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管理林业资源论文

2022-04-19

林权是一个政策上的概念,集体林权改革的目标是明晰产权。科学的林权制度安排,有利于激发林业经营者植树造林、管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我们应明确林权的法律内涵;坚持生态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确定不同的林权制度;完善林木采伐和林权流转制度;保障林权人的生态补偿权,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制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林权管理林业资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权管理林业资源论文 篇1:

林权抵押贷款中若干基本法律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林权抵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进一步防范和化解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贷款;林权;抵押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和林业企业,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活”的资产,林业生产融资多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林权抵押贷款在各地多处于探索阶段,业务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亟须在理论和实践中认真研究。

一、林权的含义

林权这一概念经常出现在一些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中,但林权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集体林权的“四权”即“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了“林权抵押贷款”。《丽水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林权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综上,所谓林权,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使用权。它具有如下特点:1、林权是从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国有林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物权,是限制物权。它不包括林地所有权,林地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或集体。2、林权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具有自物权和他物权的属性,林权包括森林林木所有权、森林林木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3、林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设定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的效用。4、林权是一种不动产物权,其中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均股或均利等方式取得,其公示方法为登记。而已经砍伐的林木属于动产,基于其产生的权利不属于林权。

二、林权抵押

林权抵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林权的占有,将林权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属于担保物权的范畴。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抵押,一种是林地使用权抵押。

(一)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抵押

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抵押,就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森林林木所有权的占有,将森林、林木抵押给债权人的行为。按照《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和《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土地上附着物可以抵押的规定,抵押人所有或有权处分的森林林木可以抵押。《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以林木抵押的,抵押物登记部门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但是森林林木不能单独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森林或林木资产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必须适用“地随林走”的原则,即森林或林木抵押的效力及于抵押林木占有范围内的林地使用权。但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以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的林木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不能一并抵押。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公益林能否抵押没有明确规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只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商品林,而母树林、实验林、国防林、风景林等公益林则排除在可以被抵押资产之外。不少地方规范性文件,也明文规定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甚至包括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山的林木也不能抵押。笔者认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对公益林抵押、流转等处置权的限制,不利于对公益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森林法》、《物权法》等法律未对公益林抵押做出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以部门(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形式,限制或剥夺公益林经营主体对公益森林林木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做法,有违上位法的规定和《森林法》的立法精神。因此,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公益林经营者公益林抵押权,不仅可以广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公益林建设,解决公益林生态建设中的融资难问题,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林农、林业企业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对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因此,法律、法规应明确公益林可以抵押。

(二)林地使用权抵押

林地使用权就是为生产经营森林、林木和保存其他附着物而使用土地的权利。使用土地是林地使用权人的最主要的权利,林地使用权人为实现其权利,自然以占有为前提,在無相反的证据的情况下,林地使用权人生产经营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属于林地使用权人。

林地使用权能否作为抵押物,《担保法》、《物权法》没有作规定,《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通过列举的方式,列举七种类型的财产可作抵押,该条的兜底条款表明了只要林地使用权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抵押的财产,均可成为抵押标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没有把林地使用权列入不可以作为抵押财产的类型。在民事领域内,“法不禁止即自由”。《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林地使用权抵押没有法律规定,应当遵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规定了林权抵押,林权抵押活动应适用上述规定。当然,林权及林权抵押法律化、规范化是物权法定主义的必然要求,林权及林权抵押应有法律上的“名分”。这是《物权法》、《担保法》应当完善的一个方面。

林地使用权能否单独抵押,对此有两种意见。主张林地使用权可以单独抵押者,认为林地使用权具有交换价值,林地使用权单独抵押可以拓展农村担保物的范围,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反对者认为,林地使用权是以生产经营森林、林木为目的,则其必须与土地上的森林、林木共命运,林地使用权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或作为出资、合作的条件,附着于该土地上森林、林木及其他附属物也一并处分。笔者赞成第二种主张。理由是:林地使用权主要是保障林地使用权人以生产、经营森林、林木为主要目的;林地使用权抵押主要是以林地上收益物作为主要财产担保,林地使用权抵押,林地上森林、林木也应一并抵押;“林随地走”的原则可以更好地维护林权交易的利害关系人的权利,解除林权交易人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林权交易的动态安全和静态安全。

三、林权抵押的效力

林权抵押的效力,是指已被抵押的林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和在森林、林木或林地使用权上设定的抵押权的效力所及抵押物的范围。

林权抵押的效力及于已被抵押的森林、林木或林地使用权的全部,因转让、承包、租赁、继承等方式被分割的林权,未受清偿的抵押权人,可就分割后的林权行使抵押权;因人股或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和条件的方式被分割的林权,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人的出资(或入股)份额。

林权抵押效力及于森林、林木或林地使用权的从物。林权抵押权在于支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担保价值,因此,用来增加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经济价值的从物和从权利,则不问其添附的时间,均应一统于抵押权标的之内。已被抵押的森林、林木或林地使用权因生产、经营、加工或被征用,而使森林、林木或林地使用权为第三人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补偿金;因经营、管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而使已被抵押的林权扩展,则林权抵押权也随之扩展。如果林权抵押之抵押权及于果实,竹林抵押之抵押权及于竹笋,茶林抵押之抵押权及于茶叶(指未脱离于茶树的叶子)等等,上述衍生之物皆为抵押权之标的,并不以登记为必要。林地上的建筑物是独立的不动产,不是林权的组成部分,林权抵押并不当然及于林地上的建筑物,除非有约定,并依法履行相应的手续。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矿藏物、埋藏物有特别法予以调整,不属于林权的调整对象,抵押权效力不及于这四种“物”。林权抵押效力是否及于林下种养业,笔者以为,若林下种养业的经营权人与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人为同一个主体,则林下种养业与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形成从物与主物的关系,林权抵押效力及于林下种养业。反之,若为不同主体经营、管护,则不生从物关系,林权抵押效力不及于林下种养业。

林权的从权利,亦为林权抵押效力之所及。如,抵押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为需役地时,其所附属之地役权;其他从属于林权的利用权,如获取林木采伐许可证、碳汇收益权等权利,均应受到抵押权人的制约。抵押权的效力是否及于开发森林景观旅游权利,笔者以为,发展森林景观旅游是一个综合胜的事务,林权是森林景观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森林景观中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作抵押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该林权所占该森林景观的份额。

四、林权价值评估与林权抵押保险

林权价值评估和林权抵押保险是开展林权交易和获得信贷融资的重要条件,是贷款人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林权价值评估

林权价值评估是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在评估基准日,对特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林权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对贷款人而言,林权价值评估既是个专业问题又是个操作(或道德)问题,因此,林权抵押利害关系人的介入是必要的。

(二)林权抵押保险

办理抵押林权保险,是防范、分散、减少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森林保险对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动作用,必须解决如下问题:1、林业保险险种主要是森林火灾保险,保险责任单一,不能满足林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需要。2、保险公司核定保险金额标准、林权评估机构的评估标准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不统一。在我国,森林保险承保遵循“保障适度、广覆盖”的原则,其承包的保险金额往往低于林权价值评估额,也低于贷款人的授信额度。这样即便是在承保的森林林木发生全损或推定全损的情况下,抵押人获得的保险赔偿金也不能完全弥补贷款人的信贷损失。3、林权抵押贷款期限与森林保险的期限不匹配。在我国,森林保险期限多为一年,而林权抵押贷款的期限最长的可达十年。贷款期限与森林保险期限不一致,会导致缔约时林权抵押贷款有保险,出险时却无保险的尴尬局面。解决上述问题,一是保险公司要结合当地林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推出基本险种和可供选择的其他险种;二是建立林权价值评估和保险金额核定的统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权价值评估在不同领域中的差异;三是保险公司要开发出与林权抵押贷款期限相匹配的保险品种,在现有的条件下,贷款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抵押人连续投保期限不得低于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限”。

五、林权抵押的实现

在林权抵押贷款中,抵押物能否及时“变现”是贷款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担保法》的第五十三条规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讼。据此,贷款人处置已作贷款抵押的林权,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折价。林权抵押贷款履行期满后,借款人未履行债务,贷款人与借款人协商,将抵押的林权按一定的市场价格折合成价款直接抵偿债务。2、拍卖。即通过竞价的方式,将已抵押的林权转让给最高应价者,所得价款偿还贷款本息。3、变卖。即将已抵押的林权以一般的买卖方式出让给他人。其价格由贷款人、借款人、受让人三方确定。所得价款由贷款人优先受偿。4、诉讼。在贷款人本息得不到清偿,并与借款人协商达不到清偿目的时,贷款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实现贷款本息的清偿。

上述四种抵押权的实现方法,均涉及抵押权能不能及时变现问题,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不能因为给林业经营者贷款而变成林业生产者、经营者,因此,建立林权交易市场是必要的。但市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抵押林权就能及时变现,这需要有一种能够在林权交易中充当托管、收购、储备、担保和管理职能的“缓冲器”,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就是这样的机构,它主要解决对林权的非竞争性收购,对收储的林权的管理和处置。

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对抵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林权抵押中的抵押物(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分散于各个林区,对其管理与处置较为困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的出现会减少抵押人实现抵押时的麻烦。因此,在抵押林权处置中,笔者建议,增加一款“收购”的方式,即借款人、贷款人、抵押人与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协商,由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收购被抵押的林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在支付相应的对价后,即取得处分该林权的权利。同时,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贷款人可对森林资源中心授信,也可由森林资源收储中心以收购的林权向贷款人申请抵押贷款,贷款人对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在收储期间的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当然仅有一个收储中心并不能完全解决抵押林权的变现问题,还需要林业产权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林权评估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等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的完善。

(责任编辑:张艳峰)

作者:孔祥毅 李红宇

林权管理林业资源论文 篇2:

论我国林权制度的完善

林权是一个政策上的概念,集体林权改革的目标是明晰产权。科学的林权制度安排,有利于激发林业经营者植树造林、管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我们应明确林权的法律内涵;坚持生态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确定不同的林权制度;完善林木采伐和林权流转制度;保障林权人的生态补偿权,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林权;林木采伐许可;林权流转;生态补偿权

黄 萍(1968—),女,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环境资源法。?穴上海 20043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气候变化下的私法制度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20038)的阶段性成果。

集体林权改革被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又一次土地改革,其目标是明晰产权,实现树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但林权是一个政策上的概念,学界对其法律含义有不同的理解。科学地界定林权内涵,完善林权流转制度、林木采伐制度及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等,对调动林业经营者积极性,保障林权人的权利,促进林业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一、明确林权的法律内涵

何谓林权?从《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及《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法律上并未使用“林权”概念,因此,林权只是政策上的一个概念,且政策上的林权概念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了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学者从理论上对林权的界定也有不同的看法。林权界定混乱,易导致对林权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认识不清,林农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导致林农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受挫,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和林权制度改革。

笔者认为,由于林权只是政策上的一个概念,因此,要明确“林权”的真正含义,还应从我国林权改革的政策出发,在不背离《宪法》、《物权法》等法律精神的前提下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应分析的是林权以什么为客体。我国《森林法》在有关条文中分别使用了森林和森林资源的概念,按照我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条的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而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显然,森林资源和森林不是一个概念。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及依托它们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森林解释为:“凡生长着以任何大小林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不论采伐与否,具有生产木材或者其他林产品的能力,并能影响气候和水文状况,或能庇护家畜和野兽的土地,称为森林。”也就是说,森林指以树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群落。[1]?穴P140?雪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应是特定物、独立物,而集合物是由数个独立之物集合而成,其本身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物权只能存在于各个独立物上。[2](P17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典型的集合物。森林由许多独立的乔木及竹木组成,也是集合物,因此,按照传统民法观点,在森林资源及森林上都不能成立物权。但是,从民法的发展历史看,民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民法已经突破了不能在集合物上设立物权的禁锢,如财团抵押,即以抵押人的各个不动产、动产和其他财产权利集合而成一个财团设定抵押。日本《关于林木的法律》第1条规定:“生长在一笔土地或土地的一部分的树木集团,依本法为所有权保存登记后,称为林木。”“林木视为独立的不动产。”这一规定表明,某一特定土地上的树木集团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因此,我们在认定林权客体时,也并非不能以森林或森林资源为客体。只是我国《森林法》、《民法通则》、《物权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把林地、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作为独立物,分别规定了所有权或使用权。森林虽为集合物,但毕竟生长在特定的土地上,能够依赖一定范围的土地将其特定化,因此,森林也可成为林权的客体。我国《物权法》第48条规定,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森林属于国家所有。从有关林权制度改革的文件看,林权改革的范围只涉及森林、林木、林地的归属或者使用。因此,林权的客体应指森林、林木及林地。

根据我国《宪法》、《森林法》、《物权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规定,森林和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因此,林权的内涵不包括国家或集体森林或林地所有权。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指出:“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从该规定来看,集体林权改革的目的是要落实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归属。按照《物权法》第124条第2款的规定,林地经营权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从《物权法》第125条规定来看,取得承包林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收益。但是我国法律又规定了森林、林木是独立于土地的财产,应分别登记,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因此,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又是独立的权利。笔者认为,我们对于森林或林木所有权性质的认定应有所区分,对于林农承包林地种植的林木,是承包土地的收益,应由林农原始取得所有权。对林农承包的有林地上的已有森林或林木,可以在承包合同中约定由林农使用,即取得森林或林木的使用权;也可以约定由林农所有,但这种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是基于转让而继受取得的,一般应是有偿的,否则是对其他集体农户权益的侵害。

我国国有林权改革,目前在黑龙江伊春试点,从《黑龙江省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规定看,试点的对象限于商品林。其具体方式是由林业职工家庭承包经营,承包经营期限为50年。承包职工依照合同约定享有森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经营利用林木、林下植物资源权;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可以流转。试点的目标是要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承包人取得国有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没有改变国有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性质,是依照法律规定对国有财产的行使。承包人取得承包地上种植的林木的所有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收益权的体现。《物权法》第119条规定:“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人们对国有林地或森林、林木使用应是有偿使用。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国有林权应主要限定为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及符合法律规定的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条规定,依法使用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应当向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该条在法律上确认了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可以由有关单位、个人使用,并取得林木所有权。

通过对我国林权改革的政策和有关法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林权是一个政策上的概念,而政策上的林权是一个复合概念,对应的法定权利类型包括林地使用权、森林及林木所有权和森林及林木使用权三项内容。其中林地使用权是林地使用人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林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及依法对林地使用权处分的权利;森林、林木的使用权是森林、林木使用人对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使用、收益及依法对森林、林木使用权处分的权利。林地、森林及林木的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森林、林木所有权是林权人对森林、林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森林、林木所有权的取得,可能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收益权行使的结果,也可能是通过转让而继受取得。前者是原始取得,不需要支付对价;后者应支付合理的对价。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不包括国家或集体依《宪法》和《物权法》、《森林法》等法律直接确权所享有的所有权。

二、坚持商品林与公益林分类经营,确定林权内容

目前,无论是国有林权改革试点还是集体林权改革,虽然提出资源保护的目标,但从有关规定看,最直接的目标是明晰产权,实现树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特别是集体林权改革被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又一次土地改革。但是森林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一个逐利的“理性经济人”,要求林权人自觉考虑森林的生态功能,是不现实的。我国现行林业政策是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础,以林权制度为核心,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为主要对象的。区分商品林与公益林甚至进一步区分各类商品林、公益林分别确立林权的内容,是林权改革的必由之路。我国应赋予商品林权利人自主、灵活的经营权。商品林经营者应享有林地使用权,具体包括林地使用人对林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依法转让林地使用权及其收益的权利;依法出租、互换或转包林地使用权的权利;以林地使用权出资、入股、提供担保的权利;取得承包林地的收益即林木所有权的权利等。森林、林木使用权,具体包括林下种养权、果实采集权、开发旅游景观权、使用权的流转权、提供担保权等。

由于重点公益林是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的地方,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应主要由国家管理、经营,同时吸引公益性组织或企业及有能力的个人参与重点公益林的培育、管理和养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对某些公益林有更新及抚育性质的采伐权、收益权及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的《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只对重点公益林补偿,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这与商品林经营者的权利和利益形成巨大差距,对公益林的经营并不符合林业经营者“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前提。目前法律对公益林的使用权、收益权规定模糊,对公益林使用权及林地使用权流转权都没有作出规定,这些都不利于刺激林业经营者从事公益林的营造。我国应赋予公益林经营者更多的权利,包括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享有森林、林木或林地的使用权,如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严格限制下的采伐权,即采伐必须以抚育或更新为目的;收益权;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权;获得合理的生态补偿的权利等。对于已承包的林地被划界确定为重点公益林的,我们应正确处理承包人的权益与公益林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的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一般公益林的林地及林木的经营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及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应享有林地的使用权;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一定条件下的采伐权、林权流转权、收益权及生态补偿权等。

三、完善林木采伐制度,确保林木采伐权的实现

为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我国不仅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以扩大森林覆盖面积;而且实行采伐许可制度,对采伐的方式和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①限额采伐和采伐许可证制度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持并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前所述,我国林权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又一次土地改革。但植树造林周期长,如果经过长期投资,受到采伐限额及采伐许可证的限制而不能获得预期收益,必然会挫伤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采伐许可是一种行政许可制度。所谓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对行政许可的性质,理论上主要有“赋权说”、“解禁说”等不同观点。前文已经分析,林权人享有的林木所有权,通过两种方式取得,一是使用林地获得的收益,是对土地产出物享有的权利。对土地的产出物,原则上归土地的所有人所有,土地上既有所有权又有使用权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由使用人取得。我国《物权法》也作了这样的规定,该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承包人享有承包林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是个人所有权。二是在承包时通过转让取得的原为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林木所有权,自所有权转移之日起就归承包人个人所有。个人对其合法财产享有自主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但是,自20世纪以来,社会所有权思想兴起,个人行使所有权,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所有权必须为增进人类福祉而存在。现代物权法为协调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多对私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使私有财产负有社会义务。[3](P13)如《德国基本法》第14条规定:“所有权受保障,其内容与范围由法律决定之。所有权负有义务。其行使同时应服务于公众之福祉。”我国《物权法》第7条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承包人采伐自己的林木,是行使所有权的表现,但由于森林、林木的生态功能关乎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我们对承包人的权利行使予以限制,符合当代物权法发展理念和资源保护的要求。采伐许可只是对权利限制的解除,而不是赋权,原因在于此权利本就属于承包人所享有。但即使是基于公共利益对私权作出限制,也是以保障私权为前提,而不能导致私权无法实现甚至被剥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区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制度。对商品林,我国应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对其中的天然商品林实行限伐措施,在采伐方式、采伐条件、采伐审批程序、采伐义务等方面,应作出限制规定,适当放宽人工商品林的采伐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允许林权人根据各类商品林自身的生长特点、经济功能自主行使采伐权;对公益林采伐应严格控制,规定依法禁伐或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四、完善林权流转制度

目前林权流转有两种方式,一是林木(活立木)的所有权的转让,林木经营者可以将成熟林或者中幼林转让给国有林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培育、经营。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的,该林木的所有权由其继承人继承。二是林地或森林、林木使用权流转。《物权法》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第133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林地承包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限内继承承包经营权。第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对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按《森林法》第15条规定能够流转的只能是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公益林林权不在可以流转之列。流转的方式包括转让、作价入股或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的条件。上述法律对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规定不一,除转让都有规定外,各部法律还规定了转包、互换、出租、入股、出资及合作条件、抵押等。由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上述流转方式应该都可以作为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其中抵押只是荒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方式。理论上学者对此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物权法》第184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对于家庭承包的林地等农用地的使用权能否抵押,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法无明文禁止即允许”的法理,应被解释为林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而且法律虽没有明确规定抵押这种流转形式,但抵押与转让、转包等形式一样是流转的一种,应属于“其他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行法律只是禁止了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其他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抵押的。为避免理论和实践中对林权流转的认识不一,我国应通过修改法律或司法解释统一林权流转的方式,明确林权可以转让、互换、转包、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作为出资或合作条件等方式流转。

《森林法》第15条规定,在进行林权转让时,已经取得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可以同时转让。即林木采伐权是随着林权的转让而转让的,那么林木采伐权能否单独转让?笔者认为,林木采伐权是林权人的一项权利,林木权利人当然有权在保留其他权利的情况下将林木采伐权分离并转让给他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木采伐权的转让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国在立法上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目前林权流转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森林、林木、林地的资产评估不规范,森林资源价格较为混乱,并且价格确定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宜林荒山,几十年的使用权,拍卖价格只有每亩几十元钱甚至几元钱,人工林有时拍卖价格远低于当时的营造成本。因此,为保证林权的顺利流转,保障林权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应积极建立并完善林权流转市场机制,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机制;森林、林木的价格评估机制;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及林木流转的交易市场等。

我国法律在保障林权人的林权流转权的同时,对林权的流转也作了限制,依《物权法》第128条的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森林法》第15条对林权的流转也作了两种限制,一是用途限制。即转让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后不得改变林地的用途,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防止森林资源因转让而流失。二是经营限制,即转让双方都必须遵守《森林法》关于森林、林木采伐和更新造林的规定。

五、保障林权人的生态补偿权,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仅指国家、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其他生态受益者给予生态保护建设者因其保护生态的投入或失去可能的发展机会,而进行的补偿。本文所称生态补偿指狭义的生态补偿。

目前我国对森林的生态补偿存在覆盖面不全、补助标准偏低、补偿资金单一及缺乏长效补偿机制等问题。根据《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央财政建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只用来补偿重点公益林,而目前我国公益林中,一般性生态林占有相当比重。如果只对重点生态林补偿,将导致大面积的一般公益林无法得到补偿。我国对重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也偏低。中央财政对公益林的补偿每亩只有5元,即使有地方财政的补偿,也远远低于商业林带来的效益。目前的生态补偿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其中一部分来源于中央财政,一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由于各地地方财政存在差别,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对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积极性不高,导致生态补偿缺乏持续性。这就更进一步挫伤了林业经营者从事公益林的管护和营造的积极性。

针对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我国一方面应加大森林生态补偿的力度,扩大生态林的补偿范围,建立全面的生态林补偿制度,提高生态林的补偿标准。权利人获得的补偿应相当于甚至超过经济林权利人的收益,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人从事生态林的管护、种植。另一方面我国也应建立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个人等多渠道的生态补偿体系,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补偿给生态林的种植者、管护者。据有关研究机构的测算,树木每生长一立方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每营造11亩人工林,可吸收相当于一辆轿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4]据报道,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了78.11亿吨,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01万亿元。[4]将森林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能有效地解决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的不足。目前碳汇造林试点已于2010年11月17日在云南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森林碳汇转化为经济效益已迈出了重要一步。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建立是保障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2010年9月初,“中林所华东林权交易中心”在宁波市成立,使森林碳汇交易成为可能,但对于森林碳汇的测算标准、价格、交易规则等仍需进一步完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建立完善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使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注释:

①参见《森林法》第31条、第35条。

[参考文献]

[1]张梓太.自然资源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泽鉴.民法物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碳汇造林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云南成试点[EB/OL].新华网云南频道,http://www. yn.xi nhuanet.com/gov/2010-11/18/content_21426141.htm.

【责任编辑:叶 萍】

作者:黄萍

林权管理林业资源论文 篇3:

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的原因和建议

【摘要】人行牟定县支行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创新工作模式,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实现林农得实惠、林业得发展、金融增投入的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但在推动过程中也出现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的状况,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林权抵押贷款 原因 建议

牟定县是云南省确定的全省30个林权抵押贷款重点推进县之一。自2010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人行牟定县支行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创新工作模式,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实现林农得实惠、林业得发展、金融增投入的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并助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县仅农村信用社发放了林权抵押贷款128笔,金额2396万元,其中,2011年新增45笔98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笔85万元,呈现出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的状况,需要我们及时加以解决。

一、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的原因

(一)林权分散,抵押率低

至2011年10月末,牟定县确权林地面积148.15万亩,扣除国家重点公益林3.47万亩和省级公益林61万亩,实际均山到户的林地面积83.68万亩。按46355户农户计算,户均林地面积18亩;按已发放的34507本林权证计算,平均每本林权证拥有林地面积24.25亩。林权证的分散,导致林农在申请林权抵押贷款时,所需要的资金与林权面积不匹配,造成抵押物不足值,银行拒贷。从我县农村信用社办理的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看,林农需求的资金大多在5万元以上,但是,以每本林权证平均25亩计算,按每亩1000元的评估价乘以40%的抵押率,实际仅能贷款1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林农发展种植的资金需求。林权分散,抵押率低是制约我县林权抵押贷款推广的主要障碍。

(二)林农获得贷款的渠道多,进一步阻碍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广

目前,农户可以获取贷款的途径多,有信用社开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金碧惠农卡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小额扶贫贷款;农行开办的金穗惠农卡贷款;邮储银行开办的农户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建行开办的个人消费贷款。这些贷款品种的手续简便,审批时间与林权抵押贷款相比要短一些,筹资成本低,林农在5万元以下的资金需求,均不会首选林权抵押贷款,而选择其他贷款方式。同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基本上上老人和小孩,无力进行林地的开发和利用,也进一步阻碍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广。

(三)金融机构参与面较小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支持“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遵循政府的导向,是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林权抵押贷款这个舞台上,首先看到的是农村信用社的身姿,难觅与农业导向性牵连不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影踪。林权抵押贷款本为林权权利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民事行为,应以市场化模式大规模推广开来,然而运行至今,期待商业银行的广泛介入仍存在于理想状态。目前,我县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办理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其他银行尚未涉足,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银行退乡进城后,在农村业务开展存在诸多不便。二是业务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基层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担心贷款创新出现风险而受到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三是业务创新审批程序复杂,需要层层上报审批,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自主权,积极性不高。

(四)宣传力度不够,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总量小

目前,大部分拥有林权的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认识不够,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用途、期限、利率等政策规定也知之甚少,对林权融资缺乏基本认知。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县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金额2396万元,仅占全县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的3.7%。从地域分布看,林权抵押贷款大多分布于共和、新桥、安乐、戌街等四个乡镇。从贷款用途看,仅局限于栽植经济林和养殖业,贷款笔数少,金额小,且用途单一,尚未把林权抵押贷款同发展生态兴县的大目标结合起来,缺乏引导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性贷款。从借款客户构成来看,一般性农户多,专业性大户少;自然人客户多,无法人企业客户,尤其缺乏能带动林业产业经济的林业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经济的深度发展,由此也导致权抵押贷款缺乏有效需求和长期的经济产业支撑,形成不了规模效应。

(五)保障机制未建立

由于林权抵押贷款的贷后风险补偿机制未建立,金融机构和林业部门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从我们对金融机构和林业部门的调查了解看,金融机构的信贷员不了解树种的等级分类和林地的实际价值,为避免造成不良贷款而对其进行责任追究,不主动办理林权抵押贷款,或压低贷款金额;而林权流转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办理财政贴息的林权抵押贷款和对金融机构委托办理林权评估过程中,也担心林权抵押贷款出现损失追究责任,不愿过多办理。

(六)林权流转难

一方面,由于山地承包责任制时,政府提倡分山到户,因此,普遍存在林地集体经营少、农户分散经营多,“一户多山、一山多户”的现象,可流转林地规模不大,连片流转难,难以实现林农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有些村级组织意向将山场对外进行流转,但苦于松散型的农户思想难以统一,往往因个别人的影响,而导致整体流转失败。据统计,从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的2008年至2011年9月末,全县仅流转林地97宗,占全县已确权林权证总数的0.28%;流转面积1.04万亩,仅占全部确权发证山林面积的1.25%;流转金额279.51万元。流转户数少、面积小,也制约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广。

(七)森林产业风险大

一是灾害风险。森林资源成片、成林,一旦发生火灾、虫害,容易连锁反应,造成毁灭性损失。二是评估风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较为复杂,要考虑到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树种、树龄、蓄积量等诸多因素,银行信贷员对山林知识相对缺乏,难以估算其价值。而由林业部门实施的评估,无法避免抽样误差或人为操作等可能带来的评估风险,其权威性、合法性及准确性难以保证。三是管理风险。对于抵押人在贷款期限届满前如有砍伐指标,或确需对抵押的林木进行砍伐、采伐的情况,尽管抵押人做出承诺砍伐或采伐收益优先用于归还贷款,但由于整个砍伐、采伐周期长,有的还要对砍伐的林木进行深加工后出售,这样势必造成贷后跟踪监控难以到位。同时,还会出现抵押或抵偿的林木被偷盗、偷砍的情况。因此,抵押物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四是处置风险。国家实行严格的森林保护政策,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未经林业部门批准,金融、司法部门对被抵押的林木均无权进行变卖处置。一旦借款人出现信用风险,贷款到期不能归还,银行就会遇到无采伐指标,难以变现的困境。

(八)涉林企业缺资金,但无林权证,而林农有证不需资金

我县林下资源丰富,野生菌产量超过600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野生菌的采集、收购、加工和销售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一些企业看到商机,成立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公司,如我县的星贸有限公司,已取得进出口权和开设外汇结算账户,专营野生菌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出口,向信用社申请1000万元贷款用于建冻库和技改,由于无林权证,只能使用厂房、机器设备和法人个人房产办理抵押。又如恒瑞公司,是我县省仅有的两家生产玫瑰精油的公司之一,其种植的1500亩玫瑰花基地,是从林农手中租借来的,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所能提供的抵押物也只能时厂房和机器设备。涉林企业和林业企业缺资金而无林权证,林农和林企不对接,也是制约林权抵押贷款推广的又一障碍。

二、建议

(一)创新贷款品种和方式

一是创新贷款品种,着力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林权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林权抵押授信贷款。即,将农户拥有林权的资产通过林权流转中心进行集中评估登记后,农村信用社根据林业部门评估的实际价值和结合农户信用状况,把分散到各家各户的林权证作为抵押物和可增加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生产资料,增加农户信用授信额度,开办林权抵押授信贷款。这样,既解决了林权分散所带来的问题,又简化了贷款程序,可以有效促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扩面和增量。二是约定灵活的还贷方式。根据林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大贷款期限较长贷款新品种的开发推广力度,并应视抵押林权资源及借款人情况,约定分期比例偿还、一次性还本付息等贷款偿还方式,以减轻林农的还贷压力。三是实施差别化的林权资产抵押率。区分树种不同、信贷风险不同,设定差别化的抵押率:对经济效益低的幼龄树等不能砍伐出售或转让相对困难的林权抵押率可控制在40%以内,而对经济效益好、变现容易的林权抵押率可提高至80%。四是金融部门要建立适合金融创新活动的绩效考评考核机制,扩大金融开办创新自主权,减少申贷环节,提高申贷效率。五是由当地的基层政府牵头,在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林木为种植对象,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再因地制宜,以村或乡为单位,将小户林农的零散林地集中起来,入股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以入股的林权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发展林木种植。通过合作组织形式,可以解决小户林农信息渠道不畅通、抵御风险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增强了收益的保障性,同时有利于减少个体贷款者时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在发放小额林业贷款时的风险水平,使金融机构更乐意于发展小户林农信贷。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目前中央财政贴息期限为3年,而省级为1年,而林权抵押贷款一般都在三年左右,财政贴息应与贷款期限相匹配,建议适当延长财政贴息期限,以解决贷款期限与林农发展林业生产的回报不对称问题。二是实行风险补偿机制。对一定范围内的贷款损失,由财政部门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制定相对完善的免责机制,以有效提高金融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参与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减轻林农负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税费减免”,即适当减免林权评估、抵押登记、贷款担保、流转变现等环节的费用,缓征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实现林木从采伐到销售的零收费。同时,尽量降低贷款利率,规定对企业、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不得超过20%。四是利用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林业部门每年2万亩中低产林改造,5年完成10万亩改造任务的有利时机,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的宣传,让一些有实力的林业大户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参与中低产林改造。五是组建林业担保公司,为贷款超过30万元以上的林农提供林业融资担保业务。以政府为主导,成立由政府、林业部门和林农共同组建的林业担保机构,利用担保资金的倍数放大效应为林农的大额贷款提供担保;还可探索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的互助性担保体系,为林业生产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六是政府部门要健全林权转让市场。由政府部门牵头,建成集林权、林木交易、储备为一身的林权转让市场,政府每年对市场提供一定数量的林权采伐指标,为抵押的林权进入交易市场公开拍卖和变现提供保证,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三)加强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建立森林火灾险强制保险制度。森林火灾保险作为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机制,既有利于林业生产经营者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林业稳定发展,又可降低林业信贷风险。建议由中央政府在全国建立统一的森林火灾保险制度,中央财政负担费用。实行强制保险制度,规定凡不参加森林保险的,银行不接受抵押申请,以降低森林经营与银行信贷的风险。二是加强抵押林管理。林业部门应加强抵押林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小债权人的风险。对于被抵押的林权证不能进行林木产权变更登记;原则上借款人未还清贷款本息之前不得采伐所抵押的林木,如对抵押林木发放采伐许可证须经抵押权人书面认可;林木采伐计划与林权抵押贷款偿还计划相配套;对逃废金融债务的借款人实行不安排年度林木采伐计划等措施。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公安、林政管理、森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林权抵押物的监督管理,有效减少盗砍、滥伐、火灾、病虫害等行为或灾害的发生。

(四)加大宣传力度

要广泛宣传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林地、林木也是生产资料,可以抵押融资,弥补生产资金的不足,可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让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支持林改的政治意义,改变对传统林业的认识,变山上“死”资源为活资本,拓宽金融业务,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楠 刘锡林 曹钢

上一篇:高校学生纠纷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