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与会计法论文

2022-04-17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对会计诚信问题规定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导致对会计人员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并有针对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会计违反诚信原则行的为处罚力度,从而有效规避会计人员的不诚信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诚信与会计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诚信与会计法论文 篇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第一,增强会计责任意识。会计责任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对此项工作应尽的职责。它包括对国家的责任,对本单位的责任,对社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责任。只有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应尽的这些责任,才能在指导思想上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会计法》强调了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明确了主管人员同会计在执业方面的关系是遵守护法与业务执法,守法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同时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会计人员忽视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可靠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原则的会计信息质量上的要求,未充分认识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是为投资者,使用者决策所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资料。会计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要如实地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使单位领导根据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所加以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所有财务信息资料有很多经济指标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预策和决策的可靠依据。只有充分认识会计应尽的这些责任,才是保证会信息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条件。

第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一是抓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会计职业理想,会计职业理想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在会计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会计职业态度,会计职业态度是会计人员正确履行和完成职责,义务的基础,也是圆满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会计职业责任。职责是现阶段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现阶段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基础条件。提高技能包括两个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专业工作所必须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专业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要建立和保技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负责,不畏权势。不为个人利益所动摇,自觉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二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善于积累执行任务的特性,职业判断将在会计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完成本职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加强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完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与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要抓好三个方面的问题:把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上,通过会计诚信教育,确立会计人员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使会计人同把会计诚信作为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要将会计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赋予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格精神,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基础,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诚信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具有社会活动的人格精神;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培养会计人员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的证确,谨慎的执业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人格。二是建立会计诚信法律机制,增强会计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建设。在执法方面,要加大力度,规范执法,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弄清原因不能手软。三是建立会计诚信激励制约机制。各级政府要在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定好位,明确会汁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政府监管部门要解决防止造假,惩处造假以及严格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会计信息失信惩罚机制。做好会汁人员市场准人和退出执业行为有效监督工作。四是建立会汁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经济实体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各个经济实体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依据。

作者:方 珍 祖同华

会计诚信与会计法论文 篇2:

浅谈会计诚信问题的法律规制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对会计诚信问题规定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导致对会计人员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并有针对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会计违反诚信原则行的为处罚力度,从而有效规避会计人员的不诚信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会计;诚信;法律;完善

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职能也在不断拓展,简单的核算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这种有价值的信息自然是要真实客观和有效可靠的,这也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外部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财务人员内在职业素养低下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用程度普遍偏低。本文仅就法律层面上对我国会计诚信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就如何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规制我国会计诚信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一、有关会计诚信的法律层面问题

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这也是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维护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律保障,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体系,但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1.立法方面

(1)《会计法》

《会计法》是会计人员严格执行的行业基本性法律。我国《会计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分别于1993年12月和1999年10月修改,日臻完善,尤其是在1999年10月的修订,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准则、明确了会计主体责任。但从其具体内容上看,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诚信问题,还存在如下3个方面不足:

①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界定不明确。《会计法》总则第四条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当单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单位负责人具体要负怎样的法律责任等情形没有加以明确。

②举证制度设计不科学。《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地位较为弱势,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等行为进行举证就变得较为困难和复杂;

③责任追究缺乏具体规定,可行性不强。《会计法》仅在第四十九条规定了“违反本法规定,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罚”,但对于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民事责任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使得对提供虚假会计报告者提起民事责任的诉讼很难实施;

(2)《公司法》

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界定模糊,没有明确规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只是言明需披露信息的概貌,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无法有效合理的运用;

②《公司法》在第一百二十二条中仅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上市公司设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及职权等方面缺乏具体规定,使得独立董事制度缺乏操作性和科学性;

③对公司自身以及与管理人员之间各自承担的信息披露责任界定不够明确。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①对因共同侵权下的各赔偿主体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②对财产损失赔偿的时间界定没有考虑到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明显的提前效应,从而使得被侵权人向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证券民事诉讼缺乏可操作性,严重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及时性。

③设置前置程序,限制原告的起诉。该规定只允许有条件进行民事侵权的诉讼,而且必须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公布了对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的处罚或在财政部、其他行政机关以及有权作出行政处罚的机构公布了对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或在虚假陈述行为人未受行政处罚,但己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的,并已经作出刑事判决生效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这种前置程序的设置极大地限制了对违法批露信息的上市公司的民事起诉。

2.责任制度设计方面

(1)关于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政府部门、主管机关或证券经营管理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的裁决和处理的一种行政处罚。虚假陈述的行政责任一般针对范围较小,损失较少、影响较轻、违法程度轻微的虚假陈述,对于这种虚假陈述,政府部门或主管机关一般只会给予批评教育、纪律检查、罚款等。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则相对较少。

(2)关于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设定对于严重的信息造假者威慑作用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刑事责任作保障,惩罚严重违法者,那么良好的会计信誉体系就不可能建立。在我国,除少数严重案件适用刑法外,大多数案件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而且对公司的处罚力度要比有关管理层的力度更大一些。相比较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对虚假信息纰漏责任人的处罚力度,我国刑事责任规定偏轻。

(3)关于民事责任

虚设、编造、提供虚假信息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其责任主体都应该对受害人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民事赔偿也是解决证券市场虚假信息泛滥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美国,公民法律意识非常强,财务报告的责任主体最怕的就是民事赔偿,因为民事赔偿足够让他们倾家荡产,永无翻身之地。而我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民事责任极不完善,如在《证券法》中,仅就违反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行为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而未将违反信息披露及时性标准的行为列入民事赔偿责任条款之中。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考虑,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民事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信息披露立法的一个重大缺陷。我国现行的有关证券法规规定,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责任人要负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但对披露行为违规如何认定、怎样追究民事责任、责任人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或规定得过于原则和抽象,给具体的司法实践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重塑会计诚信的法律对策

1.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1)《会计法》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本法律,其他涉及会计行为的法律,如《证券法》《公司法》等应与《会计法》保持一致。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会计法》应进行如下方面的修改:首先,《会计法》在“法律责任”部分扩大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的范围,使得“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规定那个得以落实;其次,进一步完善《会计法》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尤其是单位负责人的民事责任。因此,加大对造假者民事责任的处罚应当成为今后立法修改的重点。

(2)《公司法》

新《公司法》已于2013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但是修订后的《公司法》在信息批露以及职责权限、责任认定等方面就公司治理结构还应该有更进一步的宏观布局和设置。第一,独立董事制度应确定独立董事的人数和比例,并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义务;第二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第三,强化监事会的职权,完善监事会的功能,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第四,明确公司和管理人员各自承担的信息披露责任。

(3)健全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机制

2003年1月9日,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预示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机制真正进入了司法实践阶段,它包括一般规定、受理与管辖、诉讼方式、虚假陈述的认定、归责与免责事由、共同侵权责任、损失认定、附则,共三十七条。但是,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不足,使得该规定许多方面显得简略和模糊,缺乏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关于共同侵权条件下对各责任主体的赔偿责任划分,应对发起人或发行人和上市公司之外的虚假陈述人包括独立董事、中介机构及其责任人设定一个最高赔偿限额,在这个限额内虚假陈述人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发起人或发行人和上市公司对剩余的赔偿额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二是由于会计信息存在的提前效应,应把虚假陈述实施日适当提前;三是取消对原告起诉的不合理限制。

2.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会计行业诚信建设

“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要求在道德上弘扬信任精神。”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加强会计诚信道德建设。首先要不断提高会计行业的从业门槛,提升会计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强化会计人员职业化能力及尊荣感。其次,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理化水平;单位负责人应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监管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加强会计信息监管力度,努力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把好关、参好谋。最后,要逐步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建立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明确等级评价内容;最后,公布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舆论监督等。只有会计人员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诚信意识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我们才能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做到有法必依,会计诚信体系的建立才能得到法制保障。

会计诚信体系的重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治理。而这个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升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守法意识。这还有待于我国法律工作者和会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唯此,才能有效构建我国会计信用的法律体系,尽快解决我国会计诚信危机日趋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智杰,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6,1,68-70.

[2]杨春平,会计法律与职业道德规范轮[M],法律出版社,2008,207-209.

[3]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7.

[4]黄瑞,完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5,11,18-19.

[5]高莲盛,会计诚信缺失原因探析[J],财会研究,2007,1,12-13.

[6]孙志敏,运用法律手段根治会计失信[J],会计通讯,2006,8,22-24.

作者:宋申亮

会计诚信与会计法论文 篇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新的时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下,会计诚信顺应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会计诚信是是组成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而是相关财务部门人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先关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等原因导致了会快诚信的短缺问题也越发普遍。本文从会计诚信的现状以及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其不足与缺失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会计诚信;现状;成因;策略

在时代经济的影响下,会计工作在经济领域中涉及面非常广泛,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不断上升。诚信是一项对市场经济具有约束性的基本行为规范,它包括良好的职业荣誉和道德、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以及全面到位的服务和品质。会计诚信是建设当前时代下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行为人在工作中要遵守有关会计的法规制度;行为人要用诚实的态度处理会计问题。本文简述了时代经济下,会计诚信建设的必要性,重点对会计诚信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且提出相关对策。

一、建设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会计诚信能够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反映现实经济活动,是会计对于社会的一项基本承诺。会计行业是市场经济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职业与诚信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会计诚信符合时代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也发挥着重大作用。主要从以下几点可以体现出来:

1.会计诚信是道德以及经济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会计诚信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内容,人们对于会计诚信的理解从道德延伸到了物质上的追求。这种诚信观念既体现了社会公德的规范,又受其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所以,在伦理家眼中,会计诚信是道德资源,而在经济学家眼中则是经济资源,既符合了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的决定性因素

产品和服务质量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下的竞争焦点。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产品和服务质量脱颖而出,进而树立自身的社会信誉。很多市场竞争力强的会计事务所,都是依靠良好的质量以及社会信誉,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下发展壮大的。

3.会计诚信同时兼具财源、财力以及财富

诚信在会计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立信,乃会计之本;无信,则无会计。会计诚信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数量,增强实力,也会带动合作者的数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会计诚信也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也开拓会计业务领域以及市场占有力,也就是说财富。只有建立会计诚信,才会拥有走向国际化与市场化的通行证。

二、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的会计诚信水平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特别是大量人才的流入,会计诚信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但是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以下是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几点分析:

1.会计诚信问题的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诚信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缺陷。首先,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会计专业人才或者并没有实践操作经验也没有进行过培训,出现了会计业务不规范的问题。其次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整体状况并没真正的反映出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一些为了逃税漏税而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调整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再次,我国从事会计业务的人员具有庞大的规模,随着扩招政策的开展,会计专业人员更居高不下,但是从会计人员的内部角度看,便出现了不同程度和水平的现状,会计部门人员学历过低,也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有些会计人员最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却因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出现舞弊行为,为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角度分析

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进行多种缺失诚信的活动,例如主动帮助领导“更好”的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有些人员为了使企业更大的降低成本、在短时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甚至直接进行舞弊行为,争取获得领导的重视,为自身增加更多的利益。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虽不进行舞弊行为,但是在看到别人有此行为时并不加以制止,而是默认或者旁观,没有坚持该有的原则,从而会计诚信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3.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会计执业环境不够优化

我国企业对会计人员一切福利、待遇的发放都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做抉择,使得他们对决策者言听计从,对于决策者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尽力做到,缺失相对的独立性,会计诚信问题严重。另外,当前社会对会计诚信不够重视,中小型企业会计舞弊现象普遍,企业受其影响也纷纷效仿,以不正当途径换取利益。而且我国的税收财务系统也不够完善,被一些会计人员钻了空子。因此会计诚信问题不断扩大。

4.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监管力度不强

企业内部监管部门并没有把监督任务落实的工作中,对会计诚信监督不严。我国企业的纪检、审计部门受到其人员团队建设落后的限制,在工作的进程中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会计诚信的监督不严。同时政府部门对会计诚信问题的监督力度也不够强。我国的企业数量重多,这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了过多的任务量,尤其是非上市公司,而且监管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监管的力度相对较弱。还有一方面就是社会的监督程度还不够大,各种监督力量没有充分利用,比如网络媒体的监督力量,致使社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

三、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相关策略

提高会计诚信的水平与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相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有以下几点: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诚信教育

制定具体的会计诚信的宣传计划,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宣传,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认识到会计诚信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多种危害,从工作上严格约束自己,客观工作,不在会计工作中发生舞弊行为,并对此现象进行检举,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程度,加强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事务所的档案建设,使会计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对其进行道德约束。

2.加强处罚力度

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只包括了对经济以及行政方面的相关规定,所担当的刑事责任也比较轻,明显缺少对违反诚信制度的处罚力度。这方面必须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加大对舞弊者的处罚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企业大力严惩,追究相关违法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政府要加强监督机制,在企业中建立内部与外部的有效地监督体系,两个体系进行有机统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加强内部控制

要想加强内部的管理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的完整度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避免舞弊的现象。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进行操作,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

4.加强外部监管

首先,要加强财务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强度,明确对会计行业的职责,杜绝其他部门的干预。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行业提供监管依据,做到违法必究,杜绝违法行为。再次,建立自律性较强的决策组织,对会计水平进行评估,完善审计部门的相关规范,形成独立有效的审计系统,鼓励建立内审委员会或内审部门加强监控。

5.加强与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

由于与企业利益存在紧密的联系,一些相关部门的管理的行为会促使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要完善这些部门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其管理力度。

6.强化会计诚信的法律监控

需加强会计法的执法与监督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强法律责任的细化并落实到会计工作中,在规定的时间对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监管情况进行检查,并与监督部门以及审计部门进行沟通与配合,对于其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加以严惩,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改进违法违规行为。

四、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时代经济下,会计诚信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利益、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秩序以及国家的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搞好会计诚信建设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党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晓云:关于会计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10,(29).

[2]邢立广: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1,(04).

[3]范利萍: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诚信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02).

作者:吴凤

上一篇:物理新课改革思考论文下一篇:农业保险体系建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