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高效畜牧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人们选择旅游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了旅游业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优美恬静的田园景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感受自然美景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四川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农业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农业产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形成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生计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园区高效畜牧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区高效畜牧业论文 篇1:

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考

摘 要: 建设和发展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粮油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论文立足杨凌,放眼全省,着重探讨了产业园区建设对陕西省粮油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二次创业和加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从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园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及园区运行机制、“三大”转移、园区规划、生态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农民培训、产业升级等运作方案;结合粮油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园区建设发展必须创新思维,强化领导;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聚集资源,加大投入;加强物流和交通运输;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加大招商力度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杨凌;粮油加工业;产业园区

在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成后,粮食产业发展问题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摆在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面前。如何抢抓粮油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聚集粮油产业资源,积极共享国家粮油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粮油加工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示范区主动出击,采用园中园模式,率先启动了“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从陕西省粮油资源供给和产业、企业分布看,2006年,陕西省粮食产量1 150.90万吨,油料产量44.36万吨,蔬菜产量942.76万吨,水果总产量1 053.17万吨。粮油加工企业227家,其中国有企业39家,占企业总数的17%,民营企业188家,占企业总数的83%;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下的企业200家,占总数的88%,日处理原料200吨以上的企业27家,占总数的12%;全省面粉加工企业157家,年生产能力1 023万吨,大米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能力98万吨。全年面粉产量158万吨,大米产量8万吨,食用植物油23万吨。[1]陕西粮油加工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分布不合理,产品用途单一,附加值低,缺少相对集中的精深加工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牌产品,难以在市场竞争形成强势。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陕西及全国粮油产业资源,采用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整合、集聚粮油产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粮油加工产业布局。另一方面,由于粮油资源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各大粮油企业都不遗余力地大量吸纳资源,抢占市场,造成了区域粮油资源竞争加剧。粮油产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在粮油产业新一轮资源重新配置和市场细分的背景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拥有资源,拥有市场。因此,园区建设是抢抓机遇、聚集资源的时效选择。

传统农业就是粮食生产,粮油加工就是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示范包括粮油精深加工示范。可以这样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粮油食品精深加工示范。因为种养科技示范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在区内很难形成强势产业,而加工示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综合体现科技示范、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示范区过去10年的建设发展,着重突出了种植和养殖示范,并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示范区产业的深化,粮油食品加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粮油产业链条贯穿农业始终,同时与其他工农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示范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示范,而且反过来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科学研究。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首先会带动粮油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产业增效,如专用小麦、变性玉米、转基因粮油种植等;其次会带动畜牧业发展,如专用饲料、复合饲料等;第三会带动果菜业的发展,如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品加工等;第四会带动生物制品业的发展,如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产品等;第五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物流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粮油食品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产品,所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庞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从新中国成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不管粮食体制发生什么变化,粮食安全和粮食发展始终是中央慎重考虑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国家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制定不同的粮食工作方针和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除了继续实行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性银行支持、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外,还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粮油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如农民种粮的补贴政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粮油加工业扶持政策、粮食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等。就陕西而言,粮食储备由2005年的8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5亿斤,每年有5.6亿元的风险基金、2 000多万元的简易建筑费,都是用于支持粮食事业发展的。[2]同时,粮食和其他行业相比,有一个完备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能使党和国家的粮食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建立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正是基于好的粮食政策和行政管理体制。

杨凌示范区10年的建设发展实践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10年的建设发展中,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运作体制和“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人员公开招聘制、绩效考核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为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宽松的政府服务环境,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连续几年,入区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都在96%以上,社会各界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在工作效率和响应程度、重大决策和制度安排、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公众利益和政策创新、行为约束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3]示范区领导高度重视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招商氛围和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共识。园区建设是示范区二次创业,产业强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财税收入的突破口,也是示范区形成核心产业的主导方向和亮点工程。园区建设对加快杨凌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示范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

基于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园区总体目标分三步走[4]:一是建成陕西省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省级“十一五”发展规划,获得省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二是建成西北地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聚集西北地区粮油产业资源,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粮油集散地、仓储地和加工中心。三是建成国家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获得国家粮食主管部门的指导,享受陕西省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园区运作突出五大主题:做强做大粮油加工相关产业、构筑高科技现代农业、彻底解决杨凌示范区“三农”问题、突出绿色生态环境美化、实现杨凌示范区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的融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速度发展”五项原则。实施“产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生态建区”四大战略[5],最终将园区建设成以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制品产业、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国内一流的产业园、生态园、旅游园。

为了实现园区远景设想,园区运作思路应从大处着想。首先以杨凌城东物流园为建设基地,然后逐步向杨村乡18.5平方公里扩展。为此,在园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农民、居民都在园区规划之列;所有产业、企业以及招商企业都是园区服务和发展的对象;所有基础设施、居民住宅和生态环境都是园区建设的内容。具体运作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确立园区运作机制。必须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组建高效、协调、稳健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和“粮食系统”三大有利体制作用。园区一切运作均采用市场化、企业化手段解决问题,通过公开招聘,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业绩决定用人,领导与非领导根据业绩随时变动,领导想坐稳位子,必须百倍努力,以激发园区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园区起步阶段要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一切以园区实际需要和合理发展为依据,实施制度、市场、政策的突破与创新,使园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使机制和政策成为园区聚集的核心动力。

2.实施园区三大转移。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慎重地实施园区三大转移,使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民向市民转移。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工业、城市、市民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走入现代城市的新家园,加快杨凌城市化建设步伐。从国内外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看,实现三大转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改良的办法,即从关心农民生产生活出发,加强农村规划、投入和管理,积极带领农民自我发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二是采取彻底质变的办法,从农村赖以存在的基础——土地入手,让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进入新的生产生活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沈阳农业开发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年内消失了五个村庄,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6]为了实现杨凌粮油食品产业加工园快速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从城中村、城郊村和入区企业相关的农村开始,通过拆迁住房建设、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就业安置换取农民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要停止农村庄基地和旧村改造,对示范区争取来的各种资金应适当集中使用。所有杨凌区的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和行业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如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分别对口用于园区建设。

3.精心做好园区规划和建设。在置换的土地上做两件事:一是引入“外脑”,进行精心策划和规划;二是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这两件事情应不惜代价地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它是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和地价升值的经济保证。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规划重在预测和设计未来,规划科学合理不仅会使园区建设有正确的方向,也是园区顺利发展的保证。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园区建设战略上的失误,方向上的错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减速园区发展。因此,规划一定要做好。规划要充分体现园区的目的性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突出“粮油加工”、“物流仓储”、“科技示范”、“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布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城乡融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以入园企业为单位,突出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不同风格,形成不同类型的设施建筑和企业生态。要不遗余力地绿化建设园区所有水系、山坡、道路、居民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行政管理区。园区绿化要多树种、多林种、多花种、多草种相结合,建设一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果花草交相呼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园区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园区建设要突出现代气息和人文氛围,达到人与自然、创新与创业、生产与生活的完美统一,充分展现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

4.招商引资,聚集资源。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核心工作,如果招不来商,没有预期的企业和产业聚集,园区的设想将是一纸空文。招商引资的实质就是为特定的区域引进、聚集资金这一关键性稀缺资源,同时吸引、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该区域的集中配套,从而使该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具有全员性、长期性、复杂性、突破性、系统性、不确定性和政府推动性等特点。[7]为此,园区要发挥各级政府力量、粮食系统和市场机制聚集资源;依靠硬件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客商;借助优惠政策、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吸引投资者。采用定向定点,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瞄准高端企业,突出专业团队,实施高层推进,以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百倍的信心,把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著名企业请到杨凌,请到园区。没有企业和产业的入区,就没有园区的发展。

5.服务企业,培训农民。不但要做到吸引企业来投资,更要做到安企、稳企、富企,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是园区留住企业的保证,为此园区必须设置专业的服务机构,为入区企业无条件地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要协助企业办好入园手续和常规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诸如项目融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上市运作等专业性服务。跟踪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优质快捷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软环境。加强农民就业培训,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如果园区土地上的农民不能转移和再就业,园区的运作实践就会遇到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园区必须以入区企业和社会需要为对象,依托杨凌两所大学的教育资源,加大农民培训投入,使农民真正成为入区企业需要的产业工人和杨凌劳务输出的社会力量,以缓解杨凌农民就业压力,使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6.园区产业升级。随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做强做大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的同时,导入与粮油食品加工紧密相关的产业,实现园区产业的升级,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园区产业的技术含量。如引入生物制品产业,延长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搭建粮油加工产业的科技文化平台;导入光电信息产业,提高园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能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的政策建议

1.园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和强化领导。为此,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园区领导小组,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园区领导小组由示范区管委会、省粮食局、财政厅、发改委、农发行等单位组成。园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杨陵区粮食局。这样组建园区领导小组是基于如下三点考虑:一是有利于发挥各级领导资源优势;二是有利于集中各种社会资源,如人力、财力、智力、政策资源;三是有利于园区组织管理体制直通车,减少中间环节。为此,建议省粮食局与示范区管委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园区建设的有关问题;由示范区管委会和省粮食局联合向省政府提出建立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书面报告,以争取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技术性、政策性和行业性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中国的粮食管理部门是各地方政府主管粮油收购、储备、调剂、加工、运输、销售、市场、甚至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行业龙头,有着厚重的管理责任、历史使命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它不仅肩负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掌控着粮油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向。通过笔者对秦皇岛、大连北粮和沈阳辉山三个粮油加工园区的考察,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为此,建议加强对园区运作的行业指导,从组织上保证示范区粮食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从目前杨凌区粮食局的实际看,无论从管理层次上,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难以与省粮食局及各地市粮食局在体制上进行对接,在园区建设管理上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为此,建议示范区为杨陵区粮食局正式加挂示范区粮食局的牌子,并从人员、经费上进行补充和加强,以利于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3.要实现园区粮油资源的聚集和粮油食品企业的集中,必须要有好的优惠政策和环境条件作诱因,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为此,建议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粮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各项建设资金。把园区作为一个总项目,通过省粮食局列入陕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省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粮食、加工、物流计划,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扶持资金;通过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争取粮食风险基金、技术改造基金、仓库维修基金、贴息贷款资金等政策倾斜;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为园区引入各大专业银行贷款,搭建园区银行贷款平台,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通过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战略融资、股份融资和联合融资等方式,为园区建设发展募集各种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

4.由于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因此,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物流、交通、粮油资源密不可分,特别是交通运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杨凌没有沿海港口,但陆路交通非常发达。建议园区依托横穿杨凌的陇海铁路和省际高速公路将陕西八百里秦川粮油基地及周边省区商品粮油基地联结起来,形成粮油物流运输通道和网络体系。同时建议在省政府和示范区政府的协调下,随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将园区内的477铁路专用线(产权属国家物资总局)采用先租后买或者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转为园区所有,并对其进行修复改造,扩大运力,避免因车皮短缺和调度问题,造成企业在物流运输上对园区服务满意度下降。

5.从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运作思路看,招商引资是园区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园区必须成立专业粮油食品招商机构,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争取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在招商工作中,创新招商体制,完善招商机制,加强招商团队建设,强化招商保障措施,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8]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和提升招商队伍竞争能力为支撑和保障,着力“招大商、引外资、建集群”[9],集中精力和资源,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和外企(资)落户杨凌,促进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速园区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厅,农发行.陕西省粮油加工业发展指导意见[Z].2007-05-30.

[2] 许建才.转变工作职能,做好粮食工作[N].杨凌时讯,2007-05-30(2).

[3] 杨凌示范区办公室.杨凌概况 走进杨凌[EB/OL].[2007-04-23].杨凌示范区网站.

[4] 杨凌区粮食局.关于建设杨凌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的报告 [R].2007-08-20.

[5]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区.沈北新区浦河新城投资指南 [Z].2006.

[6] 杨凌区粮食局.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考察报告 [R].2007-07-16.

[7] 姚忠臣.我国农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 杨凌示范区招商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EB/OL].[2006-12-27].杨凌示范区招商局网站.

[9] 申义,糜仲春.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75-79.

作者:孙养学 许建才

园区高效畜牧业论文 篇2:

四川青川白龙湖农业园区旅游与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人们选择旅游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了旅游业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优美恬静的田园景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感受自然美景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四川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农业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农业产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形成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生计问题。

【关键词】农业园区;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Key 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Agriculture park;Rural tourism;Industry

1. 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要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意见》(川委办〔2013〕16号)指出: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主要平台,以县为主体,以建制村为单位,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新建聚居点、改造提升旧村庄与保护传统院落民居相结合,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带动县域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根据幸福美丽新村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新型村庄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综合配套推进力度,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同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相结合,相互促进。

2. 农业园区基本概况

园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地理坐标为104°36′42″~105°37′53″,北纬32°8′33″~32°56′6″。园区南北是山地,中间是白龙湖,属于沟槽状地势,最低海拔588 m,最高海拔1100m,河谷阶地,森林茂密,是农耕地分布之处。园区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明显的立体气候,春季80天、夏季76天、秋季74天、冬季129天,具有春迟,夏短,秋凉,冬长,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宜,具有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雨水集中,时有春旱连夏旱,夏有暴雨成灾等特点。园区土壤以黄壤棕色土为主,土壤结构性能好,通透性强,矿质养分较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5.5~7.0,多为中性,适合油橄榄、油菜、蔬菜、黄豆等植物生长。园区幅员面积17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14亩,林地187267亩。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园区内植物品种繁多,植被类型齐全,植物资源丰富。以栎类、枫香、马尾松、柏木、桤木为主。

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013年,青川县旅游业发展迅猛,乡村旅游凸显强劲发展势头。全县坚持“完善规划、提升景区、优化要素、强化管理、持续推动”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创新宣传营销工作,有力有序地推动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县城和三谷生态农业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星级农家乐达到147家。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1.2万人次,同比增加37万人次,增长1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增加3.8亿元,增长50.7%。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7.6万人次/日,创收2.03亿元,占旅游总收入 17.9%。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5万多人,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300元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

(2)2013年,农业园区内共建设特色农家乐10家,其中木鱼镇4家、沙州镇6家;总建筑面积2383m2,接待能力710人/日。

4. 园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1)园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距县城21公里、广元市105公里。国道212、省道105穿园而过。同时,园区位于四川省重要风景展示环及主要发展轴带上,是联系三省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纽带。园区以广阔的水体空间和三轼文化景观为特色,拥有以水上观光游览、文化探源、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农业园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园区油橄榄种植历史同青川县白龙湖库区种植油橄榄的历史总体相同。青川县白龙湖库区从1999年开始引种油橄榄,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的强力支持,到2013年末,园区油橄榄种植规模达到1.58万亩,从2005年开始至今园区重点进行了油橄榄种植基地的管护、品种改良等。

(3)产业化组织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园区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大力发展油橄榄、乡村旅游、林下种养业等高效农业,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并得到规范发展,已带动农户1800户,农户带动率达到68%。园区内从事油橄榄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已达到3家,发展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 园区规划

5.1规划思路。

(1)园区以油橄榄为主导产业,以乡村旅游、林下种养业为辅助产业。以园区1.66万亩油橄榄林地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组织和引导农民积极开展林下种植和养殖等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橄榄林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最终形成园区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实现园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园区和谐的目标。成片成带推进主辅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园区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园区经营方式创新,推行 “大园区、小业主”和“园中园”模式,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 (牧)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

(2)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基本方针、“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推进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发展。

5.2目标定位。

将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青川特色乡村旅游精品区;青川全域旅游的“乡村漫游示范区”;构建“东游幸福岛、西游阴平村”的青川乡村旅游“姊妹篇”框架。

5.3产业空间布局。

园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行“一带一区四点”空间布局。“一带”:即建设园区环湖乡村旅游示范带;“一区”:即重点打造沙州幸福村乌山岭“幸福岛” 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点”:即打造沙州幸福村茶园沟休闲农业示范点、居山村黎家坪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木鱼镇文武村吴家湾休闲农业示范点、文武村邢家坪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四个核心示范点。

6. 园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旅游业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乡村旅游开发要具有长远的目光和高品质的开发,不仅仅是包括休闲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还包括乡村的饮食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等,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加速发展农庄休闲型,体验型,特色产业型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共同发展。

6.1保持园区的原生态。

要发展乡村旅游,就要保持乡村的原生态,开发商要在不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情况下开发旅游。现代都市人群厌烦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车辆的喧嚣,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得到自然的滋养和慰藉,希望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山水,旅游离不开山水,乡村旅游要保护好山水,规划好山水,建设好山水。白龙湖幸福岛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依据园区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确定园区主导产业,配套关联产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基地;依托白龙湖库区资源,合理的发展乡村旅游,实行农旅结合,一、三产业互动。

6.2突出园区特色。

青川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旅游的开发,注重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风光,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由于四川大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对整个四川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发展其优势特色旅游产业,才能吸引外来旅游人群,发展自己的旅游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在白龙湖幸福岛园区建设中,突出主导产业,成片成带集中连片发展主导产业。把园区建成全县环白龙湖中低山油橄榄产业带的“油橄榄产业示范区”,充分体现良种化建园、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护、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五大特点,以辐射带动全县白龙湖库区油橄榄产业发展。再结合其林下种植业的发展,打造农业园区的农耕体验的独特性,并且形成特色产品,开展油橄榄的加工厂,做成纯天然的油橄榄洗发露,沐浴露等特色本土商品。打造园区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以促进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农民的就业提供了岗位,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把农民留在了家乡,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独孤老人居多的问题。

6.3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发展乡村旅游要紧密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配套园区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项目,把园区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新村带产业,以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全面推进园区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层组织 “六位一体”综合配套建设,形成现代农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统筹推进、整体提升、同步见效的园区发展格局。在园区新农村建设中,不违背农民意愿,不强行撤并村庄,不一味赶农民上楼,充分考虑园区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承受能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

7. 结语

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农业园区在主导产业促进旅游,促进农民经济收入,保持旅游乡村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成为了青川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典范。新村建设不仅仅是修公路,建设房屋,做做表面文章。而是应该切实的考虑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通过发展产业,以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的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问题,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影响的两面性及其应对.孔英丽.农业发展2014.5.

[2]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武瑞营.农业发展2013.5.

[3]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袁中许.旅游学刊,第28卷,2013 年第5期.

作者:刘艾梅 袁犁

园区高效畜牧业论文 篇3: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及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研究

[摘 要]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离中央要求,在增产增收、提质增效上还有很多不足,在“四化同步”中是短板。文章就此进行了相关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园区;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186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路径,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示范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不同类型示范园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推进,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1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1.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对传统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拓展农村经济全新的增长点,实现区域化经济协调发展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的条件,不断拓展农业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利用本地区的荒山、河谷和荒坡等土地资源,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对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避免水土流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 推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转变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如果只是搞小范围内的农家小院、养殖业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整个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十分不利,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单个家庭生产能力全面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适宜条件,积极引进全新农作物、动物新品种,积极发展合作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将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以及休闲度假全面融合进来,形成一个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链条延伸广阔的循环性农业生态示范基地,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成倍的增长,才能进一步拓展整个示范基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最终全面促进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增产方式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1.3 引导地区农业向观光农业发展,提高地区品牌效应和知名度,推动地区旅游业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

从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休闲度假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的一种主要方式,休闲旅游正处于一个向前发展的趋势。首先,我们先从生态农业的整体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选择旅游的一种主要方式,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领域之一,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向着生态农业投入。例如,出台了减免各项税收的扶持政策,积极进行财政补款、小额贷款、无息贷款等政策,政府还从中协助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些优势都是其他行业所不能触及的。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并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生态农业产业成功的概率相对较高;其次,从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休闲旅游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将会与其他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全新旅游风景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态观光旅游将会是一个朝阳产业。

1.4 持续提高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增产增收

在过去,特色农业建设和发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模式在经营和生产,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家庭个体之间生产方式、技术不统一,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农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率、竞争力比较地下,品牌效应较低。而通过创建大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在发挥保证农产品品质、产量和正常供给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度假以及品牌影响等全新的功能,积极培育新型的产业,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增收有着很大帮助。

2 当前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园区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2.1 对农业和农产品的认识不到位,对科技园区的定位模糊

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季节与劳动时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市场滞后性。国家在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尤其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建设方面,园区功能定位模糊,园区市场研究和开发不足,园区区域划分不符合农业特点,区域特色经济聚集不足,可替代性明显,比如:国家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星火项目(产业带)等还明显滞后。由于定位模糊和机制不清,所以,造成农业科技园区对企业家的吸引力不高、对科学家的吸引力低、对三农的贡献低,而且,许多人认为那是花架子。

2.2 资金整合难度较大

园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紧张将直接造成园区运转困难。而目前部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难度较大,政策性补助资金量不足,由于缺少必要的抵质押物,园区建设中融资渠道窄,贷款程序多、额度小、缺资金与求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

2.3 要素支撑不足

近年来,尽管农业园区的发展逐渐步入轨道,但在要素对接上仍然存在较多制约瓶颈。如园区内生产经营主体缺少生产投资周转流动资金,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供应不足。此外,园区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启动建设用地,以满足农业现代化设施建设的需要。但受基本农田保有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的限制,园区内建设用地或是审批难度大,或是个别农户在流转过程中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园区业主所需整片土地无法流转,从而增加了产业发展难度。

2.4 发展规模和竞争力有待增强

农业园区的建设重点在市、县、乡一级,这一级园区在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上,与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较慢,类型单一,龙头企业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的聚集度不高。

2.5 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现在的农业科技园区大多以蔬菜种植和示范为主,尤其是设施园艺;其次是水果;畜牧业占有比重较小,国家级园区中只有内蒙古和林格尔农业科技园区以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加工业为主。大多数园区内从事生产的企业和农户科技含量低、文化素质不高,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必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

3 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共同科技含量较高目标聚集下的企业集群,核心企业的赢利面和赢利水平,直接反映着国家农业政策的方向和质量,也影响着园区产业乃至农业产业发展的信心。按照“突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责任,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发展优势”的原则,以发展观念和发展目标整合发展需求,使科技园区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发展要求和聚集示范区发展能力的平台。一是以目标整合需求、吸纳能力的平台;二是科技与产业孵化的平台;三是农业产业赢利模式的输出平台;四是招商引资、创造财富的平台;五是创业人才实现价值的平台;六是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七是农民致富方式的研究和实验平台;八是各级农业产业政策的实验平台。

产业建设方面要实施“两头在园,中间在外”的发展策略,即技术研发和孵化、加工和市场经营在园区,农业原料标准化规模生产在园外。市场经营方面,通过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培育强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经营的集结点和扩散枢纽,不断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成果,吸引和积聚区域能有效利用的农业各种资源,形成龙头和市场带动型的产业体系。通过培训农业技术能手、建立技术服务和指导系统以及标准化认证和监督体系,不断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园区的各种成果不断辐射,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在企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资产重组,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农产品终端市场份额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

4 深挖“互联网+农业”的巨大潜能,助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互联网+”等的发展,海量数据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正在快步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动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中的短板,需要信息化这个新型杠杆的强力撬动,农业正在与大数据加速融合拓展。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最远,但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也决定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首先,农业大数据可以挖掘农业资源间的发展潜力、搭配关系和最佳使用途径,精确计算最优化配置模式,帮助农业实现生产需求变化与资源变化的深度耦合,做到农业“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生产的一体化。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对地块的土壤、肥力、气候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提供种植、施肥相关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将有助于需求市场的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以把握趋势。最后,农业互联网化,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农业品牌打造中,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群体日趋壮大,将可以创造出更为多样模式的“新农业”。同时,农业电商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将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使得农民获得更多利益,面对万亿元以上的农资市场以及近七亿的农村用户人口,农业电商的市场空间广阔,大爆发时代已经到来。而在此基础上,农民更需要建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将“品类”细分为具有更高识别度的“品牌”。

依靠大数据驱动,才能使传统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才能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5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议

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着眼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发展理念,坚持项目整合实施、资金集中使用、要素优化配置,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5.1 强化政府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工作的重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园区内企业的自主生存能力,为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2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发展规划

依托各地方实际,以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功能、灵活多样、规模合理。加大园区规划执行力度,增强产业引导和辐射能力。突出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突出产业合理布局和功能配套,集聚更多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入驻。深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园区内重点发展粮食、畜禽、水产、林果及其他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园区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招商引资、休闲观光、科技示范、循环经济等多种功能,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5.3 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条的衔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培育各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产加销游一体化综合体,向一产拓展、向二三产延伸,将高新技术、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农业园区,实现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从而使园区各个参与者各得其所,整体协调发展。

5.4 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应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用地支持、健全科技支撑、构建扶持政策、建立利益共享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服务体系,切实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升级,突破长期发展滞后瓶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5 加强科技引导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管理人才、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进园。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奖励资金对技术成果研究、推广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给予重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创新步伐,积极培育发展种子种苗、生物工程、科技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6 结 论

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带动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不断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调动更多的现代化社会资源,积极引入信息化元素,开发农业大数据平台;挖掘农业农村内部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社会共同发力,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黄卫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2005-04-21).http://news.aweb.com.cn/2005/4/21/17172687.htm.

[2]郑小兰.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5(38).

[3]李刚.农业园区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J].中国市场,2007(1).

作者:张海平

上一篇:木栽培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小型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