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

2022-07-03

摘要:文章对我国水利勘测设计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分析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经营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制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指出改制是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并针对行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 篇1:

浅析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对灌区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对近几年来群管改革情况的介绍分析,提出了灌区群管改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管理 体制 改革

改制的缘由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调动全社会节水的积极性;水利部又提出了大中型灌区要走“改造、改革、提高用水效率”的路子。群管水利工程作为灌区效益的终端,做好群管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充分发挥灌区工程效益,提高用水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黄河水资源的日益短缺,这一组织形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工程投入严重不足;二是职能不健全,只负责要水,不负责灌溉管理、测流量水、水费计收,导致用水秩序?昆乱,争水、抢水、拖欠水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与黄河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和建立现代水利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实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为了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国办发〔2002〕45号文件出台后,我市及时进行了宣传贯彻动员,要求全市上下尤其是水利系统紧密联系市水利实际,不断深化对县情、水情的认识,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做到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攻坚意识和机遇意识,稳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

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水利管理初步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为主体的架构,其他水利法规配套的法规体系,着力通过正式制度安排解决我国水多、水少、水混、水脏的问题,并颁布实施《水利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注重依法行政。我国新《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确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和对水资源规划、管理、调度的职能。

一、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1.存在问题

水利单位因为体制不顺、“两费”没有保障、政府公共财政未给予支持,难以对水利单位人员定财政编制,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也无法落实,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真正目的难以实现。

由于“两费”不到位,水费成为准公益性水利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水价标准低、水费收取难是制约水利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价因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低水平,水费收入不足以补偿运行管理成本,近年更因为收费手段缺乏,造成水费收取率不足50%,导致了水利单位举步维艰、生存困难。水利单位因为经费短缺、入不敷出,以致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大部分职工因为不能及时领取工资,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季节性待岗外出打工,以解决基本生活费用。但这些方法还是难以维持生计,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为经费短缺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工程失修失管、渠系建筑物老化破损、渠系水利用率大为降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面积日益萎缩、灌区效益低下等恶性循环。

2.建议

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政府公共政策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调整。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涉及国计民生,其承担的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是明确的政府行为。既然绝大部分水利工程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那么管理单位就应该享受公共事业单位的同等待遇。其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水利维修养护经费应该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这是国家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精神和真正目的。

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法

大力推进水管单位人事、工资、劳动等制度改革,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精减机构,控制人员编制。水管单位全面实行聘用制,按照《标准》和《定额》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岗位,要以事定岗,按岗聘人,职工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实行上岗、试岗、待岗“三岗制”管理,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可根据岗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岗位津贴,合理拉开档次。旨在建立一种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津贴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对冗员的分流要立足于内部消化,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职工自谋职业、符合国家规定的允许提前退休等途径,解决分流人员的去向。各类水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

水利工程推行管养分离。水管单位在核编定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管养分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水管单位内部实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经费分离,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维修养护部门实行企业化运作;

第二步,将维修养护部门转变为企业,与水管单位分离,但仍以承担原单位的养护任務为主;

第三步,将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所属水管单位彻底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养护企业,水管单位逐步实行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三、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我国水利管理制度改革与我国大改革趋势一致,选择了渐近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完善到充实、巩固、提高的渐进式过程。因此,我国水利理体制改革更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设定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制度变迁或为制度演进创造条件。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及现代水利发展需要,把实现人水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统筹城乡水利,实现水利从推动农业发展、解决温饱向服务于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改善生态和环境、促进民主管理方向转变。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结合我国水利管理体制现状,加强制度创新,为水利管理制度创造便利条件。

3.加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与相关制度相互衔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管理与土地、交通、航运、渔业、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关系密切,并共同构筑成为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水利管理体制的内部建设,还要着眼于其他相关制度,尤其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水利管理体制变革全面纳入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大局的轨道,做好与相关管理制度的相互衔接。

4.全力做好提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便利条件。加强对话交流机制、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建设;注重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因与水利发展的外因的变化关系,在深化水价改革的过程中,对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予以考虑,完善水权和水市场制度建设;多种措施并举,创造有利条件,推进水利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体制改革工作,深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其自觉服从规划,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标准技术规范,确保改制工作顺利展开。

2.从严把关,确保体制改革工作质量。企业与水管单位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要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责、权、利的化分,以确保各方利益,产业发展方面,要按照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高档起步、高标准实施和一次建成,当年见效的思路,定期检查落实,确保体制改革的质量和先进性。

3.创新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水利体制的改革,本身就是用水机制的创新。建立由乡村出面组织协调,科技单位提供技术保障,将企业、水管单位、农户利益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抓好环节落实,确保体制改革效益。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优质稻产业能够得到顺利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干群的科技水平。二是实行“八个统一”政策,抓好环节生产,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销售。三是严把检测质量标准,打响优质稻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

参考文献:

[1]鹿强.水管体制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2]吕子华 等.河套灌区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建议[J].内蒙古水利.2003.2

作者:李少军

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 篇2:

关于推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对我国水利勘测设计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分析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经营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制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指出改制是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并针对行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 勘测设计行业 体制改革 发展

一、水利勘测设计院现状分析

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虽然已经推行多年,但总体进展缓慢,目前除水利部直属的六家大型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少部分省院已经改制为企业外,全国大部分省级勘测设计单位都还保持事业单位编制。我国的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行业是建国后借鉴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当时按地域区划,原国家水电部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建立了各自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原水电部勘察设计院包括各流域委员会设计院,上海院、昆明院、成勘院等;地方院包括省、市及地区院。这些设计院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拟建的水利水电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并配合项目施工,参加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加入 WTO 后,水利勘测设计院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和工程实践,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水利设计单位何去何从难以选择。2011年3月,中央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现有事业单位将按照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进行分类改革。对于目前多数既承担一定公益职能,又有市场属性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而言,如何定位、按照何种体制模式进行改革,是影响单位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水利工程设计任务重、工期紧、收费低、资金到位不足,市场机会背后更凸显的是公益性责任不断加大。我国水利行业“十二五”期间经历了一轮投资高峰期,水利勘测设计任务量比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然而在机遇背后,更凸显的是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承担的公益性责任不断加大。首先,水利投资主要投向中小水利和民生水利,项目数量多、规模小、收费低,设计周期短,存在质量安全的风险,对承担任务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而言是一大挑战。其次,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水利投资审批严,导致总体规划规模大,但具体落实情况不佳。另外,水利项目投资资金到位晚,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往往需要前期自己垫付资金,且面临虽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项目迟迟不能审批通过,最终承担前期投入的风险。

3.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面临竞争力提升压力。随着国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制为企业的设计单位将更加依靠市场资源以争取更多的项目机会。很多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将业务跨区域拓展纳入企业战略规划,行业的内部竞争加剧。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项目资源,中小勘测设计单位普遍规模小,技术实力、资金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将激发更多的企业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综合实力以应对当前不断提升的竞争压力。

三、制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在体制改革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进程并不统一。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形势下,没有改企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究竟应该继续保持事业体制为主的模式,还是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进行改革,仍然没有明确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发展动力与发展活力的主要因素。从深层次看,定位不清、模式不明、政策缺失、观念滞后是导致目前行业体制改革进程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

1.定位不清。由于体制或历史原因,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究竟是以公益性职能定位为主,还是成为市场化的、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勘察设计企业,尚不清晰。早在 1999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1号)就明确提出“勘察设计单位由现行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然而对于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这样兼具公益性职能和市场化业务的单位,简单一刀切地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却面临诸多困难。一是水利行业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性、公益性行业,市场化程度低。二是各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往往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承担包括水利规划、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抢险救灾、民生水利等大量非盈利性工作。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的具体工作属性难以简单一刀切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

2.模式不明。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并未就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这种兼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的事业单位提供明确的分类标准或原则。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既有事业体制,也有企业体制,还有少数单位在探索一院两制模式,无论采取何种体制模式,均需要综合考虑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的多少,单位自身市场化生存能力的高低进行选择。各省市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时,掌握的尺度不明确、不一致,给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造成很大困扰。

3.政策缺失。目前一些有条件转制为企业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 由于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导致改革步伐停滞不前。如退休人员企事业待遇差的问题始终没有政策解决;个别地区在未对事业单位转企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社保、在职人员身份补偿等问题有明确解决政策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其完成转企,给单位稳定造成巨大隐患。还有一些有条件转制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由于看到其他已转制单位政策不配套带来的困扰,也从积极转为观望。

4.观念滞后。观念滞后也是导致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迷茫不前的重要原因。就目前来看,部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仍然有很强的依赖性,希望通过受保护的市场来维持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对市场竞争有很大的畏惧,在单位的长远发展与眼前既得利益的权衡上犹豫不决、畏缩不前。另外,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门由于担心技术支撑作用削弱,对下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也持消极态度。

四、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水利勘测设计行业公益性特点。水利行业的公益性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服务于水利行业的水利勘测设计行业的公益性特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行业为社会提供的是灌溉、防洪、排涝、抗旱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无法或很难通过市场方式解决,只能由政府为主进行投资建设和管理。作为服务于国家水利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也必然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定位自身的功能与使命,需要承担大量低盈利甚至无盈利的服务与任务。

2.允许多种符合行业特点的体制模式共存,尊重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自主发展。鉴于水利勘测设计行业公益性特点,希望国家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允许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根据自身公益性属性情况,选择合适的体制模式,切忌简单一刀切式改革。对于部分规模实力较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型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可鼓励其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进行改革,按照國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的模式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造,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条件具备的可以鼓励其向上市的公众公司发展。

3.大力推进水利勘测设计行业的工程总承包,缩小与其他行业差距。针对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目前业务结构总体单一、业务发展面临瓶颈的现状,应当鼓励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国家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水利行业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政策文件,加强政策支持,规范工程总承包参与各方的行为,促进工程总承包健康发展。

4.构建健康的水利设计市场,按期、按标准、按合同支付设计费,建设诚信体系。进一步促进水利勘测设计市场发育, 优化市场环境。规范水利勘测设计费用支付,提高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收费标准,促进按期、按标准、按合同支付设计费。

作者:鄢红杰

体制改革水利科技论文 篇3:

如皋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为切实做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如皋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出台改革实施意见,统筹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改革工作已顺利完成,并于今年年初通过南通市级验收。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文章对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总结论述,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工作情况

1.1 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形成的制度机制情况

我市2015年初制定了《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以皋政办发〔2015〕7号文件的形式印发。同时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制定了《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如皋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根据要求,全市各镇(区、街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

1.2 调查摸底情况,明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处数

通过市、镇逐级培训,各村(社区)在镇水利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本辖区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摸底排查,并做好登记。通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的小型水利工程共17820处(座、条),并对各类小型水利工程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了统一编号,定点定位。

1.3 工程产权明晰及管护主体落实情况

我市遵循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与管理权,确定了个人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及管理权归个人所有;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及管理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投资者意愿确定产权及管理权的归属;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及管理权归受益户共同所有;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的工程,产权及管理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以镇(区、街道)投资为主兴建的工程,产权及管理权归镇(区、街道)所有;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按照工程受益范围,由相关项目实施部门移交工程受益范围的镇(区、街道)进行属地管理;产权归属已明晰的工程,维持现有产权归属关系。共计发放产权证和使用权证各683本。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镇(区、街道)、国有资产投入的小型水利工程实行管理与养护分离,逐步推行市场化运行管护。

1.4 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全市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制度,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我市出台了《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办法》从六个方面确定了资金筹集渠道:1.通过收取农业灌溉水费筹集资金。2.通过各级财政下达的专项补助资金。3.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或村有资金。4.市级财政市管河道维修养护经费5.农村公益设施桥梁建设基金。6.其他专项经费(如农机部门的泵改资金、农发部门的工程项目维修费提取、农村环境“七位一体”用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资金)。同时明确了奖补资金补助标准、考核验收和奖补兑现等。

2 主要做法

2.1 健全组织

我市人民政府2014年就成立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组,将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是改革的责任主体,分别成立以镇長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镇水利、财政、农经、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国土等站(所)相关人员组成的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市镇两级均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纳入农村环境“七位一体”考核体系。

2.2 出台文件

我市制定了《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办法明确了改革范围目标、实施内容、资金的落实与使用管理、考核管理及实施步骤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出台了如皋市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长效管护细则、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奖惩和长效管护机制。市级共出台文件12份,文件的出台为各镇(区、街道)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创新工作提供实施依据,全市各镇(区、街道)共出台文件42份。

2.3 加强培训

针对我市小型水利工程面广、量大,改革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等特点,在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后,我市立即召集各镇(区、街道)参与改革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各镇(区、街道)根据培训要求,加强村级管理人员培训,做好泵站、渠道、高效节水管网、河道、涵洞、渡槽、倒虹吸、农桥等九类工程调查摸底、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等工作。市级进行督查,针对该项工作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及对产权证及使用权证的制定和发放、管理人员的落实、管护人员上岗、管护责任落实、资料收集整理等相关工作,又进行了第二轮培训。

2.4 规范运作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市级各项办法制度出台后,立即组织召开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动员各镇(区、街道)建立组织,出台相应改革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落实责任,对现有小型水利工程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划定管理范围,明晰工程产权和使用权,落实管理人员。目前所有工作已全部完成,签订责任状329份,发放产权证和使用权证各683本,管理人员全部到位,签订管理协议书502份。

2.5 科技引领

以本次改革创新工作为契机,以全省推进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纽带,建立水务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我市传统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该系统具有查询、规划、统计、观测等功能,能及时了解各镇(区、街道)水利设施水系以及水文气象等情况,积极与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增加实时监控能力,为我市农田水利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面广量大,任务重,资金投入量大。建议上级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投入力度,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2)项目建设经费安排一定比例的管护经费。建议上级出台文件,明确提取工程所需资金总额的1-2%,用于该工程的管护。(3)进一步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使受益百姓能更好的参与到管好用好小型水利设施上来,使群众提高对环境的认识,能自觉维护小型水利工程设施。(4)加大力度推进水价改革。

参考文献:

[1]丁凤娟.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7(03):100-101.

[2]吕春艳,曾庆祝,石炜,陈娟.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江苏水利,2014(10):17-19.

[3]韩哲.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作者:单媛媛 何海波

上一篇:担保制度法律构成论文下一篇: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