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的理念被人们提出并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和建筑结合之中,其不仅作用于解决我国水危机问题,还能够促进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建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 篇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把城市中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城市各项资源的有效循环,这也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的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只有对城市景观进行科学地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的功能和理念,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和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问题,让我国的城市都能走出一条经济、环保、健康、美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场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园林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植物还是从动物的角度来看,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与此同时,城市对园林景观的高度需求,对我国的林木资源的管理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林木资源管理,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化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头是工业技术的发展,但是工业技术的发展会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会在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废气等有害气体。不仅会污染城市及周边的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还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一方面,设计师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环境来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而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物,能够改善这一情况,能吸收废气,散发氧气降低温室效应,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如果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提高城市周边的空气质量,使人们能够有一个清新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蓄水、渗水和存水功能。海绵城市的理念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的循环,同时也能够极大的降低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近几年随着雨季的到来,很多城市的内涝问题特别严重,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就必须让城市的土壤渗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要对城市的河道功能进行还原。利用科学的方法明确雨水的流汇规律,从而对雨水进行高效的管理,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雨水充足的时候可以把雨水及时的收集起来,以便在城市需要的时候加以使用,这样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在城市中的一些绿地景观、城市花园,湿地等景观设计都可以作为海绵城市雨水控制的重要手段,让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能力得到增强,这也是海绵城市在城市管理中重要的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3.1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首先可以设计分车绿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城市道路中的雨水得到更好的处理。通常分车绿带中都是以绿色的海绵和常见的植被构成的。在城市中可以建立景观坝,这样可以有效的减缓雨水径流的速度。要在分隔带的侧石上留30-40cm的缺口用来汇集雨水,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横向和纵向的坡度。其次可以设计路侧绿带,也就是所说的人行道与道路红线中间的地带,这样能够更好的处理人行道和附近的雨水。边坡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设计成垂直或者倾斜的状态,确保底部坡度的合理。在绿化植物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城市气候的本土植物,要求植物要茎叶茂盛,能够吸收汽车尾气,达到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同时在景观植物的选择中要注意植物的特性,不同的植物要能够共生共长,以免影响彼此的发育。由于城市绿地的含水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城市夏季降水量大,要选择一些具有调蓄功能的植被,而冬季降水量少,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旱能力的植被。

3.2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雨水花园是重要的景观之一。雨水花园就是在城市中地势较低的地区设计的一些花园工程,目的是为了让植物和土壤过滤城市中的雨水,避免径流对城市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对小面积汇流的雨水起到一定的消纳作用,避免径流量突然增大导致城市内涝现象。利用雨水花园能够让净化的水补充地下水资源,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城市水资源可以实现科学的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雨水花园就是能够适应自然地理条件的雨水调蓄系统。通过一定的景观设计艺术,让城市的硬质空间和绿色空间形成完美的统一,实现了现代技术与景观工艺的完美结合。

湿地公园也是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景观设计,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较快,大量的农田被征用,这就会导致城市的洪水调蓄功能被破坏,同时城市的荒地也被开发利用,让赖以生存的城市物种也在不断的减少。因此构建城市湿地尤为重要,可以达到很好的蓄水存水作用。现在城市中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雨水往往呈酸性,而酸雨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海绵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具有较强的污水净化功能,利用人工媒介的过滤作用以及土壤、植物、微生物等的共同合力作用科将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重金属污染物过滤,同时让酸雨中的氮、磷等物质被植物吸收,从而提升雨水的质量,让水质的纯净度得到提升,再次运用到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同时湿地景观设计优美也可以作为城市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基地,对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中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建立生态化的景观城市,为城市居民带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把海绵城市和景观设计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城市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让城市居民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朱晓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绿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24):58-59.

[2]韩若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究[J].现代园艺,2019(10):70-71.

[3]陆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79.

作者:陈墨?李梦瑶?陈冠宇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 篇2:

基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的理念被人们提出并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和建筑结合之中,其不仅作用于解决我国水危机问题,还能够促进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建构。本文主要从“海绵城市”理论、价值观出发,提出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的原则,并就此分析出基于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要素设计要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力量。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建筑;结合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环境,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通过构建海绵城市践行城市生态化发展理念。

1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原则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纳入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韧性,有助于防灾减灾,实现城市生态韧性,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海绵城市设计实质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下渗、净化,需要时将蓄存水量加以应用。在建设景观区的过程中,应提前对城市进行實地勘察,预先完善城市景区规划工作,按照规划内容顺序化执行设计工作,体现景区设计行为的权威性、新理念应用的有效性。在规划景区过程中,应根据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遵循城市建设与环境有机共存的原则,以打造和谐共赢生态化城市为核心。应保有景区内原有的动植物,在满足其生长排水的前提下执行建设工作,通过引入理念,实现对降雨的自然存储、循环净化、自由迁移,实现城市景区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蓄水工程具备使用安全的功能。要求对城市的弹性化不能够影响地方居民的人身安全与正常生活,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地区自然条件(包括地方居民正常用水量、区域水资源赋存现状、降水规律、降雨量、地下水水位、流向及流速、内涝现象、水资源保持政策等),合理、科学的布设景区蓄水装置。除上述提出原则,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应遵循城市建设整体统筹性原则与适应性原则,严格遵循原则,才能够发挥理念的最高利用价值。

2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与景观设计要素

2.1总体布局

海绵城市建设不只是建筑与建筑之间,还包括建筑与周边景观之间,为了形成有效雨洪管控系统,还应从局部区域开始规划和设计。首先关于设计流程方面,一般来说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都会进行策划,然后是建筑设计,最后完成景观设计,但该设计流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海绵城市设计要求,不能最大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系统设计和利用,为了适应新的理念,可在对现有场地实地考察之后确立雨洪管控目标,用于引导景观设计,在施行过程中依据目标随时调整和改进。其次,建筑的平面设计通常都是结合多项要素进行,最后所形成的布局也不尽相同,往往对于绿化景观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协调建筑与绿化区域的最好办法便是充分利用屋顶、墙面等平面层,为不同位置和形态的绿植提供适宜生长环境,进而更好地促进雨洪管控。最后,缓坡区域的水流管控也应做好防护,利用管道和泄水沟引水排水,使其流入所建蓄水池增加非饮用水储量。同时栽种植被固土减流,防止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城市的美观。

2.2分区规划设计

在海绵景观设计中,分区设计是其重要的前提。针对于海绵景观规划来说,需要多角度、多途径、多渠道出发,构建集渗、滞、蓄、净、用、排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绵排水体系,因此,建筑需要结合设施、分工区域的不同来科学规划海绵景观设计布局。具体来说,如下:(1)操场、公共场所是师生活动的重要场所,需要对其排水体系予以高度关注。为了能够及时地排出内雨水,防止内涝现象的发生,可以将大面积透水敷设材料覆盖于操场,以此来加快地表流出广场雨水的速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广场周边合理地设置植草沟、种植池等设备,以此来对雨水加以阻挡,防止操场形成内涝。(2)可以将低层次的植被种植于道路两侧,及时地排除道路两侧的雨水。针对于人行道来说,因为其专门供人行走,不用支撑较大的负荷,所以,可以将透水敷设材料引入到人行道设计中;针对于车行道来说,因为其需要承载人、车等较大的负荷,所以,可以将沥青透水铺装材料引入其中,以此来推进雨水渗透能力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最后,针对于公共绿地来说,可以对周边地面设计方案加以优化,可以在公共绿地内汇集雨水,形成雨水蓄水池。

2.3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具有很好的降温隔热等多种效果,设有屋顶花园的屋顶比裸露屋顶平均温度低3度左右,可以节约电能。据研究证明:绿化面积500㎡的屋顶花园可每年滞留粉尘颗粒50-110kg,此外,还可降低大气的粉尘含量28%左右,治理Pm2.5效果明显。雨季来临时屋顶花园可以很好地吸水,蓄水,达到对雨水滞留等合理利用效果,降低雨涝的发生几率。且景观价值明显,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同时也满足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建设要求。

2.4建筑屋面与立面的景观设计

①对于屋面可设计绿化景观来缓解城市热岛现象,例如,在楼顶建造储水池,遇暴雨天气降水量增大时可有空间容纳多余水量,减少雨水流入街道造成内涝现象,也可节约水资源做其他功用。另外绿化区域的植被和土壤均可吸收水分,为城市供氧的同时还可缓解干燥气候带来的不适。在对屋面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并选择成活率高的植被,在屋顶增设隔水层防渗漏,且填土量不能超过其承受范围。②对于立面则可选择垂直绿化的方式,不仅环保健康,还可以增强墙体保温隔热效果,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可美化环境为城市营造美好形象。设计时要结合墙体辅助其他设备达到美化效果,对于绿化所需植被要充分考虑形态和色彩,使得与建筑物的搭配更自然和谐,还有后期的保护维修工作也应制定在计划之内。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的引进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完美融合,还能为我国水资源利用和水危机问题解决提供对策和引导方针。依托该理念将更利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展望以及提升城市蓄洪抗洪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邓宏.海绵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公园绿地雨水系统构建研究:以重庆市悦来新城会展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9):80.

[2]王志远.基于海绵城市背景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以济南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6):46.

作者:张书乐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基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探析

摘要:城市建设离不开景观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建筑增添光彩,锦上添花,是城市建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城市景观设计在传统景观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调整设计方向和创新设计理念,结合设计和海绵城市理念,让海绵城市概念贴合实际工程,与城市日常经营管理相融合,使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建筑;结合

引  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行业相应崛起,海绵城市的概念也被提出并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与建筑中。这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的水危机问题,还可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建设。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和价值,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设计要素,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力量。

1、海绵城市概述

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被称为“海绵”,在此基础上建设形成的生态基础设施为海绵城市。水危机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取决于河流和水本身,而且还包括水体外的生态环境。以服务生态系统为基础,结合科技手段建设的生态设施海绵城市,为水危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和保障。海绵城市价值观是以人优先,与传统节水观念存在明显差异,提倡“人适应水”,是受外部环境与人自身形成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还得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人与水资源和谐共存的概念[1]。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注重水的利用和管理,而且保护了该地区的整个水循环系统。采用跨尺度生态规划原则,使各尺度之间形成完美的联系和协调。最重要的是分析水的生态安全模式,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支柱和方法。

2、海绵城市与建筑二者关系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为了帮助城市更好地适应现有的水环境,实现防涝、污染控制、集水利用和生态恢复的目标。其施工过程与建筑分不开,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城市建筑具有密集、绿化范围小、破碎程度高的特点,城市内部建筑及附属区域占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城市建筑中大部分都由不透水下垫面构成,那么海绵城市建设可用的透水下垫面就略有不足[2],因此建筑对海绵城市建设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出一部分贡献。第二,城市建筑本身可被海绵城市建筑利用,如建筑屋顶花园和墙体绿化可吸收落下的雨水,为防涝管理和控制提供强大、可持续的支持,雨水管、集水井等设施可将雨水通过排水管和设备转移到其他地区,最终减少城市经济损失,部分国外城市使用浮动建筑应对自身的水危机,这种方式可被海绵城市利用,在设计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城市除饮用水外还依赖雨水防洪相关设备回收非饮用水,可被用回建筑本身,如景观用水、工业冷却、卫生间冲水等,将非饮用水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一体化形成更方便、高效的系统,降低工程成本。

3、基于海綿城市的建筑设计要素

3.1总体布局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在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在建筑和周围景观之间。为了形成有效的雨水防洪系统,也应从局部开始设计。首先是在设计过程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在施工之前会规划好,然后进行建筑设计,最终完成景观设计,但设计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海绵城市设计的要求,不在水资源系统设计和利用的最大范围内。为了适应新概念,可以在现有现场检查后,建立雨水防洪目标,指导景观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其次,建筑的平面设计通常与许多元素结合起来,最终的布局也不同,这往往会对绿色景观产生影响。因此,协调建筑和绿色区域的最佳方式是充分利用屋顶和墙面,为不同位置和形式的绿色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雨洪防控。最后,保护缓坡区域的水流控制,利用管道和排水沟流入水库,增加非饮用水储量。同时,栽种植被固土,防止水土流失而影响城市的景观性。

3.2建筑规划

我国传统的建设规划以建筑和道路为主要考察点,忽视了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实用性。为了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首先,在规划施工前,需要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详细记录现有资源、地形地貌,以便为后期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但在调查过程中不应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格局。其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结合当地降水和地形条件,详细计算建筑设计中的绿化、植被和可渗透地面面积,规划海绵吸水、蓄水、渗水海绵城市结构。最后,为了合理利用建筑的闲置空间,如屋顶可以利用蓄水系统种植花草树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为城市增添亮点。建筑一侧安装引水,然后在地面上建水库,用来储蓄建筑非饮用水,最大限度地回收水资源。

3.3建筑屋面与立面的景观设计

屋顶可以被设计成绿色景观,以缓解城市热岛的现象。例如,在屋顶上建蓄水池,可以容纳雨水降水,减少雨水进入街道的洪涝现象,并为其他工作节省水资源。此外,绿地内的植被和土壤能吸收水分,为城市提供氧气,也能缓解干燥气候带来的不适。在设计屋顶时,要完全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存活率高的植被,在屋顶上增加隔水层,防止渗漏,土壤填土量不能超过其承载范围。对于立面,可以选择垂直绿化,既环保、健康,又能增强墙体保温效果[3],吸附空气中污染物后能美化环境,为城市创造美丽的形象。在设计中,墙体应与其他设备结合,以达到美化效果。应充分考虑绿化所需的植被,使其与建筑的搭配更加自然、和谐。

3.4建筑地下空间的景观设计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私家车数量也在增加。现有的道路区域已被规划好。随着停车位、绿色设施、健身和休闲广场等场所的开放,许多车辆的停放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开放位置的景观设计可以缓解驾驶人员的身心疲劳。首先,在地下车库的顶部可以考虑进行绿化。填土厚度应满足植被蓄水要求并且不超过顶部负荷。其次,引水管将雨水排入蓄水池,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实现收集、净化和再利用的目标。最后,地下车库的地面也应该做好设计,使得雨水下流成为地下水,做工业和建造非饮用水用途。

3.5地面铺装设计

传统的地面材料是硬质材料。虽然耐压性很强,但会对雨水渗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暴雨天气下,很容易在地面上形成水坑,影响公共交通和车辆驾驶的安全,因此,改进和更新传统材料是当务之急。根据海绵城市理论,可选择渗透铺装方法,所选铺装材料必须渗透性好、稳定,如渗透砖、渗透性混凝土都是好材料,但也要与道路结合,颜色和周围建筑做好搭配,使其富有艺术感。关于透水地面铺装也应具有防滑功能,让人们轻松出行,安全驾驶。

结  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质。在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通过渗透海绵城市的概念,促进了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也使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更加和谐。在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下,为其建设提供了方向。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中,需要从海绵城市的角度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确保雨水的收集和存储,美化建筑和景观,提高建筑的整体蓄水防洪能力,提高景观设计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研.基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与建筑结合探析[J].居舍,2021(21):116-117.

[2]张振涛,许景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初探[J].南方农业,2021,15(02):86-87.

[3]杨青娟,向月.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建筑与景观结合设计研究[J].南方建筑,2018(03):40-45.

[4]王浩宇.浅谈海绵城市与景观设计的结合[J].现代园艺,2017(11):120-121.

作者:郑小英

上一篇:情报学研究新方法论文下一篇:金融体系稳定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