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生物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关生物学科的基本观念,并能在考题中加以应用。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基本观念;高考考题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主要贯穿六大生物学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出这些学科观点,并能把它们应用于解题过程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材生物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生物学论文 篇1:

高中生物学中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学生易混生物学术语浅析

摘 要 针对部分高中学生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生物学术语进行浅析,指出学生易错的一些形式,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学术语 混淆

正确理解生物学术语的含义,对于正确认识理解生物现象、本质等有重要作用。

1 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壁后得到的就是一团原生质体。

成熟植物细胞内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是原生质层。只在成熟植物细胞才有,动物及细菌细胞无此结构。部分学生常把去掉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部分答成“原生质层”。

2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指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半透膜是没有生命活性的,如赛璐玢(俗称玻璃纸)。有些生物膜死亡后可以变成半透膜,如鱼死亡后,鱼鳔可用于渗透原理实验。

选择透过性膜是活细胞内的生物膜,主要由其中的载体决定物质是否能够通过。这种特性使生物膜起到了半透膜的作用,但不属于半透膜。学生易把选择透过性膜等同于半透膜。

3 脂肪与脂质

脂肪指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属于脂质中的一类。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化学组成元素是C、H、O。而脂质指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常见的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化学组成元素主要是C、H、O。学生易混淆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4 提取液与层析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提取色素时,常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作提取液,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叶绿体中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色素的分离用的是层析液,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将色素分离开来。提取液与层析液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目的和实验阶段是不同的。

5 中心体与中心粒

中心体是动物和一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的一种没有膜结构的、由蛋白质形成的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参与形成纺锤体。而中心粒只是中心体的组成结构的一部分,不是细胞器。学生看到有的地方写成中心体,有的地方写成中心粒,就误认为这是同一种结构。

6 姐妹染色单体与染色单体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一个着丝点上连着的两条DNA分子(及其上面的蛋白质等)就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一分为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新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分别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称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这四条染色单体中,既有姐妹染色单体,还有非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不能说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学生常理解为四分体中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7 龙胆紫与龙胆紫溶液(染液)

龙胆紫(俗称紫药水)是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和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的混合物。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用的是质量浓度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而上述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的是配置成的特定的溶液。所以不能说用龙胆紫染料对染色体染色。与之类似的还有醋酸洋红、醋酸洋红溶液及醋酸洋红染料的区别。学生答题时经常写成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8 基因突变与突变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点突变。它是可遗传变异中的一种类型。

教材中生物进化内容里面,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方面,它是生物进化重要的原材料。在遗传学中,基因突变属于狭义的突变,进化内容中的突变属于广义的突变。学生回答“什么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时常错误答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 生长激素与生长素

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产生的一种多肽类动物激素;而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酸。二者虽然分别对动植物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其来源、产生部位、化学本质等方面都不同。学生常见错误是将动物产生的“生长激素”错误写成“生长素”。

10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细胞液是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中的液体,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坚挺。细胞内液指存在于细胞内的所有液体,属于体液的范畴。学生将二者混淆主要原因是对二者的含义没弄清楚。

11 二苯胺与二苯胺试剂

二苯胺是一种白色至浅灰色的晶体物质,有毒。

选修一中鉴定DNA分子用的二苯胺试剂,课本中的配制如下:1.5 g二苯胺溶于100 mL冰醋酸中,再加1.5 mL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临用前,在10 mL的上述溶液中加入0.1 mL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溶液一般指物质的水溶液,很明显二苯胺试剂是一种较复杂的溶液,不仅仅是二苯胺的水溶液。DNA分子鉴定的显色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染液染色原理是有色染料物质附着于物体上使其显示出染料的颜色来,所以本鉴定试验中颜色的出现与染料染色原理不同,不能说是二苯胺染液。学生答题时常将“二苯胺试剂”中的“试剂”二字漏掉。

12 双缩脲与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指两分子的尿素反应生成的分子,在碱性条件下能于Cu2+发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是鉴定样品中是否有蛋白质而用的专门的试剂(由A液: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B液: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组成。)。蛋白质鉴定时,依次向样品中加入A液和B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蛋白质。学生往往答题时写成用“双缩脲”检测蛋白质,没搞清楚二者的实质。

13 胚胎与胚胎时期

胚胎是指受精卵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能力的雏体,指有性繁殖发展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物质实体。

胚胎时期是指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的时期,指的是一段时间。在做填空题时,有些学生老是填成“人体细胞分化的最大限度是胚胎”,将实体结构与时间名词混淆。

14 自交与自由交配

自交是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指种群内各基因型个体之间均可进行交配,包括相同基因型个体间,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随机配对交配。而有的自由交配(像自然状态下的豌豆)实质上还是分别自交,所以在答题时应注意亲本能否自由交配。在已知亲本,计算子代基因型频率时,前者只需分别统计各自自交结果,然后相加就行,而后者往往要利用基因平衡定律(如果适合)计算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学生往往容易将两个名词意思理解错误,导致解错题。

15 基因重组与基因自由组合

广义的基因重组指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狭义的仅指DNA分子内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都可以发生,真核生物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原核生物中的转化、转导、结合过程等都涉及基因重组。高中课本中的基因工程原理、格里菲斯及艾弗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的实质都是基因重组。

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真核生物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属于基因重组中的一个方面。有些学生答题时因不清楚二者的范围和具体指代而答错。

16 起始密码子与启动子、终止密码子与终止子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在mRNA分子上,在翻译过程中起作用,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分别是UAA、UAG和UGA。启动子是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DNA序列,是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开启基因转录的。终止子是位于基因尾端的一段DNA序列,在转录时起转录终止信号的作用。此处两类密码子与启动子终止子在部位、起作用时间和作用方面都不相同。学生混淆这几个名词的很可能的原因是对其实质未理解清楚。

作者:母华强

教材生物学论文 篇2:

高中教材中的生物学观点在高考中的渗透

摘 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关生物学科的基本观念,并能在考题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基本观念;高考考题

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主要贯穿六大生物学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出这些学科观点,并能把它们应用于解题过程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一些重要的学科观点及在高考考题中的渗透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所有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些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因此,这一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物教材的始终。

1、与细胞部分的联系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各种化合物以一定形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特殊结构,进而完成特殊的功能。

例:(2012广东)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C

【解析】A、任何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ATP的参入提供能量;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入;D、几乎所有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都是蛋白质和磷脂。

2、与新陈代谢部分的联系

新陈代谢与物质密切相连。如呼吸作用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物;缺少氧气就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如植物缺少必需的矿质元素,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人缺少胰岛素,会患糖尿病;哺乳动物血液中钙含量低,会抽搐。

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点的运用

1、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例如哺乳动物和人的红细胞无核,就可以储存更多的血红蛋白;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就可以把更多的氧送给其他细胞;根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长有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这与其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功能相适应。

2、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如人的心肌细胞,鸟的飞行肌细胞代谢旺盛、耗能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能合成分泌蛋白的细胞中这些种类的细胞器含量多,如人的肠腺细胞,效应B细胞,胰岛B细胞。

三、生命活动对立统一观点的运用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呼吸作用需要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因此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例:(2009浙江理综)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D

【解析】阴天可通过增加光照增加光合作用产物、夜晚降温有利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作物产量的提高。

四、生物进化观点的运用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从形态,结构到生理功能,以及分布都是于他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例:(2012北京)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歡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C

解析:考察种间关系和共同进化,理解能力。金合欢蚁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金合欢蚁与其他植食动物是竞争关系,而金合欢树与其他植食动物则是捕食关系,所以B正确,C错误。从题干可知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两者共同进化。

五、生态学观点的运用

生态学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生活在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3] 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南方出版社,2012.6.

作者:张辉

教材生物学论文 篇3:

合理利用生物教材,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优良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必备的核心能力。对于高中生物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如何将它们渗透到课堂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学科教学的成功实施包含多个方面,但无论哪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学科教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生物教材;核心素养

引言

2013年,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开启,旨在构建既能扎根于我国基本国情,又能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步伐的课程体系。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想要全面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应对的便是如何合理利用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循序进行的基础指标,承载着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因此生物教学要围绕生物教材进行。

一、理清教材主线,明确各章节所体现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强调对生命现象和特性的综合剖析与升华理解,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形成相应的生命观念。

教材中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承载着生物学的基本的生命观念,只有理清主线,明确每章节所体现的生命观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如果主线不清,观念不明,乱讲一气,前后不呼应,只顾传授知识点,而给学生树立了一些零碎的知识脉落,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填鸭式教学。

例如,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分为六大章,前三章构建细胞基本结构,后三章展现细胞基本代谢,树立两大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能量储存在物质中,物质整合到结构中,结构决定功能。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中,八种细胞器就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生命观念,剖析每个细胞器时要渗透这一观念。总之,在生物课堂中,从生物学知识中提炼生命观念,再利用生命观念解释生命现象,才能将生命观念内化于心。

二、依据教材,创建模型,锻炼学生理性思维

培养理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去建构高中生物学科体系,将多种多样的生物模型穿插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体现辩证性思维。

近年来,对理性思维考查的意向非常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利用模型去解决问题。生物教材中大量应用理性思维的知识版块非常多,比如说细胞结构所在章节,涉及动植物细胞物理模型的构建;孟德尔遗传规律,涉及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以及遗传系谱图的构建;体液调节中相关概念模型的构建;等等。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构建为例,利用磁性贴纸制作染色形状的教具,在黑板上依次演示染色体的一系列重要变化。之后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手头的剪纸教具的操作,一一重现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的变化,每一次转变与移动都对应着染色体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再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直观地体现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变化而分离与自由组合,相应规律自然生成。再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将两者的反应速率的变化用曲线模型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依次分析起点、终点、交点、最高点等关键点,再分析关键点之间的曲线含义

理性思维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概念的理解,新旧概念的联系,新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经过这样一个不断吸收、不断加强的学习过程,逐步打破思维障碍,强化理性思维。

三、注重教材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往往离不开实验。还原性、验证性的实验基本是前人实验的重复,而探究性实验则强调完整探究思维的体现。首先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阐发,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解释它,构建相应假设,并设计相关方案,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假设的对与错,进一步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

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非常多,把它们利用好,就是锻炼学生相关能力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依据每所学校实际的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学生实验。学生开动脑筋,合作交流,亲自设计完成,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记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展开探究,而不是简单进行教材内容的“完美重现”。

比如,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进行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但是这种分离是原生质层整齐地从细胞壁上剥离,还是按照一定的次序逐渐分离,这样的疑惑正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此时通过实验具体操作,便可发现质壁分离往往是从角隅处开始。同时在此实验中,外界浓度要多大或多小才能引起分离和复原以及处于什么样的程度,这是需要学生亲自经过实验操作,检测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试剂对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影响。

四、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与社会的联系”和“相关信息”等部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堂所学,理性看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相关事件,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作用理性判断,积极宣传正确的生物学常识与观念。而在生物教材的“与社会的联系”和“相关信息”等部分,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以供学生学习与思考。

比如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中,相关信息提到了硅肺的形成:由于矿工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的硅尘,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不仅不能被溶酶体消灭,反而破坏溶酶体,排出水解酶,从而分解细胞结构,杀死肺部细胞,损伤肺功能。这一事例让学生了解到了生活中不常见的矿业工作者的困境,一面是全家老小的生计,一面是艰苦的工作环境,最终在硅肺所带来的痛苦中,煎熬着度过余生。

结束语:

高中生物学科教材设计版块分明,简洁有序,突出重点概念;同时穿插各种生物学家的小故事以及条理分明的科学发现史,使得教材更加生动有趣。简明而有力的提问,将学生与老师引入一个个新奇的生物学世界。只有合理利用高中生物学教材,才能更好地将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76-177.

[2]王靓.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81.

[3]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4):68-69.

[4]廖輝.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77.

[5]尹涛,朱梅.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栏目的利用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34(04):71-73.

作者:张钰新

上一篇:银行改革论文下一篇:学校师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