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社会组织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服务研究 ——以“安全相伴、快乐童行”项目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不断出现,导致我国青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减少,所以青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接受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传统的行政式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家庭、学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需求。而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中专业的、科学的方法动员社会资源来帮助个人、单位解决问题。因此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以“安全相伴、快乐童行”安全教育项目为例,选取沈阳市部分小学的领导、校园安全大使、学生、班主任老师以及该项目的执行机构和枢纽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了解项目开展形式、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协同机制。通过对项目运作全过程观察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这一路径是具有可行性的。“安全相伴、快乐童行”项目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成功案例引起了社会组织协同学校教育的思考,更为社会组织有效协同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蓝本”。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社会组织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满足了学生的理论、实践、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地减轻了家庭教育的负担,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社会组织协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促进了社会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的教育模式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社会组织在协同学校安全教育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培育社会组织的公益精神;以学生及学校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加强社会资源的支撑等。学校安全教育是公共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学校安全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安全相伴、快乐童行”安全教育项目为例,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探索社会组织协同学校安全教育发展的路径,提出一项完善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的可行机制。

关键词:社会组织;学校安全教育;协同;社会工作

学科专业:社会工作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2 社会组织获得新发展机遇

1.1.3 社会组织服务优势凸显

1.1.4 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结合是研究的出发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法

1.4.2 实地观察法

1.4.3 访谈法

1.4.4 文献研究法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步骤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社会组织

2.1.2 协同发展

2.1.3 学校安全教育

2.1.4 组织社会工作

2.2 理论依据

2.2.1 协同理论

2.2.2 本尼斯组织发展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章 “安全相伴、快乐童行”项目的实施

3.1 项目基本情况

3.2 项目开展形式

3.2.1 学校安全教育活动

3.2.2 项目团队能力建设

3.3 社会组织与学校的协同模式

3.4 项目中的社工服务

3.4.1 项目中服务对象的需求

3.4.2 项目中社工服务的供给

3.5 项目主要成效

3.5.1 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3.5.2 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3.5.3 促进社会组织自身发展

3.5.4 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章 社会组织与学校协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4.1 缺乏身份认同与社会支持

4.2 组织自身建设发展能力不足

4.3 组织服务遭遇困境

4.4 执行机构的组织生态有待加强

第五章 社会组织-学校协同的可行路径

5.1 社会组织-学校协同的可行性分析

5.1.1 社会组织协同:在与传统方式的对比中体现优势

5.1.2 社会组织协同: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5.2 社会组织-学校协同的条件分析

5.2.1 协同的前提:公益精神培育

5.2.2 协同的基础:组织发展完善

5.2.3 协同的关键:需求导向聚焦

5.2.4 协同的保障:社会资源支撑

5.2.5 协同的可持续:服务不断创新

第六章 完善社会组织-学校协同的建议

6.1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1.1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6.1.2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会组织协同的政策引导

6.1.3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6.2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6.2.1 完善组织管理与运行模式

6.2.2 加强引入和管理,优化人力资源

6.2.3 促进社工方法的发展

6.2.4 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6.3 加强合作信任,促进学校接纳社会组织

6.3.1 加强信息交流,设立准入通道

6.3.2 合理规划时间,建立协同平台

6.3.3 客观总结成效,推进持续合作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土建专业论文提纲下一篇:宿根花卉园林绿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