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是: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会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分立”的模式,二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模式;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采取了不同态度。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机制两个方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1:

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团体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了日程,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中已经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挖掘出人才的潜力,让人才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社会团体管理为出发点,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团体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团体;管理应用

人力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不止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还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带来良好的影响。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且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后,人力资源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还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措施做出详细的介绍,并且还会具体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团体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念都相对较为落后。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国有企业在宏观调控方面,只服从国家政策的安排。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企业内部的物质、资金、技术等问题,忽略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人才闲置的现象。

(2)对于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不足。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最缺乏的就是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国有企业在对待员工的时候,只关注员工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却从来不敢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国有企业的发展计划当中,根本没有对于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对于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的不足,就会导致一些想学习新技能的员工无法得到学习机会。这样的管理方式最终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

二、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难题的解决措施

(1)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综合考量企业的发展形式、发展战略,以及已经出台的国家政策,为企业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在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且还要预估人力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2)加大对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员工就必须经常学习,时刻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在人力资源资本充足之后,就可以定期为员工培训,还可以将优秀的员工送到更优秀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员工素质的提升,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团体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团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完美实施能为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1)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社会上的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化的管理,保证人才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而社会团体管理,是带有政治性质的,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措施。社会团体需要负责的管理工作有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是其中一项内容。但是,社会团体负责的管理工作大多都与人力资源管理有联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为会社会团体工作的执行带来很大的便利。

(2)人力资源管理能简化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之后,人才都能到最合适的岗位,并且,企业的资源也会得到最合理化的使用。人力资源的正确使用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动力,也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规范化。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就是监督企业的发展,保证企业能够保持正常的发展步调。人力资源的正确管理已经促使企业正常发展了。所以,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便会被简化。只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监督即可。

(3)人力资源管理能提升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效率。人力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必然会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那么,对于社会团体管理内部也是一样的。开展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员工的素质也会得到提升,工作开展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只要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人力资源在社会团体管理工作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顺利实行,就必须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足都会得到改正。

參考文献

[1]住房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 朱旭红. 纳税. 2017(33)

[2]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J]. 王勇. 财会学习. 2017(10)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J]. 金凤珍. 黑龙江科学. 2017(13)

[4]浅谈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 刘帅. 西部皮革. 2017(04)

作者:陈睿萌

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2: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思考

〔摘要〕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是: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会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分立”的模式,二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模式;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采取了不同态度。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提升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水平,要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治理功能,强化监督人的地位与功能,健全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

〔关键词〕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治理结构,基金会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也正是由于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在实践当中迅速成长。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教堂等。根据民法通则及其他单行法律规定,可以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1998年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成立的社会团体;第二类是根据2004年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成立的基金会;第三类是根据1998年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我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涉及业务范围广泛,在吸收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援助、普及社会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民间非营利组织出现的内部人控制、人员财务管理混乱、内部人侵吞公益款项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均是其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三者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界限。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

第一,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会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分立”的模式,二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模式。对于法人程度较高的基金会,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设置董事会与监事会进行内部制衡;对于社会团体,法律明确了会员大会在组织治理中的最高决策地位;而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只要求组织具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其他机构的设置不做限制。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民间非营利组织是否具有法人属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尊重组织内部的意思自治,组织完全可以通过章程等形式对治理结构予以明确。基金会、社会团体、具有法人属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参照公司治理的模式,采取三会分立的方式进行权力分配与制约,而对于合伙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强行要求其采取三会分立的方式并不现实,通过法定代表人的方式进行治理符合客观情况。

第二,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采取了不同态度。《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这说明,法律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采取了严格的核准制原则,这两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必须经由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否则不予登记。而遍寻《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相关条文,并不能找到有关核准制的规定。这说明对于基金会的成立,法律采取了注册制原则,只要基金会的成立符合法定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即应当予以登记。如此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显然不利于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

第一,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太健全。除《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基金会设置董事会与监事会之外,法律并未要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置相应的机构。这在赋予民间非营利组织自治权的同时,也使得部分民间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法人型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缺乏足够的权力分配与制约,这不仅容易导致决策机关行使权力无人监督,进而诱发内部人控制、腐败等一系列组织失灵现象的发生,而且容易架空监事机构,使其监事职能名存实亡,最终不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目的的实现。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义务,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对公司负有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决策人理应同样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负有此信赖义务。而现行法律不仅对决策人的权利规定颇少,而且对决策人义务的规定基本缺失。按照法理,法不明文禁止即允许,对决策人权利的行使没有限制,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极易导致决策人滥用权利。

第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部监督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我国目前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监管包括民政部门的登记监管及相关部门的业务监督,即实行“双重负责制”。〔1 〕 (P200 )双重负责制暴露出国家统合社会的影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理念上的滞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以工具论的角度看待民间非营利组织,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缺乏信任,或者认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政府执行某种决策的工具,而没有意识到民间非营利组织是同政府、市场相并列的第三部门。其次,监管目标置换。《社会登记管理条例》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制定该条例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而现实中政府监管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变为限制竞争、抑制发展。其原因在于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偏见,这可以从法律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设立采取严格的核准制得到证明。最后,监管乏力。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成立采取严格的核准制原则,但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成立后的监督管理却相当薄弱。现行立法对政府监管民间非营利组织规定的原则性,也导致政府监管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从政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来看。目前法律仅规定财产捐赠人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权,而对受益人的监管权规定不足。以《基金会管理条例》为例,该条例第39条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该条仅对捐赠人的查询权、提出意见和建议权、提请诉讼的权利进行了规定,完全没有涉及受益人的监管权。而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也仅原则性地规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资助人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最直接的受益者,却无法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监督,这不能不说是法律规定的一大遗憾。此外,现行法律缺乏由独立第三方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评估的规定。舆论监督渠道的不畅、新闻媒介监督力度的不足,也使得本应作为有效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民间非营利组织内治理与外部监督无法形成合力。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规定相关利益者代表可以进入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机构或监督机构,且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的不完善(除《民間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披露进行规定之外,并未规定其他需要披露的信息)。由于内部治理机构与外部监督机构信息占有极不对称,双方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内外部治理机制无法形成合力,十分不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完善。

四、提升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水平的建议

(一)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治理功能,强化监督人的地位与功能,健全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结构的核心是要对内部管理机构进行设计,加强内部组织机构的制度化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组织内部决策人、执行人、监督人的权力分立并制衡的机制;而建立内部管理人员权利义务对等的机制,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实现这一效果的必要条件。

首先,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治理功能。明确决策人的职责。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明确方向、确定目标、制定政策、筹措资金、选聘高管、监控财务等。保证决策人切实履行职责,明确不履行职责的惩罚机制,建立权利义务相对应的机制。同时,要建立高效民主的决策人会议运行规则。开好决策会议,建立合理的会议程序和议事规则,是充分发挥组织内部管理作用的重要保证。要明确决策会议的召开程序、参会人数、参会资格、议事表决程序等相关规则,以确保决策人作用的充分发挥。

其次,强化民间非营利组织监督人的地位与功能。要合理安排监督人来源和组成比例,适当规定相关利益者参与内部监督的比例。要在民间非营利组织章程中对监督人的职权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明确监督人的选任程序、任职资格、任期限制,明确监督会议召开的程序、权限、表决机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监督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对监督进行必要的评估与检查,督促监督人忠实履行职责,以维护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利益,对不履行职责的监督人要进行惩罚,直至让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最后,健全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做好民间非营利组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的规划,从组织发展与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现有人员状况、近期和长期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完善组织激励机制的战略规划。贯彻人本管理,有针对性的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民间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公益特性的限制,内部管理人员的薪酬较营利组织相比普遍较低,且采用薪酬激励的机制并不符合其公益目标。因此,要多通过声誉激励将组织成员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同时,要强化培训机制,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竞争力,特别是要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和保障。〔2 〕 (P198 )

(二)完善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机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政府作为特殊的利益相关者,在外部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应发挥其作用。

首先,完善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由于我国目前关于三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均由国务院颁布,因此,在不改变有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立法的法律位阶时,国务院享有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立法权。实践中,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类型并不限于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种类型,但由于法律没有明确其身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有关立法应扩大其法定类型。〔3 〕同时,现行的法律除基金会登记管理采取准入制外,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都要经过登记部门的审查同意,且基金会的登记对人数、资本额规定了较高的条件。民间非营利组织准入门槛过高,根本上不利于其健康发展。为此,可以考虑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登记采取准入制,且降低对组织人员、资金的限制。政府目前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为此,笔者建议改为仅由行业主管部门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治理进行外部监管。当然,完善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核心仍在于明确其作为第三部门的主体地位。

其次,完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相关立法应明确受益人有权向民间非营利组织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受益人的查询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及时如实答复。民间非营利组织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应赋予受益人要求其遵守捐赠协议或向相关行政部门、人民法院申请,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遵守捐赠协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益人的需求。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评估机制。要扩大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披露范围,资金使用情况、内部管理人员组成、管理运作程序等都应向第三方进行披露。强化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媒体曝光可以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形成巨大压力,促进其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程昔武.非營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在平

作者:张建伟

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3:

谈公共危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合作

摘要要实现更好的公共危机治理,市场、政府、非盈利组织三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将三者的作用联合起来,加强非营利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參与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危机治理政府

1 公共危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1)在公共危机的预测预防中,非营利组织缺乏与政府的沟通,没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政策选择。面对公共危机,非营利组织想要发挥作用就必需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和一定程度上人财物的支持。由于非盈利组织一直处于政府的管理之下,缺乏足够的参与政策选择的机会,造成许多政策无法保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在危机治理中的发挥,甚至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较高的“准入制度”就限制了很多距离公共危机事发地点较近的基层民众自发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以致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而这些组织地处公共危机的发生地点,对危机的实际情况有更加切实的了解,能对危机治理产生很实际的积极影响。

(2)在公共危机的控制和处理中,非营利组织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缺乏独立性。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方面依赖政府部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和补贴,社会捐赠和自己的营业收入很少。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导致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更加严重。有的非营利组织甚至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拨款或者补贴而无法正常运转。

(3)在公共危机治理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制政策,限制了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双重管理体制,始于1989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在1998年修改后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新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得到强化。对这一体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3条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这就要求要合法登记的社团,必须首先找到一个业务主管部门。该业务主管部门也一定要是一个官方组织。只有当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获得合法身份。在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后,该官方组织可以申请不再做业务主管部门。而要是该非营利组织再也找不到一个官方组织作为自己的业务主管部门,也只能被撤销。

2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伙伴”关系的路径选择

(1)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非营利组织增强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独立性。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因此,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尤其是税收上对非营利组织给予扶持和帮助,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增减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从而减少对政府部门的依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为企业和个人捐赠减免税的政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监督,实行对领导者的考核制度,防止不胜任的领导者误导非营利组织的行动方向,从而保证非营利组织在人事任免上的独立性,减少政府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控制。

(2)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与政府之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部门在危机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领导指挥作用,而非营利组织应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协助其安排开展相关治理活动。在危机治理的整个预测、预防、控制、处理过程中,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协调机制,一方面可以有助于解决非营利组织资源不足的难题,有利于让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机会。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更加及时获得基层信息,更快得做出反应。分布范围广泛的非营利组织比较接近基层,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关于危机发生的信息,而且能更好的了解民众在危机后的需求,从而向政府传达民众的需求,以达到更好危机治理效果。

(3)改革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创新“准入制度”,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给其发张造成了严重影响,这样的管理体制也不符合当前“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应该把双重管理改为一个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取消业务主管的有关规定,并简化非营利组织的合法登记程序,这样就给了更多非营利组织获得合法地位的权利,也让更多的非营利组织拥有在公共个危机治理中与政府成为“合作伙伴”的机会。在准入制度方面,应该放低准入门槛,区别对待不同时间的不同非营利组织。在某些十分危急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允许成立临时的非营利组织,降低在合法资金和人员数量上的标准,给予其合法地位,让他们在公共危机治理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在危机治理进入平和时期的时候则取消。这样既能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也不会增加政府们的管理很财政压力,走“长期合作”与“临时合作”相结合的公共危机治理道路。

作者:甘先明 铁脚拉乐

上一篇: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小居室的视觉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