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发展方向“迷失”,成才教育方法落后,竞技体育“困惑”,学科建设“残疾”,师资队伍“边、穷”,资源分配竞争力不足,改革勇气不够,创新能力匮乏,服务功能“短板”,特色发展缺失等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1: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西方经验与中国选择

摘 要:大学体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大学体育文化理念、制度、实践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可供我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借鉴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文化;西方经验;启示

大学体育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以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亚文化。大学体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育人、竞争激励、心理调适、愉悦身心与享受成就、行为规范与道德自律及人际交往等德育功能。大学体育文化蓬勃发展是大学体育文化德育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西方大学体育文化相关经验为我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有利参考。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西方经验

1.价值引领:西方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理念

第一,尊重传统:高校体育文化充分体现本国文化特征。西方文化滥觞于古希腊,其为典型的海洋文明,多体现为“无畏” “拼搏” “进取”等开拓性特征。因此,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强调竞争、注重规则、鼓励自我超越等文化特征。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高校体育文化均植根于西方体育文化传统,同时结合了本国的优秀文化经验,确立了适用于高校体育发展的文化理念,并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在国际化浪潮激荡的整体背景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石,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多元的体育文化的构建;二是植根于本国的优秀文化经验能够使体育文化适应于具体国家、地区的本土化需求,有利于文化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与发展。美国大学体育文化推崇集体荣誉,注重个人价值,同时注重大学体育与社区的互动关系;英国大学体育文化以户外竞赛和综合体育训练为根基,强调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学生的参与,注重俱乐部形式的集体式参与活动以及竞争性较强的体育竞技赛事;法国高校以浪漫主义作为体育文化建设根基,在注重体育文化的丰富性与开放性的同时,强调“体育文化特殊性”的原则。

第二,深度融合: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互融互通。美国、英国、法国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深度融合,高校体育文化既是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精神精髓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体育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如学生体育特长是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且大学针对体育特长生设有不同类别的奖学金;二是将体育文化作为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重要载体,认同大学体育与大学教育的目的同向同行,如美国耶鲁大学注重“锻炼身体”和“培养精神”并重的优质人才培养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认为体育有助于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将体育荣誉视为学校声誉及地位的重要象征,如美国大学善于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为契机进行广泛宣讲借以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以生为本”:高度重視学生自主性和参与度。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尊重学生个体价值,重视发挥学生参与包括体育文化活动在内的校园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一方面,注重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强调学生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自主建构,学校方面通常能够赋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权,准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购买体育设施、现场观看比赛等,并确保学生拥有对于社团或俱乐部的诸多建设权利。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高校提供各种机会,鼓励不同背景、性别、能力、兴趣的人,以其喜爱并擅长的方式参与到学校不同层次、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去,并由此体会体育的目的、价值以及生活的含义,如美国耶鲁大学近90%、英国杜伦大学85%的学生都热爱参加体育运动。

2.制度保障:促进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与机制

第一,国家战略:政府出台体育政策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保证。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国家体育政策的保障。自1979年以来,美国一直全面深刻介入公民体育与健康,美国政府关于公民体育与健康较为全面和权威的行动指南《健康公民:美国卫生署关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报告》定期公布,各层次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及实施,美国体育已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位一体,自觉协同的良性运行机制。英国体育文化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特征是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的支持促进了英国体育文化建设保持其独立地位。法国已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共推型管理体制,《大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1984年)、《Avice法则》(1984年)、《复兴法国体育计划》(1986年)、《法国大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修订版》(1994年)及《Avice法则修订版》(2000年)等制度体现了法国体育政策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历程。

第二,校际联盟:大学之间形成共筑体育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均建立了比较系统且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校际体育竞赛体系,并使之成为提升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的有力推进器。美国大学生体育竞赛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两校间的传统赛,如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间被称为大学“大比赛”(Big Game)的学生橄榄球赛从1892年始每年一届,持续百余年;第二类是多校间竞赛,如“常青藤联盟”、帕克12联盟等校际体育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第三类是全国性竞赛,美国主要由成立于1906年、有1,200多所大学加入、已设22个体育项目的大学体育联合会(NCAA)组织,每年有逾四万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并实行校长负责制。英国由大学体育协会(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负责组织校际间体育赛事,大学体育协会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全年比赛手册,并发放至每所高校,手册规定每周三下午以及周六日全天作为高校联赛时间,周三下午每所高校的本科生全部停课,参加相关的体育竞赛。比赛采用主客场赛制,全国被划分为五个赛区。法国大学体育联盟以推广和组织大学生体育竞赛为目标集合所有大学社团,体育锻炼大学服务系统根据大学生需求提供非竞技性、非传统性、社交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如攀岩、潜水、高尔夫等。

第三,自主治理:大学实施强化体育文化的系列举措。在美国、英国、法国,各高校为构建优质体育文化采取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举措,并逐步使之固化为制度与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治理体系。一是注重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具有数量多、规模大、质量高、维护好、使用率高等特点,如美国规模较大的大学一般都有2个至3个体育馆,三国国内体育比赛场乃至承办的奥运会都经常使用大学的场馆。二是注重体育品牌的打造,一方面,打造品牌项目,如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及八校美式足球联盟等赛事及体育团体,均为世界知名体育活动品牌;另一方面,推广体育标识,如耶鲁大学体育徽标印制于衣帽等商品上,举办体育赛事时往往供不应求。三是注重体育明星的培养与塑造,各高校着眼于体育明星引领示范、凝聚学校力量、增益学校声誉等作用,重视对著名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培养与宣传;如美国高校向全世界公开招募、招聘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和专业教练员,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及斯坦福大学等均超百人获得历届奥运会冠军。四是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除各大主流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均设专栏提供报道)非常关注大学体育活动外,各高校均有各自报纸、电视、网站等校园传播媒体报道相关活动。

3.实践支持: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

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大学生体育社团历史悠久,数量可观,且形成了独特的管理理念、运行经验和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专业化、规范化等突出特点。

第一,多样化:大学生体育社团蓬勃发展的现实表现。一是社团类型的多样性,可分为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社团等。二是社团涉猎体育项目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分别有体育社团63个、20余个,占社团总数的10%。英国剑桥大学有53个校级俱乐部、英国巴斯大学有48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有47个(截至2016年数据)。大学生体育社团涉猎的体育项目种类齐全,项目丰富,包括球类、格斗类、竞速类、益智类、极限运动类等百余项。三是社团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不分国别、种族、性别、专业、年级等,全体学生均可依据兴趣、爱好、特长等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同时社团也对教职工、校友、社区等人群开放。各个体育社团规模从几个人到数百人不等,如巴斯大学的网球俱乐部有三百人左右。四是社团活动多样性。除开展相关体育运动项目交流、训练及竞赛等活动以外,体育社团还开展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五是社团经费来源的多样性。主要经费来源包括学校下拨、社团营利收入、校友会和社会团体赞助、社团成员会费等。

第二,专业化:大学生体育社团立身之本。一是有专业体育教师指导。美国高校学生社团都有指导教师,社团的诸多事务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认可,鼓励每个社团选择一个教练,协助社团开展活動。基于大学、社区与行业资源的整合,英国大学生体育社团聘请专兼职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二是开展的活动专业性强。体育社团致力于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交流、培训、组织校内比赛等活动的同时,可以参加校际非竞争性友谊赛或国内外相关活动,可以参加联盟、地区或者国家级的专业比赛。三是社团成员专业素养高。在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大学生体育社团既是提升全民健康的利器,同时也是为竞技体育输送精英的堡垒,如各大球类联赛的新秀有许多来自高校。

第三,规范化:大学生体育社团生存之道。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对体育社团的规范管理和体育社团内部的规范管理两个层面,以及组织结构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社团成员行为规范化等几个方面。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实行“指导+制度”模式,体育部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建立由学生组成的领导机构,以《哈佛大学俱乐部体育手册》为依据进行社团管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所有学生社团由学生代表理事会、社团理事会和财务委员会组成的学联董事会统一管理,社团活动以学联董事会制定的《学联战略》《学联章程》为依据及指南。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国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大学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既须博采西方所长,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实际,适应时代发展。

1.铸魂:树立正确的大学体育文化理念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大学体育文化涵养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重义轻利”“重和谐”“重精神”“重集体”等本土化特征,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二,弘扬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特色的彰显和生存发展的持续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大学精神为魂,与大学发展一体,以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及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强壮大学生体魄的同时凝聚起他们的精神力量。

第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体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高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激发、引导并保障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固本:建立健全大学体育文化制度体系

从国家层面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数以百计,呈现出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趋势,但支持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仍须不断完善,战略性、连贯性、精准性及实效性等还有待提升。

从社会层面看,一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市场化高校体育文化平台,塑造诸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等品牌赛事,广泛宣扬大学生新时代体育精神,引领社会文化新风尚;二是要强化校际联盟,鼓励高校间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并以其为纽带,以点带面促进高校间全面且深入地交流合作。

从高校层面看,一是要提升对体育文化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二是要在师资队伍、场地设施、资金支持、社团管理等各方面完善制度细则并确保落实。

3.激活:大力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

大学体育文化的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强调并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主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核心阵营。我国大学生体育社团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其规模、数量及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相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待全面提质。

第一,要实现规范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可持续性。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资源配给、人员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各社团内部应有完善的章程、发展目标、长远规划及社团活动细则、请假制度、会员考核制度等具体制度。

第二,要体现专业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不可替代性。同质即意味消亡。可以通过聘任专业教师、紧扣专业开展社团相关活动,培养并引进高水平专业社团成员、开展或积极参与专业赛事等途径提升体育社团专业性。

第三,要推进实体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自主性。指导大学生提升体育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与水平;适当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團活力及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希.对美国十所大学体育的考察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116-125.

[2]茹秀英,王揖涛.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透视及原因剖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1-5.

[3]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05-108.

[4]黄卓,周美芳,郝建平,等.美、英、法、日4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8): 15-21.

[5]龚正伟,肖焕禹,盖洋.美国体育政策的演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18-24.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机关党委、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杨娜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2:

新时期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 要: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发展方向“迷失”,成才教育方法落后,竞技体育“困惑”,学科建设“残疾”,师资队伍“边、穷”,资源分配竞争力不足,改革勇气不够,创新能力匮乏,服务功能“短板”,特色发展缺失等等。本文在研究论述十大基本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问题

Reflection on Some Basic Problems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New Times

ZHANG Rui-lin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sports; development; problems

2010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1]的高等教育新任务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使学校体育发展跟上时代的要求,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怎样更好地促进体育发展?不仅成为了能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需要定位的主要问题,而且,也是检验高校体育工作者能力与胆识的关键时期。因此,认真分析和梳理制约未来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本文在明确综合性大学体育使命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期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十大基本问题,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1 综合性大学体育的使命及特征

对于综合性大学,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将其界定为:“高等学校的一种,设文、理科及财经、政法科类的系、专业,侧重进行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2]还有研究认为:“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研究见长的传统型大学,而且是综合实力上乘的大学。”[3]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的特征是: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基础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对于体育工作而言,综合性大学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体育类专业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健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林立的学科群体、优越的学习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都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体育人才提供了坚强的后盾。”[4]

1.1 综合性大学体育的使命 综合性大学体育,既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又是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正可谓,大学体育应该“增进和维护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升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传承与创造优秀体育文化、支持大学组织自身的良性运行。”[5]经济社会、教育事业、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综合性大学体育的历史使命。

1.1.1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使命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9年9月7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这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明确了综合性大学体育肩负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使命,即高质量实施体育教学,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构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但是,目前综合性大学对这一历史使命的担当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实践中表现出:成才教育方法落后、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组织设计缺乏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等课外体育活动实施不力等问题。

1.1.2 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运行,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亟需完善,“三级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综合性大学具有的教学、科研优势,为促进体教结合,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提出了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要求,综合性大学也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综合性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综合性大学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反观我国,综合性大学未能有效承担起这一使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管理模式尚不完善,培养质量亟待提升。

1.1.3 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的使命 2010年国务院颁布《体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又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2010-2015)》,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创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成为了社会紧缺的人力资源。综合性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与雄厚的教育科研基础,积聚了开展体育专门人才与高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强大力量,理应义不容辞承担起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的培养重任,同时这也是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然而,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还相对落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学生就业等专业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学科资源与平台缺乏、研究生培养质量较低、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体育学科建设问题尚未解决,导致体育专业与学科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难以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

1.2 综合性大学体育的特征 对于综合性大学,无论是体育专业、学科建设所处的发展环境,还是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工作而言,都与单一体育专业院校甚至师范类院校存在着先天区别与后天不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繁重,由于综合性大学规模一般较大,师生数量较多,因此,学校体育工作所包括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群众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等任务量较大。2)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建设的优势条件,也具备开展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基础,但是,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一般属于后天兴起的学科,是学校其它传统专业、学科面前的“矮子”。所以,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具有自身不同于其他院校的基本问题,尤其在学校办学目标的调整和高等教育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不断变化,体育发展所处的空间更加狭小,面临的问题更加尖锐。如果不及时预测或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或许综合性大学体育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困难和窘迫。

2 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十大基本问题与对策思考

2.1 发展方向“迷失”问题 学校是学校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校办学目标是学校体育发展方向选择的依据。目前,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将办学目标定位于特色发展、研究型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在这一宏伟目标的引领下,诸多学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所以,无论是体育工作还是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都应该融入到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中。但是,综观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的现状,发展定位不准和发展方向不明的问题依然困扰着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工作者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定位长期以来还是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狭隘争论上。”[6]关于“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既便与经济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相比较,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以说尚处在对理论的探索和对未来发展预测的推论阶段。”[7]因此,将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方向基本判断为“迷失”阶段,并不为过。然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又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今天,在综合性大学办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必然要求我们回答学校体育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能否回答好这一问题,本文研究认为:首先,要考虑学校体育怎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中体育如何跟进?“科学研究”中体育如何避短?“服务社会”中体育如何扬长?只有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到学校体育发展中,未来的学校体育才可能并入符合综合性大学发展趋势的轨道,才能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使其工作更具针对性,才能创造出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

2.2 成才教育方法落后问题 “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说成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可谓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不同的大学由于培养了不同特色的人,才有了大学与大学的区分。”[8]可是需要明确的是,在综合性大学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和人格得以全面发展、能够创新和创业、具有创造力的人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虽然要把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作为永恒的主题,不可动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现学校体育功能的方法措施不可以改进。就目前而言,虽然传统的“三基”教学已经逐渐改善,但是体育教学的方法还是相对落后,难于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集中体现为教学方法个性化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正如相关学者的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组织单调,现代化先进教学手段缺乏。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依旧保持‘粉笔+黑板’的传统,而实践课的教法也只是停留在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重复练习及游戏和比赛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上。”[9]至于开展课外群体活动或者“阳光体育运动”而言,今天的运作方式基本是过去几十年传统做法的延续,根本没有就如何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从体制机制上想问题,根本没有围绕学生的健康观念树立和活动兴趣养成上去采取措施,也根本没有从评价激励上强化制度建设和行为约束。尽管现在高校体育工作的口号天天喊,但是开展高校体育工作的措施照旧搬,所以,成才教育中的体育方法落后问题,依然没能看见希望的曙光。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改变体育教学模式,以达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变换课外活动方式,以培养和满足学生的活动兴趣需要!必须强化引导教育,使学生形成为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使体育方法落后的局面得以改观。对于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实施体育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对于课外活动,应该培养和适应学生的兴趣,转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采用俱乐部、体育协会和个体活动等方式“自主”开展课外锻炼;对于体育的认识,要强化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运动实践、学生的兴趣密切结合,从而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形成重视体育、重视健康的责任感。

2.3 竞技体育“困惑”问题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已形成了稳固且具有规模的竞技体育人才“三级”培养体系,已从根本上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设定了路线图。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尤其随着重点综合性大学对学生入校门槛的文化基础要求提高,理应把竞技体育人才甩出普通专业录取的范围。但是,由于特殊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即便为那些文化基础较差、体育成绩较好的运动员提供了入学机会,但是该部分学生怎样完成的普通专业培养要求,大家心知肚明。此外,由于学校体育资源的紧缺,该部分学生不仅占用了学校大量的体育资源,而且还隐藏着对一般学生体育资源拥有权的掠夺倾向。因此,普通高校应该不应该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质疑声,此起彼伏;普通高校怎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校内疑问声,不绝于耳。

当下,解决综合性大学竞技体育“困惑”问题,必然涉及到两个“回归”。第一个“回归”是指竞技体育人才的“回归”,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符合其自身成长规律,让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回归到体育专业院校之中;第二个“回归”是指普通大学生课余训练竞赛的“回归”,即将课余训练竞赛的权利回归给普通大学生,使校内外课余竞赛只允许普通大学生参加,防止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而使普通大学生失去了机会、兴趣和动力。

2.4 学科建设“残疾”问题 学科是学术的土壤,是创新的源泉,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由三要素组成:一是主体要素,就是从事学科建设的师资队伍;二是客体要素,就是一定要有创新性、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三是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过程中的教育要素,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学科建设。”[10]但是,目前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状况,可以基本判断为:从事学科建设的师资没有形成固定专业方向的团队,即便存在个别出类拔萃者,也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围绕学科建设方向应该具有的科研成果,基本没有形成体系,甚至极少或空白;至于在此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更是可想而知了。

解决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残疾”的问题,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入手。建设结构合理、专业方向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强化创新性、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并形成一定形式的成果,通过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的体育科技人才,为学科建设建立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此外,综合性大学开展体育学科建设,还应该立足于体育专业建设基础之上,因为大学不同于专门的研究机构,可以在无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学科,原因很简单,研究机构拥有着同一方向领域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具备着与之相关联的一批课题和科研成果。因此,不尽快弥补学科建设所缺少的应有元素,体育学科建设就只能是“盆中之花”,难于成长为“参天大树”。

2.5 师资队伍“边、穷”问题 综合性大学体育师资队伍的“边缘现象”主要是由于学历偏低、成果偏少而造成的。随着综合性大学办学目标对师资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已越来越滑向了学校整个师资队伍的边缘,缺少了竞争力,并且这种现象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综合性大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穷”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能够及时针对体育教师的特点,提供具有专业区别的学术评价标准和职称晋升政策,仅仅靠别人的同情和理解过日子,已显得十分黯然。沈?在对上海大学等高校体育师资进行的调研中显示:“相对于高校其它院系的教师,体育院、系、部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到了74%),且高学历比例偏低(硕士研究生占15%)。”[11]不可忽略的是,体育师资的“边、穷”问题已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职称晋升机会渺茫、自我发展看不到希望,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工作情绪低落等现象,这必将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体育的未来发展。

为解决综合性大学体育师资的“边、穷”问题,本文研究认为,应该根据承担的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任务、公共体育教学任务和运动训练竞赛任务,分别制定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强化建设措施;按照综合性大学学术评价应该坚持的分类指导原则,建立符合体育专业实际的教师学术评价体系,这已是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6 资源分配竞争力不足问题 教育资源不足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有限资源的状态下开展办学的高等学校也始终面临着内部资源分配的困境。为此,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资源分配方面出现了“学科发展扶强不扶弱”的观点,采取了大力培养交叉学科的做法,制定了倾力扶持特色发展的优惠政策。不难看出,这些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中的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重要的发展举措,又始终是学校以资助名目繁多的科研基金项目、建设各级各类研究平台(实验室)、培养引进杰出人才、采取教学科研立项等方式进行着校内资源的再分配。学校体育即便能够参与到“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所包含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核心通识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立项等项目中来,又因其自身基础的原因,也深感参与竞争的底气不足。因此,在年复一年失去特殊资源的支持下谋发展,其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即便是学校领导在重视体育工作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加大年度体育维持费的预算力度,也只能为多组织几次校内学生群体活动、改善一下体育器材条件而宽宽手,但从根本上依旧摆脱不了无法跻身于优势资源分配行列的被动格局。诸多学者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如王乃臣研究认为:“高校资金不足已让很多高校领导一筹莫展,即使有一些资金,也把这点有效的资金,投放到建设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上,而把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放在最后,一拖再拖。”[12]

新时期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竞争力,而体育学科要获取充足的资源分配权,也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体育学科的竞争力,不仅要充分显示出综合性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的独特作用,而且,也要按照专业、学科的建设规律,以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培养新的体育交叉学科增长点,打造特色体育专业学科新亮点,以增加学校资源分配时的话语权。同时,体育教研部门要做好大学体育功能的宣传工作,做实大学体育实践工作,促进社会及高校重视体育学科,以加大资源支持的力度。

2.7 改革勇气不够问题 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许多动力,但是关键的动力因素是人,即人的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而这种激发的手段又来自于管理制度创新。否则,在现有环境条件下的体育教师积极性就难以被激活,甚至使大部分体育教师失去了目标、动力与责任,表现出越来越松散的人群局面。目前,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在体育师资管理方面已经意识到存在的相关问题,但是究竟怎么解决还犹豫不决,缺乏改革的勇气。比如体育教师职称评定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职称评定只注重科研成果,而忽视了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教师、教练员与普通教师等之间的差异性。这样以来,不仅不利于调动各种类型人员的积极性,反而由于政策的不利引导,使许多人只关注文章而忽略教学。尽管这种按照学校一般学科教师职称晋升办法所使用的规则,可以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振振有词的高谈阔论一番,也许暂时能够让大家不容易争辩,但是,这种在问题面前回避矛盾的胆怯心理,将势必导致单位工作裹足不前。改革勇气的不够,不但压抑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所以,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要有勇气和胆识采取改革措施,实施管理创新,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具体而言,需要从学校层面上,建立符合体育专业人员自身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从体育教研单位内部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人事分配制度、职务职称晋升规定以及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然而,这一系列的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又考验着学校体育管理者的能力与胆识。

2.8 创新能力匮乏问题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生命源泉,对于综合性大学体育事业而言同样也离不开创新。综合性大学体育的创新,集中体现为方法上的创新、思想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在方法上的创新,表现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进一步增强;在思想上的创新,表现在学校体育的内、外部环境营造;在管理上的创新,表现在要有能力创新学校体育发展制度。但是,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却不容乐观,表现出:思想上因循守旧,“继承”大于创新;方法上墨守陈规,不善于引进;管理上无所适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

就现阶段而言,学校体育发展创新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因为管理的创新决定着学校体育发展内外环境的改善,决定着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激发,决定着学校体育成果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的创新状况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成败。

2.9 服务功能“短板”问题 当今社会有一种认识上的主流观点,那就是谁为社会、为他人能够提供更及时、更到位、更全面的服务,谁的价值就体现得越大、越高、越充分。对于一所大学,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社会的服务也显示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学服务功能如何?自然要考察它为社会提供了多少比例的成才率,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了多少先进思想,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少科技成果服务。“高校各项工作的社会化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化进程越来越快,体育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13]然而,大多数综合性大学正是由于体育服务意识的滞后,服务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学校体育服务功能 “短板”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个人价值难以体现,内部争夺不择手段,封闭在划线的场地里,坐井观天。不仅无法在服务中获得新知,而且也无法在服务中求得发展。

综合性大学体育服务社会应该从以下途径展开:第一,在学生成才培养中,提供足以支撑其完成学业任务和未来服务社会的健康体魄;第二,在为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过程中,提供适应学生个体需要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物质条件支持;第三,在为社会服务中,建立能够满足校内外人员共同利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储备能够提供社会所需的一大批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并且能够开展体育社会服务工作,为国家和地方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与重大体育赛事运作、服务居民健身指导、引领体育产业科技发展。

2.10 特色发展缺失问题 强调特色发展就是要打造出属于自身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和独有性的一面。但是,现实中综合性大学体育的发展却是“千校一面”、“万师一孔”,各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举措呈现出模式化运作的趋势,未能突出扬长避短的体育亮点,未能将体育学科的发展与学校其它学科的发展相结合。

实现综合性大学体育特色发展,应该在现有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要四面出击、不要“同质发展”。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中,要着眼于校内外环境,实现师资力量的扬长避短;要着眼于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放弃模式化发展方式;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特色凸显的成长空间。只有形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特色,才能具备竞争力;只有形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特色,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只有形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特色,才能够形成一所大学的体育社会影响力。

3 结束语

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新时期,我们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分析思考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与发展思路,是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思想基础,是进一步把握未来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是进一步寻求学校体育发展新思路的根本前提,是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服务功能、凝练学校体育发展特色的动力所在。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必须置身于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书写未来十年中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的壮丽诗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6.

[3] 百度百科.综合性大学[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1001725.htm,2011-2-22.

[4] 高晖,等.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81.

[5]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1:210.

[6] 郭华恬,金熙佳.高校体育的目标与改革思路[J].体育与科学,2003,24(1):75.

[7] 谢伦立,等.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978.

[8] 徐显明.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十大主流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9-4-13.

[9] 高林洲,吕慧青.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4):86.

[10] 徐显明.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十大主流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9-4-13.

[11] 沈?.学分制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23(2):78-79.

[12] 王乃臣.中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障碍[J].长春大学学报,2005,15(2:95.

[13] 周丽萍.关于高校体育工作社会化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120.

作者:张瑞林

专业性大学体育论文 篇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与践行路径

摘      要: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之上提出践行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包括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提出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推进的践行路径,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觀,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pat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education for college sports club curriculu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three-wide education

ZHANG X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education;three-wide education;college sports club curriculum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国家发展的人才战略规划。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自此“三全育人”理念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鲜明导向。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常态化探索与实践[2]。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3]

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并发挥其“主战场”的作用,能够打造一个化理论为方法、化理念为实践的桥梁,有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培育和践行,从而有利于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术探究目前已经开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解析[4-5]、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价值的阐释[6-7]、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8-9],以及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10-11]等。就整体成果而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宏观理论探讨着力较多,但具体实践层面的研究尚留有巨大空间。

因此,以“三全育人”为导向,挖掘俱乐部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育人功能、拓展育人空间,并将之纳入课程思政体系之中,以发挥体育俱乐部课程在“立德树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具有现实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从目标性、实践性及可为性3个层面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解析其具体践行过程,进而提出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此扩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范围,并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大格局的形成。

1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12]。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及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工作,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压舱石之一。

1.1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

“健康之心智存在于健康之体魄之中”[13]。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曾明确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便是无德智也。”体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已被中外学者所认同,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价值也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功能不仅仅作用于人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还关乎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发掘体育课程育人作用的实践尝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与否对下关系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对上则涉及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全面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实施则需要体育课程的主动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对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的直接体现。依此察看,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针之落脚点,在于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参与与助力既是政策导向需要,也是理论与实践转化的现实需要。可见,做好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落实工作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

1.2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学科特性来看,在“五育”体系之中,体育学科特点较为突出。体育既可增强个体的体质,又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思政元素极为自然地贯穿于“以体育身育心”的教学过程中,这使得体育学科在課程思政建设中具有“自带气场”“能量爆棚”的先天优势[7]。从认知的角度看,体育运动的过程是参与者由“(身)体”到“认(知)”的过程,即借助“我”的身体认识“我”的世界,认知的工具是自己的身体,认知对象也是自己的身体。实践证明,这一在体育运动中产生的、特殊的“体认”方式,可促进人对自我内在和外部世界引发感悟。因而,奋勇拼搏、自强不息、挑战极限、团结协作……这些源自不同体育项目参与的身体感知过程,也是个体思想变迁的体验过程。大学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构成,发挥着体育俱乐部之于体育课程培养人的延伸作用,其课程开设是依据学生体育兴趣进行,使大学生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和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是物化知识存在的基础”。那么,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有着较高的文化意识并具备较强的逻辑认知,对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思政形式往往会加以抵触和排斥,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较为有限。与此同时,“体育素养包括体育的文化水平,体育的品格道德、身体活动能力、运动能力、体育知识、以及体育娱乐和欣赏的能力”[14]。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对于体育素养的培养正好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不足。“不精诚不足于动人”,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可以令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渗透于“动起来”“玩起来”“乐起来”的学习之中,并拉近与学生的生活距离。

1.3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育课程具有德育性与技艺性高度交叉融合的特点,学科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而体育课程思政因其具备的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等特点,在体育课程特点中更具有代表性,在课程建设中的难度也会更具挑战性。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体育俱乐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三全育人”方针所强调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本质内涵,找准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可为性的方位和立场,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强国总体发展要求,自觉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起更加全面的教育体系,发挥好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在“十四五”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未来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这也是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以体育人、竞技育人、竞赛育人等思政元素的功能与价值,对落实新时代新要求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既具有紧迫性、必要性,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么,做好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与“三全育人”方针的深化融合,以实现“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的目标”,就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必须的驻足[1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6]所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同向同行。”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为思政融入提供了新的落脚点与突破口,时代背景成就了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可为性。

2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路径

“体育课程育人”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而优质的体育课堂教学则是转变体育活动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17]。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开设,为优质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契机,是转变体育活动育人方式的积极尝试。因此,明晰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组成与意义、结构与形态、生发和实现的条件,发掘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学习的多样化环境,为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撑。

2.1  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国家政策文件的颁布是对当下紧迫问题的针对性回应,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重点推动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事关国家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通过积极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并用以指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程,从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当前,国家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成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号召并发挥政策合力,各高校应该积极制定与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并以制度为主导保障高校课程思政的落实与深化。那么,如何按照体育教学的流程、体育课程思政与专业的关系,既加强学生的学科技能和专业的使命感,又养育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博大情怀的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既做好“硬”的一面,即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又做好“软”的一面,即突出思政工作“软”的润育性。把“价值引领·知识拓展·能力提升·行为塑造”与学科的“知情意行”鲜活生动地融入于教学过程中,突出“练中学、习中做”的实践特点并将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推进教学素材多样化,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是必须要认真对待和落实的工作。

基于此,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要紧随国家政策步伐,建立课程思政的相关制度,着力实施“价值引领·以体化人·以赛塑造”的育人模式。如同德国美育教育家舍勒[18]所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育的教育。那么,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和谐。”以制度为主导,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课程的价值引领、思想提升和行为塑造的学科作用,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中特殊的“知情意行”的体认特征,引领大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参与过程中,去感受文化的体验,领悟奋勇拼搏、自强不息、挑战极限、团结协作等宝贵精神。为此,鼓励广大教师在尊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按照体育知识学习应用性强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具体实施中,深入挖掘育人的元素,体现出所教课程蕴含的价值、情感和文化认同,以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参与感、体验感。另外,在安排体育课程思政与专业的关系上,要凝练出所教课程承载的“育人内涵”,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专业知识体系的设计之中。

2.2  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

从特点上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应是一个系统化的协同工程。它既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各类主体的设计安排,也包括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课余锻炼、体育训练竞赛等多个板块的效应协同。因而,如何在大学体育俱乐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出多主体的功能发挥和各板块间所传递的效应,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需要多主体作用发挥与多板块效应落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落实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发挥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的双重功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运动,在体育实践改革中形成高水平的终身体育培养体系;也要在把握好真理的尺度上,充分运用好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做好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使思政教育和体育专业知识学习相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教育学者布鲁纳指出:“人的才能不仅是先天固有的,也是后天培养的。”[19]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此,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及健康生活方式。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着力体现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的活动育人、锻炼育人、赛事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优势,把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体育赛事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融合在一起;把知识学习、技能练习、实践应用和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与将来成为优秀的教师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实现全面育人的终极指向。大学体育教育阶段不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其他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時期,打通各类人才的培养渠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要将课堂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要将思政教育与教学空间、专业空间相结合,要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每个专业课的设计之中,既让课堂思政有“血”有“肉”,也让专业学习有“筋”有“脉”,实现学生专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习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健全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培养机制。

2.3  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

乌申斯基[20]曾言:“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类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体育教育研究成果也已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独有的特定“气场”优势及特殊“体认”方式的“知情意行”,具有隐性育人内容与显性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教育特点,可把体育运动与品德修养、人格培育、伦理情操等道德品质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挖掘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元素,灵活落实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在体育俱乐部课程开展中“动起来”“活起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感与建立其行业使命感,还可以激发出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自豪感,使思政工作可以做到直接、深刻且自然、有效。如何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新时期具有新特点,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育人效应格局。要认真思考与规划授课计划与教学大纲,借鉴优质教学环节设计的成功案例,运用特定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及实践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并撰写出符合专业建设和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教学设计。要在推进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学习方式,以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拓展·能力提升·行为塑造”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知识与学习的关系,也在于追求实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取各类知识以继承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教师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课程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意义重大。基于此,在体育教育改革中,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学校或院系通过订购或录制一批线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资源,让体育教师进行线上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并集中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认识。第二,为体育教师定期举办系统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培训,通过现场学习与优质经验借鉴以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能力。第三,开展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及教学大赛,通过特定主题、自选主题等方式深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教研方式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思政能力。通过培训与比赛等手段,引导与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这既是做好“常规”动作的体现,也是追求“创新”发展的构建,可以成为助推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途径。

2.4  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这一过程道阻且长必须持之以恒。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不忘初心铸魂,牢记使命育人”的目标追求,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课程建设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建设。俱乐部课程教学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连接,可以更好落实与执行体育课堂育人目标,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其自由性与可选择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参与水平与主动性。把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以“课程设计要有高度、内容设计要有深度、教学过程要有热度”的教学模式为主线,进而优化教学手段,使课程的专业性和思政的教育性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也是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要主动接受与学习课程思政的相关知识与理念,在和谐友好的教学情境中与任课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促使形成“交流—反馈—再交流—再反馈”的良性交流格局,实现教师教书育人与学生学有所成的双重教学目标,促进二者发展。

综上,按照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与思政”相加,也不是把专业课讲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在显性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融入隐性的育人知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因此,要发挥好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之功能,首先,从高度上,高校要重视思政教研环境的建设,完成思政教研制度,形成良好的思政教研风气,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主管领导要率先垂范,鼓励和支持全体体育教师思政教学活动的参与与思政教研项目的主办,将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有序协同、统筹优化,不断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执教的能力。其次,从深度上,高校体育教师要将坚守卓越的“工匠精神”融为自我发展要求,遵循从专业中来、又到专业中去的教学方式,推进思政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教师有热度、课程有高度、育人有厚度”的良好局面,使学生愿听想学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最后,从热度上,高校体育教师要把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贴近时代、推进实践、贴近学生,给力学生形成“有人格的品质、有身体的品质、有能力的品质”,不断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让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体系真正成为育人的载体。

2.5  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

按照“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一种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为此,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第一,說教与渗透相结合。学与思,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宣传教育应注重启发与认知、认同、内化相结合,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填鸭;渗透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推进体育俱乐部思政课程向运动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将尊法治、修美德主动付诸实践,加强与新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切实提高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推论出来的,而是应从大学体育俱乐部实际中去寻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之中,促进体育技能知识获得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使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第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如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在讲解体育历史发展时可与家国情怀相结合;讲解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可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讲解专业规则可与法治思维相结合等。通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怎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可使体育思政教育元素既赓续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第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践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课堂教学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坚持隐性渗透、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寓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将直接体现、潜移默化与融入思政元素相结合,增强说服力,促进学习者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第五,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遵循所有的思想都有其来源之水、所有的实践都有其生本之木。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伙伴互助的过程。实践证明,促进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相互交流与分享学习心得,可增大增强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效果。不仅可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效达成,同时也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第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提高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积极疏导、启发教育为主,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为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推进指明了发展方向,发掘体育课程“知情意行”的因素,推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把思政教育渗透于体育俱乐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8)[2021-08-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许燕,范炜烽.“三全育人”视域下公共服务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4):45-51.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1-08-24]. http://ww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 赵富学,黄桂昇,李程示英,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設的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 体育学研究,2020,34(5):48-54.

[5] 贺新家. 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组织实施的内在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53-55.

[6] 刘纯献,刘盼盼. 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 体育学刊,2021,28(1):1-6.

[7] 杨祥全. 铸魂育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自身优势探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1):13-16.

[8] 董翠香,樊三明,高艳丽.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与结构体系建构[J]. 体育学刊,2021,28(1):7-13.

[9] 王秀阁. 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188-190.

[10] 钱俊伟,钱永健. 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6):159-166.

[11] 姜卫芬,刘文烁. 新时代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4):435-441.

[12] 夏贵霞,舒宗礼.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体育学刊,2020,27(4):7-13.

[13] 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 毕慧慧,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14] 张振华. 体育课程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15] 常益,张姝. 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6):136-141.

[16]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01).

[17] 赵富学,陈蔚,王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4):80-86.

[18] 舍勒. 审美书简[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9] R.基思.索耶.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 徐晓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0]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作者:章翔

上一篇: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下一篇:当代小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