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商务英语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材良莠不齐,实时性和地方适应性不强,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高职院校可开发基于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用主义商务英语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实用主义商务英语论文 篇1: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摘 要]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的特质,它面向外贸岗位职业特色,兼具沟通性、文化性的跨国际语言技能和实践技能。如何使技工院校商务英语教学适应职业素养和技能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技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对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和实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翻译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以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学科。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体系中,商务英语是主要应用型英语学科,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要求较高。任何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将会变得十分困难,也有可能直接决定买卖双方交易是否成功。因此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而使商务英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技工院校的生源情况来看,多数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院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模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班级模式的教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导致其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困难增强,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挫败感。此外,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不少学生在纯英语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不多,从而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因素、学生个体、教学方法等,其中教师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引导作用。对我校商务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合理,以“双师型”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学力量,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了担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条件,但其实际教学仍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多数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能力欠强,导致其在实践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不少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对该职业研究和专业背景,缺少商务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从而影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门对我校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较差,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的逻辑思维定式现象较为普遍,很容易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翻译时,学生往往会从母语的思维视角展开思考,“字面直译”现象较为普遍。原因调查发现,学生这类的翻译主要是对英语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不足,缺乏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致。这说明在当前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很少涉及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教学延伸度不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

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翻译不是两种不同语言间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还应包含两种不同文化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传统教学模式以介绍翻译常见的技巧与方法为主,侧重翻译实践。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专业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教学方法,着重结合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多元化涉及商务应用文体和专用贸易术语的翻译,培养较强的商务实践与应用能力。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商务英语文体中,西方更注重有礼有节的文化素养和内涵,用词用语约定俗成,含有特定的惯用套语。教师应侧重中西文化差异的传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时应尽量使译文在风格上符合商务文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增进有效的商务沟通能力。

比如,在翻译商标“Dove”时,不能直译为“鸽子”,因该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象征意义,即“和平的象征”和“鸽派、主和派人物”,并且该商标又有两个不同著名品牌在使用。肥皂商标可译为“多芬”,意喻“润肤芬芳”;巧克力商标译为“德芙”,意喻“牛奶香浓,丝般感受”,这样的翻译不仅能够使文字被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能够遵守商务特定领域的行文风格,文字的表达更加得体,更符合行业的规范,用词意境深远,从而也提升了商品好感度。又如,一个简单的“请”字,在中译英时商务文体中很少用“please”一词,而常用“Would you please...” “We would be grateful...” “It would be greatly appreciated...”等更委婉谦逊的商务译法。由此可见,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各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教学策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对原文表现形式与意义原则上不需要作调整的翻译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习语的民族与地域差异性,在保持原作风格与异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类型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称为“直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强调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训练,既要保持原文生动形象的特色,又要巧妙地运用直译手法保留独特的商务风格。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量新热点词汇,如 “Bubble Economy”,译为“泡沫经济”,“Soft Landing”译为“软着陆”,“One Belt,One Road”译为“一带一路”,这些词都可以引用直译。对于很难或不可能直译的,可采用音译或意译的翻译方式,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和表达的意思,这就更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因此要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贯穿融合到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尝试翻译过程中不断训练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天津的名小吃狗不理包子,直译欠雅观且容易造成曲解,厂家利用谐音译成 “Go Believe”,在西方国家有美好的寓意,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事物,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又如耳熟能详的运动品牌 Nike,在英语中代表胜利吉祥,而在中方文化中音译为“耐克”,暗示该品牌的体育用品系列能经久耐用、克敌制胜,这样的翻译就弥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缺失,最终达到中西文化的紧密契合。

针对商务专用术语,需要遵循商务习惯、结合词语所在的商务背景进行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该类词语时,教师可结合该类词语的商务背景进行讲授,给学生展现词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跨文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进而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强化自身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锻炼。比如,“party”一词,在基础英语中可翻译为聚会、派对,但在商务英语中则多可译为“当事人”或“商务伙伴”等,如“Party A” “Party B”还可表示商务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the third party”可翻译为“第三方”等。再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还应体现西方文化简洁实效的商务风格,这有别于中方文化的客套累赘,所以翻译时力求做到精准严谨,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如 “Offer”一词在商务英语应用中,除了译成“提供”之外,多表示“交易磋商的环节发盘、 报价”,“Firm Offer”可表示“实盘”,句子As this product is in great demand, we would recommend that you accept this firm offer as soon as possible,可简译为“因该产品市场需求量极大,宜从速接受实盘”。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还有一种翻译方式能够明显地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即“借用”翻译方法。在这翻译方法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也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有些英语中的动物承载的民族文化特色与信息与我国习俗不同,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联想完全不一致,其意义往往不可于字面表现。因此在这类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有效借用,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寻找汉语中对应相似表达的熟语或谚语进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地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着进行翻译,再逐步呈现不同翻译达到的不同效果,进而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 “亚洲四小龙”一词,在英文中的原文是“the Four Asian Tigers”,在中国文化中,“龙”要比“虎”更易接受,然而在英语翻译中却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这是由于中西文化中,“龙”所象征的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的鬼怪,“虎”则被认为是勇猛、富有进取精神的象征。

(四)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实践

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學中,结合中西不同文化背景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十分必要,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以教学实验的形式随机选择了一个国际商务专业班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强化注重跨文化交际培养教学,不以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最佳译文为教学追求目的,改变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尝试为中心”,主导任务是引导学生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学生逐步领会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技能,除课堂翻译教学外还使学生在课外去了解、掌握和运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在经历一段时间实践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访谈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有大幅提升,而且翻译的精准性和全面性也有大幅提高。这说明通过改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方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是可以有效增强的。

参考文献:

[1]侯飞娜.探究技工院校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技巧[J].海外英语,2015(3).

[2]王盈秋.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3]彭安辉,李延林.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李靓.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2(26).

作者:蔡燕

实用主义商务英语论文 篇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摘 要 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材良莠不齐,实时性和地方适应性不强,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高职院校可开发基于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 校本课程 能力本位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Competency

HUANG Dongmei

(Culture and Tourism Department,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002)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school-based course; competency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对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也发展迅速,学生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在专业发展过程,也逐渐出现了一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开发就出现了重复率大,专业定位不清晰,与市场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如何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学校的师资水平,学生英语水平和学校本身拥有的资源,灵活处理教程,开发适合本校学生能力发展的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开发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大出版社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需求出版了大量的商务英语相关教程。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各院校专业教师发现各个教程良莠并存,针对性和应用型都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定位模糊不清。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大学本科阶段和高职阶段都有开设,本科办学已经比较成熟了,但高职办学由于存在一拥而上的问题,导致出版社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素质缺乏深入实际的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相关教材编写依据模糊不清,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难度设置、实践教学等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摇摆和混乱。(2)教材内容滞后。现实的商务活动形式更新快,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编撰如果只是以应急或以盈利为目的,盲目快速上架,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对高职学生特点做出准确的把握,就会导致课程内容无法赶上商务活动发展的进程,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教材设计与学生发展水平有差距,以这样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就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务工作发展。(3)无法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由于各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素质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内陆城市,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商务活动也没有东部沿海频繁,如果无法解决区域差异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对教程的理解能力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处境就会越来越困难。

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2.1 解决教材与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

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开发所遇到的诸如难度过大、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做出的实用主义的回应。它能使教师根据涉外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涉外事务的需求,基于工作岗位任务的实际需要组织和实施课程内容,同时在专业实践发展中也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手段,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针对性的提高。

2.2 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培养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专业教师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理论水平有余但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堂教学易趋向空洞化和框架化。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需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学习行业新技能,这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带动了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

2.3 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院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学校教育资源供给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的开发过程也贯彻了学院的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思路,这对构建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更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3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工作,应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拟订、课程实施和评价与修订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和策略。

3.1 组织建立——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成立课程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确定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组成及其活动原则、以及参与人员的范围和职责等。首先,要鼓励行业专家和商务英语教师共同参与,特别是行业专家的参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案的设计都尽量与行业标准考核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更好地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积极,从更宽范的层面对学校资源和特色进行整体把握,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完成和实施。

3.2 现状分析——以市场调研为依据

首先进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规格调查研究,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设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设置相应的商务与经贸知识技能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实践形式。其次,从商务英语教学特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英语学习心理三方面,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确立商务英语校本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理论基础。

3.3 目标拟定——以现实需求为基准

根据市场调研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面向外资、合资企业、商贸企业、涉外宾馆及其他涉外部门一线岗位,培养从事外事接待与服务、办公室与会务管理、涉外秘书和翻译技术等工作,掌握商务英语专业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外事机构所需要的礼仪、接待、文秘、商务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4 方案拟订——以能力发展为本位

表1 基于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校本课程整合示例

在校本课程的方案拟订中要强调以能力发展为本位,以涉外商务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通过项目解决的方式获取过程性知识。课程内容的设计完全按涉外商务工作过程的真实环境进行,强调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理解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关涉外商务职业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具体解构方式为:以涉外商务相关职业为导向,以能力本位,把涉外商务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具体实施的项目。通过项目方案设计和考评引导学生解决涉外商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如表1)。

3.5 课程实施——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根据涉外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体系和能力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要求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以涉外商务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构建与涉外商务工作过程一致的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完成模拟或真实的商务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目的。

3.6 评价与修订——不断完善和改进

商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评价与修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首先,课程的发展要和涉外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应及时吸收我国涉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技能新理论新要求,对课程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修订。其次,课程的发展要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定的平衡,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要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体现和表达。最后,课程的发展也应该和学院的办学特色保持一致,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专业特色的提升和发展。

4 结语

基于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开放、持续、动态的过程,它可以以学校资源和社会现实需求为基础,实时培养学生的核心商务英语技能,使学生发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发展、发展有空间,对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臻臻.浅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3(9).

[2]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 崔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模块化教学的开发与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

[4] 张玲.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

[5] 李海芳.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硕士论文.2012.

作者:黄冬梅

实用主义商务英语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和效果评价研究

[摘 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就业导向原则,结合地方经济和专业特色,按照岗位群设置实践课程。要以学科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分级建立相对独立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体系;以产学合作和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抓手,不断改革创新,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同时,建立科学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考核,强调过程性评价,全面促进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实践 课程设置 评价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从事商务活动应用英语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需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情景中的问题为中心构建实践课程内容,积极开展校内商务情景模拟综合训练、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实战演练,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实践课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1]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置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将学生视为“容器”或被“灌输”的对象,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解除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禁锢,将“授之以渔”,即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首位。

首先,以学生为本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绝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也应该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导演的角色。[2]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生活化的实践语言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开展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语言实践课程;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探究性的思维方法,开发创新一些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鼓舞和思想升华又能灵活运用的商务语言素材作为实践课程的材料;此外,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强调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侧重思想交流和共鸣。

(二)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岗位群设置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应该以学生将来预期要参加工作的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岗位群模块主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外经贸领域的业务工作岗位,就业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贸助理人员、企業营销人员等等;第二类岗位主要涵盖中外事业单位涉外秘书兼商务英语翻译岗位,就业岗位有接待员、业务谈判人员、涉外秘书、陪同翻译等等;第三类岗位主要是指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和拓展岗位,包括外贸业务管理人员、办公室管理人员、人事专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岗位群方向的不同选择开设适合本专业方向的实践课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

(三)以专业特色为抓手,从服务地方经济出发设置实践课程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商务英语实践课程设置,要依据学校办学能力和特色,同时做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教学研究。比如,结合当地某外资企业参加广交会的需要,专门开设交易会系列集训;根据当地某大型涉外接待活动开展涉外秘书、陪同翻译等系列集训等等,根据市场需要动态调整实践课程。在常规实践课程中,可以试行整周的全外教语言实践教学和整周的商务操作流程实践教学等等。总之,要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等相关信息,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等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与时俱进、富有职业特色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形成富有一定影响力,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毕业后能顺利上岗的特色实践课程。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创新

(一)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及实用性的原则安排课程,突出英语优势和商务背景的结合能力,建立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商贸操作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互动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首先,要依据科学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将能够及时反映商务新知识、贸易新趋势的内容应用于实践课堂;其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要把实践课程教学从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采用专业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教材,配备专职的商务和语言实践课教师;再次,要加强实践课与其他课程的渗透。实践课程的实施不能独立开展,它与其他课程是一个整体,要将实践理念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之中。[3]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按照模块分级设置综合实训课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要针对未来职业岗位的特性,优化相应的综合实训课程。首先要设置以强化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将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口译与商务沟通、贸易洽谈、制单跟单、货检出关等单项实践课程优化整合,划归为实践课程第一阶段,即基本实践能力积累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各种外贸单证制作能力、外贸跟单执行能力、贸易纠纷处理能力、熟练的往来信函处理能力等等;其次,要设置基于工作项目和网络软件的商务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训练为能力提升的第二阶段,即巩固提高阶段,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开拓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等;另外,要设置按照工作流程,用现实的工作任务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知识有机结合,结合办公软件操作、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第三个阶段,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贸易谈判的能力、商务现场翻译能力等等,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5]

(三)以产学合作和工学结合为途径,不断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由学生到真正“职业人”的转变,通过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经历和体验,即顶岗实习来实施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首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与本地企事业单位推行订单培养,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确保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次,要紧密联系当地行业企业,实行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践课程的实训条件;再次,要注重及时更新实践课程内容,以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为主体,组织实施实践训练;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和车间,开展虚拟实验,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企业和行业对最新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和劳动预备制度,是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持证就业上岗将是我国就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商务英语专业应当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实践课程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

(五)以创新为实践课程改革的核心,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时代特色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论断,提出学生要走出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学会总结和提高。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密切关注、调查研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实践课堂的变化、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践课程效果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努力探索能够适合本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实践课程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多元化的,为了保证实践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必须采取多元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原则;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的重心在学生身上,应该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实践课程效果的主体;再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导向性原则。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要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学习实践的过程考核和评价;此外,要突出改革与创新原则,要在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设置一些能够展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效果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商務英语实践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过多地依赖传统的考试或实践报告等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后继学习。因此,商务英语实践课程要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第二,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同时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做好定量评价,二者有机结合。第三,要坚持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离不开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引入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校外评价,构建以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主体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实践课程评价的机制。第四,要做到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评价反馈是实践课程评价结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反馈为将来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实践课程设置,促进实施过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和精细化,不断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观,以就业为导向,紧密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架构,实施实践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实践积极性,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谭美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内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195-196.

[2] 郑继明.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英语专业的课程与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308-309.

[3] 吴石梅.岗位群关照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73.

[4] 焉凤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5] 廖素清.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85-88.

作者:刘洋

上一篇:剖析电厂节能减排论文下一篇:高校财务对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