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体制管理论文

2022-04-17

公路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行使财政管理的部分职能,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财政体制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财政体制管理论文 篇1:

公共财政体制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随着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共财政体制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结合事业单位性质和资产特征开展有效资产管理工作的看法,旨在保证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及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一方面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限制了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履行;另一方面为单位或个人谋取国有资产提供了便利,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所以,在当前新的经济体制环境下,研究解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1.有必要界定一下事业单位资产的内涵

事业单位是各级政府根据社会事业的需要而设立,是非盈利性机构,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付,履行部分政府职能,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单位,具体包括科学、教育、卫生等部门。

2.事业单位资产的概念和范围是指国家授予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并且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债权等

而事业单位的资产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事业单位拥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所有权属于国家;二是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以非经营活动取得,如财政拨款、捐赠等方式。

3.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任何管理工作都有时代特征,就目前而言,在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下,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引入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合同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的要求下进行。同时,结合考虑各个单位的性质和事业资产的特征开展有效的资产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必须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公共财政体制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的内容

国有资产不仅仅包括事业单位资产,而且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全民所有的公有资产,如何将其管好用好是对人民群众和对社会尽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一是在目前的管理体系下,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清晰的产权,才能确保责权利相对应,调动权利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完善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合理配置,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打破条条框框,使事业资产能够合理流动,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三是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就是明确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分权制,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层拥有使用权并执行监管职权,各级单位占有资产并使用的管理原则,也进一步明确管理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由政府专门机构作为主管机构,对各级政府占有使用的事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四是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建立事业性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机构;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制度,促进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作好资产管理考核工作。

三、公共财政体制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项情况,存在的問题可大致划分为3个方面:主要是对资产理解深度不足,意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过度或缺位)等问题。

1.对资产理解深度不足,意识不到位

事业单位获得的部分资产,是没有通过给付对价的方式取得。如无偿划拨、捐赠等,财务会计无法将该资产纳入“固定资产”账户管理,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因是无偿取得,谁占有谁将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往往成为单位领导意志的体现。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通过对国有资产占有作为相互攀比的对象,不考虑资产是否在单位中得到合理利用,而是将资产在单位内部随意进行分配,使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政府采购工作中“重采购、轻管理”的观念一直存在,更有甚者通过招投标进行内幕操作,更加加剧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对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认知程度也不高,管理手段弱化,经常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特别是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不全。一些资产价值较低,一次性从费用中列支,或上级单位划拨、其他单位赠予的资产,账面价值低或无账面价值,这部分资产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管理,脱离了监管视线,加之,对资产清查不及时,为别有用心的人创造了占有国有资产的机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对资产报告信息不足,不能及时反映单位资产存量、资产增减变化,资产现实价值,资产收益情况以及使用效率等。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资产使用情况,例如,某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应依据单位人数和国家规定用房标准确定,收回多余房屋,应逐步科学建立资产配置标准,避免造成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资产配置随意性大 ;与预算管理相脱节,关联程度低;政府采购范围过大或过小,流于形式,造成采购项目质次价高,或人为调整核心部件,虚假中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各个环节互相脱节,人浮于事,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导致资产管理弱化,造成资产设备闲置,甚至流失;财政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在实际工作中无监督,无考核,工作随意性大,看似人人有责,实际人人无责,与绩效考核没有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环节,一些国有资产购置,未进行科学分析和实际调查盲目决定,而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造成成套设备加速老化,精密设备科技落伍,部分设备淘汰出局,严重影响了资产使用效果与设备使用寿命;或待安装运营时,科技进步,已经属于落后设备;或随意转变国有资产用途,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了国有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财政资金损失。

3.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问题

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基层资产管理人员理解程度不同,实际操作中问题层出不穷,如果过度强调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则又造成管理机制僵化,程序性工作增加,费时费力;就目前而言,只能强调规则性,而减少不必要的灵活行,所以遵章守规是必须的。同时,应该编好制度的笼子,让机器的每一个齿轮发挥应有的作用,调动各个环节的积极性,把资产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头上。

四、解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门牢固树立管理意识,建立多层次的外部监督机制

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审计工作贯穿整个过程,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不受限制,及时发现违规问题,以及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同时建立其他外部监督机制,让外部关心单位事业的人员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提供有效线索,发现管理工作的不足,以帮助单位改进。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应将单位领导的考核机制与国有资产管理相衔接,明确责权利,谁的责任谁承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严肃追责,给国家、人民和职工有个交代。只有各级领导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责任意识,才能真正起到带头作用,才会严格约束下属部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可靠的内部责任机制,为国有资产管理保值、增值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2.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财政预算工作包含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资产管理工作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延伸。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财政监督,推进绩效评价,实现预算公开,形成各环节有机衔接的财政预算工作机制。必须同时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以及形成新的国有资产置于财政预算工作机制中,在预算编制中,合理确定资产配置标准,彻底解决事业单位资产分配不公的问题;在预算执行时,严格把控新增资产,对存量资产严格管理,对处置资产严格审批,最终形成对资产管理效绩分析评价。如此,通过预算管理的逐步强化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资产的管理工作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3.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在采购之前,事业单位必须先调查清楚采购物资是否是单位急需物资,在功能上是否有可替代物资,是否在技术上先进,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地方财力是否能够承担,然后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经相关部门审批,以此来保证资产不会出现占用和浪费现象;在实际采购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政府采购制度,在购置国有资产时,首先需要报经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其次按照审批确定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自行采购)进行采购;如果购进资产在政府采购目录内和规定的限额内需要采取公开投标的,通过交易机构,合理确定中标单位;最后必须及时将采购的资产及时验收入库,核对清楚配置、型号,是否符合采购合同订立的标准。

4.建立和完善财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包括财务指标,而且包括非财务指标,应该涵盖资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每项资产管理工作细化到人,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权利,并且与绩效工资考核相挂钩;新的预算法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要将绩效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在今后的资产管理中。

5.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要加强领导和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步建立完善内控制度,明确管控流程,岗位职责,权利权限,使资产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内控机制之下,真正做到无缝隙对接和“人人有責”的良好局面。

6.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时,可以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通过借鉴与应用,促使国有资产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建立起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设备管理系统、财务系统、采购系统、库存系统等相互衔接,形成一套完整的、全过程的、闭合模式的资产运行信息管理系统。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另外,在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时,将风险管控意识融入到日常资产管理工作,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重要岗位等建立风险机制,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风险责任,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不断涌现出各种风险。

7.组建事业性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最低应在县级区域范围内,“摸清”本辖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将僵化资产,闲置资产和季节性使用资产等,以及其他将经营权出租、出借和联营的分散了的资产统一收回,成立事业性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经营机构可以运用拍卖、联营、租赁等多种资本运作手段,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盘活各类资产。同时建立事业性资产调剂转让市场,将事业资产管理与市场经营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的资产处置办法,奖励与处罚措施相结合,促使资产占用单位及时清理闲置资产,将闲置资产拿出来进行交流,通过所有权变更或使用权转让等方式,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总之,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事业单位应努力做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促进该资产合理有序流动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管理世界2016(18).

[2]陈青松.《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若干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

[3]郭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思路 》 .财会研究2016(11).

[4]田秀琴 .《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研究 》.财税审计2016(6).

[5]刘玮.《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完善路径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

作者:巨文韬

公共财政体制管理论文 篇2:

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公路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行使财政管理的部分职能,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公益性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公认,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能,现行的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无论是管理理念、职责,还是管理方式,都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对加强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公路建设单位属于执行国家公路事业发展计划的非盈利性经济组织,其财务收支活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因此,公路建设单位符合公共部门的特征,其财务管理具有行使部分财政管理的职能,属于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从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范围、内容、任务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托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资金筹集和监督使用,不断提高资金效率,保全公路资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证,但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似乎走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本该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却采用了企业财务管理,而该按企业财务管理的却当作公共财政来管理。如果完全按公共财政方式管理公路建设单位财务,就会养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不顾风险的恶习,造成资源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务风险加大;若按照私人部门(企业)的方式管理公共财务,就会迷失非赢利的组织目标和财务方向。因此,在向公共财政体制过渡期间,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究竟如何管理,确实令人困惑,因此,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解决“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

二、公共财政体制下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公路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因此,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应按照新的公共管理思路,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公共财政管理为基础,借鉴企业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根据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活动特点和规律,笔者认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应是:(1)转换理财观念,树立公共财政意识,遵循非盈利的组织目标开展活动;(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财务责任,防范财务风险;(3)增强成本意识,提高公路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4)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法规制度,完善财务程序和手续、严格财务开支标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5)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对公路建设单位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的监督,提高公路建设单位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财政体制改革对公路事业发展的影响及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建设单位预算编制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正确处理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完全建立起公共财政之前,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是采取计划和预算的双重管理,公路建设单位的支出既要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又要执行年度计划管理,而现实情况是计划与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同步,两者在编制时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给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好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基层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

2、关于预备费用比例问题,预备费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国家对预备费提取比例、开支范围还没有统一规定,而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自行确定,公路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按照目前政策规定的比例预留预备费和预备费开支范围规定,显然是无法保证当年预算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因此,国家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适当考虑统一预备费的比例,以利于不同特点单位的预算执行。

3 关于预算编制时间的问题。各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些地区只有一个星期。这对于细化预算、编制零基预算而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近两年一些省级财政部门提前至7月底8月初下达编制预算任务,但仍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没有充分的时间对预算项目进行周密的论证、测算预算指标时信息资料收集掌握不完备、不准确,势必影响公路建设单位预算收支安排与实际需要的一致性,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导致预算后期执行困难,影响公路事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对预算编制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延长预算编制时间。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如何确保公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现行分散支付管理的各种弊端,实现了从源头上制止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的目的。但公路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从目前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情况看,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公路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如前所述,公路建设单位业务涉及公路养护,交通费用征收、路政管理、基本建设管理等,目前的会计核算是分别执行不同的行业会计制度。其经济业务还不能采用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改革后,公路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执行哪一套会计制度才能涵盖所有经济业务,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而现行的公路建设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已比较陈旧,如公路养护单位执行的是1987年财政部制定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对预算资金的监管。因此,在设计国库集中支付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政府现有财力还不能够满足经济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现实,采取分阶段、有步骤地在公路建设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同时,要及时制定、修改,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利于公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对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的影响。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从职能上讲是要求政府有效供给。由于公路属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产业,现阶段我国政府有效供给不足,即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公路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大部分来自公路建设资金只能通过银行借款筹集。改革后,一切经济业务活动由财政部门指定的一家代理银行负责办理,公路建设单位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只设立一个零余额账户,银行存款余额基本为零,导致银行存贷比指数大大降低,收入锐减,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公路部门原有的巨额现金流将不复存在,失去了吸引商业银行的优势,势必减少对公路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无疑会增加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的困难。

作者:杨 敏

公共财政体制管理论文 篇3:

论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并从公共品提供、地方预算编制和非预算收入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民主财政制度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品提供 地方预算编制 非预算收入

一.前言

早在1998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经过多年来不断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地方政府时常会做出某些违反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不合理举动,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构建地方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既是规范的市场经济对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全国范围的公共财政的客观需要。

地方公共财政,其核心或者说其本质是民主财政。即按照一系列民主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指导和限制地方的理财行为。民主财政的核心是所谓的契约安排,即根据选民与地方政府达成的契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向选民征税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选民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受益,但其必须为此纳税。公共选择的投票机制保证了契约的严格履行。

民主财政制度下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在西方已日臻完善,但就我国目前而言,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方财政民主制度的要求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若我们沿袭以前一贯的放权--集权式改革思路,则实践证明是不可能奏效的。因为历次改革都未能把经济问题升华到政治的高度,从根本上安抚纳税人对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不满,即地方政府无法与当地选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缺乏相互制衡、互动和监督的机制。

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不足之处与解决办法

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当地纳税人之间缺乏民主财政关系,即地方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制订与实施,缺乏当地纳税人的有效参与与监督。

本文从公共品提供、地方预算编制和非预算收入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公共品提供

分两个方面讨论地方公共品的提供:

第一,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职能是提供地方公共品。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不仅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且赋予了地方政府独立行使其职能的权力,从而保证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供给地方公共物品。但是,地方现行的人事体制,给地方官员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虽然表面看地方官员既要对上一级政府负责,也要对地方人大负责,但由于缺乏一个使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有效的制度安排,结果往往是地方官员唯上的倾向占上风,从而忽视地方公共品的供应问题,侵害了纳税人的利益。从各省的统计资料看,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极不合理,用于经济建设的开支巨大,再加上连年增长的行政开支,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不足。

财政民主制赋予地方居民参与决策本地公共品供给的权利,居民可以充分显示其偏好,把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通过讨论决定本地区某种公共品的供应水平,这样才能趋近于公共品的最佳均衡点。故地方政府若要更好地提供公共品,必须完善财政民主制,且地方政府不应是本地公共品提供的决策者。另外,与此相配套必须赋予居民自由流动的权利。通过自由迁徙来显示个人需求的偏好。如果有许多地方政府,并且各地方政府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人们选择在哪一个地方生活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该地方的税收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组合状况。换句话说,就是居民承担的税收负担与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比。通常,在某一地区的税收和公共服务最接近于人们的偏好的情况下,人们就会选择前去那个地区居住。通过这种“以足投票” 的方式,表明了人们对某种公共产品消费和税收组合的偏好,就如同人们表明自己对市场上某种私人产品的消费偏好一样。地方政府为了迎合民意,就必须在行使其职责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偏好,在政策方面也必须打破如户籍、社保制度等限制人们自由流动的旧体制。

因此,在提供公共品方面,地方公共财政体制至少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可以用民主投票的方法来确定公共品提供的规模、类型,从而来反映居民的偏好;二是通过放开自由流动的限制,尊重居民偏好的差异性。

第二,传统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由于其自身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市场将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造成供给量会不足,所以政府必须插手提供公共物品。

地方财政民主强调居民的自主治理能力。公民参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一定程度上根据市场的原则选择本地方所需要的地方公共产品,使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更符合本地区居民的偏好。地方财政民主制下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因为只有存在多元的供给主体,公民才能进行对地方公共产品偏好的选择,单一的供给主体是不存在选择的。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地方公共品来说,都只是准地方公共品,甚至某些地方公共品已经具备了进入市场竞争的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某些地方公共品的排他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地方公共品完全应走向供给主体多元化。打破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单一性将有助于本地居民的福利提高:

⑴民间资本介入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增强竞争意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效率的提高。对一些具有竞争性的地方公共产品,只有引入竞争对手,才可能提高效率。

⑵由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不甚合理,政府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于竞争性领域,故用于地方公共产品的资金短缺。民间资本介入公共产品供给市场,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

(二)地方预算编制

地方预算的编制,是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财政民主制度是优化地方预算编制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地方政府预算缺乏相应的民主博弈机制。公共预算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本地区纳税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决定,而是主要由政治或行政因素决定的。如许多地方政府硬性规定税收任务增长指标,一般是完成任务的奖,完不成任务的罚。在这种激励机制下,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便有了在财政收支上进行数字游戏的激励,包括要求纳税人虚增收入,在支出上乱加水分等,使财政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此外,政府预算与决算缺乏透明度,人大的监督更多地体现在形式上。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着重于体制内的建设,着重于财政“蛋糕”的做大,较少顾及财政民主建设,没有把财政预算改革提到政治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非正式预算在我国政府预算已经存在多年,非正式程序和规则在预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领导,时常通过“批条子”的方式要求财政部门为他们所支持的项目或部门提供资金,他们实际上非正式地拥有预算支出权。非制度性的财政安排破坏了民主制度。要改进中国公共预算体制,不仅要改革预算制度,还需要对政策和行政体制的某些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地方预算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到以下三点:

1.改革和完善财政行为的参与和决策机制,规范财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与纳税人一起协商重大财政事项。

2.政府预算通过收支活动,反映国家对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这是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挂钩,推进地方政府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实行财政公告制度,维护本地居民对地方政府预算的知情权。

3.取消制度外政府收支活动,逐步将预算外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内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公共财政预算。

(三)非预算收入

非预算收入是政府从民间经济中筹集的公共收入,用于地方公共项目建设或用于政府公共开支等方面,并且不包括在正式预算中。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由于中央政府下放的财权并不与各地的事权相对应,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增大。过大的财政压力将诱使地方筹集非预算收入。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利用非預算收入进行公共品的提供,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其作为民间财力的政府使用,是行政权对经济资源的财政性动员,它使地方政府与本地居民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民主合作关系,老百姓对公共品的需求偏好获得局部的、有限的满足,这对于缺乏自由流动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尤其重要。这种用老百姓的钱,为老百姓办事的公共收支机制,较好地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原则和地方民主治理原则。

但问题是,原本确实能为地方解决一些问题的收费,却受到部门或局部利益的诱导,如今更多地演变为“乱收费”,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障碍,并且民众也愈发不满。而目前对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监督权不在同级地方的纳税人,而是在中央或上一级政府。由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纳稅人权利的缺失,地方纳税人对地方收费行为的不满,只能通过“上访”等方式使上级政府知道。而是否纠正、是否能挽回纳税人利益损失还不得而知。

解决这一问题的本质出路只能是实行并完善地方财政民主制。

首先,地方政府作为主管收支的行政机构,其行为必须受到监控。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对地方政府的监控主要还是中央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而不是纳税人。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已经越来越地方化了,越来越面对地方纳税人的需要,但能够制约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的仍然只有“上级”。

其次,在目前的统一的财政体制下,地方上的财政收支主要由中央政府制订的规则决定,而非预算的收入又没有纳税人的参与,由地方政府决定。这样,即使我们假定地方当局的决定是正确的,地方纳税人组成的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可能演化成一部分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进而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但是,假设地方政府在要不要上马工程项目、要不要收取某项费用等问题上先由纳税人自己讨论,然后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策后交给地方政府去加以执行,那少数纳税人也不能对地方政府表示不满。

总之,治理非预算收入的基本思路便是:在下放事权的基础上,在地方实施普遍的财政民主制。下放对地方财政行为的监督权,由现在的“上级监督”转为“本地纳税人监督”。

三.结论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经过一系列探讨后,确立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而建立一系列真正的公共财政体系,就必须有相应的民主机制来保证,可以说民主机制是公共财政的本质及核心。地方民主财政制度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当有步骤地推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要学会利用财政手段,依法行使财政行为,实现财政的规范运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抵制不正当的行政干预和地方长官意志,并且应该积极介入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促进政府改革与民主政治相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2]孙开.地方财政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李炜光.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之理论探源[J].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

[4]王伟.关于加强我国财政民主建设的探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8期.

[5]赵俊怀.我国地方公共品提供民营化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钱 吉 孙 雅

上一篇:高校柔性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社区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