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三农问题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四新”学科建设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重点,“新农科”建设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要走“三三”制模式,即“三才合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三位一体”的人才素养构成体系和“三新融合”的学科支撑系统。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当前经济三农问题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经济三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1:

市场经济下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途径探究

[摘 要]经济管理即管理者为了完成预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对经济活动开展的一系列管理。经济管理整合各个生产力要素并形成现实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各方需求。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经济管理关系到其生存和未来发展,因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策略,由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此,文章则从加强单位固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引入经济管理信息建设等分析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途径,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市场经济;途径

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还采取传统模式,以致出现各种问题。因而需要加快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新与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1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公有制经主体为基础,集多种所有制为主的发展制度。国有经济在整体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比例,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也是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普通企业,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单位,其特点为非营利,因为经济管理模式也存有不同,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普通企业采取的经济管理方式在于增强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而事业单位采取经济管理目的在于创造出比以往更高的经济社会价值,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因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得到不断健全完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高效的社会经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事业单位运营经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过于依赖国家。随着市场经济持续进步发展,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和以往相比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而强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拓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渠道,为提高社会服务效率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市场经济下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途径

2.1 加强单位固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有资产是国有资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更是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基础。一般固定资产资金多来自财政资金,因而需要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安全。但目前事业单位因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其固定资产存在使用不合理以及效率低等情况,无疑影响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很少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对固定资产实施监管,以致出现浪费固定资产资源现象。通过分析相关制度得知,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明问题,造成资产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正是因为上述情况才降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因而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正确认识。事业单位领导负责人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并在体制影响下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还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从思想理念层面培养基层员工认真使用固定资产,爱惜固定资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②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式。国家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必要时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借鉴普通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固定资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取消固定基金项目,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健全完善固定资产总账、台账和明细账,重视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的同时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卡相符。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质量和水平。相关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应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制定的制度可行性较高。一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保管、验收、报废等主要环节。除此之外,还需制定资产移交制度,目的在于促使事业单位负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出现退休和离任状态时避免发生固定资产私有化现象。

2.2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家逐渐增大对医疗卫生、三农、科教等领域资金投入,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其活动也呈现复杂化趋势,经费进出量和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凸显内部控制问题。例如,部分事业单位潜意识认为,单位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预算资金,因而按照是编制预算获得资金以及按预算使用,缺乏具体且科学合理的资金进出管理程序,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阻碍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所以需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①构建和谐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领导者应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内部控制意识,或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必要时还可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参与内控管理积极性,各个部门明确分工,按照岗位和职责共同承担相应的内控责任,从而在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②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各个事业单位应明确各个部门在监督体制中职责权限以及规定监督程序,做到万事有理可依。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并给予该部门相应的权限,保证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积极加强审计、税务、财务等部门沟通交流,定期公开各项政务,增大资金使用透明度和公开化,利用普通职工力量监督内控,提高内控效率。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部门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力度,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制度的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全面落实,保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此外,事业单位还需及时调整经济管理激励制度,给予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引入经济管理信息建设

事业单位在快速经济发展背景下也越来越激烈,尤其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节奏对财务信息获取和处理也增添了准确和快速等要求,因而需要事业单位建立涵盖财务情况分析、预算编制与处理以及各项情况分析等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此在未来工作中便能精准获取和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即使我国事业单位已具备信息化建设思想意识且付诸实践,然而在信息化建设中运用的技术软件较为落后,或过于顺应时代发展而运用脱离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技术软件。因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建立在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必要时可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技术和软件,或和其他企业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软件实现共赢。还可和高校相关专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研发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软件,一方面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将技术和人才优势相结合,实现双赢。此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还应善于将知识管理、价值链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新思维相结合,如此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3 结 论

总之,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深入改革背景下应不断加强经济管理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趋势制订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全面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体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价值的同时为其后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邢建华.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3):122-123.

[2]张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7(6):48-49.

[3]佚名.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纳税, 2018(6):33.

[4]张春芳.关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

[5]张秀华.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J].中国市场, 2018(6):192.

作者:王致峰

当前经济三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2:

“四新”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卓越人才培养创新

摘要:“四新”学科建设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重点,“新农科”建设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要走“三三”制模式,即“三才合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三位一体”的人才素养构成体系和“三新融合”的学科支撑系统。“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创新,要以“新农科”为学科基础,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学科发展;要以新文科、新工科和新农科学科融合,重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卓越人才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三三”模式

一、引言

高等教育应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正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四新”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教育,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基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新农科建设必将是“四新”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教育部的统筹规划下,全国农林高校和科研院所经多次会议,于2019年6月8日至12月

5日先后形成了有关“新农科”建设的三部曲,即“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拉开了“新农科”建设的序幕。同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年至2021年

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基于学科融合,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发展势在必得。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殊性,专业人才既需要有优秀的农业农村经营管理能力和爱三农的人文情怀,又需要扎实的农林科学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有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工科技术。因此,立足“新农科”、融合“新工科”与“新文科”,是新时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将以“四新”学科融合发展为指导,凝炼学科发展思路,助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逻辑

一流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科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培養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人才,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最值得借鉴的是发展于欧洲、盛行于美国的(文理)学院教育。

学院的核心人才培养理念是“以本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专注于实施优秀的本科教育与实践[1],其以高质量的博雅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变革的精英人才,强调广泛的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弱化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2]。学院的博雅教育认为,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基础教育,注重思维、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高素质、有教养的文化人。这种教育旨在让学生拓展其眼界,并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不是培养具体的职业技能与工作技巧[3]。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培养体系可为学生毕业后接受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并为终身学习提供持续保障与动力,强调的是为学习而学习,而非为谋生而学习[4]。

一流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能适应社会变化。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显示高等教育演化就是一个不断根据社会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过程[5],且改革通常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绩效[6]。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并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深度融合,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具有领导、沟通能力与科学与工程创新能力兼备的高端人才,已成为伦敦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点项目[7]。此外,有学者提出提高通识类教育课程比例也是国外高等教育大趋势。

一流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需要一流学科与专业为载体。中国目前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基于非均衡发展一流学科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支撑,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通过非均衡发展,集中优势打造一流学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8]。一流学科的发展需要学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新工科、新农科融合的农业工程类一流专业建设[9]。因此有学者基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一流学科建设问题[10]。一流学科有其内在成长规律,一流学科的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保障因素以及学科布局的方略等方面[11]。

三、一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旨在推进“四个回归”①,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想,为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习总书记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四新”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文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才合一”②的人才培养结构、“三位一体”③的人才素养体系和“三新融合”④的学科支撑系统。

(一)“三才合一”的人才培养结构

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从中世纪学院制的博雅教育,如柏林大学(哲学院)、巴黎大学(艺学院)和剑桥大学,到19世纪的大学制的专才教育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和莫斯科大学,再到学院+大学制的综合教育,如现在的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12]。一流大学教育应包含三个层面的教育:人的层面、人才的层面和专业人才层面。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本质就是大学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首先要在价值观层面进行心智训练与品格塑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进行基本的常识解释与判断,并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即首先要让学生成“人”,然后则是在能力层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其信息与资源获取能力、分析与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即要让学生成为“人才”。最后才是专业知识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科学、掌握理论与方法,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二)“三位一体”的人才素养构成体系

中国农业经历几千年的发展,目前大部分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主要状态的劳动与投入密集型的粗放型农业。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还是我们农业人才培养的观念上的落后与态度上的不重视。农业是国之基础,在维护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但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却具有天然的弱势,导致多数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不懂农”和“离农”“弃农”,而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很难扭转这种局面。

一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能做到爱农、懂农和适农。新时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当培养“一懂两爱”,

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推动三农发展[13]。本文提出了爱农基本情怀、懂农系统知识和适农变化能力的,三位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素养体系。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情怀。唯有具有农业大爱情怀的人才,才能真正投身于三农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要具备懂农系统知识,只有懂农业才能做好农业。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应当拥有适应农业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工业4.0时代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变化步伐逐渐提速,唯有具备适应农业变化的人才能持续推进农业发展。

(三)“三新融合”的学科支撑系统

高校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显著特征,新型尖端人才具有基础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特征[11]。精英人才培养需要做到理工文交叉大融合[12]。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如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始尝试跨学科培养人才,但其学科跨度依然有限,还不是真正的卓越人才培养必须的大学科融合支撑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学科交叉特征明显,同时涉及农科、文科和工科。四新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然需要涉及新农科、新文科和新工科。首先,新农科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最优学科归属是新农科。通过新农科专业与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让学生懂农。没有基本农林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不是合格的人才。其次,新工科为农林经济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与方法。通过新工科知识体系的学习,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的能力。新工科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技术前沿,从而更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变化。最后,新文科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能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供经营管理、人文与法律方面的保障,使其懂经营、善管理,从而发自内心地爱农。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农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依然落后,但也在快速转变。乡村振兴、绿色农业等一系列战略与方案的提出,更是加快了中国农业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与工业相比美的朝阳产业,农村也将由包围城市的“贫民窟”转变为点缀城市的后花园,农民也不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而是同工人一样的光鲜职业。农业将成为令人向往的行业、农村将成为令人神往的乐土、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以“新农科”为学科基础,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與学科发展

在传统的学科专业分类体系下,农林经济管理归属于管理学,这与该专业特征与属性不符,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专业的吸引能力。“四新”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归属于新农科,以更好地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提供支撑,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使命是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卓越人才,知农、懂农是农业卓越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归属于新农科学科之下,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农、懂农。

(二)以新文科、新工科和新农科学科融合,重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农科基本属性,因此新农科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的基本载体,为其提供基本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经济管理等人文属性,因此必须重点融合新文科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农情怀的同时,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样具有工科属性,因此,新工科应为其提供前沿的技术手段,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率。卓越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甚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新医科知识。基于“四新”学科背景,重新设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体系,以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卓越人才

推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一切针对教育的改革都必须以此为基本约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样需要强调全面素养的提升与人的发展。通过对基本价值观的塑造,提升其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爱农情怀,使其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建设中。通过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与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综合的专业知识体系的传授,提升其从事涉农职业与工作的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现代三农建设事业。

注释:

①“四个回归”:是指教育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要求。

②三才合一:即人、人才、专业人才,合为一体。

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三位一体”:即爱农基本情怀、懂农系统知识和适农变化能力——三位一体。

④“三新融合”:即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融合。

参考文献:

[1]王春春.“与众不同的文理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2]卓泽林,杨体荣.当前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5).

[3]李晓.璐美国通识教育的借鉴与思考[J].求索,2009(11).

[4]雷洪德.美国文理学院:变革中的精英高校[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

[5]Kim,J.Schoolaccountabilityandstandard-basededucationreform:Therecallofsocialefficiencymovementandscienti?cmanage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Development,2018(60).

[6]Yaisawarng,S.,Ng,Y.C.TheimpactofhighereducationreformonresearchperformanceofChineseuniversities[J].ChinaEconomicReview,2014(31).

[7]赵倩,宋永华,伍宸.世界一流大学引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研究——以伦敦大学学院的文理学位项目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8]黄巨臣.非均衡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局限及其应对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9]廖庆喜,张拥军,廖宜涛,黄小毛.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工程类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10]袁清,王雨洁,陈婵.新工科与新文科:“双脑”会聚共创未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11]孙华,王颖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检视——兼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理论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9(8).

[12]崔乃文.文理学院的死与生:自由教育与制度化的精英大学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5).

[13]韩长赋.感悟“三农”情怀做到“一懂两爱”[J].农村工作通讯,2019(11).

作者简介:陈有华(1984—),男,江西九江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王婵(1988—),女,湖南双峰人,经济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健康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作者:陈有华 王婵

当前经济三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3: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摘  要】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过程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力度,提高经济经营管理的质量水平也愈来愈重要。但受到传统经营管理的理念影响,在实际管理当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首先就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意义和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经济经营管理的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为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管理问题

引言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涉及面比较广,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以及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提升经营管理的质量水平,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

1.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意义和问题

1.1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意义

新农村建设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经营管理力度,创新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就能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但是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样,采用传统的僵化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需求,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运用新的经济经济管理的手段,才能保障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1.2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问题

从当前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样的,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协调。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与之发展不协调,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和以往的样貌一样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和当前日益增长的需求相结合,这就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经营管理意识有待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自身要强化管理的意识,才能为后续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基础。而从实际的经济经营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着不注重经济经营管理的现象,管理者没有将经济经营管理和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方面存在力度薄弱以及执行不力的问题。

(3)经济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農村的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需要有相应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才能真正保障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落实。但从实际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样,如机构性质和承担的职责方面没有相匹配,工作的经费和工作的任务也没有达到契合。由于受到经济经营管理体系的因素影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方面就必然会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发生。

2.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措施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当中,要能从多方面措施的实施上加强重视,以下几点措施的实施要加强重视:

2.1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从多角度考虑,领导部门要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财力投入,所以当地政府就要在发展农村的经济方面有明确的方向,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从整体上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水平提升,把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以及输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加以完善,为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管理者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能够有侧重点实施,把握轻重缓急,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以完善,如此才能有助于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2.2强化经济经营管理的意识

做好农村的经济经营管理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强化管理创新的意识,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管理者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观念上以及模式上要积极创新,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从实践当中将各项举措进行落实。树立经济经营管理者先进意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正确认识“三农”政策,和相应法律相结合可持续开展经济经营管理的工作。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意识,要注重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加强重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比较专业化的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方面就要注重科学选拔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提高经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从而更好的应对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只有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经济经营管理的意识,才能为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完善经济经营管理体系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过程中,保障经济经营管理的质量,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经济经营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真正的有助于将各项工作加以落实,从整体上提升经济经营管理的水平。对此,要能够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问题加以妥善处理,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观念以及自觉性。同时,要注重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面加强重视,加强农业经济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提供人才力量,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工作的良好开展起到一定积极促进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样,为能有助于提升管理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优化,实施多样化措施,保障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质量,为农村的经济繁荣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的对策[J].商讯,2020(06):184.

[2]陈瑞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100.

[3]王迎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9(05):41-42.

[4]党筱兰.黔西南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9,53(06):96-97.

作者简介:纪霞(1972.0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作者:纪霞

上一篇:农村学生心理成因管理论文下一篇:民族文化视觉传达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