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络规划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章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对该课程在学习情境的设计、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其他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家庭网络规划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网络规划建设论文 篇1:

FTTH网络规划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FTTH网络规划建设方面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FTTH网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光纤到户(FTTH);网络规划;光节点

随着世界信息化的高速推进,已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而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实力和人民的精神、文化、健康等素质的提高乃至对整个综合国力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果,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1%。因此,宽带的发展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诱导效应。现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设当中,如果“调结构、转方式”没有实质性进展,“十二五”的目标将有落空的可能。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信息经济的投入必不可收。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实已经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但随着数字宽带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增长、业务种类的增多,尤其是各种新业务出现,如高清IPTV(高清网络电视)、VOD(视频点播)、云计算、云储存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大大地增加对数据宽带的要求,因此大力提高用户接入带宽也成为各大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重点。随着电信网接入技术的发展,用户宽带接入方式层出不穷,xDSL、FTTx+LAN、WLAN等方式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近年,随着PON网络(无源光网络)建设成本的不断降低,光纤到户(FTTH)已成为有线宽带接入发展的终极目标。各大运营商(特别是固话运营商)也提出了“光进铜退”的战略规划,这也使得近几年光网络工程的投资在不断地加大、光网络的覆盖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在接入网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发展全光纤接入网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接入网环境中用光纤取代铜缆可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长远计算可节省建设投资、降低维护成本、易于提供高速信息数据、提高传输质量和通信可靠性、消除电信网的瓶颈、方便未来扩容及向客户提供更多种业务等等。另外,由于生产光缆的厂家数量增加、产能提高,加之厂商间的竞争,使得光缆及相关元器件价格一路的走低,这也进一步推进了接入网全面光纤化的建设步伐。而接入网络的光纤化应必须以实现FTTH为首要目标,因此规划好一个FTTH网络对各个电信运营商来讲无论是从初期的建设投入、后期的维护运营和扩容都是至关重要,也是网络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出于光网络综合利用方面的考虑、FTTH网络规划建设还必须结合现有接入光网络的现状情况,综合考虑一些运营商非PON业务、无线业务的光纤需求。

从上图看出,上面的为FTTH网络,而下面的为传统的光网络,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FTTH网络引入的splitter(光分路器,简称OBD),有了OBD,光网络出现了1分N的效果,即与传统的光端口端局至远端1对1的方式不同,FTTH网络能实现局端光端口至远端实现1对多效果,这样,能使ODN网络中主干层光缆得到高效利用。由于这些的不同之处、FTTH网络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OLT设备节点规划注意问题

规划FTTH网络需要注意必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规划,即首先需要规划的OLT设备节点的布局问题。OLT设备节点主要考虑的因素为覆盖的范围和覆盖用户数。而经过实际测算,建议城市地区OLT设备节点应主要部署在现有的核心机楼或一般机楼,尽量采用“大容量、少局所”的布局方式建设。当一般机楼覆盖范围较大时,可考虑OLT节点下移。下移的OLT节点FTTH终局容量应根据用户密度覆盖2-5公里,终局容量在2-5万用户之间。对于用户密度较低的区域(如城乡结合部),OLT规划容量最低不得低于1万用户。而对于郊区、农村地区应依托现有一般机楼部署OLT节点。由于农村用户分布以点线形式分布为主,OLT节点的覆盖范围应按照PON系统的最大传送距离进行规划。

2.主干层光网络规划注意问题

主干层光缆规划是整个FTTH网络规划中的重点,主干层规划必须需足运营商3-5年的FTTH业务和其他光业务的发展需求。而个人认为FTTH网络规划与以往接入光网络的规划最大的不同在于光节点位置的设置。以往接入光网络一般考虑设置在市政路边或道路交汇处附近,而FTTH网络的光节点则需要更进一步,向用户侧延伸,即光节点需要规划考虑设置在用户小区内、商务楼宇内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无源分光网络中无源分光器件的最大优势。而在FTTH网络规划建设中,光节点的角色就相当于铜缆时代的电缆交接箱的作用,因此光节点的规划建设数量必将比以往接入光网络的规划数量大大增加。以往的接入光网络光节点至用户侧一般距离城区在500-1000米、郊区、农村则在1000米或以上,而现在的FTTH网络规划中,则需要将这最后一公里的距离缩减到200-500米。

对主干层光缆规划的组网形式主要有环型结构和树型结构,而环型结构又分为环型递减和环型不递减结构。而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在物理路由规划允许的条件下,建议优先采用环型不递减结构的组网形式,他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

A.环型不递减结构对于实际施工备料方便。在实际光缆建设方面,比较常用的环型纤芯数量为288或144芯光缆,接入光节点的光缆为24或48芯,因此,实际实施时需要的光缆纤芯种类为2-3种,而采用树型结构时,通常会采用树型分支递减的方式对各光节点进行接入,以288芯树型递减结构为例,可能需要到288、144、96、72、48、24等类型的光缆,即4-6种。相比之下,环型组网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B.其次是节点扩容便捷性,光网络建设需要分期分步的实施,主干层光缆需要充分考虑后期新增光节点的扩容需求,但光节点扩容的先后顺序又是比较难预测的,因此采用树型结构时,光分纤点位置就比较难确定而容易造成一些扩容光缆需要走重复路由的情况;而采用环型结构,出现光节点扩容需求后,只要在最近的光缆位置抽取所需芯纤接入,这样即可减少不必浪费,特别大城市区域,由于土地升值及市政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运营商的管道、管孔资源价值显得越来越珍贵,如何高效利用好现有管道资源也是主干层光网络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C.采用环型不递减组网方式,光节点上联局端是物理路由的双向保护,即实现在光缆主干层面上的物理保护。在整个FTTH网络中,主干层的物理长度为最长,因此他所存在的潜在中断危险系数也是最高的。而采用环型结构,在主干层上物理路由中如某一段出现中断,维护能先采用物理倒换或设备倒换等方式立即将中断业务改至另一侧来恢复,而再去抢修故障点;而树型结构则必须立即对故障点进行抢修复通,而且,故障点越接近网络结构的根部,所影响的用户数量则越大,因此,环型不递减组网方式在网络保障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D.另外,为了形成对用户安全性级别的差异化对待,对一些高端用户,特别是有比较高网络安全性要求的用户,运营商可以为其提供备份路由,而在FTTH网络中,可采用2:N分光器或双光口的终端设备解决方案,但这都需要采用不同路由的纤芯来连接,而实现这种备份方案的最佳主干层光缆组网形式就是环型组网。

3.配线层、引入层光络网规划注意问题

配线层、引入层光缆规划(很多运营商所称的光驻地网规划建设)更多地是根据不同的场景而采用不同的接入方案。但总来的讲,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点:

光缆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必将是FTTH(光纤到户)。其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FTTH将光纤的距离延伸到终端用户家里,使得家庭内能提供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提供更多的商机。最近两年,各运营商都开始大力发展FTTH业务,抢占高宽带这块大蛋糕,如只守着传统铜缆来提供宽带业务,则必将被市场淘汰。现在FTTH单线接入的建设成本已能控制在1000元以内,基本与传统铜缆建设不相上下,但FTTH又有传统铜缆不可比拟的高带宽优势。作为任何一项新技术,FTTH已走向成熟,FTTH替代铜缆传输已不可逆转,而接入网的全面光纤化也是大势所趋。

总之,从1970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40年的时间,但光纤通信技术却取得了极其惊人的进展。然而就目前的光纤通信而言,其实际应用仅是其潜在能力的2%左右,尚有巨大的潜力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不在久将来,10G级别的OLT设备的应用,将会使现有的宽带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更贴用户近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宽带普及率与GDP成正相关 高性价比服务期待产业链合力[J].通讯信息,2012,2.

[2]陈品洲.基于EPON的FTTH网络规划建设研究与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2007.

[3]张成良,余景文.FTTH网络的建设与运营[J].通讯世界,2007,08B:21-22.

[4]解奕鹏,梁泽,解金山.无源光网络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J].世界宽带网络,2007,3:66-68,70.

作者简介:彭少昆,男,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中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作者:彭少昆

家庭网络规划建设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章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对该课程在学习情境的设计、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其他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一体化

[作者简介]姜惠民(1964- ),男,吉林敦化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研究工作;迟恩宇(1976- ),男,吉林德惠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研室主任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研究工作;夏丽荣(1964-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吉林长春130033)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网络组建与互联”是计算机类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核心课程,学会网络组建与互联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岗位,针对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整合确定了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开发的三个行动领域。

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课程教学量的大小,在网络组建行动领域中设置了“网络组建与互联”“网络布线”两门学习领域课程;在网络管理行动领域中设置了“网络服务器架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网络安全与防护”三门学习领域课程;在网络开发行动领域中设置了“网站前台设计”“网络数据库管理”“网站后台设计”三门学习领域课程;在贯穿三个行动领域中设置了“办公应用”“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以及“企业实践”“专业方向拓展”和“顶岗实习”等学习领域课程。

二、“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建设的思路

我们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为原则,根据企业网络组建的典型工作过程,按照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步骤开展课程的开发(如图所示),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据此确定学习领域方案,如右表所示。

课程建设与改革内容及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形成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2)教学内容:建设工作过程系统课程;(3)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教学法为主开展教学;(4)考试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

三、学习情境开发

我们以网络类型为载体,设置了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按照完整的工作步骤进行。从网络组建的技术来说,前三个学习情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逐渐递升,第四个学习情境是前三个的综合,整个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且都属同一范畴,四个学习情境所应用的技术包含了网络组建主要采用的技术,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步骤都是完整的,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

(一)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一:SOHO网络组建(16学时)。(1)需求分析。A.工作任务:组建公司内部的约20用户的办公网络,采用ADSL接入,实现对Internet网络资源的应用,以及内部网络数据传输,要求内部有线网络达到100Mbps数据传输,无线网络达到10Mbps数据传输。B.必要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IP地址分类、双绞线传输特性、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DSL调制解调器、 ADSL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2)计划。A.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SOHO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并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的环境范围,引导学生绘制拓扑图、制订规划方案,并列出设备的需求。B.必要知识:VISIO软件的应用、设备选择。(3)具体实施。A.工作任务:配置ADSL路由器,并连接网络中的设备及计算机;每组完成配置与调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故障并测试指标。B.必要知识:配置ADSL路由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连接,双绞线线序标准及制作;主机IP地址、网关、DNS、无线接入点的配置。(4)评价。A.工作任务:小组对组建的网络进行展示,介绍方案特点与故障排除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师生展开讨论。B.必要知识:表达技巧。

2.学习情境二: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互联(44学时)。(1)需求分析。A.工作任务:组建公司内部的约200用户以内的办公网络,专线光纤接入,实现对Internet网络资源的应用,以及内部100Mbps到桌面的网络数据传输,无线网络达到10Mbps数据传输。B.必要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分类、IP子网规划、交换机、路由器、六类双绞线。(2)计划。A.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局域网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并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的环境范围,引导学生绘制拓扑图、制订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进度计划,并列出设备的需求。B.必要知识:网络设备选择。(3)具体实施。A.工作任务:配置网络设备,每组模拟企业环境完成配置与调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故障并测试指标。B.必要知识:二层交换机VLAN划分、链路聚合、三层交换机的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访问控制列表、NAT地址转换。(4)评价。A.工作任务小组对搭建的企业网络进行展示,介绍方案特点与故障排除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师生展开讨论。B.必要知识:表达技巧。

3.学习情境三:智能小区网络组建与互联(28学时)。(1)需求分析。A.工作任务:组建智能小区(多栋楼)内部的长距离分散家庭用户网络,实现对小区用户提供数据共享、信息发布、视频点播VOD及智能管理控制等,并能实现对Internet网络资源的应用。B.必要知识:光纤的分类及传输特性。(2)计划。A.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局域网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并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的环境范围,引导学生绘制拓扑图、制订规划方案,并列出设备的需求。B.必要知识:生成树STP、网关冗余、端口认证802.1x。(3)具体实施。A.工作任务:配置网络设备,每组模拟网络环境完成配置与调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故障并测试指标。B.必要知识:交换机生成树STP、网关冗余、端口认证802.1x配置。(4)评价。A.工作任务:小组对搭建的网络进行展示,介绍方案特点与故障排除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师生展开讨论。B.必要知识:表达技巧。

4.学习情境四:校园网络组建与互联(40学时)。(1)资讯。A.工作任务:学生通过任务书及指导书等参考文献获取明确工作目标,了解不同实现方案。B.必要知识:资料查阅、网络互联的原理。(2)决策。A.工作任务:教师提供案例,小组展开研讨,明确其优缺点,制订网络规划方案。B.必要知识:不同网络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团队协作共事。(3)计划。A.工作任务: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设计,确定工作步骤,拟定检查、评价标准。B.必要知识:实施方案的制订、功能设计及团队协作。(4)实施。A.工作任务: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只有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请老师帮助。B.必要知识:网络设备配置分析与故障判断、团队协作。(5)检查。A.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按评价标准自我检查测试。B.必要知识:网络功能测试。(6)评价。A.工作任务:学生演示并介绍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过程,教师对每组结果进行点评,共同讨论,提出建议。B.必要知识:表达技巧。

(二)教学过程总体设计

1.SOHO网络组建。(1)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教师传授:需求分析、绘制拓扑图、选择网络设备、制订网络规划方案、配置网络设备、所有故障排除、指标测试;(3)学生自主:连接设备。

2.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互联。(1)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教师传授:需求分析、选择网络设备、制订网络规划方案、配置网络设备、部分故障排除;(3)学生自主:绘制拓扑图、连接设备、部分故障排除、指标测试。

3.智能小区网络组建与互联。(1)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教师传授:需求分析、配置部分网络设备、特殊故障排除;(3)学生自主:绘制拓扑图、选择网络设备、制订网络规划方案连接设备、配置部分网络设备、大部分故障排除、指标测试。

4.校园网络组建与互联。(1)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2)教师传授:指导复杂故障排除;(3)学生自主: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四、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用户需求的工作任务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制订网络规划方案,并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制订工作任务实施进度计划,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实训室的网络设备资源,在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都按照“接受工作任务、规划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四个环节运行,学生先观察教师的工作任务准备和演示操作,然后模仿操作、练习操作,完成“学中做”。

在每个学习情境开始学习时,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来自于企业案例库(3~5个)中的一个案例。在学生模仿、练习之后,对学生实训小组布置相对应的工作任务。学生根据工作任务的描述来开展学习,小组团队由组长进行任务分工,依据实训指导书互相协作,按照“接受工作任务、规划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四个环节,根据实训室提供的实践环境去完成工作任务,进而实现“做中学”,充分体现“教学做”于一体。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室与实训室学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一体化。

五、考核方式设计

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任务实施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建,其中平时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任务实施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30%。(1)平时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占平时考核的10%,学生在完成各个学习情境过程中回答问题的表现占平时考核的30%,教师对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表现的考核占平时考核的60%。(2)任务实施考核:针对课程设置的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的自评占任务实施考核的25%,实训小组成员的互评占任务实施考核的25%,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对每名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占任务实施考核的50%。(3)期末考核:依据职业资格鉴定及行业知名认证的内容及要求,进行笔试与上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技术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设置完成部分工作任务的操作题。

六、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本课程采取了基于企业网络组建的工作流程重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通过源自企业的案例引入,学生以企业的角色去自主学习参与网络规划的组建与互联,并以此为主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全程参与的开放教学系统。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案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网络设备模拟实战网络组建与互联,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这样以真实工作任务的项目为载体来实施课程的宏观设计,将整个教学变成完整的网络规划的组建与互联的实战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有力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姜惠民 迟恩宇 夏丽荣

家庭网络规划建设论文 篇3:

高铁快运需求预测四阶段法预测思路及模型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高铁快运发展,指导高铁快运基础设施建设,文章对高铁快运需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详细阐述了高铁快运需求预测的特点,基于项目特点提出了“四阶段”需求预测法思路和各阶段可采用的模型,并对重点模型的优缺点及公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方法在高铁快运需求预测中的应用范围,对高铁物流基地、高铁通道干线和高铁网络的规划及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铁快运;物流需求;物流基地;四阶段法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铁物流的发展,高铁承担快递运输已经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国铁集团也将逐步把高铁快运打造为中国高铁第二张名片。高铁快运的开展对高铁站、高铁干线网络以及高铁物流基地的建设均有对应的规模要求,为了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节约化,开展高铁快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能够有效地指导高铁快运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拟将交通预测“四阶段”法应用到高铁快运需求预测中,根据高铁快运的特点,提出高铁快运需求预测“四阶段”法的完整思路以及各阶段的模型,并指出其应用范围。

1高铁快运需求预测特点

国铁集团印发的《高铁快件运输管理暂行办法》给出了高铁快件业务的定义:高铁快件业务是指铁路局、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等铁路企业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在高铁沿线城市间提供“门到门”“站到门”及“站到站”的小件物品运送服务。高铁快运需求预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铁物流服务品类对运输要求基本一致。高铁物流服务的品类主要是指服装、医药品、零配件、3c消费品、出版物等品类,以上品类具有高附加值及时效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的特征,对高铁快运的服务要求趋于一致,主要是安全、便捷、高效。(2)高铁物流处于发展初期,历史数据匮乏。2014年11月开办了高铁快运业务以来,形成了一定的高铁快运产品体系,但是目前高铁快运基地大部分还在规划中,高铁快运网络还未充分形成,网络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高铁快运业务量占全社会快递业务量的比重非常低,不能形成有效预测基础数据。

(3)全社会快递数据仅有发送量统计,到达量缺失。目前,国家邮政局和地方邮政管理局统计有快递发送量(收寄量)数据,缺乏到达量数据,无法形成全国快递OD数据。而国家严禁快递企业开放客户具体OD量数据,所以只能通过使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作为四阶段法模型的基础数据。

2高铁快运“四阶段”法需求预测思路

高铁快运需求预测思路借鉴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法,把以“快递为主的货流”比作以“人为主的客流”,将需求预测划分为:快递需求生成、快递需求分布、运输方式选择和快递需求分配四个阶段。

(1)快递需求生成阶段。快递需求生成预测是分析计算被划定的分区的快递生成量,即根据当前各分区的快递发生量与吸引量、当前的社会经济特征值等,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未来各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值,预测出各分区快递发生量、吸引量。从目前快递业的统计资料来看,快递的发生量即为邮政统计公报中快递的收寄量,而快递吸引量暂未统计,所以在快递需求生成预测阶段,首先要根据一定的方法或者模型测算出现状的快递吸引量。

(2)快递需求分布阶段。快递需求分布预测是分析计算各分区之间的快递交换量,即根据各分区现状的快递交换量以及未来的发生、吸引量,找出各分区未来的快递交换量。影响分区之间快递交换量的因素很多,如两个分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与消费水平,两个分区之间的资源、生产、消费的互补性,两个分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物流通道的能力与费用等。

(3)运输方式选择阶段。运输方式选择主要是指针对某一OD对,对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模式进行分担比例测算,也是對快递运输所基于的货运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和组合。运输方式选择中货主对各种物流模式的偏好尤其重要,是决定各运输方式分担比例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意愿调查来确定。

(4)快递需求分配阶段。快递需求分配是按照广义综合费用最小的原则将快递需求量分配到不同运输方式为主构成的快递物流网络上。快递网络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在以某一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模式中,路径构成也不是单一的。例如,以高铁为主的运输方式,在进行路径选择,由于高铁线路承担客运量的不同,导致货运能力受限,所以在路径需求分配上,还需要增加采用路网分工以及分流原则定性确定。

3高铁快运“四阶段”法各阶段模型分析

高铁快运“四阶段”需求预测各个阶段需要采用相关模型来进行阶段的数据预测,不同的阶段所采用的模型不同,同一阶段也可以采用多种模型进行相互验证。以下对各个阶段所能采用的模型以及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3.1快递需求生成模型分析。快递需求生成预测又分为快递发生预测和快递吸引预测。在快递生成预测中通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有增长率法、弹性系数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组合预测等。采用以上方法一般需要取得现状快递发生量数据和快递吸引量数据,其中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等还需要查询历年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

从上文分析可知,目前统计数据缺乏快递吸引量数据,需要采用一定的模型来求解现状快递吸引量,并利用部分已有数据进行验证。计算快递吸引量模型原理都是利用一些经济指标来计算OD之间(主要为城市之间)的快递吸引强度,再用吸引强度乘以该城市的快递发生量,从而计算城市的吸引量。吸引量模型公式如下:

城市质量为城市的快递业务综合实力评价值,可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各城市评价值。主成分分析指标可采用城市快递业务量、货运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常住人口等综合指标。

3.2快递需求分布模型分析。快递需求分布模型有常系数增长率模型、平均增长率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等。其中,增长率模型要求有基年的OD,数据要求高,但是求解方便;重力模型引入了物流阻抗,综合考虑了影响需求分布的各种等因素,适用于长期预测并且不受交通网络变化的影响。双约束重力模型公式如下:

4高铁快运“四阶段”法适用性分析

高铁快运“四阶段”需求预测法适用于预测高铁物流基地运量、高铁快运通道运量以及高铁快运网络规划中的需求预测。

4.1高铁物流基地需求预测。高铁物流基地主要是指具有办理整列高铁快运列车接发条件的物流作业场所。“四阶段”需求 预测法能够预测高铁物流基地所在小区总的快运量,结合高铁物流基地周围产业物流规划,则能准确预测高铁物流基地具体项目总量,可以指导高铁物流基地各分区功能规模测算;同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高铁物流基地与全国其他高铁物流基地所在区域的交流,对于高铁物流基地如何开行快运列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2高铁物流通道需求预测。高铁物流通道需求预测一般是指在进行高铁或者客运专线项目设计时,需要考虑高铁项目的快运物流需求量。高铁项目快运需求量的大小影响着高铁干线的线路运输能力及站场到发线能力,反之既有高铁干线能力富裕程度也是决定其否适合作为高铁物流主通道的决定因素。“四阶段”需求预测法能预测高铁物流通道的需求量,以应用到高铁项目规划设计中,是高铁项目在设计阶段功能更加完善,投资更加合理。

4.3高铁快运网络规划需求预测。高铁快运网络规划的核心就是首先必须要对整个快运网络的需求进行预测,准确的需求预测才能指导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充分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作用。“四阶段”需求预测法能够预测整个网络中的点、线运量,非常适用于高铁快运网络规划。

5研究结论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高铁快运需求预测的特点、提出了“四阶段”需求预测法思路和各阶段可采用的模型。研究了各阶段模型的优缺点及对重点模型公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四阶段”法在高铁快运需求预测中的适用范围,指出其对指导高铁物流基地、高铁通道干线以及高铁网络规划的具有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后续还需要利用“四阶段”需求预测法进行案例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并在模型参数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倩

上一篇:情感表达建筑空间论文下一篇:档案创新服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