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利站体制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

摘要: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社会;集体空间;顺德;权力;资源;尺度

学科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著、中译著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致谢

附件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论文提纲下一篇: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