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比较法论文

2022-04-20

比较是人们确定事物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的对象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各种感知效果,有利于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提高记忆.“语文教学中的比较”,便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的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肢解认证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比较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教学比较法论文 篇1: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策略

摘要: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学情、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运用比较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巧妙地运用比较法,能让一节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本文从比较法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语文教学中比较的类型,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供相关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比较法;教学设计

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合理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引导学生研究、运用比较法,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还可以迁移到学生作文、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可以说利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是“另辟蹊径”,让我们体会到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学习,而是凝结了教师的创造力的设计。真正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透过无声的文字,设计出独有的“语文味儿”的课堂“盛宴”。

一、什么是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将一种事物与另外一种事物放在一起找相同点或者不同点的一个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求同或者求异的过程。在这一過程中进行探究、归纳、总结,是一种思维过程。在语文的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事半功倍,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更深刻的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归纳、创造等思维发展,收获极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更好地促进知识迁移。

二、语文教学中比较的类型

近几年,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比较教学也受到教师的青睐。在课堂的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独特的思路,也为学生的研读提供了角度与方向。“比较教学”的运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整本书阅读的比较。

在新课标中,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可见其重要地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著作本身的研读,也包括比较阅读,例如《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阅读,在教学中很容易将两本书的阅读进行比较。整本书阅读比较还涉及中外比较:司马迁《史记》和希罗多德《历史》《封神演义》和奥维德的《变形记》;古今对比,例如清代刘宝楠所撰的《论语正义》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阅读比较等等。整本书阅读的比较不仅仅能够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在比较过程中扩展思维、拓宽眼界,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2.新旧教材中同一篇课文编排上的比较。

以《说木叶》一课为例,在老版教材中和《咬文嚼字》《谈中国诗》编排在一起,而在新版的教材中《说木叶》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国建筑的特征》编排在一起。两版《说木叶》在新旧教材中的编排不同,学习这篇课文的角度就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从研读文章的诗词美入手,提升诗词品味,仿写课文,迁移到写作;也可以从研读作者的说理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从而迁移到探索奇异的生物世界,或者民间的文化,天宇的星光等等,凡此种种,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尽管老版教材已经不在使用,但是新旧教材中同一篇课文编排上的比较,仍然可以为学生提供研读课文的多个角度,提升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3.单元内课文的比较。

学习一篇课文不能孤立地去解读课文的背景、主题、内涵和艺术手法,还可以与同单元内的其他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和赏析。比如课文《登高》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品读《登高》时会讲到现实主义,而被编排在一起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讲的是浪漫主义,二者的求异比较,更加巧妙地让学生领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更有利于学生解读文本以及作者。

4.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作者将自己的见识、心境、情绪深深附着在作品中,品味作者的不同作品,便能体悟到作者不同时期情感的变化。比如老版的教材中《沁园春长沙》,课后“研讨与练习”中选取了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七律长征》、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这三部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编者放在课后研习中,意在指导学生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纵观作者整个人生,体悟不同时期的心境和气度。

三、如何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比较法

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从培养兴趣到学习技能,从掌握词汇到语感的提升,从语意分析到文学欣赏,从口语交际到写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语文教学的巧妙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比较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促进学生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要想巧妙的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就要注意选好比较的角度。选好角度是比较法进行的起点,一堂语文课,比较的角度可以是多类型的,包括求同、求异、异中求同或同种求异。

1.求同比较。

求同法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寻找文章的相似点或相同点,从相同或相似中达到“活学活用”甚至达到知识迁移。求同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寻找相似点或者相同的研读方法,为学生提供研读课文的思路。

例如新版教材必修1《故都的秋》与《沁园春长沙》的比较。两篇课文被编排在不同单元,但同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有对湘江秋意的描写,教学中运用求同的比较法,体会作者观察、表现景物的角度、手法,反复咀嚼景物背后的情感。学习《沁园春长沙》总结出作者描写了四幅秋日图景,利用求同比较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同样可以总结文中的五幅秋日图景。可见巧妙地利用求同比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求异比较。

求异就是语文学习中寻求不同点。求异是一种逆向思维,语文学习中利用求异的方法,扩宽学生思维,寻找作者思想情感的不同,行文方法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等等,都对语文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短歌行》与《声声慢》的求异比较,同是写愁,一个豪放有气度,《短歌行》是一朝君主的感慨与渴望,虽是愁,愁的却是壮志、人才与国家,带有一代英雄伟人特有的心胸气度;《声声慢》是一个女子的“闺阁”之愁,此愁温婉又凄凉,是个人的思绪,是对个人情感的关注与抒发,带有着女子浓浓的“小心思”;一个愁天下兴亡,一个愁儿女情长。对两首诗进行求异教学,让学生体悟古代诗人的百态人生,提升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对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3.異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指的就是在相同或相似中寻找不同点。“异中求同”,就是在不同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点。二者都是归纳、总结的过程,是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能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同种求异”“异中求同”都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提升。

例如《红烛》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两篇文章在新教材中被编排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表达的主题相同,而是它们不论从背景还是到表现形式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两首诗一个含蓄,一个突进,而且两人当时身处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是二人却借不同意象表达同一感情思想,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闻一多先生与郭沫若先生是好朋友,都是新诗代表人,是“情投意合”的知己。这便是异中求同;同样两首诗均采用多个语气词增强气势,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截然相反,一个节奏是由集中到铺陈;一个节奏是由铺陈到集中,如此的同中求异,更能让学生领悟新诗的创作和情感的表现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将两首诗结合教学,采用比较法,能够更深刻的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感。

语文教育意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改变以往教学中“读——概括段意——分析写作手法——概括中心思想”这种“死气沉沉”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比较法,可以让一节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发散思维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王健.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

[2]蒋镇一.也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J].语文建设,2012.

[3]潘燕.比较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4]张文秋.比较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作者:孙琳

语文教学比较法论文 篇2: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比较是人们确定事物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的对象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各种感知效果,有利于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提高记忆.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便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的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肢解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产生兴奋,“求同存异”的结果 就有可能发现“新大陆”,而知识的“正迁移”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成。难怪有人说,教学中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用已知启发未知,以新知巩固旧知。

比较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可行可用,值得大力提倡,通过比较探究课的教学,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第一、可比点的确定。

这是比较法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学中的比较,首先便必须考察所比较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么相同或者相似,要么不同,只有确定了可比点,才有可能开展比较。

古诗《钱塘湖春行》与现代散文《春》,这两篇文章的体裁不同,但抒写春天的云淡风轻、水涨草绿、花迷鸟叫,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对春的感悟确是心有灵犀,它们的“可比点”正是文章作者对春描写的相似之处。如果教师在讲解《钱塘湖春行》时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进行比较,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便会更加透彻,而且还增添了对美丽之春的喜爱之情。

第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这是比较法教学得以深入的关键。寻找“可比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能在比较的基础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求更深层的意蕴,这可以说是比较法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还是举《钱塘湖春行》为例。同学们寻找诗文与《春》的“可比点”时发现,白、朱二作者虽然所处年代相距久远,但是对春天的认识和感知却是不约而同的。经过分析、讨论之后他们明白:诗、散文中所体现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正好表现了作者都有一颗接近大自然的心,说明了两位作者审美观的接近。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伤春”的例子(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和彷徨,),说明“咏春”人的心态,从而告诉学生一个这样的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景随情变,情随景生。通过纵横比较,学生会明白诗、散文之中情和景的关系。

第三、总结规律。

运用比较进行单元教学时,要注意总结共同性的规律。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课本,每单元都有比较课文的篇目。人物主次、事件详略的安排,都是围绕主旨来确定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指导学生认识“根据主旨确定人物主次、事件详略、”这一普遍规律,从而运用到课文分析、平常写作中去。

吕淑湘认为:“成功的揭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又说“课堂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法都会变成一个公式。”所以运用比较法也要灵活运用,这个“活”便要靠教师本身的教学实践,而这来源于教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事实证明,无论是教还是学,运用比较这种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类矛盾,其功效不可低估。当然,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比较的对象要注意代表性,力求使学生通过比较,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其次,确定了比较对象和内容后,可提前让学生预习,而教师更应认真备课,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把握好比较内容的难度。语文教学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整体结合上去把握,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怎样才能做到从语文教学整体结合上去把握,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呢?

首先要用比较法去研究学生。把所教班级与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环境条件、家庭的配合及是否喜欢学习语文等,都加以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差距,为语文课堂教学正确运用比较法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其次,要运用比较法去研究教材。一册书单元与单元之间文体是否相同,比如小说单元与说明文单元,知识的侧重点当然不同,即便是同类文体篇目的知识,也得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去比较分析。

为了使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更加全面地把握好知识点,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将篇与篇之间联系起来,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我们学习《孔乙己》时,就可将它与《范进中举》联系起来。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命题作比较,把两篇文章的作者鲁讯和吴敬梓的时代、寫作背景及个人风格作比较,把两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孔乙己和范进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作比较。通过文章的题目、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全方位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两篇文章的命题方式不同,作者的时代和写作背景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但从具体内容来看,却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环境和具体人物前后的比较,深刻地活画出范进的发疯,孔乙己的“阿q”形象,都是封建社会所毒害下的“产物”。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知识点,而且对小说在表达上的共同点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将所教的东西理顺、编排、透视到每个知识网点上,再复杂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也不难。适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刘冬娜

语文教学比较法论文 篇3:

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比较”顾名思义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法,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区分同类事物的形义,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加强技能和智能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由此及彼,提高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为拓宽视野创造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形近字比较

形近字即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正因为字形相近,小学生很难把它们区分开,因此,往往出错。举个例子,在学习生字时,许多学生把“跪在地上的“跪”字写成“脆”,这时,我把“跪”的形近字都写出来,把字形、字义进行比较,然后和学生一起给这些字注音、组词,通过这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分辨能力,增强了学习效果。从这以后,我在教学生生字时,首先让学生把生字的形近字找出来,再和生字比较,久而久之,学生在形近字的使用上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识字量明显增加,不仅新知识掌握较牢固,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我做过统计,在开始学习“跪”,听写生字时,“跪”字有19名学生写错(全班70人),由于与它的形近字进行了比较,接触了“诡”字,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生字“诡”只有5名学生写错(全班72人),其余学生不仅能正确书写,而且还能正确运用。可以说“比较”一举两得。

二、同音字比较

小学生活泼、单纯、记忆力好,可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往往对同音字的用法不去琢磨,错别字较多。尤其在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把“奔驰”的“驰”写成“弛”,把“高粱”的“粱”写成“梁”,把“骄傲”的“骄”写成“娇”等。通过在几年的识字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尤其在优等生作文中只偶尔出现错别字,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也有进步。

三、近义词比较

所谓近义词就是词义相近的。它们就像孪生姐妹,差别细微,有时确实让学生难以区分。有的近义词虽然能区分清楚,但是由于疏忽,也会出现错误。我们做过这样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词语有:盼望、愿望、期望。

(1)全国人民( )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我的( )是长大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3)我们绝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 )。

我故意用两种方法进行练习,比较其效果。其一,教师放开,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填,然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能全部做对的有42人(全班54人,教师不表态,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其二,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比较这三个词的异同:愿望、盼望、期望,三个词都有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愿望”指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期望”指对未来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殷切等待的想法,一般用于上对下,如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是对对方的一种想法;“盼望”指殷切地期望,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希望,比“期望”的意思程度深。比较之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教师再检查,这时我发现有51名学生全部做对,通过比较,使9名学生根据词义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小结,告诉学生以后做类似这样的练习,先不要忙于去填,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进行比较,然后再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接着又进行两组练习,第一组用“陆续”“连续”“继续”填空:

(1)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教室。

(2)我们班( )三年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3)我们要( )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三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再分别根据词义进行填空。由于这一组较简单,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学生能做对。

第二组用“居然、果然、竟然”填空:

(1)我们以为在这块荒地上种花生是不会有收获的,没想到过了几个月,花生( )收获了。

(2)早晨,气象台预报:“傍晚有雨”,吃过晚饭( )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3)看到旁边站着一位体弱的老大娘,她( )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

这一组练习有一些难度,使学生不易区分的是“竟然”和“居然”。我让他们拿出字典,分别弄清楚三个词语的意思,再进行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茅塞顿开,问题迎刃而解。

有句俗话,“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比较,才有鉴别”,讲的都是比较的益处,通过这样一比,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间接地接受知识为直接地获取知识,由此可见,“比较”是大有益处的。

四、篇章的比较

(一)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文章的比较

理清文章条理时,有的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凡是按事物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交代事物起因的为一部分,交代事情经过的为一部分,交代事情结果的为一部分。针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我找两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一篇是《苦柚》,另一篇是《捞铁牛》。《苦柚》这篇课文首先交代买柚子的原因,然后具体介绍买柚子的经过,最后介绍在回家的路上的情况,显然可以分为三段。然而《捞铁牛》的第一、二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的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具体讲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最后一自然段是对这个和尚的介绍。由此发现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既不属于事物的起因,也不属于事情的经过,应单独成段;而课文的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所写的经过和结果又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分在一段中。

通过比较,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从而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都分为三部分。

(二)说明事物文章的比较

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情况的文章,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告诉别人,使别人了解或明白。我在教《鲸》这一课时,把它同《新型玻璃》进行比较,使学生既明白这两篇课文写作方法及目的的异同,又进一步掌握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点来写这一重点。

《鲸》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鲸非常大;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的生活习性。通过介绍,使我们了解了一些鲸的知识。

《新型玻璃》逐一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还告诉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这两篇课文都抓住事物特点写,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的是《鲸》向人们介绍一些有关鲸的知识,而《新型玻璃》除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的知识外,还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激发了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比较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兴趣,对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责编 田彩霞)

作者:王华玉

上一篇:物理模型建立处理论文下一篇: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