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法律论文

2022-04-15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口要实现全面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是,我国现在的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保险法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业保险法律论文 篇1:

强制性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规避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收益的经济工具,也一直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和适用。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几乎都是建立在自愿保险与国家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而学术界与实践当中对农业保险的另一种模式——强制性保险的探讨和尝试却鲜有触及。因此,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也能够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起到补充和启发的作用。

关键词:强制性保险 农业保险 法律问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自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针对农业的保险进行尝试,通过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农业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着多种的经营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政府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上海安信模式;“商业化运作、综合性经营”的吉林安华模式;“相互式”保险的黑龙江阳光模式;还有浙江省的“共保体”模式等等。多数的经营模式基本都是依靠自愿保险开展业务,而对农业保险的另一模式——强制性保险却几无未有尝试。鉴于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或部分实行了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模式,且取得了成功,本文认为有必要研究强制性保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功能,探索其在我国农业保险之中的地位和角色。

一、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概念

强制性保险是相对于自愿性保险的一种划分。目前我国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尚处于探讨阶段。国内学者何文强认为:“强制性农业保险是指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对基本农作物按产量的50%或60%承保,对投保的农业生产者进行大部分保费补贴或免保费,投保农业生产者交纳适当的行政管理费,并且对国家农业保险公司认定的资源有限的农业生产者免去行政管理费。” [1] 本文认为,强制性农业保险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专门保险机构提供的,为农业生产者支付保险费,将特定的基本农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灾害损失转嫁给保险机构的制度设置。

二、强制性农业保险的适用及其范围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我们都能看到强制性农业保险得到适用的情形。日本政府在1947年颁布了《農业合作法》,并通过对《家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合并后进行补充、整理,出台了《农业灾害补偿法》。该法律不仅对农业保险的诸多标的进行界定,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承保内容。对于一些重点的民生农产品比如农作物中的麦类和水稻、旱稻的灾害风险和牛、马、猪、蚕茧等动物的疾疫损失实行强制保险,而对其他农作物和畜牧动物实行自愿保险。[2]另外,日本还将农业保险与相关的农业信贷挂钩,如果农产品标的生产存在农业信贷,则无论是否是自愿项目都必须依法强制投保。法国《农业保险法》规定,农业保险的项目、保险责任、再保险、保险费率、理赔计算等由法律法规确定,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强制性保险[3]。美国在1994年通过了《农业保险修正案》,其中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享受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在瑞典,超过2公顷的农业耕地必须参加农业保险。

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泰国、印度、巴西、菲律宾、智利等国家,也存在着部分的强制性农业保险。政府将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联系起来,如果农产品的生产依靠了农业信贷,则该农产品就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在斯里兰卡,规定的粮食作物必须参加农业保险。在以色列,尽管法律没有规定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但当地的农民基本都会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中,以色列农业自然风险保险基金公司(INFRA)向农民协会提供农产品保险合同,而进入农民协会的农民在协会的解释和说服下,基本都会了解到农业保险的优越之处,而购买农业保险。在毛里求斯,1974年的法律规定了对于甘蔗农作物火灾保险实行强制性保险。

可以看出,大多数国家中的强制性农业保险规定,基本都是针对本国中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全的农业产品所作出的。据此,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发展强制性农业保险的范围,也应当集中于保障粮食和食品供给安全的基础性农副产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农牧产品包括鸡、鸭、猪、牛、羊,鱼、虾等较为普及的动物农产品。如果农业生产者在这些领域从事生产活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则应当强制性参加农业保险。

三、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农产品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1、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是维护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有着广阔的农业耕地和人口的农业大国,14亿的人口中有将近10亿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因此农业产业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状况,而且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与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农业的发展历来是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实行,使国家能够平衡农产品的供给,更为有效的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

2、频发的自然灾害呼唤强制性农业保险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所遭遇的农业灾害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也很大,尤其以水灾和旱灾突出,其数额占到了整体损失的80%以上。由于各地区间的地理与气候差异较大,因此每年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农业灾害的侵袭。平均的受灾人口每年达到6亿人次,造成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农业生产者的风险一般较为集中,赔付率较高,商业性保险很难在如此大规模的风险来临之际能够实现盈利,甚至可能严重亏损。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能够,也应该通过国家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以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形式,形成大规模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将以之为生的农业生产者的大部分损失分散开来,同时调整农产品的供给,以保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3、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要求强制性农业保险

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协议》主要体现了世贸组织的农业规则,我国在加入WTO后,就必须遵守该协议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进口关税以及政府支持农业措施等方面的限定。并且该协议对国家支持农产品市场和对农贸价格的补贴的程度限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1%以下,使得我国对农业和农产品方面的补贴措施和政策不得不停止实施。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绿箱政策”。但在“绿箱政策”中,有关农业金融保险体系的措施并不在被限制之列,因此农业方面的保险政策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保护和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在国际农业贸易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选择强制性农业保险应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国保障农业生产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四、强制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思考

我国的农业整体情况复杂,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情才能有效的促进和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机构的设置

在农业保险当中,商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的风险大,收益的可能性小,甚至负收益,且在大规模农业损失来临的时候,弥补损失的理赔金额可能成为天文数字,远远超出商业保险公司的能力范围。因此,由商业性的保险机构承担强制性农业保险业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经营,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全国性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全面负责强制性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其最高的管理机构为行政机关,其功能可比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类似性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支公司,具体业务可由其县级的分支机构负责办理,在开展工作时可以与基层人民政权相互配合,以期更加准确,快速和高效,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各地区的强制性农业保险,也可以同时经营农村的其他商业性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寿险业务,使农业保险的亏损可以得到部分的弥补。

2、保险区划及费率厘定

所谓农作物保险区划,是指以各地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关性和农作物风险的同一性(也称同质性)为标志,按照保险经营原则的要求将不同地区加以组合分区[4]。保险区划的划分与各险种费率的厘定,应当由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会同农业风险管理部门确定总体方案,由各地区的支公司与当地农业、气象、水利、民政及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共享该地区农业风险的历史数据资料,前者在后者的配合下,综合分析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与灌溉条件、承保范围、农作物及养殖动物抵抗灾害的能力,生产者的习惯、技术、管理水平和生产积极性、保险人经营成本等关键性因素,研究并草拟出适合本地区的保险区划及各险种费率水平,上报至总公司,由总公司确定并批准后实施。

3、非营利原则与国家保费补贴

国家开办强制性农业保险应当以非营利性为原则,重点在于尽可能多的扩大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业生产者的负担,缓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专门农业保险的分支机构应免缴工商、税务部门的登记、年检等各种费用,免除一切税收。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为参加保险的农业生产者提供保费补贴,由中央政府与省、市、区县级政府共同分担。特别贫困的地区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农业区域,可以适当增加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达到保费总额的90%以上,甚至全额补贴。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应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2] 冯文丽.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53

[3] 匡绍君.我国农业保险必须实行强制性保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37

[4] 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81

作者简介:李卓,男,生于1978年11月,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单位:长春仲裁委员会

学历:在读博士研究生

作者:李卓

农业保险法律论文 篇2:

农业保险扶贫及其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口要实现全面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是,我国现在的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消除农村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农业经营,但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屡增不减,使得农业的发展伴随着很高的危险系数,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农户更难摆脱贫困。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管理工具,其风险阻隔、经济补偿等功能对预防、分散农业风险、减少损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农业保险扶贫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积极完善农业保险扶贫法律制度,以促进农业保险发挥其扶贫功能,助力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关键词:农业保险 保险扶贫 法律制度

一、农村贫困居民的致贫因素与农业保险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

导致贫困的因素多种多样,最基本的在于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减轻农村居民负担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和教育方面,比如自2002年起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在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对于以前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以及由此导致的许多家庭贫困和返贫等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等,减轻农村居民教育支出,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优惠政策会持续增多,但是也只是适当缓解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难以解决贫困的根本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其收入入手,提高其收入水平,解决收入与支出之间的不对等。而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经营的收入,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只占很少一部分,农业经营收入的变化是影响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农业经营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等自然原因,而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导致农业经营收入极不稳定,严重影响到家庭收入,所以,对农村居民来说,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还是要从减少其农业经营因自然灾害等遭受的损失入手。

(二)农业保险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农民的收入水平依赖于农业经营的好坏,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天气状况,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农业经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自然难以摆脱贫困。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脱贫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阻碍,我们就必须要想办法来保障农民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或者对其损失进行有效的补偿。保险作为一种转移风险、补偿损失的最佳手段,其特有的这种功能正好满足保障农业经营性收入的需求,对于预防、化解、分散农业风险,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保险预防、化解、分散的职能有助于投保人提升自身能力,主动规避风险。保险补偿损失的职能能够保障投保农村居民在其农业经营遭受自然灾害时不至于因灾致贫返贫,用保险的方式缓解扶贫理念缺乏公平性的特征。因此利用农业保险扶贫具有可行性。

二、农业保险及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给短缺,需求不足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家产业的根本与基础,但究其特性,农业生产具有周期较长、季节性明显、地域性差异、受自然影响较大等特点,因此农业风险通常都面积广大、季节性明显、发生频率高以及损失大,农业保险作为规避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其经营也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率和高费率的特点,导致大部分保险公司不愿开展农险业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主体仅有29家,而且产品的保障范围和覆盖范围较小。特色农业险种保障程度和覆盖率更是不高。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的险种标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森林及其它品种具体共15种,而全国各地区之间由于地形、气候、温度等原因各地农作物品种差异较大,特色农险产品数量上相对较少,很难满足不同地区农户的需要。其次部分特色农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仅限于自然风险,保障程度不高,同时费率较单一、免赔额较高等问题,造成农户参保意愿下降,此外还有部分特色农险产品宣传不到位、或只在试点地区出售等因素,无形中降低了特色农業保险的保障范围和覆盖率。

其次,传统的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获取信息的方式单一,无法了解农业保险的有关情况,再加上传统保险的保费高,赔付手续繁琐、赔付数额过低,对于赔付,保险公司往往制订苛刻的条款,不赔偿的排除项过多,造成农民不相信农业保险,认为投保是花冤枉钱,因此不愿投保。当遭受自然灾害时,寄希望于政府救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二)农业保险补贴不到位

农业保险的目的在于稳定保障农业生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是国家与政府主导对于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所以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保险补贴首次提出是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自此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逐步开展,截至目前,中央财政补贴品种已经由最初的6种扩大到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森林及其它品种具体共15种,补贴试点扩大到 29个省区,种植业保费补贴比例增至 35%以上,但是险种主要针对主流种养产业、贫困地区覆盖率较低、采用保费补贴方式补贴手段较单一且不够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相对于贫困居民收入低薄、经济基础较差的情况,35%到40%的保费补贴比例仍显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实践中,补贴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当地农户应负担的保险费是否缴纳完成以及县级财政补贴是否到位,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县级财政往往无力承担其补贴额,中央、省级财政补贴也就无法到位,扶贫农业保险无法真正实施。虽然现在部分试点地区对补贴机制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中央财政补贴仍然存在力度不够、方式单一、不够稳定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保险供给主体开发特色险种的积极性,许多有需求的农户难以得到保障。

(三)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方面的依据主要有2013年的《农业保险条例》,2016年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农业保险作为国家保障农业的一种工具,通常涉及保险经营机构、政府以及农业生产者三方,但有关文件中并没有对农业保险中的各个主体的民事责任做出具体规定、对政府的权力边界也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来说,首先没有规定农保运营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及其经营范围等,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保险公司擅自违规投资、捏造财务数据和虚假偿付能力报告的情况。其次,在政府方面,有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农保中政府 的职能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常出现政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监守自盗的现象。甚至有些部门参与骗取补贴,完全达不到监管的作用,对此必须要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责范围与责任,严厉打击知法犯法的行为。此外,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一些农业经营者在遭受灾害后故意夸大其经济损失以骗取更高的保险金,并且这种现象频发,得不到有效控制。农业保险的经营和发展对法律法规的依赖很强,必须要完善法律制度以对其进行保障。

三、农业保险及其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1. 大力开发农险产品,适应农民需要。首先,政府可以采取优惠政策、补贴政策等,积极推动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同时争取让已开展农业保险的公司入驻本地区,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其次,保险经营机构要不断增强研发能力,开发适应面更广的农业保险,同时也加快特色险种开发,要深入调查,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农业特点,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了解当地农民实际需要,为其量身打造特色农险产品,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确定合理的费率和保险额,让农民可以接受,提高投保率,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让农业保险在扶贫方面更好的发挥作用。

2. 培养专门的农险人员,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普通农民来讲很难理解。所以首先必须要培养专门的农业保险人员,做好农业保险普及工作。当地政府要给予积极配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使得农业保险这项利好政策家喻户晓。农业保险人员要深入农村地区,向当地村民讲解农业保险的有关知识,对农业保险的标的、起赔点、赔付标准、保费、理赔流程等进行细致讲解,使农民可以真正明白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损失的有力工具,让农民愿意投保,提高当地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同时这些专门人员在宣传普及过程中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分析贫困原因以及农险产品推行的主要阻碍,为特色农险产品开发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配合做好产品运行后的信息反馈工作。

(二)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首先,各地区政府要积极贯彻推行三农优惠政策,推进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强农业的发展潜力,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农业。各地区基层政府要为农业保险实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农业发展特点、经济状况、风险状况等,实地考察制定适于本地区发展的农险补贴政策,并且要把农业保险补贴真正落到实处,降低农户投保费用,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本地区特色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投保率,减少农民因自然灾害而承担的风险。其次,国家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补贴额度,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状况逐步降低基层政府的补贴责任以及农户的投保费用,改善基层政府补贴负担过重的情况,同时增加中央财政补贴的险种标的以及补贴方式,通过税收优惠、保险经营机构研发补贴、巨灾风险准备金等手段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

(三)健全农业保险法律制度

1.健全立法保障体系。首先,我国应健全农业保险的立法规定。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农业保险中各主体的民事责任以及政府的权力边界。明确农保运营机构的准入、退出规则、经营范围等,明确规定农业保险实施中政府的职能及其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农户享有的权利和骗保等应负的责任等。其次,在基本立法基础上,以行政法规或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农业保险扶贫专项立法及实施规则最后,从农业保险供需、运行、风险控制与监管层面构建农业保险扶贫制度立法规范体系。在农业保险服务供需层面,建立服务供需协商、差异化调控制度和绩效评价,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扶贫对象信用能力建设等制度规范;在农业保险运行层面,构建农业保险精准识别和瞄准,保险补贴精准利用,产业扶贫、财政扶与科技扶贫等协作制度规范;在农业保险监管与风险防控层面,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与再保险制度规范,构建区域化、审慎监管制度规范,以加强农业保险经营风险防控。

2.建立扶贫保障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建立政府补贴资金管理平台,对政府补贴资金实施严管严查,明确每项资金的用途及落实,加大对违法使用补贴资金的惩治力度,避免政府滥用职权、监守自盗,保险机构将资金用作它途。其次,建立农险扶贫考核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并且严格执行,将责任全面落实到每个人,将有关信息及时公开,保证农业保险真正发挥其扶贫功能,保证国家政策落实到实处。此外,在农村地区合理设定分支机构和服务平台、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等法定义务,并规定相应的考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機制,从法律层面加强对其扶贫的约束。构建公众参与绩效评价立法机制,保障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和民主性。

3.优化农业保险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第一,建立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制度,以此来分散农业保险扶贫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改善农险经营机构因惧怕风险而缺少供给的情况。第二,为保证农业保险扶贫的有效实施,在贫困地区设立专门的农险监管机构,监管农险实施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险监管机构,适当的增加其权限。第三,对不同地区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其设立条件、风险监管指标等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施差异化管理,鼓励农险经营机构在贫困地区开展业务,研发具有特色的农险产品,满足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需求,增强监管作用,促进农业保险发挥扶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磊.脱贫攻坚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7.4.

[2]张鹏.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7.3.

[3]谭正航.论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立法完善——以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2.

[4]周延礼.关于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EB /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 /n /2015/0925/ c117092-27636192.Html,2016-3-24.

[5]谭正航.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保险扶贫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完善[J].兰州学刊,2016.9.

[6]郑军,王启敏.农业保险与精准扶贫:发展困境与改革创新[J].沈阳大学学报,2017.10.

[7]汤轩.农业保险的精准扶贫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6.

[8]崔扬.农业保险补贴的扶贫效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6.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作者:赵容容

农业保险法律论文 篇3: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保险扶贫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完善

摘 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农民可以投入一定的农业保险就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给农民多带来的损失,为整个农业生产环境创造了一个更加有力的基础保障。这同时也是精准扶贫政策在农村进行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进一步使得我国农业保险可以在农村实现创新发展。尽管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人员业务水平低、缺乏参保对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保险品种设计层级不够健全等 。本文就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精准扶贫;视角下;农业保险;扶贫困境;法律机制;完善

一、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对象不精准

农业保险扶贫的落实是依托精准辨认与精准对准扶贫来实现的。而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问题:第一,我国农业保险扶贫覆盖面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户没有投保的机会。第二,我国农业保险精准机制的缺失,导致有需要的农户因前提的后进、信息的滞后而不能定时参保。最后,因为农业保险过于商业化的缘由,影响其扶贫功效施展的精准性。

2.农业保险补贴不到位

自2007年起,我国对归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名目给予财务补助。实际在实行过程当中补助不精准、不合理等问题分外凸现。主要有如下问题:第一,农业保险补助率低,难以真正赔偿农民的损失。第二,政府发放补助方法极度繁多,极大影响了精准扶贫与协调发展。以上各种原因减弱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农业保险立法保障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完善农业保险扶贫法律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首次提出了“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目前,我国规定农业保险制度的大多都是政策文件或是行政法规,没有明确出台相关法律条文。在精准扶贫的大趋势下,农业保险扶贫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比如:精准识别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农业保险扶贫补贴方法什么等问题的实施,导致扶贫工作无法进一步推进。

二、精准扶贫进程中我國农业保险扶贫的困境

1.创新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机制,提升农户识别的精准性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贫困地区还有很多居民对农业保险政策并不了解,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参保的积极性。应加快创新农业保险宣传工作机制,逐步提升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识别的精准性。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当把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作为常态工作,要切实做好面上和点上宣传工作,增强宣传意识,丰富宣传内容,活化宣传形式,创新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面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户,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可以在农村人流或车流相对集中的道路、商店悬挂横幅,发放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单、设立咨询台,定期委派专家现场指导,还可以加强新闻、广播、报纸、网络以及手机微信等宣传方式,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另一方面,进一步理顺基层政府和保险机构的关系,建立健全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对于特别显著的偏远贫困村,鼓励建立一对一的宣传帮扶模式,提高工作的精准度。

2.创新农业保险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支持的精准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助主要包含对农民的保费补助、对保险公司的运营用度补助和对超赔丧失停止分管的超赔补助三大类。很多国家如美国和印度等都是三项补助俱全,而我国只有保费补助,没有用度补助和超赔补助。今后,要大力创新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资金起源渠道,提高农业保险的资金供应能力,为农业保险的精准办事进行持续供应。第一,树立农业补助、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补助、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等农村金融新方法相结合,促使保险和信贷构成良性循环效应,加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才能。第二,构建中间和处所两级财务补助农业保险的系统,有条件的处所应设立财务专项的补助基金,专门用于农业保险补助中的用度补助和超赔补助。第三,鼓励官方成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在今后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加强各方面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官方成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树立农业保险“当局主导、第三方参与、保险公司承保”的运营方法,慢慢扩大农业保险的资金量,为贫困地区新兴产业成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供应充分的资金担保。

3.创新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建设机制,加强保障措施的精准性

相关司法条则界定和司法系统化是加强农业保险扶贫功效的有力担保,能够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标准、健康有序成长。加强农业保险相关司法系统扶植,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保险基层办事系统扶植,勉励农业保险机构踊跃展开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业保险业务,贫困地区保险机构因扶贫保险业务所造成的亏损现象不该归入绩效稽核。二是加强农业保险与其余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应该及早出台相应的特色农业产品保险支撑扶贫政策法律法规,更多支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农业保险产物。三是树立中间和各级处所财务支撑下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做好大灾、巨灾危险防备和化解事情,降低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风险,扩大生产收益。

总而言之,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贫困人口都居住在农村,由于我国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扶贫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使得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光.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徐黎明.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董旭辉

上一篇:信息通信设备论文下一篇:雕塑艺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