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企业广义信用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伴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模式和新业务,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业务的不足,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应商企业广义信用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供应商企业广义信用分析论文 篇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支撑我国GDP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维系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文章以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为基础,对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详尽分析,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并以浙江洁丽雅集团为例,以期为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有益参考,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竞争实力

内部控制常用来使企业实现盈利目标、达成自身使命并减小这一过程中的风险,它得以使管理层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外部竞争环境、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与偏好。

广义上,内部控制被定义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实体的领导者、管理者及其他人员影响。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由此掀起了国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假设的浪潮。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努力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就国外而言,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对与内部控制有关的问题,与内部控制相关的研究逐渐深入发展并逐步推广。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主要对内部控制的含义、范围的相关方面及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理论基础

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学术机构各有不同的观点。其中,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当局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这一框架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观点。美国的COSO内部控制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的的说明使用最广泛,COSO认为相较于结果而言,内部控制更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受到公司内部董事长、总经理等管理中上层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各层级员工的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靠内部控制来保证,同时内部控制也确保企业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逾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日益增多,内部控制范围因此不断扩展。首先,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企业组织形式由业主所有制向股份制转变,为了监督经营者,防止出现防弊差错现象和受托责任履行不到位情况,内部牵制应运而生,这种内控方式表现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仅限于财务方面。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大多数企业开始加强监测工作并控制生产经营过程,因此,内部控制的范围延伸到企业其他部门,之后随着业务扩大发展,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渐渐被归入内部控制范畴。

相较于国外而言,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吸收了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得到了实务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在各界的努力下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和法律资料。

在关于内部控制模式建立方面,吴水澎(2000)认为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COSO的报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层面: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改善风险评估活动、加强控制活动、加快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等。方红星(2002)从内部控制的产生发展入手,探寻内部控制和审计两者间的性质和功能。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不被重视,管理层内控意识薄弱。受文化教育程度、个人眼界及工作经历所限,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只需凭个人控制和直接观察就足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并不需要通过复杂的管理技术来监管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即使企业内部已经制定出内控制度,它们也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只设一人保管银行印鉴和支票,认为这是提高办事效率、信任员工的表现;库存材料的拿取不走相应的程序,甚至事后再补。企业管理长期处于一言堂之下,事关企业的大小事务由管理者做主,不存在外部对管理权的竞争现象,管理者缺乏学习现代管理知识的动力。

此外,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不规范。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中,相对于横向间关系的协调、监督,企业重视上下级间的管理控制,即纵向的权力义务关系,这使各部门间监督能力弱,信息沟通差。组织架构是企业的运营基础,若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规划,盲目依据个人经验对组织架构进行变更和重组,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资产的损失。

(二)内控的执行及监督不力

内控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及会计控制,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主要是指会计控制。财务、审计部门承担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责,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在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

第一,财会人员处理业务的专业水平不够,内控意识薄弱。财会人员忽视对新颁布法规及新业务知识的学习,有些账务处理违反新法规要求。例如在很多中小企业内,并没有专人保管会计档案,出纳可以随意取得以前年度会计资料,会计工作的可靠性受到了威胁。所有者的意愿决定了企业各项事务的账务处理,以所有者意志为准。因此会计基础工作不严谨,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受怀疑。

第二,关注审计监督,轻视审计预防。内部审计设立的目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重点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放错防弊的职能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事后监督的多,事前、事中监督少。

(三)内部控制与经营战略不协调

经营战略影响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目标,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要依靠内部控制在制度和组织层面提供保障。在具体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落后于企业发展水平,内部控制制度的各种规章流程并没有深入落实。

战略没有细化到对所有员工的具体要求,仅凭战略一味地扩大组织架构会产生架构的重叠、岗位设置的重复。企业没有对员工的在岗培训投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把经营战略计划落实到每个员工,由此会出现员工的思维及工作程序仍按旧模式,跟不上新的经营战略,人与制度不相协调现象。

三、案例分析

本部分,笔者将以浙江洁丽雅有限公司为例,借鉴实例来具体分析中小企业如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期能从具体的案例中得到启发。

(一)洁丽雅公司简介

浙江洁丽雅集团创始于1986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物流、生产、营销、信息化于一体的集团。集团下辖9大职能中心,5大事业部,下属16家独立法人企业,拥有浙江、湖北、新疆3大生产研发基地,员工6500多名。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洁丽雅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纺纱、染整、纺织、营销、物流于一体,以毛巾等家纺产品为核心,袜子、家居用品等众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

(二)洁丽雅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1.企业层面内部控制的问题。(1)内部机构缺位。企业内部要确保内部控制够被切实执行以及内部控制能够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要有一个统筹协调的机构,如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搜集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反馈的内控存在的缺陷信息,协调各部门出于部门利益出发作出的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率提高的行为。(2)预算管理不到位。公司的生产预算、财务预算等预算目标、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做得相对较好,但从整体看,预算分析和考评制度仍需加强,这两方面的弱势不利于公司管理方式的完善以及绩效水平的提高。(3)业绩考核有待改进。对分公司业绩的考核主要侧重于销售指标,没有总公司综合考虑成本费用的指标以及利润指标。

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问题。(1)费用审核和控制方面。 公司内业务部门众多,个业务部门的审批权的界定含糊,没有明确审批标准,繁琐且缺乏灵活性的审批流程降低了预算执行力度和业绩考核工作的有效实施。(2)应收账款管理环节。销售人员缺乏客户信用分析,及销售折扣和折让效果考评力度不够,主要问题为营销渠道上缺乏财务的可行性分析,没有建立完善的事前分析、事中监控和事后考评制度。(3)采购和应付账款管理环节。主要问题是由于特殊面料来源的单一性,部分情况下没有比价、选择供应商的环节。(4)存货与应付账款环节。企业没有规范原材料的领用、退回工作,工作人员草草盘点存货,且对差异的原因没有进行分析,存货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等未作适当及时处理。

3.洁丽雅改进内部控制的经验。第一,采购业务管理上,洁丽雅已定期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合同履行情况派专人进行评估和系统分析,在评估监管过程中按照内控流程图和关键点分析采购过程,及时发现薄弱点,根据具体出现的情况不断优化采购流程。同时,将业绩考核体系扩大化,使其具体包括原料需求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储备管理,不断防范采购风险,保证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采购效能。第二,销售业务管理上,洁丽雅系统分析现行业务流程,以关键点控制为评判准则,寻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改;同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实现生产、资产、资金等方面管理的衔接,建立风险最小化原则、成本效益最优化原则,落实销售管理控制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第三,存货管理上,公司按照资产管理制度严管各项资产。对存货的分类和堆放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周转材料;对存货流程的管理贯穿从进到出各个环节。第四,费用业务管理上,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资金的授权与批准事关企业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将资金适时监控与资金预算管理相结合,及时准确反映资金运行状况和风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资金管理的及时性。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内控管理。

四、我国中小企业改进内部控制的方法途径

(一)加强引导和支持

从国内外的经验看,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既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又需要比较专业的人才,这恰恰是中小企业欠缺的。由于对内部控制了解不够又无法看到直接的利益,它们不愿意花太多的财力和物力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又缺乏比较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很多企业为了应付外部监管要求,花很少一点钱聘请一些咨询公司草拟一些制度便草草了事,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而企业又得不到任何益处,进一步导致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对内部控制的误解。因此,相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说,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进行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可以考虑采用管理技术改造补助的形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风险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为家族经营,企业的经营者经过多年商场上的锤炼,具有个人对营销战略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直觉,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专业素质不高,经营者过分信赖市场经验,不熟悉现代科学管理和制度管理,固步自封。由于缺乏上层管理者有效的推动力量,企业一方面没有内在的动力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另一方面讲,企业也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对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应当积极自主参加培训,提高个人素质与专业修养,增强市场风险意识,这些行为有利于内化为企业内控建设的需求并推动内控制度的发展。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

中小企业要由目前的家长式管理、人治式管理逐步转向科学管理,尤其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建立一整套系统的企业管理体制,使中小企业真正走出家族式的路径依赖,实现科学管理。

(四)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

企业要建立清楚整体化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事关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不仅包括企业使命、愿景等总体上的大框架,还包括细化的企业目标,如:企业经营目标、经营的合规性,在这两大部分中,战略目标要与企业经营及合规相协调。在协调的基础上,企业经营者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要保持清楚的认识,懂得识别并评估经营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从内部控制的意义上来说,对企业的要求便是建立有效的目标机制,确保战略、经营、合规等众多目标体系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2] 程彬.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国经贸,2011(6)

[3] 楼炯铭.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办法研究.管理学家,2013(19)

[4] 傅正,黄文君.两化深度融合的“嘉兴样本”.信息化建设,2013(3)

(作者单位:浙江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责编:贾伟)

作者:廖晓静

供应商企业广义信用分析论文 篇2:

互联网金融浅析

【摘要】伴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模式和新业务,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业务的不足,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多家P2P平台的倒闭,余额宝、现金支付宝、微信理财红包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该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如何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浅析,期望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模式 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众筹创富通宝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放心保)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模式。下面重点对其中几种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

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该模式拥有金融、信息双重基因,很可能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问题的核心。主要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执行的还是支付功能,未来可能基于沉淀资金做理财业务、基于用户的消费数据做信用分析、营销分析等,将成为未来颠覆传统金融行业的核心平台。与在传统支付领域时只需搞定银行的情形已经不可能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由于运营商的介入,第三方支付必须要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建立起紧密联系,才有可能把握技术发展脉络,从而整合支付资源,取得先发优势。要想做到这一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基础、公关实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预计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以及两极分化,一部分好的企业会从某些具体的细分领域入手,抢占更多的地盘和空间,知名度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被人熟知;而一些没有明显特色、战略定位不清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从规模上、品牌上越来越不被人熟悉,最终走向衰亡。

(二)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

通过P2P网络融资平台,借款人直接发布借款信息,出借人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后,可以直接与借款人签署借贷合同,提供小额贷款,并能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获得投资回报。所谓P2P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小额借款需求的人,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人。拆成两半就是一个理财平台加上一个小额贷款平台。代表企业: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 P2P公司,国内的人人贷、拍拍贷、红岭创投等。

小微贷款因其成本过高让银行敬而远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服务方式为高效满足庞大普通个体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可能。这些普通个体往往能贡献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由他们组成的集群所创造的财富将是一笔巨大的宝藏,互联网和数据就是关键的“寻宝图”。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机制,P2P公司处于无准入门槛、行业标准、主管机构的三无状态,不得不把自身的商业模式做“重”,不仅要提供像国外的P2P公司般的服务,还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去获得客户的信用评级,实际上做了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事情,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不利,如果我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那么P2P会呈现更加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众筹融资模式

所谓众筹平台,是指创意人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其他支持,再将创意实施结果反馈给出资人的平台。网站为网友提供发起筹资创意,整理出资人信息,公开创意实施结果的平台,以与筹资人分成为主要赢利模式。代表企业:国外最早和最知名的平台是kickstarter,国内有点名时间、众筹网、淘梦网等。

众筹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融资方通过众筹融资的平台发布自己的创意、项目或企业信息,互联网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用金钱投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的股东。对创意的提出者或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创业成本更低,众筹融资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

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还跟众筹融资的方式有冲突,如果作为公募,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不得向非特定人群募资,不得承诺回报,如果是私募基金还要至少100万以上的起点。因此,众筹模式在我国面临很大的法律障碍,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找机会,逐渐演变,最后往往成为产品打广告或者新产品试用的平台。

(四)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打造类似去哪儿这样的金融产品垂直搜索引擎的方式,把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和有放款需要的中小银行和小贷机构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对接;然后通过广告费或者交易佣金的方式获得收入。代表企业:国外的Bankrate(银率网),国内的融360、好贷网、金融界理财等。

这种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风险,主要原因是资金流不经过中介平台。简单而言,这些金融垂直搜索,其实就是给银行带客户的一个市场外包渠道,赚的主要是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市场费。由于很多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提供新型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往往是互联网行业出身,对金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做的事情还停留在用户体验等表面的层面,没触及金融较深层面的内容。未来客户的需求会越来越专业化,这些企业如何抓住这些更深层次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下工夫。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联网及其相关软件技术替代了;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被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普惠性,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向传统金融提出了挑战。中国的金融结构具有银行主导的特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银行业面临着金融体系资本性脱媒和互联网技术性脱媒的双重冲击。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中国金融体制深层次的制度弊端。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金融要素价格没有市场化;信用体系不健全,尤其缺乏市场信用;资金供给和配置机制银行独大;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无法有效满足,资金可得性差;稳健型、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工具非常少,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更是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银行等机构乱收费和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中国银行业对低净值的长尾客户所提供的细分服务缺失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空间,“余额宝”类产品的爆发就是集中体现。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是对既有金融模式的一种改变,但其本质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将是竞合的生态,竞争必然存在,但同样存在着合作的基础。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建设的深化、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预计中国互联网金融更多回归至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上,更多回归于对传统金融服务的补充上,更多是对现有信用体系的弥补上。

参考文献

[1]郑联盛,刘亮,徐建军.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模式与风险[j]金融市场研究,2014.

[2]赵志超.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探讨.中国电子银行网.

[3]互联网金融十大生意模式[J].经理人,2013.

作者:李建超

供应商企业广义信用分析论文 篇3:

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研究

摘要:国有企业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的执政基础和物质保障,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可通过并购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關键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并购重组

2020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三年行动方案”)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冲锋号。“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正在加快。作为企业资源配置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国企并购重组在当前国企改革背景下将提速落地、迎来新高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随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也在全面提升。并购重组已成为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有效途径,更是影响行业和市场的重要因素,是真正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国的并购重组形式也在变化,现已演变为海外、国外和国内资本,以及国内和国外国有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多边运营,以及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模式。因此,社会各部门,包括政治、商业、金融、学术界,都非常重视并购。但是,这一过程仍然需要科学并购,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意味着决策行为本身是科学的。这样,应用科学理论的行动是正确的,可以获得最佳结果。

一、并购重组的含义

并购和重组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企业战略。两者互相作用互相扶持,在一些活动中,两者常被经常提起。一些学者认为,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知识,但在某些方面,这两者缺一不可,广义上的重组基本上包括资产重组和收购。并购和重组通常涉及经济活动,因此将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合理的。

1、并购的含义

合并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术语,通常是并购。我国学者对并购的定义存在不同看法。收购和合并有些人认为这是合并的另一种说法,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吸收或中国公司法定义的新合并。上述差异主要对收购和合并的理解有关。

并购的本质在公司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基于公司产权制度安排的权利转移行为。并购活动一般是在固定的企业制度和财产权利制度条件下进行的,主要涉及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2、重组的含义

重组是执行或控制公司业务的计划。重组的主要内容:购买或出售公司资产和负债;调整部分业务和经营范围;减资、分立和合并股份并更名等。

资产重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购买、出售资产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的计划实施行为,上市公司可通过资产收购、受赠、出售、租赁、托管及负债重组等多种渠道进行自产重组。资产重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过对狭义与广义的划分,资产重组又可分为内部和外部重组,但这仅仅实在广义的内容中进行的细分。

内部重组旨是在对内部的资产进行划分合并,内部重组的宗旨是在利益最大化,让所有者减少亏损等情况。在内部的重组活动中,与其他公司没有法律权利和义务。而且这只是对资产进行的重组,产权还是与之前相同。所以,外部重组是重组公司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使资产的效益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资产重组形式的不动产是不同法律代理人之间的财产所有权转移。因此,法律规定的资产转让形式实质上是出售财产。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优劣势分析

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主要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执政基础和物质保障。近年来,虽然国有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体制不完善、机制失灵、管理失灵等,尤为关键的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竞争。

国有企业改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化和发展为基础的,其最终效果不仅应该体现在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上,还应能够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除注重加强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外,更要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通过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和战略性组合,对内密切关注“僵尸”公司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对外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引领作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1、并购的利弊分析

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产业战略地位;获取制造材料和劳动力优势,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实施品牌集合管理战略,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知名度,实现公司先进的生产和其他公司的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自身金融经济发展,促进该领域产业的良好有序发展,通过整合新产业和同一企业资源,实现了其他各类企业独特优势资源和多元化投资风险的多元化战略,消除行业内的不良声誉,收购其他公司的资产。

缺点:后续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使得市场价值难于控制,例如垄断行业的形成,以及由于对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而对市场价值的控制。例如,原材料、产品和员工工资,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国攻击目标,导致国内经济崩溃。这也是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泡沫的原因。

2、重组的利弊分析

优势:增加资本利润,降低不良资产,避免贸易竞争。减少关联交易。上市资产不适合注入资产。提高行业集中度。完善行业管理结构,重新分配资源。发展新产业。

劣势:国有企业重组可能导致大规模重组,严重影响社会人员配置和社会保障。由于各级权力的腐败,企业改革项目中的资产可能会被低价出售或不公平地出售,造成私人或国家资产的不公平损失。在重组过程中,由于人员流失、员工忠诚度降低、不当财产损失和重组技术操作不当,存在业务风险。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显示出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优势。从全球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管理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占领世界市场的主要手段。因此,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大型企业、公司和集团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更多发言权。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看,是一大批人在推动建设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从经济体制来看,中国政府现在可以带头推动国有企业和企业的战略收购,并为一些大型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然而,从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结构、产权结构和体制机制来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核心竞争力弱,主营业务不显著,辅助产业负担重,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等。由于投资重叠,一些公司难以应对资源、过度竞争、业务协调和内部竞争。产权结构单一,政府与私营企业没有区别,私有财产的非国有公司在国有企业中占很大比例。从世界竞争力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国际竞争力整体偏弱。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它在销售、创新能力、核技术储备、资产规模、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从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入手。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来实现。因此,基于国家战略意图和企业发展意图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应运而生,这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兼具企業盈利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1、基于国家战略意图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

在社会责任层面,国有企业多以半被动并购重组模式来执行国家的战略意图。半被动并购重组意指是否具有发起并购重组的独立权利或提议,如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布局战略目标,并以完成国家政治性任务、贯彻国家战略意图为主要目标,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次要目标。

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党中央和国家立法机关进一步实施战略性并购,首先就是将国有企业的战线拉短、减少,将国有企业的数量削减,国有企业以重要产业为主,更加精化,这样才能将国有企业的战斗力集中起来,促进经济向好发展。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等“主管机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特定领域的产业,但“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制定来指导直接国家地位或间接诱导国有企业。通过并购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基于企业发展意图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

在企业发展层面,国有企业多以主动并购重组模式来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主动并购重组意指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发起并购重组的独立权利,如以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的同时,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可通过资源整合、抢占市场,可通过品牌战略、获取超额利润,可通过改善经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可通过跨界重组、实现多元化发展并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进程日趋加快,尤其是在近年来更是不断提速落地。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案例也越来越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基于国家战略意图的案例,一般都是从国家和企业的双重视角出发,因此案例更具有典型性。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优劣势、动因和成分分析如下。

1、典型案例概况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远海运)于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中远海运完善的全球化服务筑就了网络服务优势与品牌优势,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公司)于1961年4月27日在北京成立,历经五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航运、码头和修理船为主的跨国集团,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综合运营公司,在国际运营、物流码头、修船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海公司)于1997年7月1日在上海成立,中海公司主要从事航运业务,并发展了集运输、客运、货运、货运代理、工业、国际贸易和投资等专业公司,香港H股和上海A股分别在2004年和2007年获得成功。

2、典型案例优劣势分析

案例公司并购重组的优势在于产业结构和供应链协同性高。两家央企并购重组后,将成为全球运力规模最大的综合航运公司,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航运+金融”模式实现战略转型,优化业务布局,增强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能力。

案例公司并购重组的劣势在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大。两家央企体量均较大,本次系列重组方案共涉及4家上市公司、资产交易74项、交易金额600亿元人民币,堪称当时国内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央企重组案例之一,因此并购重组工作量巨大、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使得面对改革重组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骤增。

3、典型案例动因分析

在重组之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在规模和业绩上都领先于国内航运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离不开与世界贸易有关的航运贸易。在2011年和2012年,引领国内航运市场的中海公司连续两年遭受巨额亏损,被业界称为“亏损之王”。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衡量国际航运市场的BDI指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峰值后继续下跌,并在2012年初降至647点。2016年,全球航运市场继续疲软,航运公司很难获得利润。由于供需紧张和竞争激烈,运输业难以管理。

(1)深化改革,融入国家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国有资本经营,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特别是,它必须成为衡量国家企业改革成功与发展的标准,以确保国家资本的价值和价值,刺激国民经济活力,扩大国家资本的功能。中远控股是中国航运工业的主要中央公司,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先驱。

作为中国的运输公司之一,中远凭借其行业优势和更广泛的全球影响力,可以积极实施“一条路线”的提议和安排。通过此次重组,实现了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贸易和运输的重要通道。目前,全球已建成1500多条线路,116条以上线路。为实现国际战略合作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互联网+销售网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全面降低物流成本。基于“互联网+运营”的行业模式,在国际运输市场上形成了竞争格局。

(2)产业集群建设与企业结构优化

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导致了在中部和远东香港建立了一个具有相关产业要素的工业集团,并增加了创造综合效率的能力。客户的需求不仅满足于产品供应链的某些部分,还满足于能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需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通过强有力的统一构建了商业产业链。

(3)提高专业服务质量,打造领先航运公司

随着运输市场范围和程度的增加,中远海控必须放弃整个商业链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思维,变得强大。特别是,在运输业的寒冬过后,必须通过重组,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模块,避免受到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反周期能力,中远海控必须重建业务模块,并朝着更加专业和规范的方向发展,通过全球网络资源、信息和数字化手段的全面整合和利用,打造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为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企业价值创造水平。

4、典型案例成果分析

2015年8月开始,中远公司和中海公司启动重组,并对两大央企进行了重新定位、合并归集业务;2016年2月18日,中远海运宣告成立,采用新设集团公司方式完成重组。重组后,中远海运总资产达到6100亿元。中远集装箱运输和散货租赁业务是中远运输业务的核心。中远海运通过收购中海集控,成为码头业务全球运营的专业平台。重组后的中远海运有四个“世界第一”,拥有3352万载重吨、120艘油轮能力和300万载重吨普通货物特殊能力。此外,新集团在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租赁规模,全球船舶燃料销售方面均居世界第一位。集装箱船队排名第四,海洋工程设备和船舶代理业务的订单规模是世界第一。

在重组后的数年时间里,中远海运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系列投资及并购,同步推进集团内部业务的同类合并,完成了二十余项重大重组、90%的同质化业务整合,全面提质升级参与全球竞争。在2020~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紧抓航运市场再次出现繁荣的貨运需求,全面抢占了全球市场并大幅提高了盈利水平,并成长为全球航运物流市场的有力主导者。

通过对中远海运案例的分析,公司重组后各项财务绩效指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公司总资产由6100亿元增至8800亿元,且已连续5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2022年中远海运经营船队综合运力11217万载重吨/1384艘,排名世界第一。作为世界第一的航运公司,中远海运为股东创造新价值的能力,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性航运公司。

结语:为实现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可通过并购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的执政基础和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雪明.国企并购中小企业财务尽职调查的风险与对策[J].今日财富,2022(03):106-108.

[2]谢家清.国企并购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2(01):131-133.

[3]王子源.国企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8):156-157.

[4]罗云花.国企并购重组后的风险识别与财务整合分析[J].中国产经,2021(12):60-61.

[5]李新刚.关于加强并购重组支持国企改革力度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80-81.

作者简介

刘占华(1986-),男,辽宁朝阳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是企业并购重组;

宋远飞(1988-),女,河南濮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企业信用分析。

作者:刘占华 宋远飞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