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2024-04-11

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精选9篇)

篇1: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简 报 第 8期

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8年1月16日

贵州同仁望乡集团:2018年迎来“开门红”

望乡集团与上海极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现场

新年伊始,松桃苗族自治县招商引资特种养殖企业——贵州同仁望乡集团对内瞄准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不遗余力抓产业发展,对外瞄准国内国际市场,打造知名品牌,全力以赴拓展市场,截止元月16日,已实现新增养殖点55个,市场销售签约2.8亿元,产业发展模式于1月15日,得到贵州省家禽产业发展绩效考核组的充分肯定,新年迎来“开门红”。

入驻松桃的同仁望乡集团正大镇正光村绿壳蛋鸡示范基地

黔蛋出山,远销沪城,签订年2.8亿元订单

望乡集团自入驻松桃以来,积极扩展市场,使产品销售市场呈现旺盛的局面。2017年9月30日,与上海徐鸿飞小鲜蛋、广州江南集团、中信集团、山姆会员店中国总部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上海徐鸿飞小鲜蛋有限公司签订年供货4亿枚生态鸡蛋的采购合同,由此打开了沿海禽蛋市场。

2017年12月25日,望乡集团与冷水溪镇6个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林下养殖项目协议,发展养殖点9个,计划养殖绿壳蛋鸡9万羽,建养殖点90个,资金投入900万元,为2017年林下养殖基地建设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为2018年林下养殖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年伊始,望乡集团聚焦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和服务理念,全面出击,主动服务,持续推进林下养殖产业化发展。1月4日上午与黄板镇4个村签订林下养殖协议,发展养殖点5个,计划养殖绿壳蛋鸡5万羽,资金投入500万元。同日下午与甘龙镇8个村专业合作社签订林下养殖协议,发展养殖点8个,计划养殖绿壳蛋鸡8万羽,资金投入800万元。1月5日与九江街道5个村签订林下养殖协议,发展养殖点5个,计划养殖5万羽,资金投入500万元。1月8日与长兴堡镇5个村专业合作社签订林下养殖协议,发展养殖点6个,计划养殖绿壳蛋鸡6万羽,资金投入600万元。1月11日与木树镇7个村专业合作社签订林下养殖协议,发展养殖点7个,计划养殖绿壳蛋鸡7万羽,资金投入700万元。这些协议的签订,为望乡集团2018年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公司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全面推进项目实施,同时进一步发展林下养殖点,扩大林下养殖规模,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根据望乡集团2018年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计划在松桃全县建立100个林下养殖点,投产林下生态绿壳蛋鸡100万羽,迅速发展松桃林下经济,努力打造国内生态农业一流企业和领先品牌。

瞄准扶贫,助民增收,发展路径与时代同步

望乡集团始终把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己任,瞄准产业扶贫,助民增收脱贫,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在发

内生动力,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双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11”即1户贫困户年养殖1千羽绿壳蛋鸡,利润10万。也就是说,1个贫困户年养殖1000羽绿壳蛋鸡,公司保底回收鸡蛋1元/枚,土鸡36/公斤,在公司的技术指导下,每1羽蛋鸡平均年产蛋120枚至150枚,1000羽蛋鸡可年产12万至15万枚鸡蛋,年收入可达10万元至12万元。

开足马力,奋力拼搏,新年呈现新气象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望乡集团在发展产业、助民脱贫增收的同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走进望乡集团办公区,企业文化宣传标牌随处可见,产品订购协议和林下养殖协议接连签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月2日,每年2.8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签订。1月4日至11日,10个乡镇46个村专业合作社养殖协议成功签订,为松桃全县扶贫产业发展、农民脱贫增收及望乡集团发展注入了活力。

且看望乡集团2018年的发展规划,年内计划在松桃全县建立120个林下养殖点,养殖绿壳蛋鸡120万羽。通过贫困户利益链接模式,将带动800余户贫困家庭、4800余贫困人口增收取脱贫。按年产蛋135枚平均值计算,年产蛋可达1.755亿枚,加上淘汰鸡回收,可实现年产值3.807亿元。同时,规划建设占地120亩的育雏厂及孵化厂,投入资金6500万元,目前以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今年6月完成投产,计划年出栏青年鸡500万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象望乡集团每天的晨会说的那样:“望乡到旺乡,我们一起干!”望乡的明天就是旺乡,让这艘林下生态养殖之舟扬帆起航,以新的步伐,展示新气象,实现新辉煌。(杨正文、杨通康)

篇2: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也是**县和**市的现代农业示范镇。在省、市农委的关心和帮助下,今年又被列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好园区建设,全镇上下按照《**县**镇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全镇现有养殖企业5家、种植企业5家,其中:蛋鸡养殖企业2家、生猪养殖企业2家、奶牛企业1家,茶叶企业4家、有机大米生产企业1家;种羊基地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现有蛋鸡存栏68万羽,日产蛋25吨;商品猪存栏4.2万余头,能繁母猪3000头;种羊存栏900头;奶牛存栏3042头;茶叶种植1.6万亩;蔬菜基地2000亩。

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思路

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纵深推进绿色城镇和生态产业互动发展,加快推进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具体抓好五大产业发展,一是茶叶产业,二是蛋鸡产业,三是奶牛产业,四是生猪产业,五是蔬菜产业,重点是蔬菜和茶叶。在现有蛋鸡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扶持两家企业,增大规模,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鸡,做大做强蛋鸡产业;以奶牛场落户我镇为契机,发展牧草种植,在2013年增加牧草种植1.5万亩,新**池500口;建成年出栏60000头的**信生猪养殖基地,通过**信公司的带动,在立京村发展100户养殖大户,将立京村打造成生猪养殖专业村;在蔬菜产业上,新增大棚220个,建设沟渠10公里,通过二村、大水塘村2000亩的2个蔬菜核心区带动农户种植3000亩蔬菜,建成5000亩蔬菜基地。为满足全镇蔬菜交易需求,建成1个高标准的蔬菜交易市场;扶持南贡河、由由、紫江、绿康四家茶叶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并通过企业带动大石板村、坝子村发展茶叶种植,建成大石板、坝子2个茶叶专业村,使茶叶种植新增2.4万亩,建成4万亩茶叶种植区,同时,建500平米的茶青交易市场。通过种养结合,完善有机肥厂、沼液管道、机耕道、观光通道、生产便道等设施建设,形成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最终建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三、请求解决的困难由于我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多、涉及面广、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大,恳请省农委解决以下困难:

(一)恳请省农委予以解决220个蔬菜大棚、10公里的沟渠、10公里的机耕道及一个配套检测室、管理房、冷库的蔬菜交易市场的建设资金。

(二)恳请省农委给予我镇4个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指标,以解决茶叶种植10公里机耕道、生产便道、水池等基础设施;协调相关部门完善8公里的茶园观光通道,使4万亩茶园连成一片。

(三)恳请省农委加大对**现代、长生源的扶持力度,帮助其扩大规模,解决两家蛋鸡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四)恳请省农委加大牧草种植及运输的扶持力度,给予解决500口水池、14公里的机耕道及沼液输送管道资金。

篇3: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经济仍然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 农业的传统粗放经营模式仍然存在, 在规模和效益上较世界现代农业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还很漫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形式, 通过促进土地要素的规模化经营、高效集聚资金要素、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创新推广农业技术来实现区域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农业的产业化运营。

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对传统农业是一种变革, 打破了传统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了规模集约化生产, 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农业的高效优质可持续的发展也有着促进意义。因此本文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机制的完善, 促进园区的健康有序的运行, 另一方面也对促进农民增收、区域农业发展以及园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集聚, 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运行中的主要难题。在宏观政策上, 要执行中央对于土地承包制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 在微观运行中, 要打破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 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产生规模效益。根据当前农业示范园区现状, 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发展灵活性的土地流转机制, 打破传统束缚。

在园区土地流转方面, 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以政策支撑, 以园区项目建设为切入点, 要深入探究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体系、土地流转纠纷处理体系、土地流转流程体系、失地农民妥善安置体系。要充分权衡土地流出方、土地流入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根据当前现状, 我们要充分完善、着重培养以下土地流转机制: (1) 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投入园区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当中, 根据土地的质量和实际产量来参与园区的经营利润分红。 (2) 土地信托服务。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按照土地使用权市场的要求, 依据相关法律程序将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 实行集中规模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咨询服务、对流转后的土地使用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 (3) 反租倒包。园区在将大规模土地流转后, 将土地集中开发利用, 根据园区的功能不同将土地划分为若干功能小区, 再转包给有技术的农户。仍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既维护了农户的自身利益, 有利于农户的精心管理经营, 又将园区的发展与农户利益紧密结合, 带动园区的整体健康发展。 (4) 租赁制。根据协商的期限和租金, 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园区企业, 园区企业则根据土地的位置、质量等级, 付给农民租金。

2 资金筹措机制

农业一直有着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的弱质性, 因此如何增强园区的投资吸引力, 集聚更多的资金成为园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谁投资谁受益, 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政府投资为导向, 以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投入为主体, 以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2.1 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投资

对一些社会效益良好, 生态效益显著, 农业高新技术突出, 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带动作用的园区, 应以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例如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设立的高新科技示范项目, 其投资主体和投资金额为中央财政600万元, 地方政府600万元, 银行贷款600万元, 企业自筹300万元, 投资比例为1:1:1:0.5。

2.2 依靠园区经营主体, 吸引社会各界投资

在园区建设之初, 离不开政府的投资支持,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依靠园区经营主体和社会各界投资, 才是园区筹资的根本之策, 才能使园区的发展适应市场环境的竞争, 保障园区的健康高效发展。通过完善园区的投资环境, 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 来广泛集聚社会资金, 推动园区经营主体以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来投资, 完善园区资金筹措机制。

2.3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投融资方式, 具有风险高、回报高、融资方式灵活的特点。面对我国农业园区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具体做法: (1) 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 (2) 在园区内成立风险投资公司, 资金来源于国家项目支持, 社会集资和吸纳外资。例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在依托以形成的环境条件下, 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 引导园区高新企业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 创业公司向孵化企业参股投资, 投资服务公司向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在3~5年内由企业回购股份。

3 人才引进机制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 例如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生产者、产品营销人员、农业种养能手等。在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才智, 对园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园区的高效发展。

3.1 建立人才集聚机制

首先建立人才回流机制, 回流劳动力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培训;敢于接受新事物, 有新的生产观念和经营理念;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积极接纳有志于投身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回流劳动力。其次建立人才信息网, 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掌握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情况和园区内人才流动的供求状况。

3.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健全考核机制和绩效机制, 将人员报酬与贡献度挂钩, 对生产效率高、销售能力强、科技研发能力高的人员, 根据贡献大小实行奖励。

3.3 合理构建人才管理机制

首先鼓励人才流动, 打破现有制度的壁垒, 允许人员根据自身所长来疏通人才流通渠道。其次对于高新技术研发人员, 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客座制, 可以兼职、停薪留职或辞职, 制定灵活的管理模式。

4 技术创新机制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充分运用多种农业高新技术, 将信息遥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园区农业生产中去, 实现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 全面提升园区农业技术水平。

4.1 明确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的创新能保证园区的发展活力, 给园区注入新的动力。各农业园区应根据自身产业特色, 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 着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如基因技术、移植技术、细胞技术等, 开展各种特色种养殖。

4.2 完善农业科研体系

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理顺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的关系, 加快农业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充分发挥园区的带动、示范辐射功能, 引导周边农民使用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各类适用技术。

5 组织管理机制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 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原则, 并要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 充分发挥园区经营主体的主导地位, 建立“科研—农业生产—贸易”一体化的企业经营机制。

在园区建设之初, 由于各方关系需要协调, 各方利益需要权衡, 可由政府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 与科研院所、国土、工商、财政税务、金融、城建、企业、农户等协调。进入建设发展阶段后, 要由企业经营主体对园区进行企业化管理, 政府部门应退出园区的主导工作, 发挥服务协调作用, 不得干预园区的生产经营管理, 让园区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化运作。

参考文献

[1]陈世雄, 雷海章, 査金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 :92-94.

[2]徐克勤.农业科技园特征与运行机制初探[J].苏南科技开发, 2004 (11) :34-35.

[3]江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许亚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03.

[5]黄修杰, 陈栋.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探讨—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14) :6127-6129.

篇4: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摘要:为推进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本文在充分调研相关管理部门和园区经营主体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化基础数据标准建设方案,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的分级、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特征以及标准的组织格式。

关键词: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数据;标准

项目名称:“西南地区特色产业农村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来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4BAD10B04)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05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高效农业示范园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是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先进科技转化的中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区、新型农民的培养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是快速做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水平的强力“推进器”、“发动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火车头”。具备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能招商引资的条件和功能。

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共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26个,这些园区在地域上分属不同的州、市,在行业上分属不同农业领域,批准建设部门也不同,运营管理模式各异,在对同一事件描述时没有统一的术语和规范,使得园区之间的经验交流、数据共享、考核评价等存在一定阻碍。为此亟待制定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来消除这一障碍。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建设方案,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的分级、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特征以及标准的组织格式。

1制定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的原则

1.1简单性与准确性

设计标准应简单,易于掌握,但需在二者之间作权衡。只追求简单性易导致描述不够精确,降低了检索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

1.2互操作性与易转换性

互操作性是在数据标准下建立的数据不仅能为自己建立的应用系统所操作,还应尽可能地为其他组织所建立的应用系统所操作。易转换性是指所携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可方便地转换为其他系统常用的数据。

1.3统一性

在充分调研相关领域现有的国际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已颁布的并且使用范围较广的相关标准。

2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的建设方案

2.1标准的适用范围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可以对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进行多方位描述、对园区之间的信息交换、交流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为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和规范提供数据支撑。

2.2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类型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是关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的说明性数据。即关于数据集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照系、管理方式等数据集特征的数据。根据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的特点,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可分为园区基础类、园区经营主体类、园区招商类、园区招聘类、园区展示类、园区动态类、园区科技类、园区政策类等8大类。

2.2.1基础类 基础类主要是对园区基本情况、园区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生产运营方式、资金投入等情况的说明,这是园区最基础的信息。

2.2.1.1园区概况 园区概况主要介绍园区基本情况,包括园区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县级)+园区类型(引领型、发展型、追赶型)+名称、地址(市—县—乡(镇)、村+规划面积(覆盖乡镇社区村小组、农户、人口、面积)+投资总额+主导产业+现有经营主体(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从业人数、参与企业与合作社人数+种植业基本情况(产业名称、面积(设施农业面积)、产量、产值)、畜牧业基本情况(产业名称、存栏数、年出栏量(规模化标准养殖量)、年产值)、渔业基本情况(品种、苗种数、年产量(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量)、年产值)、其他产业基本情况(产业名称、数量、面积、规模、年产量、年产值),例如食用菌、基础设施及装备情况等信息。

2.2.1.2园区管理体系 园区管理体系主要是对园区管理信息的描述。包括概述、机制和体制等信息,园区机制包括生产运作机制、生产模式等信息。根据共同性归类原则,它们具有共同性,所以归为一类。

2.2.1.3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是对园区功能的划分,主要包括园区全貌(种植面积、仓储面积、加工面积)、功能区域、核心区域、示范区域、拓展(辐射)区域、建设场景等。

2.2.1.4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反映园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程度,是对园区硬件条件的说明,包括交通通讯设施、装备设施、后勤设施、交易设施等。

2.2.1.5生产经营 生产经营反映了用现代经营理念、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品牌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功能拓展、园区示范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程度。主要包括基地规模、认证产品、产品安全、品牌建设、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园区产值、机械化水平8个亚类。

2.2.1.6园区三产 园区三产是指园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基本情况说明。

2.2.1.7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指园区整合财政资金、推动金融服务、招商引资等聚焦保障要素资源水平,总投资水平包括各级财政投入总量、财政投入总量占农林水路电讯总支出比重、招商引资总额、签约合同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园区总投资比重、园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总额、园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总额占园区投入总额比重。

2.2.2经营主体类 经营主体类是反映园区建设和集聚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程度以及经营主体自身壮大发展程度,包括企业人数、规模效益等信息数据的说明。

2.2.3招商类 招商类是对园区招商引资信息的说明,根据招商引资的进展情况可分为推介项目、招商项目和入园项目。推介项目是指园区拟进行招商引资但还未有商家的项目,招商项目是指已开始招商引资,有商家洽谈,已签订协议备忘录之类的项目,入园项目指已签约,资金到位开始建设的项目。

2.2.4招聘类 招聘类主要是对园区人才需求信息的说明。根据性质不同又分为临时用工、技术人才、企业招聘等信息。

2.2.5展示类 展示类是指利用图像、多媒体、实物等手段,对园区的产品、荣誉、品牌、文化等开展的宣传信息的说明。

2.2.6动态类 动态类是对园区活动、新闻、建设等信息的更新和跟踪。

2.2.7科技类 科技类反映了园区科技服务、科技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及成果转化的程度。

2.2.7.1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是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服务队伍、科技服务内容、科技服务效益、技术培训、院士、教授、博士工作站的说明。

2.2.7.2品种推广 包括优良品种、主导品种的推广品种、面积、产量、产值与覆盖率。

2.2.7.3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包括信息有先进适用技术种类、推广面积、效益、覆盖率。

2.2.7.4转化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转化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信息的说明,包括转化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数量、类别、名称、效益。

2.2.7.5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反映科技研发、新技术、新品种创新培育、科技集成创新、种源收集、引进与创新的能力,包括科技研发、引进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

2.2.7.6大数据智慧农业 大数据智慧农业主要包括大数据农业系统,园区智慧农业系统(互联网+物联网),水、肥、病虫害预报防治系统等信息。

2.2.7.7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包括网络市场平台、生产远程自动控制系统信息。

2.2.8政策类 政策类是对园区涉及政策信息的说明,包括国家政策、省级政策、园区政策。

3 结语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础数据标准的建立对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化建设具有高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时,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基础数据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信息技术和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标准规范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白降丽,彭道黎,杨馥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03):190-192.

[2] 钟甫宁,孙江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现代农业,2007,13(01):21-27.

篇5: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一、工作要求

坚持“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创新思路,转变方式,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着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突出重点产业,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注重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作目标

全面启动113个园区创建工作,建设园区主要基础设施,打造园区生产基地、培育园区经营主体,销售园区生产商品,园区效益逐步显现。30个省级重点园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生产功能基本完备、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全程追溯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示范效应显著。

——生产基地建设目标。每个园区都要建设符合产业要求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核桃以及优质粮油等高标准生产基地80万亩以上,建设畜禽和特色渔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区16个以上。

——商品化生产目标。农产品商品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启动园区农产品储藏、加工、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产品实现分级包装和商标注册,开拓稳定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商品率达到80%以上。

——经营主体培育目标。每个园区均有企业入驻,成为产业化经营主体和核心。培育和引入150家以上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园经营,组建20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促进“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生产经营效益目标。每个园区均有产品品牌和一定规模的产品销售。培育10个以上优质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园区农产品获得地理标识和原产地认证,50个以上园区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销售利润50亿元以上。

三、工作原则

(一)规划引领,科学化发展。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园区建设规划要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镇建设等规划相衔接,突出主导优势产业,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和结构布局。强化规划监管,确保规划引导实施。

(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参与,强化扶持引导,按照“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突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完善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

(三)主业突出,商品化生产。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主导产业,实行连片开发,注重产业化经营,建设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园区。用抓工业产品生产的方

式抓农产品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强化分级、包装、保鲜、储运、品牌管理等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扶优扶强,动态化管理。通过制定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考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和增比进位,建立扶优扶强的良性竞争机制。对不按规划实施,管理混乱,产值低、效益差的园区不再纳入示范园区管理。

四、重点任务

(一)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尽快出台省级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及资金统筹、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文件。印发《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编制导则》和《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管理和考核制度》。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并报省联席会议和牵头指导单位备案。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供销社、各金融机构,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二)完成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省农委牵头编制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依据规划编制导则和园区建设标准组织编制园区建设规划。其中,省级重点园区建设规划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牵头指导单位审批后,送省联席会议备案;其他园区的规划审批程序由各市(州)人民政府确定,审批后报省联席会议和牵头指导单位备案。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省发展改革委、省气象局,各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加快水、电、路、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畜禽标准化圈舍以及渔业规格池箱等配套装备设施,不断提升园区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供销社、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旅游局、省气象局、省通信管理局、电信贵州公司、移动贵州公司、联通贵州省分公司、贵州电网公司,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四)构建园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物流设施,延伸产业链条;与超市、高校、城镇社区等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在城镇农贸市场和社区设立直销点,开展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经营,促进产销衔接。积极引进和创新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信息化技术运用,提升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配备园区农技服务人员300名以上,培训园区农业从业人员10000名以上,建立病虫害监测防治点5000个以上,建设小气候自动观测站100个以上,建成园区动物防疫室15个。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供销社、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气象局、省农科院,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选一批园区项目,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通过会展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面向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东盟等重点地区,开展园区招商活动。省农委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园区专题推介会,强化园区产品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供销社,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六)加强园区建设指导工作。举办园区创建管理培训班,围绕规划编制、园区建设标准与园区项目等方面内容开展培训;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烟草专卖局、省粮食局、省供销社等部门要专项组织检查园区建设

进度和规划落实情况。加大园区建设宣传力度,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抓好典型。下半年,召开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观摩暨推进会。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供销社、省科技厅、省气象局、省农科院,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省领导为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农委,省农委主任兼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各明确1名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承担园区建设的协调职责。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

(二)强化责任分工。农业、发展改革、财政、国土、水利、交通运输、科技、气象、电力、税务、金融等省有关部门(单位)依据各自职责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其中,省农委负责指导茶叶、水果、优质粮油、特色杂粮、特色渔业和非贫困县的蔬菜、畜牧、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省扶贫办负责指导中药材、核桃和贫困县的蔬菜、畜牧、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省林业厅负责指导油茶、花卉苗木园区建设;省烟草专卖局负责指导烤烟园区建设;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供销社负责指导部分园区建设。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园区建设组织领导工作。

(三)加大财税支持。省财政从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3亿元,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新增资金。通过竞争立项或建立绩效目标考核评估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支持园区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合力支持园区建设。进入园区的企业享受国家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扶持政策和当地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四)强化金融服务。鼓励农行、农发行、国开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建立农业项目优先贷款和最低利率贷款机制。对园区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创业者,优先提供贷款。对园区创业妇女,优先提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加快推进园区11个品种农业保险及烟叶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鼓励各地将园区内其他特色品种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试点,实现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五)保障建设用地。大力推进园区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参与园区建设和经营。凡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厂化养殖场、温室大棚等用地,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管理用房、农资仓库、农机(具)库房、晒(堆)场等临时配套设施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向园区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工项目倾斜。

(六)强化人才支撑。省内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要积极为园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进入园区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以科研成果参股、领办或新办企业;鼓励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到园区创业就业。

(七)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完善的动态监测和考核体系,把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目标考核内容,逐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园区建设进度情况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园区建设动态监测情况在省主流媒体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1.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分类统计表

2.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览表

篇6: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园区建设标准:

(一)综合性封闭型园区。

(二)高标准专业型园区。

(三)科技性聚集型园区。

关于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不仅链接了国际平台,也是加入WTO中国农业的必然趋势,更是繁农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要纠正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把园区作为花瓶摆设;二是把园区视作包袱累赘。要充分认识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深层意义,应以建设工业园区那样的热情来建设农业园区。建议对农业园区工作高度重视,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构件来抓。专门制订扶持农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成立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农业园区建设提供服务。

(二)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通过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通过发展农业设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因此,建设农业园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要运用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使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相连的桥梁,要用新的理念建设和管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首先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要把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主要是增强服务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抓好典型推广,在制订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引导发展上多下功夫,对园区的具体经营则不要太多干预。政府、企业联手,利用农业龙头企业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密切关注农业科技发展情况,有选择的引进新品种和有关科研单位联手开发适合我区的新产品。

其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产品优势,合理定位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要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要在致力发展农业园区的同时,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引进品种和设备,产品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既得租金,又挣工资,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多方筹措,增加投入。建设农业园区在资金筹措上要走“政府搭台,社会联手,企业唱戏,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路子。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和扶持政策,同时要管好和用活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建设项目资金应集中捆绑,主要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议晋中市建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扶持资金,用于重点园区和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开发的扶持。另一方面要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各类社会资金。引进民资和外资投入园区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示范园区承包开发。在搞好园区规划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业主,广泛吸引外资企业、龙头企业进区开发建设,把农业园区建成吸纳国内外资

金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引进业主作为增加园区投入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举措。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园区要有稳定的科技依托单位,做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使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在园区转化应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四)激活机制,农民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造就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氛围,使农民成为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1.完善耕地流转机制。当前农村的土地政策是集体所有制前提下的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园区建设涉及了众多农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对耕地的依恋,往往使农民在土地流转连片集中时,或索价太高,或难以协调一致,这样就造成引进业主困难,导致一些项目流产。因此,建议晋中市完善耕地流转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制定有利于改善环境,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鼓励政策,使农民变消极为积极,支持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

2.探索土地折价入股。采取土地折价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更能激发农民建设园区的热情,或采取保证一定租金,部分参与分红,使园区成为农民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土地利润分配的办法,一方面使农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另一方面使土地以新的形式转换成对农民生活的长期保障,既保证了农民切身利益,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

篇7:海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最终版)

海南省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2009年2月份开工,地址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货运大道(规划)富教段,示范园已落实土地面积438.3亩,总投资10158万元,2009示范园计划投资24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493.31万元。现已建成棚室31555.2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1栋智能连栋全控温室2491.2平方米,3栋镀锌钢结构连栋大棚8064平方米,70栋单栋大棚21000平方米)。1栋镀锌钢结构连栋大棚正在建设之中,2500平方米智能全控玻璃温室已完成整体设计和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动工。

共配套与管理服务设施建设顺利。项目建设区已经具备了一纵、二横和一环道路主支路构成的基本框架,修建好1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并种植完成停车场周边绿化树木;500米的观光长廊已建成,该长廊具备了观赏功能,已成为园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示范园从英国引进新品种“巴特” 南瓜在园区内试验示范,计划试验示范成功之后在海南及周边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由英国JDM食品公司负责出口到欧盟。

示范园拟设瓜果菜新品种展示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将主要集中展示国内外瓜菜新品种2000多个,展示海南瓜果菜的各类活植株有300个种类。目前已确定了英国、美国等五个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上百个单位参加,并收到参试品种526份。

示范园区内新建生物农业技术研究院,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发与中试。计划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院士研究区域、中试车间、研究员休息区,研究院配套工程等。建成后,研究院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教授、美国3%超敏蛋白发明人韦忠民博士及吴明珠教授设立工作室,以研究良种、细菌、真菌、植物免疫、生物纳米技术、新型高效生物菌剂、高效降解纤维素菌等。

儋州佳龙哈密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篇8: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1 园区建设经验获全国“两会”代表好评

2014年3月, 园区建设经验以崭新的面貌和骄人的业绩, 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两会”新闻中心指定的国家主流媒体之一的《中国网》, 以“吹响奋进的号角—松桃加快推进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巡礼”为题, 编入“两会”专刊, 推荐给全国“两会”代表, 获得“两会”代表们的广泛赞誉。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长王秉清;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束晓梅等代表拿到该书阅读后赞不绝口。

2 园区建设成效获全省“绩效考评一等奖”

2014年7月, 园区建设成效在全省32个重点农业园区考评中, 荣获省绩效考评一等奖, 省财政奖励500万元。

3 园区公羊特征获全国“羊业大赛一等奖”

园区成功引进的全国100强牧业、全国十佳标准化肉羊示范场、四川大哥大松桃努比亚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1.75亿元, 在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占地2000亩, 建起高标准的3000只种羊繁育示范基地。2014年9月, 在中国羊业赛羊大会上, 松桃选送该该园区的大耳种公羊, 通过对其身高、体型、体重等种用特征进行评比, 获全国羊业大赛一等奖, 获奖金5000元。该企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10+1”发展模式收效良好, 截至2014年底, 已建立8个养殖专业合作, 带动贫困农户860余户。计划到2015年内, 将在松桃28个乡镇成立20个努比亚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公司对下属的所有养殖户, 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免费提供种羊的保健药品和预防疫苗以及技术资料, 定期集中培训和技术交流, 统一饲养管理模式, 统一免疫程序, 统一规章制度, 统一种羊饲养标准和选育标准, 统一定价回收种羊、商品羊, 统一销售价格, 实行三级管理机制, 确保合作社成员能够健康、良性发展。据测算, 以每个合作社社员饲养种母羊10只、种公羊1只计算, 可年繁殖二代种羊20只、商品羊20只, 价值6万余元, 除去饲养管理费用, 年利润在4万元以上, 全县的2000户合作社成员, 可年生产种羊10万只、年产商品羊10万只规模, 年产值将达3.2亿元。松桃将以努比亚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区企业引领带动, 力争在3年内建成“努比亚种羊生产基地县”。

4 园区种猪规模贵州居首, 配套设备达国际标准

园区成功引进全国500强企业、部级畜禽标准示范场、四川华西希望集团德康牧业, 总投资11亿元, 在盘石园区已建成了养殖良种猪5000头、年产优质仔猪10万头的种猪场, 于2014年5月猪场已全线投产。该企业通过“公司+家庭牧场”的发展模式, 带动500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 实现户均年养猪增收10万元以上。园区的这个现代化种猪场其规模在贵州居首, 配套设备达国际标准。松桃将以园区的德康牧业引领带动, 力争在3年内建成“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5 园区成功培育高档肉牛新品种, 该技术创新在全省领先

园区成功引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贵州梵净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1.2亿元, 在2.3万亩的“黔东草海”内建设有万头肉牛肉羊草食动物产业体系。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集肉牛良种培育、肉牛标准化饲养、高档牛肉生产和产业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领航团队。为加快肉牛改良, 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增加农民收入, 出巨资引进“国宝和牛”50头及配套冻精, 用“国宝和牛”与本地黄牛、思南黄牛、西门塔尔牛等肉牛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及增重情况进行对比试验, 从而筛选确定最佳牛肉生产品种组合, 发展高档肉牛产, 至2014年底, 该企业已被农业部认定为“部级畜禽标准示范场”, 成功培育了20余头“梵净山黑牛”新品种, 该技术的成功, 为全省乃至全国提高肉牛品质发展高档肉牛具有深远意义。据查阅资料, 引进“国宝和牛”培育高档肉牛“梵净黑牛”新品种, 这在贵州还是唯一, 松桃将以贵州梵净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引领带动, 力争在3年内建成“梵净山黑牛生产基地县”。

6 园区建起5万t牧草加工厂, 年加工量在全省同行领先

篇9:松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对策研究

1 现代农业园区特点

现代农业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

1.1 形式上

打破分散、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1.2 模式上

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1.3 突出体现农业科技作用

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子。

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要性和必然性

2.1 重要性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也给人们展示了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2013年3月以来,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对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总体要求,我市围绕“把园区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副产品加工的聚集区、体制机制和科技成果集成和创新的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扶贫攻坚的示范区”的目标,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跨县、乡连片规划建设园区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我市1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必将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增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2 必然性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大提高,要求生产要素重新组织,在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而园区正是这样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了困境,而农业示范园的出现,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世界先进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冲击的产物。

3 现代农业园区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

3.1 基本特征

从全国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践来分析,农业园区明确具有“三高一新”基本特征。

3.1.1 农业科技含量高

瞄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引进、消化、创造。突出技术的集成与配套,以生物技术为重点,加强种子种苗、设施化栽培、工厂化立体种养、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农业科技总体水平的提高。

3.1.2 科技成果转化率高

重点突出科技与市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园区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3.1.3 综合经济效益高

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突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园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用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使园区效益达到大面积生产的5倍以上。

3.1.4 经营管理机制新

改变以往计划经济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化经营管理运行制度,推进“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2 现代农业园区功能

3.2.1 社会功能

主要包括展示示范功能、导向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

3.2.2 经济功能

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功能、孵化试验功能、企业赢利功能。

3.2.3 生态功能

主要包括休闲观光功能、生态环保功能等。

4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4.1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及规划情况

銅仁市共有15个省级园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园区5个、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3个、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3个、油茶为主导产业的园区1个、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园区1个、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园区1个、空心李为主导产业的园区1个。园区均布局在国道、省道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产业优势突出,规划建设的园区国土面积2480.6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38万公顷,非耕地面积10.92万公顷;覆盖农户15.5万户、61.5万农业人口,其中覆盖扶贫对象人数13.8万人。拟通过3~5年努力,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副产品加工的集聚区、体制机制和科技成果集成创新的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4.2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效

4.2.1 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分管副市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农委下设办公室。各区县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专人入园办公。

4.2.2 规划评审全部完成

为达到规划编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按照《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和《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组织编制建设规划要求,实行区县评审、市级评审,层层把关,完成了15个农业园区规划。

4.2.3 配套设施明显改善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15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总投资78.42亿元,新建园区产业路1228.19千米,水池8.19立方米,沟渠(含管网)970.84千米,供电线路507.57千米,设施大棚54.05万平方米,喷滴灌3269.9千米,标准圈舍19.86万平方米,冷库1.12万平方米,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明显改善。

4.2.4 经营主体基本构建

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园区经营主体形成。2013年1~12月,农业园区共入园企业233家,其中:投产企业195家、达产企业140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入驻农民专业合作社241家,合作社社员1.73万人,从业农民24.89万人;发展15个家庭农场、1255户种养殖业大户;完成农业园区招商签约项目50个,签约资金98.68亿元,到位资金4.7亿元。

4.2.5 农业园区效益初显

园区的茶叶、蔬果、核桃、中药材、油茶及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建设种植业基地2.89万公顷,实现总产量44.97万吨,养殖业出栏生猪50.65万头、山羊21.84万只、牛5.25万头。2013年1~12月,我市15个省级园区完成总产值45.17亿元,其中:30.94亿元;二产7.44亿元;三产6.79亿元。基本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效益开始显现。

4.3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园区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大部分园区办都是临时机构,工作人员多是抽调,力量较弱,抽调的部分人员还没脱离原单位本职工作,人员数量和配备上还不能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4.3.2 园区主导产业不够突出

部分园区工作思路不清,产业发展规模小,生产区域分散,品种多而杂,农业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

4.3.3 园区的投融资难度较大

园区的投入渠道较少,部门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金融部门贷款门槛高,企业贷款融资困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4.3.4 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大多采取整合部门项目、争取部门项目建设园区的方式进行,项目争取、资金整合难度大,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

4.3.5 园区的总体进度不理想

部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慢,科技支撑不够高,入园的规模企业少、实力弱。

5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调整和充实园区管委会、园区办人员。对园区建设工作实行“双督查制度”,一是由市园区办和市直相关部门抽专人组建督查组,实行每月一督查一调度一通报一排名制度;二是由市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对各园区建设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继续实行市直相关部门对15个园区建设进行挂帮指导制度。

5.2 加快设施建设

加快水、电、路、通讯、环保等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畜禽标准化圈舍以及渔业规格池箱等配套装备设施,新建一批储藏、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设施,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装备水平。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工程推进农田设施建设,逐步向“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电能保”,通信在园区全覆盖,农产品加工区有宽带互联网。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5.3 培育经营主体

通过引导转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招商新进一批、借处外力挂靠一批园区经营主体,积极培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园经营,组建农民合作社,完善“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

5.4 建设五个平台

各园区结合实际,完善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逐步形成“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组建土地流转服务工作队,抓好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明确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为园区企业,搞好融资协调服务工作,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通过园区从业人员培训、生产技术示范、标准化生产等方式,充分依托园区现有人才、科技资源,搭建园区技术支撑平台。抓好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市、县政务网,加大对园区建设、产品展示、工作动态等方面的宣传,利用淘宝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介、销售园区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大与科研院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合作,组织园区参与人才招聘会,加强人才平台建设。

5.5 积极整合资源

集中各种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是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保障。一是要增加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园区主体贷款贴息,土地流转、农业设施建设、“三品一标”建设补助、人才培养、考察学习等;二是要加大整合力度。加强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整合;三是强化金融投入。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以担保公司为主體的涉农贷款担保体系,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探索发展“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政府”等信贷模式。

5.6 突出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园区建设的成功与否。一是要进一步编制农业园区的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库建设;二是要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强化项目推介;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定点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使更多企业入驻农业园区,增强农业园区建设的动力。

5.7 完善相关政策

市级应出台《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实施意见》、《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实施办法》等有关的政策文件。各区县要配套出台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土地流转平台、资金统筹、金融支持、科技与人才支撑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快全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伍冠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1(05)

[2]2013年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方案.2013

作者简介:

上一篇:以糖代谢干预为基础的新药研究与开发下一篇:朱庄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