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20

x【摘要】: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分析,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合理的利用教育统计学对学生成绩作科学的分析,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1:

加强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育的路径分析

摘 要 统计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统计学课程教育结果不理想的现状,从多角度分析加强统计学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统计学 教育 路径

Path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Statistics Education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Universities

LI Chun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Key words statistics; education; path

统计学是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一门学科,①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研究内容的数据特性和经管类专业研究领域借助数据研究认识特征和规律的学术倾向性,使统计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学习好统计学知识成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目前,尽管绝大多数高校专业都把统计学课程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但其受重视程度还较低。同时,受课程研究内容的制约,较多学生因数学基础差等各种原因并不重视课程学习,总体上讲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高校统计学课程教育中仅把统计学视为一门课程,为教学而教育,没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建构统计学教育的有效长期路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

1 教学安排上,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

应把统计学教育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教学安排上保证把与统计学研究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课程都纳入进行,才能确保学生有机会接触系统的统计知识,从而使其对统计学课程知识有连贯而深入的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设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主干课程的一系列课程,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统计学课程体系图

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障统计学这一核心专业课程的恰当设置,要注意学期和学时问题。学期上,应安排在前期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之后、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等之前。学时方面,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学习、理解和体会统计知识。其次,要充分加强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学校或专业应把计量经济学、调查与分析等课程安排进专业必修课,即便是将这些课程放至选修课,只要相应导师进行学生选课前的适当引导,就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接触到这些课程,使其统计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入。还可以考虑增设统计软件应用课程,通过SPSS、Eviews、SAS等软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高校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

2 教学内容上,进行实用性改革

由于统计学课程体系中各课程间关联性较强,应注意各课程内容的安排。首先,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应体现出差异。目前,部分高校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把数理统计部分作为教学重点,详细介绍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这使得后续的统计学课程内容安排上比较困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数学类基本课程,应着重对概率知识进行讲解,统计部分做铺垫性的说明,即不需涉及更深入的方差分析等方法,达到数学知识普及的目标。统计学则应侧重对各类统计方法原理的详细讲解,达到掌握和运用统计方法的目标。计量经济学则是数据研究方法上的进一步升华,旨在利用计量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做出深刻认识。其次,教学内容上应体现适用性。在进行传统统计学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增加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更加体会统计的有用性,并让其具备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能力。即便由于课时原因不能增加,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做进一步延伸,使学生明确提前自学的方向。

3 教学方法上,体现多元化特点

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统计学教育中适用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习成绩、改善班内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②在统计学教学中,教师先进行统计方法讲授,然后规定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再采用口头或书面报告形式进行小组意见反馈,教师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对小组成绩进行评价,从而体现教、学、评的较好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来达到认识和理解有关理论知识目的的教学方法。基于该方法的统计数据搜集的教学总体思路是以不同的调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分组完成统计数据的实际调查工作。具体由调查小组划分、调查方案设计及修订、调查实践、调查总结等四个基本环节构成,使用好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验调查的完整过程、督促学生掌握抽样技术统计理论、增强学生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设计能力,并在实际调查中提升其组织、管理、沟通等各种能力。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在大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并将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作为中介、作为过程、作为结果而进行的教学。③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推断统计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即按照教师授课要求,让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略微枯燥的重复内容,让学生学习被动变主动,又可以通过学生讲解程序,让教师迅速发现学生对统计知识理解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并加以指导,最终起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也是统计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实现统计方法的提出、统计原理、统计过程和结果解释讲解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涉及列联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内容讲解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案例的引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同时,案例的展开能够适时地提出相关的统计思想,让学生不会对新统计方法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改变枯燥的统计学传统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班级背景进行调整,避免千篇一律。

4 教学辅助上,建设课外辅助体系

统计学教学课外辅助体系主要是在课程学习之外通过各种形式提醒、督促并促进高校经管类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结合高校实际,该体系主要包括五类途径。第一类是学习类。即在课余成立统计学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学生统计学学习的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学生疑问。根据学生兴趣成立诸如“统计兴趣小组”的活动小组,通过具体实验项目的开展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实际研究,增强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理论学习查缺补漏,互相促进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第二类是竞赛类。通过竞赛进行统计学再学习和再教育。校内可以举行统计学专业知识竞赛。校外则结合目前已经开展的全国性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等,积极组队参加,通过荣誉来促进统计学教育。第三类是培训类。可以考虑进行统计软件培训,在软件学习中巩固统计学教学成果。第四类是考证类。介绍和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社会认证考试。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调查分析师考试等。一方面通过证书考试促进统计学教学效果提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第五类是应用类途径。即在统计学教学中或教学后提供学生实践平台,使其能够真正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中体会统计学教育的重要性。如在教师面向本科生开放其科研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适合的科研项目,做基础性数据搜集和分析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也可以考虑毕业论文阶段的侧重引导。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期,适当地在论文选题、资料搜集、实地调查、论文写作等阶段加强学生统计学知识的有意识应用。

总之,通过多路径实施,可以更好地组织统计学课程教学。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学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建设将是学界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之一。

注释

①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② 俞嘉,吴英山.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宁夏教育科研,2008(1):28-30.

③ 孟庆男.论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现代教育科学,2010(4):160-163.

作者:李春波

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2:

教育统计学在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x【摘要】: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分析,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合理的利用教育统计学对学生成绩作科学的分析,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统计学; 成绩分析; 应用

中国分类号:c8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利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对学生考试成绩作科学的分析,更好地對学生各方面作综合性的评价。

下面从教育统计学内容中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算术平均数(平均数)(符号为 )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平均数、均数或均值。

利用平均数求出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可以了解各组(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是否一样。

二、全距(也叫极差)(符号为R)

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

性别与生物成绩存在相关

教育统计学对学生成绩分析的应用还有很多,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去合理的应用,更好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孝玲. 教育统计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书香

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协同教育对社区脑梗死患者知-信-行影响的研究统计学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协同教育对社区脑梗死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知-信-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相关信念以及相关行为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协同教育模式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有效。

[关键词] 协同教育; 脑梗死; 知-信-行; 统计学

课题组成员自2005年6月开始对我院三个社康服务中心30岁以上人群,筛选出50名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意识清楚、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协同教育模式对50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评价协同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对5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有关脑梗死“知-信-行”(知识、信念、行为)的重复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對象

本组研究对象为深圳流花医院三个社康中心5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男性28例,占56%;女性22例,占44%。年龄39~88岁,平均年龄为66.14岁。50例患者均意识清楚、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

1.2 方法

1.2.1 调查表 参考有关资料[1,2]制定(保健服务询问表)用于测量脑梗死患者有关脑梗死知-信-行的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吸烟、饮酒、脑梗死、预防保健措施、体育锻炼和饮食的有关知识、态度、行为等内容。调查量表信度为0.91,效度良好[3]。

1.2.2 方法 由培训通过的课题组专业护士,对入选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全部操作在计算机上处理完成。对调查量表内容进行分值计算,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知识的变化(表1)

2.2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信念的变化(表2)

2.3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脑梗死相关行为比较(表3)

3 讨论

因为本课题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对脑梗死知识、信念、行为影响的自身对照,患者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

5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在对脑梗死相关知识“烟酒知识、脑梗死基础知识、饮食知识”三大方面的认知均有明显改善。这些方面回答正确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50例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在赞同“吸烟是坏习惯、儿童不宜吸烟、公共场所应禁烟”及吸烟者“打算戒烟”几方面认同率较干预前大大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患者对“大量饮酒不利健康”与“饮食与健康有关”这两方面,基本上宣教一次后认同率就有明显提高,在基线调查与干预后的中期调查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期调查和终期调查经统计学分析,“大量饮酒不利健康”两组数据完全相同,不作统计学处理,说明患者对这个观点高度认同;“饮食与健康有关”中期调查和终期调查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患者对这个观点不用重复健康宣教,认同率就有明显提高(表2)。

吸烟、饮酒情况:基线调查50名患者自述吸烟和饮酒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44%,健康宣教后中期调查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为18%和36%,终期调查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为12%和22%,健康干预前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6%和22%。健康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定期血压、血糖、血脂测量及预防措施:研究对象在健康干预后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频率有明显改善;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体育锻炼:健康干预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明显减少,而每周参加1次的明显增加。一般除脑梗死后遗症(瘫痪或偏瘫)患者没办法参加体育锻炼外,其他一般在做一次健康干预后均能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基线调查与中期调查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中期调查与终期调查两组数据基本相同,统计学处理P = 1.000,无统计学意义(表3)。

饮食行为:健康干预后饮食行为有明显改善,显著增加了每周食用蔬菜的平均天数,降低了咸食物和含油含脂肪高食物的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刘玉莹. 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4-173.

[2] 毕丽云. 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27-129.

[3] 钟小珍,江祥生,付春兰,等. 深圳市社区脑梗死患者知-信-行的基线调查[J]. 护理学报,2006,13(11):55-57.

(收稿日期:2009-06-09)

作者:江祥生 钟小珍 刘玲燕 付春兰

上一篇:农村幼儿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统计学思想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