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浑水发电管理论文

2022-07-03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展望人类利用地热资源的历史悠久,早期主要是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等。人类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中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利用地热仅限于泡温泉澡,没把它作为能源来利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黄河浑水发电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浑水发电管理论文 篇1:

破浪前行谋发展 砥砺奋进保安澜

1978年,改革开放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也开启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催生了水利综合经营这一新兴事业。40年来,黄委的经济工作随改革破茧、伴改革发展、因改革壮大,为稳定职工队伍、保障治黄主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治黄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解放思想

经济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黄委水利事业费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即支出全靠国家拨款,收入全部上缴国家。改革开放后,固有体制被打破,事业经费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开展综合经营成为必选项。

1982年治黄工程管理会议提出了发展黄河综合经营的设想。此时,少数单位开展了一些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经营项目,规模小、范围窄、效益低。1985年1月,黄委综合计划处设立生产经营科,负责生产开发经营项目。1986年3月成立综合经营管理办公室,由单纯地的搞项目转向对全河综合经营工作的服务、指导等。随后,全河各级单位都建立了综合经营管理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体系。这一阶段黄委综合经营范围开始向工业、科技咨询服务等行业扩展。1988年,全河水利综合经营会议召开,1990年10月,黄委成立综合经营管理局,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显著加强。1991年年底,全河综合经营总产值达1.31亿元。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黄委综合经营事业随之快速成长,基本形成了以土石方施工为龙头,以农业为基础,工业、科技咨询、房地产开发、商业服务等全面发展的局面。

1995年、2003年、2007年、2012年、2017年,黄委分别召开了全河经济工作会议(座谈会),引导全河各级单位聚焦主要矛盾、认清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2003年2月,黄委经济发展管理局(以下简称经管局)正式成立后,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委属单位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经济工作考核体系,综合经营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到“十一五”末期,全河实现年度经济总收入80.8亿元。“十二五”期间,全河经营总收入较“十一五”再增长87%,利润总额较“十一五”增长41%。

2017年,黄委党组提出了“规范管理、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在经济工作方面,抓资金监管、严制度执行、强民主监督,“三箭齐发”规范管理;争取更多国家和地方投资、“顺着水路找财路”、开展“对口帮扶”,“争、挣、帮”三策并施加快发展,稳住了优势,开辟了新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同时,正确处理好积累、分配、发展的关系,强化净利润考核,经济发展的质量、企业发展的后劲、经济成果的普惠性得到明显提升。

深化改革

经济管理运行进一步规范

安不忘危。近年来,施工企业整合、建立企业内控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加快落实,经济发展中的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2012年,全河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67家,其中: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21家、二级资质企业35家、三级资质企业6家、无资质企业5家。为切实推动企业规范管理、控制风险,经管局就施工企业发展现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企业规范管理与资源整合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制定了《关于促进施工企业规范管理与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全河已累计清理施工企业外设分支机构200多个,清理整合(含停业)施工企业22家,有效控制了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2013年12月,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意见》,对规范和加强部属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监督管理,防范投资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明确要求。为促进事企分开,规范事业单位依法依规管理投资企业,经管局成立专项调研组,就黄委事业单位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制定了《黄委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全力推动落实,目前黄委部分施工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初步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为加强黄委企业重大经济项目管理,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黄委制定了《黄委企业重大经济项目巡视督查工作办法(试行)》。截至目前,已累计巡视督查施工企业重大项目23个,涉及合同金额累计超过34亿元。

因地制宜

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机遇和压力面前,黄河人勇于探索创新,在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上下功夫。

发展供水事业是黄委的天然优势。2002年,邹平黄河河务局紧抓邹平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下黄河水直供的重大机遇,果断投资韩店水库,采用民营股份制形式成立邹平黄河供水公司,成为全河第一家民营供水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奋斗,一个仅40余名职工的县级河务局创造了年收入过亿元,上缴水费上千万元的奇迹。“邹平模式”的成功加快了黄委供水产业发展的步伐,黄委积极推动供水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对黄委、省局、市局供水管理单位及县局闸管所进一步整合,理顺水量调度与供水生产经营的关系。同时,抓好水价政策研究、攻关工作,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推动了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作为黄委人均利润最高的产业,技术服务为黄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多年的总承包业务积累和强大的人才技术优势,2015年在与中国电建集团等五大综合甲级设计院的竞争中胜出,中标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实现了总承包业务的重大突破。2015年、2016年,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超过85亿元,项目遍及10余个省份,涵盖水利、市政、核能、建筑、交通、化工等多个行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所属规划设计院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承揽社会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黄委水文局所屬水文科技公司多措并举研究销售水文科技产品,经营业绩逐年提高。黄委移民局所属河南黄河移民经济开发公司坚持信誉至上、诚信经营,实现效益与口碑“双赢”。如今,黄委技术服务企业在大力发展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岩土工程、移民监理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进军交通、市政、环境评价、水土保持、信息服务等市场,已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水电能源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电为主、多业并举”,在圆满完成黄河防汛、防凌、灌溉、供水等社会公益任务的同时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十二五”期间年均发电量超14亿千瓦时,其中2013年发电18.04亿千瓦时(汛期浑水发电4.37亿千瓦时),创历史最好成绩。

土地资源是黄河系统的又一大优势。黄委拥有土地资源面积超过30万亩,但其大部分在淤背区,土地狭长、分散、保水保肥能力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何让其发挥应有价值考验着黄河人的智慧。惠民黄河河务局通过发展淤背区林果种植,辖区4900余亩淤背区全部得到开发利用,增加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生态效益,提高了防洪效益。全河各级单位在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上立足自身实际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结合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培育苗圃,合理发展经济林;有的结合黄河下游堤防和周边城市建设需求,重点发展优良的乡土树种和彩叶树种,逐步形成了大中小苗阶梯式培育模式,形成了“黄河园林”等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苗木绿化企业品牌;有的结合黄河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科普、历史、互动等元素,开发黄河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2家,在维护工程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将水利定位为基础产业,在这一背景下,黄委工程施工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参加黄河和有关省区水利工程建设,资质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外部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黄河建工集团实行重大工程项目巡视督查制度,强力推行“四统一”项目管理模式,按照“三保三創一培养”的项目管理要求,围绕“大管理”指导思想,以“三个优化组织、四个安全建设、五个加强管理”为重点,建立了适合公司实际的项目管理体系。近年来,公司已承揽合同总额近10亿元的“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9项,年均经营总收入超过6亿元。专业的相似使黄河养护职工能够尽快熟悉适应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和日常养护管理任务,进军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养护市场是黄河养护职工立足自身优势,提升黄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如今,“黄河养护”的大旗已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飘扬。

“走出去”的黄河人更加坚定了开门治河的思想。近年来,各级单位主动作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上地方发展的顺风车。山东济南黄河河务局贯彻落实济南市“携河发展”战略部署,近两年来争取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约5500万元;河南郑州黄河河务局助力郑州市打造“国家级中心城市”,在区域融合发展中积极找准位置、扮演角色,近五年来争取地方政府投资8000万元。

开拓进取

黄委直属经济在变革中稳步前行

2003年,顺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黄委直属经济管理和发展的重担落在了经管局肩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经管局科学谋划黄委直属经济发展,推进经济业务转型升级。目前,黄委直属经济产业有序扩展,形成工程施工、设备销售和招投标代理并存的产业格局,产业链逐步延伸,确保了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立足工程施工,深耕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立足黄河、面向全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积极参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先后承建山西张峰水库输水工程、西藏拉萨市墨达灌区雪达干渠工程等一大批系统外项目,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口碑,公司年签订合同额也由改制初期的不足5000万元发展到如今近2亿元。2013年,公司成功中标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镇平代建项目,成为第一家中标南水北调项目的黄河企业。以此为开端,公司提出“盯住南水北调深耕”的思路,先后承接闸站建设、园区绿化、养护施工、应急抢险及监理等项目,打造标准化养护渠段,强化现场规范化施工管理,积极引进新技术及新型机械设备,取得了累计中标近亿元的良好业绩,站稳了南水北调市场。

——拓展招标代理,服务水利建设。河南黄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挥招标代理资质优势,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先后承担完成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黄河潼三段防洪工程、黄河小北干流防洪工程、日喀则地区聂拉木曲水电站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配套工程等招标项目1100多项,累计中标金额175亿元。

——不忘光荣使命,挺身抢险救灾。黄河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黄委物资处及所属部门黄委二里岗仓库。20世纪90年代,顺应国家改革需要,物资处撤销,百余名职工成建制转入物资公司。之后,物资公司在工程机械代理行业拼出一片天地,代理品牌市场占有率常年居河南省前列。市场中的摸爬滚打没有让他们忘记身上最初的使命,他们的身影多次出现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2011年湖北抗旱、2013年黑龙江特大洪水、2017年湖南湘阴县抗洪等抢险救灾一线,累计行程68000多公里,荣获“5·12汶川地震黄委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黄委“黄河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河南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和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黄河经济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规范管理、加快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筑牢经济发展基础,推进黄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董利敏 罗方丽

黄河浑水发电管理论文 篇2:

黄河下游平原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展望

人类利用地热资源的历史悠久,早期主要是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等。人类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中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利用地热仅限于泡温泉澡,没把它作为能源来利用。20世纪70年代,在科学家李四光的号召下,中国利用地热发电曾取得了成功,但是以后没有持续下去,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地热开发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从广义上说,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它是一种宝贵的综合性矿产资源,可供发电、采暖等利用,还是一种可供提取溴、碘、硼砂、钾盐、铵盐等工业原料的热卤水资源和天然肥水资源,同时还是医疗热矿水和饮用矿泉水资源以及生活供水水源。

2013年年初,我国多个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中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2013年9月国务院专门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其中把地热能开发利用放在了太阳能、风能等之前,反映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大战略方向。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就高达8532亿吨,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560亿吨。我国大陆3000~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高达860万亿吨,相当于目前全国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巨大,但开发利用不够,目前在国家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很小。

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利用“浅层地温能”的建筑物面积将达到24.8亿平方米,相当于8680万吨标准煤,占届时全国能源消耗总量(45亿吨标准煤)的1.9%,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27亿吨。

黄河下游平原区地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这里主要指河南省部分)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观念和管理上的问题。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黄河水资源对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黄河治理、开发的实践中,水文地质学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一方面水文地质工作者需要转变思路,提出的勘察成果一定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黄河下游地下热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水质恶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土地沙化、湿地萎缩等。当前,水文地质工作者要探索减少或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的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水文地质学科的偏见。

黄河是多泥沙河流,作为供水水源处理时,工艺复杂,费用较高。由于黄河上游地区工矿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黄河干支流水质已遭到污染,这更加剧了流域内水资源供求的紧张局面,势必造成对沿黄地下水的开采。黄河下游不但赋存有浅层孔隙淡水,而且蕴藏有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浅层地下水资源主要由黄河水渗透补给形成,并且补给非常迅速,属激发补给。经过多年研究,已初步探明了这部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但是,目前对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的地热资源研究程度还较低。因此,加强对该地区地下热水循环演化机理研究,对合理开发黄河地下热水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综观几十年来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区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虽然在地热水文地质勘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受黄河独特性质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难题。建议在今后的黄河水资源开发中,应把地热水文地质勘察纳入黄河综合治理规划,采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全面开展黄河下游地热水文地质勘察,圈定具有供水意义的地热田,进行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和开发利用研究,提高沿黄城市供水的安全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沿黄城市提供新的洁净能源。

黄河下游平原区的地热地质条件

黄河下游平原区属中朝准地台的南部,二级分区则为华北台坳的中南部,西为山西台隆、华熊台缘坳陷、嵩箕台隆;东南为鲁西中台隆。坳陷区地表广为新生界覆盖,仅大边缘地带有基岩零星出露。研究资料表明,燕山运动早期及其以前,华北坳陷与相邻构造单元为统一整体,地质构造特征基本相似。燕山运动以后,西部隆升,该地区下沉,形成坳陷。坳陷内燕山运动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由于基底构造及断裂活动影响,产生不均衡下沉,形成一系列次级断(坳)陷盆地和断块隆起。以新乡-商丘深断裂为界,以北在太行山坳陷和隆起均为北北东向,且相间分布,包括汤阴断陷、内黄隆起、东明断陷、临清坳陷、济阳坳陷、埕宁隆起等。新商断裂以南地区,由于近东西向基底构造线方向和断裂影响,坳陷和隆起多呈东西向或北西向展布,包括济源-开封坳陷、通许隆起、周口坳陷等。古近纪以后,该区域继续大幅度下沉接受沉积,堆积了厚度为500~1 000米的新近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黄河下游平原区依据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和开采条件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深层地热水和超深层地热水。

浅层地下水指埋藏于地表80米深度内的潜水,分布在黄淮海冲积平原区。中深层地下水指埋藏在80~350米深度的承压含水层(组),是当地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水源。深层地热水指埋藏深度在300~800米之间的地下水,此层水中锶和偏硅酸含量较高,多为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地热水的主要开采层。超深层地热水埋藏深度为800~1500米,水中偏硅酸和锶的含量较高,为珍贵的地热矿泉水资源。

黄河下游沉降盆地新近系、古近系热储层分布面积约为8.5万平方公里。新近系孔隙热储层的热水总量为205806亿立方米、每天可采资源量约为106.4万立方米。古近系裂隙孔隙热储层的热水总量68314亿立方米、每天可采资源量约为18.2万立方米。

黄河下游平原区地热资源成因类型

依据地热田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温场成因机制,一般地热田成因可分为沉降盆地传导型和隆起山地断裂构造对流型两种基本类型。另外,在隆起山地向沉降盆地的过渡地带存在受沉积盆地和断裂构造双重作用控制的对流-传导混合型。黄河下游地区地热田属于沉降盆地传导型,热储介质主要为新近系、古近系松散砂岩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多层及面状分布的特点。

一般地下热水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埋深需超过2500 米。如开27孔井,在3603米时获105摄氏度的热水,豫深1号井在3500米时获113.3摄氏度的热水。热储层具有层状和带状之分,垂向上按其结构组合,可分为单一热储结构、双层热储结构和多层热储结构三种组合类型。黄河下游沉降盆地一般由多个热储层相互叠加而成。

黄河下游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黄河下游平原区先后有地质、煤炭、地震、石油等部门开展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基本查明在郑州、开封、漯河、周口、濮阳、新乡、商丘、鹤壁等地广泛分布着低温地热资源。目前最深的地热井为3000米左右,位于鹤壁市新区,其温度达73摄氏度,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近期鹤壁市政府拟建造5眼2800~3200米地热井进行集中供热和化工原料的生产,现已完成3眼井的施工。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地质工程公司在开封县建设了1750米地热井,水温为70摄氏度左右。其余大多数地热井深度在1200米左右,水温在42~58摄氏度,如郑州市地热井有180余眼,开发深度小于1500米。初步查明,黄河冲积扇平原区热储层地热水储存量约7.6万亿立方米。另外,该区域的地热水水质多数达到了锶和偏硅酸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总体上说,黄河冲积扇平原区地热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还较低。

(1)地热资源勘查研究程度低、开发深度浅。目前,地热开发工程施工单位技术参差不齐,能够真正承担或具备地热井施工的单位较少。由于管理上比较混乱,造成不管有没有实力或设备,只要与钻井业务有关的单位或个体几乎都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程。这样,造成一部分地热井在使用两三年即出现井管腐蚀破裂、出浑水、水量减小、水温降低等问题。

现有的地热井深度主要在1000~1500米,水温也仅仅在40~58摄氏度之间。但是,据该区域的地热资料,有些地区的地热温度可达80摄氏度。

(2)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开发利用单一。黄河冲积扇平原区地热井的建设单位主要是政府、宾馆、企事业单位和房地产商等,主要用于职工福利、温泉洗浴、饮用和提高房地产的附属卖点。目前,政府没有实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标,所以,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与发展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局部地区过于集中钻井开采同一地层的地热水,形成水位急剧下降;而大部分地区虽具备良好的地热资源却没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有效的开发。

(3)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无序。黄河冲积扇平原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地热地质勘察研究,开采管理比较混乱,出现了乱开采、乱审批、乱收费等现象,从而导致个别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和污染问题。在目前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十分脆弱、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应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解决,对于没经过科学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地热开采井必须强行封井,并不再审批建井许可。若不加强管理而无序开采地下资源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急需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的模式和权威性的业务管理工作与决策机构。

黄河下游地热资源的开发保护策略

黄河冲积扇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研究程度低,正确处理地热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靠单一的行政指令封停或滥采,应促使地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1)建立地热资源开发统一管理体系。首先,应加强地下水资源或地热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能力的学习和培训,只有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或业务能力,才能行使好职能部门的权力或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加强统一管理和规划,在所有地下水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做好前期论证和审批工作。最后,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市场规范工作,完善地热资源开发管理法规。

(2)合理开发地热资源,正确处理地热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热水资源无序地“乱批、乱采、乱用”,会导致许多严重问题,如资源的浪费、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建筑物开裂或倾斜、地下水污染等。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中,应树立起“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合理处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关系,必须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地下新型的能源,无论是在环保方面、成本方面还是水质与水资源安全方面,其他的能源都无可比拟。地热水不仅可用作环保型的热能源供暖、温泉洗浴、种植与养殖,而且其水质(饮用矿泉水)与地表水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采用地热资源供热供水,使得无锅炉供热的洗浴、房产等行业相继出现。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如采用锅炉供热,每万平方米面积取暖产生二氧化硫气体4.26吨,烟尘7.11吨,垃圾413.8吨。如果采用地热供暖,不仅避免环境污染,而且还省去燃煤费用、机械费用、人工投入,可大大降低供暖成本。北京市一套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是每年40元/平方米,而地热供暖的成本是每年20元/平方米。

对于靠黄河为主要饮用水水源的郑州、开封等城市,在黄河水出现污染或供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好地下深层热水作为饮用水水源或供暖尤为重要。

(3)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地热资源或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同时进行勘查与开发利用新技术研究,进行“开采与回灌”联合调度运行模式,即开采地下热水资源的同时,同步实施地下水回灌,可有效防止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发生。回灌水可根据不同情况,利用自来水公司的地表水或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并符合排放标准的水。另外,在开采地热资源时,要根据不同用途和现有井的数量,分不同层次和深度开采,避免在同一深度大量开采。

加大地热钻探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目前地热井专业施工设备主要是利用2000米以下的钻井设备,并且都是正循环泥浆钻进。无论在设备性能方面还是成井工艺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钻井深度能力差、效率低、成本高、地层污染严重。由于成井材料和工艺问题,导致地热井正常的使用寿命低,主要表现在短期内出现水量减小、涌沙或出混水,且产生管道腐蚀破裂等。因此,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地热钻探设备的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

(4)建立地热田的评价和管理数学模型,并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根据黄河冲积扇区地热地质条件,对地温场、热储、地热流体、回灌试验等进行研究,确定地热田的温度、热储条件、储量、流体性质和水化学类型,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由于地热流体中通常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特别是在高温地热流体中这些气体的浓度更大,因此废地热流体的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和流体中有害组分的超标排放。若这些气体处理不当,则会对大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在新生界松散沉积层及半成岩热储层中开采地热流体还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因此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另外,还应建立动态观测网,严格进行地热系统水质和水位的动态观测工作,做好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预测工作,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和水量超采。在开采地热资源的同时,应就水量和水质变化规律、水井布局和井深的合理性等课题继续进行研究。还应进一步加强黄河下游地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和地热水循环演化形成条件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

作者:王现国

黄河浑水发电管理论文 篇3:

敢问路在何方

引子

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存盘,把目光重新聚焦在7年前的黄河上。

2002年7月4目的莽莽大河,充满了无限的疑秘与期待。这天,中原腹地郑州骄阳似火,热浪扑面。坐落在市区中心的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调度大厅内,中国新一代治河者正以探险家的胆识和一系列精心预筹的方案,准备启动酝酿已久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对于许许多多治河者和关注母亲河的人们来说,能够亲身参加或目睹这场空前的尝试,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探求治沙之道

许多年来,自从人们发觉来自黄土高原源源不断的泥沙对于下游河道的致命影响之后,在黄河泥沙的去向上,古今治河人便一直被困扰在两个近乎呈直角的方向之间,垂直淀落与水平前进。如果说,前者宣示着自然界普遍的地球引力作用的话,那么,后者则代表了推动泥沙向前运行挟沙入海的复合力量。而当这种水平方向的矢量凭借外力奏效甚微的时候,对于治河者而言,他们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堡垒从内部攻起。

于是,以调水调沙治理黄河的思想就应运而生。

早在80年代中期,当时年近八旬的著名黄河专家王化云,根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运行经验和科研工作者泥沙研究的初步成果,结合自己的长期思考,就提出了“调水调沙”的设想。

当时有关“调水调沙”的试验和研究,主要有人造洪峰、拦粗排细、滞洪调沙、蓄清排浑、高浓度调沙等几种形式。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王化云认为,黄河的症结是水沙关系不平衡,由于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水沙来源地区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含沙量较小的清水,主要来自黄河上下两头,其多年平均水量占全河的67%,沙量占全河的11%。河口镇至三门峡之间这一段,是高含沙量浑水,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水量占全河的33%,沙量却占全河的89%。如果洪水来自浑水地区,下游将产生严重淤积:反之,如果洪水来自清水来源区,下游将淤积很少。甚至产生冲刷。根据三门峡工程改建运用后提供的实践经验,如果通过修建水库,对水沙进行有效调节,便水沙不平衡为水沙相适应,进一步提高水流输沙能力,那么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将大大减少,这是利用黄河自身力量来治理黄河的一条重要途径。

据此,王化云认为,应运用“调水调沙”方略,把减轻下游河道淤积作为水库综合利用的开发目标之一,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统筹考虑,使水库运用更加符合黄河的特点。通过水库进行水沙调节,更加符合黄河泥沙的自然规律,治理措施更为主动可靠,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当时小浪底工程正在可行性论证和有关技术试验之中,尚未确定开工建设。那时他就预言,在黄河干流控制性工程中,小浪底工程极为重要,不仅防洪、防凌、减淤显著,同时还将为开展有效的“调水调沙”、探索新的治理黄河途径,提供实践基地,必将进一步推动治理黄河事业的进程。

也就是说,调水调沙,就是通过调度大型水库,对来水来沙进行控制与调节,改善水沙组合关系,变水沙不平衡为相适应的配置关系,把河道内的泥沙更多地输送入海,使下游河道得以冲刷,逐步改变千里“悬河”的险恶情势。

10余年后,随着小浪底工程的建成运用,王化云当年的“调水调沙”方略设想终于从图景走入现实。

史无前例的原型试验

黄河,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巨川为治河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探索空间。小浪底工程全面完工和库内43亿立方米的蓄水,为新一代黄河人实施“调水调沙”壮举提供了最基本的载体;而“三条黄河”建设及其GPS全球定位系统、天气雷达、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双频回声测深仪、图像数据网络实时传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为全面观测与科学分析调水调沙过程及效果,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条件;此前通过众多组合计算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的“花园口站2600立方米每秒”的基本控制流量,更从理论上为这种首创式的试验奠定了基石。

因此,2002年7月4日9时整,当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郑重宣布试验正式开始的时候,只见130公里之外的小浪底水库徐徐开启闸门,冲天的水流喷薄而出,继而腾空落下,直向下游奔腾而来。那一刻,人类的挑战精神和水工建筑物的控制能力结合得如此壮美,而当今的现代化治河水平也在那一刻初露风韵。因此,无论是在震撼人心的开闸现场,还是在通过直播收看的电视屏幕前,人们都不由自主地为此发出了他们的欢呼与惊叹。

不过,对于一次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调水调沙原型人工试验来说,这一刻,不管怎么激动亢奋,都只能是一个普通的起点。就在“人造洪峰”向着东方奔涌而去的时候,根据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900公里河段上的几百个测验断面与水文观测点,很快即投入紧张的调度、观测。

7月5日12时,“人造洪峰”以295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流量抵达花园口水文站,洪峰超高设定值13.5%,波澜不惊,继续东行。

6日凌晨,黄河下游最险要的工程——兰考东坝头以坚固的堤防“拒绝”了来势不善的“客人”,洪峰在此转一大弯后向北冲去。

当日,小浪底库区突现“异重流”,预计下泄“超标”的沙量,极易导致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总指挥部及时决定调整水沙比量,试验正常运行。

8日上午,调水调沙大流量水头进入山东,鄄城县苏泗庄水文站水位高达60.04米,距历史最高水位仅有0.34米,局部河段水位表现异常。

9日,“人造洪峰”到达艾山水文站,在这从“大肚子”变为“窄肠子”的卡口之处,调水调沙试验顶住了又一场新的考验。

10日上午,试验水头安全通过黄河最后一个“瞭望哨”——利津水文站,距此约140公里的目标极地已经遥遥在望。

11日凌晨2时,汹涌的“人造洪峰”顺利进入浩瀚渤海,1880立方米每秒的入海流量,使黄河河口重现久违的澎湃身姿。

15日9时,伴随小浪底水库停止大流量放水,飞腾多目的“黄龙”渐渐隐去。11天内,该水库平均下泄流量2740立方米每秒,下泄总水量26.1亿立方米。21日,从小浪底水库奔涌东流的试验水量全部归于大海。至此,这场大规模调水调沙试验的过程宣告结束。

事后有人作过这样一种有趣的虚拟计算:如果将每秒钟从小浪底水库单孔闸门中激射出的洪峰水量比作一条“龙”,那么在这次历时11天的调水调沙试验期间,总共有300多万条“玉龙”在黄河上腾空而起。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一种在伟人笔下以形象思维手法寄寓的壮景,如今在黄河上突兀展现。

的确,整个调水调沙试验规模之巨大,洪流演绎之壮美,都不啻是一部雄沉高昂的激流交响曲。

然而,对于具体实施者来说,参加这种旷世之巨的河流原型试验,远非那么浪漫。就在黄河首次调水

调沙试验期间,被称为黄河防汛“侦察兵”的水文工作者,在极度紧张与焦心的工作中度过了试验的前前后后。试验结束后,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局长张红月熬红的双眼还一直未退,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他说:“本次试验,任务强度之大,难度之高,超过了一次实战大洪水。所幸的是,近年来水文测验预报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永远忘不了那充满挑战的日日夜夜。”伴随人造洪峰的演进,负责全线水情预报与水沙测验的1 000多名水文将士,共进行470多次流量及输沙率测验、9000多个沙样的取样、处理与分析。在“后试验”阶段,完成了400多个淤积断面、4500长度的地形测量工作。

回想起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办公室主任的张金良依然余惊未消,在向我谈起试验伊始那次“意外遭遇”时,一向风趣诙谐的他,脸色仿佛蒙上了一层战斗时才会显现的烽火狼烟:“7月4日试验开始当天,黄河中游普降暴雨,龙门水文站出现4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最大含沙量达790千克每立方米,小北干流局部河段发生“揭河底”现象,高含沙量洪水顺河而下,直奔小浪底水库。当时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紧急。一是不能靠三门峡水库拦沙,否则将造成三门峡淤积;二是不能淤积在小浪底水库尾部,不然将有损该库库容;三是不能让这部分泥沙冲往下游,因为一旦下游洪水含沙量高于20千克每立方米,将意味着这场调水调沙试验的失败……最后,经反复研究,提出了‘异重流方案’,就是通过反复调控三门峡水库闸门,让水流把泥沙推送到小浪底水库坝前而又不至于出库。就这样,最后达到了调度的预定目标。”

然而,河道冲沙减淤效果究竟如何?会不会冲河南,淤山东?几十亿立方米黄河水,是用来灌溉几百万亩耕地,开采几千万吨石油,还是冲刷几千万吨泥沙?不仅试验过程隐伏着许多悬念和疑问,而且有关方面对这次试验本身也存在着不同认识。

“学院派”专家一向惯于以理性思维分析问题,当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张仁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人造洪峰也是有代价的。”他从3个方面提出了思辨:第一,为了一次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泄水26亿立方米,在黄河水资源极为缺乏的现状下,经济上是否合算,值得掂量:第二,人造洪峰大冲大淤,不仅给游荡型河道整治造成困难,也会给沿线带来防洪安全问题:第三,为了制造洪峰蓄水拦沙,可能连粗沙细沙一块拦在小浪底水库里,将使水库的设计寿命受到影响。

同为该校水利系教授的吴保生博士,则对山东河段能否冲刷表示了谨慎态度。他说,艾山河段落水时比涨水时水位还上升了些,可能淤积有所加大,最终是淤是冲,尚需进一步的测验资料来验证。

对此,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则表示了另一种预测。首次试验期间,山东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杜玉海分析认为:由于试验之前运用多种模型手段对水沙配置作了精心测算,从目前观测的情况看,不会出现“冲河南,淤山东”的现象。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洪尚池说得更为明了:“人为调节水沙平衡,减少河道淤积,这是用大自然的力量处理泥沙的一个重要手段。治理黄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必须从黄河自身寻找答案……”

如果只是就事论事对此作出回答,也许可以成就出色的经济学家,却很难说能够产生出卓越的治河思想家。看来,这个持有争议的命题,也只有让黄河自己来评判了。

检验任何科学预测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事实说话。

一个对调水调沙的全方位的评估已经全面展开:测验查勘从水上、地面、空中同时进行,一组组试验参数被输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黄河”通道,一场场洪水被“克隆”于浓缩600倍的“模型黄河”试验厅……3个月后,在520多万组海量数据的支撑下,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的“谜底”终于浮出水面。

结果表明: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期间,黄河下游共冲刷泥沙3620万吨,加上小浪底出库泥沙,总计入海泥沙达6640万吨。除夹河滩至高村河段有所淤积外,其余河段均表现为冲刷,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冲河南,淤山东”的现象,河道状况整体上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原有实体模型、数学模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效用也得以检验。

事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曾为这一大型调水调沙试验立下三大目标:一、寻找下游泥沙不淤积的临界流量和临界时间;二、让河床泥沙尽可能冲刷入海;三、通过验证演算,深化黄河水沙规律的认识,掌握小浪底水库的科学运行方式。

如今,这三大目标已盘存入账。

对于这次试验,许多著名水利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试验结束之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在致李国英的一封信中写道:

“这次调水调沙试验,获得原型黄河的冲淤资料,是很宝贵的,能与数学模型分析和模型试验成果验证,很有意义。实践是第一性,要找出那些与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不同的问题。”

但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还是在这封信中,张光斗指出:“上下游都冲刷,夹河滩至高村河段淤积,有何办法使这河段不淤积?河南段冲刷量少于山东段,原因何在?还有河口改善,是否河道延长了?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目的是冲刷水库淤积,加大下游河道冲刷,调水调沙的情况与这次试验大不相同。这次试验的结论和建议是否适用于年平均来沙量13亿吨的调水调沙情况,数学模型分析和模型试验的规律是否与年来沙量13亿吨的调水调沙有所不同?总之,要尽量延长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寿命,力争大为超过20年。小浪底水库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减淤,兼顾发电和供水,在不影响防洪减淤的情况下,可照顾用水要求。”

是的,任何一种效益的背后都有风险。

由于历史长期形成的原因,居住在下游大堤内的群众多达179万人!这种独特复杂的人文河相关系,在世界所有河流中,绝无仅有。

作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首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的总指挥,李国英连日来心弦紧系,寝食难安。一年多来,他从预筹方案到组织实施,从部署勘测到成果分析,从悉心盘点水账,到应对情况突变,精心链接着这场超大型试验的每一个环节。如今,面对试验的诸多启示和老一辈水利专家的谆谆告诫,他与其说是如释重负,倒不如说更感到了黄河问题的复杂和肩上责任的沉重。

首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结束后,李国英说:“本次试验前无古人,是一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拓性探索。这决定了试验充满悬念,但它蕴藏着很高的科技含量,也将是传统治黄走向现代治黄、被动治黄走向主动治黄的里程碑。千万年来,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灌溉面积逐渐扩大,用水量越来越多,河道的输沙用水已被挤得少之又少。致使下游断流频繁,主河槽淤积严重,河道萎缩加剧,河口生态遭到很大破坏。可以说,母亲河的乳汁已被喝干了,还在喝她的血。河流是有生命的,母亲河更需要生

命。这次调水调沙原型试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河道中沉积的泥沙冲到海里去,使河槽不再继续淤积,增大其行洪能力,以维持母亲河的生命。这难道不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问题吗!”

路,在他们脚下延伸

在李国英看来,黄河调水调沙作为一种新的治河探索,今后的道路依然会荆棘丛生,也难免险滩遍布,但黄河人向黄河泥沙的挑战和进军无疑仍将继续。

时间和实践为李国英的坚定决心作了最好的注脚。

继2002年首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之后,2003年9月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实现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水沙联合调度,调配水沙比例,形成合力冲刷下游河道:2004年6月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通过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在小浪底库区塑造人工异重流,并辅以库区淤积三角洲和下游卡口处人工扰沙措施,使水库弃水变为输沙水流,以水库泄水加载异重流泥沙和河床扰动输送泥沙入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调水调沙由试验转入生产运用……直至2009年7月8日第九次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8年间,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多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共进行9次黄河调水调沙。

测量与统计结果表明,9次黄河调水调沙合计入海水量为331亿立方米,每次均实现了下游河道主槽的全线冲刷,下游河道共冲刷泥沙3.56亿吨,连同小浪底水库通过塑造人工异重流排出的泥沙,合计入海沙量为5.75亿吨。河道主槽最小过洪能力由2002年以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目前的3880立方米每秒,同时,调整了小浪底库区淤积形态,为把黄河下游不平衡的水沙关系塑造成协调的水沙关系,提高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能力,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

至此,经过多年矢志不渝的探索,黄河调水调沙在中国历史上正式成为治理黄河的一种新的途径,并以既定的演绎轨迹向前运行。

然而,面对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以极其复杂难治闻名于世的大河,黄河建设者须臾不敢懈怠,他们脚下的路仍在向前延伸。

为此,针对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形势和任务,2004年,李国英和他领导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治河新理念,这就是: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体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该四项标志应通过九条治理途径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九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框架下,治河理论体系、生产实践体系、河流伦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正在向纵深开展。

是的,以观念战胜观念,最终使人与河流的关系由征服、对抗走向和谐相处,实现黄河长治久安。人们从中依稀望见了黄河这条万里巨川日渐清晰的前方之路……

链接

2008年12月11日,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的《南方周末》评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有影响的十大科技成果。黄河调水调沙与神舟飞船上天、杂交水稻、乙肝疫苗、曙光系列计算机、五笔输入法等一起,住列其中。文章称:千百年来,中国人被动治黄,直到2002年。那一年,黄河进行了历史上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调水调沙”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送入大海。以改变黄河不平衡的水沙关系。

上一篇:档案管理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水利风景区水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