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资本规模不断增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党组织和党员已达相当规模。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论文 篇1:

“非市场经济地位”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摘要】世贸组织的一些成员在对我国反倾销时常常利用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选择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确定我国产品的正常价值,使我国产品容易受到倾销的指控和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形成了我国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为此,我国出口企业应采取新的贸易战略,规避其他国家对我国采取“非市场经济地位”壁垒。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战略

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中国为了尽快加入WTO与其他成员达成的妥协。这为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各成员国利用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大做文章,使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倾销的指控,严重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尽管到3月21日已有53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一些主要大国仍然坚持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可以肯定,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是一时难以解决的。在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其他国家滥用非市场经济地位,构成我国对外贸易壁垒,不得不引起我们去深入的思考。

一、中国为何与非市场经济地位有“不解之缘”

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常出现在西方各国国内反倾销法中,它是指那些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和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与非市场经济地位从此接下了不解之缘。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采用歧视性的所谓“替代国价格”来确定中国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早在1980年就出现。当时,美国第一起对华薄荷醇反倾销中,美国商务部就采用了第三国的成本标准。不仅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频频动用此条款,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也开始运用这个武器对付中国。

尽管1998年欧盟将我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删除,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地位进行个案处理,并制定了五项标准:(1)有足够证据证明企业有权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决定价格、成本、投入等,主要原材料价格能反映其市场价值;(2)企业有一套完全符合国际财会标准并能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基本财务记录;(3)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金融状况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扭曲;(4)企业确保受破产法和资产法的约束,保证法律确定性和企业经营稳定性;(5)货币按照市场汇率兑换。中国企业要获得非市场经济地位难度还是很大的,并且成功率不高。

GATT/WTO的各项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只有市场经济国家才能加入。中国加入了WTO,这表明各成员国应该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西方国家认识到,今后利用关税来限制中国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小,反倾销成为他们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它只有与“非市场经济地位结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当然不愿意轻易扔掉“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法宝。在中美加入WTO谈判中,美国仍然坚持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为了打破中美谈判僵局,中国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做了重大让步。在中美协议第15条反倾销和反补贴方法条款中,明确规定“美国和中国同意美方将来碰到反倾销个案时,可以维持美方现时的反倾销方法,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条款在中国加入WTO之后15年内维持有效。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时,也做了相同的规定。这样一来,中国虽然加入了WTO,但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呢?《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测算出2001年中国市场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为69%,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市场经济临界水平的60%。因此,世贸组织某些成员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不公平的。

由于WTO的规则没有实际上专门针对非市场经济的条款,非市场经济地位由谁认定、以什么标准认定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这种认定往往由一些WTO主要成员操纵,他们根据自己利益要求,制定各自的标准,成为限制申请方的一种手段。从西方国家承认比中国市场化程度低的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地位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问题。他们为了政治的需要,推行双重标准。中国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有一些人士认为,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需要别国的承认。从国家的经济体制角度来考虑,这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在加入WTO承诺时,允许其他成员在反倾销时把我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许多国家正在利用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严重影响。

二、非市场经济地位构成中国出口贸易壁垒

按照WTO的规定,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可以依据企业的原始数据来决定,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常价值如何确定没有作出规定。许多国家在其国内法规定,以一个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产品价格来确定。这种方法从逻辑上讲是合理的。因为在非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是根据市场竞争确定的,往往不真实,不可信,可能对进口国同类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因此,要判断非市场经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需要从条件相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的成本和价格来进行推断。问题是进口国在具体运作时却往往被人为操纵和利用,在选择替代国时往往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进口国高的国家来替代,这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构成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

在反倾销案件中,替代国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国家为了裁定倾销的存在,在选择替代国时,一是选择发展水平高于出口国的替代国,因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生产成本也相对高些,评估出来的正常价值自然也高些;--是选择没有出口国比较优势的替代国,从而消除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如1998年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是以劳动力成本是中国20倍的新加坡作为替代国的,这样评估出来的正常价值肯定高于我国实际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倾销。从欧美对华反倾销案件看,被作为替代国的除了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外,奥地利、日本、瑞士、韩国等经济发展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的国家也常常入选。

由于把中国视作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采用与我国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该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不按我国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价格,这就不能如实反映我国产品的成本,直接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被高估,使中国处于应付他国反倾销时的不利地位。一是没有倾销的产品可能导致倾销;二是对倾销程度低的产品提高反倾销的幅度,从而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在同一起国际反倾销起诉中,我国企业往往是被征收反倾销税率最

高的企业。如在美国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彩电企业的反倾销起诉中,马来西亚企业中途获得解放,而我国企业在2004年5月美国最终裁决中,最高的反倾销幅度高达78%。如此高的反倾销税使中国企业被迫退出或者大大减少在该国的市场份额。

从1995年到2003年12月30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在全球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为15%左右,高居榜首。其中近70%的立案被采取反倾销措施,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歧视性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他国对我国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并且能够得逞,主要是因为他们把我国当作市场经济国家看待。反倾销作为一种形式上合法、不易遭致报复、并且能够有效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手段,与非市场经济地位结合起来,使反倾销变得容易得多,具有很强的贸易保护功能,对出口国形成贸易壁垒。非市场经济地位恶化了中国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

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反倾销的案件涉及的贸易金额很少,就2003年来说,只占出口贸易总额的0.5%,不必引起我们为之付出代价。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虽然这个比例是很少,但影响的贸易额却达到22亿美元。这个数字应该不少。而且,一旦对某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的该产品就会失去该市场,如1988年,欧盟选择人力成本20倍于我国的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裁定中国彩电企业倾销,曾致使中国彩电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如果加上遭遇反倾销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间接损失,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就更大了。

再从外国对我国提起的诉讼来看,反倾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商务部统计,从1979年到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7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51起,特保调查11起。反倾销在所有案件中占了90%,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应对“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对外贸易战略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这个问题又不可能一时解决。为了避免这种影响的扩大,我们有必要在出口贸易方面采取新的战略。

1、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产品出口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些国家在反倾销时不顾我国劳动力优势这个现实,采用的常常是劳动力成本比我国高得多的替代国,使我国产品容易遭受倾销的指控。中国这一比较优势因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已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我国产品不能只打价格牌,我国企业应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增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这样的产品价格一般比较高,进口国难提起倾销指控。

2、出口贸易方向多元化

我国与欧美的贸易额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对欧美贸易基本处于顺差。对欧美贸易顺差不断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欧美利用反倾销规定,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且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欧美竞争者认为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将其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因此,我国企业要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努力开拓更多的新市场,减少对欧美大国的依赖。这样,即使他们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我们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3、政府加强协调,防止各企业竞相压价销售

我国企业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在与外国商人谈判时,各企业相互压价,造成出口价格极低。这种低价竞争不仅使我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使国外企业感到我国企业有倾销之嫌疑。中国的彩电价格在美国不及一个美国人一天的工资,这样的价格,美国企业不提起倾销指控才怪呢。为了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政府要加强出口企业的协调,维护出口贸易的秩序。

4、出口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应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争取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虽然许多WTO成员国认为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有许多国家允许我国的某一企业和行业单独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一旦获得批准,该企业或行业就可以按照企业的原始数据来确定产品的正常价值。这要求企业的财务和会计记录能反映企业是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决定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及产量的,产品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和产品价值。有了这些反映市场经济要求的原始数据,就是进口国对我国提起倾销指控,我国企业可以要求进口国按照我国企业的原始数据确定正常价值,而不能任由进口国选择替代国,从而维护我国企业的贸易利益。

(注: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世贸体制下反倾销权滥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费赫夫

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论文 篇2:

非公有制企业在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摘 要 新时期下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资本规模不断增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党组织和党员已达相当规模。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非公有制企业在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更有作为。

关键词 新时期 非公有制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措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非公经济成分作为公有制的重要补充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运作主体,要想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对新时期下的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召唤。

一、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科学,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 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它和经济工作的关系是服务和保证关系,即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业务工作服务,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政治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

3.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组织覆盖面不够广泛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近年来从弱到强,这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目前在很多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工作基础薄弱,组织覆盖率偏低,机构不够健全,党员流动性大, 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取决于企业领导个人的意识和情绪,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

(二)对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

不少企业和员工对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一是片面强调企业效益的重要性,认为企业设立党群组织是摆花架, 企业要的只是经济效益,职工要的只是物质利益。二是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已经从产品的竞争上升为企业形象的竞争, 即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形象是企业产品形象、经营服务形象、管理者形象、员工形象、公共关系形象等综合因素组成的,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

(三) 重视不够,骨干队伍青黄不接

很多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足够重视,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薄弱,骨干队伍青黄不接,更缺乏理论研究队伍。企业普遍存在对政工人员不够重视、政工部门人数较少、年龄偏大的现象,有的企业把一些老、弱、病、残安排在政工部门,甚至有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政工部门和专门的工作人员, 政工部门的工作由其他部门兼任等。所有这些造成了年轻职工对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兴趣,不愿到政工部门做政工工作,认为做政工工作无技术、少收入、没前途, 从而造成政工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多地停留在协调劳资关系、应付各类检查、评比等工作上,不能主动从铸造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和塑造企业形象入手,工作不够深入。企业管理方面,以人为本的思想未能很好地树立,因而在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因此,如何从发挥企业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入手,坚持人本主义观点,不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副主席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首先要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要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创先争优、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引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探索出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形成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组织覆盖是基础,工作覆盖是手段,作用覆盖是目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特点探索多种形式的党建载体和管理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提高组建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双培双推”工作,把优秀管理人员培养成为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为企业的骨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党的影响力,从而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要发挥大党群工作优势,实现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格局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团结中心作用,坚持党群共建,以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大党群工作优势,互为平台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格局。使党群组织成为企业政治建设的组织者、思想建设的导向者、职工利益的保护者、生产经营的推动者;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企业发展、贴近生产经营、贴近员工生活,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服务企业生产,助航企业健康发展。

(四)要把贯彻党的精神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只有把党的最新精神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这就需要企业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学习,主动应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企业树立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发挥典型带头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良好风尚,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结合

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企业党群组织要引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通过上党课、专题讲座、培训班、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铸造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其次,企业党群组织要引导企业机制和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广泛吸纳人才,让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人才能有效结合起来,共同为企业繁荣做出努力;再次,企业党群组织要积极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企业文化活动,通过演讲辩论赛、知识技能赛、征文摄影比赛、球类比赛等各种载体,为职工搭建展示和成长的平台,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逐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六)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治思想建设的质量。因此,对政工干部的选拔、培训及思想建设等各方面都要加强。首先,对政工干部的选拔一定要把好关口,只有政治坚定、学历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的干部才能胜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建设、抓好教育培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坚持不懈的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只有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力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者,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薪酬待遇,调动政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要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沟通

一是顺畅沟通渠道,营造交流氛围。企业内部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建立管理层和职工之间的各种交流渠道。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网站、报刊等载体,设置员工论坛或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让员工有倾吐心声和发表意见和建议的空间;另一方面,企业政工干部和领导要经常与员工直接对话。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对待人和事的看法和见解也存在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交流,了解职工的实际思想情况,现场诊断和解决,把一切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控制在萌芽阶段。

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情,就是把道理讲得合情合理。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把道理讲实, 只要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他们就会理解,政治思想工作就会收到成效。首先,就是要坚持讲真话,不讲假话,不讲空道理;其次,就是要言而有信,行则必果,如果言行不一,嘴上一套,做的一套,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最后,是要通情达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无非是帮助员工提高认识,认清方向。无论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都要富有人情味。

三是把工作做到实处,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重解决职工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思想问题往往是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要关心职工生活、当职工有困难时,必须尽快为他们解决, 不能拖泥带水,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需尽快给予答复。只有职工看到了你确实是在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心中才有企业,领导的话在他们心中才有份量,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

(八)要突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针对性,增强创造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突出实践性,增强创造力,努力形成一批能指导实践活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这就需要企业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确定企业的战略思想,坚持“实践第一,应用为主”的研究方针,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进行探讨和研究,不断丰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有效融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经营工作的贡献度。同时,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深入探讨和研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运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流程和考评标准。

二是要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观点、理念、 思路、对策和方法,发挥好指导实践的作用;强化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利用各种有效载体,积极宣传研究成果,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是新时期下非公有制企业的主要任务。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紧跟形势,把握机遇,超前思考、总体规划,不断创新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方法载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不断进取,扎实工作,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迎来新局面。

(广东 深圳 518000)

作者:强利

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论文 篇3: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近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压倒性票数同意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呼吁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一时舆论哗然,在国内引起激烈讨论。

贸易防卫心态作祟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年中国在加入WTO时所签署的文本中第15条表明,允许其他国家从签署之日起15年内,把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体来对待,即一旦出现反倾销案,中国不能自行取证。与此同时,中国将在这15年内实现市场定价。这份协议将在2016年12月份过期。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欧盟这一举动无疑是想推迟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以现行标准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以保护欧洲工业。

因为如果中国一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进口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将不得不使用中国市场的价格作为比较基准;在中国没有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进口国可以选取一个有利于自己主张的国家。

欧洲现在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声音主要来自于钢铁业。中国钢鐵业的出口增长致欧洲钢铁业面临危机。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大量低价的进口商品不利于当地就业及经济复苏,这个时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显得尤其敏感。

欧盟的双重标准

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而除欧盟外,还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每个市场经济的标准也不相同。欧盟的标准有五条,分别是:第一,产品价格的决策没有明显受到国家干预;第二,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制度;第三,生产成本、财务状况没有受非市场经济的影响;第四,企业成立与关闭不受政府干预;第五,货币汇率变化由市场决定。

从历史经验看,欧洲也并非一直如此坚持原则的。欧盟多次在没有谈论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情况下就授予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地位。譬如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又譬如在2002年就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彼时俄罗斯甚至于还不是WTO成员国。

在承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洲是带有主观倾向的。面对中国的竞争,欧洲肯定想把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于对中国确定规则优势。也就是说,欧洲并不一定是真的不想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还是想利用“入市”这张牌,从中国攫取利益。

联合国共有193个国家,其中只有7个国家是非市场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与西方建立贸易,也不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的成员国。中国作为国际贸易额全球第一,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国家,居然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本身也是很可笑的。

共赢才有未来

众所周知,欧洲是中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欧洲与中国的贸易仍然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更重要的,近年来,欧洲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产品以及技术、资金、项目等,也是越来越多,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欧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

数据表明,中欧之间的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当前欧盟73起反倾销案中的56起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和陶瓷,影响到的相关就业岗位约25万。欧盟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对华出口仅在2011年就为欧盟创造了约300万个就业岗位。

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促进中欧关系长期良性发展,有利于欧洲吸引中国资本投资,同时中国经济转型也将为欧洲企业创造更多机遇。反之,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引来贸易战争。

中国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根据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定出336项改革措施,其中许多措施都是围绕着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在市场价格的制定、市场的流通、政府与企业关系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展,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欧洲没有完全认可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承认我们在过去做了许多工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是否承认一国是“市场经济地位”,都有较为具体的标准。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被主要市场经济体承认,在一些重点改革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针对这次欧洲立场转变的动向,我们要坚持WTO框架内的反倾销非歧视待遇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我们要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练好内功。

上一篇:高校基础教学中的经济法论文下一篇:生态环境与区域旅游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