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学校管理论文

2022-04-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大批存在,给农村教育制造了较大困难;另一方面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都很欠缺,尤其是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教师力量,这导致农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资源学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资源学校管理论文 篇1:

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

摘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主干,阐述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教师和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层次化和特色化进行了思考,同时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实践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工程素质;教学管理;特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国家产业发展与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的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强调校企联合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应在相应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教育累计达一定时间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促进高校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一、社会资源的利用与企业的角色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建筑业的发展聚集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建筑学专业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及实践能力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作为首都,北京是全国建筑工程设计的人才高地,有较高水准的建筑设计院所1千余所,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30多所,其中主要为北建院、中建院等国有大中型设计单位,还有不少具有中外合作背景的设计单位。这些国内设计的顶尖单位,直接承担和参与了诸如奥运场馆等国内外有影响的重要工程,是国内乃至国际先进设计水平的代表。这里聚集的具有丰富建筑设计经验的高级人才数以万计,一级注册建筑师及具有高级职称的建筑师数千人,工程院院士和建筑设计大师近十人。这些都是高校建筑学教学有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贵社会资源。所以作为北京市的建筑院系,如何充分利用丰富优质的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及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结合教学培养的需要,我们将北京地区的校外人才培养资源分为核心、补充、外延三个层次,为校企联合培养的特色化和精细化提供条件(见下图)。

此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虽调校企联合培养,使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角色大为突出,所以有必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相应的社会义务。在学生深入企业培养阶段,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应给予有效的保护,同时企业诸如知识产权保护等权益也应得到尊重。因此校企双方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以协议的方式确立必要责任和义务约束,为校企合作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作为学校方在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时应有着突出客体(企业)、强化主体(学校)的意识。

二、实践教学的体系化与层次化

建筑学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自受到强调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的“包豪斯”学派教育思想影响以来,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成为其教育的核心理念。多年来我国建筑教育也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但面对新的任务,我们如何突破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进一步深化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工程实践经验、机会有机结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将技能培养、素质培养、品德培养有机结合。

具体的工作就是,采取课堂内外一体化、实习与就业结合、院内教师与设计单位工程师相互配合等方式,引进来走出去、随机性松散型与计划性制度化结合,以最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适应社会人才资源的特点,竭力开发社会人才资源,为我所用。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筑文化周。这是一个平台型的专业学术活动,在一周时间内,可通过各类学术讲座、参观、展示、设计竞赛等活动,为社会建筑人才参与学校的各类教学、学术活动提供条件。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以较密集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

2.建筑大师论坛、毕业生论坛。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社会人才与学生学术互动的活动。大师论坛,通常聘请院士和著名建筑设计师给学生作学术报告和进行交流座谈,从整个学界的最前沿和理论高度阐述学科的最新发展;毕业生论坛,通常聘请我校优秀的毕业生,以不同的主题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更明晰专业所学的目的和方向。

3.工程师进课堂。主要在高年级开展,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问题,由任课教师聘请设计单位的工程师,一同命题、辅导、评图或结合实际工程项日的现场参观讲解,弥补任课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和对最新工程技术及问题了解不深的问题。

4.各类研讨项目。这是以一个或几个相类似的课题展开的短期集中教学活动,各建筑设计单位和社会人才的参加可以使这样的活动变得非常具体和富有实效。比如旧住宅区的改造这样的题目,通过与设计单位的联合,往往可得到一个真题;同时由于该题目的平台比较大,可邀请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部门、社会学研究者共同进入,可使学生得到丰富的知识回报。

5.实习基地。设计院施工图实习是一个时间长、要求高、组织难的实习。我们的经验是由学校统一联系,学生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并以实习基地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便于管理和监控,也有利于学生实习质量的保证和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

6.校外导师制及企业助教与奖学金。为高年级学生找校外导师,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实践知识的获得有很好的帮助。以设计单位或资助人命名一些设计竞赛、奖学金和学生学术活动等,使学生多方受益。

同时,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应有深刻的认识,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简单地对实践环节加时加量,也不是简单地压缩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让出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必须整体系统地理解“卓越计划”,充分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一方面应将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化和层次化,按照实践教学的规律,科学系统地设计安排实践环节;另一方面,不可弱化和轻视理论教学,特别是关乎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育环节。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教师、工程师有效地调动起来,通过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工程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实用型高级人才。

三、特色化培养的方法与思考

由于历史、区位、学校管理、师资水平和生源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建筑学的办学水平、特色各有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只有坚持“特色化”培养道路,才能有效落实,才更有生命力。所以不同的学校应从自己的办学禀赋出发,不应盲目跟风。

1.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方案的制订,或者什么样的人才才算是“卓越工程师”,这是一个办学定位问题。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仅仅具备工程素质、企业很好用的人才,不是我们要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全部,在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作为未来主要面向以北京为主要从业地点的学生,国际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素质,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所以我们将我校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定位于:培养具有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或者说,我们认为的卓越工程师应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因材施教。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人才的批量化培养,使因材施教成为一个难题。但从创新型社会需求和90后的就业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要求,又需要因材施教的落实。所以我们认为学校要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平台。前文中提到的将校外人才培养资源分为“核心一补充一外延”三个层次,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尝试。同时在培养计划中也应以“达标”和“建议”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来适应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比如在“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环节,我们对实习时间的规定是20~26周,20周是达标要求,26周是学生可以利用实习前的暑假或实习后的寒假,在实习时间上的拓展。同时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采取校外导师制,为其推荐北京地区知名建筑师作校外导师。

3.引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开放办学的体现,这里不妨加以引申,建立更为多维的开放,就可有机地将“厚基础、宽口径”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提出不仅仅是校企合作、也可以是“国际合作”(比如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校际合作”(比如多校联合毕业设计)、“专业合作”(大类招生、大类联合)、“课程合作”(以设计课为主干的各类技术课程的进入)、“年级合作”(在空间上、课程等方面高低年级打通)等等。这些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四、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高校教师参与建筑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地位在减小和下降。从全国各类获奖的优秀建筑工程名录中,高校教师的比例已大不如前。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高校教师很难将教学与工程设计兼顾。在许多学校的新进青年教师中,往往多是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而在高年级的本科教学中(包括毕业设计),真正结合实际工程的机会正在减少。所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经验的不足的问题已比较突出。所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改善这种状况,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1.教学相长。在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工程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子,教师在“研”中“学”、在“学”中“教”,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真正实现高效益的教学相长,持续发展。

2.产学研一体化。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搭建,为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连贯性,为学生工程实践提供了新途径。

3.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多维校企联合。通过社会办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有效发挥社会力量,为教学与行业发展前沿接轨提供充分条件;创立多方位、多层次、多纬度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为教师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利用国家注册建筑师制度,鼓励教师取得相关工程资格。

4.校内、校外连锁互动。校内校外形成连锁互动的创新机制,为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出台相关政策资助和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研修,学校在岗位评聘、职称晋升等方面将工程素质考核纳入指标体系。

五、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

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一个主要难点是管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教学过程可行、教学目标可控,是这一实践成败的关键。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我们认为:

1.应以特色教学计划为主干,以利用资源办学为枝蔓,使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系统化、制度化。在教学计划中为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提供良好的支撑,如在课时安排、学分的计算和工作量的核算上,使之制度化,使各类社会人才组织和参与的学术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

2.应树立突出客体(企业)、强化主体(学校)的意识。尽管从行政管理层面正在出台相应企业服务社会的各类鼓励与支持政策,不少企业也表示愿意为人才培养尽义务;但企业的重心是生产,作为学校不应过分强调企业的责任,应在尊重、重视企业的重要作用前提下,强化、深化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考评体系。突出企业在实践环节的技术作用、强化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环节的监控作用,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校企合作的长远之道。

3.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先进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有效保障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质量。社会资源在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在时间上的随机性,使之成为教学管理的难点,特别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学生施工图实习,教师可控性很差。为此我们开发了设计院实习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实施有效管理;同时在其他环节,如校外导师制方面,学生和校外导师也可利用这个平台交流,便于学院管理。

作者:陈喆

社会资源学校管理论文 篇2:

村校联系,打造育人新平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大批存在,给农村教育制造了较大困难;另一方面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都很欠缺,尤其是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教师力量,这导致农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此外,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教育建设,每个村的教学资源都不充足。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必须大力整合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相邻的村子可以集中资源共同建设一个教学水平和教育条件较高的村校。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没有结合使用。很多农村基本上存在缺乏对青少年的关爱,他们的父母都是一年在外,很少有时间对青少年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且农村地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没有很好的配合,青少年只能从学校里获得教育,但是家庭和社会在学校之外没有对青少年展开教育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各自为政,没有构筑一个全方面的交叉教育体系。

(二)农村与学校没有对资源进行共享。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封建历史遗留下的腐朽观念和落后认识,他们不重视教育,对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实践场所拒绝对学校开放;而学校也没有将学校的图书、电脑和操场等资源对村里开放,一方面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存在资源的闲置,本来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都很薄弱,双方没有实行资源共享,使得农村不多的教育资源真正用到对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就更少。

(三)校网撤并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深化改革,尤其是农村,大量的农村学校都被撤销或者合并,一个村子一所学校的局面已基本不复存在,而今,一所学校辐射范围最多是十几个村子,每个村子的关爱工作只能小范围开展,难以全面推进。农村很多学生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接受教育,不但加大了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成本和难度,很多青少年甚至因此讨厌接受教育。

二、村校共建携手共同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

(一)转变观念,社会、家庭和学校认识到携手改善教育状况的重要性。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育人观念需要全方位的配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教育就不会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村校共建中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管理和负责青少年的教育,家庭要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学校要做好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社会要多关爱青少年,让青少年有一个温暖、幸福的教育环境。

(二)实现村和学校人财和物资等资源共享。学校和村子要共同成立一个村校共建小组,对村子和学校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统计,然后对这些资源进行共享。将村里的社会实践场所对青少年开放,而学校的图书馆和电脑也对村民开放;对青少年的教育经费一定要优先解决,可以创办一些例如老年学校、家长学校、娱乐室和健身场,对村民和青少年开放,双方实现了对资源的共享,村子也是老少同乐。

(三)教育关爱活动要形成整体性。村校建成后,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教育和走访等制度建设,并具体规划其内容和时间,积极对青少年开展帮学、帮教和帮贫等帮扶工作,同时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村里科技文化活动和参与公益事业等活动,减少青少年因贫困辍学的现象,要促进村里的青少年品德优良和尊老爱幼等,不游手好闲。要关爱青少年的成长,例如某村庄有一中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家庭教育,在学校不学习,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往来,最严重的是和那些人一起盗窃别人的财物。后来,经过对这个中学生耐心的上门教育,并且对中学生的父母做了工作,父母加强了对中学生的教育,学校和社会也加以配合,中学生最终改掉了那些错误的行为,认真学习,最后顺利完成初中的学业,现就读于县城的高中。

村子和学校要携手共同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工作,让农村的青少年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够成长成材。通过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能够在农村地区形成比较充足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拉近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的距离,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七中学)

作者:李勇飞

社会资源学校管理论文 篇3: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突破与特色道路选择

[摘 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学科文化不浓、学科意识淡薄,学科目标不清、学科规划缺位,学科特色不显、学科方向模糊,学科队伍不稳、学科团队松散,学科责任不明、学科机制老旧,学科考核不严、学科奖惩失效是地方高校面临的共同困境。地方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只有深入挖掘区位优势、依托区位优势、强化区位优势,变优势为特色,用优势造优势,用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浓厚的大学文化和开放的国际化引领区域发展,寻找到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学科建设;特色道路;区位优势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标志与符号,是现代大学最基本的单元和元素,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根本依托,是高校文化软实力和竞争硬实力的综合体现。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路径,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彰显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核心,以此为引擎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关键举措。学科建设是拓展学校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学科发展水平是高校招收优质生源、吸纳社会资源、吸收高端人才共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文化符号,提升学科水平是拓展学校多维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

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任何一所有生命力的高校,都必须有学科的支撑。学科建设不是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高校的专利,而是包括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内的每一所高校的基本工作和紧迫任务。一部分地方高校集中全校或者所在省市的资源,精准对标对表,瞄准目标设定参数,积极准备“入围”新一轮的“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行列;一部分地方高校积极挖掘区位优势,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开展在地化研究,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埋头踏实做好自己的学科建设;一部分高校,尤其是新升格本科高校、要转型未转型或者未成功转型的高校,还对学科建设比较茫然,缺乏学科意识,缺乏学科规划,更缺乏学科建设路径。本文试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困境进行梳理,力争寻找到适合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特色道路。

一、地方高校所处的时代和方位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高校建设的历史回顾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整顿大学、形成重点体制”的工作思路,1952年在苏联单科大学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开始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的指导思想即“有重点地稳步前进”,国家提出“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的办学方针,旨在使教育地区分布合理化,并对课程模式、高校名称进行调整。1954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批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6 所高校被列为重点大学,1959年重点大学扩展到了16所,至“文革”前,全国重点高校共有 68 所。集中财力物力、迅速调配社会资源、重点建设一批高校,使高等教育主动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设置,这促进了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集中优秀人才办重点大学。1978年,国家恢复“文革”前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并在此基础上新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最终确定 96 所全国重点大学进行建设。

1984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所大学被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后来增加至15 所。“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 15 所大学确定后的十年间,教育领域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5年后这 15 所大学又顺延为“八五 ”重点建设的大学。

1995年国家启动了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实际共建有112所211工程院校。“211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校的竞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攀比之风。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首批“985 工程”中的9所院校当年12月出炉,经扩容,“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启动“985 工程”建设,本意是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学校,使之尽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却把它当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旦有了一个光鲜的帽子,一戴定终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机制,形成身份壁垒,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也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

建国初期至“985工程”的使命完成,通过实施重点高校、重点工程的建设,我国“第一梯度”大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是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粗放投入、考核缺位等问题也日益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诟病。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

我国的高校学科建设是由政府发起、主导和推动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这被认为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学科建设”的概念。1987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第一次重点学科评选,共从5大学科门类中遴选出416个重点学科,这是我国抓学科建设的开端。重点学科建设主要目的是适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减少与发达国家在博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提升国家的科研能力;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推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初步探索了我国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基本程序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形成了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基本的学科框架与布局,开启了对部分学科实行重点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局面,摸清了国家重点学科所处的水平以及当时国家需要发展的薄弱与空白学科。

200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这次评选 使国家重点学科总量增加到 964 个, 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和优化,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和覆盖面又有所增加,共设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94个,体现了国家重点学科服务国家建设的需要。至此,国家重点学科总体数量得到了发展,结构和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对国家重点学科的管理和制度化建设,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奠定了基本的框架与格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明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同时实施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文件中,首次如此浓墨重彩的强调“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这既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以若干一流学科为支撑的成功理念,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正式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首轮“双一流”建设遴选的421个学科点和部分高校自主确定的44个学科点,充分彰显了国家意志,合理布局了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布局了一批国家急需、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

(三)地方高校所处的时代方位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向外看,国际风云变幻,竞争加剧,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科技战如火如荼,新型冠状肺炎导致全球危机;向内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贫富差距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大,高等教育面临重新洗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增强。国家所处的时代就是高校所处的时代,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国家富强的重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在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并彰显中国特色的道路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就是服务“两個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1]。这是中国高校所处的时代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地方高校规模巨大,所占比例达到了全国普通高校的95%,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2017年公布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除了少数有积淀、有特色、有实力的学校或学科入选外,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无缘参与,“双一流”的盛宴仍然被老牌“211”“985”高校享用着。“双一流”建设明确要求打破身份固化,实行动态管理,这为所有高校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机会。首轮“双一流”中期评估业已完成,从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报告来看,对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人才培育、文化传创、道德引领等核心职能维度上的多元贡献进行综合比较,“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水平层级上角逐激烈。从已公布的“双一流”高校中期评估结果来看,“一致同意通过中期评估”“达成中期建设目标,取得预期成效”“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社会贡献度大”“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展现出很好的上升态势”“对建设成效表示充分肯定”等表述居多,从这些评估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了巨大进展,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学校实力和发展持续增强。

“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特别是在“破五唯”“立五看”的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开动发动机、猛踩油门统筹推进本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深度的体制机制改革,凝练特色、整合资源、打造平台、聚集队伍、探索模式,发展迅猛、势头良好。可以预见的是,只有极少数的地方高校能在下一轮“双一流”遴选中杀出重围,入围建设名单。地方高校该如何正视自身问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道路,后文将做一些探讨。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困境

(一)学科文化不浓,学科意识淡薄

一流大学发展靠文化,二流大学发展靠制度,三流大学发展靠主官。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必须根植于一流的学科文化。许多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更多是关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评估考核等外部的资源或政策,忽视了学科发展的精神内核。学科文化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精神传承乃至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理念态度、行为举措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纯净的学科文化氛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研风,推动高校的整体发展[2]。学科文化不仅是学科构建的基石,也是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通过学科文化建设规范人的行为、培养具有学科文化特征的学者,为学科组织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是每一个学科组织在学科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学科意识是人们遵循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在学科建设中形成的自觉态度和导向, 是对一定学科的本质规定性和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特别是相互区别的自觉认识, 同时还突出表现在从事该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人们对该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许多地方高校从领导者到普通教师,普遍缺乏学科意识、学科概念、学科理解和学科梦想。学科建设正是基于这些主观观念的具体化和行动化才能优选到实现路径,意识淡薄就无从理清学科建设的本意,就会导致观念出错和本意迷失,学科建设就会远离正轨。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强化学科意识,是推进学科建设的思想根基。

(二)学科目标不清,学科规划缺位

学科建设目标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定位。学科建设目标首先应该立足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致力于解决规模与结构、点和面、当下与未来的问题,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协调、整合、组织学科资源重点突破。其次,在制定具体学科及学科群的发展目标时,应充分研判学科定位、学科现状、学科历史、学科优势和学科潜力,做到“一学科一策略一目标”。部分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目标参照和对标学校,都有自己在学科评估排位、学位点新增数量、“双一流”动态增列、ESI学科突破上的一系列明确目标,并且明晰了实现路径。有些地方高校缺乏目标定位,或者目标方向存在较大偏差,或者目标定位偏高。甚至有些地方高校自暴自弃、精神萎靡、信心不足、置身事外,认为学科建设与自己没有关系。

学科规划是为学科规范、有序发展而制定的方略。一流的学科规划应该具有时代性、前瞻性、战略性,应该立足于学校整体规划之中,并充分协调好社会发展、学校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坚持学科发展服从于学校发展,学校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许多地方高校忽视了规划的牵引和指引作用,不认真做五年规划、专项规划、中长期规划,或者做出的规划不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仅仅是所谓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有些地方高校的规划不能立足于当下的发展阶段、发展土壤和发展资源,盲目模仿、照抄照搬,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无效规划。有些规划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学校的整体规划变成了各职能部门的专项规划简单复制,学科规划变成了各学科点工作展望的粗暴加和。

(三)学科特色不显,学科方向模糊

特色是一所大學的水平、质量、品位、个性的标志。实际上世界各国的综合性大学从来都是在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各具特色的。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反映,也被视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特色反映的是某个学科领域独特的本质内涵,是该学科凭借良好的制度优势对自身、社会及市场的各种资源所蕴含潜能的激发与整合提升而形成的、被社会和业界公认的优势特征[4]。学科特色是某个学科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中形成的、通过自觉创造和理性培育形成的个性和亮点,其价值要靠学术水平来体现,靠社会贡献来支撑。许多地方高校学科同质化,正是因为同质性,与同质的学校与学科在一条跑道上,弱者慢慢失光、噤声直至消亡。

凝练学科方向是培育特色学科的首要任务。学科特色首先表征为学科方向上的独特性。相对集中、稳定的学科方向需要长期的凝聚、锤炼,并持续不断优化才能彰显特色。每一所高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许多地方高校严格按照学科目录上规定的或者传统的做法设置研究方向,方向模糊且缺乏特色,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地方需求选择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产业转型紧密联系的学科方向,从而失去地方特色这个肥沃土壤的滋养。陕西科技大学将化学化工基础理论与轻化工、能源、生物、材料等学科紧密融合,形成了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能源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天然产物与有机合成化学、功能配合物及纳米材料化学四个特色鲜明且稳定的研究方向。2019年9月,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拥有全国唯一的以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为特色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就是陕西科技大学化学学科的鲜明特色和标签。

(四)学科队伍不稳,学科团队松散

学科队伍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学科队伍的实力代表着学科和学校的实力,是整体生产力的表现。一支开放化、国际化、高素质、梯队好、结构优的学科队伍,才能保证学科建设的成效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学科生长和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优秀的人才和稳定的队伍才能带动学科团队孵化出学术成果,进而衍生出其他资源。学科建设高地的争夺,实际上是对人才的争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人才较之前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高校、地方政府均把吸引人才作为首要任务。人才流动的初衷是各个高校为发展自己的特色,即建设特色学科,但现在更多是盲目地为做指标而争夺,而且人才争夺中还出现了明码标价。人才本身是稀缺资源,高校挖人都是挖有“帽子”的。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和地方高校,经过若干年举全校之力艰难培养出来的长江学者或者优青、杰青,刚戴上“帽子”就被重金挖走了。虽然国家层面发出了很多倡议和呼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仍然无法阻止“孔雀东南飞”和“乾坤大挪移”等挖人乱象的出现,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人才的无序流动,不仅不会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反而使得高校内耗严重,助长浮躁之风和短视行为,拉大高层次人才的地区分布差距,弊端重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的人才都是单向流动的,优质的进不来,优秀的留不住,学科队伍年龄老化、梯队不合理、结构不优化、多年无科研产出等现象严重,走进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学科建设团队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是高校地位和学科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科研成果的主要承担者[5]。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和学科骨干是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学科建设不是学科自发、无意识的“放养”成长,而是需要学科团队有目标、有意识地“圈养”培育,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有些地方高校在实际的学科建设中,没有实行学科带头人制度,或者没有符合条件的带头人,或者带头人职责模糊,或者以学位点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代替学科带头人,或者有带头人没有责任人。有些地方高校在某一个细分方向上积淀出了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该方向带头人或骨干的退休、调离或者去世,缺乏团队的发扬和继承,导致这个特色方向悄然消逝。西部某师范大学林姓教授,是我国有机磁性材料及其器件领域的开创者。他20世纪开始研究有机磁性材料,这类有机体系的铁电铁磁材料在滤波器、天线等微波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被用在航天航空等军工产品上,其成果也获得过国家级奖励。本身这个研究领域是该校材料学科的特色,但由于单兵作战、后继无人,随着他的退休,该校这一特色方向也随之“退休”。

(二)区位优势是地方高校产出成果的比较优势

学科的创新力和贡献力是实现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首先,要主动将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寻找地域性特色资源的有力支撑,以彰显办学、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特色,形成不可替代的成果产出优势,从而避免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同质化。其次,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主动挖掘区域经济社会的优势特质资源,确立自身创新发展的增长点和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地方高校既要向上看,对照部属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借鉴既有的、成熟的、成功的学科建设模式,设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近期、中期、远期和专项规划;更要向下看,寻找自己脚下的热土,挖掘在地优势,推动学科建设错位发展和科研错位选题,提升自身研究特色,提升在行内的影响力。有学者指出,多元的地域特色文化与独特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赋予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自然禀赋,在与社会需求的长期博弈积淀中,地方高校往往会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优势特色学科或优势特色类“发展主线”[8]。由此可见,建立在区位优势之上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四川师范大学在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结合区位优势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依托巴蜀文化的沃土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及哲学等学科的资源,着力进行巴蜀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倾力打造巴蜀文化学科群,以省委宣传部授牌成立的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学科群。四川农业大学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准确把握“四川是农业大省”的区域优势,抓住“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历史机遇,与地方深度融合,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在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学科上颇有特色与建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李明洲教授团队为挖掘地方猪种蕴藏的优良基因资源,以在肉质改善、抗病性、抗逆性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其研究成果《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登上了《自然·遗传》杂志,这个研究成果还意外地为“四川为什么会有熊猫”提供了理论依据。西华师范大学地处四川省南充市,其充分挖掘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的区位优势,针对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的野生动物、昆虫资源、珍稀濒危植物以及野生药用植物等进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获批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产出一批优秀成果,并且培养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功利用区位优势产出的优秀成果、获批的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成效是其他地域所在高校甚至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无法直接获取的,这种比较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值得所有地方高校学习借鉴的。

(三)区位优势是地方高校引领地方的当然优势

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更加突出,地方高校应该在积极研究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发挥区位优势,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与职责。纵观成功的经验,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高校引领地方经济的案例不胜枚举。美国斯坦福大学基于自身的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其周围形成了“硅谷”更是世界级的典型范例。北京海淀区大学群直接导致了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发展对大学的依赖度已越来越大,地方高校助力所在城市发展的制高点的打造,两者必然成为一个有机的共生系统,重视发挥高校的功能及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四川省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等美誉。区位优势突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川滇黔区域的战略要地,扼四川出海南通道要冲,居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叠合部,具有辐射吸纳川滇黔3省8市3700万人的独特优势。宜宾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对地方的引领作用,截至2020年3月,已引进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18所高校入驻大学城,与各高校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探索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宜宾模式”既体现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和依赖,也体现了高校对自身使命的责任担当和对地方的引领作用。

高校引领区域发展要通过学科建设成果来体现,要以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为核心。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对区域的引领,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彰显学科建设实力。

第一,用创新性科研成果引领区域发展。地方高校學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迫切需要,以地方发展中面临的“卡脖子”“卡脑子”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升自身的科研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贡献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用原创性、基础性、突破性的成果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大学围绕“卡脖子”的重大难题,发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依托建立的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研创的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已在苏、皖、鄂、赣等4省累计应用10077.1万亩,新增稻谷316.9万吨,增效127.3亿元(数据截至2018年10月)[9]。

第二,用人才培养成效引领区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办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地方高校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生产出的“人才”这个特殊产品大多数在所属区域就业、创业、立业,所以地方高校更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校企、校地双主体订单式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社会发展中坚力量,让学科与高校在实现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智力支持,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累积的智力优势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优势,构建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区域性高地。深圳大学堪称近年来发展最耀眼的地方大学的楷模,肩负国家改革开放使命,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是名副其实的“创造富豪的摇篮”。深圳大学培养出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用野心缔造“汽车帝国”的吉利汽车李书福等一大批人才。

第三,用大学文化引领城市品位和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既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大学发展的自觉选择。高校图书馆、学术论坛等,既是最神圣的精神殿堂,也是新思想的来源。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大学与城市互动共生,城市要发展,离不开大学,城市文化要繁荣,也离不开大学。追寻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良性互动的足迹,用有品位的大学文化引领有品位的城市文化。用优秀文化来引领城市文化,就是为所在城市文化注入创新、卓越、高雅等文化因子。地方高校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人文的挖掘和研究,促进地域文化的科学化、理论化建设,进而推动整个城市文化特色化的形成和完善。四川省首批10家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于2017年年底授牌成立,其中扬雄研究中心落户四川师范大学,李冰研究中心落户西华大学,落下闳研究中心落户西华师范大学,李白研究中心落户绵阳师范学院。扬雄、李冰、落下闳、李白等历史名人文化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的地域特色,也理所当然成了城市的文化名片。

第四,用高校国际化引领区域国际化。一流的高校必然有一流的国际化水平,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必须在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显示度等几个指标上提升显示度。成都大学通过师生交流、科研交流、文化艺术交流等形式与美国菲尼克斯、德國波恩、法国蒙彼利埃、丹麦霍森斯、以色列海法、韩国金泉、韩国大邱、泰国曼谷、印尼棉兰、突尼斯苏塞等国际友城及高校保持着密切联系。2015年,学校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2016年,学校以秘书处单位身份牵头成立了“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与国际舞台连接的纽带,勇于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国际人才的智慧, 积极推进区域开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引领区域走向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马陆亭.新时期“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战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2):15-20+28.

[2] 范玉鹏,余小波.一流学科建设的文化困境及其突破[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69-74+86.

[3] 常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视域中的学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9(9):53-56.

[4] 甘晖.学科综合化:高水平师范大学转型的战略选择——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3(4):58.

[5] 葛道凯.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5):29-30.

[6] 沈满洪.有为和有位:“双一流”建设中的地方高校的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7(7):3.

[7] 刘小强,孙桂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机制创新: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六定”工作的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30-33.

[8] 张作岭,崔明石.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9(7):52-55.

[9] 王拓.作物专家齐聚扬州研讨农业新科技[EB/OL].(2018-10-26)[2020-03-26].http://www.zgjssw.gov.cn/shixianchuanzhen/yangzhou/201810/t20181026_5806754.shtml.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谭英雄 罗文强

上一篇:课程体系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