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40例,分为观察对照组,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神经外科临床医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神经外科临床医学论文 篇1: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比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小骨窗开颅术的优缺点。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GOS分级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其中研究组平均5.12±2.31分,对照组平均4.97±1.9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平均13.15±5.10分,对照组平均9.9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分别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GOS评分良好14例(46.7%),与对照组8例(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度致残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致残的例数、植物生存的例数、死亡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预后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致死性疾病之一【sup】[1]【/sup】。目前在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手术治疗脑出血具有彻底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迅速降低脑压等优点。但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创面较大、恢复时间长等缺点。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3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并与同期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发现,小窗口开颅术具有创伤小、远期效果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8~61岁,平均50.7±8.5岁。其中合并高血壓46例,合并糖尿病23例,发病到入院时间30分钟~2小时。血肿部位:丘脑28例,基底节32例。入院时浅昏迷4例,昏迷3例,余神志清。入院均经CT或MRI证实诊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治疗方法:①入院常规治疗:入院后两组均根据病情,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降低血糖、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纠正酸中毒、预防消化道溃疡、吸氧等支持对症治疗,并为手术做准备。②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血肿清除。术前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确定血肿具体位置。手术采用全麻,纵向切开头皮各层,切口长度约5cm。切开头皮后,应用小乳突撑开器暴露颅骨,然后用电钻钻开颅骨后,使用硬脑膜针穿刺进入血肿,并抽吸血肿内的血液,使血肿体积缩小,降低颅内压,然后再切开大脑皮层2cm,在显微镜下低负压抽吸血肿内残留的血液及渗出液。③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手术采用全麻麻醉。术前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确定血肿位置,然后确定切口位置,一般选择颅骨距离血肿直线最近的位置作为切口。在切口位置做一长约15cm的弧形切口,掀开皮瓣后,暴露颅骨,颅骨钻钻孔后,游离骨瓣,然后剪开硬脑膜,进行血肿清除。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的变化。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远期疗效。远期疗效的比较,采用GOS分级。GOS分级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sup】2【/sup】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手术前后GCS评分: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其中研究组平均5.12±2.31分,对照组平均4.97±1.9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平均13.15±5.10分,对照组平均9.9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分别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两组预后比较: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GOS评分良好14例(46.7%),与对照组8例(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度致残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致残的例数、植物生存的例数、死亡的例数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3。

讨 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年龄高发。脑出血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而血管的病变多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sup】[2~4]【/sup】。随着生活节奏、饮食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在增高,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脑出血常常突然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长期卧床也可导致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脑出血如果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轻者也常常会因为病情的发展而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脑出血后形成的局部血肿可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作用,随着病情的发展,受压迫的脑组织水肿、软化、坏死【sup】[5,6]【/sup】。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目前脑出血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具有迅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压、减轻压迫、减少脑组织损伤的作用。传统血肿清除多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创口大,术中再损伤的几率也相应增加。而小骨窗开颅术具有创口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为其创口小,手术准备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开颅耗时也较短,可以尽快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迅速降低颅压,尽量减少周围神经的损伤。小骨窗开颅术突出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sup】[7,8]【/sup】。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GOS分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聂晓飞,马宝申.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03-105.

2 董宇峰,吴春荣,于海东,等.小骨窗显微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脑出血56例体会.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O):623-624.3 梁锋,卞怀祥.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分析[J].中国杜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4):95.

4 黄远航,唐建建,樊庚,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10):1522-1524.

5 许鹏,王艳菊.不同部位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术式的探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429-431

6 刘春成.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51-52.

7 郑德胜.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93-94.

8 熊成英.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早期显微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1,5(3):54-56.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GC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GOS分级比较[例(%)]

作者:杨升吉

神经外科临床医学论文 篇2: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40例,分为观察对照组,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效果对比

前言:

在某种程度上神经外科患者出现病情所带来的危重性是非常大的,病情患者还会出现昏迷等病症,严重的会带来生命威胁。神经外科手术作为当前相对普遍的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风险性较高的手术,因为其涉及到了患者的神经和中樞系统,人体神经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主刀医生仔细,不然破坏了患者脑内神经对患者的生命和肢体以及语言等功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人体神经中枢是大脑最核心的器官,所以在术中会诱发不同反应,导致患者颅内压提升,影响到预后。所以,在当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要利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该药物在镇痛和镇定效果中是比较好的,对手术顺利进行带来助力。所以,针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利用上述两种药剂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帮助患者术后恢复,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排出标准包含了具有比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将全部患者在手术之前做好肌肉注射咪达锉伦4.0mg和阿托品0.5mg;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芬太尼来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所注射的舒芬太尼和对照组患者所注射的芬太尼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追用维库溴铵3.0mg。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的作用,保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顺利的的进行,并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一定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之前需要保持身体放松尤其是肌肉放松,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颈部静脉进行置管,主要的作用是监测相关数据指标;一方面对患者的颅脑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比如脑部红外线谱仪对患者的脑血流量和颅内压进行检查;另一方面是需要在多个时间节点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之后,头架固定、切开患者硬脑膜时、患者呼吸恢复之后需要立刻的拔掉气管,等到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稳定之后进行后续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麻醉前后颅脑功能比较,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来说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其也是当前临床医学中最为常见的手术。随着当前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充分利用相关药物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对患者预后起到帮助作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是要明显高于芬太尼的,所以在实际手术时使用舒芬太尼来进行麻醉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对于患者的不同时间流血动力指标与麻醉后的脑功能都明显高于使用芬太尼麻醉。据相关报道显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实际作用药效比是在5:10左右,所以使用10%的舒芬太尼是可以达到很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的。在本次研究中,麻醉之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都有着下降的趋势,并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下降的更为明显,所以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程度上舒芬太尼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的脑血流会引发患者脑部缺氧,在降低颅内压层面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保护患者脑组织提高术后恢复。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其有着非常多的风险存在,所以需要对患者术前进行麻醉药物效果的对比,在当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通常会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这两种药物来进行麻醉诱导,让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有所提升。

综上,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时将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这两种药物就进行麻醉诱导分析,并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结果判定,从而得出这两种药物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高于芬太尼,对患者的手术镇痛和预后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金伟. 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患者的麻醉效果[J]. 特别健康, 2019.

[2] 李剑锋.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脑外科手术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19):3.

[3] 姚红梅. 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作者:李志勇

神经外科临床医学论文 篇3:

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功能、意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神经外科;临床效果

神经外科作为治疗因外伤而造成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科室,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神經外科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且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现阶段的神经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3.51±2.14)岁;观察组53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6.21±1.48)岁,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①术前细节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随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通工作以及其他护理工作[4]。②术后细节护理。现阶段一般的神经外科手术都是大型手术,因此在术后的护理对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术后的细节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术后患者的体征变化,在观察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仔细、耐心,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记录。③心理细节护理。心理细节护理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以及手术后康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并将治疗方案以及相关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介绍,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描述,采用t检验,应用%对技术资料进行描述,用χ2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意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神经外科的治疗大多以手术为主,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相关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节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除此之外,细节护理在减少医患方面作用也十分明显[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丽华.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23.

[2]田喜贞.神经外科患者细节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7):108.

[3]李景.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08):1710.

[4]白长会.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0):108-109.

[5]刘丽娟.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19-3720.

作者:金琦

上一篇:艺术中学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