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投资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其面临的研发风险、融资困难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保险工具支持其发展的机理,提出了运用保险工具缓解研发风险、融资困境的途径和模式,以及发挥保险作用需要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小投资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投资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投资公司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渐复杂,给投资公司带来了诸多的风险。所以,投资公司应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以保证投资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从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入手,探讨了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投资公司存在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具有多样性。财务风险的综合管理不但有助于增强投资公司制订重要决策的能力,为投资公司实现价值最优化提供多种途径,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管理的方式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共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应根据管理指标系统,按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找到内控的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的计量、风险限额的确定与分配、风险监控,同时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从动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投资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投资公司在筹资环节存在的问题: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化,无法满足高科技创新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国外先进经验表明,只要是有承担风险能力、具有一定资金的企业、个人都可以成为风险项目的投资人。目前,我国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的公司大多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大多数民间资本无法顺利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使风险项目的选择及风险投资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我国新兴创业企业的正常发展。

1.2投资公司在培育环节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单位监管不到位,未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

一是缺少专门从事风险投资行业的人才。由于投资行业既涉及高科技领域,同时也要涉及审计、评估、投资等相关领域,不但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懂业务、理论,而且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投资公司正是缺少这样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投资公司发展的瓶颈。二是对项目单位监管不力。由于投资公司每年投资项目众多,再者出资后,只是派一名董事或财务经理对项目单位日常业务进行监管,故无法对所投资金的使用方向是否正确、财务管理是否规范、人事任免是否妥当进行有效的监管。每年年末也只能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年终总结、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等资料对其当年的工作做出表面的评价。三是无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来约束项目单位。虽然投资公司从股权关系上对项目单位具有领导权利,可由于投资公司与项目单位有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投资公司对项目单位财务制度没有天然的管理权限。例如,由于项目单位执行与投资公司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导致投资公司在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无法将项目单位的会计报表准确地并入投资公司,未能整体反映集团的财务状态和经营情况。

1.3投资公司在退出环节存在的问题:缺乏畅通的退出途径,未从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一是退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投资公司从选择项目单位到最后收回投资,均选择IPO上市、转售股权、破产清算收入作为收回投资的方法。而在我国,通过上市审核需要极其复杂的程序和苛刻的条件;出售股份的产权交易市场在国内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创业板市场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投资公司通过向项目单位提出破产申请方式收回的投资额往往不尽人意。二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投资公司从项目单位分配得到的股息、红利及投资收益仍按照税法规定比例征税,并且对于股权退出收益征收营业税,严重阻碍着我国投资行业的发展。

二、投资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2.1提升风险与责任意识,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集团企业所属母公司、子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参与、配合和支持。改变当前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育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成功进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在具体的管理上,要做到有明确的内控标准,业务有系统的流程,操作有详细的手册,过程有动态的监控,事后有严格的考核。让每一名员工在自身工作中切身体会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让风险管理深入人心,使风险防范成为—种自觉的意识,自觉规范自己行为。

2.2建立风险信息管理,完善控制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和外部各种传播媒介,可以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信息,为正确进行风险管理创造条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对银监会要求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并能自动提示,对公司内各级机构、各部门、各类业务发生的交易情况,特别是大额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由组织机构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组织机构体系是硬件,内部控制制度是软件,要保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发展。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和管控方法集团公司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和经济性原则建立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利用主要财务报表一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包含的有关内容,构建合理、科学、有效的指标,对包括融资、投资和资金运营等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就—些特殊风险提出防范管理措施。

2.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保障股东的权益。首先,改善董事会结构,增加独立董事。执行董事比例过高,特别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一,会导致内部人控制。内部董事属少数派董事会,国有投资公司对子公司的要求,独立董事可占1/3,以提高独立董事行权的有效性,达到制约大股东的操纵,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其次,建立董事会的内部专职委员会,在各专职委员会内合理配置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与独立董事的比例,强化董事会的执行功能。再次,独立董事的选聘要进行市场化运作,可以广纳贤才,提高董事会的质量,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监管,确保独立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2.4开拓风投公司退出新途径,发行股票上市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风险企业被兼并收购是投资收回最迅速的方法,股份回购作为一种备用手段是风险投资能够收回的一个基本保障,而破产清算则是及时减小并停止投资损失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不能绝对地去评判某种退出渠道的适合与不适合。作为风险投资公司,在决定退出投资时,应根据风险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灵活地选择退出方式。

2.5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公司的战略协同与财务监管机制有着一定的关系,目的在于不断强化子公司的财务预算管控力度。将全面预算落实到实处,有效保障了公司权力的优化配置。公司应根据按年、季、月编制财务预算的情况,深入细致的分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弥补,并科学合理考核与评价预算执行结果,加强改进完善,全面综合目标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从而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三、结论

总而言之,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门学问,如何行之有效地规避风险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工具,怎样利用风险投资是当下财务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而且纵观当下,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此我们还应该积极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储备,实现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质”飞跃。■

参考文献

[1]王豫玲.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F].经济研究导刊,2011,(2).

[2]陈瑾.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体制研究探讨[J].商业会计,2012,(9).

[3]刘秀梅.试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8).(1).

[4]沈祥明.对集团公司财务风險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3,(20).

作者:吴伶伶

中小投资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论文 篇2: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其面临的研发风险、融资困难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保险工具支持其发展的机理,提出了运用保险工具缓解研发风险、融资困境的途径和模式,以及发挥保险作用需要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保险 研发风险 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对于繁荣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增强技术创新动力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研发风险、融资困难等。保险是风险管理重要的手段,担负着资金融通功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保险工具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保险可以发挥作用的方面予以阐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1 企业规模有限,资金实力弱,研发风险大。科技先进性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研发是保证科技先进性的技术保证。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既面临普通中小企业共同的风险,又面临独特的风险——研发风险。研发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内外部环境不稳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会出现研发决策失败、研发周期延长、研发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等风险。

1.2 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始终是困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企业规模、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可抵押或质押资产等信息,但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重型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记录未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偏高,出于控制信贷风险考虑,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证券市场门槛高,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融资标准。财政优惠政策难以惠及,税收政策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受到很多限制。

2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机理

2.1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职能。经济补偿是保险的本质功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承担研发失败风险,研发关键人员的意外伤害损失,通过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可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损后补偿提供资金来源。

2.2 资金融通职能。资金融通职能是保险的派生职能,通过保险资金的积聚和运用,参与社会融资。保险投资渠道逐渐放宽,保监会也一直鼓励险资投资实体经济,尤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3 社会管理职能。保险公司通过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提升内源性融资能力。通过引入保险机制,有效减少融资纠纷,降低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风险,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

3.1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科技保险是运用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是对科技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各类风险导致科技企业的财产损失、利润损失或科研经费损失,以及对股东、雇员或第三者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现实伤害而应承担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给予保险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保障方式。科技保险通常由一系列产品组成,一般包括产品研发责任险、关键研发设备险、营业中断保险、财产保险、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险、高管及关键研发人员人身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专利保险。此类险种重在为各个发展期的企业提供相适应的风险咨询、风险转移以及风险管理的综合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和分散风险,有效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3.2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由于保险具有资金融通的职能,因此,面对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困境,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创新为企业增信,通过创立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境。

3.2.1 创新保险产品。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增信的主要保险产品,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在企业购买信用和保证保险后,由保险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信用的担保人,在企业无法向贷款机构履约时,由保险公司向贷款机构提供保险赔偿。例如,开发和推广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短期履约保证保险,在中小型科技企业购买该类保险后,银行可以在贷款额度内为其提供资金,企业按时还款后,享受保费一定比例的补贴,如果企业无法按时还款,则由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一定比例的保险赔偿。其中,保费补贴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政府通过为中小企業提供保费补贴,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带动大额社会资本,缓解资金困境,同时,银行做为履约保证保险金的最终补偿对象,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3.2.2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除了在操作层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外,保险监管部门及保险公司可以在政策层面积极谋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小微投资基金以及投资中小企业债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将保险运营中积聚的闲散资金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可以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也有助于保险公司履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4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

保险公司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产品之后,需要探索有效的运作模式,将政府、其他金融机构和保险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保险工具的作用。

4.1 “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不需要抵押,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财政资金提供贷款利息和保费补贴,使无担保、无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4.2 保险公司设立投资机构模式:保险资金量大、周期长,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投资者。针对处于发展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保险公司独立或与其他企业、金融机构合资成立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项目投资等服务。

4.3 “保险+担保”合作模式:由保险公司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签订贷款担保协议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保险,若贷款逾期,企业无力偿还借款,先由担保机构先行偿还,再由担保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赔偿之后,保险公司享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追偿的权利。该模式降低了担保机构的运营风险,通过担保机制基础之上的保险机制,降低了企业获得担保的难度。

5 运用保险工具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5.1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配合,优化政策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不在一朝一夕,提高保险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方面的渗透度,不仅需要大的市场环境有质的改变,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配合也至关重要。保险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配合可以让保险功能得到更大程度发挥。若想短时间内有一个突破,争取政策支持,以获取更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努力推动地方政府运用保险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保险服务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引导政策。

5.2 借助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利用社会中介力量,控制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平台提供技术咨询、科技项目评价、市场信息、人才服务、融资渠道、科技政策、法律会计等全方位服务。保险公司利用平台上的社会化服务,完成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科学评估其经营风险,将每一笔保险业务和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5.3 加强保险市场主体建设,提高保险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保险公司可以设立专营中小企业融资类保险产品的专业机构,推动有条件和实力的保险机构大力开展辅助融资类保险业务。强化产品创新的监管支持,快速审批辅助融资类保险产品,给予创新性的保险产品排他性保护,适当上调分类监管评分,引导和鼓励保险机构推出适合企业特点、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早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的保险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承保手续,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扩大产品营销网络,改进经营部门考核办法,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安长,李颖.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作用空间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

[2]胡援成,吴江涛.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及金融创新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

[3]畢守峰,孔欣欣.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9).

[4]章铖.保险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2012(7).

作者简介:段铷(1976-),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讲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作者:段铷

中小投资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论文 篇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能完全避免的,因此,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可以概括为存在于中小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测或控制因素的影响,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伴随着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财务风险的管理也逐渐受到企业界的瞩目。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投资缺乏科学性问题、资金周转不及时和贷款陷入恶性循环等问题,提出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合法经营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和初始资金结构的控制等策略。

[关键词] 财务风险;中小企业;资金

从当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问题,对于推进我国中小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是从中小企业入手,提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使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更加稳定,保证资金安全,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中小企业在以后的财务风险控制中开展活动提供了参考和重要依据,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导致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因素。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行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研究的重点是风险的客观性,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

(2)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抑制风险的发生和降低其破坏程度。

(3)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收益。

(4)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5)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要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使企业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2.1 投资缺乏科学性

中小企业投资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完全靠企业的一两个领导拍板定案,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程序可以遵循,投资什么项目、投入多少资源完全由领导说了算。显然,中小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领导的决策在缺乏科学依据或者论证的前提下进行,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中小企业在投资时往往考虑当前的收益而没有长远的预测市场,这样的投资项目很容易使公司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经常随意转变投资项目,每转换一次公司都会面临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新的投资必然会影响企业整体资金的运用,转换投资项目的盲目性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综上所述,投资欠缺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中小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2.2 资金周转不及时

资金周转是指企业的资金在购进商品时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随着商品的销售,购买商品时所垫支的货款得以收回,企业的资金又从商品形态回归为货币形态;企业资金的这种随着商品流转而不断进行的,存在形态的转换和回归,周而复始、延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生产资金的构成,指生产资金中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生产资金按照周转方式的不同特点,区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其特点是可以长时间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则按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转移到制成品上,不需要立即在实物上更新,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较长。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原料、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其价值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转移到制成品上,需要在实物上重新购置,因而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较短。

2.3 管理者对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的,并且以家族化企业居多,管理者往往一手遮天、独揽大权,是典型的集权制管理模式。他们往往自身就缺乏风险意识,财务人员也多采用自家亲戚或请代账公司,造成账目混乱,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对财务风险更是全然不知,根本不设立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系统。由于企业管理者本身就缺乏对财务风险预警的认识,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又太低,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差,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较为落后,大部分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因此,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就会毫无招架之力,乃至危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3 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3.1 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

中小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和效益较好的项目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中小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准确的投资信息,并重点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进行严密科学的论证,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否则,出现一点失误,就会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因此,提高决策部门的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决策部门应该通过对资产回报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的期望值和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等因素指标的计算分析,来预测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性,以加强投资风险的预测,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可以比较出这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净现值的期望值是指期望投资回收量(税后现金量)与原始投资量之间的差额。通过NPV的值来判断各投资方案的可行性。风险程度是指期望与实际的偏离程度,也就是概率统计中的标准差。要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全局意识。所谓全局意识,就是要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公司老板要做到的就是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以宽阔的眼界,从战略的高度观察和处理好中小企业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如果发现问题时,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就很难做出科学的决策,势必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难以高标准完成公司赋予的任务。

3.2 合法经营规避资金使用风险

合法经营是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也是规避资金使用风险的第一要素。中小企业必须知道和明确界定哪些业务活动是合法的、可以进行的,哪些是被禁止的。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对所做行业缺乏真正的了解,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获得应该获得的收入,甚至还可能亏本经营,使企业资金使用风险增大。再比如对于创业投资公司,国家明文规定其不能从事房地产投资,那么即使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再高,中小企业也不应该直接涉及。同时中小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以及货物赊销时,应该充分考虑资金回收及回收期限的问题。因为回收期限越长,中小企业所承受的利息负担越重,利润越低,并且中小企业要对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这样公司又损失了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3.3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准确及时地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在投资时要冷静对待。不要只重视眼前利益,更要论证投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未来项目的发展前景是否良好,在决策中尽量做到稳健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最佳组合。中小企业要注重投资决策者的素质培养,加强中小企业市场调研,一定要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将要实施的一系列新举措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估,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不切实际地生搬硬套,盲目行动和要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同时,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在确定投资前要对项目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投资的可行性,让财务分析发挥其作用。再则,中小企业管理者不要将资金投放在很多个项目上,这样不仅会分散投资,而且会使资金变得更加紧张。要尽可能将资金多投放在一些精、专、特的产品项目上,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下功夫,加强自主创新,培养自主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加快升级转型,这才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延志.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J].现代商業,2011(3):43-44.

[2]姜春碧,隋玉明,吕海东.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2 (6): 53-55.

[3]张旭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D].重庆:重庆大学,2012.

[4]袁逸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学术版,2013,6(8):59-62.

[5]陈杰,刘姝威.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0(4):34-39.

作者:刘强 鞠萌萌

上一篇:TPR幼儿英语教学法特征论文下一篇:企业创新管理中的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