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对策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对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因素展开调查分析,根据结果提出对策:高等院校必须开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新模式的探究;激发内驱力促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关爱外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体现人本情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教师教育对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教育对策分析论文 篇1:

均衡城乡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了城乡师资队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数量、工作负荷、工资待遇以及职业进修之间的差异;揭示了城乡师资队伍差距成因主要在于城乡二元经济、教育政策错位、城乡教学环境差异以及教育改革的滞后;最后,提出了均衡城乡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师;城乡差异;对策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硬件”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以农村教师队伍为核心的“软件”问题开始凸现出来,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焦点,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城乡师资队伍差异的主要体现

(一)学历之间的差距

农村教师的初始学历普遍不高,最后学历大都是通过函授、自考方式取得,且不少是中文专业,存在学非所教现象。2004年,农村小学教师中高中学历占的比例最大,占总体的57.64%;城市小学教师学历的主体是大专,占总体的57.83%。农村初中拥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占72.31%,同比城市为42.70%;城市初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到54.56%,农村却只有18.94%。显而易见,在学历层次上,城乡差一个档次。

(二)职称之间的差距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的职称也差了一个档次。2004年,农村小学教师中小学一级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5.34%;城市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6.44%。初中与小学的情况类似,农村初中教师中比重最大的是中学二级,为44.86%;城市则是中学一级,为42.15%。此外,在高级职称方面,农村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94%,城市为47.11%,城市比农村高出11个百分点;农村初中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2.79%,城市为农村的5倍,达到13.71%。

(三)数量之间的差距

首先,总量配置不够,2005年,我国城乡小学师班比合计为1.83,初中合计为3.15,其中,城市小学师班比为2.40,农村小学师班比为1.60;城市初中师班比为3.22,农村初中师班比为3.10。相比之下,农村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其次,结构性短缺:学段上,高中教师教为短缺;区域上,山区、库区教师因编制偏紧表面超编而实际缺编;学科上,教师严重不配套。最后,代课人员数量较大。由于教师缺额较多,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一些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不得不聘用代课人员。

(四)工作负荷之间的差距

农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承担着比城镇教师更多更重的教学任务。农村教师任课科目数明显高于城镇。以小学为例,县直教师任1门课的人数比例为20.3%,任4门及4门以上的人数比例为15.3%;而乡镇教师任1门课的人数比例仅为7.9%,任4门及4门以上的人数比例则高达35.3%。同时,农村教师的周课时数也明显高于城镇,小学尤为突出。周课时数在14节以下的教师比例为:市直小学为32.2%,县直小学为58.3%,乡镇小学仅为14.2%;周课时数20节以上的教师比例为:市直小学为3.4%,县直小学为0,乡镇小学则达到14.2%。此外,农村教师还要承担一些职业教育和教学以外的任务(如农业劳作等)。

(五)工资待遇之间的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城市教师工资一直上涨的情况下,乡村教师仅仅能拿到基本工资,各种福利根本无法保障。有学者调查发现,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段差距和年龄段差距。同收入段的城市高工资段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农村高工资段的教师比例,同年龄段的城市教师工资高于农村教师工资。此外,不少报道与研究表明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到2002年底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累计达到了150个亿,2003年又新增20个亿。

(六)职业进修之间的差距

由于继续教育经费无着落,在当前县级财政不按规定划拨教师培训费普遍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难以实施。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的调研报告反映了城乡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教师的专题培训多于农村,而农村的职称培训、学历进修高于城市。这表明城市教师的职业进修更多注重教师内涵和高层次能力的提高,而农村教师的职业进修则侧重外在技能和低层次能力的提高。

二、城乡师资队伍差距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造成城乡师资非均衡发展

我国政府制定的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发展战略,人为的造成城乡发展不一致,形成了两个不能整体、均衡发展的城乡二元社会。这种二元经济条件下,由存在经济差别的、乡间的不均衡,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乡教育之间的多级不对称,称之为二元教育。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采用分级办学制度,采取“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地方政府负担当地的教育投入。因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在存在城乡差别的情况下,由城市政府承担城市的办学经费,县、乡镇、村支付农村办学经费,实际是将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分割,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的巨大差别。在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下,城乡教师在福利待遇、教学环境及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呈现出了城乡教师的“马太效应”。

(二)教育政策错位导致城乡师资分布不均衡

1、“城市中心”的错位。它无视城乡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差别,先满足城市学校的需求,而牺牲农村学校的平等利益。比如在财政投入方面,农村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教师政策方面城乡教师“同工不同酬”的待遇标准;师资配备方面,城乡标准差距甚大。

2、“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政策的错位。它导致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失衡。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优势不仅在规模、校舍、教学设施等条件上,更重要的在于其聚集了优质教师资源。同时,这项制度引发了城乡之间教师流动的热潮,主要是农村优秀教师纷纷流入城市,从而人为地拉开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距离。

(三)城乡教学环境差异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专业精神及其教学成就,不仅与自身的专业素养基础有关,还跟其所处的教学环境密切相关。城乡学校在校园文化、领导政策以及办学方针上都存在差异,并且我国目前采用的教育评估制度允许城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上存在差距。城市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并且拥有好生源,加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高,因此城市教师容易取得成就,从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肯定与信赖。另外,城市教师拥有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获取更多新的信息,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而农村教师苦于教学条件差、农村学生素质低等现实因素,加上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难以提高业务水平。另外,农村重师尊教的氛围缺失,所处环境相对封闭,致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热情逐渐丧失。

(四)教育改革的滞后影响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在涉及教育体制、教学改革和人事管理等层面均已出台了不少改革性文件规定,但实施效果不明显。

1、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无法完全落到实处。

2、国家没有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教育系统的未聘和富余人员不能推向社会,人员聘用只能“内部循环”,教师无法由“教育系统的人”变为“社会人”。由于缺乏改革意识,加之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待遇不高,一些教师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意识缺失,其自身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三、均衡城乡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改变城乡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二元性

我国城乡的办学指导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别: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三农服务”,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而城市教育的基本任务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城市建设需要,主要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差异必然影响城乡教师各方面的状况,包括数量、学历、职称以及任务、工资待遇等。中央及地方党政人员,以及相关教育立法机构,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到城乡教育的二元性严重影响的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均衡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是完善义务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

教育部门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补整的原则,宜更多体现“雪中送炭”,适当减少“锦上添花”。首先国家在投入导向上要转移重心。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入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地区孩子享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其次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省、地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调整不同地区的政策,从富裕地区转移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另外,应出台新的管理性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对这些民办学校应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以弥补政府的教育资金不足。总之,在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上,必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公平的问题。

(三)建立教师工资分担与保障机制,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中,建立起合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分担与保障机制。一方面,国家和省级财政在农村教师工资的支付方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教师工资至少由省里统一发放,以专款形式拨到县财政,由县负责直接发放到每位农村教师手中。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农村教师工资的及时发放,需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督和操作的透明度。对于不能按时发放农村教师工资的县,要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甚至法律制裁。

(四)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师合理对流

按照“因事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约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搬走“铁交椅”,打破“大锅饭”,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教师资格门槛,取消现行的教师资格终身制,通过统一考试的办法,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完善不合格、不胜任教学教师的退出机制;创新农村教师的补充办法,通过地方政府委托师范院校定向培养的方式,保证农村教师来得了、留得住;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务员制度,以消除教师与公务员、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上的明显差距,依法推动城乡教师的定期轮换和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创新教师校本研训联动机制,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

农村学校应以中心学校为基点,充分发挥校际差异资源优势,建立校本研训的联动机制,通过校际联动、学科联动、课题联动等方式搭建互动、共享的研训平台,创建开放、动态的研训体系,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将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增强教研和培训的效果。

2、通过学校收集问题、校际联合攻关的方式,提升校本研训的水平;同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上挂锻炼,并通过结队帮扶、联合教研等方式,加速农村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3、在完善传统的集中面授方式的同时,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农远工程等手段,将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农村学校传送,并加强网上的交流和互动,使农村教师能够及时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张朴,铜陵市凤矿中学;叶江峰,铜陵学院工商管理系)

作者:张 朴 叶江峰

小学教师教育对策分析论文 篇2:

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对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因素展开调查分析,根据结果提出对策:高等院校必须开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新模式的探究;激发内驱力促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关爱外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体现人本情怀。

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是指教师在一定社会环境及其生存状态下,对教师职业、工作环境和自身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它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自我建构的过程。一个教师只有认同了自己的身份,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及人生理想。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乡村。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是乡村教师中最基本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政策举措,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与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地位待遇明显得到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无疑强化了社会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然而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状况如何?本文通过深入浙江省部分乡村小学數学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资料检索,对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因素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的因素

1.高等院校非全科培养的影响

高等院校非全科培养模式影响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

调查显示,教师在高等院校学习时往往分专业,并确定专业学习方向。侧重小学数学教育方向毕业的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方向毕业的教师,其他方向(如: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均存在着对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障碍。因为这些教师在小学数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多数乡村小学有包班教学现象。包班教学是指同一个教师任教同一个班的数学、语文等主要课程。调查显示49.5%的乡村小学采用包班教学,其中28.6%的乡村小学第一学段(1-3年级)都采用包班教学。其次是由于学校教学的需求,非小学数学教育方向毕业的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再者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乡村小学中的边远山区小学生生源越来越少,自然形成小班制,乃至于一个学校只有几个学生,教师需担任多门课的教学,甚至一个教师就是一所学校。

2. 小学数学教育不断改革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育不断改革影响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改革意味着教师的整个专业场景将发生彻底的转变,教师以往熟稔于心的、早已内化为自我的专业实践、规范、标准与价值观基本上都将在改革中失去意义。

调查显示,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年龄越大,教龄越长,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对其身份自我认同影响越大,职业倦怠感趋于年轻化。教龄在25年以上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中,75%的对数学课程标准不够熟悉,80%不喜欢教学内容的改革,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指数,75.6%的教师对教育信息现代化不适应,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及平台不熟悉。

深入数学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们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好玩”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等综合实践模块教材解读不深刻,访谈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模块的内容是新增的,乡村小学学习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参与培训机会不多,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听课中还发现,部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中,由于不会独立制作课件,使用光盘进行教学,当师生双方的互动“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时,由于光盘固定的流程,教师无法调整预案,只能按照光盘的流程继续进行。

3. 教师招聘无地区限制的影响

当前,我国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招聘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浙江省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招聘基本采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由市、县教育领导部门等组织,高等教育毕业生通过笔试、面试进入乡村小学教师队伍,这样的招聘,乡村教师出现外来化,即非本省、本地,本乡出生长大的招聘到乡村担任教师。

调查显示:采用以上方法招聘进入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92.2%非本乡人,26.1%非本地区人,9.6%非本省人。在5年以内教龄的教师中,非本省考入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最低,其次是非本地区人,出生在本乡的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最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位于首位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无法与家长沟,第二,生活不习惯,如;饮食、气候等,第三,无法融入当地的人际交流圈子,生活孤单。

二、对策

1.高等院校必须开展探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新模式

目前,高等院校主要是分专业、定方向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明确,培养出来的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有较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但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农村小学教师经常需要包班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探索全科培养的新模式,调整现有的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强原则,重新选择、确定专业课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拓宽和加重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使培养的小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能随时担任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适应农村小学的包班制、小班制乃至一人一校等多种复杂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激发内驱力,促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乡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重构自我,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唯有得到教师内在的身份自我认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现实。

首先要激发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学生发展。其次,乡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加快自身知识、理念的更新,提升专业素养,可以利用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有计划地阅读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应不断钻研小学数学教材,从细读《数学课程标准》入手,深入读懂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再者,开展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校本培训灵活多样,读书会、教学研讨会、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探讨会等,校外培训积极主动,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与教学方法,在学习、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人生价值。

3.关爱外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体现人本情怀

各级部门应制定向外来教师倾斜的政策,如住房补贴等,乡村小学应创造条件,关心外来年轻教师的生活、婚姻,切实把每位教师的冷暖和发展放在心上,本地教师应主动接纳外来教师,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外来教师应主动融入到乡村文化中去,入乡随俗,为第二故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钱丽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63-67

[2]钱丽华.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东方教育.2015(9):22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NDJC049YB

作者:钱丽华

小学教师教育对策分析论文 篇3: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基于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分析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中有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科学教学资源和缺少科学教学评价三大问题。其次分析出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对策。有增强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增加教学方法两种途径。最后分析出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学生开发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教育 教育方法

小学科学教育是小学阶段学科中的重点。科学教育有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跳跃发展,以及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理念。小学科学对于学生开发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但部分学校对于科学教育进行忽视,以学生的主科教学为主,从而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学习能力也不得到很好的提升。

1.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阶段,由于小学教育侧重于对主科的教学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学校中一个年级的科学教师只有一个,甚至有的学校没有专业能力的科学教师。这样不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还会使学生得不到充分的科学教育,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2)缺乏科学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由科学教师引领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育中,缺乏科学教学资源。首先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缺少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且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设备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现象,掌握科学知识。而且缺乏实验的科学设备,使科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其次,由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被忽视,因此小学科学教育相关的教材以及辅助教材资源非常缺乏,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缺少科学教学的评价

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注重最后的结果,还要关注教学过程。并且,通过对科学教学的评价,可以加深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了解,使科学教师为学生制定一套符合学生的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阶段,虽然北师大版本的小学科学是从三年级开始进行教学,但由于学校以及学生家长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对科学没有进行相关的考评,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能力低。并且学生每天面对主科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加,使思维能力和身心发展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2.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对策

(1)增强专业的师资团队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比较低,以及科学教师的数量少。因此要加强小学科学教学的专业培训。首先学校要聘请具有专业能力的科学教师,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科学教师的专业程度。其次,对学生的科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理念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科学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科学教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且要重视对学生科学学习设备以及资源的缺乏问题,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教室,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科学实践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科学知识,对科学理论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2)增加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增加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科学的兴趣。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活》中《植物怎样度过一生》的教学中。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植物从芽发展幼叶,从幼叶到叶子,从芽轴到茎从而形成植物的全部过程的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对科学中植物的知识加深理解。并且科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为每名学生发一个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对植物进行浇水,并且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记录植物的成长,学生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也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学生开发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可以有效减少学习的压力,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加强对科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并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言景,杨东娇,陈光磊,王智红.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7(07)

[2]梁根利,满鹏. 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青苹果,2017(1)

[3]冯水平. 浅谈小学科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20):258-259

作者:赵鸿夫

上一篇:生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