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农村继续教育对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现代农村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论文 篇1:

当前我国的融资收缩及应对政策

融资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融资收缩。这是生产能力阶段性过剩和微观机制变化的综合反映,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负面影响。自1998年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克服融资收缩负面效应的特点,效果是好的。未来一些年份,我们应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安排宏观经济调控,既保证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不能失之过松。从短期考虑,一要保持较大的国债发行力度,二要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增加贷款的关系;从长期考虑,则应顺应形势发展,搞好财政、金融改革,积极发展金融市场。

关键词 融资收缩 微观机制 宏观政策

作者张新泽,1946年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副司长,高级经济师

我国经济的长足增长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已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推入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社会融资收缩趋势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对融资收缩产生原因的分析,总结1998年以来宏观政策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克服融资收缩负面影响、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融资原理和融资收缩

(一)融资的一般原理

融资是资金短缺单位与资金富余单位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使资金短缺单位从资金富余单位取得资金使用权,即资金短缺单位从资金富余单位融入(借入)资金,或者说资金富余单位向资金短缺单位融出(贷出)资金。一般情况下资金借入者借入资金的目的是将其用于投资,也有用于消费的,但目前我国数量还很少。

企业、金融、政府、住户各经济部门的储蓄总和为国民总储蓄,即国内总储蓄,它是在向国外净借入资金为零的情况下,一国资本形成的资金量。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各经济部门投资额的总和为总投资,或称资本形成总额。在不考虑资本向国外流出和从国外流入情况下,一国总投资等于国民总储蓄。若考虑资本流出流入则是,当一国总投资大于国民储蓄时,需要资本流入,以国外储蓄弥补国内投资来源不足;当一国总投资小于国民储蓄时,会发生资本流出,国外利用本国储蓄。

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各经济单位和各经济部门的储蓄不等于投资,因而才有了融资。一般情况下住户部门是资金富余部门,资金净融出;企业部门是资金短缺部门,资金净融入;政府部门在多数情况下是资金短缺部门,需要融入资金。

融资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经济单位借入资金用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此,社会资金(资本)周转状况影响经济单位融资,决定社会融资状况。另一方面,融资数量影响资金短缺单位投资数量,最终影响总投资数量。如果出现强烈的融资收缩趋势,又没有进行有效治理,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融资收缩和通货紧缩

本文论述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形势,通篇使用"融资收缩"一词,而未用"通货紧缩"。这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当前市场和体制剧烈变化中,我国融资领域的"收缩"或"紧缩"现象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融资"是住户、企业、银行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收缩"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取向。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资金融入者融入资金目的是运用资金以取得收益。资金融入者的收益预期决定其对资金的需求。资金融出者融出资金的目的,是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还能够得到利息或股息收益。资金融出者的收益预期决定其对资金的供给。社会资金(资本)周转状况和微观经济机制状况影响经济单位的融资,从而决定着社会上是否出现融资收缩;而且,在市场清淡时社会融资收缩趋势的强弱,反映了微观经济机制市场化程度,即融资收缩本身是市场经济下微观经济主体对疲软市场的反映。

目前,我国有很多人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用语"通货紧缩(Deflation)"来描述经济运行周期状况。其实,西方经济学者大都是针对某一问题或描述某一时期经济的具体情况时运用Deflation这个术语的。当这个术语与货币政策相联系时,其含义是由于过分减少货币供给而造成了物价下降;而当这个术语与经济周期相联系时,其含义是经济衰退或产出下降、失业增加,或生产者为还债而倾销导致物价下跌;当这个术语与产品成本相联系时,其含义是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引起物价下降。由此可见,西方对Deflation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在概念及其涵义上没有权威的规范,因此较有影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也未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辞条。不过各种描述有一点基本一致,即多数人都用其描述宏观经济运行或货币运行状况,而不涉及微观经济机制。

我国将Deflation翻译为"通货紧缩",就汉语文字而言,恰与"Inflation"译为的"通货膨胀"相对应。于是,许多人便从中文字面上理解其含义,也将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作为相对应的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持续、全面上涨,通货紧缩则是由于货币数量减少引起的物价持续、普遍下降。按照这样一种逻辑,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物价下降,就是货币(通货)供给过少造成的。实际上,即使可以用Deflation概括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也并非主要由货币原因所致,即不是通货(货币)供给过少引起了Deflation(不是通货紧缩引起的"通货紧缩")!显然,Deflation译法有失偏颇,会误导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形势变化原因的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其实,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从技术上讲,只要有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就可无限扩大。因此真正由货币供给原因造成的Deflation是容易治理的,似乎不需要花大气力进行理论研究。

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不是由货币供给过少引起的,因此,必须对Deflation继续研究。我国存在不存在Deflation ,若存在又属什么类型,以及这一外来语如何翻译等,都需探讨。至于当前我国微观经济主体融资行为及其特点,"通货紧缩"一词是无法正确表达其义的。

二、 融资收缩是我国经济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从1998年年初开始人们已普遍感觉到,我国融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银行"慎贷",对申请贷款项目的否决率大大提高;二是投资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融资积极性大大降低。这些现象说明在我国已出现了明显的融资收缩趋势。大量资料表明融资收缩已经成为我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攻坚阶段后融资领域发生的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 我国出现融资收缩的背景

1. 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战后各国大多采取美国技术范式发展本国经济,因而造成了产业结构的趋同。而趋同的产业结构所依赖的是容量狭小的世界市场。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缺陷[注解:雷达、赵靖:《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6期,第18-19页。]。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世界范围的结构性生产过剩才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性的生产能力过剩,使我国需求不足雪上加霜,我国不能再像前十几年那样继续依赖世界市场来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了。这种依赖性在国内需求不足时最明显,1990年净出口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 1997年为23%。但到了 1998年净出口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降为3%[注解:《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卷,第67页。],1999出现逆向变化,初步估计为-5%。

2. 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进入转轨新阶段。

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增长,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目前城镇家庭万元以下耐用消费品已基本饱和,农村家庭大件家电拥有量虽然还较低,并且全国也还有几千万人仍未摆脱贫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衣食"问题已基本解决,"用"的问题也已解决了一大部分,"住行"的问题也正处于解决之中。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生产过剩。据对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286种工业产品的产销分析,1995年182种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80%,占83.6%。这其中,有18种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50%;182种工业品产销率低于95%,占63.6%〖ZW(〗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参考资料》,1997年5月14日。]1995年上半年对440种主要工业品排队,供过于求的占22%,供不应求占5%。到1999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占87%,供不应求的工业品几乎没有。这说明我国工业品生产能力闲置状况比1995年更加严重。

上述分析说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我国经济已基本走完了它的外延式、粗放型数量扩张与高速增长的路程,逐步进入一个内涵式、集约型持续增长的轨道,即国民经济次高增长阶段[注解:参见刘迎秋《中国经济正进入次高增长阶段》,199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个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对企业压力最大的时期。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微观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生产已不再依赖政府的计划而依赖于市场。这种依赖关系可通过存货比率(存货投资占GDP的比例)的变化加以说明(参见图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卷,第67-68页。

在传统体制时期,企业往往特别注重自身生产的运转,较少注意市场。经济景气时,产品旺销,市场物资短缺,企业产成品库存下降,其他存货会有所上升,但存货总量会减少;经济紧缩时,市场清淡,企业照旧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其他存货可能下降,但存货总量会增加。1995年之前即如此,存货比率与经济增长呈反相关关系。1988年9月开始实行的"双紧政策",使当年存货比率比1987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5.9%,1989年进一步升至10.4%。其后,随着经济走出低谷,存货比率逐渐下降,1992年基本回落到1987年水平。1993年7月清理整顿,经济增长幅度走低,其后三年存货总趋势上升,但升势已经缓慢,1995年存货占GDP比重为6.1%。但是,1995年之后以上规律发生逆向变化,虽然GDP增长增速逐年降低,市场销售空前困难,但存货比率连年下降,到1998年已降至2.8%。

国家银行商业化进程加快。1995年5月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这就抑制了银行的扩张冲动和政府的盲目干预,并出现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银行争着贷,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银行拒绝贷"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于1999年开展的一次调查表明,商业银行贷款重点正迅速从一般国有企业转向效益好的企业。到1996年,非国有经济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上升为38.9%,1997年进一步上升为40.3%,1998年则达到了41.8%。应该看到,银行机制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企业行为的约束。

以上三方面便构成了当前我国出现融资收缩的大背景。

(二)融资收缩趋势的形成

首先,在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转换,投资预期收益不确定、并以下降为主的情况下,企业融资必然倾向于收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转变。企业的预算"硬约束"将代替"软约束"。过去,企业投资可以不计成本,经营可以不讲效益。现在企业投资及其生产的盲目性受到抑制。而在转轨尚未完成的现阶段,由于企业还缺少单独应对市场疲软的经验,面对形势的剧烈变化,有些企业茫然无措,因此必然对投资格外谨慎。

其次,银行行为商业化会进一步强化其风险意识,抑制其贷款规模的扩张"冲动"。一是银行风险意识增强后其贷款行为将趋于审慎,企业效益没有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会影响银行融资总量。二是企业信誉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银行为规避道德风险会减少这类企业的贷款。三是银行制度建设滞后,要建立既体现约束又体现激励机制的贷款管理制度,并使之完善也需要时间,这种情况也制约着银行贷款的增加。

第三,各级政府直接干预银行和企业经营现象减少,投资决策权向企业转移,原来由政府运用行政办法连通的融资渠道逐渐被截断,而符合市场规则的融资渠道尚未全面形成,加上缺少法律和担保体系的保证,因此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融资收缩的结果。

总之,在微观经济机制逐步市场化的情况下,如果经济不景气,社会融资就会出现收缩。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市场观点去分析,就会得出其主流是健康的结论。当然,融资减少必然表现为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当前,融资收缩过强已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使需求不足加重,也需要加以调整。

作者:张新泽

我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对农村继续教育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

摘要:农村继续教育对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现代农村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关键字:继续教育;统计分析;农村

1引言

当前,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就要求现代的新型农民要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也才能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因此,研究现代农村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2农村的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农村的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前提和保障之一就是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村的继续教育就成为提高新一代的农民的科学素质、培养专业技能、使其满足职业与岗位需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对新一代的农民的继续教育已不是扫除文盲和半文盲的阶段,而是适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更有利于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问题,而且有利于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扩充我国经济总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采用2000-2010年继续教育中是农村户口的同学的数据为依据对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作初步的统计分析研究。

图1用直方图分析农村继续教育的职业

2.1从图1可知在农村继续教育的职业中,30号即职业为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说明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让大多数农村人意识到知识和技术才是提高收入的根源,所以选择读书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而在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扩充我国经济总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对数据列表中的职业转换成职业代码,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继续教育中,学生选择的专业(本专科)共有51种,从大类来讲主要有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

表1农村继续教育的专业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职业代码是80702的专业,也就是计算机及应用报名学习的人数最多为878人,占总人数4 897的16.07%,其次是职业代码是100301的专业,也就是临床医学专业,报名学习的人数最多为713人,占总人数4 897的14.56%,其余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类、医学、经济和管理学。

通过上表,从2000-2010年的农村继续教育专业趋向的数据说明:

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了许多行业,农民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已从使用角度开始转向对技术的研究,这就促进了农业网络由开始起步走向发展,它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如何让十亿农民迅速登上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从战略的认识和策略的导向上都做出了回答。

②选择学医学、经济和管理学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这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人们已经从温饱问题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问题,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

2.3农村继续教育和性别的比较分析

对数据列表中的性别转换成数字表示,其中男是0女是1,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PSS软件的描述统计分析如下图:

图2农村继续教育和性别的比较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数据总数是4 897,男性在数据中有2 388人,在农村的教育中占到48.80%,而女性在数据中有2 509人,在农村的教育中占到51.20%。

①这个数字说明现在我国的农村受教育的比例男女相差不多,甚至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受教育比例会超过男性,例如《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年》中提到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中,女性所占比例要高得多--自学高考获学历人数比例中,本科女性占47.80%,专科占58.30%;女生在注册学生中占有46.20%;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比例为47.30%,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②2005年8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提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达6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70%,比1995年提高10.30个百分点。我国政府努力保证女性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女性比例显著提高,这表现在农村继续教育中,就更加说明我国在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 对农村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3.1改变对农村继续教育的认识

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继续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思想意识形态,彻底改变对农村继续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和对农村继续教育的目的存在错误理解的意识。

3.2政府要重视农村继续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应该把农村继续教育当作政府的重要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依法治教,保证农村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检查办法,加强对农村继续教育经费划拨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支持农村贫困生和低收入农民以及女性参加农村继续教育和培训。

3.3以就业促进农村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因为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新一代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这样很多新一代的农民就要摆脱传统的劳作方式转向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如果能以增加就业的方式开展农村继续教育,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也是以服务“三农”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总之,农村继续教育对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设想如果占有社会很大比例的农村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上述目标的实现就有非常大的难度,所以这就要求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为我国农村继续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样才能让农村继续教育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4页.

[2]杜睿云,段伟宇. 论职业教育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 经济论坛.2010.1.

[3]卢智慧. 对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09.1.

[4]陈胜. 谈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2009.5.

[5]金海. 浅谈职业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J].人文论坛.2009.7.

[6]鞠凤霞. 浅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学术园地.2008.

[7]吴刚. 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粗浅认识[J].中国农村教育.2010.3.

作者:张克宏

我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弗莱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本文从弗莱神话原型理论入手,结合其在中国的传播,分析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原因,并探讨弗莱理论中国化的出路,强调借鉴弗莱理论应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创作性运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弗莱神话原型理论中国神话

弗莱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也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大师级思想家和理论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论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对结束“新批评”在英语文学和文论界实际上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和人们对比较文学的兴趣超不过科学研究的状况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理论也传到我国,对我国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为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批评之一。

一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

弗莱的原型理论的基石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弗雷泽从文化方面强调人类集体意识在空间上(不同民族、地域)的同一性,而荣格则从心理学方面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从远古到当代)的连续性。两者的合流,建构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的特征。

弗莱以文学批评家的姿态,将《圣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考察,将文学作品与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建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神话原型理论体系。首先,文学原型论。他不认为文学是对自然与社会的模仿与再现,而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体现。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含义。譬如,弗莱认为,有时常见的自然景象如大海、森林等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就不能认为是巧合,相反,这种反复显示了自然界中的某种联系,而文学则模仿着这种联系。这样,原型批评不是把一首诗看作对自然的一次模仿,而是把整个自然秩序看作是被一个相应的文字秩序的模仿。从这里可看到,弗莱与现实主义模仿、再现理论的重要区别。一部作品实际上是一个由意向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弗莱认为《圣经》是西方原型,是西方作家进行创作的源头。神话不但是文学的源头,也是阐释文学的途径。其次,文学的循环发展理论。弗莱从前人的理论中,从生命和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中得到启发,认为文学的演变也是一种类似的循环。他把文学史上的作品类型按照时代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周而复始,这同一年四季的更替相似。春天为喜剧,夏天为传奇,秋天为悲剧,冬天为讽刺文学。

弗莱认为文学批评并不是文学的寄生虫,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批评与艺术具有同等地位,两者都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的创作。然后,弗莱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进行了多层面的分类。所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不同于新批评派从狭义的语言文字着手,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关注社会,而不像马克思主义批评只停留在社会表面。神话原型注重人内心对于梦幻的渴望,又不似精神分析学说过于主观。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著作《美国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中指出,从影响和普及程度来说,原型批评是继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之后的第三大批评流派。原型批评以其独特魅力迅速被文学批评界(当然不仅是文学批评界)所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研究,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前景和领域。

二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弗莱将文学作为整体来观察,注意观察文学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对我们认识文学的本质、起源、发展和演变有较重大的意义。原型积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理能量,纵向使现代人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一脉相承,横向使一个民族或种族与其他种族或民族相连,为我们观察文学世界提供了新视角,为分析文学提供了新方法。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台湾;在中国发展最繁荣的时间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早在20世纪的前半叶,即有鲁迅、茅盾、郑振铎、闻一多等一批杰出学者尝试将神话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应用于文学研究,成为我国神话—原型批评的滥觞。为后来学者把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与中国神话研究相结合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因为中国神话相对于西方的神话来说,体系不够完善,有些矛盾之处,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越来越往真实性的方向发展。

神话原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当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很浓重,有些反面教材的意味。70年代末,随着中国文艺界百家争鸣的局势出现,外国的文艺作品开始大量的译入,原型理论正式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开始译介、评论和用原型批评,进入80年代中后期后则达到高峰。1982年第3期《文艺理论研究》登载了蓝仁哲译的美国文论家魏伯•司克特的文章《当代英美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文中介绍了弗雷泽、荣格、鲍特金等人的原型批评理论,给当时的中国文学界送来了清新的气息。1983年出版了《文艺理论译丛》和伍盖甫主编的《现代西方文论选》,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原型批评理论。1984年5月中国神话学会成立,出现了大量的译著和研究成果。其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叶舒宪和方克强两位学者。叶舒宪是推动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最为积极、贡献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一位学者。他的代表著作有:《神话—原型批评》(译编)、《结构主义神话学》(译编)、《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原型重构》、《中国神话哲学》、《文学人类学探索》、《原型与跨文化阐释》等。方克强先生也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原型批评的研究运用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代表著作是《文学人类学批评》。

三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中国化的困境

神话—原型批评是自觉地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产物,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他认为文学艺术只源于原型,而隔绝现实生活;其次,文学作品丧失了个性,更多是原始文化的继承,原型是一种范式,要从整个文学关系的传统中去思索,忽视了具体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再次,用自然循环规律来解释文学形态和文学发展史,这种异质同构的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机械性和形式主义色彩。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神话方面的文化资源,像中国第一部神话作品《山海经》、最传神的《聊斋志异》、宋代奇书《太平广记》、干宝的《搜神记》等优秀的神话作品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素材。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神话故事疏散凌乱,且多次被统治者任意篡改。而西方神话相对而言则完整保留至今。中国的原始神话没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描绘,事件都较为简略、单一,没有类似西方的诞生——成长——受难——死亡——复活这样的描述,叙事性不充分。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角大都是各民族祖先中声名显赫的、救苦救难的英雄人物。而西方神话、希腊神话很少有道德考虑,诸神崇尚力量而非德行。并且,中国文学批评自先秦时期初步确立其整体特征以来,明显表现出以感性直观来模糊或消融演绎的精密的特征,缺乏西方的那种体系性建构所必需的纯逻辑思辨的特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曹顺庆先生就曾指出中国文论在全盘“西化”“苏化”中与中国传统文论渐行渐远。在文论界,理论家、批评家只会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陌生化”等西方话语体系证实自己的存在,甚至在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时,也只能机械模仿、照搬西方体系,生硬牵强地套用在中国文学研究中,而忘记了语言文化的差异,忘记了中西文论有着两套根本相异的话语。因此,如何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研究中国文学,创造性地运用外来理论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四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中国化的出路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毕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上古文化不同导致东西方神话故事上的差异,所以,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研究中国文学,必须立足于本土具体的文学实际,在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消化、融会贯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神话原型理论研究热,国内学者开始将原型理论与中国文学现象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融入时代特征和全球文化共性的特征,产生了很多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的文章。

运用弗莱理论来解读中国文学作品,重新理解中国文化。1986年叶舒宪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首次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这一批评派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应用中的不同倾向和分支,并试图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实际指出其特点与局限。《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等显示了较早利用原型批评深入解读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整合出了属于中国文学的神话原型。在王国维的注重纸上的文献材料和地下考古材料的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叶舒宪先生主张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还应注重跨文化的民族学和民俗学材料作为参照性的旁证,提出了“三重证据法”的研究文学的新思路。

倡导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克强,受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影响,在研究中对跨文化阐释作为重点研究范围。其《原型题旨〈红楼梦〉的女神崇拜》《原型模式:〈西游记〉的成年礼》《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原型意象》《成年礼:〈死亡与再生的象征〉》等文章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利用原型批评方法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韩少功等一批寻根文化学者借鉴弗莱研究方法,开始关注传统意识,追溯民族文化。从古代作品中寻求创作源泉,从中国历史文化寻求创作灵感。这种把文学同中国传统的、地方的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寻根文学”便是现实主义作品向神话色彩作品转型的最好例证。

总之,神话原型在中国的发展历经初始期、鼎盛期和变异期,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神话是“道”,诚如老子《道德经》里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论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是从神话中来。国内对神话原型的研究与认识仍需继续努力,挖掘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研究,1999(1)

[2]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陆汉军、张黎敏.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王倩倩.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2

[5]丁荪.原型批评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

[6]李升炜.原型批评的得与失——弗莱“原型理论”评析[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责任编辑:肖薇〕

作者:洪海萍

上一篇: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系统发展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