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经济波动研讨论文

2022-04-26

摘要:主权财富基金作为由政府持有并运作的公共投资基金,旨在避免财政收入及国际收支过度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其主要资金来源为外汇储备。当前,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和配置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是其主要运作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资本市场经济波动研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资本市场经济波动研讨论文 篇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南开大学、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

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

成长企业管理者与大学名校专家共聚一堂

“成长企业”的“企业成长”大餐

2004年10月22日,首届“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在北京2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主办的。大会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以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法国和丹麦的朋友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大会研讨。这是一次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盛会。

参加大会研讨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从企业为什么成长;企业成长与成长环境:全球化、网络创新与企业集群;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成长模式;企业成长与治理结构;企业成长的组织生态与演化经济学范式研究;企业家谈企业成长:经营人性;心智资源与组织记忆(惯例与习俗)等七个方面展开研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教授致开幕词:在全球化时代下,企业成长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和南开大学共同发起推出“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以期通过理论研究和探讨,把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定能为中国的改革,中国的企业成长做出贡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郑海航教授致闭幕词:我们和南开国际商学院以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是很好的学术朋友,我们抱定一个宗旨:繁荣学术和注重社会效益。因此我们明确此次研讨会不收会议费。我们共同的行动,将为学术的发展、对实践中的中国企业成长作出贡献。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黄速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改革20多年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历史,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企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正在发生转型的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等各方面的人士需要进行探讨和总结中国各类企业成长共性的东西、企业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经济和政治条件、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从中国企业成长实践可以得出的经验。

以史为镜:

西方企业和企业成长理论史

徐二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从经济学方面,古典的经济学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解释企业和企业的成长;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从规模经济解释企业和经济增长;科斯以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交易费用入手,从科层组的内部管理费用和利用市场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权衡解释企业的边界和企业的性质。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理论,前者用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交易频率以及根本转换等概念解释企业何时选择何种治理机制。后者进一步从要素市场取代中间产品市场的新角度发展了科斯关于企业是市场的替代安排的观点;后凯恩斯主义如钱德勒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释现代公司现象。现代公司出现的一个新的趋势是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向管理者层利益最大化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变化。从经济管制角度,有纵向/横向权力模型分析,这种模型分析了东亚的几种类型,韩国(纵)、台湾地区(横)、日本(横/纵)的权力关系。从管理学方面,有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相关多元/不相关多元),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研究。此外还有交易成本研究模式结合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研究模式;此外还有从博弈论角度的探讨。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结论是政府管理过严,希望今后放松管制,更进一步发展好中国的企业集团。

企业成长真正积累的是深入人心的品牌认同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为什么要成长?有人说企业不一定要成长,办一个,破产了关掉,再办一个。企业成长就是企业分工不断提高,技术上不断创新,消费者喜欢。长命企业,百年老店,积累的是信誉。品牌而不是当初具体的产品,是积累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杜邦、IBM原先生产和现在生产的东西变化很大了,但这个品牌,大家都相信它,认为它信誉好。骂不倒的企业品牌是最好的证明。企业成长真正积累的是深入人心的品牌认同。中国企业的声誉价值积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企业还没有深入人心的品牌,还经不起批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是声誉障碍。

技术外溢与示范效应让我们在全球化中获益

江小涓教授(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一百多个国家数据分析,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增长四十年并不容易。中国已经增长20年,要达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再翻两番,需要增长速度再增长20年,但是经验表明持续高速增长并不容易,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是必要的;同时,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短缺要素是流动性的要素;资金、技术等优势要素是不可流动的要素。而中国已经具备市场、低成本、配套科技能力,因此中国有较强能力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形成有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的比例上升。技术引进后必然产生扩散效果。外资背后是一揽子能力。共同发展的现象存在于多个产业中:轿车、程控交换机、手机等行业。技术外溢与示范效应让我们在全球化中获益。外资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存在于国内缺乏能力的产业如集成电路等,技术外溢效应仍会发生。外资企业在没有独特竞争力的领域采用挤压战略并不能成功。愈来愈多产业的研发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国内研发能力的加强: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能力;高水平配套体系形成;企业集成能力的成长;高水平人才的跨国流动;各国首脑看好中国科技竞争力。当然,一方面,全球化可能带来风险:重要战略性技术不可外部获得;世界经济变化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引起经济波动;政府调控国内经济的能力受到限制。我们综合利弊,需要利用开放机遇促进自身发展,利用开放机遇,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优势资源,力求形成技术引进与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需要走出去获取全球技术和其它资源 ,在有优势的领域中加快形成自主技术能力,重要领域中制定国家产业与技术政策。

机遇、竞争力与企业成长

黄津孚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企业成长应该是企业外延成长与内涵成长的统一、成长速度与成长质量的统一。将规模的扩大等同于企业的成长,极容易误导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企业成长指数=规模(例如销售额)增长率×企业素质评价系数。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利用机遇。利用机遇可以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取得主动 ;可以获得超常收益,为快速发展积累资金 。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可利用的机遇比较多 。机遇存在于主客观条件的非均衡分布之中,通过分析市场、资源、能力的差异,寻找有利条件,把握机遇;存在于形势的变化之中;存在于博弈过程对方的失误之中。企业持续成长需要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经营能力与核心经营资源构成的。 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意指能创造独特价值的、难以模仿的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核心管理团队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中国的企业成长模式

廖元和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新古典经济学里的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现代产权经济学则通过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权衡解释企业的出现。市场组织分工的成本大于企业内组织分工管理成本的时候,要素契约转入企业内部。企业“内制”和“外购”的选择依据总成本最小化。企业就是在市场中实现所有者权益的社会组织。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就是资本增值,资本的扩张。作为一种产品和作为一个企业,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判断企业的成长要和企业的功能相联系。中国的企业成长包括4个阶段:创新→增长→发展→完善(没有衰退期)。企业没有衰退期,要么就资不抵债死了,要么就在完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企业成长具备一定特殊性。中国企业目前处于增长期。有了产品,但对政府半依赖;资本更多来自银行,而不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一个社会评价机制,但是中国的这个机制还很不健全。

企业组织总体上呈现出高死亡、短寿命的特征

黄群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做大企业”目的在于扩张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由小到大的飞跃。 “做强企业”强调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竞争力主要不体现在企业规模大小。“做久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剧烈的环境变化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企业持续经营、长盛不衰。中国企业百年持续经营应注意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危机管理、成长管理。从平均意义上说,世界500强平均寿命为40~50岁。而在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一般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4年。因此,企业组织总体上呈现出高死亡、短寿命的特征。然而,一些优秀的企业却能够摆脱这种“短寿”的“宿命”。企业寿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六个阶段。所谓百年企业是那些能够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持续发展公司,或者通过多次蜕变能够保证企业在上百年的时间中生存和发展的公司。企业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揭示出在不同的阶段影响企业成长和老化的因素,进而说明企业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的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应该如何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改善企业的生命质量、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使企业能够成为百年企业。企业的寿命周期管理包括选择成长方向、控制成长速度、协调成长动力。

圣雅伦成长三步曲:

制度变公约;员工变老板;梦想变现实!

梁伯强(圣雅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圣雅伦20多年的企业成长历程概括为“经营人性,追逐梦想”。圣雅伦公司于1982年建立,当时是小本经营。1997年看到朱总理关于轻工业发展的一个讲话深受启发,开始全球考察,此后靠生产小小指甲刀一举成功。老板是拥有一定赢利资本的人,知识资本的召集者。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三大感悟:第一:创新,圣雅伦公司把文化融入指甲钳,这种创新使指甲钳很受欢迎;第二:变革,公司变制度为公约,变管理员工为员工自我管理;第三:经营,把企业文化经营好。企业即老板文化,老板应把这种文化做得系统,并不断进行延伸。中国人想当老板的员工比例很高,超出许多国家(如日本)。从稳定和做大企业出发,圣雅伦公司做出的一大决策是变企业员工为公司老板,收购员工梦想,让他们做老板,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圣雅伦公司文化三步曲:制度变公约;员工变老板;梦想变现实!

蒙牛:品牌是帆,资本运营是船

孙先红(蒙牛集团副总裁):企业如何快速成长,蒙牛成长历程:一、市场——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二、工厂——产品就是人品;三、资本——品牌是帆,资本运营是船。三年创中国驰名商标,五年后在香港主板上市,市值60亿。孙先生谈了他的几个观点:“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财散人聚,人聚财聚。这三个观点对应于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1、"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股权结构。不是人才的竟争,而是制度的竞争。2、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是战略:种什么——在哪种——怎么种。3、财散人聚,人聚财聚。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是组织能力、愿景。一条是舍得吃亏;二条是整合能力;三条是守承诺。成功企业的特点:1、整合社会资源。企业家是能够将世界上有效资源做最佳整合的人。心智资源之争尤其重要。通过营销手段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抢占认知或认同!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拥有一块地皮——心智资源,这是品牌的基因。2、企业文化的形成。把正式制度非正式化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营造的,也就是企业文化。文化是制度的延伸和沉淀。我们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3、强烈的宣传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媒介投资是增加企业的资产。看重资金和有形资产,但更要看重广告和无形资产。蒙牛为十四名航天员终生供奶,成为雅典运动会中国指定奶品,成就“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的宣传形象。这些都在培养蒙牛的无形资产。

格兰仕26年成长路线图

赵卫民(格兰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格兰仕“从全球制造到全球营销”。格兰仕公司前身是1978年9月28日建立的桂洲羽绒厂,后转到生产微波炉。1995年中国市场25.1%的占有率夺得了行业的桂冠。2003年突破百亿大关。微波炉以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5%,中国市场近70%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微波炉霸主,空调名列全国前五强,出口第二强。员工2.3万人。企业成长的经验是持续酿造、催人奋进的感动文化;不求暴利、薄利多销、价廉物美的价值观;简单就是力量、速度就是资源、管理就是沟通、创新就是领先的营销观;用道法自然的基塘法则来治理世界工厂,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来赢得市场,用老带新、滚雪球的师徒制来培养新人等土洋结合、原汁原味的格兰仕企业文化。接着赵先生从4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格兰仕公司的具体做法。1、企业成长环境:植根岭南、临近港澳;桑基鱼塘、水乡文化;龙舟竞赛、划船法则;骑楼建筑、平民思想;靓女先嫁 、敢为人先;可怕、可爱、可敬;务实 、踏实 、诚实。2、做大做强做久的目标。做大--世界工厂全球制造;做强——专业、专心、专注、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久——不做500强,要做500年。3、企业“一二三四五攻略” 。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二条腿走路”的品牌观;“三个价值”的战略观;“四大指标”的企业观;“五个指头”的竞争观。格兰仕的价值观:人是第一资本。“二条腿走路”的品牌观,格兰仕坚持“两条腿”走路,国内市场创品牌,国际市场做贴牌,双管齐下,整合资源,中外互动,全球共享。一树自有品牌、二为别人的品牌代工。化敌为友,从竞争走向融合,使“格兰仕”成为“中国制造”的典范,将“格兰仕”打造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的标志。“三个价值”的战略观:摧毁暴利,只求微利的价值观。“四大指标”的企业观:一看产权是否清晰,一个健康企业的先决条件就是看清晰的产权,产权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是命根子;二看行业领导力,是独一无二或数一数二的“领袖型”企业;三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 带不走、溜不掉的能力系统;四看财务健康安全。五个指头的竞争观:品牌——大姆指”,规模——“食指”技术——“中指”,价格——“无名指”,服务——“小姆指”,资本——“掌”,“五指”握成“拳头”,也可以“划拳为掌”,或者“握掌成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4、格兰仕企业习俗与实施工具。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走向繁荣,就必须有某些习俗仪式活动来体现它的价值和使命。格兰仕经过26年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特有的企业习俗和文化氛围。“习俗和惯例”包括爱心红包、早餐会与英雄会、节日庆典、书信文化、兴趣小组、核心小组、师徒制。

作者:刘业进 徐 坤 

资本市场经济波动研讨论文 篇2:

国际金融体系中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经验及其意义

摘要:主权财富基金作为由政府持有并运作的公共投资基金,旨在避免财政收入及国际收支过度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其主要资金来源为外汇储备。当前,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和配置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是其主要运作目标。据此,对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进行概述,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总结其投资及风险管理活动,并分析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主权财富基金;外汇储备;国际金融;汇率风险;风险管理

0引言

2016年11月,第七届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s,IFSWF)年会在奥克兰举办。在此前的第六届多哈会议上,论坛成员通过《多哈协议》制定了三年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将继续遵照圣地亚哥原则,促进全球资本流动及金融发展。截至2016年底,包含1个准成员在内的30个论坛成员涵盖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数的三分之一,管理着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资产的80%。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伴随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迅速发展。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则是中国政府开展外汇储备积极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1主权财富基金相关概念

主权财富(Sovereign Wealth)指一国政府积累的公共财富,来源包括财政盈余、社会养老金和国际收支盈余等,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而当前各界对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SWFs)的理解不尽相同。Razanov(2005)认为主权财富基金设立的目的包括避免经济遭受财政收入过度波动影响、帮助货币当局冲销过剩流动性、积累财富、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Fotak等(2008)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是由政府拥有或管理、由国内外资产构成的共同基金,旨在实现积累和管理储备资产、稳定宏观经济和代际间财富转移等经济和金融目标。Gugler和Chaisse(2009)认为其是由一国政府或央行控制并投资于海外的投资基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是由政府出于中长期宏观经济和金融目标而持有、管理及运作的公共投资基金,往往投资于国外金融资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认为外汇储备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一国政府投资载体,主要被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最初旨在缓冲一国政府面临的财政收入过度波动,在国际化背景下协助货币当局稳定宏观经济。而随着贸易及金融全球化发展,外汇储备在主权财富中的重要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规避汇率波动及国际市场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所造成的影响,成为主权财富基金运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一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运作与其外汇政策的相关性毋庸置疑。

2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发展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1953年,科威特设立投资委员会运作石油出口的盈余收入;随后成立的投资局进一步面向全球市场开展投资。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和阿布扎比投资局是较早一批兴起的主权财富基金;20世纪末随即出现了包括伊朗成立石油稳定基金和外汇储备基金、卡塔尔投资局等在内的第二批主权财富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自进入21世纪后迅速兴起。1990年其全球规模尚不足5000亿美元;2008年则达到2-3萬亿美元,达到同时期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规模近半数。Lyons则曾于2007年预测其规模有望在2017年达到13.4万亿美元。

随着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量及规模的增加,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s,IFSWF)应运而生。论坛前身——主权财富基金国际工作组(IWG)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6日,由全球23个国有国际投资者代表组成的国际工作组在科威特召开会议,遵照《科威特宣言》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以取代此前的国际工作小组。该论坛作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自愿性非盈利组织,旨在通过对话、研究及自我评估,实现成员间共同合作及强化。当前论坛成员包括来自全球28个国家的30只成员基金,涵盖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总资产的近70%。成员自愿遵照执行的24项公认原则作为该组织运作的基石,被称为“圣地亚哥原则”,构成主权财富基金机构性治理及风险管理框架,旨在提升管理效果、完善问责制、提高透明度以及强化投资谨慎性,同时鼓励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对话环境,深化成员对主权财富基金活动的了解。而随着成员数量增加,其各自运作目标及所处发展阶段日渐差异化,论坛的目标及关注点在圣地亚哥原则的基础上亦经历了变革与完善。除了继续推进圣地亚哥准则的执行,论坛也开展多领域研究活动,并且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强化成员的投资及风险控制能力。

3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3.1中投公司成立背景

中国外汇储备在建国初期增势较缓,进入21世纪大幅攀升(图1)。尽管自2014年后有所缩减,其规模仍居世界第一。一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依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主要被投资于美国国债等资产。而伴随外汇储备规模膨胀与美元波动,如何在安全性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逐渐成为我国国际金融政策目标之一。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成立,旨在实现我国外汇资金的多元化投资,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同时服务国家经济和金融政策。中投下设中投国际、中投海外和中央汇金三个子公司,分别承担境外投资、境外管理业务及对国有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等,以期实现对外投资收益最大化及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3.2中投公司投资概况

中投公司根据同业市场经验,在2015年引入由公开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构成的参考组合,明确其风险中性的业绩基准,将资产配置框架调整为“参考组合—三年政策组合—年度政策组合—实际组合”模式,在全球开展投资。截至2015年底其境外投资情况如图2所示。

2015年,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及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中投公司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为-2.96%,自公司成立以来境外投资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4.58%。其近年来投资组合业绩概况如表1所示。

3.3中投公司风险管理经验及意义

中投公司为了实现在可控风险范围内的收益最大化,针对投资活动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因素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三层次制度体系、三级管理流程体系以及三道风控防线组织结构等。其中,中投通过运用风险业绩系统,同时引入门槛收益率等指标,有效识别国家、行业及货币风险点,并针对不同风险特征下的项目进行收益基准定位及风险控制。

中投公司此前曾对黑石集团、中铁H股及JC·弗劳尔斯等开展数次标志性投资活动,在此过程中面临着投资成本偏高、收益保证条款缺乏、投资领域较单一、对决策主动权重视不足、投资项目风险偏高且缺乏相应避险措施等问题。以其投资的摩根士丹利可转债为例,在转换前可得到类似无风险收益,而股权转换时其实际股价已下跌41.52%,使得中投预期保值收益目标大幅缩水。因此,中投公司应明确自身定位与战略规划,实现投资行业及品种的多样化,同时完善自身风险评估及预测制度,合理运用套期保值等避险机制,将组合风险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一国公共投资基金,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并投资于外币资产。我国作为对外贸易大国,外汇储备规模多年居世界第一,国际商务活动趋向活跃,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关联更为紧密。从微观层面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影响企业绩效与发展;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收支及汇率变动将显著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而影响货币当局宏观调控能力及人民币地位。中投公司2015年年报指出,其年度净收益率出现下降甚至达到负值,即主要受到美元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影响。由此可见,主权财富基金通过合理途径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从微观及宏观层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较于传统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企业更应对其面临的外汇风险加以重视,因其将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价值,进而影响企业的实际收益水平。随着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扩张,及人民币市场逐步放开,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日益增强。而主权财富基金以其规模之大,且往往投资于国际市场,从而面临更高的汇兑损失风险。因此,构建完善的风险预测评估体系,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避险,有利于实现主权财富基金在安全性基础上的保值增值。

4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及意义

4.1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目的及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已逐渐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和配置的主要构成部分。尽管各国对外贸易状况、外汇储备特征、主权财富构成、外汇政策及其所面临的风险均有所不同,因而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目的及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看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1跨期稳定

主权财富基金最初的建立即用以缓冲价格过度波动对国内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平滑经济周期等目的。科威特、阿联酋、沙特等国家正是为了缓冲资源性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所导致的国内经济波动,从而成立了较早一批主权财富基金。当石油等资源价格上涨时,为其出口国带来的外汇盈余并非全部用于财政扩张,而是投放至资金池中加以集中管理运作;当其价格下跌时,该部分资金即可投放用于增加市场流动性,弥补外汇储备短缺,缓冲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冲击。

4.1.2风险分散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完善,外汇储备在各国主权财富构成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相应地,对外贸易环境及全球资本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日益复杂。一方面,贸易顺差下累积的外汇储备带来本币升值压力,削弱一国出口优势;同时,美元主导的外汇储备面临着更为集中的汇率风险,而主权财富基金往往被多元化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的分散与规避。

4.1.3收益实现

传统外汇储备投资标的相对单一,通常以追求低风险为首要目标。以我国为例,2016年上半年持有美国国债1.82万亿美元,约占外汇储备规模45%,其投资回报极低,且抑制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国际金融政策主动性。而主權财富基金往往会在一定风险程度下投资于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且形式更为多样,因而能更为有效地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得收益。

此外,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建立还可能出于将不可再生资源资产转化为国际金融资产用以保证本国后代发展、支付养老金以及偿还政府或有负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4.2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所造成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势必会给各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2.1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复杂性

近年来,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更为积极,其投资组合所选取的标的已扩展到风险较高的股票、房地产和私人股权等领域,以期追求更高回报。而随着新兴国家金融体系逐步健全以及金融环境放开,全球资本加速流动,其逐利性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且由于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巨大,其在国际金融中市场造成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4.2.2影响国际资产价格

摩根士丹利英国首席经济学家大卫·迈尔斯通过定量研究,认为主权财富基金规模的扩大将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容忍度,从而提升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吸引力,相应减少对国债等低风险资产的投资。其预测2007年起的未来10年中,美国国债利息将提高30-40个基点,风险资产贴水将降低80-110个基点。

4.2.3削弱美元霸主地位

一直以来,美元及美国国债的发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举足轻重,而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增加了各国外汇投资的途径,降低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吸引力,动摇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相应地对美元汇率稳定性亦将产生一定影响。

4.2.4加剧新兴市场泡沫

主权财富基金的目标之一即获得更高的收益,因而相较于传统外汇储备投资方式,其逐利性和主动性更为明显。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其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可能将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并可能加剧其市场泡沫。

4.2.5加剧金融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一国公共投资基金,不可避免地带有政策性倾向,同时亦被国际金融环境加以政治性考量;新兴国家的加入更是加剧了发达国家的警惕。因此,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与金融环境所可能采取的措施,将为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投资行为带来更多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4.2.6改变全球经济秩序

最初,那些依赖出口顺差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家摸索出公共基金的形式,以规避国际市场带来的冲击;而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体现出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水平的显著提升,动摇了发达国家占据多数全球资本的格局,从而将形成新的全球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A. Razanov.Who Holds The Wealth of Nations[J].Stat Street Global Advisor,2005,15(4).

[2]V. Fotak,W.Megginson.The Financial Impact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 Investments in Listed Companies[N].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Working Paper,2008.

[3]P.Gugler,J.Chaisse.Sovereign Wealth Funds in the European Union General Trust DespiteConcerns[N]. CCR Working Paper,2009.

[4]张明.主权财富基金与中投公司[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2):93100.

[5]Lyons,Gerald. State Capitalism:The Rise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J].Thought Leadership,Standard Chartered,15 October,2007.

[6]王晉斌,刘玮.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43149.

[7]李俊江,范硕.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8,(04):8295.

[8]David Miles.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Bond and Equity Prices[J].Morgan Stanley Research Global,June 1,2007.

作者:滕旭

资本市场经济波动研讨论文 篇3:

论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泡沫风险

[摘 要] 中国宏观经济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房地产过渡依赖,房价增长过快。民间资本及银行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行,存在泡沫风险,一旦泡沫破裂,社会危害极大。因此,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将造成泡沫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 价格 泡沫风险

一、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

众多企业集中投资房地产行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相对较高的行业毛利率。200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毛利润率为55.72%。即便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房地产行业仍大受其益。仅万科就实现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32.1%。大量的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浙江百强企业中有70%都涉足了房地产,可见经济房地产化比较严重。很大的问题一是经济的空心化、阻碍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危害。众多企业进入暴利的房地产行业,一方面使得实业精神丢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中国经济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明显。中国富豪一半以上出自房地产,除了说明当前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房地产属于很容易赚钱的暴利行业。据报道,外国房地产行业的利润一般在10%左右,而我国普遍达到30%,有的城市甚至达到50%或更高。这种暴利让前中国首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都充满感慨:做一年房地产的收益要超过做十年农产业。尽管中国住房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密集和最为严厉的宏观调控,住房销售面积和住房销售价格有所回调,但住房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不减,2010年1~8月,中国住宅投资增速仍高达33.9%,住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带动作用增强,为0.93个百分点,贡献度为8.34%,贡献度明显提高。有媒体曾经警告,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经济。现在看来,这种告诫似乎并不危言耸听。

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

从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商业性房贷翻了150多倍,从当时的400多亿元,暴增至今到6.21万亿元。在银行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行业的同时,房地产也绑架了社会消费和地方财政:现在,一个普通家庭买房通常需拿出一辈子的存款并要支付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贷款;房地产中的地价和税收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房地产的火热,虽然表面上让地方政府业绩高照,银行利润暂时陡增,但从长远来看,其风险与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房地产热催生的高房价,让极少数人富裕起来的同时,却将大部分人挡在了大门之外。一个让大多数人不能进入的市场,不仅不能体现出社会的公正与公平,还会是一个低效率、高风险的市场,极容易引发经济泡沫。

房地产价格由基本价值和投机泡沫两部分构成。其基本价值的变动只会引起财富的转移,而不会产生财富效应。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很大程度起因于持续走高的房价,导致许多投机者抵押房产进行再抵押融资,经济泡沫吹越大,最后破灭。例如,迪拜,这个建在沙漠中的奢华之都,突然传出了债务危机,立刻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飓风,中东之外的多个市场连带受累,全球不少投资者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失。虽然从目前情况看,迪拜债务危机的规模以及影响力有限,对全球经济复苏而言,迪拜危机充其量只不过是复苏进程中的一场“余震”,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将是短暂的。的确,迪拜不是华尔街,但这一债务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却是深刻的。首先,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不应该靠大规模举债搞开发建设。过去4年多以来,迪拜政府雄心勃勃,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级观光和金融中心,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迪拜政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筹措建设资金,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目前公开的债务总规模达到590亿美元,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因此,泡沫的引爆只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在中国一些地方也存在靠大规模举债搞开发建设的隐患,应该引以为戒。其次,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拉动。尽管阿联酋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但其中之一的迪拜的石油资源将于2010年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迪拜转向以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迪拜人口只有120万左右,而且外来人口就占了85%,本地人对房地产的需求规模相当小,大量依赖外国人购买,这种建立在非刚性需求的房地产业是脆弱的,对经济的拉动也是不可持续的。以前中国海南以及广西北海也发生过类似迪拜的房地产泡沫,现在中国某些地方仍然不汲取教训,还是以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房价被投资客炒得畸高,而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却买不起房,这样下去也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引起中国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经济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弊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应警惕经济房产化泡沫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这也吸引了众多热钱涌入房地产业。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公司数量直线上升。仅2009年就有近30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置换方式借壳上市。按照深、沪两市分类的20个行业中,除去房地产、金融保险以外的全部18个行业都有行业内公司涉及房地产业务。例如,近年,郑州的房价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2006年,郑州已售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为3355元,2007年为3945元,2008年为3910元,2009年为4580元,2010年10月飙升到6072元。计采用的房价指标为2010年9月35个大中城市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估计结果显示,2010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分城市看:泡沫指数很高,泡沫成份占实际价格比例在50%以上有福州、杭州等七个城市。实际价格比例在30%-50%之间的有北京、深圳等城市。房地产对GDP影响大,地方政府需要房地产支撑地方财政,所以,地方政府并不情愿真正抑制房价。当房价下跌时,地方政府担心影响经济总会托市,维持房地产市场繁荣。这种救市措施只能是短期行为,如果房价继续走高,远远脱离百姓的购买力之后,最终会有房市托不住的时候,届时,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地方经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因此,应当重视房地产的经济泡沫风险。

四、国家应遏制投机、降低风险

城镇居民尤其是中等收入和年轻家庭的住房十分困难,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极高,大量的工业要素向房地产集中,宏观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发展。房价居高和居住差距扩大,加剧贫富差距扩大。这些问题影响了广大居民特别是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影响了社会和谐。同时,加剧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的失衡,制约了产业升级,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剧了金融风险。有可能加剧经济波动,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此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讨,逐步加以解决。市场存在一种极大的误解,认为房价下降会影响经济,这是很荒唐的事。房价下降只能表示资金流出房地产,房地产在任何国家都从来不是支柱产业,也没有任何科技含量,何来影响经济?社会责任只是开发商责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房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规划的指标能够如期落地,这是遏制楼市恐慌的关键。如何告诉老百姓一个真实的楼市,是遏制楼市恐慌的核心源头,即减少楼市泡沫。开发商提供市场,政府就该供保障。调控的连续性非常重要,一旦调控不力,房价也有可能大幅上涨。国家政策是紧的,但是消费资金还是宽松的。房地产投资潜在的动力很大,虽然现在受到了调控政策的抑制,但一旦放缓就会释放。因此,政府应综合考虑与楼市走向相关的各种要素:宏观背景、政策、市场、供需等因素,出台政策遏制投机、降低风险。促使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施建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蘭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任宏.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作者:陈春阳

上一篇:人事档案发展工作分析论文下一篇:方志馆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