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要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学习和积极体验的基础之上。因此,自主学习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强的作用,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论文 篇1:

“导读导学导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三导”教学法是一种把整个教学过程放在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积极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位置上,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里关键是“导”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应用

“三导”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主要解决如何导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三导”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首先教师要知道给学生“导”什么?“导”是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给学生“导”什么呢?难道只是“导”书本上的那点知识吗?不是!它含有引导、疏导、诱导、辅导和教导之意。实践证明,教师除了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之外,还需做育人的工作。教学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只有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才是最理想的教师;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导好学生的学业和人格。例如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师这个职业,不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播种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以爱为本,寓教于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父母之心去劝导、去疏导、去感化他们,使他们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其次教师要知道给学生怎样“导”。“三导”教学方法主张,在语文教学中的“读”应该是“引导学生读”。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对学好语文就显得至关重要。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读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形式之一。如何让学生把一篇文章读通、读懂、读熟、读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说读很重要,仅靠老师的一遍两遍范读是不够的,于是要有计划地把学生的读穿插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朗读、默读、想象读、比较读……当然,不论哪一点读,都必须结合学生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指导,以及学生间对朗读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使学生渐入文境,体会文美。因此说,语文课堂要加强朗读训练,把朗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1.1尊重学生朗读表达的多元性

翻开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不相同。因此朗读指导中,教师不能拿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要求学生,而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我听了一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文结尾。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激荡着钱学森当时无比激动和幸福之情,要读得激昂些;有的认为这里浓缩着他回国的诸多艰难和辛酸,要读得低沉些;还有的认为这里包含着他对众多国际友人、正义之士的感激之情,要读得深情些。这些体验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都是成立的。

1.2着眼朗读表达的情感性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与“流利”的朗读易检测指导,而“有感情”的读,我认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达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地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应侧重情感的体验,淡化技巧要求,倘若说“正确”、“流利”地读,是练出来的,那么“有感情”地读则是“悟”出来的。在进行必要的“重音、停顿、速度、高低”朗读技巧指导外,“有感情”地读更侧重于学生自我的思、悟、品。如《一月的哀思》一文,当我以悲痛、深沉、缓慢的语调读完全文时,自己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台下的学生也不禁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此时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周总理魂系中华的高风亮节,鞠躬尽瘁的巍巍形象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1.3倡导朗读形式的多样化

①范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读的信息暗示,学生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借鉴。一般地说,学生在学习前听范读,是对朗读的赏析。恰当运用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如:教《春》一文时,先给学生播放音乐《春早》。随着音乐之声的缓缓流出,我给学生范读课文,并让学生去聆听那音乐所传递出春的气息,以及老师饱满的热情朗读,让文学美和音乐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渐入文境,体会文美。然后鼓励学生描绘出自己通过音乐和老师的朗读,所捕捉到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你眼里的春天是怎样?等,让学生随便说,去想、去发现,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②赛读。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朗读比赛,在读中赛,在赛中读,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如教《故乡》一文时,可以播放一曲《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荡气回肠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新鲜而亲切的情境中。正当同学们心醉神摇于故乡时,教师可顺势让学生读文,学生和老师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悲凉感愤于故乡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读的情境中和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又产生了不懈与疑虑,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所以说在赛读中可以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并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身到课堂的学习中。

③自读自评。要求每位朗读者进行自评。如哪儿读的好,哪儿读的不甚理想,哪儿读的有问题,这种形式促使读者自我反思,能增强朗读者的理性思考,减少朗读的盲目性。如看了《观舞记》课堂实录,该课的诵读设计颇具特色,个人诵读、男女分读与齐读结合,使冰心这篇美文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首先老师让学生朗读5分钟后,请同学们在朗读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等会拿出来同大家分享,然后局部欣赏发展个性。一学生说:“我喜欢17自然段”,学生深情朗读,接着让学生自评自己朗读的哪儿好,哪儿不好,老师听完后说:“我真为你们喝彩,为你们感到骄傲!”是啊,“小鹿的疾走跳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颈的轻摇,肩的微颤”,写得形象极了,刚才同学们读得也都很到位。学生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体验,并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④分角色朗读。对一些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内容,采取“角色朗读”让学生入境,深入体会。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一步读懂人物性格特征,体会安徒生童话的语言通俗、流畅,保持着口语化的特色,使学生入境,体会文美。

⑤配乐读。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体验。如:在《乡愁》教学中,把朗读作为重点,用呜咽的二胡曲《江河水》来营造一种热情氛围。首先用悲怆的二胡曲《江河水》配音。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节奏、重音,然后抓住诗中四个意象,联系四季特点,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用“心”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蕴的情感及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说读是基础,学是重点的话,那么指导学生学,做到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求知的主人,在教与学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说掌握好导学的方法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2.1利用导学,变“苦学”为“乐学”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沟通,抓住学生的“心”,鼓起学生乐学的风帆?我常采用的方法是:

①驾驭教材以冶情。情是作品的核心,作品是情的结晶。教师应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撞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如《最后一课》中悲壮浓郁的爱国情;《梅岭三章》中的坚贞不移的革命情……教师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真诚、真情、真感必将随之油然而生。

②先声夺人以激情。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相联系的,情感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重要一环。教《背影》一文时,我运用这样的导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过赞美父爱母爱的名诗佳篇,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颂扬母爱的诗篇虽脍炙人口,历久传诵,但称得上情挚意浓、催人泪下的,当推朱自清那父爱子,子念父,父子情深的《背影》,它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感情上激发了学生感悟课文的兴趣。

2.3利用导学,变“烦琐”为“简易”

在教学中,需精心设计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此带动全文,简洁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教《皇帝的新装》,我先让学生认真读文,然后以“一个……皇帝”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读课文之后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皇帝的性格特点,并在副标题中显示出来。接下去要求学生用一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学生用一个“骗”字来概括。学生认识到文中人物多是上当受骗,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而后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这个皇帝上当受骗怨谁?学生搞清楚了这个皇帝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之后,又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第四个问题:文中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呢?他们上当受骗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最后学生一致认为,虚伪自私是他们上当受骗的共同原因。用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极简练的语言概括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认识了文中的众多人物,特别是认识了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让学生领会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意义,体现了化烦为简的教学策略。

2.4利用导学,变“难学”为“易学”

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依据他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因素实施课堂分层导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学习和解决问题、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教《愚公移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②移山这件事难吗?③愚公究竟笨不笨?④有人说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组阶梯式提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连续展开,引导学生拾阶而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各尽其能,学有所得,而向全体真正落到了实处。

4、利用导学,变“死学”为“活学”。

导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求得结论,领悟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松树的风格》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依照前面学《白杨礼赞》的方法去预习理解课文。提出:本文与《白杨礼赞》写法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借物抒情言志,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那么,①《白杨礼赞》借了“白杨”这个“物”,本文借了什么“物”?②白杨的特点是“团结向上”,松树的风格是什么?③白杨象征了北方农民和民族精神,松树的风格包含了哪些内涵,又象征了什么?④《白杨礼赞》一文歌颂了北方农民以至民族精神品质,《松树的风格》又赞扬了人民的什么事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运用已知,抓住共性,揣摩钻研,比较分析,理解新知。而后,课上只需稍加点拨归纳,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又使学生领悟和明确了“引出——描绘——联想”是因物联想成文章的基本结构,并进而认识到“引出”贵自然,“描绘”贵精妙,“联想”贵深远的道理。

3.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辅导学生练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说引导学生读是基础,指导学生学是重点,那么辅导学生练就是关键。辅导学生练的过程,即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精心设计练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练习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中发展学习兴趣。如在教《春》这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练习,请同学们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手抄小报。我让全班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分工协作合办一份。更重要的是,还给了他们选择任务的余地:“你喜欢音乐吗?那么请你试着以春为主题,写一首歌词,然后找一现成的曲子来配乐;你喜欢画画吗?请你为这份小报设计插图;你喜欢写作吗?那么你的选择范围就更广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此设计练习,是否太烦琐,但我觉得作用至少有三:

①它实现了学科间的彼此沟通。

②课内学习是一个样板,一个范例,它的主要功能是向课外迁移。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春的文章,这无疑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课外作品的大量阅读,不正是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最好方式吗?

③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看到一份精美的小报从他们合作的手中诞生时,那种欣喜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种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靠一个团队共同努力一起完成的,学会合作,这是未来时代对一个人的挑战,也是我们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

总之,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彰显人性的舞台,闪现灵性的广场和张扬个性的天地,而是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在以语言为基石的前提下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实现彰显个性与学习语文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语文教学的内容也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日新月异。对个人而言,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在教师个人修养,品性思维的指导下,和谐地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沟通,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增强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过程。虽路漫漫其修远,只要不断奋进追求,只要抓住“三导”教学法这个教学活动中的“增效器”,提高师生双边活动的效率,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让语文课上绽放活力与光彩,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精彩无限、激情飞扬!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2010年

[2]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中学语文教学法》

[3]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吴瑞高教育文集》

作者:栾得甫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要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学习和积极体验的基础之上。因此,自主学习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强的作用,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题意识”,“应该让學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主体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从动机出发,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习,对充实、丰富和构建自我以及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呈现的任务要是具体的、能够自我完成的近期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置学习目标;另外,教会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进行自我强化,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自主学习的动机。

除此以外,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和求知,其内在的潜力必然会随着其自主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地开发出来,这不仅对于其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许多益处,同时对于其语文意识和文化底蕴的培养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二、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参与学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主学习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赋予了不可推诿的责任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能发挥自己的才智。自主学习的重点在于“学”,而不是“教”。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应该让自己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而不是靠教师的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长处,该放手就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增强其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根本基础;其次就是要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不再感觉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自主学习能力才会被逐步地提高起来。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将失去对课堂的把控,恰恰相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要牢牢地将课堂调控机制掌握在手中,随时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掌握好发展的方向,让学生能够在既相对宽松和人性化又有着明显的限定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起到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在细节之处做好调控的作用,为学生的课堂时间和课堂内容做合理化的设计。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安排,给学生提供时间和进度安排的依据,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订学习计划,在提供学习计划和安排进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计划的提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在最初阶段我们可以将既有的方法和策略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去适应,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进一步。

四、加强知识运用,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完全在于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而是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自主学习提高自我的想法,那么任由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刺激学生去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值得关注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个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开始。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其想要学习的欲望才会变得强烈起来,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才会被激发出来,只有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真的提高起来。

总之,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解读新课标,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第四中学)

作者:林天顺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论文 篇3:

高职旅游英语课改实践之项目式教学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含

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师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一般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集多种教育理念于一身。首先是任务型学习理论,所谓“任务”就是“做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并且,需要完成的“任务”也与学习者将来的职业需求息息相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国际化竞争需要。

其次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理论。它强调的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而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再次是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强项和优势。不同的学习者在完成一个学习项目时,会运用自身的智能优势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从中学习合作,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智能。

最后是终生学习理论。终生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化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形成一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首先,项目的设立必须基于将来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学生们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是将来工作中所面临的。其次,项目的设立必须是具体的,能够及时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职业品性。

2)学习途径多样且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分步完成项目需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书本知识、创造想象等多种途径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更注重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景区资源等;教学过程开放,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提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开放,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开放性地选取各类教科书、报刊、网站等作为教材的主要资源,形成开放式的知识体系。

3)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多样性体现在学生可以数字化的形式,现场表演,编排报纸或杂志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或以更为职业化的方式,例如模拟接机服务,模拟客人投诉处理的方式,通过实际演练提升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对客服务等综合的职业能力。

4)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一体性。在进行实地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作文明的游客,乘车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等等,这些都超出了课堂英语教学的范畴,将英语学习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而且用英语表达似乎更生动,更有效,更乐为学生接受。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玩,即教授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这时的英语课已经超出了“英语导游”这一范畴,它将英语教学与德育工作融为了一体。

三、项目式教学设计步骤

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项目设计、制定计划、项目实施、展示与评价。具体做法是:

(1)项目式教学的各阶段任务是由教师设计,但是学生应该是实施项目的主体,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和帮助者。项目活动的开展采取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各项项目作业。

(2)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在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要学哪方面的知识,收集哪方面的资料后,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3)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其中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个性特长和智力优势完成学习项目。

(4)各组成员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根据我校旅游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在日常生活,旅游度假,宾馆酒店,风景名胜,乘车购票等在休闲娱乐活动中遇到的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的基本的英语口头翻译技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选取导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场合,模拟见面介绍、电话咨询、机场接送、宾馆登记、饭店点菜等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场景,培养学生实际交流翻译能力。因此,针对以上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们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进一步深入地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与教学时间,进行项目的划分与设计。在整两个学年内,将旅游英语分为以下两个大类:一为导游服务,二为酒店服务。再将这两大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导游服务可分为:1、介绍与自我介绍;2、导游词讲解;3、交通安全与健康安全服务等等;而酒店类服务语言可分为1、前台服务;2、客房服务;3、餐厅服务等。其次,按照子项目的重要性,进行课时的安排,例如在导游服务中,导游词的讲解最重要并且需要大量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铺垫,所以所需要的课时最多。以下就以实地导游词讲解这一子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步:教师根据实际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由于导游的工作属于生活翻译,理论性较弱,实践操作性强。学生能够在掌握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中遇到的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的英语口头翻译技能就能胜任工作。因此在教学中,不宜大量讲授翻译理论,应选取难度比较低的基础知识,结合多种方式的口头翻译练习进行。导游词讲解这一项目可采用内实训和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内实训是指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利用语音室中的音像资料,就某一景点安排口译训练,为外实训做好基本的语言准备。外实训则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能力,既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实地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观察、探究、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第三步:在学生明确本项目中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之后,首先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因为学生明白,在实地项目的训练中要自己‘讲’,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查资料,问问题,直到明白为止。其次从景点门口集合开始,学生就要进入“英语状态”,所有的内容都要用英语表达,而且导游过程长达几个小时,这对高职学生来说确实难度较大。但是教师通过鼓励的语言和眼神来帮助学生们完全地融入英语的思维和表达中。在课堂上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学习的效果较差。而如果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讲,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英语表达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大大增强了自学能力,而且对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是学生自己消化知识的过程,他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讲解天下第二泉为例。在内实训环节,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很多的专有词汇,例如octagon 和rectangle等。分组后,学生就天下第二泉的历史背景,泉的形状,水质介绍和茶文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在外实训课中,学生按小组进行现场解说、学生的注意全部集中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学生利用目的语言进行交际,而这正是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初衷。

第四步:教学成果的展示和评价。首先,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可以用小报,课件,表演等等形式;在进行外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讲解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其次,项目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对于错的评价方式,而是以好或更好的方式予以评价。每一个小组都可以互相评价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促进学生反思成败得失,从而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教师应合理设计评价表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四、结论

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专业课的性质,所以我们如果沿用传统的教授基础英语的方法来教学旅游英语明显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的。而项目式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老师和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说,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符合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方案。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者。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项目学习法模式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2002(1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育,2002(8)

[3]夏慧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作者:卞晓燕

上一篇:关于教学方法化学实验论文下一篇:教师教学环节小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