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管窥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各种情绪,既影响着教学的进度,也体现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调控好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管窥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管窥教学管理论文 篇1:

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摘 要: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时期,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格。而现阶段小学教育院校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小学教育发展能力。但是从发展现状看,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此,小学教育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及时加大对其学校的管理力度,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小学管理模式,以此全面促进小学教育院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小学 以人为本 应用 管理模式

一、小学教育院校实际管理现状

当前阶段,小学教育院校直属于义务教育的开端,要求所有适合年龄的学生参与义务教育,此种严谨的教学原则对小学教育管理的落实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笔者结合当前相关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我国现有诸多小学教育院校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或者日程管理中,都存在观念错误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过于看重教学专业性知识内容,严重轻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二,在实际开展教学管理或者组织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集体性、统一性,严重忽略民主性管理的要求;其三,过于看重教学成绩和成果,过于关注班级中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具体分数,进而严重忽略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凸显的学习问题及心理感受,严重抑制学生学习潜力发展。

二、以人为本小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实践

(一)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对整个小学教育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教学价值。在小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对小学生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为此,小学教育院校校长及相关管理者需要及时有效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科学妥善地处理好小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学生与教育院校的关系问题[3]。小学教育院校需要充分爱护及尊重教师队伍及学生队伍,积极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各种各样的教学方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及学生学习潜力。例如,小学教育院校管理者深入关心每一位教师,对其实际生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及时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实深化。

(二)不断优化院校内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应用力度。

小学生作为小学教育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核心,教师在教学活动及日常学生管理活动中处于指导地位,教师这一角色对小学学校管理活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现有颁布的《教育法》中提及的内容,我们得知教师在自身所处的教育院校中具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对小学教育院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提出自我见解及参与实际管理的权利[2]。

法律条例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教学权利,从小事中做起,不断落实与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要求。对教师这一角色来说,其一,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行为修养、自我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在全面尊重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观念[1]。其二,教师需要充分明确身为一名教师必须履行的教学职责。教师作为一份高尚光辉的职业,需要在日常学生管理活动中对班级学生进行深刻了解,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的第一时间,帮助其予以解决。为此,教师需要以管理者有效开展渗透教学管理,以此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质量。

(三)动员全校师生,共同构建积极向上的教育院校。

小学教育院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动员院校内所有师生,共同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环境。为此,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好自身领导者、教师队伍的教学管理作用,为校园内学生全面构建和谐友好的校园管理氛围。以小学教育院校领导者为主要核心,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落实方案。首先,小学教育院校领导需要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际校园建设过程中科学有效地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次,校园内的任课教师需要积极强化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断丰富教学管理形式,进而更高效地创新出学生管理模式;最后,小学教育管理者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学习状态,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自我学习能动性,彻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教学实践和调整,需要更多教学工作者参与其中,以期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小娟.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王丽香.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5,33:51.

[3]牟會峰.“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管窥[J].新校园(中旬),2015,10:176.

作者:于长德 韩秀杰

心理管窥教学管理论文 篇2:

美术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高涨的情绪

摘 要: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各种情绪,既影响着教学的进度,也体现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调控好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涨情绪;儿童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因没有考试的压力,情绪往往比较兴奋高涨。他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承载对象,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促进他们在人格、心智、审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而开展的。但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施教主体和引导者,在当下教学管理机制下,美术老师还要求学生能遵守一定的课堂纪律,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完成初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合理把握并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情绪。这里,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体验作一管窥。

曾经在讲授苏少版第5册《动物明星》一课时,笔者在投影仪中播放了一张以“猪”为主要对象的范作,让学生参考学习,结果全班学生立即发出惊叹声:“哇,小猪!”“还在跳舞呢,哈哈哈!”“动画片里的飞天小猪比这个还要可爱呢。”“我在高速公路上也见过的,臭臭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看着学生高涨的情绪,我仿佛看到了接下来课堂将面临的情景。我必须及时引导学生情绪,使其及时回归教学设计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够让他们重新“入轨”呢?于是,在其后的教学中我做了个小小的实验:

某班学生平常上课时一向比较乖巧听话,因此,在面对台下50双兴奋的眼睛的时候,我运用了某个语文教师的方法——拍拍手。曾经在语文学科的听课过程中见到某位语文教师运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在短时间内效果奇佳,我便也套用了一回,边拍手边说:“一、二、三”,我的动作马上得到了部分学生的回应:“坐坐好!”而且他们已经将双手平放在课桌上,坐得十分端正。当我说第二遍“一、二、三”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已安静下来且双手端放在胸前,坐得笔直。当我说第三遍“一、二、三”的时候,嘈杂的声音全部消失了,课堂恢复安静。“一、二、三”的运用,让沸腾的课堂在最短的时间里安静了下来,我看到了预期的效果,继续教学活动。

从实验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因班级多、班容量大,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状况各有特性的情况下,除了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还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儿童教育规律,及时应变,因势利导,采取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表现的各种情绪,既影响着教学进度,也体现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调控好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受到其情绪的制约,正性情绪,如好奇,一般情况下会增强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习。而强烈的负性情绪(如焦虑、不安全感和狂怒)以及相关的想法(如担心自己失败、奚落、害怕惩罚等)会弱化、干扰学习。精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情绪,往往会带给教师意外的收获。尤其是面对学生高涨的情绪,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奇、爱问、喜欢表现、自控能力欠缺但易于引导的特点,引导其一步一步地探索、发现、开悟、总结。从实践来看,关键是教师要抛弃“俯视”意识,在尊重儿童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保持童心,善于发现并及时找到控制的切入点,用平等、欢乐的对话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渐进式思考,使其情绪有序自然回落,进而回归课堂。

此外,从实验来看,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高涨情绪,还必须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有一个较基本的了解,这是实现有效掌控的前提。就好比实验一中的拍手法并不适用于实验二中那样的班级。对学生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而这一了解的前提,同样需要我们教师放弃先入为主的成见,要积极地去观察、理解、研究学生的行为与特点,及时发掘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规律或内涵,从而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善加应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尊重,他们也会回报以老师。

参考文献:

[1]姚良利,姚丽华.合作学习的障碍因素分析及教学策略建构[J].黑龙江教育,2004(18).

[2]范真.探究创新精神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作者:徐敏洁

心理管窥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把握当今大学生特点 柔性管理走创新之路

摘要:高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的管理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之下,传统的通过纪律约束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当今大学生的身上。而管理学理论中的柔性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基础运行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特点;柔性管理

2008年秋季,第一批90后大学生迈入大学校园,为高等院校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成长在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具有睿智灵活的头脑、饱满热情的信心和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但同时,他们往往轻狂、盲目又躁动。面对这样的形势,新时期高校应当把握当今大学生特点,走柔性管理之路。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相对应而言的,是管理学中一种全新而先进的管理理念。具体来说,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的客观行为和心理规律。不同于刚性管理的强制执行,柔性管理作用于人心,通过内在的驱动力将要传达的组织奋斗目标与要求转变成组织成员的自觉行为,以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效果。管窥它的本质内涵,事实上是人文理念的生动体现,重视人性化的管理方略,营造了尊重学生的和谐氛围,更易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成为当今高校管理的新趋势。

一、管窥当今大学生特点

1.思维理念活跃

当今的大学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成长,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新生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促使他们的思想行为较前人来说更加成熟理性,对待问题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他们来说,新事物、新经历、新体验往往更有吸引力。尤其是网络等资源的丰富,缩小了实地距离带来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都更容易获得。在这样的形势下,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拥有更强的个性、缜密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面对这样的群体,各高校在管理实践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多于强制与约束,调动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充实的积极性,使得学校教育更加规范。

2.具有较强的主体观念

80后、90后构成了当今大学生的主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渴望独立与自由,希望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束缚并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此外,信息资源的普及与多样化使得新生代大学生较早接触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知识,从小树立了较强的民主意识与维权观念,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同时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较强的主体观念。因而,高校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3.具备多重矛盾

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这一代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独立意识的培养,渴望自主,但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他们大多从小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习惯了由家长来打点好一切。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父母的关爱又使得他们难以摆脱依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一代大学生热情洋溢,充满青春激情,往往对未来充满自信,乐于展现自我,并对成功充满希望。即使他们大多赞同挫折对人的磨练作用,但当真正经历的时候却往往显得不堪一击,从小衣食无忧的他们缺乏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当真正面临困境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

二、柔性管理走创新之路

笔者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后发现,合理科学地运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可以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出人意料的好的效果。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认同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这一理念与柔性管理理念实现了本质上的完美契合。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明确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校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以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为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的“警察式”或极端的“保姆式”管理模式必须摒弃,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与引导、积极性与潜力的充分发掘更为重要,使得大学生管理不再是强制约束,而是帮助服务。以温柔取代粗暴、以柔性取代刚性,着眼于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与信任度,以角色的转换来处理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完善

斯宾塞曾经在他的《教育论》中告诉我们管理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是选取最优方案,拟定规章制度,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和遵守,违背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可阻挡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不拘泥于保守和传统的思路,不免会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反感。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是实现自我管理。因而,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目标是学生在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的同时使个性与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与发挥。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完善充分体现了对其主体地位的尊重。在实践过程中,管理工作者应当给予他们应有的信任和及时的肯定,同时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营造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环境。

三、小结

合理的规章制度、优良的校园文化等都是高等院校采取柔性管理理念的必备条件。而新形势下,柔性管理理论的引入与运用必将面临诸多挑战与磨练,这要求我们科学合理地进行总结和分析,把握当今大学生特点,走柔性管理之路。在探索中求得发展,以促进当今大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11-12.

2.段成芳.柔性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新理念[J].教育管理2009(3):50—51.

3.张秀丽.李招淡.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9(5):88—91.

作者:李记坤 张晓梅

上一篇:体育教学资产管理论文下一篇:公共部门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