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中国画教学论文 - www.360wenmi.com

中国画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等院校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应该加强学生对其历史的了解,重视临摹课的学习,强调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画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画教学论文 篇1:

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在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画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国画的出现以及发扬,以致于如今的传承,都彰显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思想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除此之外,国画由于用料之特殊,区别于其他西式风格的绘画,也让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并在国际美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对国画的运用以及鉴赏能力,同样也可以被看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国画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代表。因此,中小学阶段对国画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国画入门基础,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国画;艺术修养;民族自信心

引言

国画因其用料之精巧以及表现手法值多元,并且结合了我国优秀的思想文化,因此在如今仍然占有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自出现至今,国画就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沧桑与繁荣,并且在众多的艺术体系中拥有了自身的发展风格。国画的传承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挖掘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因此,笔者特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小学美术中国画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从古至今,绘画都是作为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存在,并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但却没有在朝代的更迭与历史的推进中失去其独特性。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者和爱好者,而如今一部分爱好者也以教师的身份站上讲台来为中小学生讲解国画知识。艺术所涉猎的范围十分宽泛,仅仅深入研究某一类别便能称其为专家,但要成为这方面的教师却有更高的要求。

国画教学涉猎广泛,教师不但需要掌握国画以及其他绘画相关的发展及知识,并且对国画背后所映衬的历史以及思想同样要有所了解。因此,国画教师需要具备较硬的专业素质,在理论上要坚持不懈的深入钻研,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对国画的理解深度;在实践上,中小学的国画教师必须在每堂课前认真备课,充分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理解认知范围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国画实践。同时,教师也必须明白实践与理论的关联性,每一步实践操作都是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之下进行。只有再学生充分接受国画的历史发展及基本理论后,学生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国画的意义,进而产生对国画的兴趣与热爱。

在开展理论以及实验教学中,自然也就不得不提及中国画的特征之一——自然性。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国画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画而画,也不用太过拘泥于相关的规则与形式,而是要让学生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实现与自身的心灵沟通。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明白,不同的画所表达的意境不同,国画如同诗一般表达了创作者的心情与意境。

二、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 D国画课堂上培养探究意识。

过去的中小学美术课堂中,主要以教师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下,自然失去了对国画的探索精神。如今,以核心教育为培养目标的国画课堂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将发言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用于通过国画的方式表达自己,这样方可营造具有国画氛围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小学美术课堂。而论探究意识在中小学国画课堂中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免提及国画的根本内涵。国画作为我国主要的绘画形式,是我国上千年传统文化与思想的浓缩,更是优秀的画家对自我感情的表达以及对绘画的探究。因此可以说,缺乏探究的美术课堂是没有活力的,自然也就是低效率的课堂。若学生缺乏国画课堂上的探究意识,自然无法与画家在创作画作时的心境共鸣,这使得教学被禁锢于理论知识与形式主义。除此之外,以教师为主导型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也没有兼顾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基础以及能力差异,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 D利用课堂小组实现师生互动

在国画教学的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的模式是十分有利的。这是由于个人创作一幅画作所需的时间较长,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投入的精神也较多。若采用分离式教学,在讲解部分理论知识后,别让每个同学尝试开展国画创作,那么后续的教学也就必然被延期。并且,由于学生的绘画基础以及个人能力的差异,时间的设置也就成了一大难题,最终的效果也必然不理想。笔者在笔者教学的班级中,大胆采用了小组合作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每次課堂上,会安排一半的时间讲解国画的发展历史以及绘画所需的基础知识,另外一半时间留给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绘画。在小组合作绘画中,笔者鼓励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讨论以及对不同绘画技巧的探究,并在必要时给予同学相关的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太过干预学生的创作,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与特点来为其提供个性化教学。

3 D业余时间举办国画作品展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国画基本常识以及绘画基础。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国画作品展的方式,来调动同学们关于国画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让所教学的各班级每位同学都创作一幅国画,并先以班级为范围开展评选,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画作后公示在学校的画廊中,让全校的同学以及老师来评选喜欢的国画。通过这次校内范围的国画展览,学生们从同龄同学的画作中学到了更多国画的创作知识,也增加了对国画的兴趣和热爱,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添砖加瓦。

三、培养学生的“写意”造型观

国画无论在物质的描摹还是在意境的反应上,都呈现其特殊的方法和认知。而国画创作者更擅长于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提炼和概括,采用的是与“写实”完全对应的绘画方法“写意”。该艺术手法并不追求对形象的还原,还是通过对形象的提炼与总结来探究形象背后的意境以及风韵,最终通过绘画来揭示其本质特征。通俗来讲,“写意”已经成为我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形态中的关键特征,也是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派系和风格的地方。而想要让画作呈现出其“写意”的特性,画家就必须对用墨有很大的讲究,并且还要十分重视在构图中的意境体现。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创作者在日复一日的用墨练习以及画作够时钟才能够达到的。

在中小学国画教学中,教师自然不能忽略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意”能力。这不仅仅是通过对绘画技法的反复练习就能够达到的,而且还需要对经典作品的反复研究与解读,认真感悟用墨以及构图背后的深意和巧妙之处才能有所感触。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国画名家作品的多方位解读,或者是将国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构图单独抽象并进行讲解。教师还可让同学们学习我国儒家、道家、墨家等基本思想学派的思想,再让同学们将思想带入画作中进行感悟,来揣摩创作者在创作条件下的意境。

总结

国画作为我国基本的艺术表现形态,同样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凝聚,在国际众多画派中独成一系。进行国画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国画的传承,并且是为了增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迎接改革的挑战,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必须扎实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究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安然.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小学生国画启蒙[J].核农学报,2021,35(09):2204-2205.

[2]刘璟涵.浅谈中国画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学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21(07):172-173.

[3]夏洁.地方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改革浅谈[J].大众文艺,2020(23):204-205.

[6]杨洋.中小学国画欣赏评述课的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16-17.

[7]徐思琦,张俊.中小学国画欣赏课程的教育与研究[J].现代交际,2019(16):196+195.

作者:金燕

中国画教学论文 篇2:

高校中国画教学之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应该加强学生对其历史的了解,重视临摹课的学习,强调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美术教学;中国画创作;重彩画;教学设置

作为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传统不变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界经过剧烈的思想震荡,从思维方式到意象表现,从精神层面到技法层面都更趋多元化。各类画种都进行着巨大的改变,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着全面的创新与改革。作为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中国画教学组成部分,现代重彩画就是中国美术改革大潮中的一份子,现代重彩画由媒材的变革与技法的创新,从绘画手段、造型语言、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的演变,牵动了当代中国画坛一系列的变化,现代重彩画以多元的价值取向,不断挖掘创新,重视吸收现代艺术形式的精华,引导学生领略现代重彩画的文化内涵,完成着对传统重彩画的超越。传统不变的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重彩画的教学,高校现代重彩画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学习体系与思路,尤其是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加强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历史的了解

翻开中国美术发展史,传统工笔重彩画从发展到兴盛,从兴盛再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发展历程,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贵财富和学习资料。因此在重彩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传统重彩画的发展历史了解,增强传统工笔重彩画发展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史中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让学生思考着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重彩画的课题。

传统工笔重彩画自古有之,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无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时代、新石器时期沧源的原始岩画,东汉酒泉的墓道砖绘彩画,还是秦代咸阳宫廷遗址的重彩壁画,都充分显示古代艺人在运用天然矿物色所表现出的纯朴率真的审美意识,根据现有的图文资料,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工笔重彩画,当时重彩画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我们从出土的战国时期两幅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人物图》的分析来看,无论构图构思、用线造型、设色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方法也极具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重彩画有了明显的新发展。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懈追求,在材质和技法上进一步发展,把重彩画推向辉煌。从敦煌、麦积山等处的宗教壁画和几幅早期的卷轴画摹本来看,这一时期的工笔重彩画有了深厚的基础,尤其是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用线更精炼并具有轻重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笔法,在色彩上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用色,色调却更为丰富并能协调统一。我们能从众多唐代墓室壁画中看出,当时运用色彩的高度技巧,如永秦公文墓壁画《宫女图》,其中宫女服装的色彩变化非常细微精妙,不仅红、绿、青、紫诸色绚丽多彩,更有深有浅,或鲜或灰,画面中的绿色就有多种不同的绿,唐代工笔重彩画最兴旺时期,如周彷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工笔重彩画在汉唐时代达到第一次高潮,在汉唐雄风的推动之下重彩发展为绘画的主流。从元代起重彩画进人发展的晚期,尤其是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以严谨、精到严谨和高度娴熟的技法 ,并运用堆金沥粉,双勾填彩等方法,其画面造型、勾线、设色等方面都让后人所不及,绘制成一幅气度非凡、灿烂辉煌、生动传神,又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宏伟巨作,是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精品。古典延续时期,随着中国水墨文人画的兴起,重彩画逐步衰落。现代复兴时期,日本画家广泛吸纳西方印象派写实主义等色彩表现手段,重新构建了具有民族绘画形式的日本画表现形态,日本画逐渐转入重彩画的图式。日本重彩画的崛起引起中国画坛很大的震动,我国现代重彩画家蒋彩萍、唐秀玲、陈子、胡明哲、林容生等,大胆地尝试新型综合绘画材料和媒介,拓宽了绘画材料的运用范畴,特别是对材质美的追求和运用,突破了传统绘画工具与材料及表现手法的局限,扩大了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与表现的新空间和新领域,极大的丰富了绘画语言的整体面貌。重彩画被注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并迅速为全国各大高校所接受,这是当代美术变革的要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重视现代重彩画临摹课的学习

目前中国画教学体系,尽管在发扬民族传统,保留传统精华,但在设课与授课上,对临摹课教学没有给予真正的高度重视,只把临摹看作是一个应有的过场,实际教学计划中临摹课安排的课时比例少,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表面的勾、点、皴、染等技法因素上,对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审美特点、造型特色等问题缺乏深层的研究探讨,为使我们传统民族绘画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正确面对重彩画临摹课教学中诸多问题。

现代重彩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潜力,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照传统,做好这点,才能把握到传统的精华。人类的文化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成,任何一种创新都只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临贤习圣是启迪我们自身本原的智慧学习,通过临摹学习又将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临摹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临摹这一手段去了解、研究重彩画的特点,通过临摹教学,学习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学生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对自己绘画学习有一种较高的要求,并且为将来的外出写生、毕业创作、教学等等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非常重视传统,他认为画家如果没有临摹的基础,就无从接受和继承古人的遗产,在早年学画的过程中,他对一套《芥子园画谱》就临摹了几十遍。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先生就是从临摹故宫藏画开始,特别是学习宋代赵佶的花鸟画而走上工笔花鸟画创作之路的。追溯到晋唐宋元明清的画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并奠定绘画根基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不是对初学者的要求,而对有了一定基础的画家的要求,正值高校美术院系学生而言,通过临摹学习对于获得现代重彩画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对前成果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了解,是门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功课。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临摹教学中不要求和临本相像,不须要还原,要求学生用一种主动积极的研究态度去研究,去发现,吸取传统的、典型的、中国式的重彩画语言,发现旧程式以外的可能性,寻求适合现代形式的多元表达方式,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传统,是为了寻找千年以来,中国画家认识问题的角度,看到传统重彩画什么地方优秀,什么地方还有局限,什么地方还有待我们去改进,去创造,努力使现代重彩画焕发新的活力。

三、强调学生对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研究

现代重彩画要发展就得借鉴,只向传统学习还不够,同时还要向世界各国、世界各民族优秀艺术学习,不断研究和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也为当今中国画坛唤醒了一系列全新的绘画语言。现代重彩画是强调绘画的创造性、自主性,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恰当的媒介和各种技法,不再受传统单一绘画的约束,尽量把想要表达的绘画内容充分表现。马克思曾说,未来社会的教育应是一种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当代重彩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气质,如果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自由表现的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现代重彩画。

传统重彩画是以天然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绘画的载体是绢本、纸本和壁画等,由于绘画媒材的变革,导致了技法的创新,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元,由此焕发出一系列色彩语言变化,现代重彩画在材料上首先通过新科技的方法,现代人开放的观念与新的重彩画媒材相结合,语言表现变化丰富而自由,更大范围的拓展了重彩画颜料的种类和色相,强调选用优质的画材作精细的特殊处理,注重画面质地肌理的变化,作品画面总体色彩效果更强烈震撼,天然矿物颜色加强了画面的色彩厚重感,金银的使用更让作品更产生了富丽堂皇的感觉,同时从多方面引进西方绘画的肌理意识,加强了现代重彩画色彩的独特语言个性。

如何使用传统颜料,认识掌握其性能是教学中重彩材料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艺术史上看,人类在发明化学合成颜料之前,都是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作画的,如前面讲的各种壁画,还有西方油画出现之前的丹培拉画法,传统中国画颜料分为两种,植物质颜料和矿物质颜料,植物质颜料使用比较方便,用水调合来使用,因矿物质颜料由各种颜色的矿石通过研磨、漂制而成,所以传统的矿物质颜料也叫石色,特点是色泽纯正,艳而不俗,富有光泽,耐磨、不易腐涩,作品色彩可以千年不变的特点,但是使用石色须用胶来调合,因此石色的掌握是初学者重彩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我国传统颜料种类繁多,每个系列又分多种系列,其中学生熟悉的墨又有分油烟、松烟、漆烟等种类,白色系列有蛤粉铅粉、云母等,蛤粉使用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但其色经久不变。青色系列中根据其颗粒粗细,颜色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等,赤色系列有朱骠、朱砂、胭脂、褚石、银朱、西洋红、红珊糊等,黄色系列有土黄、月黄、石黄、雄黄、等,绿色系列根据其颗料大小又分头绿、二绿、三绿等,有金色、银色等。传统天然矿石在色彩种类已经比较丰富,但是方毕竟色彩种类相对较少,而后来研制发明的人造高温结晶仿矿物质颜料,能很大程度弥补这一不足,这些微妙的色相变化,都优于传统的重彩画颜料。现代工艺技术下,无数种类的结晶颜料,在一定的光线照射角度下可以发出一种宝石般的光泽,如果传统天然矿物色石与仿石色的结合运用,作品画面色彩就会显得格外浓重,饱和度格外的高,和传统水色形成较强烈反差。除此之外,水干色、云母粉等新兴材料的合理利用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装饰艺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母体,从一开始就以浓厚的装饰性作为绘画表现形式的个性特点,箔具有极强的画面肌理感和金属感,贴金箔、银箔、铜箔、铝箔也是常用技法之一,具有光芒辉煌的装饰效果。有什么样的媒材,就有什么样的技法。高品质的材料给现代重彩画画家、学生提供了广阔无比的展示空间,带来了创作技法的变化与创新,色彩的塑造力及材质的美感,更加展现了色彩本身的美性品质,带有鲜活生动的现代气息,产生了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新的跨越。

中国画本身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开放局面,工笔、水墨、没骨、泼彩、泼墨、工写结合等等,各种形式还在打破界限,互为融合,一直强调的“写意”两字一直是水墨画的专利,而经过种种实践研究,工笔画中也含写意的成分,不过是用工整细腻的笔法表现而已,一幅画中工笔画与意笔画结合才会显得画面更加自然舒展。相对于中国传统重彩画,现代重彩画采取了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将做画材料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把以前使用的熟宣改为温州皮纸,粗纤维纸、麻纸、棉布,油画布、把勾线的狼豪为长锋羊毫或排笔、刮刀;将三矾九染为色彩的错落套叠;各种材质的综合交融使用,创作作品画面有水墨渲染的效果,还具有西方油画的独特的味道。

现代重彩画将现代西方科学、自然主义、合理的写实主义生动地融进作品表现手法,扬弃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用色种类、方法,在保留吸收传统工笔重彩画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胆借鉴西洋绘画的科学用色原理,强调绘画中要突出对光与色的处理,在颜色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表现方面更突出材质美,追求现代重彩画中的肌理表现,注重画面不同色块之间的整体性。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为中国绘画的理念突破、画路拓展、技法创新寻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路径。比如在空气的表现方式上,现代重彩画直接以不同颜色的浓淡深浅,垫满画面的背景,来表现画面中充满大气的远近空间效果,这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处理方法,现代重彩画的色彩处理,既不同于西方的色彩关系,也不同于东方后期传统的卷轴画随类赋彩的表述。

在教学中由于当代重彩画的变革可以使绘画主体、材料运用和艺术主观意识紧密结合,营造出画面的气氛和意境,从而增强画面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作品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能全面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不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创新与发展的学习进程中,每一个画家和学生都面临着现代重彩画如何创新拓展的问题。高校现代重彩画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都在研究和探索中,远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还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努力探索,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只有学生改变固有的创作思路,开拓思维,重视对现代重彩画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才能实现现代重彩画的丰富性多样性,有力推动高校重彩画创作教学的发展。(责任编辑:帅慧芳)

作者:黄一莉

中国画教学论文 篇3:

浅析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

【摘要】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画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促进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主要对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目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改革策略做了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

引言

中国画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占有很大的分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施,高校中国画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逐渐加大了对中国画教学的研究力度。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既与学校课程设置有关,又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有关,要加强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力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改革来提高高校中国画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是体现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为传承和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众多美术生选择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上。而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这就意味着高校中国画教学应适当做出改革,在西方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的背景下,如何将中国画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成为高校中国画教育思考的难题。

二、目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虽然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中国画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我国中国画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创新,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大,西方美术逐渐传入我国,其绘画理念对我国中国画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中国画的教学方向与中国艺术精神出现了偏离,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不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利于提高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质量,阻碍了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

(一)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基础很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的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今的美术教育以西方美术教学为主,注重对西方美术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教学,导致中国画专业学生作品的透视度和敏感效果更加明显,作品更具西方绘画特点,而缺少了中国画中线条张力的体现,很多学生甚至不会使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对象的空间延伸。另外,当今我国初、中等美术教学课程也逐渐偏向西画,学生从小接受的是西画的思想,掌握的是西画的绘画基础,导致其在步入高校后绘画思想仍然是西画的绘画理念,對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不熟练、对中国画的材料认识不全等。并且因为西画的画法和表达内容基本上不涉及中国画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西画的过程中根本无法了解中国画的画法,导致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过于简单,不能体会中国画的内涵和文化价值,从而导致其中国画作品缺乏生动性和韵味、线条表现没有力度等。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二)中国画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很薄弱

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研究方面,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研究力度不够,设置不合理,导致中国画教学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设置的中国画课程都更加注重绘画技巧的教学,忽视了中国画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中国画课程内容过杂,导致中国画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且与中国画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浅显,与中国画密切相关的古典文学等内容很少出现在课程中,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画的内涵。并且很多高校并不设置中国画选修课,高校学生更是没有机会了解中国画。在我国,中国画专业的理论主要来自于相关教师的研究成果,并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理论,高校内部对中国画的研究氛围不浓,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国画理论研究的发展。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质量除了与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有关外,还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有关,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时因理论知识较为枯燥而不专心学习,过于注重自我创作,使其作品缺乏深刻的内涵,创作思维也过于简单,无法彰显中国画的精髓。

(三)缺乏有效的拓展训练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大多是在室中听老师口头传授知识,而不能动手绘画,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不能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创作中,同时不利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提高高校中国画专业的入学门槛

通过观察我国各个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质量总结出,入学门槛低的高校,其中国画教学质量偏低,入学门槛高的高校,其中国画教学质量偏高,因此,要提高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提高该专业的准入门槛。另外,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艺术形式,代表着我国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以便其更好地理解中国画、传承中国画。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招生时既要考虑招生数量,又要考虑学生的质量,对于采取不正当手段达到入学成绩要求的学生严禁录取,保证学生具有绘画能力与功底,推动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画的学习来说,只有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才能乐于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有保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要跟随教师的步伐,因此,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通过图画、声音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中国画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小活动、小比赛中,利用学生的争胜心里来提高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到中国画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基础教学方式与内容

在学习中国画时,必须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了解人物、景物的不同表现手法,另外,中国画的基础还包括写生和创作等,只有明确了中国画基础教学的内容,才能提高中国画教学的质量。

(四)学习中多形式进行学习训练

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国画教学应当加大拓展训练力度,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常见的拓展训练有带领学生观看画展,让学生观察和体会各个名作的特点所在;也可以将好的中国画作品带到课堂中,通过向学生剖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使学生更清楚如何使用表现技巧;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绘画比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五)师资力量进行合理配置

教师自身应当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高校中国画专业的教师还应当定期进行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教学作为我国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中国画教学应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质量,推动中国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栋.回顾、反思、开拓,中国画教学中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0(2).

[2]韩庆路.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对当今中国画教学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

[3]赵晶.中国画教学中意境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作者:李扬

上一篇:行政法论文下一篇:小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