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遵循课改管理论文

2022-04-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要改革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要从以制度管理为主、以规范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为主、以唯一的考试成绩激励为主的刚性管理,转变到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以激发激励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相结合,以多样化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的弹性管理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遵循课改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遵循课改管理论文 篇1:

建设项目化学术团队 推动学校组织结构变革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由于条块单一、相对封闭等问题,往往很难支撑学校的课程研发工作。例如:如何高效协调多个部门人力,充分调动多方资源,既保证课程组织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又保证课例研究的有序推进?为此,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延庆一小”)积极探索建设项目化学术团队,在提高校本课程研发品质的同时,也有力推进了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一、综合性、开放性课程构建对学校传统组织结构提出挑战

延庆一小的前身是1755年由延庆知州芮泰元创办的冠山书院,院训“诚敬敏毅”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延庆学子。2004年,学校恢复院训为校训,并且确定了“诚敬修美德、敏毅成真才”的办学理念。那么,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让“诚敬敏毅”的品质培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使之成为学生的内在信仰?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活动推进之后,我们认识到,课程才是实现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的核心载体与路径,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师生。于是,我们开始探索以校训“诚敬敏毅”为核心的学生品质阶梯培养课程(以下简称“阶梯课程”)的研发。

阶梯课程以“诚”“敬”“敏”“毅”为四条主线,形成小学低中高年段围绕24个关键词、目标螺旋上升的体系。即低中高年段分别聚焦“诚实、真诚;孝敬、恭敬;敏捷、敏达;毅力、刚毅”“诚恳、诚信;敬爱、尊敬;机敏、聪敏;坚毅、勇毅”“虔诚、忠诚;敬重、敬仰;敏锐、敏慧;庄毅、忠毅”等关键词,培养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同时,我们还将其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19个核心德目(奉献、利他、诚信、宽容、和平、感恩、尊重、孝亲、爱国、勤劳、节俭、环保、合作、创新、规则、自律、知耻、公正、责任)有机对接,确定了36个主题研发课例与资源包。

这36个主题既关注儿童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兼顾与自然时序(如四季、天气、物象等)和社会文化背景(如节日文化等)的同步性,如“我的心情日记”“让垃圾回家”“我的网络生活”等主题。从纵向看,36个活动分布在6个年级,不同年级的目标要求螺旋上升。从横向看,课程涉及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多个学科。每一个主题实施都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内容,与星级学生评定、“冠山风采杯”优秀学生评比等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以规范学生的言行,将“诚敬敏毅”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研发阶梯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这个综合性、开放性课程既要包括学生品德培养的内容,又要以校训为统领整合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课程;既要解决学生现阶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要对学生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既包括学生的校园生活内容,又要容纳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既要面对学生整体评价、不同年级教育目标、多学科协同推进的系列研究,又要在研发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的结构体系打破了年级的隔阂、学科的封闭,但是学校原有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组织—教导处、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等,每个部门均无法协调调动多部门的资源和人力,因此也很难胜任阶梯课程建设的任务要求,这就对现有的学校组织结构提出了新挑战。
二、建设主题课例研发项目化学术团队

经过研讨,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决定成立阶梯课程研发项目小组,由科研、德育、教学、后勤部门各选派1名负责人共同组成跨部门的矩阵式管理团队;在6个年级组建6个项目团队,负责本年级6个主题的课例研发。

1. 围绕主题组建项目化团队

阶梯课程以主题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选择实施方式。主题的设计突破了单一学科局限,因此我们在项目化学术团队的组成上也打破学科和年级局限,还突破学校内部主体局限,引入相关外部专家。

首先,我们成立了由学校内部核心学术力量与外部专家构成的课程专家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兼任。其主要职责包括确定课程架构、制定课程整体研发方案、指导课程研发项目小组进行具体的课程研发与实施、评估课程研发与实施的效果等。其次,我们组建了36个主题课例研发小组,每个小组由负责人(由班主任承担)与1~3位成员组成。课例研发小组在课程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研发活动。例如:“跳蚤市场”主题课例研发小组包括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教师参与,在实施时还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向学生介绍“一元捐”活动等。

2. 依托学术权威开展行动研究

作为一种学术性组织,课例研发小组的运行依托的是学术权威,而不是行政权力;团队成员的沟通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命令,而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交流。课例研发小组采取的主要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流程包括小组自主研发—专家修订—小组课堂教学实践—反思修订—小组课堂教学再实施—再反思—总结提炼、固化成果。

一方面,行动研究的过程具有开放性,课程专家委员会成员或其他有关专家的介入指导,可以避免小组成员的思维局限。另一方面,我们还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除了课程研发视角中的学生视角外,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从学生视角审视,如“反思修订”环节,不仅有课程专家委员会成员、小組其他成员观课反思,还有基于学生调研的反思。每节课实施之后,我们还会第一时间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最深的感受、最喜欢的部分、对课程再次实施的建议等。每个课例的最终形成都经过组内成员的共同研讨,都注重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课例更为关注学生需求,关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三、项目化学术团队建设推动学校组织结构变革

近年来,延庆一小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课例研发小组、“数学学科课堂变教为学”改革团队、“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团队等多个项目化学术团队。那么如何有效激励这些学术团队?如何基于项目化学术团队的建设推动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以课例研发小组的建设为例,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1. 扁平化管理

课例研发小组在管理层级上不属于年级组,也不属于教研组,而是在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在课程专家委员会指导下自主开展课例研发。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提供行政保障,如经费、管理、政策、资源等;课程专家委员会主要提供专业支持和具体指导。

这种扁平化管理能够使学校管理者直接了解课例研发小组的需求与问题,进而为其提供有效指导与管理。例如:阶梯课程每一个课例的课程结构均包括活动体验、开放式对话、生命叙事、核心认知、生态智慧、行为引领、课后延伸七个基本环节。课例研发小组在编写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不同课例的“行为引领”环节多是“我们的约定”“倡议书”的形式,而“课后延伸”环节多采用表格和星级评定的方法,形式较单一。针对所反馈的问题,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协调有关学科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素材,丰富了研究案例,增加了校本教材的趣味性。

2. 学术性管理

课例研发小组属于学术性组织,对于学术性组织的管理强调学术性。首先,小组负责人是课例研发的首席专家,而不是行政领导(部分有学术权威的行政领导作为负责人时,更强调其学术身份)。其次,在进行过程管理与成果管理时,遵循课程研发的逻辑而不是行政管理逻辑。再次,倡导形成研讨交流、质疑探究的学术氛围,从而改变了学校行政取向的组织生态,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文化。例如: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促进教师更新观念、习得方法;针对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引导教师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思考,等等。

3. 民主化管理

学校重视课例研发小组成员的专业地位,尊重其专业素养,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注重听取他们的建议与心声,并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如许多教师都表示在参与课程研发时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于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聚焦教师关注的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促其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学术素养。在对课例研发小组等项目化学术团队进行民主管理的同时,我们更将其延展为学校整体治理的民主化,如注重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少先队、学生社团等组织建设,实现学校治理主体多元化;注重协商与沟通,积极听取教师、学生的建议,实现学校治理过程民主化,等等。

4. 项目化管理

每个课例研发任务都是一个项目,每个课例研发小组都有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有具体的课例成果质量要求,以及启动、计划、实施、总结提炼等流程与时间要求,因此都需要进行任务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等。在有限的时间、成本与资源下,课例研发小组需要完成课例内容研发、資源包研发、专家修订、课程实施反思修订等流程,当一个课例及其资源包得到专家、学生、学校的好评而固化后,该课例研发小组的历史使命也就得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对课例研发小组进行项目化管理探索,积累了项目管理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项目管理中,突破了学校单一的运营性管理的不足,使学校管理方式更加灵活。

(编辑?谢?凡)

作者:吴小波

语文遵循课改管理论文 篇2: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要改革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要从以制度管理为主、以规范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为主、以唯一的考试成绩激励为主的刚性管理,转变到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以激发激励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相结合,以多样化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的弹性管理来。在课程改革中改革学校管理,没有成规可循,需要的是我们每位参与改革实践的校长去创新、去创造,在改革的实践中去尝试、去摸索。我校自2001年9月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树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通过以管理的凝聚力、改革的推动力和科研的支撑力,以“教育创新”为突破口,以培养创新探索型、学习型人才为目标,以“人文管理”为手段,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造就终身发展之主体的课改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人本化、科学化管理,诠释“学校是生命园地”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成为一个生命的园地,其间充满生机。也就是说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的一个乐园,教师、学生都应该在其中获得一种幸福感。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人本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

1、重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一个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原有的一套管理制度。首先,我们广泛发扬民主,遵循规范性、严肃性、激励性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健康成长规律,重新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聘任考核方案》、《教师工作一日常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等近二十项规章制度,并做到严格执行,奖罚分明,调动了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进步的作用。其次,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我们坚持以导为主,以约为辅,寓理于情,做好引导工作,不以制度压人,使所有具体工作的管理都充满着人情,使外在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产生教育、认同的作用,最后习惯成自然,内化为人的自觉观念及良好品德和个性。

2、构建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

美丽、洁净的校园是一部思想熏陶的隐性教材。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三年中,完成了科技教学楼、塑胶操场的建设。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利用有限资金,对校园进行了美化、绿化、净化。一是搞好爱国卫生工作,消灭各种卫生死角;二是粉刷了各幢教学楼的内外墙;三是在校园内栽种了各种树木、花卉植物;四是铺设了校园水泥大道;五是改建了学校大门;六是改装了音乐铃声;七是精心布置了英语角、读书长廊;八是增设了一尊“科技之光”雕塑。如今宽敞的操场,红色的教学楼,翠绿的树木,还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五颜六色的鲜花,构就了一幅美丽的校园风景画。在创设校园外部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走进学校各个教室,我们能看到黑板上方张贴着国旗、学风,墙面上有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以及学习园地、雏鹰角等。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科技教室、美术教室等也设计得各具有特色。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也象征着一种不断拼搏奋进的精神。这无疑增强了师生的爱校意识,师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接受了美的熏陶,体验到了工作、学习、生活的乐趣。

3、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管理是合理地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也是管理者通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的过程。因此,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为此,我们努力协调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1)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工作中,学校领导首先都能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发挥表率作用,并勤练“内功”,增强活力,树立自身人格魅力。其次都能树立服务意识,想教师所想,尽可能满足教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给每个教师创造“自我实现”的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创造感。再次都能以情感人,促进情感交流,协调人际关系。即使对违规者的处理也能讲究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在提高认识,批评能注意方式方法,严而有格,严而有情。(2)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为了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我们连续开展了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借助“办公室的故事”演讲赛、年级组文艺表演等形式,引导鼓励教师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心态、学会积极沟通、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同时要求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和谐共处。(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大力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务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务必加强与学生的交往,深入学生中间,增进师生的感情联系,逐步形成亲密无间的情感纽带。班主任更是从班级制度、组织、日常管理与活动、文化建设等人手,改变班级中普遍存在管理由教师主宰,少数学生受重用、大多数被管理的状态,努力实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学生大都能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到校工作、学习,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的优秀师生群体。

二、多元化、专业化培训,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

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当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已不单单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策划者,而是成为融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者。为此,我校不断创新教师多元化的培训、评价机制,抓紧、抓实课改教研活动,深化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锻造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创新多元化培训机制。

创新多元化培训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我校主要从培训内容、形式、结果运用三方面人手。(1)培训内容上,以师德为上、师能为重。每学期我们都认真制定方案,狠抓学习,通过集中和分散学习、专题研讨、知识测试、心得交流等途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新课程标准》及课改理论文献等。在学习中,我们首先做到了“两个结合”,即集中学习与岗位自学结合、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其次从改变学习作风入手,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杜绝形式主义,结合学校工作重点,选

准突破口,突出实效性,切实将师德教育、师能培训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将培训与关注教师生活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贴近了教师生活,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幸福人生,构建起富有情感,富有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培训模式,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2)培训形式上,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的校本培训,一是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把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稳定放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掘已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二是拓展培训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互补性强的培训格局,建立健全教师岗位培训、学历提升培训、新教师培训、现代技术培训制度,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培训效果的运用上与考核评价挂钩。一是师德培训。在教师评优评先、晋级晋职中,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校本培训。把教师在培训中取得的成绩、证书作为考核教师业绩和评聘职务、晋升工资等重要依据。

2、创新多元化评价机制。

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多元化评价机制,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将管理性评价、奖惩性评价、静止性评价转化为发展性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强调让同事、学生及家长等人员共同参与评价,实现多元化评价,使被评价的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事、学生是教师的工作伙伴,家长是教师工作的外围监督员,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改进、提高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实施多元化评价时,我们还注意以下三点:(1)评价重在促进发展。评价要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反馈和咨询信息,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2)评价注重主体地位。我们不仅把被评教师看作评价的对象,也看作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评价者通过与被评教师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3)评价重视个性差异。评价过程中我们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重点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要求,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以课改教研活动促专业发展。

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让教师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成熟,在活动中成功。课改之初,我们就形成了一套校本课改教研制度,注重多种方式、多个层次,使不同层面的老师有合适自己的选择。(1)加强集体备课。首先,在备课质量的提高上下工夫。我们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吃透两头、把握三点、做到五备”。即:吃透课标、教材,吃透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学习难点、教材重点和教学起点;备教材(内容)、备学生(学法)、备教法、备作业练习、备实验及课件。其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二中午12:00~13:00是我校的集体备课日。老师们事先钻研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时,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运用等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发言。通过开展形式新颖、时效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中了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了合作意识,实行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2)聘请专家指导。现代小学数学、语文国标本实验、双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科技教育等是我校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为做到优势更优、特色更明,我们定教师、定时间、定地点、请专家来校进行指导。(例:现代小学数学实验为每周一上午,语文新课程实验为每周三、四上午,英语是每周五上午。)专家来校听课、评课、与实验教师对话,教师们从专家那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解决了教学上的困惑、问题,树立了课改必胜的信心。(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学校为2年内的教师安排了一位有教改丰富经验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使青年教师在课改中提高教学水平,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同时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来确保这项制度的落实到位,比如每位青年教师的成长课、汇报课、精品课展示等活动,既是锻炼和展示青年教师技能的舞台,也是一次难得的互相学习机会。(4)深化校级教学研究。我校确立了“周六新课程研讨活动日”(每月一次),活动前,以课题组(即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磨课。活动时,组织全校教师观摩研讨。(研讨时,先是课题组长分析课题研究现状、再由上课老师进行说课、然后是中心发言人进行评讲、最后是听课老师进行评课),分析教学得失,探讨教材教法,总结教学经验;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以课例为载体,对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多维度分析总结案例,引领教师发展。广大教师通过这一平台研教材、说设计、议教学、谈反思、解困惑,尝到集中研讨的“甜头”,感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得到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参与活动已由初始的指令性参与到如今的积极主动的自觉参与,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5)加强组内教研活动。每双周三下午4:00-5:00,各个教研组在组内进行教研活动,就本周一名老师上的组内课进行研讨,让执教者先说明设计思路,再让听课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指出本节课的优点以及不足,对于不足处提出修改意见,供执教教师参考。上课老师把大家的思考和自己的反思落实在教学行为之中,改进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再创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6)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为了在学生中重塑自己的形象,我们感到:进修培训,主动学习,不应是他律的强求,而应是自我心理的渴望;参加培训固然重要,而自我学习,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学习,则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有”“两训练”。“三有”指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总结。“两训练”指基本功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训练。

4、以课改课题研究促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一开始,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就明确提出:“课改工作课题化”、“以科研推动课改”、“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问题解决即科研成果”。我们力求通过抓教科研推动课改实验,真正落实“研、改、教”三位一体,提升课改水平。为了强化学校教研和科研的合力,我们不断调整与完善科研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构建了“三室(教导处、

德育处、教科室)同行”协调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教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含量,促进教研与科研一体化运作,我们提出了“五稿一课”的要求,即上一堂课需完善五份材料:上课教师教案、说课稿(主要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及如何突破的;本课整体教学设计、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课题承担者的发言稿(主要谈本组课题思想、课题目前的进度及本课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心发言人的发言稿(主要谈所教课文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本课的精彩片段的设计,并要结合上课实际进行合理评价)、组内每位教师的授后小结。

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我们积极组织和引导教师围绕课改中的有关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要求组组有科研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科研基本任务可概括为“六个一”:即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每学期上一堂课题研究实验课;写好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课题研究论文;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每年作一次学术中心发言;至少承担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的指导任务。就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如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我们组织“学术沙龙”以热点问题为中心,展开学术探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沙龙式的研讨,不求统一思想,允许同一问题的答案丰富多彩,其目的在于实现多种不同思想火花碰撞,开拓教师的课改视野,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通过一个时期以来我校的教科研活动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课题研究既是一种活动、一种方法、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它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盘活教育资源、促进教师成长,焕发教师生命活力,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学校寻求发展空间、创建办学特色拓宽了发展的途径。

三、自主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

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社会、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多年来正积极实施自主化、个性化的教育。

1、着眼能力发展,突出自主化教育。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突出自主化教育教学,具体体现在:(1)课堂教学自主化。我们的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智慧,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掌握知识,为今后学生能力的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班级管理自主化。我们提倡班级管理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班级管理要发扬民主,提倡人人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每位同学都要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确定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让学生寻找、发现、确定自己的管理岗位,并主动、积极地履行管理职责,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的局面,在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管理价值、意义,促进了自我教育,也锻炼了自身能力。(3)课外活动自主化。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实现自主教育的外延。学校从创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环境条件人手,为学生搭建了舞台,成立了少年军校,让学员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学员也能参与各下属研究室的组织管理工作,自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每学年学校都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设立学生“红领巾监督岗”、“文明劝告岗”等,岗位由学生组成,自主管理,自己运作。在进行教室环境设计中,我们遵循自主化、全员化、主题化、健康化的原则,鼓励学生亲自设计、布置。结果令人耳目一新。板报、手抄报设计,学生手工绘画作品展示,也为学生创设了幽雅的文化氛围。学校主体活动的开展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2、关注主体差异,体现个性化教育。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精彩。我们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立“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的信念,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发展。我们强调(1)教学中利用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的差异。由于学生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所以也要求教师不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善于利用学生的差异,并以“学生差异”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把教师、教学环境、教材等与学生差异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目标。(2)学习中尊重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还要能真诚地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不随便否定,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评价时承认差异。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求教师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一思想观念,了解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而是全方位、多方面地考察学生,如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由于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我们的学生大都能在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获取知识,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课程改革中改革学校管理,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探索的历程。我们任重而道远,但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竭尽所能,努力实践!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小学校江苏215000

作者:蔡秀华

语文遵循课改管理论文 篇3:

实现教学管理高效优质的方法

高效优质是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最现实、最紧迫的价值追求,高效优质也是学校管理者的一直追求,伴随而来的高效课堂更是为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出了具体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如何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优质?我们尝试采用“三改进”和“三跟进”的方法,借高效之风,寻优质之路,从而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高效优质。

一、三改进———借“高效”之风

1.改进备课管理,倡导高效备课

问题:

备课是一项常规工作,更是一项体现教师素质与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实现轻负高效的课堂。但目前在备课检查中发现教师有明显的“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教师一味追求项目备课,书写认真,格式统一规范。其次,学校检查也常常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规范来要求有差异的教师,缺乏弹性,以至于有一些优秀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应付学校的备课检查之中,使备课与课堂教学成为两张皮。

实践:

我们倡导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可以是旧教案修改、优秀教案集上修改、电子备课、在备课本上备课、“书本注释+简案”、“简案+课件”。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备课方式,教务处与教研组根据不同备课形式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此举措得到浙江省教育厅研训部张丰主任的肯定,张主任指出,要保证各种备课形式最大限度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思考哪些教师是必须备详案的?各种备课方式的底线是什么?于是,我们会同教务处和教研组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达成以下共识:

(1)新参加工作的和刚从农村学校调入的教师要求重在规范,要写详案;学科成绩薄弱的教师需备详案;对于新教材,不管老中青,第一轮应写详案。

(2)对有经验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总结经验,找出教学规律,可写简案。备课底线:旧教案修改要求用不同的笔迹标注修改内容,尤其要注重反思的撰写,反思要有针对性和深刻性,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服务;优秀教案集修改要标注修改内容,同时还要关注练习设计,备课中要体现分层作业设计。

(3)备课本上备课,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等都要在备课中呈现,要有板书。

(4)“书本注释+简案”,要求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课外资料的拓展等都要在书本上体现,同时,简案要求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5)“简案+课件”,要求教案和课件同步,在学校内网建立独立使用的课件文件夹,要求能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的实际。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多样化的备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扎实推进轻负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2.改进作业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问题:

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促进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课程进展与学生基础进行作业的选择布置、做前的指导和做后的诊断。但目前,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外作业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无针对性。教师精选、创编作业的能力弱,对现成的成套教辅资料极度依赖,而这些作业编制标准不一,思路不清,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漫无边际地进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作业多,成效低。

(2)作业总量无控制。各学科布置作业不均衡,导致部分教师怕自己任教学科课外作业占用时间太少,影响成绩,加大作业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作业无层次。教师习惯于对所有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导致后进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

(4)作业形式单一。教师对作业促进学习的机制普遍思考不够,作业内容以知识性练习为多,以提高熟练性的练习为多,而促进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作业较少,导致学生投入大,回报少。

实践:

(1)作业布置讲究针对性。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实际情况,对教辅资料中的作业要进行选择和创编;各教研组要利用备课组的力量收集和整理针对性强的作业集,形成本组的作业资源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2)对作业的总量有所控制。教务处会同班主任加强对作业总量的控制,对学科基础不均衡的学生,各科作业的重点和数量应有所差异。课堂作业原则上要在课内完成。课内练习时间1~6年级一般不应少于四分之一。1~2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课外作业,3~6年级的书面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成立以每班学生为代表的作业监控小组,每周监控班级的作业情况。

(3)学科试点制定作业管理细则。针对学生座谈、家长反映作业偏多的学科,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系列研讨活动,现已形成《学校作业管理细则》《语文学科作业实施细则》《英语学科作业实施细则》。

(4)建立作业管理资源系统。现已建立“优秀作业设计”资源库,定期发行“优秀作业设计集”;学校、教研组经常开展有关“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校正、二度反馈”的研讨活动,收集有关的案例,放入生成性资源库,并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以学科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作业管理。

(5)建立作业管理激励系统。制定作业管理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把作业考核与教师的评比、绩效工资等相结合;定期评选在作业管理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学生、家长,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3.改进常态课教学调研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问题:

学校管理层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是否关注到教师的常态课?教师这个群体是一个自觉性较高、责任性较强的优秀群体,但我们总是为部分管理能力弱、教学水平低的教师烦恼,同样进城的教师,为什么到了不同的学校,他们获得的进步完全不同?这与我们的管理层有很大的关系,目前,许多学校管理层中,关注考试结果多,对教师的课堂指导不够,教师的课堂问题在哪?怎样改进?很少有人关注。

教学常规检查与教师的实际教学是否脱节?我们学校的教务处、教研组每个学期都有大量的时间花在教学常规的检查上,查完备课查上课,查完上课查作业,查完作业再查学困生辅导……我们也常常自认为对教师常规检查的次数和控制力度增强就是所谓的教学常规管理抓细抓实。我们却很少思考教学常规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效性。

实践:

如何真正发挥教学常规检查和指导的作用?如何让我们的教师快速成长,个个成为千里马?我们学校开展的“常态课教学调研”就是一剂良药。我们学校推行“常态课教学调研月”活动,各学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学科50%教师的常态课调研任务。听课组成员将严格按照“一听、二查、三评、四谈”的流程开展教学调研活动。

一听: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查: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查教师作业设计和反馈情况。

三评:评备课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听课组成员对执教者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有何新意和特色进行评价);评课堂练习时间是否得以保证(是否按照学校提出的确保10分钟左右练习时间);评是否体现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或错题资料库的收集与使用情况(数学课提倡当堂检测)。

四谈:谈备课、作业检查情况;谈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谈改进的建议与策略;谈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

调研小组调研结束后,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学调研分析会。调研组人员结合课堂教学检查与调研情况,分析本校本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发现优势与不足,提出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并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最后在全校教师会上反馈,力求以点带面,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二、三跟进———寻优质之路

借得高效之风,并不是说就可以实现高效优质,要实现高效优质,我们认为还需要真正从小事做起,把学校工作做实,做细。我们从三个角度跟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寻求优质之路。

1.教师研修活动管理的跟进,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基层组织———教研组,迅速成为课改的前沿阵地,教研组的活动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最直接的培训方式,活动中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能使教师达到“自培”和“互动”的统一。但在实践中发现教研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活动主题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教研活动主题往往是教研组长或几位骨干教师确定的,并不是来自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教学实际问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活动过程缺乏整体的组织与策划。活动往往以听课或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缺乏活动的连续性和研究的持续性,教师研修意识薄弱。

(3)同伴互助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组内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没有得到很好的互助,跨学科的研讨更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4)教研成果的展示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展示,忽视物化成果的总结和重建。

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着重抓了主题式教研活动的管理,主要加强五个方面的跟进:

(1)活动主题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主题。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位教师结合期末质量分析和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情况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从教师反思中梳理出下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并上交学校教科处。在确定主题时关注两点:一是该问题必须是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该问题必须是目前学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教研组活动有解决的可能。教科处及时地对一些过于笼统或是没有针对学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的教研活动主题给予反馈与指导。

(2)活动方案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强化教研组的策划和组织。活动主题确定后,教研组根据有效教研的四个基本流程:“问题—计划—行动—总结”制订出教研活动方案,并于开学第二周把教研活动方案上交教科处。

(3)理论学习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目的是促进教师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实践,提升教学研究的层次。通过理论学习形成问题解决的理论假设。一个好的假设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

(4)行动研究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行动研究的实效性。行动时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实践。三度备课的设计:每个备课组负责一次课例研讨,每一次的课例研讨都要进行三度备课。先由执教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然后备课组集体备课,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进行讨论与修改,最后根据修改意见,执教教师第二次备课;备课组组织试教,执教教师第三次备课。每一个年级段负责的课例研讨都要遵循以上的程序进行三度备课。接力实践的设计:教研组组织课例研讨,针对第一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第二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然后针对第二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第三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科处不但要定期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并对各教研组的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而且还要定期邀请教研员来学校加强对薄弱教研组的专业引领。

(5)教研成果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教研活动的改进、教研成果的物化管理、教研成果的分享和改进。教师共性问题,我们通过主题式校本教研较好地解决,针对本校薄弱教师,我们开展教学诊断,开展教学质量的师徒结对,做好师徒结对的考核工作。

2.教学过程管理的跟进,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问题:

(1)管理主体缺失。学校的质量监控、常规管理一直是以教务处、教科处为主,忽视了教师群体间的管理,教师个体的自我管理。

(2)管理落实不到位。由于教务处、教科处人员少、工作忙、教学任务重等多方面原因,教学过程管理往往看似规范,却落实不到位。即便查出问题,参与的主体也只是教务主任或教科主任,大多数教研组长、年段长、教师只是作为观众或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各类培训或检查。

(3)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教务处、教科处每天应付各种频繁的检查,没有真正发挥其教育教学指导的功能,缺乏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解决,缺乏对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帮扶作用。

实践:

我们把管理中心下移到年级组和教研组,构建了教学过程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务处(教科处)———教研组(年级组)———教师”的三级管理网络。

三级管理网络中各级管理的职能是十分明确的。一级:教务处(教科处)重在指导教研组(年级组)的常规检查、质量监控,关注薄弱教师,指导行为改进。二级:教研组重在检查教学常规,每个月月末进行常规检查;年级组重在质量监控,根据每学期期中和期末的成绩组织质量分析,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的教研主题。三级:教师个人根据推门听课、学生座谈、质量分析等多方面反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课堂实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3.生成性资源库建设的跟进,构建高质之源

问题:

在近一年的生成性资源库的建设中,我们发现易错题的收集和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是实现轻负高质的重要举措。因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届学生中出现的错误都是非常相似的,每处错误学生都会反复错多次。为什么错误会如此相似?为什么学生会一错再错?对于学生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原因,并以错题分析为契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

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发给每位教师一个错题记录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错题,并对普遍性错误于下节课中进行分析、讲评。若遇到个别性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单元结束时教师根据错题本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地编发题目,以此来巩固知识点。我们认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错题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利于学生跳出题海苦练的怪圈,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轻负高质”是我们执着追求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将不断思考着、实践者、积累着……

作者:周伟琳

上一篇:环保节能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染织设计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