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班主任是最靠近学生生活、学习的教师角色,工作内容繁杂堪称千头万绪。新冠疫情大环境下,小学班主任需要通过网络完成更多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为顺利开学打基础。学生不能如期开学的情况下,班主任还需要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搬到互联网上来开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助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论文 篇1:

针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研究

摘 要:以师生对校园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需求为出发点,解读当前中小学校园危机干预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校园危机事件后师生心理干预需求与学校在危机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运作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提出安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安全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交通事故、校园建筑坍塌、食品安全甚至暴力凶杀等造成的师生伤亡以及离家出走、自杀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危机性事件以其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震惊性,不仅干扰或破坏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惯常的管理模式,而且使人产生环境的失控感和不确定感,引发心理失衡。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安全教育有助于减轻师生心理应激反应障碍,进而有助于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人格形成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二、师生对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的需求

2014年12月,我们对北京市5个区5所不同中学进行了调查,每所学校抽取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年级各1-3个班,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同时,我们对某区106所学校的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心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发现,师生对于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有着普遍而强烈的需求。

对于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是否应当向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82.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2.3%的学生说不清楚,5.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95.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4.2%的教师说不清楚,0%的教师认为没必要。

对于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是否应当向教师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67.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2.1%的学生说不清楚,10.7%的学生认为没必;92.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5.8%的教师说不清楚,2.2%的教师认为没必要。

如果学校或有关机构组织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55.0%的学生表示十分愿意参加,34.6%的学生表示学校要求就参加,仅有10.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75.4%的教师表示十分愿意参加,17.1%的教师表示学校要求就参加,仅有7.5%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参加。

三、校园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过度关注学校声誉,封锁或回避相关信息

对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很多学校认为这是倒霉的、不光彩的、丢脸的,担心声誉和形象受损,“家丑不可外扬”,希望尽快息事宁人。调查显示,52.2%的教师将“尽力维护学校声誉”视为学校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其次是维持教育教学秩序24.3%,最后是关注发展23.5%。

很少有学校主动公开向社会通报危机事件,而是尽可能缩小传播范围,尽可能封锁消息,只是在学校分管领导和教师内部的小范围内处理,对事件相关的班级简单交待,多数教师和学生只能通过私下传递获知信息,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处理流程对于大多数师生(更不要说社会公众)来讲成了永远未解之谜。即便该危机事件发生在校园之外,或者已经有知情者将事件发布到了网络上或报纸上,学校依然秉承鸵鸟政策和“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

学校封锁、回避相关信息的另外一个考虑是希望减轻危机事件对师生的负面影响,但其结果却是小道消息和谣言满天飞,进而引发师生更深更大的恐惧和焦虑以及对学校管理能力的质疑。

(二)将校园危机视为偶发事件,缺乏长效干预机制

学校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比较滞后。在我们调查的106所学校中,有38所建立了危机干预机制,仅占35.8%,46所学校(43.4%)计划建立危机干预机制,22所学校尚无计划(20.8%)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多数学校对于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缺少周密系统的思考和计划,有安全管理意识而无危机干预理念,往往以安全管理来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将校园危机事件作为偶发性事件对待,临时集结一支队伍凭借感性经验来处理。一旦发生校园危机,学校的主要举措是加强安全管理,监控人员流动,消除各种隐患,取消或减少课外活动等,使学校达到高度安全,而不是尽快建立和完善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并进行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虽然校园危机干预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必要选择,加强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但是一来无论多么完善的学校安全管理也无法彻底杜绝危机事件;二来学校安全管理往往只能是解决一些表面上的校园秩序问题,而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理念文化的深层开放,需要更高站位和广阔视野。

(三)不重视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认为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可有可无

经历严重校园危机事件,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看到听到,师生都可能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反应。比如:时常感觉自己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对现实和未来绝望感,不愿接受事实,不信任别人,或总觉得孤单、被孤立,有罪恶感或是羞耻感,易怒或是心情波动很大,无法专心或是感到困惑,无法融入周边的人群,无法入眠,常做噩梦,容易受到惊吓,总是感到疲惫或是精神紧张等等,心理学家称之为“创伤后精神压力综合症。

如前所述,目前多数学校重视的是安全管理秩序把控,缺少心理干预的介入,对于由危机事件所引发的师生的心理创伤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或者只是走个程序草草应对。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师生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熟悉度比较低,有待提高。下图所示,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有8.2%的学生听说过并且有较深了解,40.0%的学生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51.8%的学生没听说过;有6.2%的教师听说过并且有较深了解,79.6%的教师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14.2%的教师没听说过。

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是小题大做,认为师生即便在危机事件后有一些情绪异常也属于暂时现象,随着时间流逝和紧张学习会自然化解,认为在危机事件后进行心理干预倒反会强化或干扰。因此,笔者曾经亲身经历过,作为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出于公益爱心希望进入学校协助进行危机事件后心理辅导援助并进行安全教育,却遭到学校婉拒。

四、对于校园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的措施

师生对于校园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有着普遍需求,但学校囿于多种顾虑和限制没有切实有效地实施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如何破解二者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讲,校园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学校文化的重建,需要培育一种以发展为导向,密切关注师生健康成长,充满尊重与关怀,具有高度开放性与合作性的校园文化。

在这样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理念下,面对校园危机时,学校的运作既能做到“标本兼治”,不仅关注校园秩序的恢复,更注重省察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行为,以校园危机事件为契机,整合资源,促进学校发展;又能“内外兼修”,关注对师生的心理安抚,注重在学校营造出一种尊重温暖的良好心理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促进学校以积极姿态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

(一)改革对校园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的教育评价制度,加快制定出台校园安全立法

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对校园安全的规定过度僵化,不论原因,不论过程,只要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和危机事件(地震、水灾、火灾等非人力可控因素导致的危机事件除外),工作做得再优秀都没用,就学校而言,示范学校、等级学校的评估因此而泡汤,就教师(含校领导)而言,年度考核不得评模、评优,职称晋升也可能受到影响。在这,使得学校对于安全问题高度紧张,最终演变为学校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并将其凌驾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上,导致学校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以维护安全为借口剥夺师生应有的知情权,紧缩教学活动挤压学生的发展空间。

目前,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散见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其中的某些法律规定不具体,有严重法律空白:对在校学生人身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处理标准均没有涉及,对学校应履行的具体管理职能规定得不够具体,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因为缺乏法律规范,学校、老师、家长等常常在事故原因、责任分担问题上纠缠不清。一些学校为减少危机事件和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减少学生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消极措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尽快将校园安全法纳入立法计划,制定校园安全法。一方面可以使所有师生获得更多安全保障,同时厘清和减轻学校的责任也有助于学校把更多精力用在切实完善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这部法律要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等的责任和义务作出具体规定,要规定社会、家庭、学校要共同履行职责,要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校园安全法还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建立国家援助制度,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设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实施国家赔偿,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设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赔偿准备金;将学校安保设备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政府为学校购买校园责任险,学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应由投保的保险公司根据法规进行理赔。

(二)加强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促进其对于校园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能力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巨大挑战,与一般心理咨询服务比较,心理危机干预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更科学、更规范。从专业技术来讲,心理危机干预者必须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综合应用教育、评估、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关键事件应激晤谈、个别治疗等方法。从人格特征来讲,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当沉着冷静,又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要有良好体力和耐力,保持良好心身状态,等。

我们的调查发现,如果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学生和教师希望获得的心理帮助的均是:学校提供的个体心理辅导,学校提供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方面的宣传材料。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学生最希望由朋友或同学提供心理帮助为60.2%,其他依次为家人或亲戚54.7%,学校心理老师51.9%,班主任37.0%,社会上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31.9%,学科教师或校领导13.4%;教师最希望由学校心理教师提供心理帮助有73.8%,其次为老教师或领导57.9%。这些数据说明,对于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干预,学校心理教师和学校提供的心理帮助是令师生觉得安全便利愿意接受的,但另一方面,有些学校明明本校有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却要求助于外援或者没有进行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这也说明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性特别是进行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加强对危机干预相关人员和部门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运作需要各方面支持系统的相互联合。各学校要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学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德育处、团委(少先队)、总务保卫处、医务室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各区(县)要成立本区(县)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教育局有关领导任组长,由教育系统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医务人员等担任小组成员;由市教委委托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市中小学突校园重大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这个系统中,个人的角色和如何决策都是非常明确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十分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随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危机干预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因此,应当对危机干预体系中的所有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培训,明确发生危机后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了解各部门之间应当如何协同工作,培训工作到位了,如果危机发生,就能有效地减少不恰当言行。比如,一些不了解具体情况,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单凭个人感觉就认定“某个学生不会自杀”,武断地认为“心理老师小题大做”,或者说一些刺激到危机当事人和引发他们愤怒和不满的话,使得局面越发难以控制。当相关人员和部门都具备了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知识,彼此更好地相互配合,将更能有效地给予受灾师生既温暖又有效的心理帮助,使他们尽快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红五.心理援助:应对校园心理危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庞红卫.从校园危机干预透视学校文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9(3).

[3]蔺桂瑞.北京市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陈珍国.学校安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2).

作者:白玉萍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论文 篇2:

浅谈疫情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摘要:班主任是最靠近学生生活、学习的教师角色,工作内容繁杂堪称千头万绪。新冠疫情大环境下,小学班主任需要通过网络完成更多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为顺利开学打基础。学生不能如期开学的情况下,班主任还需要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搬到互联网上来开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助力。本文主要围绕疫情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进行分析,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如何进行家校合作,为师生共同度过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疫情;小学班主任;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引言: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成为影响社会各界运行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工作模式开展的不可忽视因素,教育领域影响颇深。疫情情况紧张时,学生只能在家上直播课,师生远距离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很多日常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都变了样式。假期为了保证学校开课时学生能够顺利开学,班主任更要在假期做很多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追踪工作,跟踪学生的行踪,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现在学生不能如期开学的情况又出现了,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需要在常规教学外做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与学生共同渡过疫情的难关,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一、疫情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新冠疫情出现之前,小学班主任一周至少有五天时间能够和学生在校相处,了解学生大多数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下的行为,对学生开展常态化的德育教育工作。一旦发现学生的异常波动情况,教师可以及时介入其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干预。但疫情环境下学生不能如期到校,教师的系列工作都需要通过网课平台开展,师生距离的拉开让常规教学工作质量下降,也影响到了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家时受到熟悉环境的影响,而且缺乏教师的监督,学生普遍产生对学习不重视的心理,学习效率和成绩严重滑坡。且师生距离拉开,教师对学生的现状了解有限,家长又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发现了问题也一时间较难找到切入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生活入手调整德育教育开展的方式,调整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态[1]。比如:教师可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利用疫情居家的时间来让自己的房间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有条理。教师可让家长帮忙给学生的房间几张照片作为整理前后的对比,引导学生一周中抽出一天的时间来规划物品摆放位置、整理桌面柜面上的物品、清扫垃圾、做房间装饰,使房间变得整洁、有条理,最后再请家长帮忙在同样的角度和位置拍几张对比照。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心理。

二、疫情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在疫情居家的环境下小学生面对突变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较以往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异常波动。班主任需要正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健康诉求,引导学生保持更加平稳、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充实课余时间。很多小学生在假期或疫情居家时用大量的时间打游戏、看直播,不仅说明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为贫乏且自控能力差,还说明小学生没有找到能够充实课余时间的正确方式。教师可以从“我喜欢”的角度切入,引导小学生利用这突然出现的大段空余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有的小学生喜欢阅读,教师可为学生推荐适宜的电子读物,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读后感、手账等形式都可以,并鼓励学生与家长、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有的小学生喜欢手工制作,教师可鼓励学生折纸、剪窗花、绘画、拼乐高,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手工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将制作成果以照片、短视频的形式分享出来,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有的小学生喜欢植物,教师可鼓励学生照顾好家里的绿色植物,每天记录浇水、晒太阳、施肥的情况,记录植物的长势,形成一个植物的成长记录,并总结如何养好一盆植物的经验和教训。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家长期停留,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游戏、看直播等放松娱乐活动也要适度,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十分有必要。兴趣爱好既能够填充孩子的生活,又能够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培养需要家长从态度到行动上的支持[2]。要知道,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拼图游戏,只要孩子玩进去了,都能够对培养专注力有所帮助,更何况是健康的兴趣爱好。

三、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教育

这次突如其来、时间跨度已接近2年的新冠疫情将安全教育摆在了所有教师的眼前。班主任肩负着管理学生的重要责任,即使线上教育形式让班主任颇有些鞭长莫及之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也不能放松[3]。在假期内,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合作,每天统计孩子的活动范围、身体情况,追踪孩子的行踪,为开学做准备;在疫情居家时期,班主任需要通过网课平台引导学生重视起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安全行为。除此外,学生在家时间变长,家长无法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班主任需要针对居家安全开展教育。班主任可通过制作安全教育微视频、网课课前或课后口头提醒等途径,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家中的电器、厨房天然气炉灶的方式方法;叮嘱学生开窗通风时注意安全;叮嘱学生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家校合作共同保证学生的居家活动顺利。如有条件,班主任们可联合起来为学生制作有关安全教育类的通关小游戏,或从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来了解和认识各种安全知识,借虚拟人物、虚拟环境这样学生普遍喜欢的途径来深化安全知识带给学生的印象。

结束语:不可否认,疫情的到来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环境,影响了班主任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小学班主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做出多方面的调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是师生共同度过疫情时期,顺利达成教育教学任务,降低疫情对生活学习负面影响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窦莹.后疫情时代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53.

[2]罗春儿.疫情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教书育人,2020(16):30.

[3]赵泽惠.疫情下对于小学生安全教育問题的思考[J].平安校园,2021(04):82-84.

作者:刘仙花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探讨

摘 要:保障高校安全的基础项目与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教育,虽然一直都强调高校安全教育,但过去的安全教育多集中于法律、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逐渐变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因此其所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化,良好的心理对于大学生应对这一变化至关重要,但部分大学生却无法在复杂的环境变化中调整自己,发生一些心理平衡失调现象,因而心理安全教育就变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尤其是大学教育工作。但大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却少有进展。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是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及认知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其心理素质受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而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等措施,以避免大学生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进行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其总体心理状况是比较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都积极乐观、拼搏向上、自信顽强、善于交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大学生无法在复杂的环境变化中调整自己,因而发生一些心理平衡失调现象,心理问题也随即出现。

所谓心理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这也称为心理失衡。根据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通常将个体心理问题划分为三种类型:发展性心理问题(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主要表现为自负或缺乏自信,责任目标缺失等);适应性心理问题(个体与环境不能取得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障碍性心理问题(个体持久地感受到痛苦,一般以6个月为界线,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对抗甚至敌对行为,非当地文化类型的特殊行为)。近些年来,高校人身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的案例逐年增多,很多是由于不同的心理问题造成的悲剧。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原因、环境原因、学习原因、社会择业原因、人际交往原因以及自我意识原因等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紊乱、抑郁、孤独、自卑、紧张、担忧及以自我为中心等。

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比较轻微,属暂时性的,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和排遣,就可能会演变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衰弱、人格偏执等心理障碍,若此时仍未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将可能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心理异常现象,也即医学上所说的精神疾病。当大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问题之后,将可能引发自杀、伤人、犯罪等安全事件,其后果非常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的基本措施

1.科学设计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

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可见心理健康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学生的专业成绩十分优异,但却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样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科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大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心理安全防范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可以顺利地进行。

2.提升人文化教学水平,深入挖掘大学生内在潜质

大学期间的迷茫与出现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关联,在当前大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内在潜质的开发,仍有待发展。因此,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可以遵循如下几点:第一,提高人文化教学水平。与传统的教育知识相比,人文化教学更加注重人的智慧开发与挖掘,以及人的道德培养和养成,不只把教育过程看成一种单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使学生更多地获取智慧的过程。第二,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沟通和理解的交往过程。教育在实现功利化和工具化价值的过程中,必然把满足外在的生存性需要而产生的适应性教育作为重点,但不能因此忽略超越性教育。它不仅要使人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第三,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事业,是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事业。

3.提高对大学生生命、心灵的教育

当今社会全球化迅速,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竞争和压力占据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为适应时代发展,高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加强本性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更深的了解,“为何而生”以及“何以为生”,帮助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心,能够以平静、豁达的良好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怀着健康向上的心态走好自己将来的每一步。

4.整合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载体的学校教育。二是能够有力地支撑学校教育并成为其坚强后盾的家庭教育。三是作为学校教育有效补充的社会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彼此合作,相互补充,引入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方法。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让学生多参与活动

学校应给同学们创造集体活动的平台,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使学生的心理压抑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缓解心理负担,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情绪,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一些社区义务活动、学校内部演讲比赛、辩论赛、创业计划大赛等,这些项目活动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学生的独处时间,对于防范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对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继续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其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习状态、心态健康问题同样也要关注。若要大学生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就要及时对其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帮助和疏导,使其在收获了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收获健康的心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露,胡昌伟.浅谈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3,2.

[2]赖日生.新课程观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1.

[3]马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

[4]冯永辉,杨娟,宋灿.大学生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

[5]杨贵英,张涛,宋丽娟,游向宇,宋杨,唐平.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伟林

作者:付婧 王雪 王丽娜

上一篇: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下一篇:我国物流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