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紧迫性入手,对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路径进行探究,为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提供良好借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小学生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 篇1: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一、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为深入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政府、社会机构对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支持力度,广州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课题组在多维度、多层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始将研究视野从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聚焦到政府及社会机构对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支持力度的思考上。为此,课题组对政府主管部门和具体活动场所两个层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在对广州市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设置与利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反思学生可支配的课余时间和可利用的课余活动场所的现实状况,分析政府及社会机构在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所能担当的角色以及现实支持力度,并探索其今后的发展空间。

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亟待关注的几大问题

1.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相当匮乏

课余生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学生闲暇时间的存在和逐渐增多。确保一定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是讨论中小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前提,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一切都成了空谈。然而,当前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十分有限,其直接原因在于课余生活的总时间是个恒定的量,而学校和家长安排的任务过多,无形中挤占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所剩无几。调查发现,学习活动占据了中小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尤其是家长的硬性补习要求如百上加斤,让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生活时间愈益减少。如何让学校和家长适当放宽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政府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形式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是首要条件。

2.学业压力大,占据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和内容

从形式上来讲,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看似丰富多样,但实际上内容和时间仍主要被学业占据,课业压力过大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被学业占据。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看电视、阅读课外书刊,是广州市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最常做的三件事。其中,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占据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已经倡导了多年的“减负”举措,效果并不明显,将“减负”进行到底,还要靠政府从教育体制根源上下工夫。

3.课余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依然不足

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的支持,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不足,特别是就近活动场所、设施不足现象十分突出。据相关部门统计,广州的体育活动场所半数以上集中在教育系统,分布在校园,这些场所主要服务于特定的时间和人群;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番禺、白云、天河等区;以公益性为主,四成以上不对外开放。政府在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的提供与配备方面有直接投入和宏观调控的双重责任,解决总体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4.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布局不够合理

总体而言,广州市各级政府及其社会机构已经给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相对比较全面的活动场所,但是,这些场所的分布并不均衡。比如,市文化局管辖的18家博物馆中就有9家聚集在越秀区,而芳村、罗岗等地区没有任何博物馆。体育局管辖的体育活动场馆多集中在番禺、天河和白云等新城区。这种集中分布的现状无法满足其他城区及农村地区孩子的文化需求。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考虑未来新场馆的设立布局以及发展规划时,应该把区域分布作为重要的参照因素,做到均衡、合理、方便、有效,尽可能让全市不同区域的孩子都能有相对平等的机会来参与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5.现有活动场所的资源配置存在着结构性失调

在众多活动场所中,有些是和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社区内的康体活动场馆、图书室,以及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流动性活动场所等;有些是节假日常去的,如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公园等;有些是偶尔会去的,如各种纪念馆等。在现有的这些活动场所中,急需的社区资源不够充足,而已有的活动场馆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显著。例如,那些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内的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而那些中小学生只有在节假日里才光顾的活动场所如儿童活动中心和少年宫,却出现了阶段性闲置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服务,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进一步协调与组织,有效地整合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教育资源,把阶段性的闲置资源纳入社区,如开放学校的运动场所和图书馆,把看似严肃或者高雅的文化场所以尽可能活泼而通俗的形式送入社区。

6.服务方式诱因不足,形式主义时有出现

在儿童活动场馆的设置上立足互动性、教育性、娱乐性原则的国际背景下,广州市的青少年课余活动场所因过分强调教育功能而缺乏对青少年学生兴趣及需要的关注,现有场馆无论是在陈列的手段上还是讲解员的队伍上,都偏向于成人化,未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点。而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行业性、特色性的博物馆少而又少。与场馆的缺乏相对应,在活动的设计上也存在着互动性不强、娱乐性不够、诱因不足的问题,因此,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悦诚服。也正是因为服务方式上的欠缺,很多本身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有益的活动场所也丧失了在学生心中应有的地位,而那些刺激性、娱乐性强的活动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则乘虚而入。中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进而迷恋黑网吧的事实,需要政府特别是大批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机构努力改变“成人本位”的服务方式,进而探索更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活动组织形式。

7.不良课余活动形式和场所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业压力大,再加上课余生活场所的不足导致部分学生沉浸于刺激的网上游戏和虚幻的网络生活,想借此缓解学业压力带来的烦恼和焦虑,寻找暂时的放松和解脱,学生的这种需求给了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大量黑网吧应运而生,成为影响学生课余生活的不良环境之一。当然,除黑网吧以外的电子游戏、色情杂志、聊天交友等媒介也在占用着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腐蚀着学生的心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近一成的学生通常上网的地方是在网吧,有一成的学生沉迷网络,上网时间过长,平均每天在3个小时及以上。有小部分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平均每周在40个小时以上。对不良课余活动形式与场所的调整与管理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长期合作与不懈努力。

8.服务对象缺乏对高中学生群体的关注

在本课题组主持的面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具体活动场所两个层面相关负责人的座谈会上,会议代表提出,广州市校外活动场所存在过分倾向小学和初中年龄段,而对高中生的兴趣和需要缺乏应有重视的现象,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场馆的数量上,同时也反映在投资的力度上。据有关统计,广州市目前面向高中以上群体的青年宫只有一个,其服务的群体和地域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广州市近年在经费投入上也更倾斜于少年宫的建设,而对高中以上群体的社会活动场所的投入则明显不足。而调查的事实显示,高中生的上网比例最高,而且,在网吧上网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比较而言,高中生其实是最应该关注的群体。这应该引起政府及相关活动机构的高度重视,在经费投入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加大对高中学生群体的关注。

9.校外教育机构功能单一,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校外教育机构的功能除了课外培训以外,还有为中小学生提供包括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服务学校和社区、实施德育等功能。然而,迫于生存需求和家长偏好的双重压力,现有的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课余生活缺乏全面有效的服务和引导,对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培训项目过度关注,而对那些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并且真正能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非盈利项目关注不够,以至于校外教育机构在功能上几乎等同于课外培训机构,无法真正承担起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任务。

三、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倡导健康的课余生活教育观

课余生活的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智能和人格的发展。它无论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课余生活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更多地源于政府、教育部门和家长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教育价值和特性的认识欠缺。其突出表现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偏少,课业占课余时间过多;课余活动单调乏味,偏重知识授受;强化训练多,缺少丰富多样性;课余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强化,课余生活教育落入知识化、科学化的陷阱;表现出强制性、功利性和封闭性,有悖于课余生活教育的自由性、审美性与开放性特征,偏离了课余生活教育的价值目标。健康的课余生活教育观应该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到课余生活质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独特价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把课余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二是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帮助其形成健康的课余生活意识,提高其驾驭课余生活的能力。

2.建立面向儿童课余生活的专门指导机构

我们在调查和座谈中发现,我市现有的课余生活场所在管理上存在着定位不清、功能重叠、投入失衡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活动场所均隶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分割的职能分工,以至于在机构的目标设定、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着难于协调的现象,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虽然广州市在2005年11月成立了由13个单位组成的“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与学校相关的治安问题,但在职能上还不仅仅是面向儿童课余生活管理而设立的。因此,如果能成立市一级的儿童课余生活专门的指导机构,将有利于各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解决资源上的失衡现象,也有利于落实校外培训教师的相关政策,规范课外师资的培训、评价和管理。

3.净化学生课余生活得以开展的社会环境

课余生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不良的课余生活场所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如何净化和管理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引导学生的思路和策略上必需注意观念的转变,不能一味采取“堵”的方式,而应该立足研究“导”和“引”的方式,顺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和漫画等形式传递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同时通过网络上的丰富内容吸引学生,使学生会用网络、善用网络,借此掌握更多更有益的资源和信息。同时,还可以建立内容分级管理制度;开设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阳光网吧”、“绿色网吧”,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开展网络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和善用网络。

4.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课余生活教育资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十分有限的课余生活时间里,真正能影响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反而是那些近在学生身边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应该努力把社区建成孩子们的玩耍地、运动场,建成集教育、社会交往、康体和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胜地,为中小学生提供方便、有益、健康的就近活动场所。况且,社区建设也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改革方向,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在提供“有形服务”上下工夫:一方面,实现学校与社区的联动机制,让学校与社区相互介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另一方面,社区还应介入居民的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形式,共同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5.形成布局合理、投入平衡的校外教育阵地

与需求相比,广州的校外教育阵地是远远不够的。据统计,广州官方的校外机构能容纳的人数为20~25万人,而广州在读的中小学生为130万人左右,因此,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比例上讲都是不足的。这些校外基地在分布上也不甚均衡,更多地集中在越秀、天河和荔湾等几个城区,其他区域相比较而言就少很多。因此,为更有效地发挥校外教育阵地在学生课余生活中的作用,有必要改善目前新老城区课余活动中场所分布不均衡、课余活动场所的服务内容重学科补习及艺术培训轻科普教育和科技实践、经费投入过度偏向小学和初中阶段儿童等现状。为了适应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建议要全面增加文化、艺术、科普设施,整合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共同服务于全市的中小学生,加大对课余生活场馆的投入力度,进而向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公益性活动及文化培训,鼓励开展更具有社会效益的活动项目。

6.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运作模式

课余生活时间本来是学生能够自由支配和自由选择的时间,课余生活的内容也是最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心灵的。然而,由于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强行介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时间遭到剥夺,课余生活内容也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现有的活动场所多以学校组织的活动为主,严格来讲,这种活动并不能算作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没有选择权,也没有否决权,活动的自主性不足,学生在被动的参与中没有情感的投入,活动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能让孩子投入情感的、注重实效性的运作模式,抛弃走过场的官场作风,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多样性,让学生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拥有自我,放飞心灵。

参考文献

[1] 岳晓春,李永生.我国城市青少年闲暇生活状况及成因分析.青年研究,2000(12).

[2] 王小波.儿童休闲:被遗忘的角落——我国城市儿童休闲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10).

[3] 孙云晓.十四个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系列,2004.

[4] 张炳富,钟华英.“游戏机室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青年研究,1998(8).

[5] 广州市教育局.发展中的广州体育——广州市体育产业和体育场地普查报告书,2002.

[6] 广州市教育局.筑起心中的长城——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防教育基地巡礼,2004.

[7] 黄利,熊少严.中小学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的回顾与综述.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刘培英 肖秀平 熊少严

小学生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路径探究

[摘 要]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紧迫性入手,对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路径进行探究,为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路径探究

“健康生活”是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它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方面。怎样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紧迫性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受“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观念影响,家长们普遍对孩子人格成长的关注度不高,他们为了生活,外出打工,远离孩子,导致出现了无人管教的留守儿童;加上农村教育中师资力量的缺乏,部分学校领导及一部分教师观念守旧,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 “重知识,轻生活”的思想,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儿童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存在依赖性和被动性强等问题,具体体现在性格孤僻、漠视生命、脾气差,从而打架、溺水、交通、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偶有发生,他们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令人担忧。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迫在眉睫。

二、从规范日常行为习惯中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一步,是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时期。由于农村地域宽广,人口相对分散,正规幼儿园极少,无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极不规范,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导致孩子们缺失了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阶段,大部分孩子是从放任的家庭教育直接进入小学学习的。这些孩子生活的陋习严重,是非观念淡薄。因此要使他们学会健康生活,我们应该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涵盖了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是他们日常行动的指南。怎样才能让小学生们遵守“守则”“规范”呢?“习惯是从实践中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是好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越真切,知道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成为习惯,才能尝到真本领。”叶圣陶先生这句话,道出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路径和方法。因此,首先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让他们明白学习、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良好的、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引导他们每日进行自我对照、反思,自觉改正生活中不良行为习惯。其次,要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通过向榜样学习,遵守常规,改正缺点。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另行制订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学校(班级)守则(制度、公约)。如:针对农村小学生上、下学时要经过车辆较多的公路,制定《[××]学校上、放学路上守则》;针对乱扔纸屑、杂物的行为规定《[××]班卫生公约》等,以有针对性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这样,用规章制度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在习惯的基础上培养了相关的意识。

三、积极从学科教学中进行健康生活素养的渗透

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就行的,需要全方位的、长时间的培养,因此,教师们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健康生活素养的渗透。

1.着重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义务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初始阶段,必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让他们热爱生活,尊重生命。”这一目标让我们清晰地知道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儿童成长的“同路人”。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并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找准教材中儿童进入活动的切入口,让教材“校本化” “本班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探索,从而获得健康生活等各种素养。如教材中《大家排好队》《做个“开心果”》这些内容就为我们提供了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原材料,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深入研读,巧妙设计,让教材训练题与学生生活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2.注意从语文、科學等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文以载道”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几乎都是融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经典作品,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小学生们所喜爱,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深挖教材,引导他们读文明理,渗透素养品质的培养。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有真实的故事,也有童话故事;有国内的故事,更有国外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爱与真情”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更要懂得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美好的人间真情,明白助人为善是一种美德,从而克服性格孤僻、漠视他人、动辄发脾气的“小皇帝”的性格。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教学时则要以科学家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等精神,纠正学生学习生活中怕苦畏难等缺点,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等。科学科也要像语文一样让教材与生活密切联系,从而达到素养的渗透。如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节“我们来养蚕”的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惜生命的品质。

这样,只要教师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品质的培养,我们相信,定能逐步纠正农村小学生的不良性格,最终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以主题活动促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提升

我们知道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活动,获得与“中心主题”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具有系统性、广泛影响性等特点。因此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来说,用各种规范制度来约束行为,以学科教学渗透健康生活素养,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利用主题活动的系统性、广泛性、影响性来提升学生的素养。如利用每年三月、九月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版报、晨会,以及各种安全演练,请公安民警、交警、法制副校长等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技能等。

此外,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如在“重阳节”开展敬老爱幼主题活动中,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即让他们一起确定活动方案校内怎样做、校外又应该如何办,共同参与敬老爱幼活动,这样既让学生明确职责,又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主题活动中,采用学生共同管理的多元主体,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优势和作用,提升了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农村小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但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培养过程,还需要教师们积极与家长们沟通,关注学生校外的情况,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构建积极健康的环境。

总之,培养农村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将增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长,使之将来能从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从而实现党、国家的教育方针。

(责编 韦淑红)

作者:覃新金 陈炳豪

小学生校外生活家庭教育论文 篇3:

建设德育网络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我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以大型企业为主。从我市情况看,坚持以学校为主体,构建辐射到家庭、延伸到社会的育人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发挥我市的优势,找到一条符合我市发展特色与需要的德育工作新路子。我们在进行德育网络化实验中,强调并实施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扩展,以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因素,消除存在于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大量消极因素,建立以学校为核心、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的育人网络。

建立协调网络,加强宏观决策与管理

1988年初,我市成立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委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副主任,市有关部、委、办、局及大型企业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市中小学德育,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各区及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的协调组织。街道、学校及学区内各单位共同组织了学区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加强学区内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尤其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调整各方面的教育导向,在全市形成了一个目标统一的三结合教育领导体系。

根据宏观决策、组织协调、学区实施的原则,三级协调组织内部实行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或部门,并通过例会、互访、通报制度,保证协调网络的有效运转。目前,全市城区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协调组织,约280家企业、事业单位、部门、街道参加学校三结合工作委员会。市妇联与各居委会配合办起了160多个儿活动室;公安部门各分局、派出所主动参与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市总工会支持中、小学生的假期教育活动,安排全市厂矿工会,向学生开放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并抽出人力物力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文体活动及参观实践活动;市图书馆除假期开辟儿童阅览室外,还组织全市各网片图书馆(室)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马钢等大型企业所属厂矿,一方面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另一方面还将厂矿俱乐部、影剧院、体育场、游泳池等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建立沟通网络,加强对膏少年学生的教育

组建网络,加强沟通,是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多渠道的关键。它包括:家庭教育网络、普法治安网络、社会实践网络、宜传舆论网络、军民共建网络、闲暇教育网络等。

——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网络,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形成过程中,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建立学校与家庭交流反馈制度,作为学校家庭网络建设的重点抓紧抓实。目前,全市市区共办起各类中小学家长学校近50所,每年参加学習的家长近8000人。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教育管理,建立家长代表枧察学校工作日制度,轮流组织家长每月一次全面考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还通过家访、访校日、家长联系册、家教信息卡等形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经常联系。

——建立社会实践网络,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接受教育和锻炼。

我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开始就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987年,市委责成有关部门着手解决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问题,同年暑假,市委发文确定43家企、事业单位为首批社会实;践基地。现在,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已达130余处,遍及全市城乡。每逢假期有数万名中小学生在各校定点的基地参加劳动实践,进行社会调查。

——建立闲暇教育网络,使学校教育向校外延伸,实现教育过程全程优化。

我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城区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厂区与生活区距离较远,家庭对学龄儿童的照管能力较弱。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处在学校、家庭都不能照管的失控状态,这对于尚未成熟、缺乏自控能力而又充满好奇心和旺盛活力的中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存在着危险性的。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级协调组织的统筹安排,利用各单位、部门的有利条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外教育网络。我市城区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多,图书馆(室)有213个,藏书150万册以上,市、区、居委会文化馆(室)形成体系,有大小文化活动场所160多处,各类影剧院30多家。依托于这样的有利条件,宣传、文化、体育、工会、妇联、共青团、新闻、影视部门及厂矿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将文体活动场所向学生开放。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暑假,市区中小学生就有近3万人次在这些场所参加活动,这样,学生在放学后或假期生活活动中有场所、有事做、有人管,由,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妥善地安排了学生的闲暇时间,几年来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逐年减少,连续三年假期中无一名学生犯罪。社会安定,家长放心,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得到了保证。

——建立研究指导网络,提高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整体水平。

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宽,实施周期长、内涵广泛而又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综合教育,为了提高三结合教育的整体教育水平,我们在校内外建立了研究指导网络。这一网络包括三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市、区(马钢、十七冶等)各中小学均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站)等。在这一网络中,集一批热心于下一代教育的有识之士,在做好实际工作的同时,对中小学德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德育整体化、网络化进行探讨和研究。

加强学生校外表现的评价与考核

检验中小学德育的实际成效,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一方面要看学生的在校表现,另一方面还要看学生的社会综合表现,而后者往往比前者更有实际意义和说服力。但长期以来,学生校外表现的监督、管理、考核处在无人过向的状态。因此我们还设想建立一个教育监察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对中小学生的校外表现进行监督、评价、考核、反馈,进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的目的。

根据我市特点,我们采取学校与居委会共同检查考核的办法来实施对学生校外表现的评价与考核。从1990年暑假开始,我们组织由各校分管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班主任、教师代表组成的校外教育队伍,在假期中深入生源较集中的街道、居委会,共同组织学生的假期活动,检查学生校外活动情况及日常表现,假期结束后统一填写学生假期社会服务活动登记表,由街道、居委会或有关单位做出鉴定。学校将学生假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及日常表现纳入到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筝奖励考核中。

为随时掌握学生校外表现,我们还建立联系互访制度。城区中小学定期派人走访学区内居委会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征求对学校教育的意见,或定期邀请居委会及有关单位同志来校考察学生校内生活,全面了解学校教育工作,增强相互了解,共同实施教育管理。

三年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提高,流生率逐年下降,青少年法制意识得到加强,在校学生犯罪率连续4年以大幅度比例下降,27所中小学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8万中小学生在日趋优化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者:张义林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研究成果现状论文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下德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