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示方式设定所有权保留论文

2022-04-28

所有权保留的有效条件,是指所有权成立生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有效条件,首先应当具备合同有效的一般要件,即出卖人是标的所有权人,出卖人与买受人均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达成所有权保留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所有权保留约定有效条件还应当包括所有权保留设立方式、设立时间、客体范围等方面的要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示方式设定所有权保留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示方式设定所有权保留论文 篇1:

所有权保留制度若干问题探究

[摘 要]我国《合同法》第134条规定了所有权保留制度,但该规定过于单薄,对有关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客体、设定公示、当事人权利等诸多问题都没有规定,存在立法缺陷,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文章就这一制度的相关学说和各国立法加以比较研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达到促进其完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所有权保留;性质;客体;公示;取回权

一、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

所有权保留买卖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在功能上而言,它是以保留所有权的形式来促使相对方履行付款或其他约定义务。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这一特点,为对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进行观察提供了两种视角:一是以所有权移转过程为视角;二是以债的担保为视角。

(一)从所有权移转的角度

1.附停止条件的所有权移转说。该说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依据,认为设定法律行为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的意定结果,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私法范围,史尚宽先生指出“该所有权保留契约,为所有权让与之物权契约,其所有权移转之效力之发生,系于受让人义务之履行之随意条件”。[1]故亦为附停止条件。

2.部分所有权移转说。该说为德国学者Raiser所创。他认为,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于买受人的同时,所有权的一部也随之移转于买受人,于是便形成了出卖人与买受人共有一物的所有权形态。这种部分性的所有权移转,是按照各期价金的给付逐渐被移转于买受人的,称为完全所有权之“同质的缩型”,是取得所有权的前阶段。

(二)从债的担保的角度

1.特殊质权说。德国学者Blomeyer在其《条件理论之研究》中指出,出卖人所保留的所有权之性质与质权相同,买受人因物之交付而取得所有权,出卖人所取得的是不占有标的物、附有流质条款的一种特别质权,并以此担保其未清偿之价金债权。

2.担保物权说。该说认为,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以迟延移转物的所有权为手段,担保其获得全部价金的债权,此时出卖人手中的所有权就成为其实现价金请求权这一债权的担保物权,[2]该种担保物权属于非典型担保物权。

3.担保权益说。这是当前美国主流学说。该说以美国《统一商法典》为依据,认为在所有权保留项下,出卖人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对标的物行使所有权,以要求买受人返还标的物,而在于得到价金的支付,因而对出卖人而言,所有权保留的意义在于买受人破产时他享有的优先于买受人的其他债权人受偿的权利。

4.担保性财产托管说。法国学者认为,所有权保留条款实质上一种担保性财产托管的适用方式。依照这一条款,债权人(出卖物所有人)只具有在一定条件下请求债务人(买受人)返还出卖物的权利,出卖物所有权的其他权能(包括处分权)完全被债务人行使。[3]

(三)笔者观点

从所有权移转的角度看,附停止条件的所有权移转说更科学。尽管出卖人已将标的物交付于买受人,但标的物的所有权仍保留于出卖人,至所附停止条件成就时所有权保留失效,标的物所有权才由出卖人移转于买受人。该说在内容上与所有权保留条款相契合,且不与现行法理、法律冲突,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立法都体现了该学说,我国《合同法》第134条亦然。

从债权担保的角度看,所有权保留的功能借助于将所有权转移与物之交付可相分离理论、所有权的回归力理论及附条件法律行为理论相互结合而完成。出卖人以保留标的物所有权的方式为其价款债权或其他权利的实现提供担保,应属于物的担保的范畴。所有权保留担保中不是出卖人(债权人)以自己的财产作为担保物,而是买受人(债务人)以不享有对买受物的完整物权为代价向出卖人进行的担保,其担保效力的发挥是借助所有权的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在物的担保分为担保物权(典型物的担保)和非典型物的担保的情况下,有的学者认为所有权保留属于担保物权,但笔者认为所有权保留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担保物权的物权担保,[4]是一种特殊的物权担保,属于非典型物的担保的一种。

二、所有权保留的设定与公示

(一)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所有权保留的客体是指所有权保留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说哪些财产可以作为所有权保留买卖的标的物。对此,各国规定不一。

1.动产。动产是指依其自然性质可以移动的物。多国和地区关于所有权保留的规定多针对动产,但可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动产是否有范围限制则不一而足。

2.不动产。不动产是指不可移动的有形财产。对于不动产能否成为所有权保留之客体,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但排除者为数不少,德国和瑞士即禁止不动产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3.财产权利。虽然一些国家或地区民法规定财产权利可得为买卖的标的,其让与亦可附有条件,但一般认为财产权利不能成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

(二)所有权保留条款的约定方式

所有权保留是一种通过延缓所有权移转的方式来担保出卖人债权获偿的担保方式。因此,依其自身要求看,其设定应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买卖契约的有效存在;(2)在买卖契约中附有所有权保留条款;(3)标的物已由出卖人移转给买受人占有。

1.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德国《分期付款买卖法》规定所有权保留的意思或条款必须是明示的,德国学界亦以为然。日本依其《分期付款买卖法》第7条的规定,凡属该法规定的买卖类型,即使当事人未明确规定所有权保留约款,亦可推定所有权保留约款的存在,承认所有权保留约款的默示设定。[5]

2.英美法系国家。英国依1979年《货物买卖法》的规定,货物所有权的移转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定,除非有相反的意思表示,非附条件买卖合同项下的货物,自合同成立时起发生所有权的移转。出卖人保留标的物所有权的,须以合同条款或占有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所有权保留应以明示方式作出,但作为例外,并不排除以默示方法设定所有权保留,如该法第19条第2款的规定。①

3.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设立所有权保留是否必须采用明示方式。有学者认为所有权保留的设定以默示方法亦无不可,但笔者认为这种约定必须是明确的,应该能够有效排除“所有权在交付时转移”的一般规定。[6]

(三)所有权保留的公示

我国《合同法》没有对所有权保留公示制度做出规定,这就使标的物所有权保留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是我国立法的一大缺陷。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人并不占有标的物,买受人占有标的物却并不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构造模式使得标的物的实际权属状态与其表象不一致,即缺乏公示性,从而容易引发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因此设立有效的所有权保留公示方法,平衡卖方、买方与第三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因权利分化所生之冲突便成为所有权保留制度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讲,动产以占有为其权利外观,标的物的占有人可推定为权利人,但随着物的占有与物权分离日渐普遍,占有作为权利外形的稳定性、明确性和完整性在程度上并不高,其能否构成权利外形,除占有事实本身外,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取决于第三人的判断能力和注意程度,导致占有的公信力大大降低。与占有相比较,登记采用文字记载并具有严格的程序,其标示的权利与实际的权利相一致的几率极高,所具有的公信力较之占有要强大的多。故此,在所有权保留中,用登记的方式来弥补占有公示之不足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各国和地区立法对此所作的规定不尽相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立法实践:不登记主义、登记生效主义、登记对抗主义、折中主义——有限制的登记对抗主义。

三、所有权保留当事人的权利

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构造应当体现出一种权利分配的均衡。出卖人在契约缔结后,即将标的物的占有移转于买受人,而将标的物的所有权保留于自身,待买受人依法清偿或条件实现时,出卖人移转标的物所有权于买方。在买受人不能成就条件时,出卖人有权基于合同的约定享有取回权;买受人因占有标的物而享有使用、收益权,并随着价金条件的逐渐满足享有一种期待权的地位。可见,出卖人的取回权和买受人的期待权在整个所有权保留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

(一)出卖人的取回权

1.取回权的法律性质。对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法律性质,学者见仁见智,主要有“解除权效力说”、“附法定期限解除合同说”、“就物求偿说”等,笔者赞同就物求偿说。该说认为,附条件买卖所规定的取回制度,应解释为系出卖人就物求偿价金之特别程序,出卖人保留的并非标的物自身,而是利用标的物获得债务清偿的权利。

2.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条件。出卖人取回标的物是所有权保留的内容之一,其目的仍在于价金的清偿或条件的成就,具有担保目的性,因此,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前提应该是买受人的行为与此目的相违背。

3.出卖人取回权的实施。部分地区“动产担保交易法”规定,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准用动产抵押权人实施占有抵押物的程序,即出卖人得于三日前通知买受人交付标的物,若买受人拒绝交付,则出卖人可申请法院假扣押。若标的物为买受人无权处分给第三人,则分情形处理,即第三人为恶意或所有权保留买卖契约已登记,则出卖人可追及取回标的物;若所有权保留买卖契约未登记且第三人善意时,出卖人只能依担保的代位性理论从买受人处取回其处分所得之利益。

(二)买受人的期待权

对买受人期待权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效力扩张的债权说”、“买受人期待权否认说”、“买受人期待物权说”等观点,试图将期待权归类为物权或债权化的物权或物权化的债权,但事实上:从权利分类角度讲,期待权是与既得权相对应的概念,是对权利按其发展阶段的纵向分类;而物权、债权则是不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对权利进行的横向分类,两者之间不可能完全重合,因此这种牵强的性质归类是没有意义的。从利益平衡机制角度看,买受人期待权与出卖人的保留所有权相对应,彼此相互平衡和制约,将买受人期待权认定为效力扩张的债权或债权化的物权,目的都在于加强期待权的法律效力,以对抗出卖人的保留所有权,因此,只要对所有权保留买卖的法权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当事人之间利益平衡,就无须将买受人期待权附会于物权、债权,以图借用其法律规定了。

[注释]

①该规定是:货物需要海运的,通过提单,货物按照卖方或其代理人的命令可以交付的,出卖人表面上被视为保留货物的所有权(where goods are shipped, and by the bill of lading the goods are deliverable to the order of the seller or his agent, the seller is prima facie to be taken to reserve the right ot disposal)。

[参考文献]

[1]史尚宽.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2-53.

[2]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345.

[3]尹田.法国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8.332.

[4]余能斌,侯向磊.所有权保留买卖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2000,(5).

[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37.

[6]邓曾甲.民法概论[M].法律出版社,1995.251.

[作者简介]曾晓东(1989—),重庆人,巫山县人民法院办公室。

作者:曾晓东

明示方式设定所有权保留论文 篇2:

论所有权保留的设立要件

所有权保留的有效条件,是指所有权成立生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有效条件,首先应当具备合同有效的一般要件,即出卖人是标的所有权人,出卖人与买受人均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达成所有权保留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所有权保留约定有效条件还应当包括所有权保留设立方式、设立时间、客体范围等方面的要件。以什么方式、在何时可以设立、哪些物可以设立所有权,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立法并不一致,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对这些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界对此也并无定论。

一、所有权保留的设立方式要件

关于所有权保留的设立方式,多数国家不仅要求要以明示方式设立,而且应当具备书面形式。如德国《分期付款买卖法》规定所有权保留的意思必须是明示的,德国学界亦以为然。但也有相反的立法例,如日本《分期付款买卖法》第 7 条规定,凡属该法规定的买卖类型,即使当事人未明确规定所有权保留约款,亦可推定所有权保留约款的存在,承认所有权保留约款的默示设定。我国立法对所有权保留是否必须采用书面的方式没有作出规定,有学者认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必须以书面方式设立,则以口头方式设立所有权保留也无不可。笔者认为,所有权保留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为:一方面,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本身也是买卖合同,具有买卖合同的一般特征,所有权保留是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关于标的物所有权的特别约定,也是买卖合同的具体条款,是否约定保留所有权应当由当事人自由确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没有必要在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扩大该制度的适用。另一方面,基于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满足交付或登记物权变动公示方式的物权行为,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只能认定标的的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而无法推定出出卖人仍然保留所有权,即只要出卖物交付给买受人,则物的所有权就已经转移,如果保留所有权,则需要特别的明确约定。第三,在我国目前商业信用缺失的背景下,从方便解决争议与完成举证责任的角度出发,应当排除口头形式,同时,这也得以防止滋生欺诈行为。

二、所有权保留的设立时间要件

多数国家确认,所有权保留约定应当于买卖合同签订时或在货物交付前约定。法国与瑞士强调包含所有权保留约定的协议必须在货物到达买受人之前达成。但德国法是例外,许可当事人在财产交付后仍然可以就标的物财产作出所有权保留的约定。即所谓追加的所有权保留。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多数国家立法模式,即所有权保留约定应当与买卖合同同时达成或至迟在标的物交付买受人之前达成,在标的物交付买受人之后,当事人达成的所有权保留约定应当无效,即不应当承认追加的所有权保留。主要理由:首先,买卖合同中,在交付之前当事人若无所有权保留的约定,则标的物所有权在交付后即已经转移给买受人,此时出卖人已经不是所有权人,其与买受人约定的所有权保留因其不是所有权人当然应当无效。其次,所有权保留约定是为出卖人设定权利的条款,对买受人而言是“不利条款”,一般情况下在标的物交付后,买受人通常不再会接受由出卖人保留所有权的约定。第三,允许当事人在交付标的物后仍可以约定所有权保留,则有可能导致买受人与出卖人串通为买受人逃避其它债权人的债务提供途徑,损害买受人的其它债权人的利益。

三、设立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要件

设立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要件,是指哪些物可以作为买卖合同中设立所有权保留的对象。关于所有权保留的法律规定多是针对动产的,动产可以成为所有权保留的对象,当无疑问。但是关于适用所有权保留的动产的范围,则有不同立法例,有的国家对可以设立所有权保留的动产范围不作限制,有的国家或地区则予以限制。如《瑞士民法典》第 715 条第 2 款规定,“牲畜的买卖不得保留所有权”,以除外条款的形式限制了动产的范围。我国《合同法》对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范围未作限制。对动产可以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并无异议

在我国,不动产能否作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争议较大。一种主张认为,既然《合同法》第134条对所有权保留的客体并未作限制,则应当认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上,按揭买房极为常见,与设定抵押权相比,于不动产上设定所有权保留手续更为简便、效率更高,而且直接以标的物所有权作担保,使交易更具有安全性。同时所有权保留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活跃房地产市场。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对《合同法》第 134 条采用缩限解释的方法,将所有权保留客体限制解释在动产范围内,对动产之外标的物所进行的所有权保留的约定应当无效。笔者同意此种观点,主要理由:一方面,不动产所有权需要登记才能转移。即使当事人没有约定所有权保留,只要没有办理所有权转移的登记手续,所有权仍然属于出卖人。因此,是否约定所有权保留,对不动产来说,并无实质意义。另一方面,不动产经过登记后所有权即发生转移,如果允许不动产交易中约定所有权保留,势必与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产生冲突。第三,不动产所有权一般对国计民生均有重要意义,而允许不动产买卖中附所有权保留约定,则由于附所有权保留的不动产买卖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不利于不动产交易的安全。

(作者单位:杭州众拓广告有限公司)

作者:王瑾

明示方式设定所有权保留论文 篇3:

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 要 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且发展速度未能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消费信贷立法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到位等,为此,本文在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就以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立法 个人信用体系

一、消费信贷概述

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或商业等机构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调剂资金余缺的信贷行为和信用关系。它一般面向个人或家庭消费者。消费信贷的形式主要有:(1)赊销;(2)分期付款;(3)消费贷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信贷还处在起步阶段。影响和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习惯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消费模式。因此,要改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健立健全我国的消费信贷体系势在必行。

二、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专门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法律。

我国关于消费信贷活动及其法律关系的立法还不完善,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专门规范和调整消费信贷活动的全国性法律。虽然也有出台几部规范消费信贷的管理办法,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但只是行业规范,没能上升到法律层次,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消费信贷立法层次较低。

另一方面,关于消费信贷的有关规定也不够“专一”,其调整范围要么窄要么宽,使我国的消费信贷活动缺乏法律约束力,信贷双方的权益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不利于消费信贷的发展。

(二)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还未建立。

个人信用及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是消费信贷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个人征信事业是受益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出台及银行职能的转变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其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使得银行在日常的消费信贷业务中由于缺乏可靠的个人信用依据,不得不依旧采用繁琐的手续,严格的条件来抬高消费信贷的门槛。200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成立,其主导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于2005年7月实现了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8个省市联网。 这表明我国的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制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覆盖面还不够广,离系统化规范化的目标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三)缺乏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信贷消费中,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尤为严重。信贷消费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由在交易中处于绝对优势的经营者事先拟定,从而排除双方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的可能性。经营者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处心积虑制作出来的格式条款往往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很好地保护还体现在消费信贷机会不均等。目前我国的信用监控制度尚未建立,授信方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得不将职业、年龄、户籍等作为是否授信的判断依据,从而造成不同职业、年龄、户籍的消费者享有的信贷消费机会不同,更导致了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空白。农民从事的农业活动在我国毫无疑问是一种低收入职业,再加上对农村户口的歧视,使得农民与消费信贷绝缘。

(四)担保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进行赊销及分期付款等形式的信贷消费时,存在一种制度弊端,主要为出卖人在获取全部价金之前,已由买受人占有、使用标的物。因此,出卖人承担着价金难以收回的危险,双方利益处于失衡状态。为了与此种失衡状态互补,担保制度被引入消费信贷中。我国的信贷消费活动中主要存在设定抵押权及保证两种担保方式,设定抵押权的方式在实践中并未广泛采用,原因主要为,我国的消费信贷法还未出台,商业银行根据目前已有法律的相关规定难以选定合法、足值、有效的标的物设立抵押权。另外设定抵押担保手续麻烦且要负担一定费用,抵押权的实现更为繁琐,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抵押物变现渠道窄、成本高、贷款担保往往形同虚设,抵押权人视抵押权实现为畏途。就保证而言,也因没有可靠的个人征信体系,在对保证人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加大了提供信贷一方的风险。

三、法律对策

(一)制定一部统一的消费信贷法。

我国消费信贷法应立足于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协调统一的《消费信贷法》。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消费信贷法律,首先要明确其调整对象。《消费信贷法》主要调整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贷款信用关系,商业等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销售信用关系,消费者、金融机构、授予机构三者之间的信用关系。此外消费者参加消费信贷交易所发生的辅助信用关系,如分期付款购买居间合同、代理人佣金、债款收取等辅助信用关系,《消费信贷法》也都应予以规范。

(二)完善我国的个人征信法律体系。

第一,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共征信体系。现行的央行个人信用数据库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人信贷数据库”,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现有的数据完善,做成一个通行的公共个人信用数据库,参照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这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第二,设置一个征信系统的管理机构。我国设置的征信服务中心大可借鉴这种方式,在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建立完善后从央行独立出来,重组成为独立的中介组织,并逐步面向市场实现收费查询信息,以保障自身长期健康运转。

第三,目前央行操作系统立法中关于个人信用数据收集方面的相关规定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应当对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加以明确,用兜底条款加以一一列明,以尽量避免个信用信息的公开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与此同时,要明确个人负面信息的保留期限,以使人们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而鼓励人们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

(三)加强消费者利益保护制度的构建。

首先,分期付款购买与一次总付买卖相比,由于存在信用的授予,支付的总价款是不同的。除了商品的价格外,通常还包括出卖人利息损失,负担的风险折合的价款等等。为了能够使买受人比较清楚地衡量自己的利益,很多国家在其分期付款销售法中都规定了出卖人必须明示交易条件,把一次性购买和分期付款购买之间的不同权利义务,尤其是所支付的价款上的不同,清楚的告诉消费者。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用的,如果从法律的高度对合同条款加以明确和限制必可扭转我国消费者在消费信贷合同中的弱势地位。

其次,加快农村潜在消费信贷市场的开发,引入适合实际需要的信贷品种。使农民在信贷消费中和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权利。银行应当将农村市场和已经发展成熟的市场区别开来,对信贷产品的结构、还款期限以及担保条件等设计都要因地制宜,对特定类型的消费信贷给予财政援助。

(四)进一步完善贷款的担保制度。

建议引入所有权保留制度,所有权保留,是指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虽先占有,使用标的物,但在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条件成就之前,出卖人仍保留标的物的所有权。待条件成就之后,再将所有权移交给买受人。

相对于转移所有权并设定担保的方式,出卖人保留所有权同样可以起到担保買受人履行支付价金义务之功能,但却不需要经过担保的繁琐程序。它采取权利拥有和利益享用相分离的思路,设定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实现了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提前享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消除了出卖人滞后收取价金的交易风险。许多国家的分期付款法律制度都规定在分期付款交易中,出卖人保留所有权,有些国家法律则在当事人无特别约定的情形下推定存在出卖人的所有权存留。我国的《民法通则》与《担保法》未规定所有权保留制度,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贯彻《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4条规定:“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移转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成就时财产所有权方为转移。”该规定一般被法学界认为是所有权保留制度的雏形,表现了司法机关的肯定意向。我国《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这就从民事基本法的高度为我国所有权保留分期付款买卖实践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所以,不妨在所有权保留这种担保方式基础上增加人的担保,或者对所有权保留建立正式的登记机制,以增加这种担保方式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岩风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李杨.中国征信,‘上海模式’还是‘央行模式’.人民网,2005年8月3日 ,网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3587156.htm/.

[2]玛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25-326.

作者:张慰河

上一篇:高技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药剂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