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卷编制探讨论文

2022-04-26

作为一名教研员,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感触很多,特别是担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七年级教学研究工作以来,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进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教师教得精疲力尽,学生学得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现状,深感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学语文试卷编制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探讨论文 篇1:

语文课改与考改辅车相依

【摘 要】语文学科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课改与考改,二者是辅车相依,密不可分的。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考改是指挥棒,但考改一定要遵循语文课改的纲领,而语文课改也必须依赖考改去落实精神。本文首先从语文课改与考改的概念理解出发,然后重点探讨二者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关系,力求以比喻的手法使对课改或考改的解读更加形象、深入。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考试改革

一、语文课改与考改的概念理解

1. 课程及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的概念在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曾有提及,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作课程,大施功力”等。此处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即课业发展的过展,含有学习的范围、计划、程式之义。朱熹在论述中强调了其中的规律: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却要安排紧凑和严谨的学习计划;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与今天所说的“课程”意义已十分接近。近代以来,将课程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比较被人们接受的课程定义。就语文课程而言,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语文科目学习及其进程的总和,不仅包括语文学习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规定了语文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语文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

制约课程的因素有很多,总体来说,一是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三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呈现可谓光怪陆离,因此从教育者认识上看,课程改革也必然是顺势而为、时时进行的。课程改革的道理如同古文《察今》中所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 考试及语文考试改革

考试,即考查、考核,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考试,存在于教学评价中,是教学评价常用的手段,而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因此,语文课程与考试是密不可分的,考试从属于语文课程这个大概念。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必须依据考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题,来实现教学评价的几种功能,如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等等。同许多学科一样,语文考试一般存在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不同的考试发挥着不同的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常依托考试内容及数据来实现,科学的考试应当遵循教学评价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及指导性原则。

语文考试改革在最近几年变化很大,更加理性地发展。2014年11月,《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21条教学改进意见。其中针对语文考试改革,强调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第21条规定: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这些教学及考试改革意见的出台,使我们认识到语文课改与考改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规定虽说属于北京市教育领导的决策内容,但很有代表性,对于全国语文课改与考改都是一个重要参考。

二、语文课改与考改的关系理解

从广义上说,语文考改作为评价,属于课改的一个环节。换句话说,课改是灵魂,是过程,考改就是检验课改的结果。考改的作用在于评价课改的有效性,因此它在人们心中是重中之重。实际上语文课改与考改本是辅车相依,密不可分,又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二者间的微妙关系:

1. 将语文课改视为“晴雨表”,正确规划考改路线

《史记》记载:“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大禹治水不盲从所谓的权威,而是反其道而行,改雍堵为疏导,功成名就。从《史记》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件事情要想取得成功,树立科学有效的理念是决定性因素。语文课改同样需要从先人“治水”中获得启示。语文课程改革出发点是要顺应时代需求,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提出语文建设发展的纲领。语文课改是依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的,科学有效的课改理念认识是关键,语文课改的方向与意见源自教育研究人士的正确认知,有赖于教育者对教学现象或问题将引发结果的预判。语文课改就是要与社会时代需求的脚步并进,为矫正教学方向提出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从这个方面来看,语文课改好比是教育教学的“晴雨表”,处在中心位置,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势必影响着全体教学环节,这其中必然包括作为评价课程改革效果手段之一的考试改革。而考试改革的前提就是要理解课程改革的思想要领,使之在测试题目内容的细节中得到具体彰显,好比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中所言:“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众美辐辏,表里发挥。”

语文课改的推进有赖于考改来实现对语文教学问题的“精准扶贫”。例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在第十七条规定“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这种大语文学习的理念就是考试内容改革的“晴雨表”。

以此课改思想为指导,201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就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进试题,如“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并呈现该工程路线地图(见下图),设计题目如“16.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这样就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文本阅读,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信息删选能力。

2. 将考改内容视为“黑匣子”,通过科学解码,促进语文课改的有效进行

一套经过认真研究后命制的试题,包含着多方面参考价值,好比飞机飞行时的“黑匣子”,记录着至少一段时期课改效果的反馈信息。每一次考试结束,我们都需要对试题进行科学评估,从数据中找到考改的得与失,凭借数据得出对一个区域内的考生群体学科知识、能力水平的评判,从而为课改的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例如2105年的《北京市中考评价研究报告》,其中的统计表格有2014年、2015年总分对比分析表、难度对比表,2015年主、客观试题总分分析表,主、客观试题分组难度表,2012~2015年主、客观题难度对比表,2015年语文试卷内容结构及其满分、平均分与难度表等,从整体到局部,不一而足。所涉及的数据分类也很丰富,如满分值、平均值、中数、众数、峰度、难度、差异系数、相关系数、鉴别指数等,从表格、柱状图、曲线图到折线图,丰富多样又直观地加以呈现。这样细致地解码,对语文课改与考改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2015年北京中考试题中,有些题目的设计就抓住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内容,直指教学的短板,如第6小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知识,语段内容从“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我’上学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应使用破折号;第8小题考查对“精忠”二字的解释判断,这两道题难度系数都是0.33,区分理想,选错误项的考生人数多于选正确项的人数。实际上答这两道题都必须在阅读时上下兼顾,彼此勾连,理解语境意思,注意隐性提示,通过数据分析很快暴露了语文教学短板。

3. 语文考改是有缺陷的“指挥棒”,只有不盲从才能促进课改的科学发展

相比语文课改理智的思想理念,考改有时像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孩子,考题中的“任性”表现也是屡见不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这样的理念,近几年有很多地区的试题命制趋于开放化,涌现出了许多有探索意义的好试卷,确实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开”而 不“放”,即貌似开放实则封闭,试题答案还是要趋同;或者开而不“收”,即无原则地开放,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实际就是“泛答”,题目缺少了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取向,这些做法无论是对语文课改还是对学生的成长都非常不利,都是令人担忧的。不管语文课改、考改怎样变化,终究都应是“语文味”,理想的语文教学应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互动,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毕竟是哈姆雷特,而非朱丽叶。学生理解语文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上“真理”“规律”的成分,甚至达成一致。都说考改是指挥棒,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也是有缺陷的指挥棒,倘若指挥者丢掉了语文教育的底线,无论你怎么创新改革,都将是一团乱象。

比如,在阅读材料《执着的追求》中有这样的题目:约翰“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曾祖母),”并最终带来一本“新书”。你如何评价他的行为?如果你是约翰,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难题?(50字以内)

这道题可以看作是开放性的题目,若评分标准指向学生既可答赞同,又可答应批评约翰的做法,那么对中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建构就会产生困惑。约翰做法本身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应该说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丽,在社会生活的特殊道德伦理情况下也是值得推崇的。

面对大家公认的中高考这个指挥棒,我们的确需要冷静地审视它是否能代表语文课改的精神,是否真能起到指挥教育、教学作用。比如万众瞩目的中高考作文题,很多题目上明确给出了思考指向,立意往往单一,缺少思辨性,不易实现尊重学生多元性思考,典型的如2008年中考作文题“向前,向前,向前!”。“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区别、分辨、质疑、分析等。思辨,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审慎的思维品格。这一点是语文课改在教学内容上应当追求的方向。如高考写作的2014年北京题“老规矩”:“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都尽可能地让考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在开放中发展学生多角度认知能力。重庆材料作文试题“收拾碎玻璃”,能让考生从整个故事的过程,分析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生态与环保”等立意来。这样的考试命题呈现出向理性靠拢的趋势,势必会撬动语文教学的改进,对语文课改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指挥棒作用。相比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像这类题目导向很明确,但缺乏思辨性,只要明确题目中关键词“悬崖”“栈道”“桥梁”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即可,试题本身的指挥引领作用明显偏弱。

总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思考课改与考改这个话题。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理智地对待语文课程改革,从现实出发,寻找更科学的教改之中,使自己更积极地投入改革大潮中去,进而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 童雪译注.语录四种[M].武汉:崇文书局,2010:187,188.

[2] 张玉玲译注.吕氏春秋[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139.

[3] 刘勰.文心雕龙[M].郭晋稀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99.

(编辑:赵 悦)

作者:刘会芹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探讨论文 篇2: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作为一名教研员,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感触很多,特别是担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七年级教学研究工作以来,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进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教师教得精疲力尽,学生学得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现状,深感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本文主要努力解决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之间如何铺垫搭桥、引导小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师与生、教与学”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一 小学生进入初中,过渡衔接不好的主要原因

1.从教材内容不同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思维难度不大。到了中学,教材体系一下增多,内容加深,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

2.教师授课不同

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老师反复讲、反复练。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中学教学容量大,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而且初中教师大多都是从九年级下来的,对初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前提、管理方式、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认识不全面,了解不透,教师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对学生估计过高,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师生协调适应差,下力不少,收获不大。

3.学生特征不同

从小学进入初中,在成人眼里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但在一个十二三岁孩子的眼里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学科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跟不上,走弯路,学习成绩出现滑坡。

4.学习习惯不同

学生在小学阶段习惯好、能力强的同学,进入初中后,能够较为迅速地适应初中学习,这些同学的优点是:对语文学习有热情,积极性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中学就不会学习。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总感觉学生学不会,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这些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难以适应中学的学习,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逐渐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分化”与成绩“滑坡”。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高年级和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脱节。由此可见,做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二 做好小学和初中衔接过渡的措施

1.明确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标是九年一贯制,更注意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重视。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讀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方面,由小学“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

2.把握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像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难以设想了。新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思路,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即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理解透彻,更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本的主要内容。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明确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地停留于课文内容做“表面游戏”。其次适当延伸。也就是不局限于课文本身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思维(已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特点,适度进行一些拓展训练。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对人的一生起着永久性作用。小学阶段就要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如: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正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等。

4.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5.了解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作好毕业前的过渡工作

六年级的语文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复习迎考工作外,还有必要了解七年级语文,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教材特点、教学方式等,适当地按中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试教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前能够面对难度较大的语文天地,了解一些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明白中小学语文的差别。

6.从试题的编制中体现中小学衔接

从每年的初中语文试卷和中考试卷中发现,命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突出“学生发展为本”和“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要求。(2)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3)坚持“时代性与综合性统一”的思想。(4)体现“学科渗透德育”的思想。因此,在小学六年级命题中遵循“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考查;既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力争使试题出得“活而有格,符合当前的语文课改的方向,渗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思想,对今后教学起到导向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新理念下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一套有效的衔接方法。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李玉玲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探讨论文 篇3:

高考作文的社会学概观

[摘要]在我国,作文考试历来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但现在的高考作文逐渐失去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风采,大多考生为作文而头疼。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高考作文进行系统的分析,剥去高考作文考试中科学化的“外衣”,直视考试中的幻影与假象,以期为当前的高考作文的改革提供一种实践的启迪。

[关键词]高考作文;社会控制;科学化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欢欢(1987—),女,山东平度人,硕士,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景明佳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高考作文因其在语文考试中分值大、主观性强而历来受国人关注,褒贬不一。讨论多是从教学角度切入,鲜有探讨高考作文的深层次内涵,即高考作文的命题人在既定(法定)的范围内选择内容。这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运作,是一种文化的选择。通过对作文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将统治阶层认为“值得”传递的知识施以“科学化”的包装,以合法的形式检验考生的知识、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因此,揭开高考作文试题科学化的“外衣”并对其科学性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高考作文:科学化的质疑

(一)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科学性的质疑

高考作文命题之统治阶层价值认可的体现之一是其内容的科学性,这似乎是个不证自明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命题的价值认可是指国家意志的熟练操盘手——命题人,将符合统治阶层主流意识形态的、有价值的知识渗入高考作文的命制中,使其披上合法化的外衣,打造成科学化的躯体。命题的内容只是从一定的文化选择出来的,是“法定知识”,但不能单纯、绝对地认为完全是科学知识。统治阶层对于某些知识内容是认可的,但也有另一些是不被认可的。以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为例,当时的统治阶层尊奉儒家思想,因此科举考试的内容——八股文的命题范围就局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之内,对其价值的认可无以复加。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封闭性的质疑

高考作文试题之统治阶层价值认可的体现之二是形式的封闭性。回顾高考作文的“命题”时代,自然给考生留下“被表达”的种种印痕:主题单一乏味、思想高度同质、表达公共化和机械化。[1]42命题的形式从“舍我其谁”的“全命题、“尚可商量”的“半命题”到“我的作文我做主”的“自命题”,虽然是花样翻新,但是命题“封闭性”的本质是不变的,即在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主流文化操纵下,进行一番弗洛伊德式“超我”升华,最后还是到了“被命题”的尴尬境遇。命题的“封闭式”为考生画了一个圆,这对考生的个性彰显是有限制的。

(三)高考作文试题编制科学化的质疑

高考作文试题的编制“并非一个纯技术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如果说是技术的,它也包括了意识形态渗透的技术”[2]38。试题的叙述形式是权力的话语,也体现了话语的权力。它是一种“精制代码”(elaborated codes),而非“受制代码”(restricted codes)。[3]453-472伯恩斯坦认为,精制代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关联性,一般流通于中上层社会群体中。作为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人,处于社会的中上层,所接受的文化、所使用的语言是以精制编码为主的语言,因此,在试题的编制过程中,社会统治阶层运用其精制编码的语言,来宣扬一种优势的文化,而受制编码的语言则无法进入考试的内容之中。显而易见,在试题编制的精致编码的取向中,试题编制的科学性是属于一部分人群的,这疏远了或是直接排斥了另一群人。

二、高考作文试题:规训化的实质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的知识体系,而“在整个的社会知识体系中,却只有有限的部分被视为法定知识和‘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知识”[4]。高考作文试题的知识选择既有对其价值的认可,也有对其价值的赋予,其中的主导因素就是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知识价值的认可简单说来,就是统治阶层使高考作文试题中体现其价值取向并使高考作文试题以一种“合法化”的形式出现,利用一套选拔机制使考生认同并内化这套价值系统;价值的赋予是指在高考作文试题中指向特定的价值,使得知识含有相应的价值取向,例如1977年的高考试题《青松赞》中,“青松”所传达出的价值指向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强意志。由此可知,传递某种价值取向、检验接班人将这种价值取向内化的程度与权力紧密相连,“甚至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关于这一点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作了细致、透彻的分析。在福柯看来,权力与知识不是相对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与权力属于一个统一体,两者互为影响,纠缠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开”[5]93。高考作文试题在“科学化”外衣的掩盖下,实则是一种对考生的规训。

(一)高考作文试题经由专人命制,维护社会意识形态

高考作文试题的拟制工作通称为“高考作文命题”,完整的命题工作持续时间大体有一年之久。高考作文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部分,是由高考命题专家根据国家的意志而命制的,命题专家在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方面造就了他们在高考试卷命制中国家意志操盘手的角色,而母语考试中分值最大、主观性最强的作文试题的命制更是凸显其“意识形态”的关键时刻,严把思想关,纵使考生有“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也蹦不出命题者的“掌心”,囿于命题人的主观意图中。“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有关世界和社会的观念体系,是指导人们实践、行动的思想准绳或纲领。”[5]8高考作文试题既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在知识上的表现,又检验了“接班人”的社会意识形态接受的程度,考生所呈现的高考作文的文本价值取向是否符合社会意识形态是对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功能发挥的检验,事实上,“这些题目是作为真正的思想范畴运作的”,它们明确划定了范围,“并以此来限制思想的空间”,进而扩张到整个社会空间。[6]60高考作文中价值取向的导向对维护现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考作文试题经过严格筛选,体现国家价值观念

高考作文试题一般都与统治阶层所宣扬的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是根据国家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或是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的,内容多来源于教科书,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其素材及主题就来源于苏教版高三语文课本中的内容;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材料来源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第9课《自然之道》,并且课后提示里讲的主题意思和作文的主题完全吻合。高考作文试题的价值取向基本与教科书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在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形成了连续的价值取向的内化与强化。试题与考生作文中即使出现一些与时代、与传统优秀文化相悖的内容,也是作为考生批判的“靶子”,对考生可谓“侧面规训”“以儆效尤”。高考作文试题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选择标准,统治阶层将自身认可的文化或是将自身的文化注入高考作文中,这样,统治阶层的文化便获得了新生命,通过高考的选拔机制而获得广泛认同。在考试的技术选拔机制下,隐藏了高考作文试题中的阶级服务功能,国家在这种看似中立、客观、自然的“面目”中实现了“人才”选拔。同时,高考的评分标准使考生对统治阶层的价值观予以消极认同,例如:文由心生、“高唱赞歌”者在分数上脱颖而出;反弹琵琶、“不走寻常路”者陷入“滑铁卢”,考生有一种“不能不说,而又不得乱说”的消极认同。积极也罢,消极也罢,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统治阶层的价值观得以宣扬、得以延续。

总之,高考作文试题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是国家认可的,并且国家将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赋予高考作文试题中,以特定的标准评价考生的写作,以期实现对考生的导向与控制,这种“软性”的控制如“温水煮青蛙”,使考生将“法定知识”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但是,人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思维性的个体,因此考生在作文写作中不可能是单一的顺从与认同。因此,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在规训之外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重视法度又不忘精神自由,不失为一种教育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潘涌.“后命题时代”:自由思维的回归与隐性制约[J].全球教育展望,2012(8):42.

[2]张行涛.考试的社会学概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3):38.

[3]伯恩斯坦.社会阶级、语言与社会化[C]//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453-472.

[4]M.W.阿普尔.国家权力和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2).

[5]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93,8.

[6]〔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0.

作者:孙欢欢

上一篇:住宅小区智能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养老保险空账问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