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对贸易影响收入分配机制做了详细的揭示,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问题。收入分配的区域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想通过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一些分析,来分析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国区域经济扩大化的原因作出一定的解释,为以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见,对今后的发展形势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 篇1:

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的理解

摘要: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国内经济的结构不平衡导致的,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平衡体现出高度一致性,高储蓄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资本的流入与流出不协调使得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在增加,外贸结构长期调整滞后使得顺差加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

关键词: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

一、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现状

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一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得商品输出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导致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较大,发生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其二是指一国输出的产品结构太过单一,收入变化引起产品的出口需求变化幅度低,或虽然出口需求变化随价格变化的幅度高,但进口需求的变化随价格变化的幅度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86亿美元,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242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3.82万亿美元。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造成外汇储备过多,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高,输入型通货膨胀使得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难度提高。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为结构性失衡?这是由我国的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所决定的,而且国际失衡的持续性与我国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相一致。

二、我国国际收支体现为结构性失衡的分析

1.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投资小于国内储蓄。由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GDP=C+I+G+(X-M)(1),再者GDP=GNP+Ya(Ya指的是外国投资者的净财产收入),则GDP=C+I+G+X-M(2)。国民生产总值GNP=C+S+T(3)。由(2)、(3)式可得:M-X+Ya=I-[S+(T-G)](4),M-X+Ya体现为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CA,即:I-[S+(T-G)]=CA(5),其中(T-G)为政府储蓄,式(5)表明经常项目逆差等于国内投资与国内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的差值。

由于国民储蓄率持续高于国民投资率,使得储蓄大于投资,我国形成了国内内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现状。高储蓄的深层原因是由我国长期的国内经济环境决定的,企业扩大发展和居民购房、子女教育、看病养老支出需要长期的积累,从而储蓄水平过高。政府主导的投资容易挤占居民消费份额,使国内需求不足,同时政府主导的投资使得产能过剩,必然要依赖国外需求来消费过多的产品。这使得我国长期依赖出口这架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削弱。

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影响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指出一国要凭借国内有优势的资源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以获得更多收益。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仍较强,随着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和技术差距的缩小,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出现了严重的经常项目顺差。我国出口创汇部门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与加工业,第三产业占比不足,第二产业占据了过多的资源和劳动力,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产品中资本和技术含量低,虽然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仍较强,但是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失衡会导致我国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可支配收入的差异使得消费-投资在地区上不协调,进一步形成“双顺差”。

3.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影响

出口贸易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但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却开始制约经济的增长。出口商品仍是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低,使得出口商品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过度的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产生挤出作用,并产生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加工贸易大多只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中西部的落后产业带动作用不大,加工贸易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外溢效应严重不足。出口贸易主体结构来看,截至2013年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占我国外贸总额的46.1%和33.3%,对外资依赖过度,民营企业出口规模小。我国的外贸区域过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多元化能力不强,使得对外贸易的波动性增加。长期依靠静态比较优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快速增加,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外贸经营风险不断加剧。

4.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的国内原因

2013年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1240亿美元,近20年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FDI总量中,年均占比为7.6%,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中,年均占比则为21.5%。截至2014年7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80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5万亿美元。中国FDI流入量已构成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乃至整体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直接投资净流入是我国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管理和企业家才能。跨国企业的进入能增加就业、带来新的国际市场渠道、增加税收。资本项目管制使得我国政府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我国“走出去”企业不仅起步晚、数量少,而且对外投资的回报率较低。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差距加剧了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

三、结构性不平衡的调整对策

1.降低储蓄率,增加居民福利。高储蓄率的根源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增长模式未能从政府主导向民间主导转变,因而必须转变政府角色,政府部门要优先考虑市场力量,提高效率,在公共领域提升公平性。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一方面降低政府储蓄率,另一方面通过消除居民未来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现时消费,提高居民当前的消费福利。

2.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集约经营,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科技含量。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产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才能长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结构状况。

3.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取消出口退税,降低出口产品数量,限制加工贸易中资源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通过降低关税来促进进口,缩小进口与出口的差距。减少甚至限制资源类产品出口规模,积极培育和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和低碳贸易,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的效率。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消除对民营企业外贸发展的各种隐性规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于高科技产业。不断巩固传统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贸易壁垒,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使我国贸易区域层次多元化以降低市场和汇率风险。积极广泛地融入区域性贸易组织,加强自由贸易合作。

4.改善资金流入流出管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能增加就业,降低资金缺口,增加税收收入,所以外国直接投资仍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加强对FDI的引导,使得资金流向资金稀缺部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强投机性热钱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热钱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热钱数量。逐步扩大资本流出,企业和居民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国外金融产品以提高回报率。适当放松外汇管制,将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外汇资产,藏汇于民不仅能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还能降低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解析与政策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1-6.

[2]任抒豪.由国际收支平衡表看国内产业结构及收支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4.

[3]宋晓东.我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证检验[J].税务与经济,2011(5):27-32.(2011)

[4]宋晓东.中国产业结构失衡下国际收支失衡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税务与经济,2010(4):24-26.

作者:吴丹丹

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 篇2:

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异

摘要: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对贸易影响收入分配机制做了详细的揭示,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问题。收入分配的区域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想通过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一些分析,来分析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国区域经济扩大化的原因作出一定的解释,为以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见,对今后的发展形势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

关键词:区域经济;贸易;贸易扩展

一、收入分配与国际贸易的区域效应

收入分配和国际贸易一直是当代贸易理论所探讨的重要命题,出口产品与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提高;进口产品与生产要素报酬的降低这个斯托尔怕-萨米奥尔森的定理,就一直强调国际贸易就是要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要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的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主要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要贸易交易的,如果贸易条件恶化必将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的,这样的损害会使得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扩大,分化更加的明显。其实,国际贸易的活动应该是更好的平衡国家之间的关系,使得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之间能够更好的发展,使得交易的双方国家在获得分工利益的同时,缩小国家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目前为止,对于国际贸易和收入分配理论他们之间关系的观点,还没有统一的通说观点。但我觉得,可以这样说国际贸易理论给收入分配的影响因子注入了新的血液,是其新的解释。对于不同的环境、制度以及不同的要素条件,国际贸易必然会对收入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国际贸易会使得国家间的收入迥异,同样道理国家的内部收入分配也有不确定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上了解收入分配和国际贸易之间理论关系。国际贸易在引起的收入再分配的过程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效应。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他们之间的优势,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另外一方面,面对国际贸易带来的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之下,要认真了解和分析本地区的经济差距结构,及时调整,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这也的基础之上更好的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交流。

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化的深入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是如何的呢?以下主要就这一方面开始论述。

(一)各个区域之间收入不平等

收入之间的不平等这个是一个特别主要和突出的一个问题,根据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指标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在人均、居民收入、GDP以及消费支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收入不平等的计算主要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本文就是采用泰尔指数来描述中国区域内之间的差距的,主要采用这个方法的有点在于能够了解区域内部的不平衡,还能够对不平衡的总体程度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这样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形成原因。

(二)泰尔指数分解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描述

根据泰尔指数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得出:

上面论述过,本文要采用泰尔指数来描述。它的計算公式是这样的: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来以下几点:

1.从上面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我国省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的发展趋势。

2.中国东部地区内部之间的差异和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差距是最大的,我国东部地区在经济总体上面对我国经济贡献为最大的,但是最近几年影响趋于减少。

3.我国区域之间的差距对我国区域经济整体的影响不断的扩大,最近3年来比重上升的特别的快。

4.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具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而且出现了所以的“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如图一

(三)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增长率有所放缓和北部沿海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增长率显著上升是导致全国地区差距缩小的直接原因。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影响区域增长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和地区差距的缩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以上对经济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变化的分析共同反映出近两年来区域发展的总体形势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几何重心出现2004年首次转向北偏西方向的变化,和2004年人均GDP反映的地区差距首次出现缩小,两者的变化趋势和结果是一致的,也是相互对应的,这一变化在2005年仍然在延续。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发展明显加快,同时也是由于传统的快速增长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所致。总体来看,这种增长的地区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能源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贸易扩张之间的关联

(一)东中西部大三贸易地带的格局形式

贸易规模主要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个就是贸易依存度,两外一个是出口依存。从2000——2013年,东北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在不断上升,出口依存度也在上身;中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则在缓慢下降,出口依存度也在下降;西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平稳中下降了0.2,出口依存度则在0.06左右徘徊着。

(二)我国区域贸易产业结构及规模的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贸易产业极其结构,本文以重庆和四川为例来进行分析。对这两个地区的贸易额和出口额进行关联分析。得出的结构如下:

两省的贸易额和出口额都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密切相关。和第二产业相比,更第三产业的关联性更加相关,关系更为的密切。但是相比较而言与第一产业的相关联系就变得比较小,影响也普遍偏低些。

(三)贸易经济结构和区域比较优势之间的关联性

国家内部的区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常与比较优势有关,同样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与比较优势相关的。对于我国三大地带的比较优势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源的优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东中西部之间的比较优势的不同和差异,就会体现在专业化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分工上面,正是基于這样的原因,同样的会对区域之外的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虽然,贸易理论对收入分配做了简单的理论分析。但是,对于国际贸易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却很难一下子直接推断出来,还有许多影响因素在发挥着用作。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要把各个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地里环境制度以及文化背景等等诸多因素都考虑到其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来解释经济差距现象。(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O#哈特, 1998: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孙培源,施东晖.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经济研究, 2002, (2).

[3]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4]徐滇庆,于宗先,王金利.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研究.经济研究, 2001, (11).

[6]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经济研究, 2003, (1).

[7]张兵.行为金融理论及在中国股市的应用.经济管理, 2002, (22).

[8]克里斯蒂#吉勒斯,斯蒂芬#F#勒鲁瓦, 2000:资产价格泡沫[M].载于彼得#纽曼等,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9]M#Statman, "Behavior finance: Past battles and futureengagement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Charlottes-ville; Nov/Dec, 18-27.

[10]尤金#法马.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M].载于陈郁编译,所有权、控制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覃华怡

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 篇3:

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在综合广东三次产业的变化及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广东高技能人才供求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产业升级背景下发展广东高职教育的对策建议: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元化办学方式;把握广东产业升级方向,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构建区域高职院校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产业升级;广东高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李晓峰(1962-),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李祥英(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华工商学院重点合作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编号:10KH01)的资助,主持人:李晓峰。

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当前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1]。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的产业结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反过来人才又是推动广东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广东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加旺盛,而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者,如何依据市场需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人才,这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广东能否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 广东产业发展概况

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由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从持续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知识结构的要求中派生出来的。经济转型要求人力资本结构也进行适应性调整。健康人力资本和制度人力资本是所有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差异主要体现在知识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的比例及具体内容上[2]。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第二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人才需求将逐渐成为人力资本需求结构的核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29.8:46.6:23.6到1997年12.6:47.6:39.8再到2007年的5.7:52.0:42:3,最后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5.0:50.4:44.6,产业格局中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在第二产业中,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虽然还占有重要地位,但从2006年开始广东工业开始适度向重型化发展,机械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及大型化工产业都有较快增长。另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两大类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66.1%上升到67.8%,其中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的格局。同时,策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了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三大产业发展迅速。

2008年金融危机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广东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也促使广东加快了产业调整的步伐。广东省政府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安排了一批产业调整和建设项目。在广东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存量大,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起主导作用。但是若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2010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产业结构正常的2008年仅上升0.1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二产业,广东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已占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现状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办学体制方面,政府鼓励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200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62所,其中高职高专32所,占广东高校总数51.61%;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8.19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学生19.76万人,占在校生的51.73%。200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数111所,其中高职高专65所,占高校总数58.56% ,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7.47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44.61万人,占在校生51.00%。到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131所,其中高职院校76所(民办高职院校29所),占高校总数58.01%,在校生64.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4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东近十年高职院校的数量、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量基本保持了上升态势。“十五”期间广东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各指标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有增长。进入“十一五”之后广东的高职教育发展逐步趋于稳定,数量指标虽有增长,但相比“十五”期间,增长幅度降低;而比例指标中高职院校招生所占比例及在校学生所占比例自2005年之后都呈下降趋势。这两个指标下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本专科院校扩招导致高校学生总数上升,高职院校扩招力度小于高校总体。近几年不少本科院校开设独立学院,挤占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因此对地区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变动更加敏感,在产业升级期一些与市场脱节的专业和不能及时转变思路应对新产业需求,导致学校面临学生难就业、生源短缺的状况;高职教育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调整,广东高职院校从规模增长逐步进入到了质量提高期,这也是比例指标下降一个重要原因。进入“十二五”之后,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和办学效益, 逐步从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内涵建设。

到2012年广东将建设20 所左右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并争取其中8~12 所进入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行列。还将建设300 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500 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依托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综合性高职院校等建立10 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100 个专业实训中心,依托大中型企业等建立100 个企业实训基地, 开展500 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力争60%以上[3]。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端产业成为产业体系中的主体,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与这种产业相配套的是大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级技工是产业升级、产值提高、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有效力量。麦强盛[4](2010)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广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了实践调研,研究表明广东的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对低学历或无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缩减,对心态好,技能适合当前产业要求的高职高专人才需求大增。在调查问卷中关于“企业界什么学历的人才最好用”的选择中,42.86%的企业选择高职高专人才,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学历类型。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广东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十一五”末广东技能劳动者总量140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2万人,不到技能人才总量的16%,与此同时2010年广东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已达到20%以上。而到“十二五”末,广东高技能人才需求要超过400万,缺口将达178万以上。即使2010年广东省7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每年招生20万,未来5年也只能培养100万。相对于市场旺盛的人才需求,广东技能型人才明显供给不足。

2011年以来珠三角企业对研发、销售人才需求大幅增加,此外,生物科技、制药、汽车、石油化工、物流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南方人才市场公布的2011年1-8月统计数据表明,排在求职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行政后勤、财务审计、建筑工程和计算机类。而人才需求方面,传统热门专业如行政人事类、经营管理类、技术类、市场营销类需求较为旺盛,这四类职位提供数量占到所有招聘职业近三成,其中技术类需求所占近一成。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仍不平衡,以技术类为例,岗位和人才的供求比例在多个月份达到了4:1,高级技师更成为抢手货而倍受用人单位青睐。

高职院校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紧跟市场,优化专业设置,着力形成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格局。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已在信息技术、财经、工业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专业群。截至2009年,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占教育部颁布的学科门类目录的100%;其中工学、管理学、文学依次为招生规模较大的三个学科门类,开设的专业逾350个。可以看到,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已经凸现出了优势专业群或优势专业学科:至2009年,工商管理学招生规模占总规模的20.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规模占总规模的15.49%,应用经济学招生规模占总规模的8.19%[5]。从目前广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错位。主要表现在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较少,与第二、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虽多,但是还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许多院校过度看重短期收益,专业开设以当前市场需求为主,在专业开设中对产业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前景和自身条件分析力度不够的变动因素考虑较少,各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以广州7所高职院校为例,其专业结构见表2。

表2中7所广州市属高职院校虽然类型不同,但几个主要专业的重复率都高于50%,专业结构趋同。目前,政府层面和学校层面都还缺乏对专业体系的整体规划,专业建设功利性色彩严重,学校新专业开设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因而许多高职院校未能形成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院校间的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四、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元化办学方式

目前, 广东高职院校大多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 再加上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院校在硬件方面投资更多, 单纯依靠高职院校学生的学费收入难以支撑, 因此需要政府和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投资。

高职教育具有不仅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收益,还具有社会收益。增加高职教育投资有利于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优化人才结构。因此,高职教育的这种“准公共产品”特征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还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应由学校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对院校的财政支持则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广东来说,政府应当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的培养成本测算体系,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调整投入方向,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增加用于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共财政性经费;拓宽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包括后勤社会化、共建校舍等方式。

除政府外,行业、企业、国际投资机构也可以成为高职教育投资主体。行业、企业的投资有利于引导高职教学模式向更加贴合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而将国际投资机构引进教育产业的投资链中,不仅可以缓解院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国际化职业技术人才。

(二)把握广东产业升级方向,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

专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要结合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及区域内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的供给情况进行建设,既要顾及到短期收益以维持学校的经费运转,又必须获得长期收益,使学校能够持续发展下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对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专业结构发展方向。

首先,建立广东职业教育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技术的作用, 将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资源的信息链接起来, 使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及求职者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广东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动向,了解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高职人才培养现状并反馈需求信息,学校依据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其次,要根据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建设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根据现实需要并经过严密论证开设具有一定前沿性的新兴产业所需专业。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专业,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其成长,使其逐步构成广东高职教育的优势专业群。

再者,各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在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等方面办出特色,避免恶性竞争,将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在最有优势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依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培养并突出自身的核心优势[6]。

(三)构建区域高职院校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联盟是打破教育资源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校际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和人才自由流动的有效方式。目前国内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联盟,其中湖北、新疆已建立起大规模的职业院校联盟。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院校也开始尝试性地进行校际合作并建立了“高职学院校际联盟”,这一联盟的主要合作领域为:交流互访、举办研讨班、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品牌宣传以及教科研合作。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高职院校联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高职教育区域内合作的主流形式。而广东在这一方面相比其他省份在合作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滞后,为促进广东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和院校都需要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整体协作的重要性,主动开展互利合作,进一步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增强高职教育的经济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联盟的建立要秉持交流、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院校之间通过结盟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一所院校的比较优势。联盟院校通过师资流动,共享图书资料,互相开放实训基地,合作购买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建立科研项目共同攻关平台等方式降低办学成本、管理成本,获得规模收益,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利用高职院校联盟促进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联系,各企业以院校为中介建立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内部循环利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东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gdstats.gov.cn/default.htm.

[2]刘万霞.“技工荒”视野的职业教育需求测度[J].重庆社会科学,2010(10).

[3]李志强,匡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4]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5]李俊衡.广东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J].时代教育,2011(04).

[6]丁辉,司首婧.美国社区学院校际联盟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责任编辑 徐惠军

作者:李晓峰 李祥英

上一篇:数字信息技术下文化传媒论文下一篇: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