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创设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情境创设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情境创设历史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是第一位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经常性的组织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到激发,学习热情高涨。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总结出很多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较好,其中,教学情境教学法给学生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进行讨论。

一、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性的教学情境

初中生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还不成熟,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兴趣,如果对历史学科感兴趣,那么,他们才会去乐学、学好,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而他们的学习也是多以直观性的观察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内容直观性的显示给学生,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直观性的观察学习,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比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笔者正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功能,在课前制作一个课件在屏幕上放映给学生看。这是一项爱国运动,如果仅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场面,也不能体现出工人、学生的那种爱国热情。多媒体课件上的视呈现出了1919年巴黎和会、5月4日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上海工人罢工、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等画面时,很多学生从面部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严肃,看得出对敌人的愤懑。通过多媒体,我们很直观地看出当时的场景,当年的五四运动的情境很真实的呈现给学生,他们对祖国产生了爱国之情,不允许其他国家对损中国人的尊严,爱国的激情很自然的产生了。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那么,仅凭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学习效果的。

二、把学生的疑问成为情境创设依据

古人就对学生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从思考开始的,而思考时就会产生问题,这种疑问的解决就成为学习源泉。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疑问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疑问创设成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不光来源于学生,也可以是老师把疑问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疑问中动脑思考,从而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把哪怕是一点点的疑问都要大胆提出来,只有有了疑问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时,学生对“女皇武则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其中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疑问,“皇帝一般是由男的来当,但她是个女人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笔者恰恰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契机,其实其他学生心中也有同样的疑问,由是,为了让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把这个疑问推给了学生自身,作为一个作业让他们课下利用一切手段解决,他们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在家中利用电脑完成资料的收集,把与武则天有关的情况都有了解并掌握。虽然这种学习方法会浪费学生的一点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了解更多的知识,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的很出色。学生不但找到了教科书的内容,还了解了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找到了有关于武则天从进皇宫以来到称帝直至晚年的所有大事,通过这些大量的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了这位女皇的伟大之处。

三、利用活动课创设情境

初中历史有活动课,我们利用活动课创设活动情境,这样做就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他挥他们的主体性,养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习形为更为积极,他们的聪明才智则更能充分得到发掘,在活动情境中,他们学习时更主动更投入。比如,有一个历史织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为了把活动组织的有条不紊,我把活动分成四个步骤来展开。第一步:老师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并把《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对本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从文字中提出反映的历史的有关信息,这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步: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每个小组中他们的学习特点平均分配,比如各个小组都有画画好的,都有写作能力高的,也有字写得好的。让每个小组商量选定一幅画面,通过对本图的了解给配上相应的文字;第三步:要注学生创作的文体可以不同,有的可以是解说词、也可以是小故事、也可以是本图中的人物对话。只要学生们展示了丰富的想象,有新意,就都是好的;第四步:把学生的作品收集上来,形成一个《清明上河图》作品展,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既能看出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同时也给别以以更深入的理解。历史课的这种组织活动每个学期都可以开展几次,目的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历史学习,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被的接受知识。

历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所设置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从更容易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度,不可过度使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挤掉了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会得不偿失。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思维发展水平,学生在学习有创新、有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多研究情境教学法,以发挥课堂更大的功能。

作者:杨三英

新情境创设历史教学论文 篇2:

探索新课程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 要] 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宜的问题情境,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新课程改革目标落在实处。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生发展内在需要 情境创设

《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历史教学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学好历史的愿望。”历史教学究竟需要创设怎样的情境呢?

笔者在多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得到些灵感,认为“情境”作为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历史,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之间、历史与生活之间的理解,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历史教学中只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不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弊端。从以上分析看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那么,情境创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要理清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要有真实性。是指历史叙述的真实性,即一件历史事件叙述“应该真实地再现”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史实。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符合客观现实,历史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历史是不可能重演的,谁也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我们创设的“情境”必须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反之,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不符合开设历史教学的宗旨,也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更严重的后果是给学生传递了错误的知识,误导学生的认识和思维。

要有历史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历史知识,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历史课了”。首先,情境创设要有“历史味”,紧扣历史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不能随意生活化。其次,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不应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要有发展性。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需要增强主观感受的学生,可以多用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需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可以创设表演情境;需要在认知上深化的学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些情境方式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激发其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要有吸引力。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创设各种各样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发问题意识,启迪历史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注重从形式上去“吸引”学生,使情境“变味”、“走调”,失去应有的价值。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内容情境的趣味和挑战性,那么这样的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历史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使其对历史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因此要努力使情境创设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要有生活性。历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知识。把历史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历史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历史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周边的历史素材,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创设尽可能多的历史人文环境,将历史事件与现实融为一体,使学生仿佛置身其境,学习热情肯定会提高。学生肯定会饶有兴趣地提出很多有关真实生活的问题,进行很好的交流,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到自己确实能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为现实服务,获取信息和完成任务,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学生在有情境的活动中学习历史,就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历史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而这些都必须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实”情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双店中学)

作者:曹加才

新情境创设历史教学论文 篇3:

高中历史教学中新情境的创设及其运用研究

摘 要:信息化时代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需要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基于生活经验为学生创建一些有利于自由思考、探索和学习的情境条件,帮助他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正确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运用研究

引言:新情境创设的理念为教师的课堂讲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味历史,不仅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历代文人骚客与民族英雄的光荣事迹,同事也可以极大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满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改革要求。

1.新情境创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高效运用图片、录像、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更佳的学习氛围,进而达到认知升华、情感发展、主体感受、审美观培养的教学目标。

一是兴趣培养。根据高中生已经初具完整认知体系的特征,创造历史情境能够更广泛地调动他们的心理动力。现代历史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对自我肯定、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不能只作为意识形态的认知活动,必须让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调动全身技能,包括脑、手、心、口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造性。

二是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高中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授学生时代更替的进程与规律,借助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内涵。例如在讲解《美国的南北战争》一课时,要着重处理好南北矛盾的出现根源,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战争出现的必然性。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有关南北矛盾根源涉及的工业原料、关税、奴隶制度示意图和其他材料等,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两组学生分别代表美国国会的南北利益双方,创建穿越时空的情境,进入正在激烈辩论的国会,学生就南北矛盾的焦点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两组学生站在不同的利益方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化解难点。通过穿越时空的情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如何高效运用新情境创设法

2.1影视情境创设

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或用于深化某个知识点,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影视、音频、图片资料创造真实化情境,把他们带入其中,感悟历史,同时可以迁移知识,解决问题,最终升华情感。例如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可以把所拍的火烧圆明园纪录片展示在学生眼前,导入新课,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圆明园在毁灭前后的鲜明对比,走入时代环境下战争带来的人类文明损失,激发爱国情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单一、枯燥,而通过影视情境,可以让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立体化,背境鲜明化,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教师在构建历史情境时,不能脱离历史教材,在开展新课导入时最好是把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播放课题片段,再通过特定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

2.2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是指在设定疑问的基础上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掌握历史现象发生的规律、特征、性质及影响,以及对所涉及人物的了解、概况和评价,经历了问题提出—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引导评价的过程。这些论证材料都是历史教材中没有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可以独立构成逻辑背境。在正式讲授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课题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思维情绪,达到最佳的探究状态。在整个启疑、生疑、解疑的环节中,问题与情境相互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立足生活与教材实际,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所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还要考虑内容的意义建构,难度适中,避免标准答案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化,力求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自主研究和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时,学生很难记忆经济结构的变革与特征,对此,可以专门设定一些问题情境。就拿洋务运动来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但并没有把中国引导富强的道路上来。提问:“同学们思考洋务运动的开展是否证明主动学习西方技术是错误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全面了解近现代我国文人学者对实现国家富强作出的努力。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你是近现代的一名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的目标会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不同学生的出发点不同,所提出的答案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2.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情景教学模式,是以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为剧情,通过学生个体身体力行的表演来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剧本,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安排人物角色,表演结束后让班级讨论表达感受。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当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等,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提升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时效性。

3.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新情境创设活动,可以为学生展开一幅幅生动、真实的史事画面,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实践中,多数教师都会采用名言名句、中外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感悟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新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树立更好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提高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创设多元情境提升教学效率[J].王盼.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2]情境再現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陆树霞.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6).

[3]关于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创设探究教学情境的几点思考[J].刘后玉.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1).

作者:王立山

上一篇:交互式白板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食品营养学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