在必行的。

(二)图书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变革

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为这种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研究对象、立足于更广阔的实践基础之上;二是将理论与技术相融合,创造学科发展新优势;三是以知识组织为核心,强化管理学科色彩。

(三)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一般来说,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图书情报学专门研究方法。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影响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化趋势。在知识管理条件下,图书情报学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和知识管理的方法将共同服务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研究。

四、图书情报学领域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情报领域在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主要是目前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来说是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表层研究多于深入研究,并且研究仍处于一种自发零散与无序的状态,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指导。

五、对知识管理影响下图书情报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知识管理对情报学的影响,将决定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将从文献领域逐渐向知识领域转进。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的内涵、范围拓展以及理论覆盖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知识管理的影响,情报学界应变换研究思想,以此去适应知识管理的发展需求。然而,面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情报学科自身的理论研究,其研究重点应该从文献的物理层面转向知识的认识层面。因为,只有在知识层面上不断地量化,才能为图书情报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重视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和利用。信息的表达和传播通过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数字化信息的发展不仅将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而且还占据了情报研究中心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的主导地位。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研究将极大地推动科技情报事业的繁荣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思想影响下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知识成为图书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图书情报学界在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寻求图书情报学科与知识管理的联系点,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出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应用研究也不可忽视。只有从实践中才能体现出理论的意义,应用研究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一环。总之,知识管理研究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成为图书情报学科发展进程中—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武秋和.对“知识管理”的各种理解.1999.

[2]邱均平等.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

[3]宋蓓玲.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研究创新探讨.

[4]黄欣.论情报学和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情报资料工作,2002.

[5]刘春茂.知识管理理论的情报学视角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

[6]时永梅,张福学.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6).

[7]陈颖.我国图书情报界关于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图书情报知识,2001(1).

作者:余欢

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 篇3:

论当代情报学教育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 要:文章从情报学学科使命、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五个方面对当代情报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情报学学科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取决于能否对研究对象进行本质的研究、形成规律性的系统认识,情报学的学科性质具有明显的管理学特征等观点。作者尝试性地从理论、应用、技术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当代情报学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情报学 学科使命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学科体系

Study on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under the Management Science Class

Xu Fa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 subject mission; research object; the nature of discipline; research content; subject system

CLC number: G250.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008-04

学科产生的客观科学规律表明:一门学科由萌芽——成长——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即学科的发展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古典信息理论——社会传播——智能过程——属性结构——决策功能——系统理论等,每个阶段的情报学都有其自身的特征。我国情报事业可以说是从科技情报起步的。如果从1956 年10月建立的第一个情报所——中科院科学情报研究所算起,至今已有50多年了。50多年以来,情报学学科所属门类从工学、理学、到管理学,几经易改;情报研究领域从科技扩展到产业、技术、经济等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学第一次出现在目录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这使情报学找到了比较恰当的学科门类归属。本文从情报学学科使命、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五个方面对当代情报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学科使命

情报学起源于文献学,是以情报为研究对象,专门从事研究情报搜集、情报分析、情报传递以及情报利用的特征与规律的学科。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每一个学科的学科使命本身均会有时代的烙印,不可能超越当代的实践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允许而产生。数字化、信息化的推进将人类置身于信息的海洋,当前是一个情报缺失而信息过剩的时代。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我们周围充满了信息,但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情报”。企业中各种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的建立,表明当代管理决策实践活动需要正确、及时、可靠的情报作为支撑。因此,当代实践的需求决定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

另外,当前的学科环境决定了管理学门下情报学学科使命的外延。当前我国学科专业设置目录中有专门的军事情报学,为军事情报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属于军事情报学的研究范畴,因此需要注意不要随意扩大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使命,要避免“什么问题都想解决,但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好”的现象。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与军事情报学有着各自的研究范围,也有着各自的学科使命。可以将军事情报学以及刑事侦查情报学看作是情报学的专业应用领域,但是应该注意避免将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学科使命外延任意扩展到解决军事、刑事侦查等专业领域问题。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使命体现在情报学教育中,便是培养具备解决各行各业管理领域情报获取、分析问题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情报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时完善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培养具备扎实情报能力的专门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鼓励情报学面向社会、经济、产业等各种现实需求,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高情报学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情报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情报从业人员打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是管理学与情报学的结合,其学科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情报搜集与情报分析能力的管理人才,解决管理领域中各种情报问题,增强管理效率是情报工作的出发点归宿,情报搜集与情报分析是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而不是试图为解决一切情报实践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区分学科的基本标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否则就失去了作为学科存在的基础。情报学学科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取决于能否对研究对象进行本质的研究、形成规律性的系统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当前的实践需求和学科环境决定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其主要矛盾是管理实践活动中的情报问题,因此情报学应该以各行各业管理活动中的情报为研究对象。关于情报的研究对象,有人认为是信息,也有人认为是知识。笔者认为信息就是信息,知识就是知识,信息和知识可以作为情报输入的原材料和输出的表现形式,但绝不能混为一谈,甚至等同。笔者认为情报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情报,唯一的研究对象也应该是情报,否则就不是情报学,而是别的学科。

信息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包括如情报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和信息论、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控制论、运筹学、机器人学、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决策科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等。[1 ]虽然信息学科群下面的各类各级学科众多,交叉学科、多学科并存;但是学科中无论是相近学科还是同级互补学科,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是可以被其它学科取而代之的,这些学科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视角和出发点,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当前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泛化现象比较严重,情报学的内涵被放大到知识、智能等,外延则深入到信息科学群下面的一些学科。这种现象表面看来,是扩大了情报学的研究范围,事实上使其他学科、专业的内容充斥情报学,给情报学带来了学科内核的模糊,研究对象泛化,丧失情报学的学科特色以及学科独立性的危机,不利于情报学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需要通过科研思辨和相关人才培养,建立坚实的学科理论核心和学科认同感,并建设认同这些理论的学术工作团队,发扬和推广这一核心理论;而不是主观臆造一个新的学科名称或者紧跟时代地更换研究对象。情报学应该以揭示情报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律,完善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指导情报实践活动为己任;研究对象也必须是情报,而非“什么热门研究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研究什么”。

3 学科性质

情报学的学科性质涉及学科定位问题,情报学正确定位是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情报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情报学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都是由其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同样,情报学的学科性质由情报的特性和情报的传递规律决定。当前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学科,学科性质具有管理学的特征。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结合管理学的方法与工具,发挥情报学的优势,开发和协调各类情报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以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从发展到成熟,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升华过程,不同阶段的实践需求反映在情报学中的是学科性质的变化。有人认为情报学不是单独一门学科,而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构成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2 ]哲学家保罗·赫斯特则认为学科与它们的“知识库”(knowledge base)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理解它的“知识类型”(form of knowledge)来了解一门学科。按照知识的基本性质和概念,将知识分为7种主要的类型[3 ]:①数学;②自然科学;③人文科学;④文学和美术;⑤伦理;⑥宗教;⑦哲学。当一个学科的知识与这些知识类型中的某一种完全相同时,它就是所谓的“纯理论学科”。如果一个学科的知识与这些知识类型中的某一种完全相同,但是面向解决实际问题则认为它是“应用学科”。有些学科的知识集中在感兴趣的某一个主题,使用有益于学习和理解这个主题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称作为“研究领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报学是跨学科的学科,情报学面向的是实际问题,采用的是面向问题的研究方法,目的是理解并解决问题。当前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其主要使命是解决管理领域的情报问题,学科性质也应该体现管理学的特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解决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认为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是管理学门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反之,我们应该思考是否情报学的学科门类归属出了问题。目前,情报学的管理学科性质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档案学同属一个一级学科的意见已在国家的专业目录中得到肯定。不少高等学校在院系整合和机构调整中都将档案系、档案学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及信息管理学院)。这种归并,给情报学专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基础厚实而宽阔的平台。

4 研究内容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都带有极强的时代特征,都要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结合互动下,在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下,无论是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需要,现在一个学科只在其本身范围内进行探索已不现实,学科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学科自身的生存性和学科的实践性已紧密相连。就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来讲,如何找准立足点,结合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现情报学的优势特征,扩展自身的应用范围和扩充自身的理论基础是当前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情报学研究内容的管理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报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相结合。情报与社会经济的广泛结合及其情报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情报学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情报学理论内涵趋于扩大,整个情报学研究内容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使命要求将情报学融入指导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将情报学理论与管理理念相结合,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各行各业中的各种情报实践活动。

(2)情报获取手段与管理手段相结合。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等IT对组织进行管理是目前管理手段的发展趋势,如: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DS)等。这些管理系统中蕴涵着大量的情报,是情报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这些系统也是获取情报的手段之一。信息时代的情报获取与组织的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情报获取的出发点和目标。

(3)情报分析方法与管理方法相结合。在情报学的研究过程中,情报分析方法与管理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使用的很多情报分析方法既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如: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M,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法、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M,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法、定位分析(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定标比超法、“五力”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KST)等。

5 学科体系

学科的研究可以从任何一个局部开始,但学科体系的建设则要遵循从简单范畴——范畴群——范畴系列——范畴体系的规律发展。这一过程同时伴随从简单的经验知识群——逻辑知识群——概念知识系列——理论体系结构的理性认识过程。纵观情报学的研究,笔者发现整个学科充斥着从其他学科拿来的概念、名词、范畴。正如 A .J. Meadows 所说:“现在的根本问题不是能否找到适用的理论去适应情报学的各个不同分支, 而是现有的各种理论能否整合起来为整个学科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图象。”[4 ] 当前的情报学学科建设的任务主要体现在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重组。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应用、技术以及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

(1)理论方面主要是关于情报“元问题”的研究,如情报特性、情报传递规律等。主要内容有:情报现象、情报属性、情报特点、情报结构、情报类型、情报性质、情报范式、情报心理学、情报经济学、情报管理学、情报学史、情报社会学、认知情报学等分支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等。

(2)应用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情报搜集方法、情报筛选方法、情报处理方法、情报传递方法、情报检索方法、情报分析方法、情报咨询方法、情报服务方法以及用户研究方法等等。

(3)技术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情报搜集技术、情报处理技术、情报存储技术、情报检索技术、情报表示技术、情报分析技术、情报组织技术、情报安全技术以及情报保护技术等等。

(4)管理方面的研究内容有:情报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情报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情报服务行业管理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情报产品及服务标准体系的制定、管理与维护,情报服务制度、规定等的制定、管理与维护,情报从业人员的规范与管理。

6 结语

学科使命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前提,研究对象是区分学科的标准,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科建设的内容,研究内容是构建学科理论内核,提高学科竞争力的基础,学科体系则是学科知识系统化与升华的理性认识过程。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一门学科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情报学学科使命、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五个方面对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学科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管理学门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同仁就管理学门下情报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管理学学位教育对情报学学科的新要求,情报学学科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才能完成自己的学科使命以及情报学的基础理论等核心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推动当代情报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战平,梁建. 新世纪情报学学科发展趋势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3):225-229.

[2]Marchand D 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Defining a New Resource Management Function [J]. The Bureaucrat, 1978, 7(4):4-10.

[3]Hirst P, Peters R S. The Logic of Education[M].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0:1-146.

[4]Meadows A J. Theory in Information Science[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990, 16 (1): 59-63.

作者简介:徐芳(1980-),男,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作者:徐芳

上一篇:高校无形资产特征论文下一篇: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