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现实中,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游戏人生、生活迷茫的现象突出。针对此状况,目前或传统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来实施。实际上,出现此情况一个根源性的因素在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 篇1:

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文章针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治本之策;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陈凤敏(1963- ),女,河南叶县人,平顶山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河南 平顶山 467001)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治本之策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者。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更是将来和谐社会的创造者,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工程”。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工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不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要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的:“要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希望工程”。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更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同时,当代大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更是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涉及两千多万个家庭的幸福。大学生一旦出了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家庭幸福,而且还会影响高校稳定,甚至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高校困难学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也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和素质教育,教育大学生遵纪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正确面对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群体中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

1.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淡薄。如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此外,在政治上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一面,不排除因为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而卷入政治活动的可能,一些小道消息在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给学生思想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把握不好,极有可能使其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过激行为。

2.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有所偏差。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求知、求美、求乐的要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淡化,奢靡之风有所蔓延,很少去思考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和贡献,个别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道德伦理观念淡薄,精神文明素质较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就怨天尤人,垂头丧气,悲观失望,甚至轻生。

4.基本文明修养匮乏。在大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人: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乃至拳脚相加;看见老师和长辈视而不见、不理不睬;满口脏话,随地吐痰,并且习以为常等。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与社会不和谐的成因

1.社会大环境。随着当前信息交流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与效果都有显著扩大和提高,这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但网上的多路信息源、多种信息流使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想的影响。

2.就业、经济压力。高校学生也同样面临着父母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家庭经济贫富差距的扩大、毕业后面临社会自主择业、医疗改革等问题,使得许多大学生难免产生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3.学校及家庭教育失误。许多教师、家长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着偏差,特别是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但由于其溺爱心理所致,实施的培养教育内容有较严重的偏差,呈现出重物质追求轻传统道德的灌输教育,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导致青年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

4.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滞后。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高校始终未能紧跟时代发展而明确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分层次的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未能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

5.师生自身因素。一方面,外在客观条件是影响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是不可忽略的主观因素。许多学生不能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产生一些盲目崇洋的思想,缺乏爱国热情。

6.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在一个与国际社会交往频繁、相互影响加深的环境中。有些学生会产生茫然和不适等心理与思想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就会在文化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走入迷途。

7.社会组织及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由于社会组织形式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加大,“空白点”增多。调查情况表明,近些年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管理制度正初步实施或在磨合之中,因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盲点。

四、创新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和谐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一是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抓住育人这个中心,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不断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和大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确立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巨大的力量源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较少从和谐社会发展的视角全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必须的,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但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只发挥好政治功能就够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3.加强和改进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导,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大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根据信息网络时代提供的技术优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在此基础上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寓教于乐,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航标。

4.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创新的精神搞好校园文化。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学校领导、政工人员负责,教师协同,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还要着力倡导高雅文化,引导他们以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类社团为依托,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各种实践活动,让思想内涵丰富、有质量、有品味的高雅文化走进师生生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所蕴藏的潜移默化、点滴渗透、润物无声的重要育人功能。

5.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20日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是8700万,在校学生群体占31.9%。面对在校大学生几乎全部“触网”的现实,针对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上不和谐舆论的影响的实际,必须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利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网络技术和网络特点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向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迈进。

6.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大学生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接各种挑战,能否用冷静、现实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和学校里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不公平现象,在很大程度是决定于他们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调动大学生成才报国的高度,根据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的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专门机构,利用心理测试与咨询等现代心理科学技术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便捷和优势,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社会理念,鼓励、引导大学生发挥长处,合理竞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思想服务,想方设法地减轻他们就业、学习、经济上的心理压力,运用目标激励法,鼓励他们实事求是分析情况,找准优势与不足,坚定信心,战胜自我,力求取得最佳学习和工作效果。

7.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性的工作机制。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因实际问题而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难有说服力和实效性。因此,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必须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这些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问题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尽快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3]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05-01-19.

[4]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

01-25.

作者:陈凤敏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思考

[摘要]现实中,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游戏人生、生活迷茫的现象突出。针对此状况,目前或传统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来实施。实际上,出现此情况一个根源性的因素在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文章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缺乏的原因分析为基础,重点探讨了生命观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期冀引发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生命观教育 大学生 价值

[作者简介]王玉珏(1977- ),男,四川南江人,四川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四川自贡64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2008年课题“地震灾区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sb008)

一、问题的提出

据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8.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而且呈现低龄化的倾向。①其中,大学生自杀和杀人发生频率很高,已经成为社会一个突出现象。在百度键入“大学生自杀”,检索到相关文章145万篇,键入“大学生杀人”,检索到相关文章179万篇。同时,大学生对生命漠视的其他现象也很突出,如见死不救、自残、虐待动物等等。

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生与死,如“5·12”大地震发生以后,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在瞬间离我们而去,面对这种状况,一部分同学对生与死产生了困惑,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的对死亡产生了恐惧,开始自暴自弃、颓废堕落;有的所谓看透人生,认为人生在世,重在享乐,开始放纵生活、游戏人生;有的则不知所措、陷入迷茫,开始得过且过……

上述问题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在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上,主流的观点主要归结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通过心理咨询和干预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是极有成效的,但是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种观点和方法只看到了大学生漠视生命、游戏人生的浅层原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为什么大学生在对待生和死的时候心理上会出现问题。

理性是人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在支配人的思维和行为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解决问题就要从大学生对待生死的价值观念上来开启思路,寻找出路,方能治本。具体到高校教育而言,就是要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加强“生命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从思想观念上理解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外化为行为善待生命,进而思考生存与生活的目的与意义。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缺乏的原因分析

现实中,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应该是生命观教育的摇篮,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生命观教育的缺失。第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子女的身体健康、学业成绩、未来的工作选择等方面,很少和子女谈论生命观的问题。第二,父母往往认为死亡是沉重的、不吉利的话题,不适宜和子女谈及与交流。对于如何生活,主要是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获取以之为生的本领,过上物质富裕舒适的生活,忽视教育子女人生存生活的本质和意义。第三,父母往往缺乏生命观教育理论,即使想对子女进行生命观教育也有心无力。第四,子女的叛逆思想和行为使父母和子女的沟通难以有效进行。因此,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观教育很难取得实效,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方面子女生命观教育的缺失。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如果从生命的视角透视,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完善。”②但就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状况来看,学校对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从幼儿园到高中,在以唯成绩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考试成绩上,生命观教育很难进入教育内容,师生之间很少谈论生命观话题。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具有较好的条件思考人生问题,但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如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但检视该课程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关于生命观的教育内容却相当匮乏,教材中未涉及死亡问题,在第三章中谈及人生价值时有些抽象,缺乏具体指导,不易为学生接受。就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来看,真正懂得生命观教育的、能够胜任生命观教育的教师不多,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为专题的教材书籍缺乏,以生命观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稀少。同时,学生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不易充分认识到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识到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要想通过学校教育取得实效也极难实现。

(三)学理研究的不足

对于生死问题的研究,东西方哲学家们都有经典的论述,形成了众多的观点,对今人极具启发意义。但现在我国学界对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专题研究较为匮乏,论著不多,高质量的就更少。以文章为例,在维普资讯中键入“生命观教育”,仅搜索到13篇文章,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1999~2008年也只有16篇,且大部分是2004年以前的文章。学界对于生命观教育研究的不足,导致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理论不稳的隐患,很难从理论上建立健全的体系进行教育。同时,就研究专著和文章来看,涉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具体措施、方法、途径等实践技术环节的内容更少,且提到的内容在操作层面上讲,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弱。这种状况导致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很难落到实处,也相应加速了生命观教育的缺失。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与死亡,了解生与死相互依存的关系,消解死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思考生存的意义,用实际行动创造和践行生命的价值。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缺失,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虚度光阴的现实情况,突显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科学的、正确的生死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它必然是有意识教育的产物,这正是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所在。具体而言,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可以从直接价值、本质价值和终极价值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直接价值:正确对待死亡

现阶段,死亡对大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的事情,当死亡突然降临时,他们往往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常常出现前文提到的大地震后的种种现象。学者邓晓江概括了现代人在死亡方面所遇到的五个问题:“其一,现代社会死亡处理的技术化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国人伦理情感之间的紧张。其二,现代社会大量的突然死亡、预期死亡与死亡接受之间的紧张。其三,人们普遍拥有的现代科学的认知习惯与死及死后世界不可知之间的紧张。其四,现代社会处理死亡人数的众多与死亡教育的滞后之间的紧张。其五,死亡焦虑的个我化与死亡悲伤抚慰的社会化之间的紧张。这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故此,必须正确认识对待死亡。”③

因此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首先要让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死亡,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亲人和他人的死亡,在思想上对死亡有所准备。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内在规定、是随时都可能的可能性存在。死亡就如四季交替,是人必须面对的应有之事。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不是现成的、已经实现的东西,死亡是存在的状态和过程,因而是不可摆脱、不可逃避的,死亡乃是人走向终结的存在,它贯穿或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的存在乃是走向死亡的存在。同时,“死”和“生”不可共存,我们“生”的时候是无法真正地感受和知晓死亡的,当我们“死”了以后也无法感受和知晓死亡。既然如此,就不该畏惧一个自然存在、不可避免、无法感受和知晓的客观事实,应该把死亡看做是人生本质的最终实现,由此真正排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正视死亡并接受死亡。

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让大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准备,当遇到大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学生对亲人死亡的恐惧焦虑心理,正确对待自己、亲人和他人生命的消逝,这是生命观教育的直接价值所在。

(二)本质价值:正确对待生命、生活和人生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先行到死,本质目的不是如何对待死亡,其本质价值取向在于从死亡的角度认识和规定人的生命、生活和人生,是让大学生从死亡的角度看待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死亡会教会人们一切,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④生命观教育所言之死,并非仅指人的生理之死,而是对活着的人谈观念上的死,其目的在于提升生活品质。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由“生”观“死”,又由“死”观“生”的原则,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皆在“生”而非“死”。如此才能谈清有关生死观的问题,并使生命观教育被大学生广泛地理解和接受。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应该把死亡看做是人生旅途中被不断揭示出来的可能性,不是在人生的暮年、生命枯竭或弥留之际才感受和体验死亡,而是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和全部过程中都深刻地意识到死亡与我们的紧密接触,意识到生命时刻趋向于死亡的那种状态,强化生命的紧迫感。要让大学生明白他的生命是倒计时的,应该更加珍爱现在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学会珍惜、尊重和敬畏生命。

因此,在生命观教育中首先让大学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和养育的,是他人和社会共同关爱的结果,爱护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体现,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的亵渎,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此及彼,要认识到他人的生命同样是珍贵的,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绝不可以野蛮地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既害人又害己。其次,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既有欢乐、幸福和美满,也有艰辛、痛苦和悲伤,这些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应有之义,没有痛苦的体验,就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正是在战胜苦难磨炼了个人的意志,锤炼个人的品质,获得真切的人生感受,体会到真实的生活和生命的过程。最后,要让大学生思考“如何有意义的活着”,以之筹划自己的生存活动,筹划出本真的自己,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思考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衡量必须与他人和社会相联系,要求大学生多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就是要为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让大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和社会,从社会和历史角度审视自身的存在,而不是迷恋自我的享乐与放纵,抑或丧失目标,浑浑噩噩,要真正活出生命的最佳状态。

(三)终极价值:实现对人的精神的终极关怀

一切哲学与宗教都在追问一个问题:人死之后,究竟要去哪里?如果人将必死,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人,一生一世,奋斗了那么久,那么辛苦,一旦死去,便一切都被剥夺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深受折磨的心灵问题。人备受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肉体的痛苦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心灵的痛苦、精神的困惑往往难以消除,“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从古至今就困惑人类的心智。

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对人生的思考,这个问题也深深困惑着他们,而生命观教育则是破解这一困惑的有效途径。生命观教育沟通“生”与“死”,把生死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强调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应该坦然面对死亡,并将死亡划归为规划人之生活过程与生命进程的动力,从而启迪、引导大学生追求幸福的“生”,坦然的“死”,这种人生境界就如泰戈尔所言:“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从而在超越死亡,实现生命的永生和不朽的基础上,思考个体存在的价值所在,思考如何具体体现个体价值,进而让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即是要看一个人的人生生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这种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建立,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大学生对于人的存在的精神苦闷,使他们在现实中克服生、死、痛苦、忧惧的困扰,以审美的态度显示人生的终极关怀,在愉快中以永恒的感觉展开生命,从而以较好的精神准备去对待人生的磨难与艰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之指导人生的实践过程,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真正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注释]

①貌信玲.自杀成15至34岁人群的最大死因专家:加强“死亡观”教育[EB/OL].http://news.southcn.com/gdnews/gdyc/content/2008-07/22/content_4489917.htm,2008-08-20.

②乔丹,等.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84.

③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9.

④(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M].潘丽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4.

作者:王玉珏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论文 篇3:

基于反馈机制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正面临愈发严峻的挑战,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日益膨胀,其潜在心理问题也日渐突显。然而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相对滞后于实际需求,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成效亦未能充分发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疏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现状分析,旨在以层级反馈机制为基础,构建心理问题学生的全方位关注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层级反馈;全方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构建系统可行的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全方位关注的工作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深挖问题的本源,客观、精准地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方面成因,集中精力将化解成因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提出可靠、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

1.个体与家庭因素。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显著变化的时期之一,大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尚不完备,却不得不接受个性与社会性的激烈冲突。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由于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足,阅历和社会经验尚不丰富,大学生所能承担的消极情绪阈值较窄,往往难以正确看待和处理势必存在的诸多矛盾冲突,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不适。而个性的形成与幼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密不可分: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使个体养成乐观、随和、礼貌等良好人格特征;反之,个体则易变得悲观、蛮横或孤僻。从某种角度来说,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和必要的经济基础也是个体形成完备人格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学生群体中并非人人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在单亲家庭中,婚姻的破裂会使父母将生活中的不满和愤恨加诸于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令子女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否定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再如一些大学生面临家庭经济来源无保障、家庭劳动力因病缺失、家庭子女过多导致的开销负担过大等问题,精神压力巨大,过早地背负起人生重担,这些都给他们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带来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他们不得不自立自强,孤独面对隐痛和贫苦,另一方面沉重的心理创伤或特殊的人生际遇易使其产生消极、懦弱、逆反或具有攻击性等不良心理状况[2]。

2.学校与社会因素。学校是与大学生群体联系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大学的生活环境更贴合社会,学习模式更倾向自主,人际关系更趋于复杂,学校所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多年来高校的“学科本位”课程设置在塑造大学生人格健全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近年来素质教育在高校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虽然各高校都组建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学、咨询过程重障碍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等。

3.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我国封建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逐渐滋养形成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西方文明的注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传统的价值体系带来了很大冲击,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伦理价值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重构过程中,人们对物质的渴望极其强烈,很多思潮激烈碰撞、密集交织、互相融合,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群体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自我防卫,容易导致道德困惑、心态失衡和认知失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践行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就必须清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精准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症结与制度缺陷。

1.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占比高、增速快。我国展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初现的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家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诸多领域的潜在矛盾暴露,大学生群体承受的社会压力不降反增,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存在,更有增长的态势。2002年的一份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全体学生的23.25%,90年代比率上升至25%,本世纪初达到了30%。研究报告同时预测,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0年大学生杂志社与中国大学生网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有过心理问题。苏州科技学院也曾通过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1210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本科生的所有问题因子(如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都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常模。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形势十分严峻。

2.社会心理环境不完善,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社会心理环境指人脑对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等要素构成的生活环境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氛围。现代社会的各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与更迭,社会制度的约束往往难以及时紧跟变化,易产生社会分配不公和公民道德滑坡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感到不安、困惑与迷茫,产生低落的情绪和动摇的信念,甚至是叛逆、极端的偏激行为。总的来说,大学生群体相对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能辩证地看待改革进程中一些难以规避的社会问题,进而产生各种心理的不适症状。而社会教育还未有全面的功能体现,未能成功营造出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这无疑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一个阻碍。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早已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然而,一些高校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未能发挥效能,有时仅仅通过单一的问卷测试或者心理普测为学生建立形式上的心理档案,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采用医学化模式和程序,这种教育形式和工作作风严重淡化了心理健康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曲解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基于层级反馈机制,构建心理问题学生的全方位关注模式

心理问题学生基数庞大,已经成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学生如果未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干预,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和难以挽回的损失。基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宽领域、多层次的流程化措施,以期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取得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新成效。

1.坚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常态化,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各个高校都会在大学生入学之际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而在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对常态化的普查。随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深入,会遇到学业、情感、交际以及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针对大学生发展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普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给予专业有效的援助。同时,在常态化的心理普查工作中,需要结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通过新媒体网络阵地和校园文化环境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真正的让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大学生的重视,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力求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普查的常态化以及宣传工作的高效化。

2.全面建立层级反馈制度,做好心理问题案例的分析与归类。做好对问题学生的关注,需要精准发掘问题学生并及时上报案例。首先,构建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的横纵向反馈模式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在班级、寝室层面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心理联络员负责对本寝室同学进行关注,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对本班心理联络员进行关注,其主要职责是关注寝室、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院系或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从而避免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骨干要分别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映给院系心理方向的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给予专业的指导,从而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定位准确,发挥各自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和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有效弥补传统工作体制的不足,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和强大动力。

3.做好团体辅导和针对性指导工作,健全长期跟踪关注机制。团体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团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学习、用心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生活,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端正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分布集中,学生个体间存在较明显的共性,因此团体辅导(朋辈辅导)更适合在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专业发展、恋爱婚姻观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培养大学生阳光的心态,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团体辅导的开展无疑将大大延伸教育的覆盖面并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预警能力。同时,可以灵活依托于学校现有的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比如阳光志愿者和心理协会举办的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理辅导和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心理问题因与现实情境联系密切,容易复发,因此针对心理问题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关注。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初次干预后,应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在日常的观察和例行的汇报中特别关注有问题史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有过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应定期进行健康评估。

4.加强家校联合,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来源于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家庭与社会也能对心理问题学生给予重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全方位关注问题学生必然迫切地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1)应建立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存在离异、丧失劳动力、贫困等情况的学生家庭,方便及时与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获得学生家庭的帮助。(2)配置心理专职教师负责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的走访工作,以便于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能够给予必要、有力的支持和援助。(3)社会文化从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等方面影响着人的个性心理发展,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结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其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以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挑战,探索出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对心理问题学生全方位关注的工作模式,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Z].教社政[2005]1號.

[2]胡卓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王蕾 孙子昌 王鹤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应对措施论文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