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创新条件论文

2022-04-16

摘要:将BIM信息技术应用看作建筑类高等学校的一种教育创新行为,从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吸收能力四个层面,总结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关键诱导因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教育创新条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教育创新条件论文 篇1: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作者简介]

韦文广(1967-),男,壮族,广西东兰人,河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文章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式、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91.5%。互联网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的未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不断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又紧迫的课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即是指基于网络条件下,充分运用一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各种有利的条件,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机制、队伍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或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社会正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即社会的网络化趋势和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的传播与获取自然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数字化生存”将是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社会的发展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其发展与网络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网络的洗礼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知识人”的素质构成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导向功能在网络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人”的道德素质如果滑坡,必然导致自身发展受阻,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无法低估的,像网络“黑客”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普通犯罪所不能相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能满足网络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这种新变化,有效提高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网络化,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竟还处在成长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尽管有92%的高校已建成校园网,但并没有完全建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同时在人力资源、硬件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发展也不平衡。有的高校学生宿舍还未接入校园网,很多学生的上网场所主要集中在电子阅览室、网吧等,学生点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仍然是一种自发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仅仅停留在提供思想理论资料、新闻报道等平面信息上,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不仅内容单薄、信息量小,而且信息陈旧,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主动为教师和学生服务,重点解决师生的疑惑,理应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意识落后,教育的方法缺乏艺术性和互动性

在网络条件下,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在交流和讨论中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图像、声音、文字、论坛等方式,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互动性的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然而,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上仍是沿袭传统的面对面或单向性正面灌输的模式。深受广大学生青睐的娱乐性教育和生动活泼的网上互动等方式,都未能很好地运用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或网页缺乏较强的吸引力,访问量较低。同时没有建立起一套较系统的适合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机制,创新不足,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处在低水平的运作平台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强大功效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警觉性和敏锐性。面对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规律认识不足,对网络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足够的关注,满足于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墨守成规。有的高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对网上信息缺乏应有的甄别处理能力,难以从网上信息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四)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引导性和规范性

在网络条件下,当今的大学生的独立性强、思维敏捷,特别喜欢对人或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缺乏信息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其思想和行为也容易被感情和网络的言论所左右,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产生了质疑。因此,在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在信息的海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监管,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三、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实现教育观念创新

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凭借着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优势,千方百计地抢占网络阵地,按照其需要和要求对外输出大量信息,包括其政治观点和文化理念。一些发达国家在网上借“民主问题”、“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等攻击我国的政治体制,还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合理与完善。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但由于缺乏经验与知识,容易良莠不分。面对开放性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多元的网络文化,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的冲击,思想也容易受网络误导。网络空间如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或盲区,这是极为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提升它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创造的机遇和提供的条件,主动走进网络及其使用者的世界,积极开发信息资源,用健康、有用、科学的文化资源去抢占一块与中国的历史、人口、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网络文化阵地,加强中文界面网络信息输出,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从而在网络上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实现教育内容创新

1.利用网络优势,及时收集、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迅速传播信息,从而改变取材困难、内容滞后、信息有限、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等弊端,使青年学生扩大视野,解放思想,提高境界。利用网络技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的综合处理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容量的素材和背景材料的同时,使学生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信息引导下,优化对思想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增加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程度越高,网络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保持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因此,应当为学生开设网络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主动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开设网络心理咨询栏目,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分析和解决网络心理问题;在生活中,还要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增加网络心理咨询项目,对容易发生的畸形网恋、网络成隐综合症、网络孤独症、网络依赖症等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找出解决方法;在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上应加强调研,跟踪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找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倾向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增加网络道德、网络法规、网络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加强对适用于网际交往的伦理规范的学习和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主动遵循一致公认的网络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增强大学生网际交往的道德自律能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考核,检查大学生上网过程中有无被网络管理部门处理和被网友谴责的记录,是否有破坏校园网、参与“黑客”行为的情况,是否有在网上恶意造谣、诽谤同学及对教师不良人身攻击的情况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三)借鉴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实现教育方式创新

1.充分发挥网络娱乐性、观赏性和交互性特点,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网络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根据这些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娱乐性、观赏性、交互性的特点,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相结合,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相交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和影响学生。要创设竞争氛围,引入辩论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平等的交流互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意识,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心设计、开发具有时代特点和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软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强大的信息库支持;设立专门的电子信箱、创办电子刊物、举办网络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进行问题答疑、政策咨询,加强思想交流和交锋。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以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四)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体系,实现机制创新

网络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它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基于网络条件下,高校应当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协调配合机制。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有机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大政工”局面。政府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境防范,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罚网上犯罪。高校应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构建由党委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各院系以及治安保卫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家长是保护孩子免受网络侵害的一道重要防线,家长应当积极学习网络知识,经常通过网络与孩子交谈,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力争成为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

2.网络监管机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设立网站和主页的审批制度;二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利用技术手段,对网上有害信息进行及时过滤和删除,对网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媒体有害信息的分辨能力,消除网上文化垃圾,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

3.预测分析机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思想观念碰撞,热点、难点日益增多,矛盾错综复杂的形势。网络条件下各种信息迅速传播,面对思想活跃的社会群体,如果对情况心中无数,反应慢、处理迟,甚至对一些突发事件的酝酿爆发缺少警觉,就会陷于被动。所以一定要建立起嗅觉灵敏、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分析机制,及时分析、反馈,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实现队伍建设的创新

面对网络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要切实有效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水平,关键就是培养一支既懂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因此,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增强阵地意识、网络意识,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规律,懂得过滤、调控和发布网络信息,切实掌握网络信息交流的主动权,善于引导青年学生遵守网络游戏规则,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理解和利用网络信息,防止和克服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努力成为驾驭网络的行家能手,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1]韦文广.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8).

[2]崔宝珍,张君维.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的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2006,(8).

[3]王晓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李国燕]

作者:韦文广

网络教育创新条件论文 篇2:

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机理研究

摘要:将BIM信息技术应用看作建筑类高等学校的一种教育创新行为,从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吸收能力四个层面,总结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关键诱导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构建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模型,揭示多源诱导因素之间的逻辑和因果关系,提出教育技术支持与创新资源网络是推进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基础,教师教学能力是执行BIM信息技術教育创新行为的关键,学生吸收能力是体现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效果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教育创新行为;系统动力学;诱导机理

BIM的含义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在项目的全寿命期或某个阶段,应用 3D 、4D或5D 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造价管理和设施运维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 BIM 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撑,能够提高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并提升项目效益[1]。国内近几年针对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主要原因有:一是为提高建筑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大量BIM技术高端专业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对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责无旁贷。二是建筑类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建筑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新型人才。三是适应建筑业信息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截至2017年7月,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以“BIM教育”为主题的学术论文约有141篇;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BIM education”为主题的学术论文约有40篇。应该充分肯定,国内外研究人员基于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了一些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初步结论,但BIM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的推广还比较缓慢[1-2],建筑类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对 BIM信息技术的研究也不均衡,国内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BIM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教材参差不齐,授课内容各有不同[3-10],缺乏专业的教学人员,缺乏可操作的软件和政策支持[11-12],需要提高BIM技术的吸收能力[13]和效果[14]。因而有必要针对建筑类高校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阻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完善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提供指导与策略。

许多学者研究了BIM信息技术融入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障碍与解决思路,如李明等[11]提出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加快BIM课程体系资源建设、明确BIM课程教学目标,以及精选教学内容是解决BIM信息技术融入工程类专业障碍的重要策略。唐菡等[12]提出采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软件利用最大化、解决经费问题以及推行相关政策等措施,推进BIM信息技术融入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毋庸置疑,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今后推进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本文研究建筑类高校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的借鉴。

但是,目前鲜有学者将BIM 信息技术应用看成建筑类高校的一种教育创新行为。分析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阻碍)因素,揭示其诱导机理,这实际上是目前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完善BIM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行为,促进BIM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的融合创新发展,这也是本文将解决的问题。

一、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因素分析

(一)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回路和反馈模型来描述现实系统内部的动态运行机理及量化关系。Vensim软件平台是实现SD方法的有效仿真工具,此工具具有因果回路设计界面,易操作,因果逻辑关系形象直观。因此,将Vensim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基于潜在诱导因素的分析,构建诱导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回路),从而进行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机理分析。

(二)潜在诱导因素

主要从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吸收能力四个层面分析关键诱导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具体因素及相关文献见表1。表1呈现了BIM信息技术在建筑类高校教育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四个层面潜在的重要诱导(阻碍)因素,这些诱导(阻碍)因素是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机理研究关注的重点。

1.教育技术支持层面

随着建筑业BIM信息技术的发展,BIM人才需求增加。实现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目标,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包括软件、硬件、实验室、平台建设、课程方案等。目前建筑类高校传统教育存在枯燥乏味、课程方案陈旧、很多专业技术展示不到位、缺少BIM实训实验室和教学平台、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都是教育技术支持层面的关键诱导(阻碍)因素。

2.创新资源网络层面

建筑类高校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社会关系、信息资源网络与建筑类高校政策制定者、BIM信息技术学习使用者和科研服务机构等形成一种产学研合作互利关系,它是影响建筑类高校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重要环境。建筑类高校政策、软件公司、高校科研、(企业和学生)BIM知识需求、师资教学培训和BIM(案例)教学资源则成为创新资源网络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是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能否高效执行的关键,教师主动学习的热情,对BIM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程大纲创新意识(专业知识扎实和工程经验)以及BIM技术情景意识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直接影响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

4.学生吸收能力

学生通过识别教师所讲授知识和课外知识的潜在利用价值,并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BIM信息技术应用前景的判断,获取并消化有价值的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形成一定的专业价值和专业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成为BIM专业人才。因此,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获取、消化、利用,以及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是学生吸收能力层面的关键诱导(阻碍)因素。

二、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

(一)诱导因果关系模型构建

基于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四个层面潜在诱导因素的分析,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1-23],应用Vensim仿真平台,构建诱导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回路),初步探讨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主要诱导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图1)。

图1整体展现了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主要诱导(阻碍)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吸收能力四个层面互相影响,且共同影响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有效的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将会带来教育技术效益、教育经济效益和教育社会效益。

(二)模型(因果回路)及诱导机理分析

基于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回路),借助Vensim仿真平台输出因果关系树,系统分析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机理,为完善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图2可知,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效果直接影响教育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三项效益又直接影响创新资源网络、学生吸收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支持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反过来影响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效果,形成因果环路。

(1)教育技术支持与创新资源网络之间互相影响,是推进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基础。建筑类高校政策、软件公司、高校科研、(企业和学生)BIM知识需求、师资教学培训和BIM(案例)教学资源作为创新资源网络的主要影响因素,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促进了教育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从而提升BIM教育技术创新水平。教育技术支持,包括软件、硬件、实验室、平台建设、课程方案等不断创新发展,将带动创新资源网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BIM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行为效果。

(2)教师教学能力是执行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关键,它取决于教育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网络层面的发展水平。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能否高效执行的关键虽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其受到教师主动学习热情、对BIM教学内容的理解、思路清晰度、目标明确程度、课程大纲创新意识(专业知识扎实和工程经验)以及BIM技术情景意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推进这些因素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技术与创新资源网络层面的支撑条件,包括软硬件、教学平台、师资培训、教学资源、课程方案等等。这些支撑条件将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思路和目标,引导教师创新教学内容,高效推进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有效提升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效果。

(3)学生吸收能力是体现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效果的重点,它取决于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和教师教学能力层面的发展水平。BIM信息技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获取、消化、利用,及其创新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都将直接影响其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而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师的讲授,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吸收能力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拓宽了学生认知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建筑类高校教育技术支持与创新资源网络也将间接影响学生的吸收能力,比如企业BIM知识需求、BIM案例资源、软件平台等。学生吸收能力转化为一定的专业价值和专业能力,自身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成为BIM专业人才,将充分体现BIM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行为效果。

三、结语

本文从教育技术支持、创新资源网络、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吸收能力四个层面,明确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潜在诱导(阻碍)因素,并构建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诱导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回路),系统分析了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诱导机理。教育技术支持与创新资源网络是推进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基础,教师教学能力是执行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的关键,学生吸收能力是体现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效果的重点。本研究成果为完善BIM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仅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的初期研究成果,后期还有待深入调研,进一步量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关键路径,提出BIM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策略,为BIM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晓冬. BIM技术对工程管理教学创新的影响[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3): 28-29.

[2]吴贤国,刘倩,张立茂,等. BIM技术创新行为诱导机制研究[J]. 施工技术,2015(18): 33-39.

[3]马红丽. BIM 5D技术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模型中的尝试[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5): 100-102.

[4]苏莹,曾小雪,罗金连. BIM在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6(3): 459-461.

[5]吳光东,唐春雷. BIM技术融入高校工程管理教学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5(4): 156-159.

[6]尚春静,李艳荣,任思佳,等.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建筑经济,2015(9): 129-132.

[7]姜轶. 对BIM发展趋势下工程造价专业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19): 143-144.

[8]张尚,任宏,Albert P. C. Chan. 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一)——基于美国高校的BIM教育分析[J]. 建筑经济,2015(1): 113-116.

[9]曾文海,付伟明. BIM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6): 85-86.

[10]钟炜,张馨文,姜腾腾. 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6): 7-11.

[11]李明,赖小东. 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障碍与解决思路[J]. 教育现代化,2016(29): 225-227.

[12]唐菡,杜莉. BIM教学在本科院校应用推广的障碍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67-68.

[13]李彦. 吸收能力对BIM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4]赵爽,梁广东,郭海滨. BIM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初探[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6(10): 22-24.

[15]曾文海,周洪兵,艾松元,等. BIM技术情景意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因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 215-216.

[16]張静晓,赵陈影,李慧,等. 工程管理BIM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框架与案例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7(2): 153-158.

[17]张帆,郭际平. 基于建筑业BIM的发展和建筑类教育改革探索[J]. 改革与开放, 2016(5): 48-50.

[18]曹建文. 基于BIM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6): 20-21.

[19]刘进.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体系设计[J]. 山西建筑, 2017(12): 243-244.

[20]李明,赖小东. 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障碍与解决思路[J]. 教育现代化, 2016(29): 225-227.

[21]芦良健.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BIM教学改革方法探析[J]. 智能城市, 2017(3): 140.

[22]谢云飞,李春祥. BIM对高等院校土建类人才培养的影响与思考[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7(1): 86-90.

[23]Ali Abbas, Zia Ud Din, Rizwan Farooqui. Integration of BIM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 an overview of Pakistani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6(145): 151-157.

作者:滕佳颖 王婉

网络教育创新条件论文 篇3:

对高校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陈世国(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应试教育的弊病和所带来的后果开始进行反思,并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的努力和尝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全面提出教育要创新,要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高度上认识教育,对待教育,教育的创新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与进步的首要问题。从国家到院校,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教育部门和研究单位,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都在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的创新上进行着尝试,总结了一些很宝贵的经验。但应该说还是理论性的探讨多,而实践的少,或者是在理论上可行,应用于实践就不好操作,或是实用的价值不大。我认为还是最根本的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教育的创新思想没有形成观念;二是教育创新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教育行政的落后阻滞了教育创新。

一、教育创新最根本的是建立创新思想

怎样对待教育创新是很关键的问题。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教育创新?创新是不是就是创造,就是科学发明?我们的教育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就是创新?假如我们把创新看作是创造、是科学发明,那么我们衡量学生的标准是不是就得看学生创造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就是失败了?假如我们把创新定位在追求教学的改进、方法的变化与多样,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标准的,是不是可以统一起来?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在教育的改革和追求教育的进步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也是研究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我认为,对待教育创新问题在某一确定的范围和条件下给其含义是可以的,但就总体而言,我们对创新或是教育创新给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拘泥于创新或者是教育创新这样的一种概念的纠缠中,过于追求创新或是教育创新的标准、内涵、形式等。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创新或者是教育创新所运行的思维和观念是什么样的,是否和能否建立追求创新的思想意识、思维意识才是问题的所在,也是关键之处。研究教育创新,或者是实践教育创新,其首要的问题应该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否具备了丰富的思想基础,是否是在解放了思想的前提下形成和建立了创新的思想体系,形成时代的教育理念。否则,我们所做的创新就会停留在形式上,钻进了一种定势的思维框架里,只能是应付一下时代的潮流,对于实质不会有太大的益处,甚至会走弯路,为创新设置阻碍。

教育创新应该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教育,这是人们的共同认识,是毋庸质疑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教育创新。也可以说,教育创新不是一般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或是在教学内容上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必须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和价值追求,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思想基础。

1.对待教育创新必须站在一定的层次上。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来认识教育创新才可能真正推动教育进步。换言之,教育要创新,就必须具备和堆积足够的思想基础,必须具备教育创新的理念。就当前而言,我们必须承认很大的程度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思想,我们在主观上已经充分认识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客观上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知,尤其是在教育的实践中,经常是错误地把一些简单的教学改进、方式的简单更新理解为创新教育,表面上追求和完成了一些或新、或奇、或异的教育教学的进步,其实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一般性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改进,只是教育创新的基本环节,我们所追求的创新教育不应仅仅拘泥于方式和手段的改进,必须要用开阔的眼界和思想拓展学生的空间,不拘于形式,不拘于内容,不拘于环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不是可以用某一模式或形式来检验的,这也是我们一边大力提倡和推进教育的创新,另一边在教育的效果看又没有太大的转变,教育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还基本停留在一些枝节和细节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育的体制没有改变,教育的机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这就使得教育的创新只能是围绕在一些细枝末节中进行革命,思想的彻底解放还没有真正的到来。所以只有自觉地、牢固地形成、建立创新思想意识,并使之成为教育行政和教育教学的潜意识指导,教育的创新才会有生命的活力。

2.教育创新的思想命脉是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素质。教育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解决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创新教育思想基础的灵魂。我们既然明确了教育创新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受教育者,教育创新的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那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了关键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的思想基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个性,这是时代的要求。与教育创新相比,现行教育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继承与灌输”,即以学生对已有认识成果吸收的数量作为评价教育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体现在现行学校教育实践中,其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定是讲授为主,因为对于传播已有知识来说,讲授法效率最高。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必修课,生怕学生所学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而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过于轻视,降低难度,且多体现单调、空泛的现象。现行教育也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与接受知识教育相比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二要赋予学生自由思想空间和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是能否体现尊重学生人格、学生个性的关键和前提。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自己的实践和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又是可以批判的,即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也是教育行政与教育者们创新教育的关键。教育的手段是否过于形式和教条,教师思想意识的教学体现,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再创造能力。目前的教育行政限制干预了学生许多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的发挥和锻炼,教师的唯我和对知识体系的唯尊,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创造与思维,学生的思想空间缺少自由的养分,其个性修养、人格魅力也就难以培育。

3.实践创新教育不要过分追求模式化。教育的方法方式及手段是有形的,可以有规有矩。但教育的思想思维一定是不可以有模式的,像流水一般,能够遇山而绕,也会依势而发。我们前面说过要站在高层次上对待创新教育,就是因为我们目前对待教育创新依然处在一个很低的台阶上,还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实践教育的创新。这里有机制的原因,但思维依然维持在较低的层面也是很主要的原因。我在这里说教育创新的思维依然处在较低层面,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国内绝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很难有明显的区别,过分和盲目迎合时尚,上同样的学科和专业,其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水准低下,学校的特色既不突出又不好区分。一个学校也好比一样事物、一样东西,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说国内的北大、清华(当然,还有好多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不外乎是缘于它的特色,而其特色可以吸引和网络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和学子,再佐以先进的思想,它的生命力就始终是异彩纷呈了。

追求教育创新最可怕的误区就是陷入追求创新模式,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维。学校与学校是有差异的,学生与学生是有其不同个性的,教育的目标虽然一致,但如果把教育创新的思维和思想形成了定势,有了模式,就会破坏创新的原动力,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因此而被束缚,就不会有创新的空间。只有具备了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才可能为学生创造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不要过分追求创新的模式,创新如果有了模式,有了样板,那就不会是真正意义的创新了,只能称为模仿。只有把思想变为理念,才可能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在不知不觉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境界中创新教育,追求进步。

二、彻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

进行一次教育行政的真正革命

教育行政的落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教育的进步。就研究和发展教育创新而言,最大的阻碍还是来自于教育行政的制约和束缚。现行教育教学评价评估体系,教学课程设置,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教师的行为準则,学生的日常管理规范等等。这些教育行政上的标准式控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可能迅速跃出这样的规范中,也就很难建立超越现实的创新思想和境界,这些问题是我们追求教育创新,解放思想,建立新观念、新思想的最关键,也是最需要通过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解放思想,建立新观念是前提,而转变和建立相适应的教育行政运行机制却是根本。举几个在教育方面比较突出的现象来分析一下。如考试问题:我们首先说四、六级外语测试通过率问题,高校的大学生至少要拿出一半的精力来应付外语,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只要进了大学的校门,就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其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们不是说外语不重要,但普遍具备高水平外语能力的确不是所有专业和所有职业的必需,如果学生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攻读外语上,那么学习其他知识体系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有多少?其次,能力测试问题更是关系教育创新的焦点。目前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类的专业考试也是理论测试的比重远远大于能力测试。文科则更为突出,普遍缺乏思考、分析和动手能力,死记硬背的现象很多,典型的题例如填空:“某年某月某日,怎么怎么一回事”。这种缺乏实践检验能力的考试,无疑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锻炼。而就现行的考试机制所带来的另一弊病,是学生作弊不仅仅是高校教育要面对的,目前全社会都在陷入考试作弊的怪圈。这对于教育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讽刺,其根源就是因为答案是绝对标准的,可以不要思想,也可以不要努力,只要作弊成功,没人来考察你能力如何。这种丑恶在今天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成为腐败、权钱交易的又一大土壤。再如教师能力的评价问题:职称是评价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晋升职称的关键指标又是看是否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或者是著了几部书,所以教师们就要东摘西拼,发表所谓的论文,出版所谓的著作,书教的怎么样不重要,因为晋了职称薪水自然高了。从另一角度讲,这不就是助长教师们弄虚作假、不求上进吗,教师们又能够怎么样去追求上进呢?还有教学与管理、教师的分配机制、学生的考评机制等等,与时代和发展不相适宜的地方还很多。应该说,必须改革教育落后的行政体制和机制,要有勇气去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机制,不要怕失败,也不能够怕失败。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创新,这是根本,别无选择。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教育要创新则机制必须先行,好的机制如沃土一样,可滋养丰满和芳香的教育花朵,既会开花,更会结果。

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是担负教育创新的重要阵地,要必须以求实、务实、唯实的精神和境界来对待。我们曾受“左”的思维禁锢和束缚的太久,以至今天依然还残留着一些余滓,喜欢吹牛,善于夸大,还有欺上瞒下骗取成就的恶习,对待教育如果还是这样,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必须清醒的看到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改变它的紧迫性,改革教育机制,创新教育观念,追求教育进步,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创新的活力,给民族以希望。

作者:陈世国

上一篇:家庭内部犯罪司法论文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