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信息技术发展、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及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六个方面,展望了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发展与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发展与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教育公平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政府管理弊端与改革策略

[摘要]职业教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转轨时期,发展高职教育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方面分析成因,围绕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政府应从角色定位、转变职能、政策执行、工作流程再造与管理方式改进、机制与手段创新等方面出发,深化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政府管理改革策略

[作者简介]兰君毅(1967- ),女,广西百色人,壮族,百色职业学院迎评办副主任,讲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语文教学。(广西百色533000)

综观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政府管理模式弊端凸显,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高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遭遇挑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因。

一、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影响与成因分析

(一)政府过度管理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直接干预过多或公共服务职能弱化,抑制了高职教育产品市场的发育,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阻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几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后劲不足,其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问题日益突出,这与高职教育现行的政府垄断型管理模式相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多是几年来在几所公办中职学校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效的管理体制尚不成熟,政府的过度管理羁绊了这些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公共财政投入弱化,教育投入渠道过窄

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从发展初期開始,就存在先天性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投资却停滞不前,使其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最弱势群体。这些地区高职院校的财政来源多以学费为主,长期运行在无保障机制的轨道上。为应对财政困难,这些院校只能向银行、教职工借贷,以填补资金缺口,但这又使院校陷入债务危机。这种过度依赖学费收入和不断积累的债务,迫使院校不得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急促的扩张规模增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运作的不稳定性,生均办学指标日趋下降,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三)资源整合利用乏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基础能力薄弱

一是资源配置政策偏移,办学优质资源紧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自身的供给能力弱,普遍存在实习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基地匮乏、办学特色不甚鲜明等问题。由于缺乏合适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不力,教育资源缺乏优化配置,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政府在支配稀缺的高职教育资源时,往往以“示范性”“精品化”为基准,将优质资源更多地投入城市和“名院”上,“弱势群体院校”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职业教育服务,这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这种有失公平的资源配置方式,激化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剧了不同经济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

二是政府监管低效,资源整合利用乏力。盲目扩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非常突出,院校之间存在投入不足与重复投资并存、职业教育资源匮乏与资源分散的状态并存的现象。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缺失。专业师资缺乏,专业教师素质不高,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双师型”教师和新兴学科专业教师匮乏,教师培训提高渠道不畅等系列问题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政府治理能力不高,发展质量缺乏内涵

在管理方式上,新的政府工具和管理方式还比较缺乏,政府教育统筹力度不够。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职工培训,基本上是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资源不能共享,矛盾突出。同时,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高职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缺乏良性互动和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未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合,发展质量缺乏内涵。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致使多数边缘化人群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而在教育体系内部,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的衔接沟通不畅,弊端重重,改革迎新势在必行。

(五)政府服务职能滞后,调控导向能力弱化,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

政府的责任在于培育成熟的社会,然而在高职招生问题上,政府未能形成相应的调控导向机制,政府对高职招生的引导能力过度弱化。长期以来,人们的人才观和择业观的偏颇,造成职校普遍招生困难。处于区位劣势明显、基础薄弱、办学水平落后的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吸引力,当地生源、优质师资大量向城市或名校流动,更不用说吸引外地资源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加剧了这类无优势院校的衰败。从招生政策上看,高职教育也正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高职院校是高考的最后一批录取,普通高校大面积扩招后所留的生源有限,更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生源竞争激烈造成高职教育的资源浪费和市场失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招满计划生源,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职能定位不够明确,决策制度不尽完善,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缺乏与院校、社会的有效互动,政策执行不力等。因此,高职教育亟待改革与创新。

二、政府管理改革策略

职业教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转轨时期,更是凸显高职教育独特的社会功能,即全面开发高技能人才资源和保障教育公平。那么,在教育公平政策的背景下,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角色应如何合理定位?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何在?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优先发展,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格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政策。优先发展、保障公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有效治理模式,因此,应坚持优先发展战略,正确认识政府改革的动因与约束条件,下大力气推进职业教育立法,完善高职教育法律体系,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强调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关注弱势高职院校的利益表达,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政策、财政倾斜,积极构建区域均衡、城乡均衡、类型均衡、校际均衡、人群均衡的公平的现代高职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理顺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体系,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探求放松管理和强化管理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准政府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地位,由“统治理念”向“治理理念”和“责任理念”转变。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科学、举措有力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公平、合理、高效、务实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完善政府公共治理制度,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政府应当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管理。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和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目标、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强化高职教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把发展高职教育列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并进行科学谋划,制定战略规划。狠抓规划的落实,突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加快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与管理方式改进,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保障

一是落实政府责任,改革教育预算机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经费、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国家公共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合理配置优质资源。

二是制定宏观政策,引进市场机制,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举办高职教育。引入政府、院校、学习者及用人单位成本分担机制,为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多元化、多渠道投入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和调整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布局。以名企、名校的优质资源为依托,探索组建校企、校校、校政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形成高职教育集团化、课程精品化、教学网络化、实训企业化、教师专业化的高职教育协作共享平台,在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下,使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并使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四)加强公共服务协调机制与方式创新,引导与推动校企合作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强化政府主导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并出台有关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建立本区域技能型人才需求数据库,提供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规格、类型、数量等信息。

提升政策的执行力,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增强院校、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搭建平台,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部门联动机制,促进地方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定期沟通、协商。通过立法颁规,明确教育、劳动、人事、发展与改革、经济、贸易、科技、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院校、企业的权责利,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此外,由政府牵头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厘清政府与院校关系,激发办学活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1.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院校的关系,赋予院校办学自主权,减少政府直接干预高职院校微观活动的行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避免院校在政府压力下的行为扭曲,以适应特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政府要加强执行监督,缩小政府权力任意扩张的空间。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主要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运行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优化结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建立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人才发展潜质的测评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相协调。

2.加强监管,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政府要指导高职院校在“精”“新”“特”上下工夫,加强对重点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教育管理部门应聚焦国家战略,聚焦产业化,聚焦创新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专业目录服务平台,指导、检查和预警区域专业设置。完善创新就业创业教育的管理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基地及相应的实训平台给予财政扶持,建立健全有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二是注重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突破人才引进、人才高地建设等方面的瓶颈,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社会、经济来解决,政府要为人才集聚创造更好的条件。制定相应政策,多种形式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加师资培训经费,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和教育督导工作。政府在坚持权力下放的同时,重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应建立有效问责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企业用人行为。加强监管,跟踪学校的发展与变革过程,监督学校办学行为以及校长权力的运用,保障职业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六)强化政策与舆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1.實施招生改革,拓展高职教育发展平台。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招生政策的设计,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拓宽职校生继续学习通道,推进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沟通,应放开升学比例,大力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创造机会让中职生、高职生学习深造,打造“立交桥”式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2.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导向,提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地方政府要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通过舆论宣传,在舆论导向上进行扶持。广泛宣传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观、人才观,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强化激励政策导向,努力改善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提高职业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将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入国家公务员,确保教师真正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稳定的职业保障,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预见,随着《纲要》的发布和实施,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定能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逐步走向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

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蔡茂华.走进中西部西部少数民族教育的区域失衡与发展策略[EB/OL]. http://www.bjedu.cc/html/jiaoshiyuandi/teshujiaoyu/2009/0605/63216.html,2009-

06-05

作者:兰君毅

经济发展与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信息技术发展、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及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六个方面,展望了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

[作者简介]马树超,男,上海市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及职业院校管理、规划与评估研究。(上海200032)

当前,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2007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给国务院写了一个《情况专报》,关于当前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职教科研工作,当时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对此做了重要批示:“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人民政协报》,2007-12-05)在这里笔者重提这句话,实际是说未来30年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首先是职教科研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规划。应会议主办方邀请,要笔者谈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展望,实在是很难把握,见仁见智,笔者主要谈六个观点。

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层次可能会逐步提升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5年以前,我国由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需要大量发展,整个基本建设的任务还非常繁重,重化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20年以后,从全国范围来说,有可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会转向现代服务业,“白领”岗位会有一定增加。按照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消息,今后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1000万个。根据现在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析,传统的“白领”岗位占25%左右,平均增加4个人就业,只有一个是传统“白领”。今年普通高校计划招收本专科生超过590万人,实际上有340万左右不能进入传统白领岗位。目前有些地方出现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象,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按照当前的就业结构要求和职业岗位目标定位来培养人才。因此,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的重心仍然是以中职和专科层次为主,估计再过6~7年,重心上移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

为什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推动职业教育模式转型呢?因为信息产业的技术周期短,而且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按照传统工业经济的知识传授方式来教学生,那这个教师就可能是不合格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职教模式转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从偏重理论知识和文化技术转为重视态度、知识和技术技能。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求实施弹性学制,要求教学制度改革。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冬季的季节性特点,路桥专业学生的实习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不放暑假,以工期来确定学期,改革了学年制度,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特色。2008年2月,一些地方遭遇雪灾,很多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不放寒假,而是深入到第一线实习,这就是职教模式和学习制度的转型。从教学内容上讲,强调校内校外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要重于书本知识和书本教学,要注重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学要求上也在变化,《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美国华裔教师谈在中国与美国教中学的区别与感受。中国教师在课堂上讲西安事变,要求学生掌握的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重要意义,学生只需要记住要点,考试就可以得100分;但在美国的华人学校里,教师要求用挑战式教学法,同样讲西安事变,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例如,假如中国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今天的中国发展会是如何,等等。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提出论点、寻找论据,自圆其说,以此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想,假如我们的学生也能在这方面得到经常的训练,一定会不断增加创新意识。

此外,还有证书制度的变化,强调双证书;教学评估,强调综合能力,强调多种形式的评价;学习方法,强调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调团队式学习。前不久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的数控、模具、自动化和机器人等四个大赛项目都要求团队合作参加比赛,强调技能大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是希望给高职院校传递出一个教学改革的信息,要求学生具有团体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有的学校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是自己低着头干,那就需要加快教学改革。另一个教学模式转型的指标是,学习过程要满足经济界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就业成为学习的动力。对于专业老师,要强调教师的“脚手架”功能,强调双师结构。为什么强调双师结构?就是因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专业老师接受完进修培训后,技术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不断有岗位上的第一线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带来新鲜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技能要求。

三、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职教,开放成为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2002~2006年城市化水平年平均增长1.2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43.9%。采用简单外推法进行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目前东部55%的水平,到2020年可能达到60%,到2038年时正好距离现在30年,将会接近当前北京的城市化水平。现在做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预测性报告,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按照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进程来简单外推,2038年能达到北京的水平也是相当快的发展速度。

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是职教大发展的一个动力。大批农民工留在城里做工,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但是,目前很多政策和制度环境不利于他们在城里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些政策和制度都需要改革。我们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农民工在城镇发展提高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使他们能够提高素质,为经济建设掌握更多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很多是临时性的措施,很多地方官员经常会为这些临时性措施而自喜,似乎保护了城镇居民的利益,实际上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消除地区差异和统筹发展并不是有效的办法。

我们正在做一个“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的国家一般课题,是关于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研究项目,希望有比较明确的政策导向,建立有利于农村人口在城镇接受职业教育并能够提高技能的发展制度,但是现在还不具备这种环境,缺乏从整体从全局考虑的一种战略视野。我们要讨论的是,面临这样一种制度架构,职业教育怎么去适应和服务城市化进程?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必须拓展职教功能,职业院校要推行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全日制培训并行并举的教学制度,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必须成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30年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2006年11月,笔者和王明达同志等一起参加温总理支持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座谈会。在汇报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情况后,温总理强调,要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就要建立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机制,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此,笔者的体会是,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体系开放、机制开放、模式开放,让更多的人包括农村劳动力有机会分享职业院校教育,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适应國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对策。

四、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现在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包括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笔者曾经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提出,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是为城里人办的教育,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它不是从农村人口出发考虑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们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没有改过来。虽然学校也很努力,都在想方设法增加招收农村的学生,甚至到农村帮助开展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但是,整个体系和制度环境的改革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讲经济30年高增长,经济社会变革极大,但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归教育部门宏观管理,技工学校归劳动部门宏观管理,这一管理体制在分工上出现职责交叉,给地方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带来困难,难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前不久上海市教委主任在天津技能大赛期间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专门介绍,原来由劳动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纳入教育部门宏观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目前上海的技工学校归入教育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劳动部门负责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为经过长期的发展,技工学校形成了技工学校特色,职业高中有职业高中的特点,统一由教育部門进行宏观管理以后,有利于地区职业教育的规划与发展,也有利于不同类型职业学校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我们预计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历史进程中,政府转型成为必然,这种转型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劳动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宏观管理,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历史车轮必然滚滚向前,对旧的理念和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有位美国学者曾经对美国的高校改革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么你适应改革,要么就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来摧毁你这个机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将是大势所趋。

五、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职业教育将更多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将会是必然趋势。鉴于此,职业院校教育需要走出传统的学科教学形态,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要素。因为产业发展、行业标准都要求职业教育要瞄准国际轨道,也就是行业标准和产品生产标准的所谓“接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培养了一系列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纺织品、服装等外向型产业,90年代的家电、手机、集成电路、机电产业;进入新世纪的IT产业,等等;涌现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下一步,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将成为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将适应企业走出国门的要求,必然会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企业等要素,推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使职业教育在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培养能够走出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国际技能型人才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现在要把很多行业、企业的要素融入职业教育里面来,为了适应企业走出国门的要求,职业教育将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要素,携手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使职业教育在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能够培养出“走出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在国际技能型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北京有一所财贸职业学院,为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著名财贸企业的连锁经营培养优秀的人才,受到高度评价。当这些名牌企业进一步向国外连锁发展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培养出跟着企业走向世界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在国际技能型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六、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过去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个观点,而未来30年的职教发展将继续证明,没有政府的主导职业教育很难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因为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有些学者说职业教育应该市场化,但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市场化。两年前,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有学者提出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学校职业教育效率不高,所以世界银行不愿意往学校职业教育中投入项目与资金。但笔者强调,世界银行的专家同时也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很多国家的政府仍然把职业学校教育当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原因是它对于解决弱势青年接受学校教育、帮助青年人成功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大发展中存在着“高原缺氧”的制约,突出的表现就是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资源能力严重不足。2001~2006年应是职教发展最好的时候,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但这段时间中职的教育财政拨款占全国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从8%下降到5.5%,与职教大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数据来分析“高原缺氧”现象。第一个数据是师生比。2007年各类学校师生比,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高达1∶24.8,小学的师生比是1∶18.8;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是1∶23.0,小学的师生比是1∶18.0;中部地区的师生比是1∶26.2,小学的师生比是1∶18.6;西部地区的师生比是1∶26,小学的师生比是1∶20。更极端的师资短缺现象是,普通中专学校的平均生师比在2006年有三个省份超过了50,还有四个省区高于40,这样育人和技能培训的双重任务怎么能完成呢?我们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课题中,专门分析了地方政策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些地区客观上存在着教育资源的短缺现象,但是在同一个地区内几类学校的生均教育资源水平相差悬殊,就可能是政策导向上有问题。还有一个数据是,2006年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职业中学是2163元,小学是1634元,普通高中是2241元,职业高中低于普通高中,这说明了教育系统内部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因此我们认为,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但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最后,笔者提出三个问题,作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考。第一,职教财政性投入能不能占到财政性教育投入的10%?现在占5.5%。2002 年还占8 .6%,1997年占11.6%。职业教育发展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职业教育财政性投入占整个教育财政性投入的比例却越来越低。第二,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能有多少强度?第三,能否加大职教科研体系建设力度?在过去30年,职教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30年能不能加大这个力度?要加快全国性的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标准建设,我们目前的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在总体上来说缺乏集中度,职教专业建设标准的集中度还很不够。这并不是说要“一刀切”,而是指国家要有基础性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补充地方特点和要求,推动各地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作者在《人民政协报》联合“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研究与编纂”课题组举行的“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思考与展望”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

作者:马树超

经济发展与教育管理论文 篇3:

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研究

摘要: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实施以来,为高职学院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晋升本科院校的机会,建立了专本沟通的立交桥。但在实践中,高职专升本教育如何定位,专升本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高职专升本教育应定位于职业性,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遴选合适的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型学位、改革高职专升本招生入学方式;从高校来说,要根据职业教育定位,改革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改革

作者简介:王彤(1965-),女,吉林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朱科蓉(1977-),女,江西大余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

项目来源:北京联合大学高职处2010年度委托课题“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王彤。

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是指在校的全日制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参加省教育厅(或市教委)组织的专升本招生考试,录取本科后再脱产学习两年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学历教育。这种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教育需求不断提升的产物。教育部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2002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高职专升本教育政策实施10余年来,虽然为高职学院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晋升本科院校、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建立了专本沟通的立交桥,但对于高职专升本教育如何定位,以

一、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

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发展至今,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和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分歧;而在教育实践领域,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职专升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从教育理论分析来看,关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高等教育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存在两种价值取向,即认识论哲学取向和政治论哲学取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性取向与职业性取向。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应该满足人们“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对知识本身的追求是最有价值的;政治论哲学则认为大学应该培养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人。[1]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演变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按照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一时期,中国应该呈现出政治论哲学压倒认识论哲学之势,即职业性价值取向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价值取向。潘懋元先生也认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更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职业性。”[2]

从国际教育分类角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统一世界各国教育的统计口径,制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如果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标准与中国的高等学校体系进行对应比较,5A1大致相当于中国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本理论学科;5A2则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师等类本科与硕士生,培养各类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5B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目前的主要构成是高职高专。表明我国与国际的差距将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于职业技术教育,而不是升向普通理论型本科,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延长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年限的重要途径。

从国内教育实践来看,高职专升本的学生来源于高职院校,他们所受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但升入本科以后学校主要是将他们按照学术型人才来进行培养,这部分学生不仅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将对原来接受的职业教育造成浪费,使许多优秀的高职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轨道,这对我国本来就严重结构性缺员的就业现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得不到落实。华东师大的石伟平、徐国庆指出“(学术教育层面的)专升本实际上使得许多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系统,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隐性萎缩,不利于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会进一步加剧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供需失调”,并提出了高职专升本教育合理的选择应当是建立与他们原来受的教育在性质上完全相同的更高级的教育,即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3]

从国际教育实践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而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置兼具普通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一起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我国台湾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开始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将许多专科学校改制成技术学院,至1998年已改制的技术学院有18所,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台湾又把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从而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层次的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它们的发展进程有一定的规律,即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应用大大推动经济发展的时期,而我国大陆目前正处于同样时期,其发展思路值得借鉴。

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理论层面和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看,还是从国内、国际教育实践来看,都应该将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的学术型本科教育。

二、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改革策略

当我们把高职专升本教育定位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时,必然与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发生矛盾与冲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遴选合适的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建立职业型学位体系、改革高职专升本的招生入学方式;从高校来说,要根据职业教育定位,改革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

(一)遴选合适的高职专升本教育承担院校

从国际情况来看,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等院校承担,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它们有共同的背景基础,那就是他们的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本来就容纳了学术类、工程类、工程技术类,且还授予专业学位,这是区别于学术学位的。二是由专门的高职机构承担,如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德国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日本有高等专门学校;韩国有工学院等;中国的台湾有科技大学,这些都是专门办高职的机构。德国和韩国还有些综合大学也招收本科层次的高职学生。三是以课程为主线,任何机构只要获得资格都可以承担。典型的代表是英国,它把高职纳入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板块中,凡申请到教学资格的任何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院校,如第三级学院、科技大学等都可以培养高等技术人才。只要它们通过认证,获得办学资格,它们就可以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课程,成为举办高职的机构。但英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有一个重要的依托,那就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从国内情况来看,2006年1月,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之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总规模中,同时规定“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使专升本的规模有所缩减。“211”等重点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为主,与高职专升本教育的职业型人才定位不相符合,确实不适合承担该类型教育。

关于应该由什么院校来承担高职专升本教育这个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对已有的普通本科院校进行改造,因为本科院校办高职有它的名牌优势、学历优势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构建新的职业教育类型。从我国办学实践来看,办学历史较长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思想和理念、办学定位与目标都是追求学术一流和培养精英人才,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型人才培养并不认同,甚至有所抵触。因此,单纯地对普通本科院校进行改造并不是特别合理的选择。当然,在普通本科院校中,也有一部分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已经转型为应用型或职业型院校,如北京联合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这些已经转型的本科院校,应该成为高职专升本教育的主要承担院校。

第二种观点是将办学条件优越、办学质量好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技术本科院校。“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4]这208所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原来办学条件优越、办学质量好的高职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他们已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验,积累了一定的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和设备,这些院校若能办成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将更容易发挥其优势,办出技术教育的特色,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际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倡将新建本科院校(已经升格的高职院校)作为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而不是将目前的办学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技术本科院校,因为这样将导致兴起新一轮的升格高潮,使众多的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升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主要应由已经转型的本科院校和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来承担。这样不仅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精神,而且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向上延伸。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型学位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来看,我国在硕士层面上已有一些相当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但不全面;在专科层次上也有了较为完整的高职;但在中间的本科层次出现断层,这似乎是不尽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面向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和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各层次教育中,必然也应该包括有本科、研究生层次,而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专科教育层次来办学。如果把高职教育仅仅定位于专科层次的教育,必定会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高职教育走不出“终结性教育”的阴影,改变不了目前居于次等教育的地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劳动者对自身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允许高职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既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声反映。因此,应该建立并完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硕士层次职业教育、甚至博士层次职业教育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求有配套的学位制度改革。学位制度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起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作用。国务院学位办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征求<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讨论稿)>意见的函》(学位办[2008]12)。该《管理办法》将学科目录明确分为学术型学位学科目录和职业型学位学科目录,适用于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与人才培养。职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也可称之为专业型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获得职业型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型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尽管该《管理办法》未得以真正实施,但将单一学术型的一元学位制度改革成学术型与职业型并存的多元学位制度,既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趋势。从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来看,已经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据统计,美国有47种专业博士学位,英国有33个领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38个领域设置了专业学位。而在由学士、硕士和博士组成的专业学位体系中,专业硕士学位处于绝对压倒趋势,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层次结构和规格单一”。[5]因此,建立完善的由学士、硕士和博士组成的专业学位体系,可以从政策上引导和保障高职专升本教育向职业性教育发展。

(三)改革高职专升本招生方式

现在的高职专升本选拔方式仍旧是沿袭传统的学术型选拔方法,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基本没有,致使学生可以完全放弃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掌握而单纯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达到目的。另外,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把提高“升本率”看作是重要的形象工程,削弱了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放松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这种纯粹的选拔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势必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改革现行的重理论、轻专业技能的专升本招生选拔方式,把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与高职专升本后的教育有机衔接起来。

首先要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不能偏重基础理论,应加大实技践能的考核,还可增加某些制作、操作项目的考核。二要改革考试方式,将考试选拔改为推选式,即实行学校推荐加考试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凡申请升本的高职生须经所在学校对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德与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确保高职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参加升学考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扭转当前高职专升本考试纯理论的偏向。

(四)改革高职专升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专升本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因此,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都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而进行,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围绕专业领域,以职业岗位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增加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实践性。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第三,在培养途径上,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学生与相关行业之间的联系。最后,在质量评价标准上,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如可用实务专题代替毕业论文。所谓实务专题,就是学生在毕业前,运用在校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以2-5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具有创新或产品改进的专题成品。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提高学生实务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实务专题,学生不仅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加以应用,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3]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57-60.

[4]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与老牌本科展开竞争[N].解放日报,2008-10-06.

[5]李志文.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风,2010(9):10-11.

责任编辑 肖称萍

作者:王彤 朱科蓉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教育管理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