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面对新时期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需要积极创新中等职校德育工作,基于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积极探索如何优化人本德育的体系,创新人本德育的实践,努力增强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篇1:

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摘 要: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者,职校学生具有个体特殊性,因此当好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根据职校学生的特征对职校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讨,力求寻找到最适合职校学生成长的班级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校班主任 德育工作 全面发展

一所学校的校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班的班风,各班的班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因此,班主任不但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在系部、班级、学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一、职校学生的特性分析

职校学生给社会的印象是不爱学习,成绩差,旷课,与课任教师发生顶撞,上网,谈恋爱,打群架等违纪现象屡有发生,并且比例成上升趋势。职校学生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属于班级的后进生。这给职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然而,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一个特殊群体还是完全可以步入“正轨”,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职校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因此,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班主任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市场经济潮流下,许多教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因为爱孩子也不是为了奉献,仅仅是为了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手段,选择班主任这一工作也仅仅是因为领导的安排。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了这份职业,若是想将这份工作做好,我认为都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可以提升。

1.平心静气。

班主任要静下心来研究每一个学生,分析职校学生与普校学生的异同,备好每一节班会课,组织好每一次的主题班会,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研究职校班主任工作,多读几本书,总结班主任的工作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静下来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气才能平心,心平了,生活和工作就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致。

2.成为学生的领导者。

职校学生在入学时多是初中毕业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定型阶段,因此在职业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一位好的引导者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可否认,职校学生在文化知识水平上没有普通学校学生高,在文明素养上也略低一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注意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要做学生的领导者,成为学生成长的风向标,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更是学生的样板,一言一行对班集体、对学生个人都有重要的影响。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处事公正、公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以自身良好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3.善待学生,善待家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的愿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最了解他们的也是他们的家长。多数职校学生到学校来就读仅仅是为了打发日子,拿到文凭。要想帮助学生扭转思想,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只有真心地爱护学生,关心呵护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真心,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沟通,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不足与长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只有这样班级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善待家长,多与家长联系,关心学生的生活,家长才能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放心地将学生交给学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发展,保证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4.培养最优班委会。

班主任的工作牵头万绪,职校教师除了要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外,还担任着教学、技能比赛等工作任务,因此培养出最优班委会,将班级事务交给班委会去解决会很好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重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放开手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朝专业方向发展。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直接跟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因此,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具备高涨的求知欲望。班主任应当最大化地点燃和巩固学生成才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生活和学习,经常召开有关“专业方向”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工作的关系。针对专业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特点出发,向学生说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三、结语

职业教育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现有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开,并有偏重理论教学的倾向,这对于职业教育是不利的。在同一时空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助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彭海波.班主任应处理好四种关系[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

作者:朱小荣

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篇2:

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摘 要】面对新时期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需要积极创新中等职校德育工作,基于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积极探索如何优化人本德育的体系,创新人本德育的实践,努力增强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

【关键词】人本德育 中等职校 策略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到位。在新的背景下,广大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者们也期盼着有一种更为有效、更有时代气息的德育范式出现。人本德育这一新的德育范式由于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作为现代德育深化发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获取的必然选择,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此展开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人本德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从德育的功能上讲,德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功能。过去,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学校德育往往片面强调德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使密切联系学生的德育实践远离了学生。显然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人自身发展、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回归原点,重视人权、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性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人本德育这一理念逐步得到了认可。不少学校把发展“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纷纷确定了人本德育的办学思路,许多德育工作都围绕“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可以说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二)人本德育实践得到有效开展

随着人本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有的德育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将人本德育的理念融入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方式的选择、结果的评价等过程之中,可以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实践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学生遵章守纪,维护校园稳定,而是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还瞄准学生的明天,在制订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都体现着这一目标。二是形式多样。人本德育实践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思想教育,还有各种丰富的德育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走出了校门。三是参与面广。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为将人本德育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开展德育实践时都力争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由于这些实践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乐于参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实践不仅有学校师生参与,还有家长、企业人士、社会人士参与。

(三)人本德育成效得到初步呈现

一是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将人本德育理念本土化,涌现出许多德育管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二是广泛的人本德育实践促使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较为科学的确定。在校内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三是受人本德育的影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还表现在就业后的后续发展上。

在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之时,审视当前在中等职校开展的人本德育实践,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较为肤浅

由于人本德育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着对人本德育理论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尤其是在内涵的把握、路径的建构上还不够全面。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性的完善发展。

(二)实践缺乏系统

虽然人本德育的实践已经展开,但这种实践目前还只是穿插在业已形成的德育框架之中,不少中等职校对此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实践的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影响了实践的效果。

(三)特点不够鲜明

由于这一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人本德育的目标,与中等职业教育联系得还不是非常紧密。因此在不少已经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中等职校,普遍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烙印不明显、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当前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给予重新审视,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更要冷静思考、正确定位、科学实践。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的思考

人本德育的内涵很丰富。面对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我们需要在深刻领会人本德育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中等职校的实际,深入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内涵,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潮流,增强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把握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要进一步优化

人本德育的目标在于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在中等职校开展人本德育实践就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清楚中等职业学校中“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中等职业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否则只能是空谈。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职校比一般院校更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学生要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但技能毕竟只是谋生的手段,学生一旦成为社会人,其需求也就不单单是谋生。因此,中等职校中的“人”不仅仅是“校园人”,还是“社会人”“家庭人”“职业人”,是有现代特征的文明人,中等职校在培养学生时也不仅要考虑学生今天的进步,更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发展。所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应优化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幸福为本,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各种社会角色的现代文明人。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

根据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目标,我们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明人。而要实现或支撑起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如同建造一座房子,修建房子牢固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柱最为重要。

1.基础是尊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基石,没有人的生命,人的德性只能是无。因此,德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要顾及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领悟。

2.支柱是四位一体的德性培养。中职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或身份有校园学生、社会成员、家庭成员和企业职员。我们将道德以每一种身份和角色进行细化,确立人本德育的支柱: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即以学生个人品德培养为核心,塑造校园文明人;以学生社会公德培养为核心,塑造社会文明人;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塑造职业文明人;以学生家庭美德培养为核心,塑造家庭文明人,从而建构学校、职业、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途径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中等职校人本德育本身是一个新的德育范式。要实现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反馈,再到实践中进行论证反思,在人本德育实践中获得新启示。教师在人本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使教师具有人本德育理论和人本德育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课题研究是关键。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带动教师的日常德育工作,为人本德育实践指引方向,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要以课题研究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丰富人本德育实践的操作内容。

2.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基石。人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本德育并没有否认道德知识的作用,而是对道德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德育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本德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机械式、灌输式、填鸭式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只会让学生远离道德。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以课堂为平台,完成道德知识的习得才能夯实人本德育实践基石。

3.以体系构建为纽带,提升人本德育实践的成效。我们要立足校园文明人、社会文明人、职业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培养,构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体系,要以课堂渗透奠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基础;以活动引领丰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形式;以社会实践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增强人本德育的实践性。尤其在活动的开展上要进行系统思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是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有力支点,也是提升人本德育实践成效的有效举措。要依据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开展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德育活动,活动内容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实践,反思其在校园、社会、企业和家庭的职责和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实现常规活动普及化、主题活动系列化和品牌活动个性化,从而真正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

(二)把握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关键

1.评价要科学。人本德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中等职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德育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德性的发展,一是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累积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来衡量学校人本德育的效果。二是因为检测卷所能检测到的多半是“知识”类成果,不能覆盖发展的全部,而发展是多元的,需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进行。因此,人本德育的评价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具体对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进行评价时,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被学生认同与喜欢,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构建有效的人本德育评价体系。

2.传统要继承。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发掘、总结、提炼、继承德育遗产,为人本德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古代传统德育就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八种。这些都是与人本德育相通的,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继承和发扬。

3.内容要互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企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否则就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因此,将企业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理念等融入人本德育实践中,学生就业后就可以缩短过渡期,这样对学生本人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也是与人本德育理念相符的。因此,人本德育的内容要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胡剑虹.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2]何小群.基于人体生命立场的人本德育理论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

[3]圾正奎.关于职业院校“人本德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17)

[4]黄钊.研究传统德育方法 深化现代德育理论——为崔华前博士《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研究》所作的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5]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8~12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姜汉荣

职校德育工作探析论文 篇3: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摘 要:文章概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并从注重言传身教、渗透性的生活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奖罚分明等方面,研究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改进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然后探讨生活教育理念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班主任;德育工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者开始广泛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专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养成,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很大关系。本文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入手,研究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并阐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内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那些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教育,则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可以促使班主任從教条式的德育方式转向贴近现实生活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与交流,并在体验与交流中形成自己的生活观念和思想品德,自觉追求真善美,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进行生活。

二、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改进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1)注重言传身教。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例如,无论在教室还是在操场,见到地上有垃圾,班主任就应该捡起来。行动比语言更有力,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养成随手捡垃圾、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进而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2)渗透性的生活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强调应该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反对那些脱离生活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校园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进行随机教育。要注重采用适时适宜的教育方式,挖掘事件的真相,让学生深刻认识事情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及自律精神等具有重要价值。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不能总是抽象地讲述大道理,而应在班级中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多动手、多动口、多思考,从而体验道德情感,内化道德品质。

(3)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陶行知曾用四块糖果教育孩子,他用第一块糖果奖励孩子守时,第二块糖果奖励孩子尊师,第三块糖果奖励孩子正义,第四块糖果奖励孩子自省。“糖”式教育法,对职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学生A打报告说班里学生B没上体育课,而是躲在教室里抄作业。当时班主任认为学生A很正直,就对学生A进行了表扬。之后班主任经过核实了解到事情真相:看见学生B抄作业,学生A进行了威胁并提出某种条件,学生B没有满足学生A的要求,学生A就向班主任打报告。事情调查清楚之后,班主任不再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召开班会,让学生们通过分析与讨论明辨是非,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4)注重奖罚分明。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班级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少年”。对这些“问题少年”,部分班主任有时感到无能为力,时常一步步退让。学生若失去道德法规的约束,可能在危险的路上越走越远,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奖罚分明,借助合适的教育方式让这些学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及时纠正这些学生的错误行为,让这些学生敬畏道德,敬畏法律。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生活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基础,道德是生活关系的调节器,生活是德育践行的场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好地生活。首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践行,改变了德育工作脱离现实、低效乏力的现状。班主任要重视借助生活教育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细节化、精细化、日常化的德育工作,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培养,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德育若脱离生活,忽视人的个性特点,将失去积极意义,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阻碍作用。其次,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强调在生活中教育学生,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结束语

总之,中专毕业生要想立足于社会,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有高尚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校班主任应该遵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用心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注重言传身教、重视渗透性的生活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奖罚分明,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让中专学生懂得知德行善,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波.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毕明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2).

[3]张金磊.生活世界:职业教育德育创新的源泉[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浦莉娜

上一篇:体育课中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典型零件机械加工论文