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德国继续教育的特点是建立继续教育的法律体系,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推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障;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德国继续教育呈现的内容现代化、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化、继续教育终身化、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等新趋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师范生免费与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摘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了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必须创新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并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提前招生、扩大保送额、增加面试、招收有志教育者;鼓励师范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就业,国家财政建立专项基金以推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和支付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费用;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培养模式;制度保障

中国师范教育源于鸦片战争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所设的师范馆。自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建立以来,国家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而从1997年开始,在受教育者普遍按照成本分担原则缴费入学和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背景下,师范大学开始实行逐渐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意味着,近代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如今将重返大学校园。

一、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发展教育应该教师教育优先。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注重国民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国民人格的培养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而担负这种任务的便是由师范教育所造就的师资。从国家战略和民族本位的角度看,师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全局。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当前农村师资匮乏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存在5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普遍缺编、流失严重、补充不足、素质偏低、待遇不高等。问题根源在于师资补充机制不健全。1997年后,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与实行收费政策相对应的一个变化是,师范生毕业后可不受限制、自由就业。学生就读成本的增加及就业限制的取消,使得一些优秀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专业;而部分优秀师范类毕业生也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在教育岗位就业的毕业生,也多流向待遇较好的重点学校及发达地区。恢复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吸收有志从事教育事业、家境贫困的学子就读,就业时可采取双向选择和学校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面向农村基层教育岗位就业。同时学校也会对赴农村工作的师范生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例如:将免费师范生赴农村基层工作时间与教育硕士培养年限挂钩,即学生在本科时。就开始接受硕士课程教育,将硕士培养实践环节放在学生毕业后赴基层工作的几年中,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两不误。采取这样的就业政策,就可以在既不影响择业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又达到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师资匮乏现状的目的。

(三)师范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是更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类别,但是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师范教育仍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这是由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特征所决定的。尤其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教师教育看作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其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将会更大。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建立教师的准人、考核、淘汰机制;另一方面要强调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师范教育的发展,能够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能够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育专业并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降低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本”,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为了落实这项重大举措,更新师范生从教理念,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使师范生免费政策能够真正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让师范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乐学善教,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专业化水平

基础教育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要求的多样化。对师范教育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既是师范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师范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学校应以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作为师范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构建实用而较为灵活的本专科层次师范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4+1”双学位或“4+2”研究生层次的师范培养模式。

(一)专科层次培养模式。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对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能胜任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并能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的综合性人才”,构建“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教育模式。

“综合培养”,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就其文化知识水平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程度的综合性。它是通识课程,教育专修课程,以中文、数学为主体的学科基础课程的有机综合。而专科的这种综合性是区别于强调培养学生以专业为主的本科教育的“个性”所在。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领域,进行更多的专业引领,提供更多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文理渗透、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体现初等教育全科型、大综合的特点。

“分向选修”,是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二、三年级通过方向选修课程,设置音乐选修、美术选修、体育选修、教育研究选修、中文方向选修、数学方向选修等课程模块,每一模块设置4~5门该方向的核心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适应小学和学前教师主修一门课程兼教多门课程的需要和用人单位根据需要确定教师专业方

向的实际,使课程计划体现出针对性、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真正实行“大文大理、文理渗透”的综合培养模式。

(二)本科层次培养模式。针对目前师范生技能教育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构建“课程模块”框架下的灵活培养模式和主辅学科专业教育加师范专业教育模式。

“课程模块”框架下的本科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和教育研究类课程设置为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课程模块。分散在各个学期开设。作为师范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要求。其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学科教育与师范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师范教育四年不断线,强化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意识,有利于四年学制期间学科专业培养规格与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在前两年融入一定学分的师范专业课程,作为学科大类招生、入学后选择专业的入门条件,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也为学校设置师范教育专业门槛、提高师范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提供了可能。

主辅学科专业教育加师范专业教育模式:这是为吸引部分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优秀学生,以辅修的形式接受师范专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科教师而设计的。师范专业辅修课程的设置,以教育学专业的基本要求为框架,融入教师资格课程。学生在选择专业以后,接受学科专业教育期间。成绩优秀,学有余力,可以选择师范专业进行辅修,达到辅修专业要求可以获得双学士学位,通过教师资格认证鉴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双学位或研究生层次培养模式。随着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师范教育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4+1”或“4+2”模式,开展双学位或研究生层次师范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进行双学位或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探索。

“4+1”双学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是为兼顾教师培养的“学术性”与“师范性”而设计的。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完成某一非师范教育专业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接受师范专业教育,撰写师范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符合条件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根据教师素养形成的需要,要对这一培养模式设置入学条件。专门设计师范教育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在前四年完成非师范教育专业学业的同时,修读必要学分的师范教育课程,提前做好当教师的心理准备,掌握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接受师范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面对基础教育对高层次、高水平教师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探索“4+2”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四年接受本科教育,后两年接受研究生教育。为切实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和水平。要严格连读生的选拔标准,不仅要对学生的本科学业状况进行严格考察,还要对其教师素养和教师基本技能进行考察。人选的优秀本科生,再接受两年的研究生教育和实践,并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符合规定条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三、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保障

(一)提前招生、扩大保送额、增加面试、招收有志教育者,确保师范生“入口”优化

要确保“入口”优化,就得从招生制度上进行调整,社会媒体要加强政策宣传。学校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和鼓励大批有志于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教育理想、具备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潜能、拥有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青年学子报考师范专业,可以考虑提前招收免费师范生,凡考生达到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就提前录取;同时扩大师范生保送名额,方法则可以采取学生自荐、学校推荐、高校面试考核等办法,确保生源质量过硬;另外,要考虑招生名额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以保证师范生毕业之后回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农村教师的“本土化”。

(二)鼓励师范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就业。建议国家财政建立专项基金以推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

师范生政策虽然能够确保优秀师资的培养,却仍不能保证这些师资不产生工作流动动机。因为,即便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合同有严格的服务期限制及相应的惩罚条款。但如果工作流动的收益高于成本。违约仍然是理性的。因此,要改变农村师资之匮乏现状,就必须改变农村学校现有的薪酬与回报、管理制度与体系、社会环境与保障制度。以保证这一群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于中小学教育事业。在制度安排层面,建议由中央或省级财政建立专项基金来推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教龄累进工资由补偿性工资和激励性工资两部分组成:补偿性工资只面向服务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且以同期发达地区同类教师的工资为标准,对于毕业后前往农村服务的师范生,其薪级可提高1到2个等级;激励性工资则面向全体教师,其设置标准以教龄为依据,且教龄越长,激励性工资部分的增长幅度越大。

(三)提高教师的待遇,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

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要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及声望的主要保障,也是吸引高素质师源的重要条件。目前不少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则是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且大多由地方财政支出,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财政负担较重。难以保障教师的待遇与福利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应建立教师队伍的公务员体制,其工资待遇名正言顺地由中央、省(市)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和队伍的稳定性,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创建平台。对于毕业后前往农村服务的师范生。虽然是自愿选择,但也应有返城再择业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教育编制的调动等方面。以鼓励更多优秀师范生无后顾之忧地前往中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

(四)中央及省级财政要配套专项基金支付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费用,使他们能够跟上最前沿的教育发展

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训练阶段,并不涉及职后继续教育领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终生学习、继续教育就变得极为必要。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者达到10%,这种符合国际潮流的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趋势,使得高层次教师的培养成为一项非常急迫的战略任务。对师范生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仍然是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升,来持续性地保证中小学的师资质量,从而积极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当为师范毕业生制订一个完整有序的继续教育计划,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配套专项基金支付中西部就业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费用。

总之,从全球范围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与教育分不开的,决定国家前途的根本在教育,根基在教师。只有重视发展教育,只有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让最优秀的人去当教师,我国才有可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作者:刘平秀

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 篇2:

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德国继续教育的特点是建立继续教育的法律体系,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推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障;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德国继续教育呈现的内容现代化、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化、继续教育终身化、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等新趋势。我国要创新继续教育机制,广开学路,多渠道办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重视继续教育,破解社会难题,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继续教育立法,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强化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绩效。

关键词:德国;继续教育;经验;启示

一、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

1.建立继续教育的法律体系,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德国各类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与责任。同样,联邦政府的劳动促进法以及各州的相关法规也对企业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义务与责任进行了界定与明确,从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企业在国民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德国涉及继续教育的立法较多:《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性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通过资助各种培训,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以期达到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经济繁荣的目的;《职业教育法》和《联邦促进培训法》分别对职业进修和转业教育及受培训者的培训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高校常规法》规定要对高校师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等。目前,有许多州用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地位、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投资政策。德国的继续教育有着健全的法律保障,继续教育立法保障了接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培训时间,使不同行业的就业者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

2.推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近年来,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吸取了工商业质量标准管理的做法,在继续教育领域建立推行一系列的质量测试、保障等体系成为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一大特色。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由权威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主要的成人教育联合会共同参与制定,目前,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范畴:机构与项目规划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机构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成果质量。德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教育,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德国的继续教育有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至目前为止,德国已建成多方参与、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承办体系。德国的继续教育学院是由国家举办的官方的继续教育机构,它不仅提供自然科学、数学、人文科学的教育培训,同样也提供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园艺、绘画、烹饪、旅游等科目的进修班与讲座。私人培训机构学费较高,但他们具有专业与培训课程设置与市场联系紧密,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内容设计的个性化等优势,在继续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颇受广大继续教育者的欢迎。商贸协会、高等学校、职业和非职业协会、高职学院等机构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承担着继续教育的总体工作量,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广泛展开。德国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和以市场导向的继续教育组织,以市场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进行付费培训,有利于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保障,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障。德国的继续教育是由国家机构和私人企业共同操办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国家及各企业,二是接受继续教育者个人所交的学费和自愿捐款。国家用于继续教育的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区主要支持地方办的继续教育机构,重点是国民大学。每年,各地区的教育投资用于资助国民大学。国民大学一方面从各地区及联邦劳工局得到资助,另一方面也求助于参加继续教育者的捐款和学费。德国继续教育体系庞大、形式多样,有关继续教育经费详细信息的统计是十分困难的,从总体上讲,主要有四种财政来源为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买单,企业、联邦劳动局、公共财政经费(联邦、州和市县政府)以及继续教育的参加者。近年来,由于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市场因素的关联愈来愈大,所以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鼓励个人与市场资源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体系的运行,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企业支出的费用下降了而国家支出的经费部分提高了。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的变化彰显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重视。

4.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既有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全球共通的因素,也有自身国情的原因,即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

首先是效益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形成劳动力人口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替换更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继续教育需求,增强了继续教育的效益。当今经济社会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促进了企业劳动组织的变化,要求企业人员发展相应的能力。现代社会观念和现代劳动组织要求专业人员除了具有专业能力,还应有如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决策和负责能力、创造和思考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表达和说服能力等,这对继续教育的效益提出了挑战。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职业岗位上工作手段和條件的变革,造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大量培训需求,这有利于增强继续教育的效益。德国继续教育的学费非常昂贵,它之所以昂贵是因为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质量非常高。德国继续教育的重点和首要目标是教学效果,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尺度衡量办班的成本。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保证办班不亏本,因此德国的继续教育非常讲究教学质量。

其次是竞争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颁布的继续教育法确立了德国继续教育基本体系,组成了五大继续教育机构:企业、有关成人教育的各类学校、民办的或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国家政府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五大机构间的关系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国家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者不能干涉继续教育市场,德国职业继续教育处于互相激烈竞争的状态。德国这种竞争精神充斥于整于继续教育体系。竞争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德国的继续教育就是在这种竞争中蓬勃发展。

二、德国继续教育的新趋势

1.继续教育的内容现代化。德国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大力开展现代技术继续培训,公司的产品开发部、设备部等定期向全公司发布有关产品、设备开发更新信息,培训部门广泛收集最新科技信息资料,经过处理后作为继续教育的专题内容。例如,万马

克的培训中心,配备了许多高精尖仪器与装备,如机器人、可控编程器、液压气动试验台、电子传感测量装置、数控加工机床等,培训中心的装备必须和企业里实际使用的装备相一致,否则培训出来的人员还需到岗位上进行再培训。这样就保证了继续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同步。

2.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化。德国颁布的与继续教育有关的重要立法有《劳动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企业宪法》、《教育假期法》、《高校总体法》、《函授保护法》及《公务员法》等。除了这些立法,各州还有成人继续教育的条例,许多州已把继续教育列入宪法。对继续教育经费规定每个参加培训的人能拿到原工资一定比例的补贴外,由企业提供主要费用,政府部门如经济部、劳动部等给以部分补贴,提供继续培训场所。德国由此在社民党一自民党联合执政时在几个州通过了《教育假期法》,规定了工作者参加脱产进修的具体内容。德国各州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对继续教育设施的公共资助和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的《继续教育法》还包括了向居民提供关于全面进修的发展计划。

3.以人为本,继续教育终身化。德国以终身学习作为继续教育学习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发表以来,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职前教育是准备,职后教育是发展一成为社会共识。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强调终身学习,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这使人们对职业劳动、社会生存、生活以及与学习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继续教育呈现终身化的趋势。

4.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德国继续教育的人员、经费和研究机构逐渐完备起来,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首先是培训人员职业化。建立专、兼职人员任职标准,执行认证、证书制度,考核人员的专业和教育资质。继续教育人员的报酬收入应在行业层次上制定并以合同形式保障。健全结业证书制度,通过学习成绩认可,保证继续教育通道。其次是完善经费承担体制。雇主承担适应培训和工作中培训费用,劳动局承担晋升培训和能力扩展培训费用以及失业者培训费用。资金管理由劳动局执行。再次是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建立研究机构,研究有关的课程、大纲、方法、模式,从而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开发继续教育统计,作为制定继续教育政策的基础。

5.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德国继续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公共财政和个人,其中企业是继续教育费用最大的承担者,以联邦劳动局为主的公共财政和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则是费用的另外两大承担者。如同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三个主要方面一样,企业、劳动部门和个人的自费业余进修是继续教育的三大主要客户。企业中的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短期的,参加者主要是技术和销售人员、领导人员和技术工人。其目的是通过培训获得拓展的和深化的能力,达到晋升、转岗、适应新任务等的要求。在劳动促进法框架下执行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企业外全日制培训,利用社会的培训供给,用公共资金支付发生的费用。主要进行适应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失业者的创业培训等。其参加者主要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失业高危职工群体以及失业人员,主要体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三、德国继续教育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1.创新机制,广开学路,多渠道办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但是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挑战,要进一步创新继续教育机制,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我们应适时研究对策,推进继续教育社会化和产业化。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继续教育抢占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强项目评估,提高继续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高继续教育的便利性。

2.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绩效。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绩效,就要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机构体系,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教育项目的设置应当面向大众,改变收费高昂、面向少数人的局面,开展培训课程认证和学分互换,强化学校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严格选聘兼职教师,建立全国联网的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

3.重视继续教育,破解社会难题,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供需之间不对路。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召回”制度,加强继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求职竞争力。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召回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式的强化培训,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职业技能与需求相适应。可见,继续教育在化解就业难题上大有可为,关键要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强化实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健全继续教育立法,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强化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有利于强化终生学习的观念,保障了接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培训时间和经费等问题,为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通过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促进全民终身教育条例,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强化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凝聚继续教育合力、推动继续教育落实。

5.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人为本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一个显著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对受训者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动力和实践平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要求转变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理念,消除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它要求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創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受训者的综合素质;它要求保障资源供给,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者:潘玉萍

毕业下继续教育论文 篇3: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问题解析

摘 要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解决高职继续教育吸引力下降的关键机制,是高职继续教育办学的方向和指南,是塑造高职继续教育卓越质量精神的主要土壤。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并践行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高职继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Analysis on QA Syste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

tional Education//ZHANG Yongjin

tice of QA system is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QA system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特别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指出:“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在教育领域,“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频频出现在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之中,“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职继续教育在质量强国的大背景下,也必须走上追求质量的道路,通过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建立并践行質量保证体系是保障高职继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1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高职继续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高职继续教育面临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管理模式变革的严峻挑战。在质量饱受社会质疑的情况下,高职继续教育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莫过于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和声誉。

首先,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高职继续教育涉及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的质量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生产”出来,而是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得到提升。

其次,国内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建立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保障高职继续教育质量。1991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尝试在建筑学专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经过10余年的实践,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的高校建筑学专业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据统计,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高于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高校。我国建筑学领域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经验显示,建立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够确保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已经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

“落实各级政府责任,放管结合完善依法治校,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教育部于2015年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程,要求职业院校逐步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继续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职教育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平台,是高职院校办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系统完整的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应该涵盖继续教育领域,也就是说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整个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增强高职继续教育吸引力的现实诉求 高职教育作为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其自身的吸引力不够,更不用说高职院校举办的继续教育了。高职继续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专科层次的继续教育不受社会欢迎;二是高职继续教育的质量让社会担忧;三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适龄人口大幅度减少;四是高职院校在很多技术领域的技能培训能力不足。据统计,在某些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学生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有些甚至不足一个班级的规模。

从我国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看,尽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更多的学生接受了全日制高等教育,但仍然有一部分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需要提高学历,这也是高职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把这部分学生吸引到高职院校中接受继续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就是说要尽快提升高职继续教育的吸引力。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历,也是要提升能力,他们会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正是提升高职继续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因此,增强高职继续教育吸引力的诉求要求高职院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价值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包括继续教育质量标准系统、继续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系统和继续教育质量文化塑造系统。继续教育质量标准系统关注继续教育“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价值在于为高职继续教育活动提供建设指南;继续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系统关注继续教育“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价值在于为高职继续教育活动进行把脉;继续教育质量文化塑造系统关注继续教育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精神,它的价值在于为高职继续教育提供助推力。三大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职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

继续教育质量标准是衡量高职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依据,也是继续教育活动的指南 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1]。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而言,质量标准决定着继续教育办学活动的方向。

首先,质量标准为高职继续教育提供“办什么”。继续教育质量标准规定了高职继续教育办学的主要内容,一般以指标来概括,具体内容则是继续教育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为高职继续教育办学指明了方向。

其次,质量标准为高职继续教育提供“如何办”。质量标准不单纯是一个目标体系,它实际上还蕴含着一些方法论,如校企合作建设师资队伍、采取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等,这些内容提示高职继续教育办学者原则上采取何种方法来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最后,质量标准为高职继续教育提供“办到何种水平”。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不仅规定了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规定了继续教育活动必须达到的目标。即使有若干目标不能量化成数值,但也有相应的目标要求。对于高职继续教育办学者而言,对照质量标准,就能够轻松确认继续教育办学的目标。

继续教育质量诊改是解决高职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机制 进入21世纪,高职继续教育出现诸多发展困境,如吸引力下降、社会认可度低、生源急剧萎缩等。除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适龄人口下降等因素外,造成目前困境的本质原因是高职继续教育质量没有达到学生和社会预期。主管继续教育的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举措,但效果不佳。一些高职院校自身也主动寻求改变,从继续教育专业建设、继续教育管理等方面试图改进继续教育质量,但收效甚微。

实际上,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教育形式,二者之间也有诸多交集,因此,普通教育上的经验是可以适当移植到继续教育之中的。当前,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现状,教育部启动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建设工程,目的是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临床诊断标准”。这个经验如果引入高职继续教育中,那就是要建立继续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有了诊改机制,高职继续教育也就同样有了自己的“临床诊断标准”,能够随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继续教育质量文化是塑造高职继续教育卓越质量精神的主要土壤 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2]。依据这个概念,可以把高职继续教育质量文化界定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继续教育质量的价值观念、规范、意识和精神等软性资源的总和。继续教育质量文化作为继续教育办学的“软力量”,在继续教育办学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约束、激励等功能,是保障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质量文化能够把所有高职继续教育参与者凝聚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高职继续教育不是各自為战,众多参与者需要勠力同心。如何才能让继续教育的所有参与者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呢?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实践和世界著名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任何工具都不如质量文化有意义、有价值,因为质量文化能够深入到成员的血液中,一旦形成,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合力。

其次,质量文化能够约束高职继续教育参与者的行为。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成员产生精神上的约束。继续教育质量文化形成后,能够把参与者的意识和精神凝聚到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来,避免产生一些损害继续教育质量的行为发生。

3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既是外部力量对高职继续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的机制,也是高职继续教育学院办学的方向;既影响人才培养的水平,也影响到整个高职院校的声誉。由于高职继续教育价值的多元性和复合性,在构建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时,必须遵循内外结合、规范与特色结合、软硬结合等基本原则。

内外结合原则 陈玉琨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分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其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全国性或地区性专门机构对高校实施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履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功能[3]。根据陈玉琨教授的观点,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也分为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对于高职继续教育而言,外部质量保证本质上是一种质量评判和督导活动,对高职继续教育办学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是质量保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一个久经市场考验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建立在高职继续教育自我改进基础上的,只有当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质量获得持续改进时,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点应该在于内部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要监督、引导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动高职继续教育办学者形成定期自查自诊自改的机制,从而实现内部诊改与外部督导的良性互动。

规范与特色结合原则 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一样,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规范性。这个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教育培养过程的规范,主要规定高职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自学考试的目标、工作过程标准、绩效标准等,即“培养什么”“如何培养”;二是继续教育管理的规范,主要规定高职继续教育管理的标准,即“管什么”“如何管”。

由于高职继续教育从事的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标准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同时各个高职院校也具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因此,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保持规范性的同时,也应该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展示自己的特色与亮点。如有的高职院校的某些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在区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制定质量标准时,这些专业的标准就应当适当提高,并作为特色与亮点列入质量保证体系中。从高职继续教育的属性和发展规律来看,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既要引导继续教育走规范化道路,更要引领高职继续教育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软硬结合原则 高职继续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一样,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学术活动,涉及成人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业评定、教育管理与服务等诸多环节,需要办公设施、实训设施等硬件资源的支持,也需要文化、精神等软性资源的支持。在高职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教学场所、图书资源、信息化条件、经费、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等都是办好继续教育的必备条件,缺少这些硬件的支持,再好的继续教育理想都只能是乌托邦。

当然,仅仅有物质资源也是不够的,高职继续教育还需要制度、文化、精神等软性力量的支持。既然高职继续教育活动同时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那么高职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就必须将硬件与软件统一起来。在形式上,既要规范高职继续教育的基础条件,也要规范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和精神文化;在结构上,软件与硬件的结构权重应科学设计,防止重硬轻软或重软轻硬的出现。参考文献

[1]质量、标准化、计量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育出版社,2001:23.

[2]丁晓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5.

[3]陈玉琨,代蕊华,杨晓江,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作者:张永进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人体工程学词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