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采用“满堂灌”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形式,这要求学生具有很长的知识积累过程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在绘画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一种无效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1:

素描石膏像写生教学探讨

摘要:素描石膏像的写生作为美术学院的基础教育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教学过程中的积累研究,将石膏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虚”的概念进行整体概括的观察思维训练,二是以“实”的概念对深入塑造过程的细节极致刻画练习。这两个部分虽是两个不同方向,但有其逻辑关系,相辅相成,是解决素描教学中的研究和表现的两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素描石膏   虚   实

素描石膏像写生在我们当下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是作为一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石膏像写生区别于人像写生因为它是静止不动的,便于学生研究人物的光影变化和形体结构,而且是白色或单色的,可以抛去固有色的干扰,适合素描的研究练习。本文主要是针对石膏像素描写生中学生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一是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通过素描石膏像写生研究人物或者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造型特点;再者解决绘画表现形式的问题,素描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到绘画的创作形式,一切绘画形式都是为了表现对象,而且要不断从经典艺术形式中吸收营养并创新。现在的石膏像写生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经典雕塑,还应该有东方雕塑的写生。

笔者在素描石膏像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利用“虚”和“实”两种极致观察画法来应对解决上述两个基本的素描问题。大量的实验和练习充分证明了效果明显,而且还对未来绘画的创作的风格和方向提供了前期引导。

一、虚画法

虚,空也。——《尔雅》,虚与实相对,素描中的虚指的是模糊看不清楚,通常是指光线照不到的地方,远处的空间物体,看不清楚就会模糊发虚,西方透视法则里有近实远虚的规律。中国画论里也有虚实相生的说法,虚指的是空,无,是指绘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虚和实也是一对辨证关系。那么在素描石膏像写生中,虚,首先是一种整体观察方法。绘画过程中把握整体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局部都归纳于整体之中。虚的观察方法是让学生眯起眼睛来观察对象,所观察的对象就会呈现出朦胧的大概的如同剪影般的形象,加之我们在布置写生的石膏像时候会目的性的布置一个方向的稳定光源,这样学生观察到的是光影的现象和层次变化,而不会被石膏像细节所干扰。虚的绘画方法是在过程中只需要以同一个方向的线条或调子模仿眼睛所看到的光影变化,画出深浅不一的各种形状的调子,这时候只要注意把握宏观的色序和微观的色距,要培养起比较观察的意识。头脑里要有浑然一体的概念,不要计较对象具体部位是什么。绘画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形体结构,不需要理性分析,只要求直观的模仿影调变化,而不能出现死的边线和调子,具体细节的形体刻画。

“虚”画法的最终画面效果达到类似于米勒,修拉的素描效果。米勒的乡村景色和人物,修拉的点彩式风格素描或油画作品,体现的是一种朦胧的,整体而浑厚的氛围,题材大都是场景性质的,人物和景物都浑然一体,弱化琐碎的细节,但是空间感更混沌通透。类似与中国汉唐陶俑,拙朴大气,又不失通透灵动。虚画法使学生避免了一开始就陷入细节刻画,关注所画的对象是什么,像不像,被动照抄对象,有意强化五官和明暗交界线或者边缘线的这些误区,还有被对象牵着耳朵走,被动地、局部地、孤立地、单纯地把眼睛停留在物体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的细微表象上等等问题。从而主动去归纳形体,比较光影调子深浅顺序,模仿光影的形状特征,画出的对象是神似的写实而不是机械刻板的复制。“虚”画法克服了只顾局部观察的片面性思维方式,杜绝了画死,画呆板,进而提高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二、“实”画法

实,实在,结实,果实。意为充满饱满,与空相对。在绘画中的实为具体,真实,细节的刻画,质感的塑造。中国画中是繁、密,以实衬托虚,虚实相生,营造独特的东方意境之美。在石膏像的写生中实画法的观察是以局部出发,一开始意识就集中到细节和更小的形体范围,这时候的眼睛不仅是视觉的行为而且要运用到触觉,让视线如手一般触摸到形体的每一个局部细节的高低起伏、前后左右,这里的细节包括每一个小形体和附着于小形体上的表层的微观的明暗变化,如:污渍、小孔洞、划痕、裂纹、灰尘等等。这时候的眼睛,就如单反照相机的微距镜头,能观察到并放大这些细节。在石膏像的摆放位置距离我们写生者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细节有限,这时候可以利用到图片的放大效果进行观察,手机,相机等工具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但尽量要避免一直照着图片画画,弊端在于缺失了对真实物体的感受性和直观性。

“实”的画法绘画过程是先从比较靠前的或者靠近我们的细节局部开始,由前到后一个局部单元到另一个局部单元的推进,用线如绳索捆绑般缠绕形体的高低起伏,光影变化,还原真实的石膏像固有色和质感。不放过每个细节的细微变化,追求极致的写实,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但是“实”画法不能是平均对待每个细节,画成了芝麻饼,满脸的泡泡。这样就陷入了面面俱到的平铺直叙中,画的很累观众也会看的很累。细节的刻画过程要把握精彩之处的,容易出彩的地方,注意到节奏感和空间感的变化,如交响乐一般,有高音,低音,合声等等的节奏变化,才会不单调乏味。可以参考类似风格的大师有丢勒,荷尔拜因等,还有他们的版画作品中对细节的精致刻画。近几年许多高校中开设的精微素描课程也有相同之处。极致的刻画细节,能更好表现对象的特征感受,甚至质感,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石膏素描像的“虚实”画法在创作中的引导作用

“虚”的画法是素描石膏像学习中的一个单元,研究整体造型的一种观察方法,归纳色调的一种画法。“虚”画法效果整体浑厚,有种朦胧、模糊的美感,虽然源于米勒、修拉古典大师的素描启发,但当代画家不乏也有利用這种效果者,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写实绘画,他利用照片作画,画面模糊不清晰,他曾说过:“我不是模仿一张照片,而是制造一张照片。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他觉得最重要不是通过画采用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这些表面上与照片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例如其客观性、保持距离性、真实性以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因此我们看到虚的画法在图像的语境下被当代的画家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有价值的图像绘画语言风格。

“实”画法同样作为素描石膏像训练的一个单元,灵感来源于大师丢勒等绘画技法,精深见微的细节刻画,散发着令人迷恋的光芒。类似的风格也引申出了盛行于70年代美国的超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绘画,它的主要特征是借助照相机,先把要表现的对象放大几倍,然后参考照片,用不漏痕迹的笔触,表现出精微的细节,甚至超越照片的细腻、逼真感的静物,人物或风景。超写实的绘画是不含主观情感的,能够更容易让普通大众所接受,传播范围更大。具有现代工业化、商业社会人类普遍严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传达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和缺少人情味。

四、结语

素描石膏像写生中“虚实”的这两种单元训练方法,在学生素描学习中针对性的解决了整体观察和色调对比的研究,还有深入塑造和结构研究,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吸取前人大师绘画规律和表现风格,引申出了创作的几个不同方向,和当代生活观念结合。所以基础的素描训练也穿插进了创作思维的思考,对于学生绘画的学习会有好的帮助。但在此过程中对度的把握也很重要,比如“虚”画法中也会流域于盲目追求形式感而忽略形体空间的表达,“实”画法中对摄影的利用也会部分削弱绘画性和生动性,也容易面面俱到的刻板塑造。这些都是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华祥,杨慎修.王华祥与飞地艺术坊[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

[2]高宗英.素描之道[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3][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刘健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张鸿渊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2:

素描细化教学的探索性学习研究

摘 要: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采用“满堂灌”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形式,这要求学生具有很长的知识积累过程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在绘画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一种无效教学。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初学者用的教学方法,即素描细化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描成绩。

关键词:素描;细化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通常把所有的知识点(透视、构图、形体塑造、技法处理、画面空间、质感、量感等)融合在每一幅素描作品中。课堂设置只是要求初学者在一幅作品中完整地表现出所有知识点,使激情的绘画学习变为学生机械地拼凑每一个知识点,对初学者来说犹如解开一堆乱麻,往往一个知识点也没掌握,学生难以深入下去,直接影响整幅画的效果,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初学者用的教学方法,即素描细化教学体系。

一、素描细化教学的相关理论

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尤其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无用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策略性。而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学生通过美术课的教学是否有了兴趣和爱好?“学生有无进步或提高”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2.素描细化教学

素描细化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素描教学中的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和阶段性的训练,暂时忽略其它的知识点。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的安排上都以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配合,在学生逐个掌握各个知识点后再帮学生进行梳理整合。传统教学模式是知识点简单整合—知识点的实践运用—知识点综合运用,而细化教学模式是知识点分解学习—各知识点实践运用—知识点简单整合—知识点综合运用。素描传统教学体系与素描细化教学体系对照如下:

一年级:

传统教学内容:石膏单个几何体写生(结构、明暗);石膏多个几何体组合写生训练(结构、明暗);单个静物训练写生(结构、明暗);静物组合训练写生(结构、明暗)。

细化教学内容:透视训练(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构图训练;形体结构训练1(石膏几何体);形体结构训练2(单个、组合静物);调训练(黑、白、灰色阶)。

二年级:

传统教学内容:静物组合训练(明暗);石膏五官写生训练;石膏面像写生训练石膏头像写生训练。

细化教学内容:物体细节刻画训练(静物);物体质感训练(静物、石膏像);物体光感训练;石膏头像(石膏五官、石膏头像)。

三年级:

传统教学内容:头像训练;静物组合训练;静物默画训练;考前冲刺训练。

细化教学内容:头像训练;综合训练;考前冲刺训练。

二、细化教学能有效提高素描教学的有效性

1.有助于培养扎实的基本功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学习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正确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宽厚扎实的基础已经成为进入艺术殿堂必备的素质,这要求每个环节都要准备充分,细节清楚,技术掌握全面。学生只有每个绘画步骤清晰,学习目的明确,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稳步进步和良性发展显示出细化教学策略是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

在日常的素描细化教学中,笔者首先把每个知识点分离出来进行单独训练,即分专题进行授课,如一年级新生开展透视训练、构图训练、画面色调训练、形体结构训练,二年级学生开展细节刻画训练、质感训练、光感训练,三年级开展综合训练、默画训练等。每一个专题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在学习重点突出、难度减少的同时目的明确,便于学生掌握。

其次,在系统的专题训练中,各个专题的设置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到综合。由写生到添画再到默画,都有序进行。教学目的清晰而明确,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再次,教与学中容易步调一致。细化教学的教学策略操作简单,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单一,方便教师备课、上课。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照着对象依葫芦画瓢地画出物体,教学过程中穿插知识点,教师累且不说,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能依赖教师。另外,这种教法只能适用于15~20人以内的小课堂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是低效率的,往往事倍功半。

最后,细化教学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每个环节逐个击破,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保证了每个知识点学得透彻,这样要画好一幅画就不成问题了。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要想学好绘画,首先绘画者应该是一个懂生活、热爱生活并具备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对于初学者来说,接触最密切的美术门类要数色彩与素描了。正如安格尔所说:“素描中包括着艺术的尽善尽美。”这里的美,主要包含了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方面的因素。绘画作品中蕴涵了画家对它的感情,以及观众透过它传递出的信息而引起的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出对画家的认同与赞赏等。所以素描是从古至今最受画家青睐的画种。

从技术层面上讲,素描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在长期而严谨的素描基础训练中,才能掌握素描作品中的知识架构,里面具体包含了构图、线条、色调、空间、质感、量感等。传统的素描教学中对知识点讲解比较笼统、含糊。没有了理论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画画却不会看画,不会读画,更不会评画。面对一幅作品,往往只能用“好不好看”“像不像”等简单贫乏的语言评述作品。而素描细画教学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通透,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作品进行评析,从而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绘画激情

许多刚学画的学生对绘画充满神秘感和新鲜感,带着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为马上就能画出一幅活灵活现的画来,可是没学多久就觉得太难。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师傅带徒弟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下子把困难摆在学生面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绘画激情。

素描细化教学,是根据每一个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问题逐个解决,学习目的明确,难度编排也是由易到难,学生很容易学会。随着掌握的知识点增多,画面内容也慢慢丰富和成熟。看着自己在进步,自然绘画激情也容易保持。

4.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高考

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系科都将其列为造型基础课,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考项目。2010年高考美术术科考试大纲要求为:素描考试,考查考生的造型基础和对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和表现能力。由此可见,高考美术学科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画面构成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并要求每个知识点训练到位。素描细化教学正好是根据每个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的,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也一致。所以学生的知识全面,考试要求明确,训练到位。因此,在考试中只要心态调整好,要取得高分并不难。所以说素描细化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高考。

总之,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细化教学策略确实是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其不但有助于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绘画激情,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高考。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课后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书店、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学习资源,广泛涉猎作品后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拥有丰富而多元化的知识储备,再利用素描细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描基本技能,使学生在直觉与激情中尽情地表现艺术。这样才能把基本功与创造力、应试与素质培养完满结合。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贝弗利·黑尔.向大师学绘画—素描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2]黄作林,杨悦,邓旭.设计素描(第2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魏诗国.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骆雪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3:

建立石膏像素描的概念

【摘 要】石膏像素描作为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必修科目,由来已久。据美术史记载,在西方16世纪,石膏像素描已经是一门课程。而我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起,由去法国、日本留学的人士引入。弗朗西斯克·巴切克说:“素描要求画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始终不渝的恒心和巨大的耐性。这是一门最有威力的课程,需要不断的顽强奋斗去学好它。”石膏像写生,领会人物造型的特性与规律;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察看,熟悉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峙统一的关系,掌握体现形体地面与整体特征的素描方法;领会形象美感和性情特征,以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

【关键词】石膏像;素描;概念

石膏像写生训练的意义在于学习和把握空间中形体结构的塑造,对整体视察、整体推动的教学方法的把握,对画面节奏、韵律、情感的把握。在造型方面倾重于对天然物象的把握,而不是使用绘画自把自话的构造画面。我们在学习石膏像素描阶段要建立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一、对于石膏像的认识

石膏像是学习素描的重要教学素材,石膏像素描写生则是学生从普通的石膏像素描到真人写生的过渡,是在学生已掌握素描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向画真人头像过渡过程中对素描学习的深化。石膏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固定的光源下长时间地研究,便于仔细观察,可以充分地刻画和表现各方面的造型要素。由于石膏像的结构体块十分清晰明确、易于观察和表现,能够为日后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图

石膏像的构图相对来说灵活性不太大,不像水粉、水彩那样可以按个人的意志来发挥。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构图的完整性

石膏像不能超出限定纸张的范围。

2.面的重心一定要注意

重心和形准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把石膏像形画准了,也就不存在重心错误了。

3.画面的均衡

也就是构图的合理性,构图必须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一般情况下必须控制好画面上下左右的位置。不能太大或太小,也不能偏于一侧,定位要准确,不要太低或太高。

不管石膏像是多少个块面形体彼此交叉组合而成,都要把它当作是由头、颈、胸等几个不同外形的基本几何形的组合,头、五官、脸部等是凭借在这几个大的基本形,建立的小基本形。

三、动态

石膏像中的动态是把握石膏像精神状态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低垂的头、颈、胸之间的扭动,构成了不同角度下生动的姿态。他的动态相比另外几个常见石膏像更加明显,五官透视的倾斜,特别是颈部的扭动变化非常明显,由头、颈、胸三者形成的S形曲线优美流畅。

四、形的准确性

评价一幅作品“观其形,看其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形准就是画面造型与对象相似,透视和比例要正确。石膏像写生对形准的要求非常高,应该说石膏像的形准问题是评价整幅作品的前提。构图是可以控制的,但形准问题却要复杂得多,它包含了形体结构的比例、动态、透视等问题。一般来说,评价一幅画的形准与否往往是针对一幅结束的、完成的画而言的,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的话,大形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如起稿大形阶段尽量画好石膏像外形上下左右的位置,然后确定额头、颈、肩、胸、底座的大比例,接下去是石膏像的动态。大形是一幅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幅画形准的前提。如果一幅画的大比例、动态错误的话,到绘画后期再发现就很难改了,甚至必须重新画。形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老师专门让学生练习打形。一幅作品的过程都是在改形,控制大形、动态、透视只是一个前提,整体的形体才是最终追求的效果。所以,内形的形准和外形是紧密相连的。

五、归纳与概括

从整体出发是素描造型的基础之一。用眼睛观察事物时总是习惯从局部出发,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初学石膏像的人,往往一开始会被某些局部所吸引,从而只塑造了局部,只看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对于石膏像素描来说,那些有些复杂的石膏像绘画和不通过归纳与概括的作业,时间是一个难题,散和零碎的片面也是致命的难点,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比较的观察方法,根据对象的整体特征分析它的体块和大的动态,包括他们的环境、距离、几何形状的转折、结构线的穿插所产生的变化。着眼大局、抓主要、削弱细节、概括对象、要始终着眼于整体去描绘。整体观察的一般规律:

(1)明暗交界线要连贯,控制明暗的大关系。

(2)细节归纳。

(3)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布局整体。

学习石膏像初期,一定对块面、明暗交界线、黑白关系理解透彻,练好基本功,为后期对石膏像深入刻画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徒立.现代具象表现绘画及其基础方法论浅谈[J].新美术,2010(02)

[2]许江,章晓明.司徒立现代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纪要[J].新美术,2011(05)

[3]杨永民.石膏像素描新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作者:陈金

上一篇:宪法学教学探析论文下一篇:纺织品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