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农业保险现存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新形势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第二代应急管理体系由于自身的局限,已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应急需求,构建新一代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剖析农业保险现存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剖析农业保险现存问题研究论文 篇1:

农村居民资产行为选择的实证分析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理财观念逐步更新,其资产结构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结合江苏省扬州市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实际,对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农村居民的资产状况,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构成与变化,剖析了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居民;资产结构;资产选择

居民资产是指居民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状态,由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两部分组成。居民资产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农村居民的资产也是由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金融资产主要由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股票等组成;实物资产主要由生产性固定资产、住宅资产和其他非住宅资产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拥有的各种资产也在迅速膨胀,居民的长期资产选择行为日渐形成,从多方面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研究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对完善储蓄理论和引导居民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居民资产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资产拥有现状

金融资产拥有现状。2001-2006年,扬州市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速度23%,主要集中在没有风险的储蓄存款,占人均金融资产的91.27%,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手持现金所占份额较低,分别占到金融资产的0.03%、0.04%与8.44%。

实物资产拥有现状。农村居民的实物资产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固定资产和住宅方面,2006年人均拥有实物资产19171.64元,其中,住宅价值为17254.77元,住宅面积为38.82平方米,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价值为1916.87元。住宅价值占90.0%,生产性固定资产占10.0%。这是由于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性固定资产成为农民实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居民资产结构

2001-2006年,农村居民资产分别是人均纯收入的3.98倍、4.09倍、4.06倍、3.75倍、5.10倍、3.58倍,表明农村居民已具有跨时预算选择的资产基础。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模型”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储蓄”这两个模型概括性地描述了跨时预算约束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居民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现期的或一时的消费和资产选择的最大化,更是追求长期的以至一生的消费选择和资产选择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储蓄周期进行考察后发现,当前农村居民进行跨时资源配置的成熟度却是相当低的。首先,从储蓄动机上看,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储蓄主要是为未来的中短期消费目的服务的。其次,从储蓄周期上看,储蓄周期短,储蓄余额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储蓄动机和周期的现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无法真正做到跨时消费和资产选择,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总效用水平,同时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

农村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表1反映了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动。近年来,我国的证券、保险市场发展很快,银行存款利率也经历了多次下调,但银行存款占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一直很高,银行存款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成分。2001-2006年之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一直在75%以上,除了2002年略有下降,2003年之后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91.27%。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金融储蓄意识主体上趋于风险回避型,或多或少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以为有钱放在国家银行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直接面向公众融资的市场十分巨大;第三,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在农村居民金融资产中比重相对较低。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看,2001-2006年农村居民拥有的除储蓄存款与手持现金以外的金融资产的比例低于1%。可以说,农村居民目前这样的一种金融资产结构,按市场化金融体系标准看是不合适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证券业、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农村居民实物资产结构。农村居民的实物资产结构变动,从表2可以看出,住宅占居民实物资产的比重一直在90%左右,成为主要的实物资产,意味着“不动产”水平已成为居民实物财富的标志。住宅对农村居民来说,既是一种投资品,更是一种生活必需消费品。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下的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以往住宅的长久短缺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改变。因此,住宅投资很长一段时期都仍是农村居民首要的资产选择形式。另外,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在数量上偏低。2001-2006年间,农村居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仅为7.19%—16.31%,远远低于住宅资产83.69%—92.81%的水平。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偏低的出现,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和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低下的收入水平引起的。随着资本投入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边际报酬的递减,农户把收入中的大部分投资于住宅资产,而忽视了生产性经营的投入,这是符合“农民经济行为是合乎理性”的假设。

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债权与债务的对比关系。当居民实物资产严重不足时,居民的金融负债就往往很少,甚至趋近于零,即居民没有不动产抵押贷款、消费信用贷款和个人信贷等。2001-2006年农村居民的金融负债(除个人借款以外的负债)与表1中实物资产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当居民拥有的实物资产减少时,可以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就减少。相应地,金融资产必然呈现增长势头(见表1)。

二、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成为我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将给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金融产品供给短缺,居民选择自由受到限制

首先,从金融资产品种供给来看,目前除银行存款外,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债券、基金等资产品种的规模依旧较小。2006年,深沪股市筹资总额2463.7亿元,债券发行量2.02万亿元(不含央行票据),基金管理公司新募集的资产净值4028亿元,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5641.5亿元,这些数值无论对20.94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言,还是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6万亿元的来说,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其次,从资本市场的规范性方面看,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当前投机现象异常猖獗,违规欺诈事件时有发生,普通居民的投资风险与收益难以匹配,中小投资者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最后,就资本市场网络建设而言,营业网点稀少、辐射能力差的现状也为居民多元化投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小城镇,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几乎空白。

(二)货币资产存量过多,资本资产存量则偏低

手持现金的迅速上升和长期稳定在高位区间的储蓄存款,表明在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中,货币性金融资产形式占了绝大比重,而资本性金融资产形式所占份额是极低的。这种过于单一的金融资产结构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不利于农村生产性资金的积累和投入。从农村居民储蓄金融资产的实际用途来看,生产性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农业投资水平是相当低的,准备用于生产性投入的一般仅占44%左右。在储蓄存款方面,主要用于建房和非农企业投资。生产性资金尤其是农业资金的投入的不足状况若持续下去,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2)不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农村居民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在投资渠道单一,金融资产品种缺乏的情况下,居民也无法实现资产组合均衡化的。这将大大降低在资产组合中本应得到的效用水平。同时,居民的资产选择由于过多偏倚于储蓄存款这一渠道,将背负着极大的风险。

(三)居民实物资产的选择依然局限于满足消费需求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态势下,一些传统的产业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等已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从理论上说,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收入梯次性的特征,居民消费,尤其是居民实物资产的选择也应表现出一定的梯次性特征。一般说来,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支出越大,收入水平越低,消費支出越小(这主要是从绝对数额的角度说的,从相对数额看,一般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从收入因素对居民实物资产选择的影响看,由于无论是购置与建造房屋,还是购置农机具,或是添置耐用消费品,都需要居民一次性支出较大数额的资金,因而决定居民是否购置实物资产的收入,不仅是当期的收入,而且是较长时期的历史积累。由于产业结构的老化,新的实物资产品种尤其是具有消费与投资双重功能的实物资产供给的不足,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仍然摆脱不了同构化的现状。

(四)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尚未完全市场化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镇与农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居民同城镇居民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方面,更重要地表现在生产与生活方式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表明,虽然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但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也并不明显。这种城乡分割的现实状况,必然决定了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尚不完全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首先,农村居民选择实物资产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消费和维持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尚不具备资产增值与保值的意识。其次,农村金融资产的选择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另一方面,不仅是农村,而且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城镇,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邮市、币市等金融资产流通场所也不存在,从而使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受到较大的制约,并不富裕的农村居民积累起的少量积蓄只能以银行存款和手持现金的方式来持有。

三、优化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思路

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现状,既是农村居民自由安排其收入和支出的经济行为的结果,更是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集中反映。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生产力的增长,同时又受囿于农村经济发育水平的落后与农民本身不成熟的市场观念和经济行为,成为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努力优化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已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需求。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居民预期的不确定性,引导多元化投资

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的预防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给居民带来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大力推进住房、医疗保健、就业保险等生活福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居民资产选择的总效用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风险预期,有利于实现居民适应制度变迁的风险规避的内生化。因而,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在增加居民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支出的同时,尽快完善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对未来的收支尽量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居民减少风险预期,实现资产组合的多元化。

(二)推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资产品种

丰富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品种,拓展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投资领域,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应有之意。随着我国农村居民住宅热潮的远逝,农村居民储蓄存款比重的进一步增加,丰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品种便显得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了。针对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丰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品种的总的原则应该是:降低货币资产比重,增加资本资产份额,为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服务。大力发展的金融资产品种有:民间借贷、股份合作经济股金、农村合作基金、农业保险及农村社会保险等。另外,由于农业是一个具有很大风险的行业,特别是在农业基本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引导人们踊跃参加农村社会保险和农业保险,使之成为我国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的一个应有的必不可缺的金融资产形式。

(三)提供政策保证与指导,促使实物资产选择行为高级化

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高级化必须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前提。如果市场上不存在有梯次性特征的实物资产的供给,那么,居民实物资产同构化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持续的买房热居高不下,除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居民的心理更倾向于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特别是在人民币有强烈的升值倾向,金融资产投资工具匮乏的情况下,买房就成为居民的首选。政府应该为居民提供政策保证与指导,在抑制实物投资热的同时,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与倾向,从根本上完善居民的投资方式,为居民的投资方向提供宏观的指引,防止盲目的跟风行为。

(四)大力完善金融主导型储蓄—投资机制

我国目前的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是以金融为中介的间接方式为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的直接转化机制还很薄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信用制度的成熟与完善,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已逐步具备。运用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形式将社会零星、闲散的资金迅速集中起来直接转化为投资,从而使投资资金集中化、投资主体社会化、投资风险分散化,既有利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确立居民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这主要应做好:(1)完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大力发展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以适应居民的多元化储蓄和多元资产选择需求;(2)调整和改善现存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居民的储蓄结构;(3)完善金融工具种类,大力发展中长期信用工具,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投资和社会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2]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J].北京:统计研究,2005(10).

[4]扬州市农村经济调查队统计(2001~2006).

[5]连建辉.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与农村经济成长[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3).

[6]程海峰.基于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安全研究[J].北京:统计观察,2005(10).

[7]龙志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居民储蓄与居民资产实证研究[J].北京:经济体制改革,2001(1).

责任编辑:浩 宇

作者:王 寅

剖析农业保险现存问题研究论文 篇2:

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

摘要:新形势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第二代应急管理体系由于自身的局限,已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应急需求,构建新一代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文章在剖析了应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现存困境的基础上,论证了新发展理念与应急管理发展的契合性,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建构了应急管理发展战略,提出了应急管理发展战略布局:战略核心———驱动应急管理发展的整体创新,战略重点———增强应急管理发展的协调性,战略支撑———加强应急管理发展的系统保障,以及战略导向———提高应急管理发展的开放和共享水平,以推动新一代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顶层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应急管理可以划分为两代:第一代应急管理可概括为灾害管理,主要表现为在1949年至2003年“非典”事件期间,在高度集权体系中,单一的政府部门围绕单一灾害类型开展的救灾行动;第二代应急管理是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全面建设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了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统筹管理①。2008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标志着以“一案三制”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并且该应急管理体系在2008年的南方雪灾、“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3年的“4·20”雅安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也得到了检验。自2003年以来,我国第二代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关键事件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已构建了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法制体系;形成了包括国家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大型集会活动应急预案等六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以“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原则的应急管理体制;打造了涵盖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

1应急管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应急管理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应急管理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发展经验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发展,是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战略性思考,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指南。因此,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审视应急管理问题根源,改进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这是应急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强调“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实施”。

2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1公共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应急管理体系是行政管理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的一部分。近年来,行政体制的“大部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已大大改变了我国的“政府—市场—社会”的结构,对应急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行政管理体制中推动“大部制”改革。应急管理体系是行政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必然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持一致。2008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重大举措是推行“大部制”改革。这一改革将深刻改变我国的权力结构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大部制改革对应急管理体系发展而言机遇与挑战兼备。一方面,大部制为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的撤并精简,单独成立综合应急职能部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其次,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使得一些比较成熟的市场工具在公共治理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保险是实现风险转移的一种市场机制,是一种个体或组织常用的风险管理手段。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2000-2011年间,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9%。2011年,全国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339.25亿元,保费规模是2000年的8.91倍。保险深度①由2000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3.0%,保险密度②从2000年的126.95元/人提高到2011年的1064.25元/人③。2007年开始,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推行政策性保险试点,农业保险在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补偿作用。此外,近年来应急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防护产品、救援装备、预警设备、应急培训服务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这些市场工具的应用给应急管理体系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

2.2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和变化的公共治理体系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应急预案缺乏实用性。从预案体系的构建来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预案应该发挥不同的指导功能。我国的应急预案从中央到基层、从总体到部门都参照固定的模版编制,“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平”。应急预案的高度同质性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突发事件的高度异质性极不相称。应急预案缺乏实用性反映出当前的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第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缺乏可操作性。

2.3应急管理实践中滋生了“虚假治理”现象

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为基层的制度创新留下了空间,同时也为实践中一些“潜规则”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部分“潜规则”往往以转移或免除责任为目标,将应急管理的责任转变为“击鼓传花”的游戏或某种权力博弈。这些潜规则是在制度空白的环境中出现的“逆向创新”,无益于化解风险、处置危机,是一种“虚假治理”的行为。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花钱买平安”。据财政预算,2011年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预算数为6244.21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8%,占全年预算支出6.23%,略高于国防支出预算的6011.56亿元①。这种权宜性的治理方式,不仅没有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而且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扭曲了公众与政府的关系,破坏了社会的是非观、公正观等价值理念。

3结语

共享发展还强调以共享实现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①。要研究和总结以往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有益经验,例如北京市朝阳区风险防控的“朝阳群众”模式、北京市东城区“大城管”社会智慧化治理模式、南京市浦口区“大联勤”社会治理模式等,着力分析和提炼群众作用在各个典型模式的风险防范、预警响应、危机处置中的生成逻辑和动力机制。推行社区风险群众自治模式,大力培育社区自组织,提高群众在应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对素质和行为能力,从而在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应急管理共建共享环境。

参考文献:

[1]薛澜.(2010).中国应急管理系统的演变.行政管理改革(08).

[2]陈振明.(2010).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东南学术(01).

(作者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作者:李新

剖析农业保险现存问题研究论文 篇3:

从产权视角看我国农村信贷担保融资制度的创新

摘要: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从产权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并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农村担保融资范围的规定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湖北、浙江、四川三省有关试点地区农村信贷担保的抵、质押问题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农村担保融资制度的创新策略:优化农地产权权能,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放宽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市场的建立、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等。

关键词:农地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用益物权担保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完成了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仅重新界定了集体土地的农户使用权和经营权,而且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经济体制。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农地权利制度建设始终是农村改革及立法变革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负面效应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土地产权不明晰导致的农村金融信贷困难重重。如何突破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产权的视角出发,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对我国农地产权结构及信贷担保融资制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土地用益物权担保融资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在其经典之作《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探究了不同的产权安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将产权的作用看作是效率问题的中心。

《罗马法》最早关于产权的定义为对物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在内的处置权。因此,无论是西方经济学家还是现行的法律和经济研究,都将产权看作是一系列的权利束,即并非一项单一的权利,而是法定主体对其财产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以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形式存在,这一产权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其产权结构为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使用权归农民所有,收益权为农民和集体共有,处置权为集体和农民共有。根据我国30年来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调整内容和相关政策的特点,大致可以将改革分为五个阶段,据此来考察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阶段为1978~1983年。在这一时期,农民获得了农地的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的配置实行按照实现的产量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国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1978-1983年间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53.8%。此时农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处置权中农民对使用权的处置有所增加。

第二阶段为1984-1989年。在这一阶段,所有权仍旧没有变化,在农民自身使用权方面,收入中对土地投资的部分减少,同时农民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也在逐渐降低。

第三阶段为1989-1996年。在收益权方面,国家于1994年、1996年两次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92-1996年间农民收入中约40%来自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6%,从1992年的783.90元增加到1996年的1926.07元。

第四阶段为1997-2003年。2000年《土地管理法》和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陆续颁布实施,在农民使用权方面,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基本制度长期不变,并赋予农民稳定而有保障的权益。在所有权方面,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之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五阶段为2004年至今。我国自2004年起,连续出台了六个“一号”文件。在使用权方面,规定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的流转。2007年3月16日新颁布的《物权法》对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出了相应的规范。确认了农民集体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属性应为用益物权。

二、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农村担保物范围的规定

目前,规定我国农村担保物的法律主要有《物权法》和《担保法》,在物权法定义之下,农村担保物的范围应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在现行法之下,能够作为农村信贷担保的担保物主要包括抵押财产和质押财产,其中,抵押财产是指限于不动产和不动产用益物权,质押财产则包括了动产和除所有权及不动产用益物权之外的其他财产权利。我国《土地承包法》第49条和第50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由此可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得到的土地没有抵押、继承等权利,但通过非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土地拥有抵押和继承等权利。

根据《物权法》第180条的规定,农村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还可以将上述财产一并抵押。同时《物权法》第184条明确规定以下财产不得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另外,《担保法》第37条第2款明确规定,不允许在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这些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上设定抵押。

根据《物权法》第208、223条的规定,农村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动产”、“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同时《物权法》第209条还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从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可以发现三个问题,第一,对于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是不能作为抵押财产。第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可以设立抵押,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担保留下了制度空间。第三,正在生长的农作物、林木等属于《物权法》所规定的“其他土地附着物”的不动产范畴、可以作为抵押财产。

三、农村金融担保融资创新面临的障碍

(一)农地产权结构亟待优化

产权的清晰界定是解决农村抵押融资的首要因素,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历史变迁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地产权中使用权和处分权的权能还不尽完善,其直接后果是为“权力寻租”和“搭便车”提供了最大便利,同时也给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带来一系列障碍。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与抵押融资的产权构成某种联系时,就会为今后通过抵押权实现而得到土地和房屋者留下冲突的隐患。

(二)相关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我国《担保法》第37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物权法》第184条第2项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同时受“地随房走”、“房随地走”抵押机制的逻辑推论,村民建筑于宅基地之上的房屋也不具有抵押权。虽然法律为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留有余地,但仍缺乏抵押登记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主要产权和附着形成的关联产权,大多无法实现确权、办证和流转。在物权法定原则下,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不能抵押,农民的自留地自留山也不能抵押,宅基地不能抵押,按照“房随地走”的抵押原则,建立在宅基地上的农民的房屋的抵押问题当然就存在争议。

这些都形成对农民拥有的有效担保抵押物的极大限制。目前相关法律的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和农村经营主体财产权利的作用发挥,没有起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也成为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掣肘。

(三)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

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农村抵押资产有效流动,是银行机构推进农村信贷担保创新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产权交易市场上建有一套科学规范的产权归属认定、资产价值评估和交易操作流程,因而可以合理评估产权价值,正确把握估值风险、法律风险等,为银行抵押贷款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产权交易市场通过竞价、协议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处置、变卖、兑现所抵押的产权,为开展相关贷款业务的银行提供了一个实现权利的场所。但是,通过调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产权流转以自发形式为主,通过规范形式开展的产权交易极少。因此,农村担保资产交易流转的二级市场发育缓慢,导致金融部门在农村担保业务上心存顾虑,进而影响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四)土地附着物及相关动产难以抵押

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所以具有抵押价值,是因为承包人具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中收益的权利在抵押融资中非常重要,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该土地的抵押价值。土地的附着物是农作物,土地的产出是农产品,他们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土地的收益,所以这些物品抵押的便利性会直接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便利性。由于《物权法》对担保物的拓展,这些物品抵押目前基本没有法律障碍,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这些物品很难抵押,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课题组2009年底开展的中国信贷人问卷调查显示,接受农作物和其他农业收获物作为抵押资产的机构只占被调查机构的5%,接受其他经济作物、树木、果园的占10%,接受牲畜、鱼塘、水产养殖场也只占4%,接受森林的略高占14%。在回答不提供融资的原因是,居前三位的原因是,在违约的情况下担保权难以执行、担保物难以储存和监督、缺乏评估担保物价值的资源和特长。

(五)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

农村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其创新积极性直接影响新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模式的推出和推广。而目前农村产权担保融资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贷款机构营利预期和抵押风险不确定之间的现实差距。目前参与土地金融创新的机构并不多,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还有少量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也只局限在个别县域,难以大范围推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农村金融现存的矛盾密切相关,受改革导向影响在县域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基本不再涉足涉农业务,涉农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低而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足,国有股份制银行信贷权限集中、决策链条长等,都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

四、基于土地用益物权的担保融资创新实证分析

目前,在改进农村金融担保融资方式上,湖北、浙江和四川省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担保融资创新

湖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和淡水养殖大省,已经探索出许多农村土地信贷担保融资的创新制度。不少金融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和人民银行推动下,以规模经营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水面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向规模经营户发放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浙江省针对农村多层次、多元化信贷需求,在大力发展传统担保贷款的同时,适度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开发出适合不同经济主体的个性化信贷担保产品: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二是林权质押贷款;三是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

四川省在农村信贷担保融资方面相出台了《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融资做了“三不”限制,即不转移土地占有、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在具体的操作流程方面,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例。当债务履行期满,抵押权人(即银行)未受清偿的,抵押权人可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所得价款受偿,也可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按基准价格收购。无法协商成功的,双方当事人可依照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农村产权的评估价格方面,将由区(县)政府负责制定基准价格或者保护价格。办理抵押贷款时,抵押物的价值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也可由具有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在产权流转方面,规定了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时间上仅限于原权利人的流转期;在流转期内,只能享有农村土地经营权,不能享受其他权利。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担保融资创新

在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有很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农民一旦到期无法偿还债务,抵押权人通过出售抵押的房屋收回贷款,就会导致农民居无定所,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但是浙江省台州市政府积极引导银行机构“破冰”农房抵押贷款,在2009年4月下发了《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意见》。

四川省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担保方面,也走在了改革的前沿,出台了《成都市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就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贷款主体、贷款流程、债权实现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做出明确规定。农村房屋抵押融资在此次改革是一大的亮点,鉴于农村房屋的特殊性,成都市文件要求,农村房屋融资必须以“一保一同”为前提条件,即抵押人要保证设定抵押的房屋依法偿债后有适当的居住场所,同时须经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

(三)信用共同体的担保融资创新

浙江省在农村信贷担保过程中依托信用共同体,建立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担保机制,以“反担保”的形式,推动专业担保公司融资中介职能的更好发挥。其主要创新的品种有:一是小企业循环联保贷款;二是中介担保贷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的涉农担保业务;另一种是专业的农村贷款担保机构。四川省通过完善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农户联保小组,以及鼓励私人资本创设农村专营抵押担保公司来提高农户信用担保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湖北、浙江和四川三省关于农村信贷担保融资创新制度的考察,可以发现他们都存在一些相同之处:

第一,明确了贷款的四个基本条件。凡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的果场、林场、养殖场、农业种植基地及其他符合抵押条件的农村土地经营权都可用于抵押;土地经营权合法取得,并拥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权属证明材料;土地经营权产权关系明晰,且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经营业主信用状况良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提出贷款发放的三种选择模式。风险较小类,实行完全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抵押;有一定风险,但是可控的,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行业协会(合作社、基金)担保”贷款模式;有一定的风险,且风险难以预见的,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农业担保公司”贷款模式。

第三,确定贷款抵押品有效抵押的三项程序。一是登记程序: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由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经营权流转可以委托村经济组织、中介机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中心)进行,也可以是农户间直接流转;二是评估程序:土地经营权价值必须经权威部门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基价,并出具评估意见书。定价标准应综合考虑土地所在区域、种植、养殖品种、现行收益、受让双方意愿等因素。在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中介机构还没有成立前,由受让双方共同协商对土地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并提请公证。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中介机构成立后,由该中介机构对土地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三是仲裁程序:对于经营业主在流转期间出现经营纠纷,由相关部门负责仲裁,并可比照上述程序实行再流转。

第四,建立自担风险机制、政策保险机制、行业联保机制、政府贴息机制、基金补偿机制等五项防范机制。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明晰农地产权权能,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属性

第一,根据《土地承包法》的性质和内容,该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家庭承包方式使农户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基于其集体成员的特定身份所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凸显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原生状态。因此,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与农民社区成员身份不可分离的权利,是一种人身权。社区成员只有获得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土地所有制的地位,实现其所有权。由此可见,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并不仅仅基于承包合同。

第二,由于农地承包经营权以占有土地为前提,以使用、收益为目的,因此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但这种用益物权与传统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又有区别,传统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是指在他人之物上所设立的、以使用和收益的方式直接支配他人所有之物的权利,属于他物权的一种;而农民所承包的土地尽管为其所在的农民集体所有,但承包人是农民集体的一员,他所承包的是自己所有的或本社区成员共同所有的土地,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他人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作为个体权利的主体是用益物权人,同时作为共有权利的主体又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中的一员,这种主体的双重性也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二)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

根据十七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的规定,结合全国各个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农村抵押担保贷款创新提供前提条件。首先,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角度考察,农民和农村经营主体本来就是我国经济主体中经济实力最弱的一环,他们拥有的有效担保物不足,必然影响到他们能够取得的金融资源,进而影响他们扩大生产、增加收入的潜力。其次,从法理的角度考察,转让和抵押同属处分权的范畴,并且转让比抵押在对财产的处分上更为彻底,按照举重以明轻的解释规则,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财产,应当也可以抵押。《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都可以转让,还明确集体用地使用权可以抵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只是把规范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责任转移到《土地管理法》等其他法律法规,而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也明确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现实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已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转让行为。因此,没有理由在法律允许农村产权转让的情况下,过分严格地限制其抵押。

鉴于此,相关法律部门一是要加快《农地抵押贷款法》制定,修改《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水法》等法律中有不利于农地有效、正常抵押担保部分,从立法上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以及林权、海域使用权等“有条件抵押”,使土地由原来的社会保障属性向资源属性和资本属性转化,进而真正成为农民的创业资本。二是地方政府要围绕农村金融担保业务创新发展实际,在政策和操作层面上配套出台相应的规划及引导,制订具体的发证、抵押登记、市场交易等实施细则,并建立起金融与政府、农业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实现金融创新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土地融资的良好环境

按照《决定》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应当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扩大农村经济主体产权交易范围,推进确权、评估、交易等市场配套体系建设,只有创立成熟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四川、浙江、湖北三省有关农地担保融资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建立包括农村土地、房产、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林权等在内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县乡两级通过搭建土地交易平台,为农民提供确权赋能、资格审查、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结算交割、产权变更等规范化和一条龙服务。

第二,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因农村产权受到诸多限制,容易造成其市场需求不充分,进而导致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形成市场价格,根据四川省的做法,他们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中介组织;二是制定并公布本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准价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价格和最低保护价。

(四)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形成土地融资良性互动

目前,贷款机构营利预期和抵押贷款风险不确定之间的现实差距,是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改革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金融机构基于农村产权变现的限制和法律风险,很可能会望而止步。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农村经济经营主体三者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全国各省农村产权融资的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是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制定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扩大农业贷款贴息范围,构建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联动机制。

二是鼓励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形成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开发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的“一揽子”保险产品,增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疫病风险的能力;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

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可由政府牵头、财政注资,组建农业信用担保中心、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协会等;也可由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经营业主筹资为辅,组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基金;还可通过完善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农户联保小组,提高农户信用担保能力;或者鼓励私人资本创设农村专营抵押担保公司,增强农村担保创新动力。

六、结语

针对具有典型“二元”特征的我国农村地区而言,在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匮乏的制约下发展农村经济,资金要素至关重要。良好的农村投融资体制能够将农村资金高效的转化为发展农村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村产出的提高。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是潜在利润,制度变迁的主体只有发现了巨大的潜在利润,才会在收入增加的激励下改变制度。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地的产权制度的变迁正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产权的权能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只有在制度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放宽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市场的建立,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作者:田静婷

上一篇:初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