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统计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教育统计工作质量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关键词:教育;统计;决策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高校各部门教育统计信息和数据的综合汇总,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办学效果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育统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教育统计论文 篇1:

谈高校教育统计对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摘 要:高校教育统计是对高等学校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进行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是认识高等教育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高校教育统计,对掌握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统计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正逐步转型升级,师资队伍成为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核心。高校教育统计可在各方面真实反映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为破解高职院校发展的师资瓶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高校教育统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高校教育统计在高职院校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高校教育统计是高职院校评估的重要方法

高职院校为了加强自身建设,需对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进行自我评估。高校教育统计以真实、可靠、规范的原则统计高职院校办学各种数据,同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对比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各项指标比率,评估学校各项办学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2 高校教育统计是对高职院校师资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高校教育统计已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在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统计综合性强,信息面广,准确性高,真实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其发展规律,是对高职院校师资实行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3 高校教育统计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越来越重视对本校教育资源、教学统计指标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统计指标。而高校教育统计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学校的招生人数、招生生源地、学校在校生人数、学校培养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教师学历构成等的统计,可以全面反映学校的过去、现在方方面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和评判,可以全面掌握学校的师资情况,对改进师资管理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2 高校教育统计对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高校教育统计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对高校教育统计中有关师资队伍的数据进行分析,比照国家有关指标要求,能够全面掌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找到优势和问题,找出办法和措施。

2.1 以高校教育统计促进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中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学校如何确定师资队伍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对高校教育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更新,需要的专任教师数量不断增大。对广东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发现,近5年生师比逐年下降,但还是有不少学校达到了19。而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规定:生师比不得超过18。

高校教育统计对在特定的时期内学校的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人数、兼职教师人数等进行统计汇总,并以此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高职院校根据高校教育统计分析结果,参照国家规定的生师比指标,结合本校的专业课程,查看师生比例是否合理,师资数量是否达到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是根据学校学科专业需求,合理地引进专业建设急需的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专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二是加大对年青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之逐步成为专业带头人,从而达到师资队伍人员结构合理的目的。三是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精简行政机构,对于一批具有专业教师资格的行政人员进行转岗。四是引进社会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高端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方法。五是加大对高学历毕业生招聘,扩充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渠道促使生师比下降,促进师资队伍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和合理。

2.2 以高校教育统计促进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更加合理

按照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定,高职院校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水平,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即“双师型”教师。高校教育统计通过对专任教师学历和“双师型”教师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性评价,参照国家有关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可以查看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做好硕士研究生以上优秀毕业生招录工作,对低学历教师进行再教育学习。二是加大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得以不断成熟、完善。三是鼓励教师进行再教育学习,与教师签订协议,脱产带薪重新走进校园进行为期一年甚至二年的专业学习,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四是加强与企业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使专业建设与企业紧密联系,把专业教师安排到企业进行技能实践培训,掌握行业生产的最新技术和最新需求,实现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2.3 高校教育统计促进师资队伍职务结构更加合理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更新,引进专业人才也随着增加,但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和能力是否适应本校教学发展,这就需要对教师职务结构数据进行分析。高校教育统计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职务进行统计并计算职务结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如果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则可适应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及教学需求;若高职院校对于教学与科研并重,则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应相应加大;若高职院校注重教学,则初、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应相应较大。高职院校通过高校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自身的办学性质和层次,查看职务结构是否合理,做出相应地调整,以免造成人力资源不足和浪费。对广东省高职院校近五年的专任教师职务结构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职务晋升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把教师的职务评定与其专业特点结合,突出其实践能力,调动了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同时引进新设专业的高职务人才,促使职务结构比例越来越合理,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所占比例平均为28%,在学科的分布上也越来越合理,与突出专业性的职业教育特点也逐渐相吻合。

2.4 高校教育统计促进师资队伍更加稳定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民办高职院校显得尤为严峻。高校教育统计通过对专任教师变动情况统计,分析调离教师岗位和人数,查找教师变动的原因,查看是否存在人才流失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广东省高职院校进行统计调查,特别是对民办高职院进行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对照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原因,针对人才流失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5年专业教师人才流失逐年减少。

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在人才流失中发挥作用:一是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及生活环境,使责任和报酬相适应,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有竞争的意识和压力,从而有前进的动力,稳定师资队伍。二是进行薪酬制度改革,提高薪金待遇,适当提高课时费,建立奖罚机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与晋级、评聘、职称评审挂钩,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三是建立知人善任的用才观和不拘一格的选才观,按照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等原则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发展和成长、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高校教育统计以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单位,收集学校学生、教职工等数据,逐级报送、汇总分析,高职院校以高校教育统计数据为参谋,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的办学目的和方向,结合师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构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慧.高校教育统计在人才教育培养评估方面的作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2(3):103.

[2] 吴秀娟.高等教育统计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13-114.

[3] 邓光,杨晓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04(10):28-30.

作者:张杏 赵胡丽

高校教育统计论文 篇2:

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 提供有力决策参考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教育统计工作质量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

关键词:教育;统计;决策

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高校各部门教育统计信息和数据的综合汇总,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办学效果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工作在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宏观管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和理论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受一些客观因素制约,教育统计工作在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些高校的领导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重点主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对这个管理过程的数据提取,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用数据说话”的思想没有真正渗透到管理中,因而对上报的数据不过问、不查看、不监督,只有到学校因为相关指标出现问题被问责时,统计工作才会被想起,从而使得上报数据的准确性缺乏保证。

2.统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①流动性大。目前成立专门统计机构的高校非常少,大多数高校的统计人员均由学校办公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工作原因,学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会经常调换岗位,直接造成了统计队伍的不稳定,例如一所高校在6年内换了4位统计人员。②业务不熟练。绝大多数高校统计人员身兼数职,工作既辛苦又烦琐,兼职统计人员大多不是真正毕业于统计专业,没有经历过统计专业的系统学习,而且参加统计培训的机会也很少,所以业务上不够精通,难以适应统计工作的复杂性,造成统计工作规范化的薄弱,容易出现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彻,数据报送错误等情况。

3.数据的管理及提取手段落后。目前高校的统计工作大多还是手工收集整理为主,由统计人员汇总后录入到计算机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只是集中在数据录入、打印报送这个过程中,很少直接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平台从各部门收集信息,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4.数据的分析及利用不够充分。统计分析可以说是统计工作的灵魂。现在很多高校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准确、及时地把报表报送给上级单位,并不对所报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层次的研究。即便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统计分析报告,也只是出于应付差事,分析报告水平低、质量差,对单位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使统计分析流于形式。

二、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必须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明确一位校领导全面负责学校的统计工作,明确统计主管部门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在统计工作中应负的职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从而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统计队伍;同时要明确统计要求,实行统计原始数据台帐制度、统计报表审核制度、统计资料存档制度、统计资料保密制度等等,充分认识到高校统计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保统计工作的严谨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2.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首先高校最好成立专门的统计机构,搜集整理日常统计信息,并尽可能收集整理外部环境信息,为领导制定规划和决策时提供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信息参考;对于不能成立专门统计机构的高校,要相对固定统计人员。第二,要加大统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高校统计人员整体素质。学校要定期组织统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针对统计报表的编报、软件的使用、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分析的撰写、统计人员的职责等方面组织学习交流,并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同时要对统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确保高校统计的质量。第三,要培养统计人员热爱统计、献身统计的敬业精神,培养他们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培养他们勤奋、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建立好激励机制,将统计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稳定统计队伍打好坚实的基础。

3.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依法统计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手段。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只有依靠法制的手段,才能有力推进。要自上而下地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思想,统计人员要建立好统计台帐,提取原始数据,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等违法行为。对违规违法行为要严惩,为统计工作创造一个实事求是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大统计数据核查力度,上级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高校办学的重要指标所涉及的数据要重点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4.加强统计分析,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统计人员不仅要根据统计数据测算办学指标,更要定期围绕学校办学思想、发展目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揭示数字背后的客观规律,找寻薄弱环节和有利因素;同时要注意搜集相关环境数据,了解其他高校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为领导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5.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动态数据中心。随着学校的发展,教育统计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统计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以往的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了,建立网络数据库中心是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必然。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网这个平台,建立起一个涵盖各部门主要数据的数据中心,方便数据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所涉及的统计数据要及时更新,保证高等教育统计报表(综合)、人事统计报表、科技统计报表、财务统计报表、资产统计报表、实验室信息统计报表、基建统计报表等几大报表所提取的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防止数出多门、数据打架的现象。

总之,做好高校统计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统计工作者应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文.提高高校统计工作成效的思考与措施[J].镇江高专学报,2008,(10):111-113.

[2]宋广新.如何做好高校综合统计工作[J].青海师专学报,2009,(1):95-97.

[3]李冰冰.新时期高校统计工作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技信息,2010,(22):193,196.

[4]何传超.浅议高校教育统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0,(6):113-114.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课题成果,课题组成员:王丹、张萌萌、王文革、杨嵩松

作者:王 丹,张萌萌,王文革,杨嵩松

高校教育统计论文 篇3:

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直接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效果。本文针对当代高校中对教育统计工作认识不足、统计手段的落后、指标体系欠完善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统计;重要性;指标体系;统计手段;队伍建设

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得到社会及广大人民的普遍关注,高校教育统计数据能否如实地反映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必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在高等教育管理中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必不可少

不论任何领导在制定计划、作出决策时均需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学校领导亦如此。而数据的得来全靠认真的统计工作来完成,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更是离不开统计工作。一是因为教育统计信息能成为高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全面反映学校的过去、现在,并能预测学校的发展前景,判断学校的综合实力的发挥。二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依赖于教育统计信息。它可以为学校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是各项工作有计划且协调有序进行的基础。能从数据统计和分析中掌握某方面或某部门的具体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研究对策,扬长避短地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的高等教育,教育统计信息正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和考察,需要掌握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成果、办学条件等情况,以利于与时俱进地制定出有关方针、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差距

1.必须加强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某些高校的领导和统计人员对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着“任务”的观念,认为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单纯地为完成填报表而作统计,缺乏分析、研究,应用形式单一。个别领导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计算、分析可搞可不搞,因而出现虚报、瞒报、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由于对统计工作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有效的指导,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

2.现有的教育统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统计部门的各项数据均靠手工处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很少运用,有的只利用计算机进行报表处理,工作效率高不起来。并且由于现行统计报表填报的范围广、内容多、对应关系复杂,所以综合汇总部门处理报表时工作量大。如何提高效率、共享统计信息,让具参考价值的统计资料成为新信息、活信息,这样才能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事实上高校教育统计的应用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其教育统计数据不仅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必要,而且对各高校自身的决策,对人才培养水平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等都很必要。经过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和详细分析,最佳决策才能顺利通过。

3.现有的教育统计报表的指标体系不完善

在现有的教育统计中,统计报表的指标体系并不完善。如以原有的“生均建筑面积” “生均教学设备值” “高职称师资比”等硬件标准来决定高校招生数和办学资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剧增、办学资源短缺、办学条件欠缺等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逐步解决。

4.教育统计队伍缺乏专业性、稳定性

现有高校中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普遍是属于兼职,非本专业出身,有的对统计知识知之甚少,也缺乏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的培训;上级统计部门指导少、联系有限,对教育统计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形势了解不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虽然都能够及时完成报表,上报数据,但他们一方面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很好地掌握统计工作的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对统计的专业知识、统计功能、作用等了解甚少;同时也不熟悉具体的教学管理理论、业务知识及情况,难以将统计知识与现代教育管理现状灵活地、科学地结合运用。此外,兼职性的统计人员的更换比较频繁,这样就会使统计口径、统计数据不能得到一致性、延续性。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是连续性的工作,它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具有从事统计工作的资格证书,而且要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三、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1.提高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统计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统计法》已赋予统计工作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高校各级领导与相关统计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统计工作数据利用好。领导在制定政策、研究问题、做出重大部署时,要认真听取统计部门或统计人员的建议;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宣传和执行《统计法》,切实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2.完善、健全教育统计指标体系

要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建立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才能完成,才能发现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教育统计立足市场、立足社会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健全是如出一辙的,它能真实地、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3.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统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统计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各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领导要支持教育统计工作,选派业务熟练、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对弄虚作假或迟报、错报统计报表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使用、政策理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使之具备较强的分析数据和综合判断能力。其次,还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统计工作对国家、对学校的教育统计工作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提高人员素质,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甘于奉献。

4.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法》明确规定,要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统计资料,并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统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数据质量,也是实现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才能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信息虚假,数据不准确,将错误地判断形势,危害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针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和和填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核查,让统计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全面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学校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全面的报送。

5.教育统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快

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统计工作的效率改善统计手段、实现统计手段现代化成为必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教育统计的及时统计,为决策部门提供能够各类数据,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通过互联网完成报送相关报表,减轻统计人员的体力劳动时间,提高数据采集、汇总、共享的速度,使统计人员把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汇总数据转移到分析、研究、预测上来。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大步改革的今天,形势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统计也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为使教育统计这一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发挥更大的管理工具和科学方法的作用,只有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好统计工作,让我们朝着实现教育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工作服务社会化而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的意见[Z].教计〔1996〕63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戴世英.教育统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 韩丽萍,张敏.浅谈高校统计工作管理弊端和对策[J].辽宁经济统计,2005(7).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李 元

上一篇:中西哲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政治哲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