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

2022-04-22

[摘要]实习基地的建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改变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方向,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助于缓解独立学院“双师型”师资不足的矛盾,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论文提出了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服务目标和示范目标,并提出了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群建设与管理评价探讨

摘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必要补充,本文以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项目为例,通过校企专家共同评议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改变传统实习基地静态评价模式,依据基地建设规律对基地发展初期、中期、成熟期进行动态评价,同时指出基地评价过程难度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实习基地 建设与管理 过程评价

一、前言

校外实习基地是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了解社会和企业,扩大就业渠道重要保证。校外实习教学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应用型人才重要渠道,是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

自2011年以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先后与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长隆酒店、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涵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英语等多个专业。我院以省质量工程“经管类专业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项目为依托,从基地群管理体制建设、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建设、基地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过程监控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和实践,初步形成了顺畅的基地运行机制,基本达到了建设“学校、企业、学生、老师”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的目标。

二、基地建设过程与评价

我院通过长隆项目建设打破专业、课程、课堂、教师隶属边界,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逐步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长隆校外基地建设发展过程经历基地建设初期、基地建设中期、规范化建设期(成熟期)3个发展阶段,一个实习基地从签订协议建立基地到成熟期有协同创新效益,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至少需要3-5年建设周期,甚至更长周期。实践证明,基地建设和管理规范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校企双方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磨合、调整、协商、再磨合、再调整等过程,在校企达到一定共识后才能进入基地管理规范化建设阶段。

在建设初期,基地建设目标是基本满足校外实习教学需要,企业也希望通过合作减轻招聘员工的压力。这个时期,校企领导重视程度、基地规划及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基地建设进程和水平,基地知名度、食宿条件和待遇是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重要因素,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措施得当是保证实习正常运行的必要补充。基地建設评议侧重基本指标,如基地各类计划、文件、制度编制,人员安排等。随着基地正常运转,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进入联合人才培养阶段,提升实习活动质量是基地建设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建设实习导师团队,设计实习项目,编制实习指导书,逐渐由基地基本条件建设过渡到基地内涵建设阶段。这个阶段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活动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实习运行机制顺畅,校企双方对实习效果也有了较高期望值,加强实习过程监控也尤为重要。随着基地建设,各方条件基本成熟,校企都希望进一步深度合作,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企业通过同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库,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高校指导老师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也为企业能在同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动力。学校通过校企科研项目合作,即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办学成本,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学生通过企业实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尽早适应社会,提升竞争优势,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个阶段评价应侧重各指标内涵建设质量、效果和效益,加大这方面权重,提高基地投入与效益产出比例,促进知识向生产力转化进程。

三、长隆基地群建设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基地建设标准化内涵指标体系,通过科学合理评价可以引导基地走良性发展道路。本人认为基地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对基地建设进行科学化评价也应是动态的过程,避免用静态的指标对不同基地不同阶段进行评价。有专家学者通过专家评议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了研究。

我院通过校企专家共同评议,根据基地群建设不同阶段对基地建设筛选出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评分指标内涵及标准参见表一。指标评分权重设置依据基地群建设发展规律,在基地建设中期和后期,减少前期组织领导与基地建设规划权重、管理体制建设权重,增加实习活动及效果与效益权重,通过指标权重调整,刺激基地对实习条件建设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实习活动质量提高及实习效益效果提升,引导基地群由基础建设向内涵建设发展。

基地在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思想严重影响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只重视校内理论教学评价,对实践教学缺乏监督监管机制。基地建设缺乏建设标准和内涵指标,相当一部分基地在运行过程中也并没有达到预期实习效果,学生对实习基地岗位和培训安排并不满意。校企双方缺乏真诚合作,经费的压力使基地建设和管理成为学校负担和压力,实习基地管理严重滞后,这些都促使对基地建设和管理过程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校企双方都很难真正落实和执行。

根据我院基地群建设经验,以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课程、实习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实践育人教学理念,经过近四年基地群建设实践,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建设基地群质量内涵指标,通过积极引导、科学评价有效提升各个基地内涵建设进程。学生通过基地实习,更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企业缓解人力资源紧缺带来的压力,学校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也输送到企业内,提高学校在企业行业内知名度。我院将沿着这个道路继续前行,探索基地群协同创新运行模式,使长隆基地群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建平,马力等.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表一长隆基地群评价指标及标准[2]陈旭平,吴冬平,吴德琳 校外实习基地的系统建设管理与评价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6).

[3]柴娟,郑艳,陈锋.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4]易文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J].南方论刊,2013(7).

[5]陈宏敏.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360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J].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13(10).

本论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经管类

专业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陈宏敏

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 篇2: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摘要] 实习基地的建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改变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方向,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助于缓解独立学院“双师型”师资不足的矛盾,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论文提出了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服务目标和示范目标,并提出了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内容。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产业链不断延伸,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发生重大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品德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各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例,探讨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要求,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加强实习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互动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实习教育,以培养合格的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都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多是依赖于课堂,通过教师传授,但是很多实践知识无法实现,学生依旧摆脱不了书本的局限,依然感觉书本远离了实践。而课程实习将学习现场从课堂移至工作现场,以真实的工作场景将一般性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将相关的管理理念植入学生头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有以下意义。

1.改变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方向

浙江省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民营和私有企业会逐步发展壮大,它们将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非国有企业主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不是靠书本上的知识能够解决的,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应用知识和技能欠缺,动手能力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生的求职择业实际来看,80%以上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职,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单一能力的毕业生已不受民营企业欢迎,而具有多种能力的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则普遍为用人单位看好,并能在实践中较快地适应工作并做出成绩。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是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的需要使经管类专业必须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應当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以应用性为主要特色,兼顾复合型、外向型的毕业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有效合作,共同决定实习的内容、形式和过程,这需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作为平台。国外很多企业把接收学生实习作为储备人才的一种手段,而国内一些企业则把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内实习当成一种任务。没有校外实习基地的条件下进行实习教学,通常的情况是实习指导老师通过一些关系联系实习企业,企业接收了学生进企业实习,但企业并没有想好让实习生具体干什么,所以很多学生去到企业都只是做一些打杂、跑腿的事情,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不能发现问题。实习结束,学生只能东拼西凑一些材料,实习成了可有可无的实践环节,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双方可以就实习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教学实习中的经验,这样企业在教学实习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3.缓解独立学院“双师型”师资不足的矛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目前独立学院的现状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专业教师在与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习时,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这可以有效缓解“双师型”师资不足的矛盾。

4.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实习时,有助于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在上海等地设有相对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很有成效,目前,2009届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在全院遥遥领先,印证了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

根据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障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考核和自我检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改进、完善、充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能把所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一直存在两种偏颇。一种是注重强调基础知识扎实,忽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看不到实践对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另一种是注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理论的教育。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直是摆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巩固。

2.能力目标

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内容既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即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设计,实习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服务目标

实习基地能够有效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实习基地的建立逐步与用人单位接轨,使学生经过实习基地的培训可以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实习,掌握先进管理理论知识的大学生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工人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影响企业的文化氛围。

4.示范目标

通过过实习基地实习能起到示范性,加强做大实习基地,不仅促进了本专业实习基地的发展,同时,也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技能提高和教学改革、科研等方面提供帮助,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其他专业的示范作用。

三、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管类专业现状分析

天目学院自2000年试办以来,紧紧依托学校母体的优质师资、管理等教育资源,已经发展为涵盖八大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的,拥有超过6000学生规模的独立学院,而经济管理系是天目学院5个系中学生最多、专业最广的一个系。经济管理系现有7个专业,即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及旅游管理等。目前,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各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套用母体的模式和体系运转,不能完全适应天目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凸现出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来说,用“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三本”学生,这就好比给他们套上了一件并不合身的衣服,使他们不能自由的伸展拳脚。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动手能力”。我们认为: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官是企业,如果能和“考官”一起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通过就业这一门“考试”的成功率就要大得多,因此,我们希望能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校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办学模式。因此,天目学院在调整其专业培养方案时,认识到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除旅游管理外的其他六个专业。天目学院将培养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迫切需要建立一批适应天目学院学生特点的完整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以实现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内容

1.筹建一批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

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我省国营、民营经济齐头并进,形成了在国内较有影响一些经济模式,“温州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为我省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本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们计划在杭州、宁波、义乌等地建立一批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满足本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校外教学实习的需要。

2.建设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立足本校本系,结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形成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实习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在组织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深感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为解决本系“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将派出教师到企业兼职培养,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实行专业教师同企业兼职教师的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提供师资保证。

3.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为保障教学实习基地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机制。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里的专家、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实施和指导;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走出去,有更多地机会接触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以“校企合作双赢”为指导思想,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习运行机制。首先在系里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由系主任领衔任组长,各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专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建立教育实习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以实现科学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聘任企事业单位专家、管理人员任本系兼职教师,形成校企业共同管理的实习基地运行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宏翔.高校独立学院规范化设置与管理办法及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297-311.

[2]段洪.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析[J].科学时代,2009,(2):123-124.

[3]杨尚英,郭力宇,杜忠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创新[J].科技教育创新,2009,(6):200-201.

基金项目:

1.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职业院校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探究校企合作中教学模式的策略”(项目编号zjw08001-z14)阶段性成果。

2.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教改重点项目“天目学院经管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TMZD0701)。

作者:唐 志

校外实习基地下国际经济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训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训项目少;实训教学管理松散,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课程实训—技能竞赛—企业实习”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实训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竞争意识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应用型本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184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服务于基层和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集,加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产教深度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思想和新理念。

1 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各高校国贸本科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纷纷开设了实训课程。但现有的实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训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训项目较少

很多高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立了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室,也配备了一套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学校购置的软件质量比较差,根本无法满足教学和实训的需求。有的学校虽然购置的教学软件比较先进适用,但是单一一套涉及国贸全流程的教学软件,只能让学生整体了解国际贸易的全部流程,对于重要的报关、货代和结算等环节的具体细节性的操作无法实现,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强化专门外贸岗位的技能,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增加单项课程实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2 实训教学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不高

实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后转化成实践技能。所以实训课上主要是学生动手、教师指导。然而,有很多学校认为,实训课学生上机操作即可,无须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事实并非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自学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对实训动手课程的热情很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有老师或同学耐心指导并给予详细明了的解答,如果教师放任不管或让他们自己在知识库里找答案,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大打折扣,有的学生甚至不做实训而在机房里打游戏,更有甚者干脆就不来上课。所以,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对实训结果的考核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3 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

很多高校意识到不仅要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室,还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很多学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只是签了个实习协议而已,并没有真正派学生前往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虽然有的学校也有组织学生在企业集中实习,但是实习的内容主要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和复印打印搬运等打杂工作,很少能够找到与外贸工作对口的实习单位。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流于形式,并没能真正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以上三点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成为本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点。

2 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在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提出了 “课程实训—技能竞赛—企业实习”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实训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竞争意识和职业素养。

2.1 课程实训

在课程实训方面,将课程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涉及众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外贸英文制单、国际结算和国际海运与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实务等课程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很难真正领会这些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所以,针对以上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分别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单项实训。

(1)外贸英文单证实训。由于现在的外贸企业和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货运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海关、商检局都采用电脑制单,所以在讲授制单的基本原理和单据的主要内容后,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根据真实案例通过电脑自己制作各类进出口单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2)国际结算实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结算的方式和流程,我们为国际结算课程开设了国际结算单项实训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熟悉国际结算中的各种票据、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国际结算中的融资方式等,掌握各种票据和单据的制作方法以及国际结算主要方式的业务流程,提高国际结算实践操作技能,为他们去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岗打下坚实基础。

(3)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我校为国际货物运输与代理课程开设了国际货代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实训,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到国际商品交换中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和陆路运输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国际货代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宽了就业面。

(4)报关报检实训。此外,我们还为报关报检实务课程开设了相关实训教学环节。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学生要完成16个课时的实训课程,通过学习,学生需掌握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不同贸易方式下的报关报检流程以及填制相关的报检报关单据。为他们报考报关员证书和报检员证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他们从事报关员和报检员的工作增添砝码。

(5)国际贸易业务系统模拟实训。在学习完单项课程的实训后,学生需要完成综合实训课程,即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训。从宏观和整体方面去完成整个国际贸易的全部流程课程,包括业务开发、商务谈判、签订合同、租船运输、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票据填写、收汇结款、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通过这个实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拓宽了方向。

2.2 技能竞赛

校内的实训教学只是在轻松的环境中帮助学生更立体和更深刻的掌握相关外贸基础知识。学生可能在当时上课时掌握的还可以,但是时间一长,很多知识还是忘了。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和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我校专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竞赛,主要参加了POCIB 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技能竞赛。

在POCIB 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技能竞赛中,每位参赛学生经营一个独立的进出口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在内的10个国家,他们的任务是在20天的时间内完成20笔进出口贸易合同,通过相互之间的进出口业务为所在企业创造利润。在这个环境中,包括了银行、海关、外管局、商检、税务、货运公司、保险公司等 14 个相关机构,动态模拟了汇率、进出口税率、退税率、产品成本等业务信息。学员们通过企业黄页、广告信息发布、产品信息发布等方式寻找贸易伙伴,并互为交易对手。通过交易方式的多样性、单据填写速度、贸易流程出错率、企业盈亏率和外贸函电规范性等多个指标评判选手的最终得分,并将20位学生的最终的得分之和记为团体总分。通过这个高强度高规格的比赛,学生在20天的时间内的学习速度飞快,成长速度也是前所未有。比赛完后,学生对贸易术语、结算方式、制单技巧、国际贸易流程都掌握得非常深刻透彻,而且对找相关外贸工作的自信心也有很大提升。技能竞赛能够弥补校内实训的效果不佳的弱点。

2.3 企业实习

通过校内实训和技能竞赛的训练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但是这些仍然只是模拟练习,真正能让学生接触真实工作岗位的还是企业实习,也只有企业实习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节奏,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我校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也很费了一番周折。起初,发动老师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也签订了实习协议,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大批量的接受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能够大量接收学生实习的又都是一些流水线、搬运工等体力工作岗位,校外实习的建设停滞不前。后来,随着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东莞、广州、深圳等地需要大量既懂国际贸易又会英语,同时计算机基本操作也能过关的跨境电商人才。但是做跨境电商的企业也是一些中小外贸民营企业,每个企业能接受实习的学生也就两三个,我们每年有六十多名学生要参加实习,这样需要学校同时去接触的二三十家外贸企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幸运的是,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促进了跨境电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有了这些中介服务机构,我们只需要与一个中介机构洽谈,然后由中介机构去与外贸企业接洽,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目的。目前,我校已经将第一批学生通过三天的岗前培训成功输送到10多家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员岗位的实习。不仅学生参加了企业实习,我校教师也能参与到实习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中,从而为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课程实训—技能竞赛—企业实习”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实训体系的学习后,我们培养外贸人才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未来,为响应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精神,我校提出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实习园区的想法,这也为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增添了重要一笔。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2]籍丹宁,鞠耀绩.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训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

[3]刘铁.独立学院基于 CDIO 和POCIB 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浅析[J].科技视界,2014(5).

作者:孙茜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防范审计风险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与企业并购分析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