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作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阐述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论文 篇1:

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呈现岀多元化的特点,并且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管理模式发展。本文将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策略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研究

高速公路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运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相关政令无法畅通实施

交通政令的实施畅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然而在一些上市公司独资以及合资经营企业、集团公司中,对于交通管理意识非常淡漠。不仅不积极主动地执行行业法规、技术标准,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能配置不到位,公众利益受影响

从经济本质上来讲,高速公路运营产业是处在一个不完全的竞争市场环境下,自然垄断性质非常明显;在该种市场结构条件下,因同方向路段供给表现出来的稀缺性以及捆绑收费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导致高速公路经营者多凭借着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尤其在高速公路运营养护实践中,上述现象更为突出。比如,有些公司将短期效益凌驾于社会长远利益基础上,未能结合实际路况提供。对于国有独资以及控股高速公路公司而言,政府股权管理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问题凸显,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特许协议制定收费费率区间、收费期限,未能充分体现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养护维修水平,导致交通主管部门执法的不当,进而影响到公众利益。

(三)运行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是按照行政命令运作。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管理方式,而且有机协调、技术以及行政法律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运营管理效率。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国家通过颁布并实施公路管理法律、条例,使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立法为例,虽然早在1997年我国就颁布了公路法,并且对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运营收费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内容、手段以及执法主体等要件进行具体规范。从当前国内实践来看,依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高效、普遍适用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行法,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参考的依据只有普通公路运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备性以及通用性远远不够。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策略与管理模式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职能一定要明确

通过明确政府职能范围,来有效减少高速公路公司经营行为职能外的行政干预,并且要确保政企分开,企业进行自主经营。对于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而言,其主要的职责是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明确现行法规和政策倾向,以此来规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行为,然后适度引导高速公路公司宏观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职能部门审批的经营期限、范围以及服务标准和收费空间,以此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内部行政监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并非否定或者拒绝政府职能参与,而是因高速公路具有效益、公益双重特点,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由政府部门负责;同时,交通管理、路政以及监控和收费等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政府标准,并且接受监督。

(二)加快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全球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卫星定位技术、CAD数字成图技术、GIS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和物流技术等。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而是应当对运营管理市场化主体进行全面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标准,使资金应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在选用技术方案时,应当经竞争者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质疑和可靠性论证,然后再确定最优技术方案,从而有效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三)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从本质上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管控空间非常的大,其中包括用工、奖金、福利、采购固定资产以及高速公路维修和养护费用等。结合以往经验可以看出,交通主管部门运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因管理成本惯性而导致成本管控不尽如人意;通过市场化竞争,可以优选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公司,虽然需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但是有能力制定科学的经费预算方案并执行。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经费划拨及应用,而且还要通过内部管理来确保基础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

(四)常用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而且运营管理主体的组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其投资主体也会呈现出多样性,一方面是政府拨款,另一方面则是民营企业的投入等。在多元化投资主体模式下,高速公路的运营模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1.自行运营管理模式。所谓自行运营管理模式,即高速公路单位自己拥有运营管理队伍,由自己的管理队伍完成对高速公路的运行、养护施工和管理任务;一般只是对于那些技术要求比较高、无法有效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聘请其他企业和单位参与;养护管理模式。以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在沪杭甬高速运营管理模式下,该公司下属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日常的施工、养护以及运行管理等),均由运营管理中心完成,仅在发生大修以及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运营管理中心无法应付的情况下,才会聘用其他单位。从实践来看,该种运营管理模式下,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属于同一单位产物,其中建设单位在完成任务后直接转化成管理单位,施工队转化成养护队。在自行运营管理模式下,除成立运营管理中心,目前部分地方还通过成立运营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相关业务;虽然运营管理公司以独立经济单位形式存在,但是业务仍以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任务为主,该方式更能够有效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对参与市场竞争非常有利。然而,运营管理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根据规定需缴纳相互的税费,易产生利益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运营管理成本增加。

2.对外承包运营管理模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所谓对外承包模式,即高速公路单位仅设立管理部门,不参与或者仅参与少部分较为简单的任务,将全部、大部分任务采用对外发包形式由其他单位完成。以完全市场化管理模式为例,最为典型的是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高速公路单位运营管理任务全部采用市场化运作,利用市场手段在市场上寻找合作单位完成既定任务。比如,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养护管理过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小修保养、绿化以及大修工程和专项工程等,无论从技术要求,还是对相关机械设备要求,在市场化操作过程中均需多支队伍才能完成。对于沪宁高速常州段而言,养护管理工作均由管理处养护科负责;日常小修保养和绿化工程以及基础防护设施的损坏恢复,均由专业公司负责;而专项工程以及大修工程等,则采用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具备资质的公司完成。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模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向着以下两个趋势发展。

(一)专业化方向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由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逐渐向着建设和管理分离模式转变。长期以来,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均由相同的机构负责。虽然各方面的工作可进行统一协调,但是对多条公路集中管理以及统一规划非常不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运营专业化管理公司的不断出现,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所以专业化是主流发展趋势。

(二)规模化方向

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节约运营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任何一种组织管理体制都是由组织运作目标、职能配置以及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不例外。从功能层面来讲,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关系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和改进运营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宪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5).

[2]潘静,张阿斌.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3]潘成贵.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4).

[4]刘凤凤.基于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5]丁桂花.探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J].北方经贸,2015(7).

[6]刘细茂,秦旌力.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8).

[7]刘嘉.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

[8]郝芬芬.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董光普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论文 篇2:

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作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阐述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5109

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促进经济发展

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运输具有灵活、快速的特点,而且我国高速公路具有非常广阔的覆盖面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进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通常应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运营管理效率的提高。[1]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大大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使得高速公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12必然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流量急速上升,给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带来了拥堵、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是落后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性要求。为了让社会大众充分体会到高速公路“高速、安全”的特性,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我们需要不断加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先进的语音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被大量应用到交通系统的建设当中,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的信息化运营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等待解决。首先,部分地区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导致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制约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的一大原因。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间并不算长,因此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这也导致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开展缓慢[2]。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技术水平,还要积极寻求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利用对方的知识技术来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挑战。比如,交通流量比较大,车速比较快,因此出现交通事故时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威胁,这就需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各种交通违法和违章行为进行监控;高速公路通常跨越距离较长,而部分地区极易出现天气恶劣、灾害突发的情况,因此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及时掌握各个路段的路面情况,遇到突发状况时,还应当对相关地区人员的求救信息进行及时的响应,并且能够快速找到求救者的地理位置信息。

3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高速公路的养护以及路政管理。高速公路的养护包括日常养护以及小范围维修、定期维护保养、道路施工、附属环境设施的养护、恶劣天气下的抢修和应急养护这几种类型。而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维护施工养护现场秩序、救援清障等内容。其二,高速收费管理、交通管理以及监控和通讯管理。高速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了收回这些资金,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对过往车辆征收相关的费用,这也是高速收费管理的主要内容。交通管理主要是维护高速公路的交通秩序、交通安全以及处理交通事故。监控和通讯管理主要是为了辅助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我们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联网收费系统。其中监控系统主要完成路况监控、收费站和服务区监控、监控中心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网监控这三项工作;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实现紧急电话通信、市话互通、省内语音通信、视频会议这几个方面的功能;联网收费系统主要用于沿途收费站联网收费、联网收费中心结算这两个方面。下面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几项具体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对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中的联网收费管理进行介绍。联网收费管理系统主要将收费车道、收费站以及监控中心进行联网,网络传输数据主要包括收费业务数据、收费监控图像、系统运行参数这三个方面。收费管理系统涉及大量的资金往来业务,因此对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而且系统需要具备对运动状态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路径识别的功能,还需要实时完成对这些车辆的扣费。联网收费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收费数据的实时传送,而且车辆收费无须停车即可进行,大大提高了收费效率和车辆通行的效率,降低了交通拥堵的几率。

其次,我们对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介绍。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路段、收费站以及服务区等高速公路重要管理区域的实时监控。需要将各监控点和监控中心进行联网建设,网络传输数据主要是监控图像,而且由于监控设备的多样性,因此需要接入设备具有多种方式的接口。另外,为了保证视频传输的速度,需要采用大带宽的通讯线路,收费站、监控中心等重点监控区域还需要实现视频信息的实时传输。[3]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各区域的实时或重点监控,便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提高其应急反应的速度。监控系统可以对监控视频进行分布存储以及统一管理,这样既能保证存储视频的安全性,又可以使相关部门快捷方便的调用所需的视频信息。

最后,我们对通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介绍。通信系统承担了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传递工作,包括收费站、路面与监控中心三者之间的视频和业务数据传递,收费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语音通信,收费车道工作人员与收费站工作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监控中心接收到过往车辆的紧急电话后与救援中心的市话互通。通信系统主要承担了语音、视频、收费信息这几个类型的数据,因此要求通信系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另外,考虑到语音通行信时的用户体验,要求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低时延的特性。在建设通信系统时,为了实现通信一体化的目的,可以采用MSTP网络架构,这种网络架构可以同时承载收费、监控以及语音三方面的业务。[4]除此之外,还应当设置统一的网管设备,以此实现对通信系统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4结论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大众对高速公路服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成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化運营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5):49.

[2]刘成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7):86.

[3]贠宏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3):88-89.

[4]丁桂花探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J].北方经贸,2015(7):232-233.

作者:吕飞荣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论文 篇3:

坚持科学发展 与时俱进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

摘 要:文章以山西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模式为例,探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运营管理体制 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堪称“世界奇迹”,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既是中国现代史上交通发展最快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交通发展最快时期。中国的“交通革命”和美国的两次“交通革命”虽存类似——高速公路和港口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但規模比美国更为壮观,成就更为显著,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助推作用。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程,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工程技术支撑,更需要现代化的模式管理,本文以山西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模式为例,探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一、山西省高速公路及管理体制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全面加速。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考察和研究,提出大力实施交通率先发展战略,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张,省交通厅抓住机遇、强力推进,公路建设取得令省内外各界瞩目的骄人成绩,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迅猛。自1996年6月山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截止目前通车里程达1965公里。特别是“十五”期间,新增里程1168公里,高速公路“人”字型主骨架全面建成,顺利实现省会到地级市的“三小时高速通达”,全省公路路网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缓解了交通运输瓶颈,促进了山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目前,山西省高速公路的管理架构是以省交通厅、省高管局及各运营单位三级构成三位一体的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省交通厅作为交通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承担“政事企”管理职能中“政”的职能;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前身为太旧高管局),作为全省高速公路的管理机构,在省交通厅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全省已通车运营高速公路的收费、养护、路政、经营开发、信息监控等行业监管和资产管理工作,承担“政事企”管理职能中“事”的职能,履行中观管理职能。省高管局下辖16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生产经营活动和承担社会公益性任务,承担“政事企”中“企”的职能,履行微观生产经营管理职能。此外另有3个直属事业单位(省收费管理结算中心、省信息监控中心、省路政总队),2个经营性单位(山西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全省高速公路共有132个收费站、18个路政大队、30个服务区、45个养护单位(单元)、9个片区信息监控中心。局机关设14个内设机构。全系统现有职工12826人。

二、山西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山西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的路段管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山西省高速公路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路网,采取的管理模式与全国大部分省市相同,为一路一公司(处)模式。二是目前的路网管理。2002年大运高速公路实现小循环通车后,山西省高速公路路网基本形成,其后机电一体化工程及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的顺利完成和联网收费一卡通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山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整体迈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崭新阶段,逐步形成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

“十五”以来,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立足“三个服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按照山西省交通厅提出的“六高”(高质量的工程、高效率的管理、高科技的应用、高素质的队伍、高品质的服务、高效益的经营)目标总体要求,以全面提高“四种能力”(管理能力、保畅能力、执法能力、服务能力)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五大工程”(畅通工程、形象工程、阳光工程、温馨工程、素质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六抓”(抓关键、抓根本、抓中心、抓特色、抓载体、抓基础)格局,建立起了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规律相一致的运行管理体系,构建了集收费、监控、通信、信息、指挥、救援等为一体的智能交通专网,为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主要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

1.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路网效能的整体发挥。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的现代化,积极构建智能交通专网,建立了全省机电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各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广大司乘人员的出行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出行服务;建立了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切实提高了人命救助能力。与省市交通台开辟了信息绿色通道(进行实时插播),有效提高了路况信息的服务供给能力,方便了广大司乘人员的出行,经统计,近三年来仅96565客服系统就受理咨询和紧急救援80多万次,发布信息20多万条。

2.以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确保高速公路公益属性,推动了全省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十五”初期,省交通厅党组提出了由省高管局对全省高速公路实行统一管理,以通过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来推动我省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资产和运营实行统一管理的框架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组建了高速公路行政区域性公司,依托现有的资产和技术、人才优势,推动了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共同发展。

3.统一党的领导,创建高速特色文化。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党组织形成了由局党委统一领导的发展格局,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广泛开展“双五十佳”选树活动,深入开展路警、路地、路军、路企、路校和谐文明共建,全面开展创建“千里大运文明高速路”和“五比五看、服务创优”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明创建体系,打造了绿色高速、人文高速、科技高速、诚信高速的品牌。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大运高速公路获得了交通部、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表彰“千里大运文明路”等多项荣誉称号。

4.以规范化的管理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了全局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以“三基”工作为立足点,抓住“制定行业标准、提供指导服务、加强监督检查、实地考核评比”四个环节,逐步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三大管理体系:建立了规范化管理体系,编写了将近200万字的《山西省高速公路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共7册);完善了目标考核,建立了公平合理、定量定性结合、激励约束并存、绩效分配挂钩的科学绩效考核体系,形成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核标准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建立了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高速公路顾客满意度测评,寻找自身运营管理不足,持续推进整体运营水平的提高。

5.加大费收管理力度,构建以路建路、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紧紧抓住山西发展的战略机遇,科学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产业结构、车辆类别、费收弹性,充分发挥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加强收费系统的运行管理,为我省高速公路实现以路建路、滚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山西省高速公路现行运营管理体制模式

山西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已有15年。多年来,在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思想指导下,我省在高速公路集中统一管理以及行业监管方面作了不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1.时代的发展要求高速公路管理必须把公益属性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集中统一管理,全面提高运营管理一体化的水平。“十五”初,根据高速公路网络化、规模化的自然拓展属性,结合山西高速公路实际,由省高管局对全省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增强了行业统管能力。体制架构上为垂直管理、省上统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运营管理单位主要有企业化经营和事业化管理两种模式。其中: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单位有晋焦、长晋、太长、悦达京大、中交翼侯5個公司,占31%;执行财政收支两条线预算外管理单位有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太旧、祁临、运城、临汾、长治、吕梁、汾离11个公司(实行的是企业单位事业化管理),占69%。上述运营单位除悦达京大、中交翼侯(股份制公司)外,其它公司(处)的投资主体均为省交通厅。经营企业有:山西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十五”末,交通部明确了公路的属性:公路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由政府为主投资建设和管理。为更好履行运营管理职能,提出了“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思路,保证高速公路的公益属性,进一步提升省高管局的行业监管力度,着手组建了事业单位性质的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结算中心、省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中心,省高速公路路政总队,从组织、体制上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2.按照集中统一、依法监管的原则,不断强化法律赋予的职能,全面提升对高速公路集中统一管理的能力。2006年以来,全省高速公路集中统一管理格局进一步巩固,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2月1日,《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集中、统一的原则,明确了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责任,山西高速公路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为加强行业管理,按照省交通厅“提高管理效率与规模效益,不断优化、整合高速公路资源,加快组建区域性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思路,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层次,充分发挥各个高速公路公司资产、技术、人才优势,对以路段管理的公司实行了行政区域整合,目前已基本完成11个地市的高速公路公司整合,进一步加强了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的行业监管能力。2006年5月,山西省交通厅根据山西省高速公路发展实际和管理的客观要求,下发了《中共山西省交通厅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省凡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公司(运营管理单位),自通车运营之日起,其党组织由省高管局党委统一领导”,为全面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行业监管提供了政治保障。

3.2006年6月交通部提出“明晰产权、集中统一、依法监管”要求后,省高管局确立了山西高速公路“行业统管、集中统一、产权清晰、特许经营、依法监管、保障公益”的管理原则,理顺体制,着力建立直线矩阵式、点线结合式管理模式,适应高速公路投资多元化、管理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加快发展的挑战,适应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对经营性高速公路进行行业监管方面,主要有五方面的措施:一是对经营权转让高速公路,其管理单位党委书记由省高管局党委提名、省交通厅党组任命,确保各项行业管理的政策、措施得到贯彻。二是建立了全省通行费收入集中管理、统一提取“3、5、8”公共管理费用、公路质量保证金等新机制,对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实行统一上解、统一拆分、统一结算,有效解决了收益分配问题,有力保证了全省高速公路及沿线设施的完好使用和快速修复。三是从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强化对全省高速公路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和紧急救援力度,大力提高全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出行服务水平和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四是加强对经营权转让的服务区进行监督指导,派驻专人进行监管,并且实行星级服务区跟踪管理,建立了服务区经营数据管理和量化考核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服务区行业协会,组织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维修单位成立了连锁经营组织,实现了标识、价格、服装、场地和联保服务的“五统一”,对经营单位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达不到管理标准要求的实行强制性履约。五是加强了对经营性高速公路道路设施、技术状况、通畅能力、服务质量等的有效监管,保障公众的出行利益,切实保障全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完整统一良好,保证路网效能的主体发挥。

实践证明,山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创新,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地提高了行业监管能力,保证路网效能的整体发挥,也调动了各类企业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山西高速管理系统“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发展前景展望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山西省高速公路发展至今,已经遍及全省11个地市、71个县(区),日车流量已达到了近30万辆次,占全省保有车辆的近1/6,承载了全省道路80%的运力。按照山西省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截止到到2010年末,将达到3000多公里;2013年达到5000公里;到2015年全面建成3纵11横11环的6300公里高速公路网,届时将形成一个北起长城、南至黄河、通达沿海、承接西北的开放型高速公路网络。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视察山西高速公路建设时指出:“规划令人鼓舞,公路建设成绩很大,任重道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部提出了“三个服务”的新理念,确定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战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山西省政府又相继批准了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未来的高速公路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也必将与时俱进,继续深化,一系列的管理理念必将融入新的管理模式中,发展观念更加科学,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措施更加有力。在新的时期,高速公路事业作为朝阳产业必将发展得更好更快。

(作者单位: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郑钊)

作者:杨 毅

上一篇:生物教学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铁路站段人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