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复习导入、视频图片导入、人物或时间导入等多种方法,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1:

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在健康体检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人们健康观的改变,促使中医心身医学的提出。健康体检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对发现的疾病及时处理,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许多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及调养,采用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可以极好的对慢性疾病进行调治。如何运用心身医学理论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推动医疗模式转变是本文研究重点。中医心身医学为检后慢性疾病管理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关键词]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健康体检;慢性疾病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早期计划生育的施行,人口比例发生了极大改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好多疾病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因此健康体检应该引起我国公民的足够重视,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及调理药物极其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心身医学理论来推广慢性病的预防及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从而推动医疗模式转变。

1.心身医学的含义

心身医学是一门主要从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即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新兴科学。由于人类身处竞争激烈的环境,各种因素导致心理压力,紧张情绪等堆积,从而引发各种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但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首次就诊的患者中,大约30%的患者所患疾病与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但是却表现为躯体上的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所以往往患者接受的是躯体上的治疗。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有关。于是心身医学,应运而生。心身医学体系虽确立尚不足百年,但在国际上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是近代医学带头学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中医的心身医学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心身医学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而其中“人是由神与形两部分组成”观点同时彰显出当时祖国医学对心身问题的研究与认识,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影响深远。近年来,广大学术界对中医心身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其深入的研究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创造出很大的价值。

所谓心身相关疾病,用中医学术语表达,是指由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各种脏腑气血病变,属于神伤形的范畴。即“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观点。中医历来把情志因素作为致病的“内因”,而引起情志变化的原因大致源于对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长期持续性情志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反之,长期的身体疾病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刺激因素,导致情志的异常,从而加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心身相关理论把人体的形和神、躯体与心理视作统一的整体,故对心身相关疾病的治疗应该形神兼治。可以用中药、推拿、针灸等疗法治形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用心理疗法治神指以调节精神活动及心身和谐。而两者在具体运用时又相互促进,能够“调神以治形”“治形以疗神”。

在预防方面,中医养生主张形神兼养,养神为上,“四气调神”“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等通过顺应节气的的生息规律、通过有意念的活动,通过节欲等来调摄精神,达到心身平衡。

北京中医医院有专门的心身医学科,心身医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志病”重点专科(是重点专科还是建设单位)。目前科室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针刺、电针治疗抑郁焦虑;走罐治疗实证型抑郁;周氏调神法治疗失眠等。治疗方案也从单一的方法发展为中西医结合的多种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针灸、电针、走罐、中药、西药、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等,为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的个体化治疗,突出中医的整体观念,在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中,发挥中医特色的优势。

3.心身医学的建立

德国精神科医师Helnroth于1818年首先提出“二身的”(psycho-somatik)一词。1922年,Deutseh首次使用“心身医学”(psych-somaticmedlclne)概念。在20世纪初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使心身医学的建立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5年,美国精神病学家Dunbar出版的《情绪与躯体变化》一书将某些疾病的发生归因于特异性的人格因素;1939年Dunbar领导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1944年美国成立心身医学会,从而推广了心身医学的概念。此后,象Pavlov、Canonon等众多的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临床医学家、心理学家等,分别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神经,心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心身医学的确立进一步提供了科学依据。

精神心理治疗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患者,以改变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消除导致其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通过精神状态的改变,使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状态获得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之中。它既具有医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它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对患者进行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并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已有研究指出,心身相关理论是医学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心身医学的研究范围有交叉和重叠,应用于疾病治疗领域的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外延相同。有学者认为141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责无旁贷的把心身疾病的防治和心身医学的研究作为己任,纳人工作日程。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医学工作者缺乏,心理医学的任务也主要由精神科医师及其他临床医师来承担。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社会成员。人的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与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也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提示,有害的器质性因素和精神因素都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5.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疾病谱及死亡谱的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而趋向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新世纪医学的重心将会有所偏移,医学关注的视野将会大大拓展,医学审视健康和疾病的视角也将多元化,将从单纯注重生物性异常(疾病),扩大到同时关注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生活方式优化、生物机能调整等多角度,即使生物学检测没发现异常征象,而诸如患者自觉不适、虚弱等,都将是医学关注的对象。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古希腊圣贤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患者是具体的“人”,具有特定的生物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在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患者本身。有学者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论述了心身医学和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医学模式的演变、心身医学的历史发展、心理疾病的诊疗原则等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心身医学是医学模式的新发展。采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这是医学和心身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

6.我国健康管理研究状况

健康管理最早风行于欧美,在中国健康管理则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是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受到其负面的危害,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不断地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逐渐低龄化,过早地出现在中青年中,欧美专家经大量临床实践,得出与我们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相契合的结论:绝大部分临床疾病如果提早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治愈的。

7.慢性疾病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不良等使其患病率迅速上升。

目前高血压全国患病人数大概1.6亿多,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患病率上升31%,且农村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糖尿病患病率及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均上升明显。糖尿病的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目前国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多达2千多万,另有2千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由于超重基数大,如不加以控制,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8.中医心身同治

鉴于心身疾病时心理层面和躯体层面,故有学者根据其发病特点,将心理干预和躯体治疗结合起来进行心身并治,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气功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进行心身同治,临床疗效满意。

心身同治要求临床医生除把握患者的自然属性,了解更复杂的社会与心理属性,具备多层次的、立体的、多视角的思维模式,进行“社会诊断”,开出“社会处方”。

作者:李齐 毕鹏翔 张海龙 耿艳萌

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2:

对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课堂导入方法的探讨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复习导入、视频图片导入、人物或时间导入等多种方法,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课堂导入法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或新知识传授前3~5分钟的师生互动活动中,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运用独具风格的、创造性的语言,结合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激趣引新的作用。如何在导入新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对学习内容产生期待,由此激发他们对整节课甚至整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精神科护理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导入,能让学生迅速摒弃杂念,进入新课学习中。现就常用的导入方法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做一个初步总结。

一、病例导入

这是较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知识充满好奇。病案导入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白衣天使的使命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学习,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和护理”时,先给出病例:患者,女,30岁,无业。3个月前开始出现被害妄想、幻听、幻视,行为及睡眠紊乱,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采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治疗,疗效尚可。10天前治疗中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斜颈等症状,被迫停药。经利培酮治疗,患者精神症状明显缓解,能独立生活。再提出问题:哪些药物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丙嗪后出现的是什么反应?抗精神病药物还可以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对病人进行用药护理?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印象深刻。

二、复习导入

该种导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也比较常用。在新课开始前可以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以往所学知识与本节课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也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习“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感知觉障碍”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心理学的内容,所以,通过复习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和区别以及各自的特性,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感觉障碍和知觉障碍的表现,并能区分错觉和幻觉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当然,在用这种导入时,我们要找准“新”与“旧”的联结点,把“新”与“旧”有机结合起来。复习导入法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视频、图片导入

用图片、视频导入,可生动形象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阿尔兹海默病人的护理”课堂教学开始,给学生放映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片段——“为爱正名”。主持人充满感情的解说,纠正了世人对该病冠以“老年痴呆”这一错误的称谓;广告片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表现,形象而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四、人物或事件导入

青年学生大多喜欢追星,对著名人物的消息感兴趣,所以,在进行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教学时,便以香港一位因抑郁症自杀的著名歌星的故事来导入;在学习“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时,通过讲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曾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在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下,战胜疾病,并于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学生通过故事能了解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以及男主人公接受的几种治疗方法。这样的方法自然生动,便于理解,学生很欢迎。

五、实物导入

利用模型、标本、教具等实物导入新课,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吸引学生注意,又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授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之前,先出示如绳子、玻璃瓶、指甲刀、耳机的生活用品等,告知学生: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是严禁带入精神病房的,因为这些东西对精神病患者而言是有安全隐患的。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精神科的安全护理呢?这样,很自然导入新课。

六、考点介绍导入

这种方法适用于每一教学单元的新课引入。由于精神科护理学自2011年起成为国家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有相应的考试大纲和考点要求,这些考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和强化记忆理解的内容。所以,在每一章的学习之前首先介绍考点内容,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使教学进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有多法”。精神科护理学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每节课都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形式的导入。应根据学生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兴慧.医高专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77-78.

[2]丁琴华.精神科护理学常用教学方法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171.

编辑 郭晓云

作者:文/陈岚

精神科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3:

如何将护理心理学运用到精神科护理

关键词 护理 心理学 精神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35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联系而发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护理心理学是指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随着医学成长,医学模式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标的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物身分、心理身分、社会身分、将影响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在健康的情形下,大脑能够客地反映现实,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况,适应社会,可是人在患病的情形下,不仅有躯体体征,其洞悉能力、情感状况、个性心理特点等心理现象均有所改变。精神科护士在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向生物-心理護理模式改变中,在护理体制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改变中能顺应需要,就必需学习心理护理学常识,因为精神专科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不单要把握正常人的心理规律,还要把握精神患者的心理规律,才能有用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要改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观念,使其在护理精神患者时看到的不仅是精神疾病,而首要的是要考虑患者社会身分和心理身分对疾病的影响,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微细变化,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1]。作为精神科护士应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护理工作。

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对病院的一切都陌生,显示出惊恐、焦虑、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状况,也有的患者因为受病态支配否认有病,不愿住院而终日吵闹,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应用恰当的说话技巧去解决患者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病室情形,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按照病情安置到合适的病室,向患者介绍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帮助,护士应经常收集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能办到的必然要力争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他们在院时能获得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

病态行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专科与其他综合科不一样,护理的患者都是受症状支配的精神患者,所以应按照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对有冲动、攻击、破坏行为的患者在他们情绪稳定时给予劝解,同时要向患者宣讲住院制度,必要时向他们讲解精神患者也要按照有无责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责任能力给予赔偿经济损失。这样在很大水平上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控能力,从而减少冲动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对于拒食患者首先分析拒食的原因,按照分析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对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护士必然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主动配合,而且做到能够解决患者的现实问题,使其缓解症状。

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自知力恢复的患者往往都对病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此时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把未来可能受到的挫折等考虑甚少;另一种则把未来人生看得相当复杂,他们担忧病情再次复发,怕回家后不能适应社会,怕同事亲友另眼看待,甚至感觉往后难以见人,而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发生自杀念头。前者护士应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有曲折,教他们有战胜困难信念及心理准备。对于后者护士应向他们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常识宣传,帮助他们找出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担心病情再次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看待和处置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助制定好家庭休养计划,在患者出院前向家人介绍精神病的护理常识和出院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在出院后能够达到健康人的心理,而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家庭。

总之,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细心周密,常不断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做好心理疏导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他们受幻觉、妄想支配发生的症状,而且按照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工娱治疗、音乐疗法,加以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的症状得以很快缓解。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心理上给以支持,在临床护理上应想方设法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暗示,应用综合措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明.最新精神疾病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及工作制度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作者:吕小月

上一篇: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